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共15套)最新人教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學課件PPT匯總如果暫時不需要,請您把我收藏一下。因為一旦關閉本頁,可能就永遠失去我了哦!請別問我是怎么知道的!一次小下載安逸一整年!小魔方站作品盜版必究目錄1
鄧稼先R·七年級語文下冊1.理清文章的思路,整體把握文章。2.了解本文語言句式多變、情感真摯的特點,學習通過對比表現(xiàn)人物的寫法。3.學習鄧稼先熱愛祖國、獻身科學的偉大精神。學習目標新課導入點擊播放視頻走近作者【楊振寧】1922年10月1日生于安徽合肥三河鎮(zhèn),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是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等。
1949年,與恩利克·費米合作,提出基本粒子第一個復合模型。1956年與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恒理論”,共同獲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2017年2月,已放棄外國國籍成為中國公民的原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楊振寧正式轉為中國科學院院士?!距嚰谙取浚?924—1986年),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學家,中國核武器研制工作的開拓者和奠基者,為中國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發(fā)做出了重要貢獻。1999年被追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由于他對中國核科學事業(yè)做出了偉大貢獻,被稱為“兩彈元勛”。相關介紹1964年10月16日中國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1939年10月,美國政府決定研制原子彈,1945年造出了三顆。其他國家爆炸第一顆原子彈的時間如下:蘇聯(lián)——1949年8月29日;英國——1952年10月3日;法國——1960年2月13日;印度——1974年5月18日。
中國于1966年12月28日成功地進行了氫彈原理試驗。1967年6月17日由飛機空投的300萬噸級氫彈試驗獲得圓滿成功。從爆炸第一顆原子彈到爆炸第一顆氫彈,中國只用了2年零8個月的時間,其速度是世界上最快的。1967年6月17日中國爆炸了第一顆氫彈。字詞積累氫彈
署名
奠基
開拓選聘顫抖qīngshǔdiàntuòpìnchàn夐
黯兮
鮮為人知
日曛
摯友
婦孺皆知xiòngànxīxiǎnxūnzhìrú【當之無愧】擔得起某種榮譽,無須感到慚愧?!驹赘睢勘扔髑趾?,壓迫,剝削?!究筛杩善恐档酶桧?、贊美,使人感動流淚。用于形容英勇悲壯的感人事跡?!觉r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句h芒畢露】比喻銳氣和才干全部顯露出來?!揪瞎M瘁,死而后已】指勤勤懇懇,竭盡心力,到死為止。多半用于形容人的偉大?!炯矣鲬魰浴棵考颐繎舳济靼?;謂人人皆知?!緥D孺皆知】婦女兒童都知道,指某件事物眾所周知,流傳得很廣?!抉R革裹尸】用馬皮把尸體包裹起來,指將士戰(zhàn)死于戰(zhàn)場,借以形容為國作戰(zhàn),決心為國捐軀的意志。閱讀課文,根據(jù)內容概括大意。整體感知第一部分:在近一百年來的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歷史的背景中推出鄧稼先。第二部分:簡單介紹鄧稼先生平經(jīng)歷和貢獻,肯定鄧稼先“‘兩彈’元勛”的地位,贊揚鄧稼先“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光輝一生。第三部分:在同美國“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的對比中來寫鄧稼先。第四部分:作者寫自己得到的消息,中國的原子彈工程沒有任何外國人參加,是自力更生搞出來的,因而感情受到極大震蕩,一時熱淚盈眶。第五部分:寫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鄧稼先所表現(xiàn)出來的超凡的創(chuàng)造才能與身先士卒、不怕犧牲的獻身精神。第六部分:引述作者寫給鄧稼先夫人的電報、書信中的幾段話,總評鄧稼先,總結全文。
在寫鄧稼先以前,為什么先概述我國近一百多年來的歷史?
說明鄧稼先是對中華民族從“任人宰割”到“站起來了”這一巨大轉變做出貢獻的科學家,是對歷史的發(fā)展產(chǎn)生巨大影響的歷史人物。細讀感悟奧本海默→拔尖人物→鋒芒畢露鄧稼先→真誠坦白→從不驕人為什么把鄧稼先與奧本海默對比來寫?對比,鮮明突出鄧稼先的性格品質和奉獻精神。
朗讀并翻譯《吊古戰(zhàn)場文》,說說引用這段的好處。
浩浩乎!平沙無垠,敻不見人。河水縈帶,群山糾紛。黯兮慘悴,風悲日曛。蓬斷草枯,凜若霜晨。鳥飛不下,獸鋌亡群。亭長告余曰:“此古戰(zhàn)場也!常覆三軍。往往鬼哭,天陰則聞!”譯文:廣大呀,廣大呀!空曠的沙漠無邊無際,遼闊的荒漠不見人煙。河水像飄帶一樣彎曲流動。群山像犬牙一樣交錯在一起。幽暗啊悲慘凄涼,北風悲號,天日昏黃。飛蓬折斷,百草枯死,寒冷得如霜凍的早晨。各種飛鳥無處可棲,在天上亂竄,許多怪獸爭斗激烈,失群狂奔。亭長告訴我說:“這就是古戰(zhàn)場啊!常常有失敗的一方全軍都覆沒在這里,時常能聽到鬼哭的聲音,每逢天陰的時候,就會聽得更加清楚!”好處:用虛筆描述鄧稼先工作環(huán)境之惡劣、艱苦,同時也含蓄地將研制“兩彈”比作一場鏖戰(zhàn),而科學家工作的地方就是不見硝煙的戰(zhàn)場。
課文寫了哪些事例,表現(xiàn)了人物怎樣的精神品質?②1958年受命研究原子彈制造的理論,并成功設計了兩彈①在美國獲博士學位后立即回國報效祖國“兩彈元勛”功勛卓著③1985年重病期間寫了一份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核武器發(fā)展的建議書④文革初期,說服兩派繼續(xù)工作⑤1971年被“四人幫”批判圍攻,竟然說服工宣隊軍宣隊的隊員勇敢、公正無私?jīng)]有私心鞠躬盡瘁、死而后已⑥一封短短的信⑦1932年,“我不能走”強烈的民族自尊心無私奉獻、責任心強
鄧稼先是一位無私奉獻,忠厚平實,真誠坦白,有膽有識,身先士卒,對祖國、民族的發(fā)展有巨大貢獻的杰出科學家。鄧稼先是怎樣的一個人?排比,突出了鄧稼先的大將風度;作者對鄧稼先充滿了贊揚、佩服之情。1.“‘粗估’參數(shù)的時候……簽字的時候,手有沒有顫抖?”品味語言2.“鄧稼先是中國幾千年傳統(tǒng)文化所孕育出來的有最高奉獻精神的兒子?!?/p>
鄧稼先與鋒芒畢露的奧本海默截然不同,“忠厚平實”,喜歡‘純’字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國農(nóng)民的樸實氣質”。
中國幾千年傳統(tǒng)文化就講究人與人之間關系和諧,和睦相處,講究為人忠厚、謙虛、真誠、樸實。鄧稼先汲取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這些優(yōu)秀的部分,并變成了自己的氣質品格。
為中華民族的崛起,為廣大人民的利益,奉獻自己的一生,這是鄧稼先的人生。走這樣的人生道路,是鄧稼先的性格與品質決定的。這兩句話總寫出了鄧稼先的偉大之處。
3.“如果稼先再次選擇他的人生……這是他的性格與品質。”寫法探究1.小中見大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
鄧稼先在我國現(xiàn)代國防和科學發(fā)展史上是一個不平凡的人物,但作者在贊頌他的偉大精神時,卻側重選擇了一些平常小事,于細微處見深情,于平凡中見高尚。2.句式多變
(1)有時句式十分整齊,如“從‘任人宰割’到‘站起來了’部分,舉了1898年‘任人宰割’的四個例子;又如“‘兩彈’元勛”部分,按時間順序介紹鄧稼先的簡歷和貢獻,句式也相對整齊。
(2)有時長句與短句交錯使用,例如“鄧稼先與奧本海默”這一部分中,第四段介紹奧本海默的性格和為人,長句和短句就交錯使用。
長短句交錯使用,形成一種交錯美。長句便于表達較復雜嚴密的意思;短句顯得活潑,節(jié)奏快。結合起來有特殊的表達效果。
這篇文章歌頌了鄧稼先忠厚謙虛、真誠樸實的思想品格,以及為了中華民族的崛起,身負重任,身先士卒,不怕犧牲的奉獻精神。同時也表現(xiàn)了作者對中華民族的深情,對有著50年友誼的老朋友的深情。課堂小結赤子情懷→信念堅定永恒價值崇高的愛國情懷偉大的人格魅力鄧稼先板書設計歷史背景→杰出的歷史性人物生平經(jīng)歷和貢獻→“兩彈”元勛氣質品質→真誠坦白樸實奉獻創(chuàng)造奇跡→自己制造自豪驕傲工作情況→身先士卒不怕犧牲
根據(jù)剛才的探究,我們知道了鄧稼先不愧為“‘兩彈’元勛”的稱號,現(xiàn)在,請你書寫100字左右的頒獎文,概述鄧稼先的品質和歷史功績,隆重地為他頒獎……隨堂練習示例:當大漠的蒼茫點綴了蘑菇云的硝煙,當五星紅旗升起在聯(lián)合國的上空。是他,長空鑄劍,吼出雄師的憤怒;是他,以身許國,寫下山河的頌歌。殷紅熱血,精忠報國,他是共和國忠誠的奠基人;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他是中華民族不倒的脊梁。中國男兒,中國男兒,要將只手撐天空。睡獅千年,睡獅千年,一夫振臂萬夫雄。長江大河,亞洲之東,峨峨昆侖,翼翼長城,天府之國,取多用宏,皇帝之胄神明種。風虎云龍,萬國來同,天之嬌子吾縱橫。中國男兒拓展延伸
中國男兒,中國男兒,要將只手撐天空。睡獅千年,睡獅千年,一夫振臂萬夫雄。我有寶刀,慷慨從戎,擊楫中流,泱泱大風,決勝疆場,氣貫長虹,古今多少奇丈夫。碎首黃塵,燕然勒功,至今熱血猶殷紅。2說和做——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段R·七年級語文下冊1.整體把握文章內容,理解本文詩化的語言風格。2.學習本文結構嚴謹、選材精當、夾敘夾議的寫法。3.學習聞一多先生的崇高品格和精神。學習目標新課導入七子之歌·澳門你可知“mu-cau”不是我的真名姓?我離開你的襁褓太久了,母親!但是他們擄去的是我的肉體,你依然保管著我內心的靈魂。三百年來夢寐不忘的生母?。≌埥袃旱娜槊?,叫我一聲“澳門”!母親!我要回來,母親!走近作者【臧克家】(1905—2004年),山東濰坊諸城人,筆名少全、何嘉。是聞一多的學生,現(xiàn)代詩人,忠誠的愛國主義者,曾任中國民主同盟盟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三屆代表,全國政協(xié)第五、六、七、八屆委員,第七、八屆常務委員等?!敬碜鳌康谝徊吭娂独佑 ?,主要諷刺詩集《寶貝兒》,文藝論文集《在文藝學習的道路上》,短詩《有的人》等。寫作背景
本文選自1980年2月12日《人民日報》,是臧克家對聞一多精神的頌揚之作。臧克家于1930年至1934年在國立青島大學學習期間,是聞一多先生的高徒,經(jīng)常出入于聞一多的辦公室和家中向老師請教;聞一多也很賞識臧克家,二人相知很深。40年代,兩人多有書信往來。聞一多先生遇難后,臧克家于1946年8月撰寫《我的先生聞一多》以示悼念?!韭勔欢唷浚?899—1946年),本名聞家驊,字友三,生于湖北省黃岡市浠水縣,中國現(xiàn)代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堅定的民主戰(zhàn)士,中國民主同盟早期領導人,中國共產(chǎn)黨的摯友,新月派代表詩人和學者。相關介紹1912年考入清華大學留美預備學校;1916年開始在《清華周刊》發(fā)表系列讀書筆記;1925年3月在美國留學期間創(chuàng)作《七子之歌》;
1928年1月出版第二部詩集《死水》;1932年聞一多離開青島,回到母校清華大學任中文系教授;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昆明被國民黨特務暗殺。字詞積累地殼炯炯赫然
淋漓氣沖斗牛澎湃qiàojiǒnghèdǒupéngpàilínlí【目不窺園】典出《漢書》卷五十六《董仲舒?zhèn)鳌贰T笣h代董仲舒專心治學;三年都無暇觀賞花園中的景致。后用以比喻埋頭鉆研;不為外事分心。形容專心致志,埋頭苦讀?!矩X8F年】用心勞苦地一年到頭這樣做。【鍥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狙鲋畯浉撸@之彌堅】出自《論語·子罕》原是顏淵對于孔子之道的贊嘆,后指努力攻讀,深入研究,力求達到極高水平。?!惧暮醪煌啃稳莶顒e很大,或完全不一樣?!練鉀_斗牛】形容氣勢之盛可以直沖云霄。【心不在焉】心思不在這里,指思想不集中。
文章從哪兩個方面寫聞一多先生的“說”與“做”?整體感知作為學者;作為革命家。閱讀課文,劃分層次,概括大意。第一部分:(1-7)記述聞一多先生作為學者方面“做了再說”“做了不說”的特點。第二部分:(8-20)記述聞一多先生作為革命家方面“說了就做”的特點。
閱讀第一部分,作者寫“作為學者”的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是怎樣起筆的?有何好處?
文章引用聞一多先生自己的話起筆,直接點題。兩個特點:一是運用比較的方法突出聞一多先生對“說”與“做”的態(tài)度;二是語意遞進加深。細讀感悟好處:(1)結構:直接點題,開門見山,引起懸念。(2)內容:將聞一多先生的行為和別人的行為形成鮮明對比,層層深入,更能表現(xiàn)聞一多先生的品質。文章是怎樣圍繞起筆的內容進行記敘議論的?文章擺出了聞先生的語言片段以后,就圍繞這一點記述他有關的“行”的事實,截取了聞先生向古代典籍鉆探的事實著力描敘。在敘述事實的基礎上進行議論,論證聞一多先生確實是做了再“說”,做了自己也沒有“說”,回應了引文。為了使議論更有說服力,作者又簡要地夾敘了兩個事實:十年艱辛撰寫了楚辭“校補”;又向“古典新義”邁進。為了證明事實有足夠的根據(jù),在敘事之前點明作者對30年代“國立青島大學”時期的聞一多先生有著深刻的印象。
閱讀第二部分,作者寫了“作為革命家”的聞一多“說”和“做”的哪些事?起稿政治傳單;群眾大會發(fā)表演說;參加游行示威。說了就做說做一致文章兩個部分之間是如何銜接的?有何作用?
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之間用了七、八、九三個段過渡。第七段承接上文進行小結,第八、九段開啟下文。作用:
用這些高度概括的話過渡,銜接緊密,脈絡清楚,過渡自然。把聞一多先生作為學者和作為革命家方面的情況用極其簡明的語言并列地提出來,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聞一多先生是怎樣的一個人?口的巨人;行的高標;卓越的學者;大勇的革命烈士。
比喻,突出了聞一多先生研究學問的目的是救國。1.“他要給我們衰微的民族開一劑救濟的文化藥方?!逼肺墩Z言2.“在李公樸同志被害之后……大罵特務,慷慨淋漓”
局勢的恐怖與聞一多的大義凜然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他說到做到,“做”比“說”甚至更堅決有力。
高度概括出聞一多在人生不同領域的成就和特點。3.“聞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學者,熱情澎湃的優(yōu)秀詩人,大勇的革命烈士?!睂懛ㄌ骄?.選材精當
作者所選材料,具有典型性,能以少勝多。對“作為學者的方面”,作者只選取了寫作《唐詩雜論》《楚辭校補》《古典新義》三本書的情況加以表現(xiàn);對“作為革命家的方面”,則選取了起稿政治傳單、群眾大會發(fā)表演說、參加游行示威這三件事作為例證。2.精于剪裁
(1)材料的使用,作者根據(jù)表現(xiàn)中心的需要,有取有舍,有繁有簡。如聞一多先生研究唐詩,作者并沒有寫他研讀的過程,而是著重寫他研究的目的和態(tài)度,突出了聞一多先生研究學問的目的在于救國。
(2)從詳略上說,研究唐詩,寫得詳細;而對于寫作《楚辭校補》和《古典新義》兩事,只用了一小段,強調“做”了“也沒有說”的意思。3.夾敘夾議的寫法
(1)本文實際上是以議論來結構文章的。第一、二段是第一部分的綱領,第七段是第一部分的總結,這兩處都是議論。
(2)第八、九兩段是第二部分的綱領,最后一段則是第二部分,也是全文的總結,這兩處也都是議論。
(3)文章多次用到照應,使文章結構嚴謹,增強文章的感染力,而所有的這些照應,又幾乎全都是議論。由此可見議論在本文中的重要作用。
這篇文章不是人物傳記,卻記敘了聞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跡,表現(xiàn)了他崇高的品格,高度贊揚了他的革命精神。課堂小結板書設計說和做——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學者革命家寫作《唐詩雜論》寫作《楚辭校補》寫作《古典新義》起稿政治傳單群眾大會發(fā)表演說參加游行示威做了再說,做了也不一定說說了就做說做一致口的巨人、行的高標隨堂練習
有人說聞一多這種“做了也不一定說”的做法已經(jīng)過時,作為當今青少年應該學會“推銷自己”,爭得為社會做貢獻的機會。針對這種社會現(xiàn)象你是怎樣看待的?拓展延伸有的人活著他已經(jīng)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臧克家《有的人》
聞一多拍案而起,橫眉怒對國民黨的手槍,寧可倒下去,不愿屈服。——《別了,司徒雷登》毛澤東贊揚聞一多:3回憶魯迅先生(節(jié)選)R·七年級語文下冊1.了解生活化、具有人情味的魯迅,進而了解魯迅的平凡和偉大。2.學習通過生活細節(jié)表現(xiàn)人物性格特征的寫法,體會文章自然親切、平淡樸素的語言特色。3.理解作者對魯迅的熱愛、景仰和懷念之情。學習目標新課導入點擊播放視頻走近作者【蕭紅】(1911—1942年),原名張迺瑩,中國近現(xiàn)代女作家,“民國四大才女”之一,被譽為“30年代文學洛神”。1911年出生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呼蘭區(qū)一個封建地主家庭,幼年喪母。她的一生在苦難中掙扎、抗爭,蕭軍的出現(xiàn)直接影響了其命運并引發(fā)她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代表作】長篇小說《呼蘭河傳》;中篇小說《生死場》《小城三月》等;短篇小說《三個無聊人》《王阿嫂的死》等;散文《天空的點綴》《在東京》等。寫作背景
本文節(jié)選自蕭紅長篇回憶性敘事散文《回憶魯迅先生》,作于魯迅逝世三年后。蕭紅是一位經(jīng)常從記憶深處挖掘寫作素材的作家,而這篇文章是她這類作品的代表作。作者將自己與魯迅交往過程中的所見所聞所感剪裁提煉,組織成文。節(jié)選部分共分八個生活片段疊加而成,自然空行成段。
全文布局自由隨意,用女性獨有的敏銳目光悉心觀察,捕捉到了魯迅先生許多靈動傳神的細節(jié),以質樸淺白清新雋永的語言,于細微之處寫出了一個真實的、充滿人情味的活生生的魯迅,彰顯了一代偉人魯迅的思想和人格?!爵斞浮浚?881—1936年):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奠基人。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相關介紹【代表作】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小說集《吶喊》《彷徨》;
散文詩集《野草》;
回憶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雜文集《熱風》《墳》《華蓋集》等??人哉{羹瞿秋白
揩闔疙瘩字詞積累sougēngkāihéqúgēda【會心】已經(jīng)領會,明白對方的意思了。【深惡痛絕】對某人或某事物極端厭惡痛恨。【囑咐】叮囑,吩咐。【存心】心里懷有的念頭?!灸ⅰ客耆翠N,一概不承認。文中的魯迅給你的總體印象是怎樣的?可敬的長者;可親的父親;有血有肉的偉人;幽默風趣的智者。整體感知閱讀課文,劃分層次,概括大意。第一部分:(1)概括寫魯迅先生“笑”的情態(tài),突出其笑聲“明朗”的特點。第二部分:(2)概括寫魯迅先生“走”的情態(tài),突出其走路“輕捷”的特點。第三部分:(3-13)概括寫魯迅先生的待人、飲食情況。第四部分:(14-17)魯迅先生同“我”開玩笑。第五部分:(18-23)寫“我”和魯迅先生一家對“天晴啦,太陽出來啦”的喜悅之情。第六部分:(24-26)寫魯迅先生對青年人寫信寫得太草率的態(tài)度。第七部分:(27-30)魯迅先生對自己的原稿及校樣紙隨隨便便的態(tài)度。第八部分:(31-34)許先生每天愉快地從早忙到晚。第九部分:(35-40)夜里去看電影時,魯迅先生對“我們”的照顧。第十部分:(41-42)寫魯迅先生的休息。第十一部分:(43-54)魯迅先生夜間寫文章時的情景。第十二部分:(55-60)魯迅先生對海嬰的信任。第十三部分:(61-63)魯迅先生在小事上也認真細致。第十四部分:(64-67)魯迅先生不顧自己的身體健康,忘我地工作。
本文敘述了魯迅先生哪些生活瑣事?刻畫了魯迅先生什么樣的形象特點?神情姿態(tài):細讀感悟魯迅的笑、魯迅走路的姿態(tài)樂觀開朗、平易近人。飲食起居:喜歡北方飯、對蕭紅做的韭菜合子吃地開心簡單隨和、體恤他人。待人接物:讀青年來信、不在意自己的原稿和校樣、陪客人嚴格、寬容、和藹、熱情。休閑娛樂:開玩笑、看電影、翻書休息幽默風趣、珍惜時間。工作習慣:深夜工作、病中工作不同尋常、忘我精神。日常瑣事:吃魚丸、包書嚴謹、細致、認真。
本文雖然看似雜亂,但有一個情感上的線索。全文除了許廣平先生的一句極為樸實的感嘆,沒有一個地方有直接的贊美,卻處處透露出對魯迅先生的愛戴、贊美和景仰。同樣的,沒有一個“悲”字,但字里行間無不透露出沉重的悲傷。
魯迅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但本文卻大量細致地記敘他的工作、生活瑣事,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1)更真實。偉人也像凡人一樣會生病,會害怕,也聊天、看電影,也有自己的生活特點和習慣,這就給了讀者一個活生生的、真實的魯迅。這樣的魯迅,更讓人覺得可親。
(2)更直觀。通篇都是對魯迅的工作生活瑣事的記敘,讓我們直接感受到魯迅的為人、做事、對待生活、對待工作方面的許多感人之處,以及他思想、性格方面的不少特點。而這些都不是通過作者的抽象說教中來的。
(3)更真摯。通篇的細節(jié)描寫,基本上都是白描,幾乎無一評論,無一直接抒情,而真情畢現(xiàn)。尤其是寫到魯迅生病之后的各個細節(jié),看似完全平靜的敘述,無一“悲”字,但悲劇色彩流溢其間,讀來令人心酸。
(4)更有趣味。關于魯迅的許多富有趣味的生活細節(jié)的描敘,可以引起讀者的濃厚的閱讀興趣。(5)更有表現(xiàn)力。也就是所謂以小見大的寫法的最大的妙處。文中許廣平的一句話十分恰當:“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們學不了的。哪怕一點點小事。”看似輕描淡寫,實則富有思想含量。
本文除了寫魯迅之外,還寫了其他的什么人?寫這些人有什么作用?還寫了“我”(作者蕭紅)、海嬰、許廣平。
作用:從側面烘托魯迅,起到烘云托月的表達效果。
①寫“我”的親見、親聞,一是使所敘之事更為真實,二是使情感的抒發(fā)更有感人的力量(抒情的張力)。例如平靜的敘述中飽含的深刻的情感,尤其是“悲”感。②寫海嬰,主要是通過海嬰的年幼無知,童言無忌,從側面表現(xiàn)魯迅對孩子的慈愛。
③寫許廣平,是更典型的側面烘托。例如她對魯迅先生工作的支持,盡管整天為家庭瑣事忙忙碌碌,但卻能讓魯迅先生有更多的時間忙于工作。她的堅強也反映了魯迅的堅強。
文中有許多細節(jié)描寫,找出來并賞析。品味語言
寫魯迅笑的神態(tài),形象生動。寥寥幾筆,一個樂觀爽朗、平易近人的魯迅形象便躍然紙上。1.“魯迅先生的笑聲是明朗的……連煙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來?!?.“許先生說雞鳴的時候……魯迅先生還是坐著”“魯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里那樣黑大”
刻畫了魯迅先生深夜坐著工作的情景,表現(xiàn)了魯迅先生就像一個斗士在漫漫黑夜里孤獨而堅忍地戰(zhàn)斗,用自己堅強的意志迎接黎明。這樣開玩笑的話,可見魯迅先生的幽默風趣。3.“我一走進臥室去……‘好久不見,好久不見。’一邊說著一邊向我點頭?!濒斞傅膰乐敗?.“魯迅先生把海嬰……‘他說不新鮮……就抹殺是不對的?!睂懛ㄌ骄?.語言樸實。
本文記敘了魯迅先生的一些瑣事,語言樸實,刻畫了一個真實、富有人情味、生活化的魯迅,充滿了對魯迅先生的崇敬和愛戴之情。在文中,作者很少用“他”來指稱魯迅,多稱“魯迅先生”,更多的時候,作者將這種崇敬和愛戴之情不露痕跡地融在了對瑣事的敘述中。2.善于擷取生活瑣事,捕捉細節(jié)。
作者把自己與魯迅先生交往過程中的情緒體驗原生態(tài)地表達出來,把自己對魯迅先生的情緒記憶真實地加以再現(xiàn)。這種把生活碎片、細節(jié)、意象性的事件加以串并的結構方法,更接近生活的本真狀態(tài),也更具有一位女性作家直覺思維的特性,從而更便于凸顯具體生活中的魯迅。
這篇散文通過對魯迅先生的笑聲、走路、待人接物、飲食起居、與家人相處、會見朋友、讀書寫作等生活細節(jié)的描述,展現(xiàn)了一個真實、富有人情味、生活化的魯迅形象,表現(xiàn)了魯迅先生高尚的品格和無私奉獻的精神,抒發(fā)了作者對魯迅先生的熱愛、景仰和懷念之情。課堂小結板書設計回憶魯迅先生(節(jié)選)魯迅先生的瑣事正面描寫側面描寫以小見大烘云托月可親可敬1.請以“魯迅先生,我想對你說”為開頭,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寫一段話。隨堂練習
魯迅先生,我想對您說:“您留給了我們一筆巨大的物質精神財富,其中有您愛國愛民的精神,有您關心幫助他人的品格,有您對讀書的思考。但是讓我感觸最深的,是您對珍惜時間的感悟?!?.結合課文內容及自己對魯迅的了解,補充對聯(lián):上聯(lián):儉樸熱忱甘于奉獻下聯(lián):無私寬廣不求報答4孫權勸學R·七年級語文下冊1.了解《資治通鑒》的有關知識,結合工具書翻譯、理解課文內容。2.品味人物對話,分析人物形象。3.領悟讀書有益于人的發(fā)展和完善的道理,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學習目標新課導入司馬光砸缸臨江仙(明)楊慎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fā)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司馬光】(1019—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漢族,世稱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走近作者【著作】《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資治通鑒》: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共294卷,歷時19年完成。主要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寫起,到五代后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筆,涵蓋16朝1362年的歷史。相關介紹【孫權】(182年—252年),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三國時代東吳的建立者。太元元年(252年)病逝,享年71歲,在位24年,謚號大皇帝,廟號太祖,葬于蔣陵。【呂蒙】(178年—219年,一說180年—220年),字子明,東漢末年名將,汝南富陂人。少年時不讀書,后接受孫權勸告,讀了許多兵書、史書,智勇雙全。跟隨孫權打仗有功,官拜虎威將軍,倍受孫權、魯肅信賴。魯肅去世后,代守陸口,設計襲取荊州,擊敗蜀漢名將關羽,名揚三國。后不久病死?!爵斆C】(172年—217年),字子敬,三國時吳王的得意謀臣,倍受賞識。從小喪父,靠祖母撫養(yǎng)。他少有大志,輕財好施,喜歡習武騎射。他一生最大的功績是倡導、促成并終身不易地竭力維護孫劉聯(lián)盟,使三足鼎立之勢能夠形成。朗讀課文,讀準字音、節(jié)奏,讀出感情。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整體感知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再讀課文,結合注釋翻譯。推托古代君對臣的愛稱。朋友、夫婦間也以“卿”為愛稱。當?shù)溃敊?。事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古時王侯的自稱。研究儒家經(jīng)典。專掌經(jīng)學傳授的學官。語氣詞,后寫作“耶”。只,只是。粗略地閱讀。了解歷史。譯文:當初,孫權對呂蒙說:“你現(xiàn)在當權管事了,不可不學習!”呂蒙用軍中事務繁多的理由來推辭。孫權說:“我難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經(jīng)典成為傳授經(jīng)書的學官嗎?只是應當粗略地閱讀,了解歷史罷了。你說軍中事務繁多,誰能比得上我呢?我經(jīng)常讀書,(我)自認為(讀書對我)有很大的好處?!泵赡耸季蛯W。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到,等到。經(jīng)過古縣名,治所在今湖北黃梅西南。如今,現(xiàn)在。才干和謀略。不再是。指吳縣,今江蘇蘇州。呂蒙的小名。譯文:呂蒙于是就開始學習。等到魯肅經(jīng)過尋陽的時候,和呂蒙論議國家大事,(魯肅)驚訝地說:“你現(xiàn)在的才干和謀略,不再是以前那個吳縣的阿蒙了!”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長兄,這里是對朋友輩的敬稱。重新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知曉事情。譯文:呂蒙說:“和有抱負的人分開一段時間后,就要用新的眼光來看待,長兄怎么知曉事情這么晚?。 庇谑囚斆C拜見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為朋友才分別。一、通假字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重點積累通“耶”,語氣詞。但當涉獵當涂掌事助動詞,應當動詞,正二、一詞多義見往事耳大兄何見事之晚乎了解認清2.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古:研究今:治理)三、古今異義1.蒙辭以軍中多務(古:推托今:文辭,言辭)3.及魯肅過尋陽(古:等到今:以及)5.但當涉獵(古:只是今:轉折連接詞,但是)4.即更刮目相待(古:重新今:更加)6.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古:當時掌管經(jīng)學的學官今:學位名稱)8.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古:古時王侯的自稱今:獨自,孤獨)7.見往事耳(古:歷史今:過去的事)文章關于“學”寫了哪些內容?孫權勸學學細讀感悟呂蒙就學魯肅贊學孫權呂蒙魯肅勸辭驚豪非吳下阿蒙軍中多務不可不學當刮目相待(現(xiàn)身說法)(側面描寫)本文是怎樣以對話表現(xiàn)人物的?1.孫權勸學:“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揭示學習的必要性“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睂W習的目的、方法“卿言多務,孰若孤?”委婉的批評“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爆F(xiàn)身說法,讀書的益處2.魯肅贊學:“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語言夸贊“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呂蒙對魯肅贊嘆的巧妙接應魯肅為什么與呂蒙“結友”?
魯肅為呂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與之深交,表明魯肅敬才、愛才,二人情投意合。這最后的一筆,是魯肅“與蒙論議”的余韻,進一步從側面表現(xiàn)了呂蒙才略的驚人長進??偨Y概括三人的性格特征。孫權呂蒙魯肅對部下既嚴格要求,又能循循善誘,耐心教導,好學。敬才愛才,豪爽而不失風度。勸贊知錯能改,謙虛好學,有軍人的坦誠豪爽。
本文是根據(jù)先前的史書改寫的,僅119個字,雖極簡略但剪裁精當,不僅保留了原文的精華,保持了故事的完整性,而且以更精練的文筆突出了人物的風采,是一篇成功的改寫之作。寫法探究1.記事簡練
本文對話言簡意豐,生動傳神,富于情味。僅寥寥數(shù)語,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說話時的口吻、神態(tài)和心理。2.注重以對話表現(xiàn)人物
本文通過孫權勸勉呂蒙學習的故事,突出了孫權關心下級,耐心說服,不以權勢壓人的行為,贊揚了呂蒙接受意見并努力學習并有所成就的品質,告訴了我們“開卷有益”的道理,說明了人只要肯學,就會大有長進,成年人也是如此。課堂小結孫權勸學側面表現(xiàn)板書設計孫權:呂蒙:魯肅:勸學不可不學涉獵、見往事常讀書,大有所益善勸辭學——就學——才略大有長進大驚——結友
文言文中的稱謂語非常豐富,有自稱,有他稱(除一般他稱,又有愛稱、敬稱等)。說說你知道的稱謂語。隨堂練習1.稱呼對方令尊——尊稱對方的父親;令嬡——尊稱對方的女兒;令堂——尊稱對方的母親;令親——尊稱對方的親戚;令郎——尊稱對方的兒子;令高足——尊稱對方的學生。妻父稱——丈人、岳父、泰山;別人家庭稱——府上、尊府;父去世稱——先父、先嚴、先考;母去世稱——先母、先慈、先妣;同輩去世稱——亡兄、亡弟、亡妹、亡妻。2.稱呼自己家父——謙辭,對人稱自己的父親;家母——謙辭,對人稱自己的母親;家兄——謙辭,對人稱自己的哥哥;自己家庭稱——寒舍。5黃河頌R·七年級語文下冊1.了解歌詞創(chuàng)作背景;理解歌詞中修辭手法的運用。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深入理解詩歌贊頌的黃河精神和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內涵。3.感受詩歌中蘊含的強烈的愛國情感,培養(yǎng)愛國主義情操。學習目標黃河新課導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二首·其一》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畎住秾⑦M酒》【光未然】(1913—2002年),原名張光年,湖北省光化縣人(現(xiàn)湖北襄陽老河口市),現(xiàn)代著名詩人,文學評論家,著作頗豐?!敬碜鳌俊稇騽〉默F(xiàn)實主義問題》《風雨文談》《光未然歌詩選》等集。
走近作者《黃河大合唱》共有八個樂章。詩中雄奇的想象與現(xiàn)實的圖景交織,歌唱苦難與抗戰(zhàn),刻畫黃河形象,反映中華民族英雄兒女抗戰(zhàn)的真實畫面。當時,日寇的鐵蹄肆意踐踏著中華大地,詩人隨八路軍行進在黃河邊,雄奇壯麗的山河,偉大而堅強的軍民,怎不讓他唱出豪邁的頌歌。寫作背景山巔澎湃狂瀾九曲屏障哺育字詞積累diānpéngpàilánqūpíngbǔ【氣魄】氣勢。【澎湃】指波濤沖擊岸邊或指聲勢,氣勢浩大雄偉?!究駷憽烤薮蠖鴽坝康牟ɡ?,比喻動蕩不定的局勢或猛烈的潮流?!酒琳稀恐钙溜L或阻擋之物,也有保護遮蔽的含義?!揪徘B環(huán)】形容黃河彎彎曲曲的樣子。整體感知
《黃河頌》選自組詩《黃河大合唱》第二樂章,在體裁上是一首頌詩,著眼于“歌頌”。在這一章中,詩人作為時代的歌手出現(xiàn),他站在高山之巔,代表祖國英勇的兒女,向著黃河唱出了頌歌。朗讀全詩,劃分層次,概括大意。第一部分:交代演唱主題,確定演唱基調。第二部分:全詩的主體部分,從望黃河到頌黃河,最后發(fā)出學習黃河精神的誓言。朗讀第一部分:(朗誦詞)啊,朋友!黃河以它英雄的氣魄,出現(xiàn)在亞洲的原野;它表現(xiàn)出我們民族的精神:偉大而又堅強!這里,我們向著黃河,唱出我們的贊歌。概括了黃河的精神,也代表了中華民族的精神。細讀感悟朗讀第二部分:(歌詞)我站在高山之巔,望黃河滾滾,奔向東南。驚濤澎湃,掀起萬丈狂瀾;近鏡頭特寫濁流宛轉,結成九曲連環(huán);從昆侖山下奔向黃海之邊;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兩面。俯瞰全景式的總寫縱向描寫黃河的流向橫向展開到黃河流域兩岸?。↑S河!你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五千年的古國文化,從你這兒發(fā)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邊扮演!
暗喻,黃河是中華民族的發(fā)祥地,表達了作者對黃河的贊美之情。??!黃河!你是偉大堅強,像一個巨人出現(xiàn)在亞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體魄筑成我們民族的屏障。啊!黃河!你一瀉萬丈,浩浩蕩蕩,向南北兩岸伸出千萬條鐵的臂膀。我們民族的偉大精神,將要在你的哺育下發(fā)揚滋長!比喻,形象生動地體現(xiàn)了氣勢磅礴、勇不可當?shù)臍舛群土α?,正足以激發(fā)民族的精神和信念。我們祖國的英雄兒女,將要學習你的榜樣,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反復的修辭
以號召中華兒女學習黃河精神收束全詩,激起了中華民族團結一致、堅不可摧的意志和決心,使詩歌的主題得以擴展深化。1.綜合運用多種修辭手法,氣勢磅礴。
這首詩綜合運用了排比、比喻、反復、擬人等修辭手法,借助對黃河的歌頌,熱情贊美了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寫法探究
(1)如把黃河比喻為“中華民族的搖籃”,哺育滋養(yǎng)了世代中華兒女;把黃河比喻為“民族的屏障”,成為中華民族抵御外侮的制勝法寶。(2)運用擬人的手法,賦予了黃河無限豐富的生命,使她像母親一樣親切深情。(3)“啊!黃河!”在詩中反復出現(xiàn),起到了加強結構、渲染感情、突出主題的作用。
(1)這首詩寫得明快雄健,節(jié)奏鮮明,音節(jié)洪亮。以短句為主,兼以長句。長短結合,自由奔放并且錯落整齊。在韻腳上,隔二、三句押韻,形成了自然和諧的韻律。2.語言特色。
(2)同時,十分注意刻畫黃河的形象,注意營造詩歌的畫面之美,如“黃河滾滾”“驚濤澎湃……結成九曲連環(huán)”等句,在讀者面前展開一幅宏大的波瀾壯闊的雄偉圖畫。
詩人借歌頌黃河來歌頌我們的民族,激發(fā)廣大中華兒女的民族自豪感與自信心,激勵中華兒女像黃河一樣“偉大堅強”,以英勇的氣概和堅強的決心保衛(wèi)黃河、保衛(wèi)中國。課堂小結黃河頌主體序曲:尾聲:望黃河:描繪形象氣勢頌黃河:歌頌巨大貢獻哺育保衛(wèi)激勵板書設計贊美黃河——偉大堅強學黃河——偉大堅強1.搜集有關黃河的資料,寫一份倡議書,保衛(wèi)我們的母親河,保衛(wèi)我們的黃河。2.課外閱讀《黃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黃河之水天上來》。隨堂練習6最后一課R·七年級語文下冊1.了解作品的時代背景,把握文章內容,理清小說情節(jié)發(fā)展階段。2.體會細節(jié)、場景描寫的作用,學習各種刻畫人物的方法。3.明確課文主題,培養(yǎng)高尚的愛國情感。學習目標普法戰(zhàn)爭新課導入【都德】(1840—1897年):法國作家。他一生共寫了十二部長篇小說,一部劇本和四部短篇小說集。他的短篇小說有不少是以普法戰(zhàn)爭為題材的,具體生動地描寫了法國普通人民對侵略者同仇敵愾的愛國主義精神。走近作者【代表作】長篇小說《小東西》《達拉斯貢城的達達蘭》,短篇小說集《星期一故事集》等。
1870年普魯士入侵法國,爆發(fā)了普法戰(zhàn)爭,法國戰(zhàn)敗后,簽訂和約,把阿爾薩斯和洛林兩個州割讓給了普魯士。普魯士政府占領后,為了讓當?shù)厝嗣裼肋h忘記祖國,自己好永遠統(tǒng)治這個地方,下了一道命令:讓兩個州的學校只準教德語,不準再教法語。《最后一課》就反映這一事件。寫作背景喧鬧
踱步
詫異
懲罰祈禱哽咽chéngqídǎoduógěngchàxuān字詞積累【婉轉】聲音委婉而動聽?!景没凇恳蜻^錯而自恨?!菊靼l(fā)】政府向人民征調人力或財物?!酒矶\】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驹尞悺矿@訝;覺得奇怪?!拘[】喧嘩,吵鬧。本文的主人公是誰?韓麥爾先生小弗郎士整體感知閱讀課文,理清結構,概括大意。第一部分:(1-6)寫“我”上學路上的見聞和心理活動。交代了故事的背景。第二部分:(7-23)我們上最后一堂法語課的情景。第三部分:(24-29)寫韓麥爾先生在“最后一課”結束時的悲壯和不屈的精神。
閱讀第一部分,說說“我”是誰?為什么塑造一個“我”?
“我”是小弗郎士,不是都德。這種第一人稱的寫法能給讀者親切和真實的感受。細讀感悟這一部分重點寫了哪兩個場景?鋸木廠后邊草地上,普魯士兵正在操練;鎮(zhèn)公所布告牌前,許多人看布告。
找出描寫小弗郎士的語句,想想上最后一節(jié)法語課之前,小弗郎士是怎樣一個孩子。
(1)“心里很怕韓麥爾先生罵我……連一個字也說不上來”——怕老師
(2)“我想就別上學了……這些景象,比分詞用法有趣多了”——幼稚、貪玩、不愛學習
(3)“可是我還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學校跑去……又出了什么事啦?”——有自制力,朦朧的愛國心如何理解鐵匠對小弗郎士說的話?
鐵匠華希特說的是反話,對“我”老遲到、不用心學習感到痛心。
閱讀第二部分,對照表格說說“最后一課”的不尋常。平時最后一課氣氛學生老師其他開始上課的時候,總有一陣喧鬧,在街上也能聽到安安靜靜的,整個教室有一種不平常的嚴肅的氣氛開、關課桌,怕吵捂著耳朵大聲背書同學們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拿著大鐵戒尺在桌子上緊敲踱來踱去,胳膊底下夾著那怕人的戒尺有鎮(zhèn)上的人
在最后一節(jié)課上,小弗郎士對學習、老師等的思想感情發(fā)生了哪些根本的變化?對學習:“我聽了這幾句話,心里萬分難過。”“想起這些,我多么懊悔!”“我這些課本……好像是我的老朋友”對韓麥爾先生:“想起這些……忘了我挨的戒尺。”“可憐的人!”“可憐的人啊……叫他怎么不傷心呢?”對祖國:“那些壞家伙”“如果我能把……任何代價我都愿意拿出來的”小弗郎士的變化:貪玩,不愛學習——熱愛法語,認真學法語怕老師——理解、同情、敬愛、留戀老師幼稚,不懂事——熱愛祖國,恨敵人分析小弗郎士發(fā)生這么大變化的原因。他原本就不是一個壞孩子,只是不喜歡上課而已;亡國慘痛的震撼,激發(fā)了他心靈深處的愛國情感;受到韓麥爾先生以及小鎮(zhèn)上居民沉痛心情的感染。
如何理解韓麥爾先生說的“就好像拿著一把打開監(jiān)獄大門的鑰匙”?“監(jiān)獄大門”比喻普魯士對法國人民的統(tǒng)治和封鎖;“鑰匙”比喻法國語言。
掌握祖國語言,可以激起人民的愛國意識,從而團結起來,打敗普魯士侵略者,求得民族的解放。
普魯士為什么規(guī)定阿爾薩斯和洛林的學校只許教德語?為了讓法國人民永遠忘記自己是法國人,做德意志的順民;這既是一種野蠻粗暴的文化侵略,又是對法國人民民族感情的嚴重摧殘。閱讀第三部分,說說為什么寫鐘聲和號聲。鐘聲預示著最后一課的結束;號聲暗示著德語要代替法語。找出與韓麥爾先生相關的語句,分析其形象。(1)“又柔和又嚴肅地對我們說……”“柔和”——對祖國依依不舍;“嚴肅”——被迫離開課堂的激動和不滿。人物形象
(2)“‘我也不責備你……不是干脆就放你們一天假嗎?……’”
韓麥爾先生對阿爾薩斯人的弱點的直率批評和對自己工作的深深自責,表現(xiàn)了他高度的民族責任感和強烈的愛國心。
(3)“他說,法國語言……就好像拿著一把打開監(jiān)獄大門的鑰匙?!薄八矎膩頉]有這樣耐心講解過”韓麥爾先生的愛國之情和不厭其煩的教學態(tài)度。
(4)“韓麥爾先生站起來,臉色慘白……只向我們做了一個手勢:‘放學了,——你們走吧?!?/p>
動作、神態(tài)、語言描寫,突出了韓麥爾先生的愛國志士形象。
作者用了外貌、神態(tài)、動作、語言等描寫方法刻畫形象。韓麥爾先生具有高貴的氣度,且恪盡職守,道德高尚,他對祖國愛得深沉、對侵略者無比痛恨。最后奮筆寫下“法蘭西萬歲”,表現(xiàn)出莊重、無畏、深情的一面。找出文中的場景描寫并分析其作用。
(1)“天氣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畫眉在樹林邊婉轉地唱歌”
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和下文殘酷的社會現(xiàn)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更可以激發(fā)人們對破壞人們美好和平生活的侵略者的痛恨。品味語言
(2)“平常日子,學校開始上課的時候,總有一陣喧鬧”“可是那一天,一切偏安安靜靜的”“總”說明喧鬧的一貫性;“偏”說明安靜得異乎尋常。烘托出“今天”的嚴肅、莊嚴、悲憤的氛圍,又進一步加深懸念。
(3)“有時候一些金甲蟲飛進來,但是誰都不注意”
烘托孩子們學習的專心和對祖國文字及祖國的熱愛。(4)“屋頂上鴿子咕咕咕咕地低聲叫著”
鴿子是和平的象征,表現(xiàn)出小弗郎士對被迫不能學習祖國語言的悲憤,對和平、自由的渴望。1.巧妙的敘述角度。
小說是以普法戰(zhàn)爭中法國慘敗,割地賠款這一歷史事件為背景的。小說回避了普法戰(zhàn)爭的正面戰(zhàn)場,既沒揭露敵人罪行,也未直接描寫法國人民的反抗,而把筆墨轉向一幅極為平常的生活畫面,描寫極為冷靜、客觀、樸素,卻極具感染力。寫法探究
作者的敘述角度別出心裁。他有意回避對戰(zhàn)爭的正面描寫,選取一所普通小學中的最后一堂法語課來反映尖銳的民族矛盾,反映淪陷區(qū)人民對祖國的眷戀、熱愛和對侵略者的仇恨,使小說更具社會意義。這樣的構思,更能拉近讀者與作品的距離,激起讀者感情的共鳴。2.扣人心弦的情節(jié)。
小說通過情節(jié)展示人物形象,揭示主題。本文記敘最后一堂法語課的經(jīng)過,情節(jié)本身并不曲折,但作者緊扣“不尋?!比齻€字構筑情節(jié),使小說產(chǎn)生扣人心弦的效果。3.細膩而成功的描寫。出色的心理描寫;生動的細節(jié)描寫;深刻的場景描寫。4.“烘托”和“重復”手法的巧妙運用。
(1)為了突出愛國主義的主題,作者著意用烘托手法描繪了“最后一課”的莊嚴、悲壯的氣氛。
(2)作者還多次重復“最后一課”,每次出現(xiàn)這句話,用意不同,而意義卻一次比一次深刻。這句話成為貫穿全篇的線索,既突出了人物的性格,又深化了小說的主題。
課文以普法戰(zhàn)爭為背景,以被割讓給普魯士的阿爾薩斯為故事地點,通過法國一個小學生小弗郎士在最后一堂法語課中的見聞和感受,真實地反映了法國淪陷區(qū)的人民慘遭異族統(tǒng)治的悲憤忽然對祖國始終不渝的摯愛深情,表現(xiàn)了法國人民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課堂小結最后一課課前:背景課中課后:悲壯、不屈異?,F(xiàn)象:嚴肅、悲憤嚴肅意義:愛國教與學:認真對祖國的愛對敵人的恨板書設計
試以韓麥爾先生為第一人稱,改寫課文中從上課到下課部分的內容。寫完后與課文對比一下,想一想,課文以一個小男孩的口吻敘述故事有什么好處?隨堂練習7
土地的誓言R·七年級語文下冊1.揣摩、品味本文具有激情的語言,理解關鍵語句的含義。2.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強烈的思想感情。3.領悟并學習作者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學習目標新課導入《松花江上》
1935年張寒暉在西安目睹東北軍和東北人民流亡慘狀而創(chuàng)作的一首抗日歌曲。歌曲唱出了“九一八”事變后東北民眾以至中國人民的悲憤情懷,被譽為《流亡三部曲》之一,風靡中華大地。走近作者【端木蕻良】(1912—1996年),原名曹京平,遼寧省昌圖縣人。先后畢業(yè)于南開和清華,學生時代即開始創(chuàng)作,是東北流亡作家群中的代表人物。【代表作】長篇小說《科爾沁旗草原》《大地的?!罚欢唐≌f集《土地的誓言》《憎恨》;京劇《戚繼光斬子》《除三害》;評劇《羅漢錢》《梁山伯與祝英臺》;長篇歷史小說集《曹雪芹》等。194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已過去了整整十年,抗日戰(zhàn)爭正處于十分艱苦的階段,流亡在關內的東北人依然無家可歸。作者懷著難以遏制的思鄉(xiāng)之情寫下了這篇文章。寫作背景字詞積累摯痛嗥鳴
山澗讕語
怪誕亙古鎬頭污穢zhìháolándàngènhuìjiàngǎo【怪誕】荒誕離奇;古怪。【摯痛】誠懇而深切?!距气Q】(野獸)大聲嚎叫?!咀幷Z】沒有根據(jù)的話?!疚鄯x】骯臟的東西。閱讀課文,概括段落大意。整體感知第一段:“我”常常想起關東原野上的一切,“我”時時聽見故鄉(xiāng)的呼喚,“我”的內心為此熱血沸騰!第二段:故鄉(xiāng)美好的生活令“我”夢縈魂牽,“我”發(fā)誓要為故鄉(xiāng)母親而戰(zhàn)斗而犧牲!作者面對土地發(fā)出的誓言:“我要回去!”“我要戰(zhàn)斗!”
文章第一句話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有何作用?細讀感悟
(1)結構:總領第一段。
(2)內容:直接抒發(fā)了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摯痛的熱愛”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調。
文中哪些句子或詞語最能表達作者的感情?作者用怎樣的方法表達情感?1.“我有時把手放在胸膛上……它在泛濫著一種熱情?!辟H義褒用,表達了作者無法控制的思鄉(xiāng)之情。作者“泛濫”的情感主要包含哪些?思念家鄉(xiāng);熱愛、贊美家鄉(xiāng);渴望盡快回歸故鄉(xiāng)的迫切心情;對故鄉(xiāng)慘遭蹂躪的悲痛,對侵略者的罪惡行徑的憎恨。2.“當我躺在土地上的時候……原野上怪誕的狂風……”
①在列舉東北景物時選擇了有特征、有意味的景物組成疊印的一個又一個畫面,像電影鏡頭一樣閃現(xiàn),展現(xiàn)東北大地的豐饒美麗。
②在形容景物、物產(chǎn)時用了許多富有特色的形容詞。③運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辭手法,使文章感情表達更充沛,使景物描繪更形象、生動。④從聽覺、視覺、嗅覺等多角度來描繪東北景物、物產(chǎn),給人以耐人尋味的感覺。3.“她低低地呼喚著我的名字……被這種聲音所纏繞……是我應該回去的時候了?!?/p>
表達了作者對故鄉(xiāng)深切的愛,渴望回到故鄉(xiāng)去的迫切心情。4.“當我記起故鄉(xiāng)的時候……像我的心噴涌著血液一樣。”
作者用詩一般的語言塑造了兩個顫栗著、憤怒著并且不可阻擋地將要爆發(fā)出來的意象:一個是大地之心,一個是作者之心。表達了作者與故鄉(xiāng)密不可分的親密之情,須臾不可分割。5.“在故鄉(xiāng)的土地上……在那田壟里埋葬過我的歡笑……我的手印。”
作者的歡樂只屬于失去的故園,更多了一層沉重的感覺和悲憤的心緒。6.“土地,原野,我的家鄉(xiāng)……在它金色的光芒之下,是我的家鄉(xiāng)?!?/p>
對土地以“你”相稱,情感顯得更加直接而迫切,表達了作者對解放故鄉(xiāng)的堅定信念與決心。7.“我永不能忘記……我必須看見一個更美麗的故鄉(xiāng)出現(xiàn)在我的面前……”
表達了作者解放故鄉(xiāng)的堅定信念,及甘愿為故鄉(xiāng)解放而奉獻一切的決心。
課文總共只有兩段,這兩段在內容和結構上有何異同?內容相同:都有對故鄉(xiāng)的回憶和描述。結構相同:先直接抒發(fā)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之情,然后回憶,最后在直接抒情。內容不同:回憶中選取的景物不同。所選景物各有什么特點?為何選取不同景物?
前者選取東北所特有的物產(chǎn),并采用景物的疊加,是為了展現(xiàn)東北大地的豐饒美麗。表達作者對故鄉(xiāng)的激情贊美和深情懷念,應用排比,則加強了對讀者的情感沖擊力。
后者選取了春,秋兩季的景物,同樣表現(xiàn)了東北大地的豐饒美麗,但沒有采用排比,情感也沒有前者來得熱烈。它也表達了作者對故鄉(xiāng)的深切懷念,但懷念中卻暗含著憂傷與憤怒,由此,情感才能在后半段得以最強烈的噴發(fā),面對土地發(fā)出自己堅強的誓言。寫法探究
1.運用呼告的手法,直接對著土地傾述自己的熱愛、懷想、眷念,并且將傾述對象擬人化,以“她”而不是“它”相稱,隱含將土地比作“母親”的意思。這種感情經(jīng)過多次反復,像音樂的主旋律一樣得到加強,自然會在讀者心理掀起重重波瀾,激起強烈的共鳴。
2.選擇有特征、有意味的景物組成疊印的一個又一個畫面,像電影鏡頭一樣閃現(xiàn),展現(xiàn)東北大地的豐饒美麗。比如“我想起那參天……怪誕的狂風”一段,白樺林、蒙古狗等東北特有的景物密集地排列在一起,加大了信息容量和對讀者的沖擊力。
3.大量運用排比,造成連貫的、逐漸增強的氣勢,例如“當我躺在土地上的時候,當我仰望天上的星星……”等處。4.課文中有憂傷、舒暖的回憶,有強烈、急切近乎吶喊的誓愿,敘述的方式和內在情感的起伏表里相應,形成文章的波瀾與節(jié)奏。
這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通過抒發(fā)對被日本侵略者強占十年之久的關東原野的眷念之情,表達了“九一八”事變以后東北流亡青年對國土淪喪的壓抑之情,充滿深沉的愛國熱情,仿佛使人諦聽到心臟的跳動,感受到熱血的沸騰。課堂小結暗含憂傷和憤怒板書設計思念故鄉(xiāng)發(fā)出誓言色彩斑斕美麗豐饒摯痛的熱愛深情的贊美和懷念為故鄉(xiāng)而戰(zhàn)斗犧牲土地的誓言
你的家鄉(xiāng)留給你怎樣的印象?寫一篇短文,描繪一下你印象中的故鄉(xiāng),表達你對它的情感。字數(shù)不限。隨堂練習8木蘭詩R·七年級語文下冊1.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在熟讀的基礎上背誦全詩。2.了解樂府民歌的特點和常用的修辭手法,感知詩歌內容。3.感受花木蘭這個古代巾幗英雄的形象,學習古代勞動人民的愛國精神。學習目標新課導入花木蘭代父從軍【郭茂倩】(1041—1099年),字德粲,北宋鄆州須城(今山東東平)人。為萊州通判郭勸之孫,太常博士郭源明之子。編有《樂府詩集》百卷傳世。走近作者
《樂府詩集》:漢朝、魏晉、南北朝民歌精華所在。內容十分豐富,反映社會生活面很廣,主要輯錄漢魏到唐、五代的樂府歌辭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謠,共5000多首。它搜集廣泛,各類有總序,每曲有題解。相關介紹【樂府】本是掌管音樂的機關名稱,最早設立于漢武帝時,南北朝也有樂府機關。其具體任務是制作樂譜,收集歌詞和訓練音樂人才。后來,人們將樂府機關采集的詩篇稱為樂府,或稱樂府詩、樂府歌辭,于是樂府便由官府名稱變成了詩體名稱。樂府雙璧為《木蘭詩》與《孔雀東南飛》。機杼可汗鞍韉轡頭
金柝云鬢字詞積累zhùkèhánānjiānpèituòbìn朗讀課文,讀準字音、節(jié)奏,讀出感情。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整體感知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xiāng)。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zhàn)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再讀課文,結合注釋翻譯??棽紮C發(fā)出的聲音。對著門織布。嘆息聲。只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想什么。思念軍中的文告??珊勾笠?guī)模地征兵。征兵的名冊很多卷。指父親。譯文:嘆息聲一聲接著一聲傳出,木蘭對著門織布。聽不見織布機發(fā)出的聲音,只聽見木蘭在嘆息。問木蘭在想什么?問木蘭在思念什么?(木蘭答道)我也沒有在想什么,也沒有在思念什么。昨天晚上看見軍中的文告,知道可汗在大規(guī)模征兵,征兵的名冊很多卷,每一卷上都有父親的名字。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愿意為(此)去買鞍馬。譯文:父親沒有大兒子,木蘭(我)沒有兄長,木蘭愿意為(此)到集市上去買鞍馬,就開始替代父親去征戰(zhàn)。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馬鞍下的墊子。駕馭牲口用的嚼子和韁繩。水流聲。早晨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當時北方的山名。馬叫的聲音。胡人的戰(zhàn)馬。譯文:在集市各處購買馬具。第二天早晨離開父母,晚上宿營在黃河邊,聽不見父母呼喚女兒的聲音,只能聽到黃河水流水聲。第二天早晨離開黃河上路,晚上到達黑山頭,聽不見父母呼喚女兒的聲音,只能聽到燕山胡人戰(zhàn)馬的鳴叫聲。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北方的寒氣傳送著打更的聲音。遠行萬里,投身戰(zhàn)事。鎧甲,古代軍人穿的護身服裝。像飛一樣地越過一道道關塞山嶺。譯文:遠行萬里,投身戰(zhàn)事,像飛一樣地越過一道道關塞山嶺。北方的寒氣傳送著打更的聲音,月光映照著戰(zhàn)士們的鎧甲。將士們身經(jīng)百戰(zhàn),有的為國捐軀,有的轉戰(zhàn)多年勝利歸來。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珊箚査咎m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xiāng)。記最大的功。指上文的“可汗”。賞賜很多的財物。古代帝王舉行大典的朝堂。問(木蘭)想要什么。尚書省的官。希望馳騁千里馬。譯文:勝利歸來朝見天子,天子坐在朝堂(論功行賞)。給木蘭記最大的功,賞賜很多的財物。天子問(木蘭)想要什么,木蘭說不愿做尚書省的官,希望馳騁千里馬,回到故鄉(xiāng)。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外城磨刀的聲音。扶持指女子的艷麗裝束。譯文:父母聽說女兒回來了,互相扶持著到外城迎接她;姐姐聽說妹妹回來了,對著門戶梳妝打扮起來;弟弟聽說姐姐回來了,忙著霍霍地磨刀殺豬宰羊。(木蘭)每間房都打開了門進去看看。脫我戰(zhàn)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穿同伍的士兵。同“貼”。古代婦女的一種面部裝飾物。像云那樣的鬢發(fā),形容好看的頭發(fā)。譯文:脫去打仗時穿的戰(zhàn)袍,穿上以前女孩子的衣裳。當著窗子、對著鏡子整理漂亮的頭發(fā),對著鏡子在面部貼上裝飾物。走出去看同伍的士兵,士兵們很吃驚:(都說我們)同行數(shù)年之久,竟然不知木蘭是女孩。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譯文:(提著兔子耳朵懸在半空中時)雄兔兩只前腳時時動彈、雌兔兩只眼睛時常瞇著,所以容易辨認。雄雌兩兔貼近地面跑,怎能辨別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呢?一、通假字對鏡帖花黃重點積累同“貼”,粘貼。愿為市鞍馬東市買駿馬買集市二、一詞多義愿為市鞍馬愿馳千里足愿意希望2.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古:只今:轉折連詞)三、古今異義1.卷卷有爺名(古:父親今:爺爺,即父親的父親)3.出郭相扶將(古:外城今:僅用作姓氏)5.雌兔眼迷離(古:瞇著眼今:模糊而難以分辨清楚)4.木蘭當戶織(古:門今:人家、門第)6.雙兔傍地走(古:跑今:行走)2.策勛十二轉名詞作動詞,登記。四、詞類活用1.問女何所思疑問代詞作動詞,是什么。3.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動詞作名詞,戰(zhàn)馬。2.倒裝句問女何所思五、特殊句式1.省略句愿為市鞍馬
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說說內容的詳略以及這樣寫的好處。細讀感悟家中(愿代父征)途中(辭家而去)戰(zhàn)場(十年征戰(zhàn))朝堂(建功受封)家中(親人團聚)——詳寫——詳寫——略寫——略寫——詳寫詳寫女兒情態(tài)略寫英雄氣慨好處:1.內容:突出木蘭的兒女情態(tài),豐富了木蘭的英雄性格,使得人物形象真實感人。2.結構:詳略得當,使全詩顯得簡潔緊湊??偨Y概括花木蘭的形象特點:既是巾幗英雄又是平民少女;她勤勞善良又堅毅勇敢;淳厚質樸又機敏活潑;熱愛親人又報效國家;不慕高官厚祿而熱愛和平生活。如何理解“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
十年的征戰(zhàn),經(jīng)歷了數(shù)百次戰(zhàn)斗,有的(將軍和壯士)戰(zhàn)死沙場,有的(將軍和戰(zhàn)士)勝利歸來?;ノ模褐敢宦?lián)中的兩句詞語意思互相補充,結合起來表示一個完整意思的修辭手法。找找文中其他運用互文手法的例子分析。(1)“東市買駿馬……北市買長鞭?!?/p>
意思是跑遍了許多市集,購齊了出征所需之物,而不是在某一個集市上只買某一樣東西。(2)“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
表現(xiàn)木蘭對故居的親切感,意思是,每間房子都要開了門進去坐坐。(3)“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p>
意思是當著窗子,對著鏡子,先理云鬢,后貼花黃。寫法探究1.詳略得當。
(1)這首詩詳寫木蘭的從軍緣由、行前準備、征途思親、凱旋辭官、返回家園;略寫戰(zhàn)場生活、百戰(zhàn)情況。重在表現(xiàn)木蘭這個年輕女郎的深明大義、代父從軍、性格純真、品質高貴。
(2)在內容上,突出木蘭的兒女情態(tài),豐富了木蘭的英雄性格,使得人物形象真實感人。在結構上,詳略得當,使全詩顯得簡潔緊湊。這樣根據(jù)人物特點、詩篇主題有詳有略地處理題材,非常恰當。同時也體現(xiàn)了作者厭惡戰(zhàn)爭、向往和平的思想傾向。
全詩以“木蘭是女郎”來構思木蘭的傳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繁簡安排極具匠心,雖然寫的是戰(zhàn)爭題材,但著墨較多的卻是生活場景和兒女情態(tài),富有生活氣息。2.濃郁的民歌特色。
詩中以人物問答來刻畫人物心理,生動細致;以眾多的鋪陳排比來描述行為情態(tài),神氣躍然;以風趣的比喻來收束全詩,令人回味。這就使作品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木蘭詩》記述了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zhàn)沙場、戰(zhàn)勝回朝、建功受封、辭官還家的故事,充滿傳奇色彩,塑造了一個聰明勇敢、堅毅質樸、不慕功利、熱愛家鄉(xiāng)的巾幗英雄形象。課堂小結木蘭詩巾幗英雄板書設計代父從軍十年征戰(zhàn):比喻作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協(xié)議合同找誰做
- 歌手合作協(xié)議書合同模板
- 城鎮(zhèn)購房合同解除協(xié)議書
- 供油合同協(xié)議范本
- 繳納保險協(xié)議合同
- 定制木門合同協(xié)議
- 集資購車協(xié)議合同
- 人合作協(xié)議書合同范本
- 電梯補充合同協(xié)議
- sla服務協(xié)議合同
- 國旗下講話第三周校長講話稿:以習慣鑄舟楫 以品格揚云帆-讓成長在堅守中綻放華章
- 三門峽水庫實習報告
- Unit 3 Diverse Cultures Reading and Thinking (說課稿)高一英語同步高效課堂(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冊)001
- 2023年小學科學實驗知識競賽試題庫含答案
- 價值共創(chuàng)理論形成路徑探析與未來研究展望
- 《實驗室生物安全》課件
- 技術總監(jiān)聘用合同協(xié)議書(2025年)
- 乙女游戲情感敘事中的虛擬親密關系
- 女方婚后出軌保證書(6篇)
- 【MOOC】民事訴訟法學-西南政法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種常見喬木介紹》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