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二歷史必修三第一單元第2課戰(zhàn)國時期的百家爭鳴課件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0b36f21b818e584db36c688e612334d/00b36f21b818e584db36c688e612334d1.gif)
![岳麓版高二歷史必修三第一單元第2課戰(zhàn)國時期的百家爭鳴課件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0b36f21b818e584db36c688e612334d/00b36f21b818e584db36c688e612334d2.gif)
![岳麓版高二歷史必修三第一單元第2課戰(zhàn)國時期的百家爭鳴課件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0b36f21b818e584db36c688e612334d/00b36f21b818e584db36c688e612334d3.gif)
![岳麓版高二歷史必修三第一單元第2課戰(zhàn)國時期的百家爭鳴課件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0b36f21b818e584db36c688e612334d/00b36f21b818e584db36c688e612334d4.gif)
![岳麓版高二歷史必修三第一單元第2課戰(zhàn)國時期的百家爭鳴課件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0b36f21b818e584db36c688e612334d/00b36f21b818e584db36c688e612334d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重慶市中山外國語學校歷史組胡文峰為事致善輔仁成德戰(zhàn)國時期的百家爭鳴重慶市中山外國語學校歷史組胡文峰為事致善輔仁成德戰(zhàn)國時期的百1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時代特征:經濟:鐵器與牛耕的出現,井田制崩潰,經濟迅速發(fā)展,商業(yè)繁榮。為學術文化的繁榮提供了物質條件政治: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社會大變革時代,對社會變革的現實提出不同的看法和方案,觀點各異;人們的思想不受任何條框束縛階級關系:“士”階層的活躍和受重用,各國諸侯都想富國強兵,因而特別的禮賢下士。思想文化:從“學在官府”到“學在民間”。造就了一大批知識淵博閱歷豐富的文士,為學術繁榮提供了輿論陣地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時代特征:經濟:鐵器與牛耕的出現,井田制崩潰,2孟子的主張:政治主張:仁政學說人性論:性本善人格修養(yǎng):養(yǎng)浩然之氣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惻隱之心,人之本性。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省刑罰,薄賦斂。民本思想:“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的主張:政治主張:仁政學說人性論:人格修養(yǎng):生,亦我所欲31)哲學觀:“天行有?!薄匀灰?guī)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制天命而用之”——掌握自然規(guī)律,為人類造福2)人性論:性惡論?!澳亢蒙?、耳好聲、口好味、心好利”3)政治主張:①
禮法并施;
②王霸兼用——“王”即“王道”,以德服人;“霸”即“霸道”,以力服人
③“君舟民水”—成為有作為帝王和政治家的座★地位影響:
①很長時間成為儒家的異端,百家思想集大成者。
②荀子的哲學思想帶有樸素唯物主義,對中國哲學有深遠的影響。
③儒家思想經過孟子和荀子的總結改造后,體系更完整、更適應社會的需要。荀子的思想:1)哲學觀:“天行有?!薄匀灰?guī)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4新加坡結合自己的國情,賦予“忠孝仁愛禮義廉恥”以新的內涵,把他們理解的重整體、重義務、重責任的儒家倫理進行現代轉化,而提出了作為他們國家意識形態(tài)的共同價值觀?!泵献拥倪@段話認為
A.輕徭薄賦是實施仁政的手段2)人性論:性惡論。──《五蠹》吳起與《吳子》:強調文德與武備并重、教戒為先在文學、美學方面很有建樹重溫真理而不簡單模仿。安徽境內歷史遺存豐富,人文景觀眾多。“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吾以是明仁義愛惠之不足,而嚴刑重罰之可以治國也。請回答:以上言論都是圍繞什么中心問題展開的?概括四段材料各自提出的核心主張。擔任領導工作的干部,把它作為勉勵自己堅持真理的格言;何謂刑、德?曰:殺戮之謂刑,慶賞之謂德。提出“仁政”學說,要求統治者盡可能地給人民最基本的生產和生活條件;老人改口說:那么早晨給四個,晚上給三個,怎么樣?猴子聽了,都很高興。③“君舟民水”—成為有作為帝王和政治家的座4,閱讀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一些思想流派的言論:百家思想集大成者,對中國哲學具有深遠影響。有利于緩和矛盾和促進社會發(fā)展重慶市中山外國語學校歷史組胡文峰材料二主張尚賢;(1)材料一是誰的主張?其思想源于何人?這一學派在后世的地位如何?墨家的兼愛、非攻——平等博愛、熱愛和平、反對戰(zhàn)爭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為學術文化的繁榮提供了物質條件孔子孟子荀子仁的思想
仁義倫理觀“性相近”說
治國理念①提倡“
”,對于緩和階級矛盾、調整人際關系、穩(wěn)定社會秩序有積極作用;②提倡“
”;③其
的主張也體現了與時代同步精神提出“
”學說,要求統治者盡可能地給人民最基本的生產和生活條件。有利于緩和矛盾和促進社會發(fā)展主張治國以
為主,強調
,有利于鞏固新興地主階級的統治民本思想提出“仁”的思想,強調“
”提出了“
”觀點提出“
”的觀點歷史觀主張“
”有一定保守性順應了時代潮流,主張社會進步主張社會進步新加坡結合自己的國情,賦予“忠孝仁愛禮義廉恥”以新的內涵,把5提出“仁政”學說,要求統治者盡可能地給人民最基本的生產和生活條件;儒家學說孕育了我國傳統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準則;②劃線部分強調頻繁的攻伐,實為天下之巨害故圣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吳起與《吳子》:強調文德與武備并重、教戒為先③儒家思想經過孟子和荀子的總結改造后,體系更完整、更適應社會的需要。D.“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執(zhí)要,四方來效”——《論語·學而》代表下層勞動群眾特別是手工業(yè)者的利益社會變革和各國紛爭——自由環(huán)境……夫嚴刑者,民之所畏也;“夫仁政,必自經界(土地的分界)始,……經界既正,分田制祿,可坐而定也。主張“”有一定保守性為學術文化的繁榮提供了物質條件安徽境內歷史遺存豐富,人文景觀眾多。重溫真理而不簡單模仿。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2分)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新文化運動對五四運動的影響。和道德準則(禮)吳起與《吳子》:強調文德與武備并重、教戒為先況儒術孔道,非無優(yōu)點,而缺點則正多。①劃線部分要求統治者愛護百姓,取信于民,這是孔子民本思想的反映。②荀子的哲學思想帶有樸素唯物主義,對中國哲學有深遠的影響。D.貴民輕君是實施仁政的途徑重慶市中山外國語學校歷史組胡文峰孔子孟子荀子愛人仁政仁義倫理觀“性相近”說“人性本善”說性惡論治國理念①提倡“為政以德”,對于緩和階級矛盾、調整人際關系、穩(wěn)定社會秩序有積極作用;②提倡“為政以德”;③其改良政治的主張也體現了與時代同步精神提出“仁政”學說,要求統治者盡可能地給人民最基本的生產和生活條件;有利于緩和矛盾和促進社會發(fā)展①主張治國以禮教為主,強調禮法并用;②有利于鞏固新興地主階級的統治民本思想提出“仁”的思想,強調“仁者愛人”提出了“民貴君輕”觀點提出“君舟民水”的觀點歷史觀主張“克己復禮”有一定保守性順應了時代潮流,主張社會進步主張社會進步提出“仁政”學說,要求統治者盡可能地給人民最基本的生產和生活6安徽境內歷史遺存豐富,人文景觀眾多。圖中體現儒家倫理思想的是A.①④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①安慶迎江寺②徽州牌坊群③渦陽老子廟④合肥包公祠B安徽境內歷史遺存豐富,人文景觀眾多。圖中體現儒家倫理思想的是7儒家經典強調:“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边@段話體現的是
A.民本思想B.仁政思想
C.禮法并重D.禮治為先B“夫仁政,必自經界(土地的分界)始,……經界既正,分田制祿,可坐而定也。”孟子的這段話認為
A.輕徭薄賦是實施仁政的手段
B.均貧富是實施仁政的障礙
C.解決土地問題是實施仁政的前提
D.貴民輕君是實施仁政的途徑C儒家經典強調:“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81.“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豫劇《唐知縣審誥命》中知縣唐成的這一題款,現在變成了許多人的口頭語。擔任領導工作的干部,把它作為勉勵自己堅持真理的格言;人民群眾則把它作為向領導干部提出的要求。下列各家思想最能體現這種意識的是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2.右圖為2008年殘奧會會徽,圖形部分由紅、藍、綠三色構成的“之”字形,紅色,寓意著太陽;深藍色,寓意著藍天;綠色,寓意著大地。3種顏色的3個筆劃綜合起來成為一個運動的人形,即為“天地人”。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下列中國古代思想家探討過天與人之間的關系,并主張在處理天與人關系時,人應采取積極態(tài)度的是A.墨子B.韓非子C.荀子D.莊子AC1.“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豫劇《唐知縣審誥命》9材料一:欲天下之富而惡其貧,欲天下之治而惡其亂,當兼相愛、交相利。材料二:(戰(zhàn)爭)春則廢民耕稼樹藝,秋則廢民獲斂……百姓饑寒凍餒而死者,不可勝數。材料三:尚賢者,政之本也?!m在農與工肆之人,有能則舉之?!煜轮傩?,皆上同與天子。思考:這三則材料分別反映了墨子的什么思想觀點?除此之外墨子還有哪些觀點?“兼愛”、“非攻”、“尚賢”墨子與墨家“尚力”、“節(jié)用”、“節(jié)葬”材料一:欲天下之富而惡其貧,欲天下之治而惡其亂,當兼相愛、交101.電影《墨攻》講述了由香港影星劉德華飾演的墨家智者革離孤身拯救遭十萬趙國大軍圍攻的梁城的故事,據說拍戲前劉德華苦讀相關劇本資料,下列介紹故事背景的資料違背史實的是A.思想界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
B.原先地位低的“士”階層開始崛起C.有些墨家學派成員會使用鐵犁牛耕
D.“學在官府”導致墨家不能辦私學D2.下面四項內容中,表明墨子觀點的一項是
A.斧斤以時入山林,林木不可勝用也B.主張“兼愛”、“非攻”
C.歷史是進步的,后代總要勝過前代D.知彼知己,百戰(zhàn)不殆B1.電影《墨攻》講述了由香港影星劉德華飾演的墨家智者革離孤身11戰(zhàn)國時期各家對墨家的評價:《孟子》:“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莊子》:“墨子泛愛,兼利而非斗”“其生也勤,其死也薄,使人悲,其行難為也。墨子雖獨能任,奈天下何?”《荀子》:“墨子上功勞苦,與百姓均事業(yè)、齊功勞,若是則不威,不威則罰不行?!?,你同意他們的觀點嗎?你覺得應該如何評價墨子的思想?2,墨子的思想為什么能成為戰(zhàn)國時期的顯學呢?墨子的觀點代表了勞動人民的利益,其“兼愛”“非攻”等主張有利于緩和社會矛盾,維護和平。但無等級的愛在當時是不可能實現的。長期戰(zhàn)亂,人民渴望和平;生產力的發(fā)展,勞動者地位的上升。戰(zhàn)國時期各家對墨家的評價:1,你同意他們的觀點嗎?你覺得應該12莊子的思想:“齊物”“逍遙”天與人“不相勝”“無所恃”朝三暮四有個老人養(yǎng)了一群猴子,他對猴子說:每天早晨給你們三個橡子,晚上給你們四個橡子,怎么樣?猴子聽了,都怒氣沖沖。老人改口說:那么早晨給四個,晚上給三個,怎么樣?猴子聽了,都很高興。名稱和數量沒有改變,為什么猴子會先怒后喜呢?這則故事體現了莊子什么思想主張?“齊物”觀點莊子的思想:“齊物”“逍遙”天與人“不相勝”“無所恃”朝三131.春秋戰(zhàn)國時期思想家的下列言論中哪一項不利于新興地主階級的發(fā)展。A.“道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B.“農與工肆之人,有能則舉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祿”C.“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D.“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執(zhí)要,四方來效”A儒道思想猶如中國古代思想的雙壁。下列言論中,最能體現道家因循自然、崇尚無為思想的是A,不以人助天B,制天命而用之C,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D,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A1.春秋戰(zhàn)國時期思想家的下列言論中哪一項不利于新興地主階級的14法家李悝、吳起、商鞅申不害以法制代替禮制“循名責實”法術勢相結合君主集權理論韓非與法家法、術、勢相結合,建立一個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國家。法不阿貴,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術者藏于胸中,以遇眾端而潛御群臣者也。歷史是不斷發(fā)展的,主張變法革新。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評價:符合建立中央分集權政治體制的需要;成為中國古代社會統治思想的理論基礎。韓非思想:法家李悝、吳起、商鞅申不害以法制代替禮制“循名責實”法術勢相15非在批評某家學說時說:“舉先王,言仁義者盈廷,而政不免予亂”。他批評的是A.法家學說B.道家學說C.儒家學說D.墨家學說C“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背诌@一觀點的人應是A.墨翟B.孟軻C.荀況D.韓非D春秋戰(zhàn)國時代,諸子百家講政治時大多站在民眾一邊,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與其他各家不同,為君主參謀,專替君主打算。這一家是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B非在批評某家學說時說:“舉先王,言仁義者盈廷,而政不免予亂”16孫臏
靈活利用戰(zhàn)略戰(zhàn)術。
重視人的作用,利用和創(chuàng)造有利于自己的形勢。
強調懂得戰(zhàn)爭的規(guī)律。孫臏和兵家孫臏靈活利用戰(zhàn)略戰(zhàn)術。重視人的作用17百家爭鳴的影響
先秦時代的諸子百家,在經濟、政治、法律、哲學、軍事,文藝,自然科學對后世產生了巨大影響。儒家思想:孕育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政治思想(仁)和道德準則(禮)道家學說:構成了2000多年傳統思想的哲學基礎(無為)法家思想:變革成為歷代改革圖治的思想武器它們在很大程度上共同構成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百家爭鳴的影響先18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異彩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國”法家的法治思想——“以法治國”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質教育、職業(yè)教育等墨家的兼愛、非攻——平等博愛、熱愛和平、反對戰(zhàn)爭莊子的天與人“不相勝”——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異彩191,水是生命之源,它孕育了人類文明,啟迪著人類智慧,影響著人類社會的進程。
材料一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
材料二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則流清,源濁則流濁。故有社稷者而不能愛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親愛己,不可得也。(《荀子》)(1)材料一、二分別體現了道家和儒家的什么思想?簡述道家和儒家產生的時代背景。材料一體現出了道家的“辯證”思想;材料二體現出了儒家的“仁政”思想。1,水是生命之源,它孕育了人類文明,啟迪著人類智慧,影響著人202,以孔子思想為核心的儒家文化受到廣泛關注。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他(孔子)知道,古代傳統的重建,并不僅僅是指外表上的同一。這里所倡導的是對永恒真理的溫習,而不是對過去的模仿??鬃酉Mㄟ^自己的努力,能使這些永恒的思想重放光彩。
———摘編自【德】雅斯貝斯《大哲學家》
(1)根據材料一,說明孔子對古代傳統重建的內涵。(2分)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孔子為重建古代傳統文化所做的工作,(2分)并回答孔子的核心思想及其所欲達到的目的。(4分)重溫真理而不簡單模仿。編訂和整理了《詩經》等五經。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調解與和諧社會人際關系。2,以孔子思想為核心的儒家文化受到廣泛關注。閱讀材料,回答問21
材料二無論何種學派,均不能定為一尊,以阻礙思想文化之自由發(fā)展。況儒術孔道,非無優(yōu)點,而缺點則正多。尤與近世文明社會絕不相容者,其一貫倫理政治之綱常階段(等級)說也。
——趙清、鄭城《吳虞文集?陳獨秀復吳虞信》
(2)在材料二中陳獨秀如何評價孔學?(2分)歸納陳獨秀的反孔理由。(2分)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新文化運動對五四運動的影響。(2分)孔學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但是缺點更多。阻礙思想文化自由發(fā)展,宣揚封建綱常等級學說。為五四運動的發(fā)生準備了思想基礎。材料二無論何種學派,均不能定為一尊,以22材料三新加坡主要汲取儒家的君子品格的價值觀,這是與新加坡道德教育直接相關的基本因素。新加坡結合自己的國情,賦予“忠孝仁愛禮義廉恥”以新的內涵,把他們理解的重整體、重義務、重責任的儒家倫理進行現代轉化,而提出了作為他們國家意識形態(tài)的共同價值觀。
—摘編自龔群《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研究》
(3)根據材料三,概況新加坡是如何利用儒學進行道德教育的。(4分)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新加坡進行道德教育的影響。(2分)汲取儒家君子品格的價值觀;對儒家倫理進行現代轉化,提出了作為國家意識形態(tài)的共同價值觀。提高了勞動者素質,穩(wěn)定了社會秩序。材料三新加坡主要汲取儒家的君子品格的價值觀,23材料二:(戰(zhàn)爭)春則廢民耕稼樹藝,秋則廢民獲斂……百姓饑寒凍餒而死者,不可勝數。4,閱讀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一些思想流派的言論:提出了“民貴君輕”觀點”豫劇《唐知縣審誥命》中知縣唐成的這一題款,現在變成了許多人的口頭語。今必勝古、主張變法革新主張“”有一定保守性(2分)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新文化運動對五四運動的影響。(4)上述材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一種文化現象,指出這一現象的歷史稱謂并說明其意義。道家學說:構成了2000多年傳統思想的哲學基礎(無為)道家學說:構成了2000多年傳統思想的哲學基礎(無為)代表下層勞動群眾特別是手工業(yè)者的利益況儒術孔道,非無優(yōu)點,而缺點則正多。重慶市中山外國語學校歷史組胡文峰道家學說構成了2000多年傳統思想的哲學基礎;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質教育、職業(yè)教育等提出“仁政”學說,要求統治者盡可能地給人民最基本的生產和生活條件;①提倡“”,對于緩和階級矛盾、調整人際關系、穩(wěn)定社會秩序有積極作用;(2)材料3中韓非子提出的“刑德”是指什么?A.思想界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材料四夫嚴刑者,民之所畏也;成為中國古代社會統治思想的理論基礎。儒家學說D.墨家學說(1)材料1反映了孔子“仁”的治國思想?!驀佬陶?,民之所畏也;3.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不仁而得國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盡心》材料二今后有構木鉆燧于夏后氏(指夏王朝)之世者,必為鯀(禹之父)、禹笑矣;有決瀆于殷周之世者,必為湯、武笑矣。然則,今有堯、舜、禹、湯、武之道于當今之世者,必為新圣笑矣。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行。論世之事,因為之備,故明主之道,一法而不求智,固術而不慕信。
──《五蠹》(1)材料一是誰的主張?其思想源于何人?這一學派在后世的地位如何?孟子。其思想根源于孔子。儒家思想成為我國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2)材料二是誰的觀點?聯系材料概述其主張。韓非子。他認為歷史是發(fā)展的,當代必然勝過古代,人們應按照現實的需要去進行改革,主張以法治國,實行君主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材料二:(戰(zhàn)爭)春則廢民耕稼樹藝,秋則廢民獲斂……百姓饑寒凍24材料三吾從北方,聞子為梯將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荊國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殺所不足而爭所有余,不可謂智;宋無罪而攻之,不可謂仁;知而不爭,不可謂忠;爭而不得,不可謂強;義不殺少而殺眾,不可謂殺。
──《公輸》(3)材料三是戰(zhàn)國時期有較大影響的某一學派的觀點,指出這一學派的名稱及其材料表達的觀點?試列出該學派的一些其他思想主張。墨家。本材料反映的是墨子反對戰(zhàn)爭的思想。主張兼愛、提倡節(jié)儉、治國主張是選賢任能。(4)上述材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一種文化現象,指出這一現象的歷史稱謂并說明其意義。百家爭鳴。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是中國學術文化、思想道德發(fā)展史上的重要階段,奠定了中國思想文化發(fā)展的基礎。材料三吾從北方,聞子為梯將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荊國有余于地254,閱讀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一些思想流派的言論:材料一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材料二古者圣王之為政,列德而尚賢。材料三不尚賢,使民不爭;……大道廢,存仁義;……法令滋章,盜賊多有。故圣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材料四夫嚴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罰者,民之所惡也。故圣人陳其所畏以禁其邪,設其所惡以防其奸,是以國安而暴亂不起。吾以是明仁義愛惠之不足,而嚴刑重罰之可以治國也?!浴吨袊ㄊ穮⒖假Y料》
請回答:以上言論都是圍繞什么中心問題展開的?概括四段材料各自提出的核心主張。圍繞的中心問題:如何治理國家,才能鞏固統治。材料一主張“德”、“禮”;材料二主張尚賢;材料三主張無為;材料四主張重罰。4,閱讀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一些思想流派的言論:圍繞的中心問題:如265,材料1:子曰:道千乘之國,①敬事而信,節(jié)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論語·學而》材料2:欲求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②當若繁為攻伐,此實天下之巨害也。
——《墨子》材料3:明主之所制導其臣者,二柄者,刑德也。何謂刑、德?曰:殺戮之謂刑,慶賞之謂德。為人臣者畏誅罰而利慶賞,故③人主自用其刑德,則群臣畏其威而歸其利矣?!驀佬陶撸裰芬?;重罰者,民之所惡也。故圣人陳其所畏以禁其衰,設其所惡以防其奸,是以國安而暴亂不起。
——《韓非子》(1)孔子、墨子各提出了怎樣的治國主張?(2)材料3中韓非子提出的“刑德”是指什么?(1)材料1反映了孔子“仁”的治國思想。①劃線部分要求統治者愛護百姓,取信于民,這是孔子民本思想的反映。材料2體現了墨家主張“兼相愛”。②劃線部分強調頻繁的攻伐,實為天下之巨害(2)材料3反映了法家重“法”重“術”重“勢”的治國主張。③劃線部分“刑德”是指韓非子主張君主以“法、術、勢”對臣民進行控制5,材料1:子曰:道千乘之國,①敬事而信,節(jié)用而愛人,使民以27戰(zhàn)國時期的百家爭鳴
歷史背景
經濟迅速發(fā)展——物質條件社會變革和各國紛爭——自由環(huán)境私學興起,培養(yǎng)了大批人才——人才因素儒家
孟子
思想
仁政學說:以德服人,民貴君輕,尊王賤霸
性善說:性善與生俱來利義觀:養(yǎng)浩然之氣;先義后利歷史地位:《孟子》成為四書之一。孟子被稱為“亞圣”荀子
思想
天命觀:“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唯物主義性惡論:人性本惡;后天教育可使人由惡變善政治思想:“禮法并施”、“王霸兼用”歷史地位:被視作儒家異端;百家思想集大成者,對中國哲學具有深遠影響。墨家
墨子思想
兼愛:是沒有血緣關系和等級差別的愛非攻:反對不義的兼并戰(zhàn)爭尚賢、尚同:不分等級,舉用賢才;尚力、節(jié)用、節(jié)葬代表下層勞動群眾特別是手工業(yè)者的利益戰(zhàn)國時一度成為顯學,之后不被重視
歷史地位戰(zhàn)國時期的百家爭鳴歷史背景經濟迅速發(fā)展——物質條件儒家28道家——莊子“齊物”:世間萬物本質是相同的“逍遙”:對事物的變化采取旁觀超然態(tài)度天命觀:天與人“不相勝”,人必須順從自然在文學、美學方面很有建樹法家適應建立中央集權政治體制的需要,在當時備受推崇。西漢后與儒學互為表里,成為中國古代統治思想的理論基礎。
韓非的思想法、術、勢相結合,建立一個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國家今必勝古、主張變法革新歷史地位孫武與《孫子兵法》:提出完整的軍事理論體系,尊為“兵學圣典”吳起與《吳子》:強調文德與武備并重、教戒為先孫臏《孫臏兵法》:強調戰(zhàn)爭規(guī)律、注意創(chuàng)造有利形勢、重視人的作用
兵家百家爭鳴局面形成的歷史意義
它們共同構成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
儒家學說孕育了我國傳統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準則;道家學說構成了2000多年傳統思想的哲學基礎;法家思想中的變革精神成為改革圖治的理論武器;道家——莊子“齊物”:世間萬物本質是相同的法家適應建立中央集29重慶市中山外國語學校歷史組胡文峰為事致善輔仁成德戰(zhàn)國時期的百家爭鳴重慶市中山外國語學校歷史組胡文峰為事致善輔仁成德戰(zhàn)國時期的百30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時代特征:經濟:鐵器與牛耕的出現,井田制崩潰,經濟迅速發(fā)展,商業(yè)繁榮。為學術文化的繁榮提供了物質條件政治: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社會大變革時代,對社會變革的現實提出不同的看法和方案,觀點各異;人們的思想不受任何條框束縛階級關系:“士”階層的活躍和受重用,各國諸侯都想富國強兵,因而特別的禮賢下士。思想文化:從“學在官府”到“學在民間”。造就了一大批知識淵博閱歷豐富的文士,為學術繁榮提供了輿論陣地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時代特征:經濟:鐵器與牛耕的出現,井田制崩潰,31孟子的主張:政治主張:仁政學說人性論:性本善人格修養(yǎng):養(yǎng)浩然之氣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惻隱之心,人之本性。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省刑罰,薄賦斂。民本思想:“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的主張:政治主張:仁政學說人性論:人格修養(yǎng):生,亦我所欲321)哲學觀:“天行有?!薄匀灰?guī)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制天命而用之”——掌握自然規(guī)律,為人類造福2)人性論:性惡論。“目好色、耳好聲、口好味、心好利”3)政治主張:①
禮法并施;
②王霸兼用——“王”即“王道”,以德服人;“霸”即“霸道”,以力服人
③“君舟民水”—成為有作為帝王和政治家的座★地位影響:
①很長時間成為儒家的異端,百家思想集大成者。
②荀子的哲學思想帶有樸素唯物主義,對中國哲學有深遠的影響。
③儒家思想經過孟子和荀子的總結改造后,體系更完整、更適應社會的需要。荀子的思想:1)哲學觀:“天行有?!薄匀灰?guī)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33新加坡結合自己的國情,賦予“忠孝仁愛禮義廉恥”以新的內涵,把他們理解的重整體、重義務、重責任的儒家倫理進行現代轉化,而提出了作為他們國家意識形態(tài)的共同價值觀?!泵献拥倪@段話認為
A.輕徭薄賦是實施仁政的手段2)人性論:性惡論。──《五蠹》吳起與《吳子》:強調文德與武備并重、教戒為先在文學、美學方面很有建樹重溫真理而不簡單模仿。安徽境內歷史遺存豐富,人文景觀眾多?!案毁F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吾以是明仁義愛惠之不足,而嚴刑重罰之可以治國也。請回答:以上言論都是圍繞什么中心問題展開的?概括四段材料各自提出的核心主張。擔任領導工作的干部,把它作為勉勵自己堅持真理的格言;何謂刑、德?曰:殺戮之謂刑,慶賞之謂德。提出“仁政”學說,要求統治者盡可能地給人民最基本的生產和生活條件;老人改口說:那么早晨給四個,晚上給三個,怎么樣?猴子聽了,都很高興。③“君舟民水”—成為有作為帝王和政治家的座4,閱讀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一些思想流派的言論:百家思想集大成者,對中國哲學具有深遠影響。有利于緩和矛盾和促進社會發(fā)展重慶市中山外國語學校歷史組胡文峰材料二主張尚賢;(1)材料一是誰的主張?其思想源于何人?這一學派在后世的地位如何?墨家的兼愛、非攻——平等博愛、熱愛和平、反對戰(zhàn)爭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為學術文化的繁榮提供了物質條件孔子孟子荀子仁的思想
仁義倫理觀“性相近”說
治國理念①提倡“
”,對于緩和階級矛盾、調整人際關系、穩(wěn)定社會秩序有積極作用;②提倡“
”;③其
的主張也體現了與時代同步精神提出“
”學說,要求統治者盡可能地給人民最基本的生產和生活條件。有利于緩和矛盾和促進社會發(fā)展主張治國以
為主,強調
,有利于鞏固新興地主階級的統治民本思想提出“仁”的思想,強調“
”提出了“
”觀點提出“
”的觀點歷史觀主張“
”有一定保守性順應了時代潮流,主張社會進步主張社會進步新加坡結合自己的國情,賦予“忠孝仁愛禮義廉恥”以新的內涵,把34提出“仁政”學說,要求統治者盡可能地給人民最基本的生產和生活條件;儒家學說孕育了我國傳統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準則;②劃線部分強調頻繁的攻伐,實為天下之巨害故圣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吳起與《吳子》:強調文德與武備并重、教戒為先③儒家思想經過孟子和荀子的總結改造后,體系更完整、更適應社會的需要。D.“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執(zhí)要,四方來效”——《論語·學而》代表下層勞動群眾特別是手工業(yè)者的利益社會變革和各國紛爭——自由環(huán)境……夫嚴刑者,民之所畏也;“夫仁政,必自經界(土地的分界)始,……經界既正,分田制祿,可坐而定也。主張“”有一定保守性為學術文化的繁榮提供了物質條件安徽境內歷史遺存豐富,人文景觀眾多。重溫真理而不簡單模仿。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2分)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新文化運動對五四運動的影響。和道德準則(禮)吳起與《吳子》:強調文德與武備并重、教戒為先況儒術孔道,非無優(yōu)點,而缺點則正多。①劃線部分要求統治者愛護百姓,取信于民,這是孔子民本思想的反映。②荀子的哲學思想帶有樸素唯物主義,對中國哲學有深遠的影響。D.貴民輕君是實施仁政的途徑重慶市中山外國語學校歷史組胡文峰孔子孟子荀子愛人仁政仁義倫理觀“性相近”說“人性本善”說性惡論治國理念①提倡“為政以德”,對于緩和階級矛盾、調整人際關系、穩(wěn)定社會秩序有積極作用;②提倡“為政以德”;③其改良政治的主張也體現了與時代同步精神提出“仁政”學說,要求統治者盡可能地給人民最基本的生產和生活條件;有利于緩和矛盾和促進社會發(fā)展①主張治國以禮教為主,強調禮法并用;②有利于鞏固新興地主階級的統治民本思想提出“仁”的思想,強調“仁者愛人”提出了“民貴君輕”觀點提出“君舟民水”的觀點歷史觀主張“克己復禮”有一定保守性順應了時代潮流,主張社會進步主張社會進步提出“仁政”學說,要求統治者盡可能地給人民最基本的生產和生活35安徽境內歷史遺存豐富,人文景觀眾多。圖中體現儒家倫理思想的是A.①④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①安慶迎江寺②徽州牌坊群③渦陽老子廟④合肥包公祠B安徽境內歷史遺存豐富,人文景觀眾多。圖中體現儒家倫理思想的是36儒家經典強調:“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這段話體現的是
A.民本思想B.仁政思想
C.禮法并重D.禮治為先B“夫仁政,必自經界(土地的分界)始,……經界既正,分田制祿,可坐而定也?!泵献拥倪@段話認為
A.輕徭薄賦是實施仁政的手段
B.均貧富是實施仁政的障礙
C.解決土地問題是實施仁政的前提
D.貴民輕君是實施仁政的途徑C儒家經典強調:“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371.“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痹 短浦h審誥命》中知縣唐成的這一題款,現在變成了許多人的口頭語。擔任領導工作的干部,把它作為勉勵自己堅持真理的格言;人民群眾則把它作為向領導干部提出的要求。下列各家思想最能體現這種意識的是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2.右圖為2008年殘奧會會徽,圖形部分由紅、藍、綠三色構成的“之”字形,紅色,寓意著太陽;深藍色,寓意著藍天;綠色,寓意著大地。3種顏色的3個筆劃綜合起來成為一個運動的人形,即為“天地人”。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下列中國古代思想家探討過天與人之間的關系,并主張在處理天與人關系時,人應采取積極態(tài)度的是A.墨子B.韓非子C.荀子D.莊子AC1.“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痹 短浦h審誥命》38材料一:欲天下之富而惡其貧,欲天下之治而惡其亂,當兼相愛、交相利。材料二:(戰(zhàn)爭)春則廢民耕稼樹藝,秋則廢民獲斂……百姓饑寒凍餒而死者,不可勝數。材料三:尚賢者,政之本也?!m在農與工肆之人,有能則舉之。……天下之百姓,皆上同與天子。思考:這三則材料分別反映了墨子的什么思想觀點?除此之外墨子還有哪些觀點?“兼愛”、“非攻”、“尚賢”墨子與墨家“尚力”、“節(jié)用”、“節(jié)葬”材料一:欲天下之富而惡其貧,欲天下之治而惡其亂,當兼相愛、交391.電影《墨攻》講述了由香港影星劉德華飾演的墨家智者革離孤身拯救遭十萬趙國大軍圍攻的梁城的故事,據說拍戲前劉德華苦讀相關劇本資料,下列介紹故事背景的資料違背史實的是A.思想界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
B.原先地位低的“士”階層開始崛起C.有些墨家學派成員會使用鐵犁牛耕
D.“學在官府”導致墨家不能辦私學D2.下面四項內容中,表明墨子觀點的一項是
A.斧斤以時入山林,林木不可勝用也B.主張“兼愛”、“非攻”
C.歷史是進步的,后代總要勝過前代D.知彼知己,百戰(zhàn)不殆B1.電影《墨攻》講述了由香港影星劉德華飾演的墨家智者革離孤身40戰(zhàn)國時期各家對墨家的評價:《孟子》:“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莊子》:“墨子泛愛,兼利而非斗”“其生也勤,其死也薄,使人悲,其行難為也。墨子雖獨能任,奈天下何?”《荀子》:“墨子上功勞苦,與百姓均事業(yè)、齊功勞,若是則不威,不威則罰不行?!?,你同意他們的觀點嗎?你覺得應該如何評價墨子的思想?2,墨子的思想為什么能成為戰(zhàn)國時期的顯學呢?墨子的觀點代表了勞動人民的利益,其“兼愛”“非攻”等主張有利于緩和社會矛盾,維護和平。但無等級的愛在當時是不可能實現的。長期戰(zhàn)亂,人民渴望和平;生產力的發(fā)展,勞動者地位的上升。戰(zhàn)國時期各家對墨家的評價:1,你同意他們的觀點嗎?你覺得應該41莊子的思想:“齊物”“逍遙”天與人“不相勝”“無所恃”朝三暮四有個老人養(yǎng)了一群猴子,他對猴子說:每天早晨給你們三個橡子,晚上給你們四個橡子,怎么樣?猴子聽了,都怒氣沖沖。老人改口說:那么早晨給四個,晚上給三個,怎么樣?猴子聽了,都很高興。名稱和數量沒有改變,為什么猴子會先怒后喜呢?這則故事體現了莊子什么思想主張?“齊物”觀點莊子的思想:“齊物”“逍遙”天與人“不相勝”“無所恃”朝三421.春秋戰(zhàn)國時期思想家的下列言論中哪一項不利于新興地主階級的發(fā)展。A.“道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B.“農與工肆之人,有能則舉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祿”C.“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D.“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執(zhí)要,四方來效”A儒道思想猶如中國古代思想的雙壁。下列言論中,最能體現道家因循自然、崇尚無為思想的是A,不以人助天B,制天命而用之C,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D,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A1.春秋戰(zhàn)國時期思想家的下列言論中哪一項不利于新興地主階級的43法家李悝、吳起、商鞅申不害以法制代替禮制“循名責實”法術勢相結合君主集權理論韓非與法家法、術、勢相結合,建立一個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國家。法不阿貴,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術者藏于胸中,以遇眾端而潛御群臣者也。歷史是不斷發(fā)展的,主張變法革新。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評價:符合建立中央分集權政治體制的需要;成為中國古代社會統治思想的理論基礎。韓非思想:法家李悝、吳起、商鞅申不害以法制代替禮制“循名責實”法術勢相44非在批評某家學說時說:“舉先王,言仁義者盈廷,而政不免予亂”。他批評的是A.法家學說B.道家學說C.儒家學說D.墨家學說C“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持這一觀點的人應是A.墨翟B.孟軻C.荀況D.韓非D春秋戰(zhàn)國時代,諸子百家講政治時大多站在民眾一邊,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與其他各家不同,為君主參謀,專替君主打算。這一家是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B非在批評某家學說時說:“舉先王,言仁義者盈廷,而政不免予亂”45孫臏
靈活利用戰(zhàn)略戰(zhàn)術。
重視人的作用,利用和創(chuàng)造有利于自己的形勢。
強調懂得戰(zhàn)爭的規(guī)律。孫臏和兵家孫臏靈活利用戰(zhàn)略戰(zhàn)術。重視人的作用46百家爭鳴的影響
先秦時代的諸子百家,在經濟、政治、法律、哲學、軍事,文藝,自然科學對后世產生了巨大影響。儒家思想:孕育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政治思想(仁)和道德準則(禮)道家學說:構成了2000多年傳統思想的哲學基礎(無為)法家思想:變革成為歷代改革圖治的思想武器它們在很大程度上共同構成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百家爭鳴的影響先47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異彩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國”法家的法治思想——“以法治國”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質教育、職業(yè)教育等墨家的兼愛、非攻——平等博愛、熱愛和平、反對戰(zhàn)爭莊子的天與人“不相勝”——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異彩481,水是生命之源,它孕育了人類文明,啟迪著人類智慧,影響著人類社會的進程。
材料一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
材料二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則流清,源濁則流濁。故有社稷者而不能愛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親愛己,不可得也。(《荀子》)(1)材料一、二分別體現了道家和儒家的什么思想?簡述道家和儒家產生的時代背景。材料一體現出了道家的“辯證”思想;材料二體現出了儒家的“仁政”思想。1,水是生命之源,它孕育了人類文明,啟迪著人類智慧,影響著人492,以孔子思想為核心的儒家文化受到廣泛關注。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他(孔子)知道,古代傳統的重建,并不僅僅是指外表上的同一。這里所倡導的是對永恒真理的溫習,而不是對過去的模仿。孔子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使這些永恒的思想重放光彩。
———摘編自【德】雅斯貝斯《大哲學家》
(1)根據材料一,說明孔子對古代傳統重建的內涵。(2分)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孔子為重建古代傳統文化所做的工作,(2分)并回答孔子的核心思想及其所欲達到的目的。(4分)重溫真理而不簡單模仿。編訂和整理了《詩經》等五經??鬃拥暮诵乃枷胧恰叭省?;調解與和諧社會人際關系。2,以孔子思想為核心的儒家文化受到廣泛關注。閱讀材料,回答問50
材料二無論何種學派,均不能定為一尊,以阻礙思想文化之自由發(fā)展。況儒術孔道,非無優(yōu)點,而缺點則正多。尤與近世文明社會絕不相容者,其一貫倫理政治之綱常階段(等級)說也。
——趙清、鄭城《吳虞文集?陳獨秀復吳虞信》
(2)在材料二中陳獨秀如何評價孔學?(2分)歸納陳獨秀的反孔理由。(2分)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新文化運動對五四運動的影響。(2分)孔學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但是缺點更多。阻礙思想文化自由發(fā)展,宣揚封建綱常等級學說。為五四運動的發(fā)生準備了思想基礎。材料二無論何種學派,均不能定為一尊,以51材料三新加坡主要汲取儒家的君子品格的價值觀,這是與新加坡道德教育直接相關的基本因素。新加坡結合自己的國情,賦予“忠孝仁愛禮義廉恥”以新的內涵,把他們理解的重整體、重義務、重責任的儒家倫理進行現代轉化,而提出了作為他們國家意識形態(tài)的共同價值觀。
—摘編自龔群《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研究》
(3)根據材料三,概況新加坡是如何利用儒學進行道德教育的。(4分)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新加坡進行道德教育的影響。(2分)汲取儒家君子品格的價值觀;對儒家倫理進行現代轉化,提出了作為國家意識形態(tài)的共同價值觀。提高了勞動者素質,穩(wěn)定了社會秩序。材料三新加坡主要汲取儒家的君子品格的價值觀,52材料二:(戰(zhàn)爭)春則廢民耕稼樹藝,秋則廢民獲斂……百姓饑寒凍餒而死者,不可勝數。4,閱讀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一些思想流派的言論:提出了“民貴君輕”觀點”豫劇《唐知縣審誥命》中知縣唐成的這一題款,現在變成了許多人的口頭語。今必勝古、主張變法革新主張“”有一定保守性(2分)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新文化運動對五四運動的影響。(4)上述材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一種文化現象,指出這一現象的歷史稱謂并說明其意義。道家學說:構成了2000多年傳統思想的哲學基礎(無為)道家學說:構成了2000多年傳統思想的哲學基礎(無為)代表下層勞動群眾特別是手工業(yè)者的利益況儒術孔道,非無優(yōu)點,而缺點則正多。重慶市中山外國語學校歷史組胡文峰道家學說構成了2000多年傳統思想的哲學基礎;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質教育、職業(yè)教育等提出“仁政”學說,要求統治者盡可能地給人民最基本的生產和生活條件;①提倡“”,對于緩和階級矛盾、調整人際關系、穩(wěn)定社會秩序有積極作用;(2)材料3中韓非子提出的“刑德”是指什么?A.思想界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材料四夫嚴刑者,民之所畏也;成為中國古代社會統治思想的理論基礎。儒家學說D.墨家學說(1)材料1反映了孔子“仁”的治國思想?!驀佬陶?,民之所畏也;3.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不仁而得國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盡心》材料二今后有構木鉆燧于夏后氏(指夏王朝)之世者,必為鯀(禹之父)、禹笑矣;有決瀆于殷周之世者,必為湯、武笑矣。然則,今有堯、舜、禹、湯、武之道于當今之世者,必為新圣笑矣。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行。論世之事,因為之備,故明主之道,一法而不求智,固術而不慕信。
──《五蠹》(1)材料一是誰的主張?其思想源于何人?這一學派在后世的地位如何?孟子。其思想根源于孔子。儒家思想成為我國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2)材料二是誰的觀點?聯系材料概述其主張。韓非子。他認為歷史是發(fā)展的,當代必然勝過古代,人們應按照現實的需要去進行改革,主張以法治國,實行君主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材料二:(戰(zhàn)爭)春則廢民耕稼樹藝,秋則廢民獲斂……百姓饑寒凍53材料三吾從北方,聞子為梯將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荊國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殺所不足而爭所有余,不可謂智;宋無罪而攻之,不可謂仁;知而不爭,不可謂忠;爭而不得,不可謂強;義不殺少而殺眾,不可謂殺。
──《公輸》(3)材料三是戰(zhàn)國時期有較大影響的某一學派的觀點,指出這一學派的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生產效率的飛躍新世代生產設備介紹
- 幼兒園中國傳統節(jié)日活動方案
- 2023八年級數學下冊 第二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與一元一次不等式組6 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第2課時 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法(2)說課稿 (新版)北師大版001
- 12 寓言二則 說課稿-2023-2024學年語文二年級下冊統編版001
- 8我們受特殊保護 第二課時《專門法律來保護》說課稿-2024-2025學年六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統編版
- 25《慢性子裁縫和急性子顧客》說課稿-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三年級下冊
- Module 1(說課稿)-2023-2024學年外研版(一起)英語一年級下冊
- Module6 Unit2 He ran very fast(說課稿)2024-2025學年外研版(三起)英語五年級上冊
- 28 少年閏土 說課稿-2024-2025學年統編版六年級上冊
- 22《狐假虎威》第二課時 說課稿-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二年級上冊
- 農產品質量評估與分級
- 社區(qū)成人血脂管理中國專家共識(2024年)
- 信息科技重大版 七年級上冊 互聯網應用與創(chuàng)新 第1單元 單元教學設計 互聯網時代
- CR200J動力集中動車組拖車制動系統講解
- 骨盆骨折患者的護理
- 國際貨物運輸委托代理合同(中英文對照)全套
- 全面新編部編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材解讀分析
- 江蘇農牧科技職業(yè)學院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參考試題庫(含答案)
- 三年級上冊脫式計算100題及答案
- 烹飪實訓室安全隱患分析報告
- 《金屬加工的基礎》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