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鞏《道山亭記》賞析_第1頁
曾鞏《道山亭記》賞析_第2頁
曾鞏《道山亭記》賞析_第3頁
曾鞏《道山亭記》賞析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曾鞏《道山亭記》賞析道山亭記原文閩,故隸周者也。至秦,開其地,列于中國,始并為閩中郡。自粵之太末,與吳之豫章,為其通路。其路在閩者,陸出則阸①于兩山之間,山相屬無間斷,累數(shù)驛乃一得平地,小為縣,大為州,然其四顧亦山也。其途或逆坂如緣絙②,或垂崖如一發(fā),或側徑鉤出于不測之溪上:皆石芒峭發(fā),擇然后可投步。負戴者雖其土人,猶側足然后能進。非其土人,罕不躓也。其溪行,則水皆自高瀉下,石錯出其間,如林立,如士騎滿野,千里下上,不見首尾。水行其隙間,或衡縮醪糅③,或逆走旁射,其狀若蚓結,若蟲鏤,其旋若輪,其激若矢。舟溯沿者,投便利,失毫分,輒破溺④。雖其土長川居之人,非生而習水事者,不敢以舟楫自任也。其水陸之險如此。漢嘗處⑤其眾江淮之間而虛其地,蓋以其陿⑥多阻,豈虛也哉?福州治侯官,于閩為土中,所謂閩中也。其地于閩為最平以廣,四出之山皆遠,而長江(閩江)其南,大海在其東,其城之內外皆涂,旁有溝,溝通潮汐,舟載者晝夜屬于門庭。麓多桀木,而匠多良能,人以屋室巨麗相矜,雖下貧必豐其居,而佛、老子之徒,其宮又特盛。城之中三山,西曰閩山,東曰九仙山,北曰粵王山,三山者鼎趾立。其附山,蓋佛、老子之宮以數(shù)十百,其瑰詭殊絕之狀,蓋已盡人力。光祿卿、直昭文館程公為是州,得閩山嵚崟⑦之際,為亭于其處,其山川之勝,城邑之大,宮室之榮,不下簟席而盡于四矚。程公以謂在江海之上,為登覽之觀,可比于道家所謂蓬萊、方丈、瀛州之山,故名之曰“道山之亭”。閩以險且遠,故仕者常憚往,程公能因其地之善,以寓其耳目之樂,非獨忘其遠且險,又將抗其思于埃壒⑧之外,其志壯哉!程公于是州以治行聞,既新其城,又新其學,而其余功又及于此。蓋其歲滿就更廣州,拜諫議大夫,又拜給事中、集賢殿修撰,今為越州,字公辟,名師孟云。譯文閩,原來隸屬于周朝,到秦時,開辟了這方土地,列入中原,這才合并為閩中郡。從越國的太末縣,和吳地的豫章郡,是(自中原通向)它的通道。這通道到了閩地,陸路就被阻塞在兩山當中,而山相連沒有間斷,接連過了幾個驛站才能見到一塊平地,小的作為縣,大的作為州,然而州、縣(城)的四面望去也都是山。它的道路有的迎著山坡像攀援著粗繩登上,有的垂直掛在山崖上像一絲頭發(fā),有的小路蜿蜒在深不可測的溪流上,(路旁)都有石刃從峭壁上刺出,要看準了腳下的地方然后才可以舉步。背著、頂著東西的人即使是本地人,也還要側著腳然后才能夠前進。不是那個地方的人很少不被絆倒的。走水路,水都是從高處奔流而下,巖石交錯出于水中,如樹木豎立,如兵馬遍布野外,上下千里,見不到頭尾。水流穿行在它的空隙間,有的曲折盤繞流淌,有的逆行側射,它的形狀像蚯蚓盤結,像蟲形雕刻,旋渦像輪子,水流激射如箭。船逆行而上或順流而下時,要善于利用水勢,稍微有分毫差錯,即刻船破溺水。即使是本地人,如不是一生下來就練習水上功夫,也不敢擔任起行船的職責。閩地水陸兩路的艱險就是這樣。漢代曾經(jīng)把這里的人民遷徙到江淮之間,而使這地方空著,大概因為這地方險狹多阻,難道這是虛言嗎?福州的州治所在侯官,對閩地來說是土地的中部,就是所說的閩中。它是閩地最平坦寬廣的地方,離四面的山都很遠,而閩江就在它的南邊,大海就在它的東邊。城內外都有路,路旁有小河,小河可以溝通大海,船載的人和貨物晝夜都可以聚集在家門。山上多大樹,工匠中有很多是手藝精湛的。人們競相夸耀自己房屋的大并且華麗,即使是下等貧苦的人也一定要使自己的住宅寬敞。而佛教、道教之徒,他們的廟觀又特別壯麗。城中有三座山,西邊的叫閩山,東邊的叫九仙山,北邊的叫越王山,三座山鼎足而立。沿著山勢,佛教、道教的廟觀有數(shù)十上百處,它那宏偉奇異絕然不同的形狀,也許已經(jīng)用盡了人工之力。光祿卿、直昭文館程公主政福州,在福州的高聳處,建了一座亭子,這里的山水勝景,城池的宏大,宮室的繁榮,不用走離竹席就盡可觀望四面景色。程公認為這里在江海之上,作登山四望的觀看,可以和道家所說的蓬萊、方丈、贏州三座仙山并列,所以為它起名叫“道山之亭”。閩地由于道路險遠,所以做官的常怕到此任職,程公能夠依照這地方的長處筑亭,用來寄托他耳目的歡樂,不但忘掉了它路遠而險峻,又將他的.思想提高出于塵埃之外,他的志向多么壯闊啊!程公在這個州府由于治理得好而聞名,既改造了城墻、又革新了學府,并且利用公事之余的時間又辦到了建亭這件事。他一年以后就改任廣州知府,隨后又赴任誅議大夫,接著任給事中、集賢殿修撰,現(xiàn)在擔任越州知府,他的字是公辟,名字叫師孟。注釋屬阸Gi):阻隔緣:順著繩子(往上爬)。絙(geng):粗繩負戴者:背負、頭頂著東西的人躓:跌倒衡縮醪(lid)糅:水勢曲折奔流。衡縮,縱橫交錯。醪,曲折蚓結:(如)蚯蚓一般盤結蟲鏤:圖案反復的雕刻,形容水流曲折多變破溺:船破溺水處:安置陿:狹長江:指閩江,又名建江,流經(jīng)福州,東流入海嵚崟(qlnyin):山勢高聳的樣子屬:集中,聚集埃壒Gi):塵埃、塵世桀木:大樹矜:夸耀宮:指寺廟、道觀瑰詭:奇?zhèn)ス之愻∠褐裣瘹q滿:任期屆滿更:改任賞析:曾鞏的散文在當時聲名極著,在八大家中對后世的沾溉也最為深遠。這不僅是因為他的文章溫醇深雅、思想深邃,更主要的是他出入諸家,文章中包含了豐富的表現(xiàn)藝術,足以為后世所師法。這篇《道山亭記》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兜郎酵び洝肥窃S二年(1079),作者受程師孟之請,于明州所作的一篇名作,在當時傳誦甚廣,道山亭亦因此文而傳名千古,至今猶存。道山亭在福州城內烏石山天車臺左,熙寧元年(1068)郡守程師孟所建,登亭遠眺,海門景色,盡納眼中;鳥瞰墟市,萬家樓閣,盡悉入足下。其狀可比道家蓬萊三島,故改山名為道山并以名亭。十年后,又請曾鞏作記。這篇文章,曾鞏以壯闊浩瀚的思潮,雄偉奇崛的文筆,描寫了福建的山川形勢,水陸交通以及風土民情,然后點出道山亭的景狀及其寓意,如畫龍之點睛,獨傳其神。文章的描寫一改曾氏平常平正雍和的風格,奇崛縱肆,巉刻多變,極似昌黎的古風。如其首段“其途或逆坂如緣綆,或垂崖如一發(fā)”一節(jié),前狀山行之奇,后摹水行之險。巧妙地運用了移步換景的手法,險狀迭出,炫人眼目。又從高處俯視,一展全貌。文章短句紛陳,用字尖新巉刻,視覺感受非常強烈。清人林紓以其親歷其地,贊揚這段文字能“窮形盡相,毫發(fā)不謬”,誠為的評。道山亭本以道家蓬萊三山而命名,本身實難落筆,而這段景物描寫,卻使全文“于無出色處求出色”,又能和文章立意相彰,洵為作手。由上面的分析我們還可以明顯感受到,這種效果地取得除了取決于作者高超的描寫手段,更主要得益于作者精巧的藝術構思和獨特的表現(xiàn)手法。本文的藝術構思和表現(xiàn)手法的處理是融為一體的,我們可以將他概括為“寓主于客”,也就是寓主意于客位。這里的主客關系,涵義比較寬廣,它實際上包含了寓大于小、寓正于奇的意思在內。易言之,也就是文章看似避重就輕,淡化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