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序格局2全解課件_第1頁
差序格局2全解課件_第2頁
差序格局2全解課件_第3頁
差序格局2全解課件_第4頁
差序格局2全解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差序格局組長:羅瑾組員:鄭健張鐘寶林軍王俊峰陳彥兵李果王純宇郝重經馬吉祥馬彥忠王升王夢如王金龍差序格局組長:羅瑾目錄一、差序格局的背景概述二、差序格局的內容三、以圖示意四、差序格局的影響五、日常生活當中的差序格局現象目錄一、差序格局的背景概述一、差序格局的背景來源(一)差序格局的概述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在研究中國鄉(xiāng)村結構時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在費先生之前,法國社會學家迪爾凱姆就曾用“有機團結”和“機械團結”兩個概念區(qū)分傳統社會和現代社會。費先生為更準確地區(qū)分中國傳統社會和現代社會,提出了“差序格局”和“團體格局”概念,其中“差序格局”尤可謂是費先生的獨創(chuàng),并被國際社會學界所接受。一、差序格局的背景來源(一)差序格局的概述有機團結:在現代工業(yè)社會中形成的社會團結,以社會高度分化、社會成員充分分工為基礎。在有機團結中,維系社會成員的紐帶是他們不可超越的相互依賴關系,這種關系表現在政治、經濟、文化各個方面,尤其以物質利益為根本內容,經濟關系是最基本的方面。

有機團結:在現代工業(yè)社會中形成的社會團結,以社會高度分化、社4機械團結:以社會成員共有的宗教取向作為社會整合或群體聯系的紐帶。根本特征:社會成員在情感、意愿、信仰上的高度同質性。它存在于分工不夠發(fā)達的傳統社會。實質:農業(yè)社會的產物。機械團結:以社會成員共有的宗教取向作為社會整合或群體聯系的紐5(二)費孝通

1、人物簡介費孝通(1910年11月2日—2005年4月24日),漢族,江蘇吳江人。是著名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民族學家、社會活動家,中國社會學和人類學的奠基人之一,第七、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二)費孝通

1、人物簡介費孝通(1910年11月2日—206費孝通先生還有其他著作

費孝通著述浩繁,其作品《鄉(xiāng)土中國》和《江村經濟》是研究中國經濟、社會和文化的必讀之書,他的主要論著收入《費孝通文集》。

《祿村農田》(1943年)

《內地農村》上海:生活書店(1946年)

《生育制度》上海:商務印書館(1947年)

《鄉(xiāng)土中國》北京:三聯書店(1948年)

《鄉(xiāng)土重建》上海:上海觀察社(1948年)

《TowardaPeople‘sAnthropology》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81年)

《ChineseVillageClose-up》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83年)

《從事社會學五十年》(1983年)

費孝通先生還有其他著作

費孝通著述浩繁,其作品《鄉(xiāng)土中國》7《小城鎮(zhèn)四記》北京:新華出版社(1985年)

《費孝通社會學論文集》(1985年)

《費孝通社會學文集》天津:天津出版社(1985年)

《SmallTownsinChina》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86年)

《論小城鎮(zhèn)及其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

《邊區(qū)開發(fā)與社會調查》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7年)

《費孝通民族研究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1988年)

《行行重行行(鄉(xiāng)鎮(zhèn)發(fā)展論述)》寧夏出版社(1989年)

《費孝通文集》(1999年)《小城鎮(zhèn)四記》北京:新華出版社(1985年)

82、著作簡介2、著作簡介《鄉(xiāng)村中國》,此書為費孝通先生的《鄉(xiāng)土中國》《皇權與紳權》《內地的農村》《鄉(xiāng)土重建》《生育制度》五書的合輯。諸書各有特點,但均圍繞“鄉(xiāng)土中國”進行討論,故以“鄉(xiāng)土中國”作為全書命名。費孝通先生在社區(qū)研究的基礎上從宏觀角度探討中國社會結構的著作,分別從鄉(xiāng)村社區(qū)、文化傳遞、家族制度、道德觀念、權力結構、社會規(guī)范、社會變遷等各方面分析、解剖了中國鄉(xiāng)土社會的結構及其本色。著名的“差序格局”等有中國風格的社會學理論,就是在這本書中提出和論證的?!多l(xiāng)土中國》是社區(qū)研究的一部比較成熟之作,代表了費孝通先生早期社會學研究生涯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即從實地的社區(qū)研究轉變?yōu)樯鐣Y構的分析。費孝通先生所從事的這項工作,在當時的中國社會學界,是有開創(chuàng)性的。這里講的鄉(xiāng)土中國,并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里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這有助于當代青少年更好地去理解具體的中國社會。2、著作簡介2、著作簡介《鄉(xiāng)村中國》,此書為費孝通先生的《鄉(xiāng)9二、差序格局的內容(一)差序格局的內涵二、差序格局的內容(一)差序格局的內涵10費孝通在《鄉(xiāng)土中國》中指出“我們的社會結構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們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fā)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p>

為了己可以以犧牲國家的利益為代價?!爸袊倭判е业膶ο蟛皇菄?,也絕不會是領袖,他只效忠于給他官做的人”。即便在今天的社會中,有很多人依然固守著以“己”為中心的思想,為了謀求自身利益而不惜損害他人的權益。因此,出現了瘦肉精、毒奶粉等,定期的打假也似乎成為了中國“特色”。

在中國的傳統社會中,幾乎沒有割裂了血緣和家庭紐帶而能真正實現獨來獨往的個人。在中國,“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現象是自古存在的。從這種意義上講,差序格局還起到了一種“資源配置”的費孝通在《鄉(xiāng)土中國》中指出“我們的社會結構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11差序格局的出現有其倫理基礎即儒家思想??鬃幼鳛槿褰痰淖鎺煚斠苍f過“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儒家強調“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并以“己”為中心克己復禮,推己及人,從而達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儒家思想強調克己復禮、敬畏禮、服從禮。費孝通認為,鄉(xiāng)土社會是禮治的社會,缺乏流動性。人們似乎是粘在土地上,他們安土重遷、生于斯、長于斯、死于斯。再加上鄉(xiāng)土社會注重經驗的特點,人們逐漸形成了一種崇高重老的思想即敬畏傳統,服從禮的教化。

差序格局的出現有其倫理基礎即儒家思想??鬃幼鳛槿褰痰淖鎺煚斠?2差序格局中人際關系的雙重性主要表現為固定性和流動性兩個方面。人際關系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總稱,包括自己與家人、與朋友、與領導等之間的關系。其中,在血緣姻親關系基礎上形成的人與人的關系往往較為固定。與朋友、領導等的關系相對具有流動性,它會隨著個人處境的跌宕起伏而有所變動。

在傳統的差序格局中人們主要立足于固定的人際關系,因為它能夠提供一種持續(xù)的社會資本。當人們遭遇困境時,主要也是從這種固定的人際關系中獲得社會支持。流動的人際關系雖也能在一定情況下提供幫助,但它顯示出較大的不穩(wěn)定性。

差序格局中人際關系的雙重性主要表現為固定性和流動性兩個方面。13定義:“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為中心,周圍劃出一個圈子,這個圈子的大小要依著中心勢力的厚薄而定”“以己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別人所聯系成的社會關系不像團體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個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紋一樣,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這樣一來,每個人都有一個以自己為中心的圈子,同時又從屬于以優(yōu)于自己的人為中心的圈子。簡單來說就是描述親疏遠近的人際格局,如同水面上泛開的漣暈一般,由自己延伸開去,一圈一圈,按離自己距離的遠近來劃分親疏。

定義:14不足之處首先要糾正費孝通對差序格局的定義,這個定義的第一個要點就是以自己為中心,但實際上,在鄉(xiāng)土社會中,最基本的社會單位是家庭而非個人,因此差序格局并不是以某個人自己為中心,而是以家庭為中心,所推及的也不是他人,而是其他家庭。費孝通所舉的親屬關系和地緣關系例子,也隱含的是以家庭為中心。因此,差序格局這張關系網的基本單位是家庭,而非個人。不足之處首先要糾正費孝通對差序格局的定義,這個定義的第一15(二)差序格局的形成因素一血緣二地緣三經濟水平四政治地位五知識文化水平圈子的大小和上述因素的大小強弱是成正比的。血緣組織越大,圈子就越大,其屬性規(guī)則以倫理輩分為基礎。地緣越是接近就越易形成差序圈子。而經濟水平和政治地位的高低是圈子形成最重要的因素,它象征著權力支配的大小。而文化知識則是農村居民普遍缺乏又普遍渴求的。圈子的形成可能是一種因素的結果,也可能是幾種因素的綜合作用。(二)差序格局的形成因素一血緣二地緣三經濟水平四政治地16(三)差序格局的特點1、自我主義

在這種關系格局中,自己總是這種關系的中心,一切價值是以“己”作為中心的主義。2、公私群己的相對性

在這種格局中,站在任何一圈中,向內看可以說是公,是群;向外看就可以說是私,是己。兩者無清楚的界限。3、特殊主義倫理

中國的道德和法律都得看所施加的對象與自己的關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縮,一切普遍的標準并不發(fā)生作用。4、人治社會

所用于維持秩序時所使用的力量,不是法律,而是人際關系的歷史傳統。5、長老統治

這是一種包含著不民主的橫暴權力、民主的同意權力及教化權力等復雜內容的權力結構。整個中國傳統社會中的制度安排和權力運作,都是以這樣的一種社會關系模式為基礎。(三)差序格局的特點1、自我主義17(四)差序格局原文在鄉(xiāng)村工作者看來,中國鄉(xiāng)下老最大的毛病是“私”。說起私,我們就會想到“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屋上霜”的俗語?!徽f是公家的,差不多就是說大家可以占一點便宜的意思,有權利而沒有義務了?!谑窍蟾裉m亨姆的公律,壞錢驅逐好錢一般,公德心就在這里被自私心驅走?!覀儾环练Q之為團體格局。家庭在西洋是一種界線分明的團體。……在我看來卻表示了我們的社會結構本身和西洋的格局不相同的,我們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象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fā)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紋所推及的就發(fā)生聯系。每個人在某一時間某一地點所動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四)差序格局原文在鄉(xiāng)村工作者看來,中國鄉(xiāng)下老最大的毛病是“18在我們鄉(xiāng)土社會里,不但親屬關系如此,地緣關系也是如此……以“己”為中心,象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別人所聯系成的社會關系,不象團體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個平面上的,而是象水的波紋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在這里我們遇到了中國社會結構的基本特性了?!谶@種富于伸縮性的網絡里,隨時隨地是有一個“己”作中心的。……我常常覺得:“中國傳統社會里一個人為了自己可以犧牲家,為了家可以犧牲黨,為了黨可以犧牲國,為了國可以犧牲天下?!边@和“大學”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時,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诓钚蚋窬种?,社會關系是逐漸從一個一個人推出去的,是私人關系的增加,社會范圍是一根根私人聯系所構成的網絡,因之,我們傳統社會里所有的社會道德也只在私人聯系中發(fā)生意義。

在我們鄉(xiāng)土社會里,不但親屬關系如此,地緣關系也是如此……19三、以圖釋意三、以圖釋意20

我們社會中最重要的親屬關系就是這種丟石頭形成同心圓波紋的性質。親屬關系是根據生育和婚姻事實所發(fā)生的社會關系。從生育和婚姻所結成的網絡,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無窮的人,過去的、現在的、和未來的人物。我們俗語里有“一表三千里”,就是這個意思,其實三千里也不過指其廣袤的意思而已。這個網絡象個蜘蛛的網,有一個中心,就是自己。我們每個人都有這么一個以親屬關系布出去的網,但是沒有一個網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在一個社會里的人可以用同一個體系來記認他們的親屬,所同的只是這體系罷了。體系是抽象的格局,或是范疇性的有關概念。我們社會中最重要的親屬關系就是這種丟石頭形成同心圓波紋的性21圖一:從“差序格局”看”工具-混合-情感”關系分類差序格局可以用以下兩個圖來描述:第一個圈子是家人圈子,通過情感性關系和需求法則來維系;第二個圈子是熟人圈子,通過混合性關系和人情法則來維系;第三個是生人圈子,通過工具性關系和公平法則來維系。圖二:差序格局下的個人社會網圖一:從“差序格局”看”工具-混合-情感”關系分類差序格局可22差序格局2全解課件23差序格局2全解課件24以“己”為中心圖5以“己”為中心圖525◆一維:QQ好友、QQ空間好友(這由騰訊最核心的IM業(yè)務來滿足);◆二維:不同種類和興趣愛好的QQ群(這也是由騰訊最核心的IM業(yè)務來滿足);◆三維:按照年齡、職業(yè)、愛好、地域等垂直劃分的細分關系,如同學錄、同事錄、同城好友等圖6:騰訊三維圖◆一維:QQ好友、QQ空間好友(這由騰訊最核心的IM業(yè)務來26四、差序格局的影響(一)差序格局對民營企業(yè)的影響(二)差序格局對市場經濟的影響(三)差序格局對社會轉型的影響(四)差序格局對社會分層的影響(五)差序格局對現代法治的影響四、差序格局的影響(一)差序格局對民營企業(yè)的影響27毋庸諱言,差序格局作為結構性力量在影響著中國的社會轉型,對于市場經濟的健康發(fā)展、社會階層的和諧建構以及依法治國的順利推進都有著不可估量的深層影響甚至是負面影響。同時急劇的社會轉型也在型構或解構著傳統意義上的差序格局。在大力推動社會轉型進程中,應充分認識到前進中的問題,正確處理傳統與現代之間的關系,揚長避短、因勢利導,做出科學的合乎我國鄉(xiāng)情、民情和國情的制度和政策。唯其如此,我國的現代化強國之夢方能早日實現。毋庸諱言,差序格局作為結構性力量在影響著中國的社會轉型28謝謝觀看謝謝觀看29差序格局組長:羅瑾組員:鄭健張鐘寶林軍王俊峰陳彥兵李果王純宇郝重經馬吉祥馬彥忠王升王夢如王金龍差序格局組長:羅瑾目錄一、差序格局的背景概述二、差序格局的內容三、以圖示意四、差序格局的影響五、日常生活當中的差序格局現象目錄一、差序格局的背景概述一、差序格局的背景來源(一)差序格局的概述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在研究中國鄉(xiāng)村結構時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在費先生之前,法國社會學家迪爾凱姆就曾用“有機團結”和“機械團結”兩個概念區(qū)分傳統社會和現代社會。費先生為更準確地區(qū)分中國傳統社會和現代社會,提出了“差序格局”和“團體格局”概念,其中“差序格局”尤可謂是費先生的獨創(chuàng),并被國際社會學界所接受。一、差序格局的背景來源(一)差序格局的概述有機團結:在現代工業(yè)社會中形成的社會團結,以社會高度分化、社會成員充分分工為基礎。在有機團結中,維系社會成員的紐帶是他們不可超越的相互依賴關系,這種關系表現在政治、經濟、文化各個方面,尤其以物質利益為根本內容,經濟關系是最基本的方面。

有機團結:在現代工業(yè)社會中形成的社會團結,以社會高度分化、社33機械團結:以社會成員共有的宗教取向作為社會整合或群體聯系的紐帶。根本特征:社會成員在情感、意愿、信仰上的高度同質性。它存在于分工不夠發(fā)達的傳統社會。實質:農業(yè)社會的產物。機械團結:以社會成員共有的宗教取向作為社會整合或群體聯系的紐34(二)費孝通

1、人物簡介費孝通(1910年11月2日—2005年4月24日),漢族,江蘇吳江人。是著名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民族學家、社會活動家,中國社會學和人類學的奠基人之一,第七、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二)費孝通

1、人物簡介費孝通(1910年11月2日—2035費孝通先生還有其他著作

費孝通著述浩繁,其作品《鄉(xiāng)土中國》和《江村經濟》是研究中國經濟、社會和文化的必讀之書,他的主要論著收入《費孝通文集》。

《祿村農田》(1943年)

《內地農村》上海:生活書店(1946年)

《生育制度》上海:商務印書館(1947年)

《鄉(xiāng)土中國》北京:三聯書店(1948年)

《鄉(xiāng)土重建》上海:上海觀察社(1948年)

《TowardaPeople‘sAnthropology》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81年)

《ChineseVillageClose-up》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83年)

《從事社會學五十年》(1983年)

費孝通先生還有其他著作

費孝通著述浩繁,其作品《鄉(xiāng)土中國》36《小城鎮(zhèn)四記》北京:新華出版社(1985年)

《費孝通社會學論文集》(1985年)

《費孝通社會學文集》天津:天津出版社(1985年)

《SmallTownsinChina》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86年)

《論小城鎮(zhèn)及其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

《邊區(qū)開發(fā)與社會調查》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7年)

《費孝通民族研究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1988年)

《行行重行行(鄉(xiāng)鎮(zhèn)發(fā)展論述)》寧夏出版社(1989年)

《費孝通文集》(1999年)《小城鎮(zhèn)四記》北京:新華出版社(1985年)

372、著作簡介2、著作簡介《鄉(xiāng)村中國》,此書為費孝通先生的《鄉(xiāng)土中國》《皇權與紳權》《內地的農村》《鄉(xiāng)土重建》《生育制度》五書的合輯。諸書各有特點,但均圍繞“鄉(xiāng)土中國”進行討論,故以“鄉(xiāng)土中國”作為全書命名。費孝通先生在社區(qū)研究的基礎上從宏觀角度探討中國社會結構的著作,分別從鄉(xiāng)村社區(qū)、文化傳遞、家族制度、道德觀念、權力結構、社會規(guī)范、社會變遷等各方面分析、解剖了中國鄉(xiāng)土社會的結構及其本色。著名的“差序格局”等有中國風格的社會學理論,就是在這本書中提出和論證的?!多l(xiāng)土中國》是社區(qū)研究的一部比較成熟之作,代表了費孝通先生早期社會學研究生涯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即從實地的社區(qū)研究轉變?yōu)樯鐣Y構的分析。費孝通先生所從事的這項工作,在當時的中國社會學界,是有開創(chuàng)性的。這里講的鄉(xiāng)土中國,并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里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這有助于當代青少年更好地去理解具體的中國社會。2、著作簡介2、著作簡介《鄉(xiāng)村中國》,此書為費孝通先生的《鄉(xiāng)38二、差序格局的內容(一)差序格局的內涵二、差序格局的內容(一)差序格局的內涵39費孝通在《鄉(xiāng)土中國》中指出“我們的社會結構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們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fā)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p>

為了己可以以犧牲國家的利益為代價?!爸袊倭判е业膶ο蟛皇菄?,也絕不會是領袖,他只效忠于給他官做的人”。即便在今天的社會中,有很多人依然固守著以“己”為中心的思想,為了謀求自身利益而不惜損害他人的權益。因此,出現了瘦肉精、毒奶粉等,定期的打假也似乎成為了中國“特色”。

在中國的傳統社會中,幾乎沒有割裂了血緣和家庭紐帶而能真正實現獨來獨往的個人。在中國,“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現象是自古存在的。從這種意義上講,差序格局還起到了一種“資源配置”的費孝通在《鄉(xiāng)土中國》中指出“我們的社會結構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40差序格局的出現有其倫理基礎即儒家思想??鬃幼鳛槿褰痰淖鎺煚斠苍f過“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儒家強調“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并以“己”為中心克己復禮,推己及人,從而達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儒家思想強調克己復禮、敬畏禮、服從禮。費孝通認為,鄉(xiāng)土社會是禮治的社會,缺乏流動性。人們似乎是粘在土地上,他們安土重遷、生于斯、長于斯、死于斯。再加上鄉(xiāng)土社會注重經驗的特點,人們逐漸形成了一種崇高重老的思想即敬畏傳統,服從禮的教化。

差序格局的出現有其倫理基礎即儒家思想。孔子作為儒教的祖師爺也41差序格局中人際關系的雙重性主要表現為固定性和流動性兩個方面。人際關系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總稱,包括自己與家人、與朋友、與領導等之間的關系。其中,在血緣姻親關系基礎上形成的人與人的關系往往較為固定。與朋友、領導等的關系相對具有流動性,它會隨著個人處境的跌宕起伏而有所變動。

在傳統的差序格局中人們主要立足于固定的人際關系,因為它能夠提供一種持續(xù)的社會資本。當人們遭遇困境時,主要也是從這種固定的人際關系中獲得社會支持。流動的人際關系雖也能在一定情況下提供幫助,但它顯示出較大的不穩(wěn)定性。

差序格局中人際關系的雙重性主要表現為固定性和流動性兩個方面。42定義:“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為中心,周圍劃出一個圈子,這個圈子的大小要依著中心勢力的厚薄而定”“以己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別人所聯系成的社會關系不像團體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個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紋一樣,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這樣一來,每個人都有一個以自己為中心的圈子,同時又從屬于以優(yōu)于自己的人為中心的圈子。簡單來說就是描述親疏遠近的人際格局,如同水面上泛開的漣暈一般,由自己延伸開去,一圈一圈,按離自己距離的遠近來劃分親疏。

定義:43不足之處首先要糾正費孝通對差序格局的定義,這個定義的第一個要點就是以自己為中心,但實際上,在鄉(xiāng)土社會中,最基本的社會單位是家庭而非個人,因此差序格局并不是以某個人自己為中心,而是以家庭為中心,所推及的也不是他人,而是其他家庭。費孝通所舉的親屬關系和地緣關系例子,也隱含的是以家庭為中心。因此,差序格局這張關系網的基本單位是家庭,而非個人。不足之處首先要糾正費孝通對差序格局的定義,這個定義的第一44(二)差序格局的形成因素一血緣二地緣三經濟水平四政治地位五知識文化水平圈子的大小和上述因素的大小強弱是成正比的。血緣組織越大,圈子就越大,其屬性規(guī)則以倫理輩分為基礎。地緣越是接近就越易形成差序圈子。而經濟水平和政治地位的高低是圈子形成最重要的因素,它象征著權力支配的大小。而文化知識則是農村居民普遍缺乏又普遍渴求的。圈子的形成可能是一種因素的結果,也可能是幾種因素的綜合作用。(二)差序格局的形成因素一血緣二地緣三經濟水平四政治地45(三)差序格局的特點1、自我主義

在這種關系格局中,自己總是這種關系的中心,一切價值是以“己”作為中心的主義。2、公私群己的相對性

在這種格局中,站在任何一圈中,向內看可以說是公,是群;向外看就可以說是私,是己。兩者無清楚的界限。3、特殊主義倫理

中國的道德和法律都得看所施加的對象與自己的關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縮,一切普遍的標準并不發(fā)生作用。4、人治社會

所用于維持秩序時所使用的力量,不是法律,而是人際關系的歷史傳統。5、長老統治

這是一種包含著不民主的橫暴權力、民主的同意權力及教化權力等復雜內容的權力結構。整個中國傳統社會中的制度安排和權力運作,都是以這樣的一種社會關系模式為基礎。(三)差序格局的特點1、自我主義46(四)差序格局原文在鄉(xiāng)村工作者看來,中國鄉(xiāng)下老最大的毛病是“私”。說起私,我們就會想到“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屋上霜”的俗語?!徽f是公家的,差不多就是說大家可以占一點便宜的意思,有權利而沒有義務了。……于是象格蘭亨姆的公律,壞錢驅逐好錢一般,公德心就在這里被自私心驅走?!覀儾环练Q之為團體格局。家庭在西洋是一種界線分明的團體?!谖铱磥韰s表示了我們的社會結構本身和西洋的格局不相同的,我們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象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fā)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紋所推及的就發(fā)生聯系。每個人在某一時間某一地點所動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四)差序格局原文在鄉(xiāng)村工作者看來,中國鄉(xiāng)下老最大的毛病是“47在我們鄉(xiāng)土社會里,不但親屬關系如此,地緣關系也是如此……以“己”為中心,象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別人所聯系成的社會關系,不象團體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個平面上的,而是象水的波紋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在這里我們遇到了中國社會結構的基本特性了。……在這種富于伸縮性的網絡里,隨時隨地是有一個“己”作中心的?!页3SX得:“中國傳統社會里一個人為了自己可以犧牲家,為了家可以犧牲黨,為了黨可以犧牲國,為了國可以犧牲天下?!边@和“大學”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時,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在差序格局中,社會關系是逐漸從一個一個人推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