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帶顏色字為自動生成,不用編輯北師大版物理八年級上學期第三章《物質(zhì)的簡單運動》測試復習試卷(滿分100分,限時90分鐘)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0分)【第1題】長沙市萬家麗路快速高架橋建成后,極大地方便了市民南北向的通行,一輛汽車正在架橋上向北行駛,則()A.以該汽車為參照物,司機是運動的B.以高架橋為參照物,該汽車是靜止的C.以橋上路燈為參照物,該司機向南運動D.以該司機為參照物,橋上路燈是運動的【答案】D【知識講解】本題考查體描述物體運動時參照物的選?。枋鲆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首先要選取一個標準物體作為參照,這個被選中的標準物體叫做參照物。判斷一個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要看這個物體與所選參照物之間是否有位置變化.若位置有變化,則物體相對于參照物是運動的;若位置沒有變化,則物體相對于參照物是靜止的.A選項若以汽車為參照物,則司機是靜止的;B選項若以高架橋為參照物,該汽車是向北運動的;C選項若以橋上的路燈為參照物,跟以高架橋為參照物的效果是一樣的,該司機向北運動;故D選項正確?!九e一反三】張亮同學乘坐公交車上學,發(fā)現(xiàn)路邊樹木不停地向后退去,他選擇的參照物是()A.路邊樹木
B.遠處高山
C.公路路面
D.他自己【答案】D【第2題】你也許有過這樣的體驗:甲乙兩列火車并排停在站臺上,你坐在甲車車廂向乙車車廂觀望,如圖所示,突然你覺得自己坐的火車開始緩緩地前進了,但是,“駛過”了旁邊乙車的車尾你才發(fā)現(xiàn),實際上甲車還停在站臺上,而旁邊的乙車卻向相反的方向開走了.你覺得自己坐的火車前進了,所選的參照物是()A.站臺
B.甲車
C.乙車
D.自己【答案】C【知識講解】本題考查參照物及其選擇.判斷物體的運動或靜止時,要首先選擇參照物,如果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不斷變化,物體是運動的;如果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保持不變,物體是靜止的.本題中行駛的乙車相對于自己乘坐的甲車的位置不斷發(fā)生變化,坐在靜止的甲車中的人覺得自己坐的火車前進了,所選的參照物是乙車,故C正確.【舉一反三】《龜兔賽跑》新篇:兔子和烏龜自從上次賽跑后,成了好朋友,于是在以后的旅行中,陸地上兔子背著烏龜跑,在水中烏龜馱著兔子游,兔子和烏龜因此都走得更快更遠了,實現(xiàn)了共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當兔子背著烏龜在陸地爬行時,以兔子為參照物,烏龜是運動的B.當兔子背著烏龜在陸地爬行時,以烏龜為參照物,兔子是運動的C.當烏龜馱著兔子在水中游泳時,以地面為參照物,烏龜和兔子都是運動的D.當烏龜馱著兔子在水中游泳時,以地面為參照物,烏龜和兔子都是靜止的【答案】C【第3題】做機械運動的物體是:A、鐵鍋生銹
;
B、田里玉米長高;C、水蒸發(fā);
D、地球繞太陽公轉(zhuǎn).【答案】D【知識講解】本題考查機械運動的認識。一個物體相對于另一個物體的位置發(fā)生變化,叫做機械運動,通常簡稱為運動。A選項鐵生銹是一種化學變化;B選項田里的玉米長高但位置并沒有發(fā)生相對變化;C選項水蒸發(fā)是物態(tài)變化。故選D.【舉一反三】機械運動是一種常見的運動,下列關(guān)于機械運動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與參照物的選擇無關(guān),對任何參照物而言結(jié)果都是相同的B.所說的參照物就是假定靜止不動的物體,僅是以它作為研究其它物體運動的標準C.自然界無所謂運動和靜止D.在研究物體的運動時,往往以地球為參照物,因為地球是靜止不動的【答案】B【第4題】戰(zhàn)斗機在空中加油,已知加油機的速度是800km/h,則此時戰(zhàn)斗機的速度應是()A.0
B.800km/hC.大于800km/hD.小于800km/h【答案】C【知識講解】本題借助常識考查學生對靜止的相對性的理解。我們常說的某物體是靜止的,這往往是默認以地球為參照物來說的。本題中加油機給戰(zhàn)斗機加油時二者需保持相同的飛行速度以實現(xiàn)相對靜止從而完成加油。A、當戰(zhàn)斗機的速度為0時,不能保持相對靜止,不符合題意;B、當戰(zhàn)斗機的速度等于800km/h時,保持相對靜止,符合題意;C、當戰(zhàn)斗機的速度大于800km/h時,不能保持相對靜止,不符合題意;D、當戰(zhàn)斗機的速度小于800km/h時,不能保持相對靜止,不符合題意;故選B.【舉一反三】乘客站在觀光電梯上從一樓上升到十樓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相對于電梯來說,乘客是運動的B.相對于乘客來說,樓房是靜止的C.以電梯為參照物,乘客是靜止的D.以電梯為參照物,樓房是靜止的【答案】C【第5題】用圖象可以表示物體運動快慢、及物體的運動規(guī)律,那么如圖所示的四副圖象中表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是()
A.甲、乙
B.甲、丙
C.
乙、丁
D.甲、丁【答案】C【知識講解】本題考查勻速直線運動的有關(guān)圖像。
看圖時必須要清楚(1)快慢不變,經(jīng)過的路線是直線的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2)明確圖象中的橫、縱坐標代表的物理量,結(jié)合勻速直線運動的特點進行分析.甲圖是速度﹣﹣時間圖象,由圖可見,速度隨著時間增大而增大,是加速運動,不符合題意;乙圖是速度﹣﹣時間圖象,由圖可見,速度不隨時間變化,是勻速運動,符合題意;丙圖是路程﹣﹣時間圖象,由圖可見,路程不隨時間變化,說明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不符合題意;丁圖是路程﹣﹣時間圖象,由圖可見,路程隨時間增大而增大,路程與時間成正比,是勻速運動,符合題意.因此描述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是:乙和?。九e一反三】甲、乙兩車作勻速直線運動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圖線,如圖2所示,由圖可知(
)
A.甲車快
B.乙車慢
C.乙車快
D.甲車慢【答案】A【第6題】甲、乙兩物體從同一地點同時向相同方向做直線運動,其s-t圖像如圖所示,由圖像可知()A.兩物體在
0-10s內(nèi)都做勻速運動,且v甲<v乙B.
兩物體在15-20s
內(nèi)都做勻速運動,且v甲<v乙C.
兩物體在15s
末相遇,且0-15s
內(nèi)通過的路程相等D.
兩物體在20s
末相遇,且0-20s
內(nèi)通過的路程相等【答案】C【知識講解】此題考查了直線運動的s-t圖像。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其圖像是一條傾斜直線,所以兩物體在0~10s內(nèi)都做勻速運動,由題中圖像看出,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S甲>S乙,v甲>v乙,所以,故A選項錯誤;在15-20s內(nèi),甲物體的路程不變,所以甲物體沒有運動,處于靜止狀態(tài),故B選項錯誤;由題圖可知,兩物體在路程是100m時相遇,此時所用的時間都是15s,故C選項正確,D選項錯誤?!九e一反三】課外活動時,小明和小華均在操場上沿直線跑道跑步訓練.在某次訓練中,他們通過的路程和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兩人都做勻速直線運動B.
兩人都不是做勻速直線運動C.
前2s內(nèi),小華跑較快D.
全程中,小華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答案】C【知識講解】A、由圖象可知,小明的路程和時間關(guān)系圖象是一條直線,表明路程和時間成正比,所以小明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而小華的路程和時間關(guān)系圖象是一條曲線,表明路程和時間不成正比,所以小華做的不是勻速直線運動,故AB錯誤;C、由圖象可知,在前2s內(nèi),小華運動的距離比小明長,所以小華跑得較快,故C正確;D、由圖象可知,兩人的全程是相等的,所用的時間都是8s,兩人的平均速度相同,故D錯誤.故選C.【第7題】對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下列判斷錯誤的是()A.由s=??t可知,運動的路程與所用的時間成正比
B.v=st的值越小,表明物體運動得越慢
C.由v=st可知,速度與路程成正比,與時間成反比
D.【答案】C【知識講解】此題主要考查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計算公式v=s/t。由s=??t可知,因為速度是一定值,所以運動的路程與所用的時間成正比,A選項正確。的值就是速度,速度是為了描述物體運動快慢而引入的物理量,速度越小,表明物體運動得越慢,速度越大,表明物體運動得越快,B、D選項正確。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的速度是一定值,路程增大為原來的幾倍,時間也增大為原來的幾倍,但比值不變,C選項錯誤。故選C?!九e一反三】某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由速度公式v=s/t可知,物體的(
)A.速度大小恒定不變
B.速度與路程成正比C.速度與時間成反比
D.以上說法都對【答案】A【第8題】關(guān)于平均速度,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A.平均速度就是物體在各處運動速度的平均值
B.在相同路程內(nèi),物體運動的時間越少則平均速度越大C.做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不同時間內(nèi),平均速度一般不相同D.做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不同路程內(nèi),平均速度有可能相同【答案】A【知識講解】本題考查學生對平均速度概念的理解。平均速度標識的是運動物體在某一段路程(或某一段時間內(nèi))內(nèi)的快慢程度,它的大小等于運動物體所走過的路程與消耗的時間的比值。通常我們所說的某物體的速度指的就是平均速度。A選項錯在把平均速度當成是物體在各處運動速度的平均值,而是指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舉一反三】2015年5月31日,中國選手蘇炳添在國際田聯(lián)鉆石聯(lián)賽男子100m比賽中,以9秒99的成績獲得第三名,成為當今跑得最快的黃種人。在這次100m比賽中,蘇炳添的平均速度約為()A.0.1m/s
B.1m/s
C.
10m/s
D.100m/s【答案】C【第9題】如圖所示是測量小車運動平均速度的實驗裝置示意圖,讓小車從靜止開始沿斜面向下運動,關(guān)于小車通過前半段路程s1、后半段路程s2和全程s的平均速度的判斷,正確的是()A.
小車通過s1的平均速度最大B.
小車通過s2的平均速度最大C.
小車通過s1的平均速度大于通過s的平均速度D.
小車通過s2的平均速度小于通過s的平均速度【答案】B【知識講解】平均速度等于路程除以對應的時間,小車由靜止釋放,沿斜面做加速運動,是變速運動。小車沿斜面做加速運動過程中上半段路程的的平均速度最小,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最大,整個路程的平均速度居中,所以小車通過s2的平均速度最大,小車通過s1的平均速度最小,故A錯誤,B正確。通過s1的平均速度大于通過s的平均速度,故C錯誤;小車通過s2的平均速度大于通過s的平均速度,所以應選B.【舉一反三】用斜面和滑塊做“測物體的平均速度”實驗,當滑塊自頂端出發(fā)開始計時,滑至斜面底端時停止計時,如圖所示.在此過程中,滑塊的平均速度是()A.10cm/s
B.9cm/sC.8cm/s
D.7cm/s【答案】B【第10題】甲、乙兩車都做勻速直線運動,兩車的速度分別為15m/s和10m/s,則兩車都運動10s時間后的路程之比為
(
)A.1∶1
B.3∶2
C.2∶3
D.1∶3【答案】B【知識講解】因s=vt,則,S甲S乙=v【舉一反三】甲、乙兩同學在平直公路上,二人都做勻速直線運動,甲、乙速度比為5:4,所用時間之比為4:3,則甲、乙兩同學通過的路程之比是()A.5:4B.4:3C.5:3D.15:16【答案】C二、填空題(每小題3分,共15分)【第11題】2012年6月24日“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手動交會對接成功,成為一體。以“天宮一號”為參照物,“神舟九號”是
(填“運動”或“靜止”)的;以太陽為參照物,“神舟九號”是
(填“運動”或“靜止”)的?!敬鸢浮快o止;運動【知識講解】在研究物體的運動情況時,需要選取一個參照物,物體與參照物之間的位置發(fā)生變化,則物體是運動的;物體與參照物之間的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則物體是靜止的.根據(jù)題意,“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交會對接,二者必須要相對靜止,因此以任意一方為參照物,另一方都是靜止的;而以太陽為參照物,他們二者都是運動的?!九e一反三】一條船逆流而上,船上的人看到一座橋迎面而來,這是以
為參照物,若他感到橋向西運動,則以河岸為參照物,船向
(選填“西”“東”)行駛的.【答案】船;東.【第12題】在物理學里,我們把物體位置的變化叫做.判斷一個物體究竟是在運動還是靜止時,必須選擇另一物體做標準,我們把這個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答案】機械運動;參照物【知識講解】該題考查機械運動;參照物及其選擇。物理學中把物體位置的變化叫機械運動;判斷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的,要選擇一個物體作為標準,這個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參照物;判斷一個物體時運動還是靜止,主要取決于所選的參照物,參照物不同,物體的運動情況就不同,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舉一反三】物理學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機械運動。【答案】一個物體相對于另一個物體的位置改變。【第13題】如圖是某物體的s﹣t圖象,由圖象可知前5s內(nèi)物體通過的路程是
m,在5s﹣15s內(nèi)物體運動的速度是
m/s.【答案】0;0.4.【知識講解】本題考查速度的計算和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判斷,關(guān)鍵能從圖中讀出有用信息.【分析】先根據(jù)圖象判斷前5s內(nèi)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然后確定前5s內(nèi)物體通過的路程;根據(jù)圖象判斷物體在5s﹣15s內(nèi)的運動狀態(tài),然后根據(jù)圖象信息以及速度公式求出物體運動的速度.【解答】解:根據(jù)圖象可知,前5s內(nèi)物體始終靜止,因此前5s內(nèi)物體通過的路程是0m;根據(jù)圖象可知5s﹣15s內(nèi)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并且物體在5s內(nèi)通過的路程為2m,因此在5s﹣15s內(nèi)物體運動的速度:v===0.4m/s.【舉一反三】鄭州快速公交(BRT)已在2009年5月開通運行.某時刻有一輛快速公交車甲和一輛普通公交車乙,從同一路口同時向東勻速行駛.它們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所示,則運行2min后,乙車相對于甲車向方向行駛,兩車相距m.【答案】西;600.【第14題】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通常有兩種方法;①相同路程比時間;②.百米比賽裁判采用的是方法;物理學中用速度描述運動快慢,采用的是方法(填“①”或“②”).【答案】壺外壁水蒸發(fā)吸熱;陰涼通風【知識講解】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有兩種:第一種方法是路程一定時,比較時間的長短,時間短的運動的快,即相同路程比時間;第二種方法是時間一定時,比較路程的長短,路程大的運動的快,即相同時間比路程.百米比賽裁判員在終點,他們是通過相同的路程看誰用時少來比較快慢,即相同的路程比時間.物理學中用速度描述運動快慢,采用的是相同時間比較路程的方法來比較快慢的.【舉一反三】在“龜兔賽跑”的寓言中,初始階段的平均速度大,而全程中則是的平均速度大.【答案】兔子;烏龜.【第15題】如圖是一小球從A點沿直線運動到F點的頻閃照片,若頻閃照相機是每隔0.2s閃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從A點到F點共運動了__________cm的路程,小球從B點到E點的平均速度為___________m/s?!敬鸢浮?2.50;0.125【知識講解】這是測速度的一種方法,頻閃照相機每次拍照時間的間隔是相等的,即每相鄰兩點間的時間相等。路程考查了刻度尺的讀數(shù),注意要估計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在速度計算中要注意單位統(tǒng)一,刻度尺讀出來的長度單位是cm,而速度的單位是m/s,要把長度單位換算成標準單位?!九e一反三】“頻閃照相”常用來研究物體的運動.下圖是某小球運動時每隔0.1s的頻閃照片,A,B,C是小球運動過程中連續(xù)的三個位置.由圖可知小球從A位置運動到C位置通過的路程是
cm,此過程中小球運動的平均速度是
cm/s.【答案】3.84(士0.02);19.2(士0.1)三、實驗探究題(共25分)【第16題】某學生為測定語文課本的紙張厚度,采取如下步驟:(a)量出一疊紙的厚度L;(b)選用學生用三角尺,檢查了零刻度是否磨損;(c)計算每頁紙的厚度d=L/20;(d)取得語文書內(nèi)20頁疊齊壓緊.上述步驟的正確排列順序(用序號字母)是;上述步驟中、步驟是錯誤的,應改為,.(至少找出兩處錯誤并進行改正)【答案】bdac;c;d;d=L10;取100【知識講解】首先檢查三角尺零刻度是否磨損,再取一定數(shù)量的紙張,用三角尺測量這疊紙的厚度L,最后用所測厚度除以紙張的張數(shù)就可以了;故順序是:bdac;取了20頁的紙張,即10張紙,每張紙的厚度應該是:L10;取得語文書內(nèi)20頁疊齊壓緊,20頁紙的厚度太小,測量誤差很大,所以可以取100頁紙.【舉一反三】在“測量物體長度”的實驗時,小可和同學們躍躍欲試,都想要測出最準確的數(shù)據(jù)。小可說:“我只要認真按老師的要求去做就不會有實驗誤差?!毙≤娬f:“我只要遵守操作規(guī)則就不會產(chǎn)生實驗誤差?!毙〖t說:“我對同一個量多測幾次,求出它們的平均值,就不會有誤差了。”小麗說:“只能減小實驗誤差,即使老師測量也會有誤差?!保?)你同意
同學的觀點。(2)你認為可以采取什么方法盡量減小誤差?說出兩種即可:①
。②
。(3)如圖所示,是小麗同學在實驗中所測量的數(shù)據(jù),現(xiàn)請你填寫測量結(jié)果:圖中這段鉛筆的長度應是
cm?!敬鸢浮浚?)小麗(2)①選擇精密的儀器②多次測量求平均值(3)5.20【第17題】如圖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氣泡的運動規(guī)律”的實驗中,(1)氣泡上升過程中,若以氣泡為參照物,玻璃口的塞子是(選填“運動”或“靜止”)的;(2)為了判斷氣泡是否做勻速直線運動,需要測量氣泡運動的路程和時間,為便于測量,應使氣泡在管內(nèi)運動得較(選填“快”或“慢”)?!敬鸢浮?1)運動(2)慢【知識講解】(1)塞子相對于氣泡的位置在不斷地變化,所以,塞子是運動的。(2)要測量運動物體通過的路程和對應的時間,由于物體是動態(tài)的,由日常生活中的經(jīng)驗可知,物體運動得越慢,越易于測量。故應使氣泡在管內(nèi)運動得較慢?!九e一反三】如圖甲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氣泡的運動規(guī)律”實驗中:氣泡上升過程中,若以氣泡為參照物,玻璃管口的
塞子是
(選填“運動”或“靜止”)的.⑵若測得氣泡從管子的底端運動到頂端的路程為56cm,用的時間為7s,則這個過程中氣泡的平均速度為
m/s.⑶為了判斷氣泡是否做勻速直線運動,需要測量氣泡運動的路程和時間.
為便于時間的測量,應使氣泡在管內(nèi)運動得較
(選填“快”或“慢”).⑷下表為小明同學在實驗中測得的數(shù)據(jù),請你根據(jù)他所測得的數(shù)據(jù)在圖乙中畫出S-t圖像.從O點開始的路程s/cm01020304050從O點開始計時的時間t/s01.252.503.755.006.25
【答案】運動⑵0.08⑶慢⑷略【第18題】如圖所示的斜面上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
讓小車從斜面的A點由靜止開始下滑,分別測出小車到達B點和C點的時間,即可測出不同階段的平均速度.(1)圖中AB段的路程SAB=__________cm,如果測得時間tAB=1.6s.則AB段的平均速度VAB=__________cm/s.(2)在測量小車到達B點的時間時,如果小車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測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會偏__________.(3)為了測量小車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學讓小車從B點由靜止釋放,測出小車到達C點的時間,從而計算出小車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確嗎?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答案】(1)40.0;25.0;(2)??;(3)不正確;因為所測時間不是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時間;小車從A到C的過程中通過B點時的速度不為0;小車通過AC段的時間與AB段的時間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時間.【知識講解】小車運動距離sAB=80.0cm﹣40.0cm=40.0cm,tAB=1.6s,小車通過AB段的平均速度:v====25.0cm/s;(2)如果讓小車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會導致時間的測量結(jié)果偏大,由公式v=知,平均速度會偏小;(3)所測時間不是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時間;小車從A到C的過程中通過B點時的速度不為0;小車通過AC段的時間與AB段的時間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時間,因此小明的方案不正確.【舉一反三】如圖,在“測量平均速度”的實驗中,提供的實驗器材有:木板(長為120.0cm,底端有金屬擋板)、小車(長15.0cm)、秒表、木塊.(1)實驗時應保持斜面的傾角較小,這是為了減小測量________(填“路程”或“時間”)時造成的誤差.(2)斜面傾角不變時,小車由靜止釋放,小車通過的路程越長,其平均速度越________(填“大”或“小”);小車由靜止釋放,通過相同路程,斜面的傾角越大,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越________(填“大”或“小”).(3)一次實驗中,小華測得小車從靜止開始運動到兩個車長的距離所用時間為1.2s,則小車的平均速度為________m/s.(4)若保持斜面傾角不變,利用本實驗提供的器材最多可測出________組小車由靜止釋放到撞擊金屬擋板過程中的平均速度.【答案】(1)時間(2)大;大(3)0.25(4)7四、計算題(30分)【第19題】南京長江大橋全程長21.97千米,為了保證交通安全與通暢,規(guī)定車輛通過大橋的速度最大為100千米/時,最小為60千米/時.(1)若一轎車通過大橋全程用了15分鐘,求此車在這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產(chǎn)品保修合同
- 大型美食城招商合同范本
- 商住樓物業(yè)管理合同
- 汽車維修合同書范本
- 鍋爐工合同書
- 我要出租房屋租賃合同范本
- 室內(nèi)場景識別定位約束條件下的手機實例化AR方法研究
- 2025年外研版三年級起點七年級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2025年浙教新版九年級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2025年粵人版選修二地理上冊階段測試試卷
- 2024統(tǒng)編版新教材道德與法治七年級全冊內(nèi)容解讀課件(深度)
- 籃球俱樂部合伙協(xié)議
- 電力基建復工安全教育培訓
- 2018注冊環(huán)保工程師考試公共基礎(chǔ)真題及答案
- 勞務(wù)經(jīng)紀人培訓
- 如何提高售后服務(wù)的快速響應能力
- Unit-3-Reading-and-thinking課文詳解課件-高中英語人教版必修第二冊
- 高數(shù)(大一上)期末試題及答案
- 婚介公司紅娘管理制度
- 煤礦電氣試驗規(guī)程
- 物業(yè)客服培訓課件PPT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