【中考語文】初三中考專題復習:第8講正確使用標點符號課件_第1頁
【中考語文】初三中考專題復習:第8講正確使用標點符號課件_第2頁
【中考語文】初三中考專題復習:第8講正確使用標點符號課件_第3頁
【中考語文】初三中考專題復習:第8講正確使用標點符號課件_第4頁
【中考語文】初三中考專題復習:第8講正確使用標點符號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八節(jié) 正確使用標點符號2018年中考一輪復習第八節(jié) 正確使用標點符號2018年中考一輪復習 復習目標1、復習標點符號的類型。2、掌握辨析標點符號的解題方法。 復習目標1、復習標點符號的類型。標點符號的種類點號主要是表示語言中種種停頓和語氣的。點號、,;?:。!標號“ ” () _知識點擊標點符號的種類點號主要是表示語言中種種停頓和語氣的。點號、,標點符號分類點號標號句中點號( 、 , ; : )停頓時間由短到長句末點號( 。 ? ?。┍硎静煌Z氣 “ ” ( ) 標明詞語或句子的性質和作用的。小標點、大智慧。標點符號分類點號標號句中點號( 、 , ; : )停頓時間 頓號是句中最小的停頓,一

2、般用來隔開并列的詞或者并列的短語。 例:家是什么?家不只是房子,不只是丈夫、妻子、孩子;家是一份惦念,家是一份牽掛。頓號、復習指導 頓號是句中最小的停頓,一般用來隔開并列的詞或者并使用頓號注意:1.表概數(shù)時不用,表確數(shù)時必用;如 (1)這個小孩有四五歲。 (2)今天做值日的是四、五組。2.太短的并列成分間(尤其是約定俗成)的詞語,無須停頓,可不用頓號。如:中小學生 省市領導 城鄉(xiāng)交流 工農(nóng)兵 調(diào)查研究3.并列詞語之間有了“和”、“與”、“及”等連詞,連詞前不再用頓號。如:我國科學、文化、藝術、衛(wèi)生、教育和新聞出版業(yè)有了很大發(fā)展。4.較長的并列成分間可不用頓號而用逗號。如:這翻滾的麥浪,這清清的

3、河水,這大雁的歌唱,使年輕人深深陶醉了。使用頓號注意:5.并列作謂語、作補語時,并列詞語之間不用頓號,而用逗號。如:(1)蘿卜切得。 (2)這個故事講得。6.并列成分間已有問號和嘆號,不應再用頓號,也不用其它點號。如:這時課堂里響起了“向孔繁森學習!”“向孔繁森致敬!”的口號。7.如果并列詞語中還有并列詞語,大的并列詞語要用逗號。如:原子彈、氫彈的爆炸,人造衛(wèi)星的發(fā)射、回收,標志著我國科學技術的發(fā)展達到新不水平。5.并列作謂語、作補語時,并列詞語之間不用頓號,而用逗號。7、太短的并列成分間(尤其是一些約定俗成的詞語,無須停頓也不會產(chǎn)生歧義),可不用頓號。如:中小學生 省市領導 城鄉(xiāng)交流 工農(nóng)兵

4、 調(diào)查研究8、并列詞語之間有了“和”、“與”、“及”等連詞,連詞前不再用頓號(頓號不能和“和”“或”同用)。例:我國科學、文化、藝術、衛(wèi)生、教育、和新聞出版業(yè)有了很大發(fā)展。亞馬遜河、尼羅河、密西西比河、 和長江是世界四大河流。(此句用了“和”,前面的頓號應該刪去。)7、太短的并列成分間(尤其是一些約定俗成的詞語,無須停頓也不 句子內(nèi)部主語與謂語之間如需停頓,用逗號。例如:我們看得見的星星,絕大多數(shù)是恒星。 句子內(nèi)部動詞與賓語之間如需停頓,用逗號。例如:應該看到,科學需要一個人貢獻出畢生的精力。 句子內(nèi)部狀語后邊如需停頓,用逗號。例如:對于這個城市,他并不陌生。復句內(nèi)各分句之間的停頓,除了有時要

5、用分號外,都要用逗號。例如:據(jù)說蘇州園林有一百多處,我到過的不過十多處。 表一句話中間的停頓,比頓號停頓稍長些。逗號, 句子內(nèi)部主語與謂語之間如需停頓,用逗號。例如: 用來分開句內(nèi)各詞語或表示語氣的停頓。提示:,不可放在一行之首或開頭。 并列詞語之間帶有啊呀啦等語氣助詞時,并列成分之間用逗號,不用頓號。例如:八月的大街上擺滿了水果,像甜瓜啊,西瓜啊,蘋果啊,葡萄啊. 并列成分做謂語時,如果并列成分是主謂結構,那么并列成分之間用逗號。例如:她衣服新潮奪目,頭發(fā)齊耳根長,走起路來風風火火,講起話來大聲大氣。 用來分開句內(nèi)各詞語或表示語氣的停頓。提示:小結:1、并列詞語作謂語、補語時不用頓號,而用逗

6、號。 2、并列的介賓短語作狀語時,短語之間能用逗號。3、鄰近的兩個數(shù)字連用表示約數(shù)時不用頓號,但表示確數(shù)時用頓號。4、如果并列短語中,某一部分內(nèi)還有并列詞語時 大并列短語之間用逗號,小并列短語之間用頓號。5、并列詞語之間有了“和”、“與”、“及”等連詞,連詞前不再用頓號。6、并列的成分后有語氣詞時,并列成分間使用逗號。小結: 表示并列復句內(nèi)部分句之間的停頓,停頓比逗號要長。只有一重關系的復句,分句間一般用逗號,不用分號。如果分句內(nèi)部已用了逗號,并列分句之間必須用分號。 在句中凡用逗號不能很清楚地表達并列分句關系的地方就用分號。 如:(1)他的神色,還是那么的安祥;他的舉止,還是那么凝重。 (2

7、) 侵略者的諾言,騙不了人;他們的武力,嚇不倒人。分號; 表示并列復句內(nèi)部分句之間的停頓,停頓比逗號要長1.在分號與句號之間,分號與分號之間至少有一個逗號。如:張家界石峰林立,峭壁萬仞;天子山居高臨下,氣勢磅礴;索溪峪群峰環(huán)抱,粗壯雄峻。2.在某些轉折復句“但”前邊可用分號。如:我國年滿十八歲的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財產(chǎn),都有選舉權與被選舉權;但是依法被剝奪政治權利者除外。 用(,)也可。1.在分號與句號之間,分號與分號之間至少有一個逗號。冒號的基本作用就是總結上文和提示下文。 如(1)她一手提著竹籃,內(nèi)中一個破碗,空的;一手拄著一支比她更長的竹竿,下端開了裂:她分明已經(jīng)純乎是一個乞丐了

8、。(總結上文時相當于破折號) (2)歷史已不止一次地告訴我們:當社會急遽變化的時候,新的事物不斷涌現(xiàn),舊的關系不斷改變,語言也會受到?jīng)_擊,隨之發(fā)生變化。因此,我們一定要密切關注。冒號:冒號的基本作用就是總結上文和提示下文。 如(1)她一手提著竹使用冒號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 冒號一般管到句終,不能管到句終則不能用冒號。2轉述的話(間接引語)不能用冒號。(人稱發(fā)生變化)3、引文不獨立 不能用冒號。 4、說話人放在所說話中間不能用冒號用逗號;放在所說話的后邊用句號。 5、同一句中不能用兩個冒號。使用冒號需要注意以下幾點:表示一句問話說完之后的停頓的點號。(1)連續(xù)問句,從不同角度發(fā)問的,則每句都用問

9、號。 (承接較密的,中間可用逗號)。如:可愛的,我將用什么來比擬你呢?我怎么比擬的出呢?(2)選擇問句,在句末用問號,句中用逗號。如:我們是應該支持他呢,還是應該指責他呢?問號?表示一句問話說完之后的停頓的點號。(1)連續(xù)問句,從不同角度 (3)主謂倒裝的句子,問號放在句末,謂語后用逗號。 如:領到新書了嗎,那幾個剛來的同學? (4)有的句子雖使用了疑問詞,但整個句子不是疑問句,句末不用問號。 如:誰也說不清他到底是什么人。 (5)反問句連用必須都有問號。 (3)主謂倒裝的句子,問號放在句末,謂語后用逗號。(1)如果有成份倒置,感嘆號用在句末。多美呀,秋天的北京?。?)兩個嘆詞連用,一般后一個

10、用嘆號,前一個用逗號。啊,啊!又到周六了。感嘆號!(1)如果有成份倒置,感嘆號用在句末。感嘆號!1. 解釋說明2. 話題轉換、轉折3. 表說話的中斷和延長4. 表意思遞進5. 表分項列舉6. 總結上文7. 破折號還用于連接歇后語,標明文章副標題和詞、詩、文的作者等。破折號1. 解釋說明破折號引號的作用:1、引用?!皶詠碚l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這句話出自西廂記2、強調(diào)。包身工沒有“做”與“不做”的自由。3、否定。有幾個“慈祥”的老板到菜場收集一些菜葉,用鹽一浸,是他們難得的佳肴。4、特殊含義?!疤J柴棒”著急的要將大鍋里的稀飯燒滾。5、特定稱謂?!耙欢恕笔伦冎?,他們的政策又改變了。引號“ ”

11、引號的作用:引號“ ” 表示文中的注釋部分的標號。 括號分為句內(nèi)括號和句外括號兩種。 (一)句內(nèi)括號指只注釋或補充說明句子中一部分詞語的括號。如:可以說,除了詩(因為詩是最難翻譯的),雨果的重要作品(小說和 劇本)大都有了中文譯本。括號() 表示文中的注釋部分的標號。 括號分為句內(nèi)括號和句外括號兩種。(二)句外括號是指注釋或補充說明全句內(nèi)容的括號。如:“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勸學篇)括號() (二)句外括號是指注釋或補充說明全句內(nèi)容的括號。如:“鍥而舍1)引文的省略,用省略號標明。例如:她輕輕地哼起了搖籃曲:“月兒明,風兒靜,樹葉兒遮窗欞啊”2)列舉的省略,用省略號

12、標明。例如:在廣州的花市上,牡丹、吊鐘、水仙、梅花、菊花、山茶、墨蘭春秋冬三季的鮮花都擠到一起啦!3)說話斷斷續(xù)續(xù),可以用省略號標示。如:老班長艱難地從口袋里拿出七根火柴說:“拿著.”省略號1)引文的省略,用省略號標明。省略號主要用業(yè)標明書名、篇名、報刊名、文件名、戲曲名、歌曲名、圖畫名等。如:1、辛棄疾的青玉案描寫的是市民元夕觀燈的情景。 2、張藝謀執(zhí)導的電影十面埋伏全球首映慶典,將于七月十日舉行。書名號 主要用業(yè)標明書名、篇名、報刊名、文件名、戲曲名、歌曲名、圖畫主題活動、會議、叢書、課程、欄目等不用書名號 注意問題:書名和篇名同時出現(xiàn)時,只用一個書名。書名寫在前面,篇名寫在后面,中間用間

13、隔號隔開。如:朝花夕拾藤野先生 書名號里還要用書名號時,外面用雙書名號里面用單書名號。如:新時期金瓶梅研究評述一書已出版。課程名稱、報刊雜志社單位的名稱和標題名稱不能用書名號,用引號。叢書名不用書名號而用引號。主題活動、會議、叢書、課程、欄目等不用書名號 1. 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A. 如果你喜歡自然,喜歡綠色,就來關注一下剛剛誕生在澳洲的“生態(tài)住宅”吧。B. 春花灼灼,難免林黛玉葬花之悲;秋色如水,亦有歐陽修的夜讀之涼。C. 他聽了我的話,笑了:“明天就開始吧。當然,今天開始最好不過?!盌. “賣蟹了”!小姑娘又亮開了又甜又脆的嗓門。 例題精講D項中引用的是完整的話,感嘆

14、號應放在引號里面。1. 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 2. 選出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A. 他,一個十三、四歲的孩子。B. 像論語(十則)這樣的古代經(jīng)典詩文,一定要能夠背誦。C. 我問那個買牡蠣的人:“應該付您多少錢,先生?”D. “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A,“十三”和“四”不是并列的,表概數(shù),應直接說“十三四歲”2. 選出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A,3. 下列標點符號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A. 他是真的沒有聽到我的話呢?還是故意裝作沒聽見?B.“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余光中的鄉(xiāng)愁和鄉(xiāng)愁四韻,是海外游子深情而優(yōu)美的戀歌。C.前幾天,一個偶

15、然的機會,我來到了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水鄉(xiāng)小鎮(zhèn)南潯鎮(zhèn)。D. “我喜歡孩子們,”月亮說,“特別是那些非常有趣的小不點們。”A 選擇疑問句,第一個句子后使用逗號,句末使用問號3. 下列標點符號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A 選擇獨立認真完成本節(jié)課復習內(nèi)容的相關配套練習。同學們認真作答喲課后作業(yè)獨立認真完成本節(jié)課復習內(nèi)容的相關配套練習。同學們認真作答喲課再見再見qLC0-8R425cbnmdswaqLC0-8R425cbnmd關于文化多樣性,中國古代先賢早就提出了“和而不同”的思想。今天,在尊重文化多樣性的基礎上推動文化交流互鑒,既是發(fā)展本民族文化的內(nèi)在要求,也是實現(xiàn)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選擇。早在人類文化發(fā)

16、展的上古時期,文化的發(fā)展就不是一個模式,而是形成多個文化體系,呈現(xiàn)多樣形態(tài)。此后,不同文化并不是孤立地、互不聯(lián)系地發(fā)展,而是在相互交流、對話、學習、碰撞中前行,逐漸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而不同文明的接觸,常常成為人類進步的里程碑:希臘學習埃及,羅馬學習希臘,阿拉伯學習羅馬帝國,中世紀歐洲學習阿拉伯,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又學習東羅馬帝國。歐洲文化的發(fā)展狀況是這樣,東亞也是如此:日本明治維新之前,日本學習借鑒中國;明治維新之后,中國通過日本學習世界。中國從印度引入佛教,之后中國佛教影響東亞、東南亞大片區(qū)域。人類文化發(fā)展史表明,一種本土文化、民族文化或地域文化與外來文化進行交流互鑒時,只要堅持科學方法,保持自己文化的特性,就能不斷吸收改造外來文化并使其成為自己的一部分。這種處于變化發(fā)展中的文化,其民族性往往更為鮮明突出,更符合民族文化發(fā)展的需要。以中國繪畫為例,“六朝以來,就大受印度美術的影響”。內(nèi)容與形式發(fā)生較大人類文化發(fā)展史表明,一種本土文化、民族文化或地域文化與外來文化進行交流互鑒時,只要堅持科學方法,保持自己文化的特性,就能不斷吸收改造外來文化并使其成為自己的一部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