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遠程教育在線作業(yè)刑法2023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622afd80ce5f7cc115d1af788bc07ab/4622afd80ce5f7cc115d1af788bc07ab1.gif)
![浙江大學遠程教育在線作業(yè)刑法2023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622afd80ce5f7cc115d1af788bc07ab/4622afd80ce5f7cc115d1af788bc07ab2.gif)
![浙江大學遠程教育在線作業(yè)刑法2023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622afd80ce5f7cc115d1af788bc07ab/4622afd80ce5f7cc115d1af788bc07ab3.gif)
![浙江大學遠程教育在線作業(yè)刑法2023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622afd80ce5f7cc115d1af788bc07ab/4622afd80ce5f7cc115d1af788bc07ab4.gif)
![浙江大學遠程教育在線作業(yè)刑法2023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622afd80ce5f7cc115d1af788bc07ab/4622afd80ce5f7cc115d1af788bc07ab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甲蓄意殺乙,一日,將乙騙至郊外,用木棍擊打乙的頭部。甲認為乙必死無疑,便棄尸而去,后乙被人救起。甲的認識錯誤是()。A客體錯誤B對象錯誤C假想犯罪D因果關系的錯誤:D2.我國民航飛機在飛越日本領空時,機上一美國公民殺死一巴西乘客,犯了故意殺人罪,對這一犯罪的美國公民應適用()。A美國刑法B中國刑法C日本刑法D巴西刑法:B3.甲盜得摩托車一輛,讓乙代為銷售。乙明知是贓車,仍將摩托車賣給了不知情的丙。乙的行為構成()。A銷售贓物罪B盜竊罪C盜竊罪與銷售贓物罪D不構成犯罪:A4.我國刑法規(guī)定的在我國領域內(nèi)的犯罪是指()。A犯罪人居住地在我國領域內(nèi)B受害人居住地在我國領域內(nèi)C受害人與犯罪人均居住在我國領域內(nèi)D犯罪行為或結果有一項發(fā)生在我國領域內(nèi):D5.下列哪一個不是犯罪的基本特征()。A一定的社會危害性B刑事違法性C刑罰處罰性D主觀惡性:D6.完全不負刑事責任的年齡是()。A10周歲以下B不滿14周歲C18周歲以下D不滿16周歲:B7.甲為擅自設立金融機構而偽造公文、印章,甲的行為屬于(c)。A想象競合犯B實質數(shù)罪C牽連犯D吸收犯:C8.刑法分則中對故意殺人罪規(guī)定了比虐待罪更高的法定刑,這體現(xiàn)了()。A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則B罪刑法定原則C罪責自負原則D罪責刑相適應原則:D9.按照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大小,可將共分為()。A主犯、從犯.教唆犯B主犯和從犯C主犯、從犯和預備犯D主犯、從犯和脅從犯:D10.假釋的考驗期,從()起算。A判決宣告之日B判決執(zhí)行之日C判決確定之日D假釋之日:D11.甲男和乙女于某日在公園發(fā)生性關系,引起游客的極大憤慨,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對甲乙的行為如何認定()。A聚眾淫亂罪B組織淫穢表演罪C尋釁滋事罪D無罪:D12.下列哪一行為構成故意犯罪?A他人欲跳樓自殺,圍觀者大喊“怎么還不跳”,他人跳樓而亡B司機急于回家,行駛時闖紅燈,把馬路上的行人撞死C誤將熟睡的孿生妻妹當成妻子,與其發(fā)生性關系D作客的朋友在家中吸毒,主人裝作沒看見:D13.甲盜得一錢包,內(nèi)有一張活期存折。甲冒充存折上的儲戶去銀行取款,甲的行為屬于()。A想象競合犯B實質數(shù)罪C牽連犯D吸收犯:C14.罪刑法定原則排斥的刑法解釋是()。A限制解釋B類推解釋C文理解釋D擴張解釋:B15.甲開車時打了個噴嚏,使方向盤失控,車沖到路邊,將電線桿撞倒,電線被拉斷,供電中斷30余小時。甲的行為()。A過失損壞電力設備罪B故意毀壞財物罪C意外事件D交通肇事罪:C16.判處有期徒刑.拘役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剝奪政治權利的刑期,從()之日計算。A判決執(zhí)行之日B主刑執(zhí)行完畢之日或者假釋之日C判決確定之日D判決生效之日:B17.甲運輸毒品遭遇乙搶劫,甲為保護毒品遭遇反抗致使乙重傷,甲的行為屬于()。A正當防衛(wèi)B緊急避險C防衛(wèi)過當D故意傷害罪:D18.刑事責任的哲學根據(jù)是()。A道義責任論B社會責任論C人格責任論D相對的意志自由:D19.甲在乙回家的路上對乙開槍射擊,但未擊中。此時槍內(nèi)尚有三顆子彈,甲怕罪行暴露遂停止開槍。甲的行為構成()。A犯罪中止B犯罪未遂C犯罪既遂D不構成犯罪:A20.甲酒醉后在街上被人撞了一下,話不投機,就拔出刀子向對方刺去,對方因失血過多而死亡。甲的心理態(tài)度是()。A直接故意B間接故意C疏忽大意的過失D過于自信的過失:B21.下列犯罪中,犯罪客體是復雜客體的有()。A誣告陷害罪B故意殺人罪C盜竊罪D詐騙罪:A22.路某(15歲)先后唆使張某(15歲)盜竊他人財物折價1萬余元;唆使李某(19歲)綁架他人勒索財物計2000余元;唆使王某(15歲)搶劫他人財物計1500元。路某的行為構成何罪?A盜竊罪B搶劫罪C綁架罪D搶劫罪、綁架罪:B23.關于緩刑的適用,下列哪一選項是錯誤的?A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考驗期內(nèi)再犯罪的,應當數(shù)罪并罰,且不得再次宣告緩刑B對于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可以同時禁止其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qū)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C對于黑社會性質組織的首要分子,不得適用緩刑D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考驗期內(nèi)由公安機關考察,所在單位或者基層組織予以配合:D24.甲為殺乙,向乙家中投炸彈,造成乙死亡,房屋被炸毀。甲的行為屬于()。A想象競合犯B實質數(shù)罪C牽連犯D吸收犯:A25.甲某販運假酒,駕車路過一檢查站時,工商部門工作人員張某登車檢查,甲某為擺脫張某,突然發(fā)動汽車奪路而逃,疾駛后又突然剎車,導致張某頭部摔地而死。甲某對張某死亡的心理態(tài)度是()。A直接故意B間接故意C疏忽大意的過失D過于自信的過失:B26.甲農(nóng)民為馴服騾子將其栓在樹上,用皮鞭猛抽之,不料騾子受驚掙斷繩子跑出,將路上行走的一小孩踩死,甲的行為構成()。A直接故意犯罪B間接故意犯罪C過失犯罪D純屬意外事件:D27.我國刑法第13條“但書”,即但是情節(jié)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應理解為()。A是犯罪不以犯罪論處B是犯罪不以犯罪處罰C不構成犯罪D是縮小打擊面的特殊策略:C28.刑法第65條第1款規(guī)定:“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分子,刑罰執(zhí)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內(nèi)再犯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的,是累犯,應當從重處罰,但是過失犯罪和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除外。”其中的“但書”表示的情況是對前段的()。A例外B補充C限制D特別:A29.甲欲殺乙,將乙打倒在地,掐住脖子致乙深度昏迷。30分鐘后,甲發(fā)現(xiàn)乙未死,便舉刀刺乙,第一刀刺中乙腹,第二刀扎在乙的皮帶上,刺第三刀時刀柄折斷。甲長嘆“你命太大,整不死你,我服氣了”,遂將乙送醫(yī),乙得以保命。經(jīng)查,第一刀已致乙重傷。關于甲犯罪形態(tài)的認定,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A故意殺人罪的未遂犯B故意殺人罪的中止犯C故意傷害罪的既遂犯D故意殺人罪的不能犯:B30.甲持刀前往乙家欲殺害乙,路遇聯(lián)防隊員深感恐懼折返回家。甲的行為構成()。A犯罪中止B犯罪未遂C犯罪既遂D不構成犯罪:A31.藥店營業(yè)員李某與王某有仇。某日王某之妻到藥店買藥為王某治病,李某將一包砒霜混在藥中交給王妻。后李某后悔,于第二天到王某家欲取回砒霜,而王某謊稱已經(jīng)服完。李某見王某沒有什么異常,就沒有將真相告訴王某。幾天后,王某因服用李某提供的砒霜而死亡。李某的行為屬于()。A犯罪中止B犯罪既遂C犯罪未遂D犯罪預備:B32.甲15歲時盜竊一輛寶馬車價值50萬元;年滿16歲后盜竊一輛摩托車價值1萬元。關于本案正確的說法是()。A甲不負刑事責任B甲應負刑事責任,犯罪數(shù)額為1萬元C甲應負刑事責任,犯罪金額為51萬元D對甲可以從輕、減輕處罰:B33.2023年1月,甲(1993年4月生)因搶劫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年。2023年3月20日,甲以特別殘忍手段故意殺人后逃跑,6月被抓獲。關于本案,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A根據(jù)從舊兼從輕原則,本案不適用《刑法修正案(八)》B對甲故意殺人的行為,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C甲在審判時已滿18周歲,可以適用死刑D甲構成累犯,應當從重處罰:B34.甲國公民從乙國劫持丙國的飛機到丁國,后逃至我國領域內(nèi),我國司法機關對該人追究刑事責任,這體現(xiàn)了()。A保護原則B屬地原則C普遍原則D折中原則:C35.根據(jù)我國刑法規(guī)定,下列關于首要分子的表述哪一項是正確的?A首要分子只能是組織領導犯罪集團的人B首要分子只能是在聚眾犯罪中起組織、策劃、指揮作用的犯罪分子C首要分子都是主犯D首要分子既可以是主犯,也可以不是主犯:D36.減刑后實際執(zhí)行的刑期,判處無期徒刑的,不能少于()。A10年B13年C15年D20年:B37.在以下情況中,危害行為方面具有刑法意義的是(d)。A甲某因精神病發(fā)作用刀砍死了自己的丈夫B倉庫保管員甲某被歹徒捆綁并堵住嘴,眼看歹徒偷走巨額物資C甲某夢游中打傷了夜晚趕路的行人D甲菜農(nóng)在公共汽車秘密竊取鄰座的錢包,內(nèi)有人民幣2000元:D38.趙某因搶劫罪被判處有期徒刑7年,刑滿釋放后3年半又因盜竊罪被判處有期徒刑2年。對趙某依法不得適用()。A假釋B緩刑C減刑D臨外執(zhí)行:AB39.在死刑緩期執(zhí)行期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二年期滿后減為無期徒刑。A有過失犯罪B有一般立功表現(xiàn)C有故意犯罪D無任何好的或者壞的表現(xiàn):ABD40.下列哪些行為屬于過失犯罪?A甲沒有駕駛執(zhí)照,卻在馬路上駕駛汽車,行至一急拐彎處時,因為缺乏駕車技能,而沒有避免事故的發(fā)生B乙持有駕駛執(zhí)照,但在極度疲勞時駕駛汽車,行至一急拐彎處時,因為無力控制汽車而發(fā)生交通事故C丙持有駕駛執(zhí)照,駕駛面包車行至某商店時因購物,未使發(fā)動機熄火,讓12歲小孩坐在副駕駛位上。后者駕車前行,導致他人重傷D獵人丁在深山老林打獵,誤把上山采藥的老農(nóng)當作野豬,開槍致其死亡:ABCD41.我國刑法中對牽連犯的處罰原則有()。A從一重處斷B從一重從重處斷C數(shù)罪并罰D從輕處罰:ABC42.刑事責任的解決方式包括()。A定罪判刑B定罪免刑C轉移處理D消滅處理:ABCD43.下列關于罪刑相適應原則的說法哪些是正確的?A罪刑相適應原則要求刑法不溯及既往B罪刑相適應原則要求刑事立法制定合理的刑罰體系C罪刑相適應原則要求刑罰與犯罪性質.犯罪情節(jié)和罪犯的人身危險性相適應D罪刑相適應原則要求在行刑中合理地運用減刑.假釋等制度:BCD44.對下列哪些情形應當追究刑事責任?A15周歲的甲在聚眾斗毆中致人死亡B15周歲的乙非法拘禁他人使用暴力致人傷殘C15周歲的丙販賣海洛因8000克D15周歲的丁使用暴力奸淫幼女:ABCD45.下列選項中,體現(xiàn)罪責刑相適應原則的刑罰制度有()。A累犯B自首C緩刑D減刑:ABCD46.我國刑法理論中實質一罪包括()。A想象競合犯B結果加重犯C繼續(xù)犯D連續(xù)犯:ABC47.甲舉槍射擊乙,但因沒有瞄準而擊中丙,致丙死亡。關于本案,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A甲的行為屬于打擊錯誤B甲的行為屬于同一犯罪構成內(nèi)的事實認識錯誤C甲構成故意殺人(既遂)罪D甲構成故意殺人(未遂)罪與過失致人死亡罪:ABC48.對于累犯,()。A應當從重處罰B不得適用緩刑C不得減刑D不得假釋:ABD49.羅某因涉嫌搶劫被公安機關拘留后,尋機脫逃。對羅某的搶劫行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追訴期限為10年B追訴期限為15年C追訴期限為20年D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ABC50.在我國對刑法的立法解釋的方式有()。A刑法中用條文明確規(guī)定的解釋B國家立法機關在法律的起草說明中所作的解釋C全國人大常委會對刑法實施中發(fā)生的歧義所進行的解釋D國家立法機關工作人員撰寫的刑法釋義:ABC51.下列哪種情形體現(xiàn)出罪責刑相適應原則()。A對累犯從重處罰B對自首、立功的從寬處罰C對中止犯的處罰寬大于未遂犯、預備犯D對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ABCD52.下列哪些行為不是犯罪(BCD)。A甲酒后駕車將人撞死B乙駕車時,剎車突然失靈,致行人被撞死C丙趁黑夜盜得他人50元錢D丁獰獵時,誤擊了從樹叢中跑出的一個人:BCD53.根據(jù)我國刑法規(guī)定,犯罪地包括()。A犯罪結果地B犯罪行為地C罪犯住所地D罪犯被捕地:AB54.甲、乙二人所乘坐的“克林頓”號客輪在海上遇難,二人落水一同游向一塊木板。甲抓住木板后,發(fā)現(xiàn)木板只能承重一人,于是將已經(jīng)抓住木板的乙推開,致使乙溺水身亡。甲的行為不屬于()。A緊急避險,不應當處罰B避險過當,構成故意殺人罪,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C避險過當,構成故意殺人罪,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D避險過當,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應當從輕或減輕者處罰:ABD55.劉某,17歲,因犯盜竊罪被公安機關逮捕,法院根據(jù)刑法第17條第3款的規(guī)定,對其從輕處罰,符合刑法的()。A適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則B以事實為根據(jù),以法律為準繩C罪責刑相適應原則D罪刑法定原則:CD56.甲系某醫(yī)院內(nèi)科醫(yī)生。在為病人乙治療的過程中,與病人家屬發(fā)生爭執(zhí)。后乙發(fā)病,甲不聞不問,病人家屬百般懇求。甲稱:“平時你們不是什么都懂嗎?現(xiàn)在來找我干嘛?”結果乙因并發(fā)癥死亡。對于甲的行為()。A應當批評教育B構成不作為的故意殺人罪C甲的行為系由于病人家屬吵鬧引起,乙的死亡應由家屬和甲共同承擔責任D甲對乙的死亡應當承擔刑事責任:BD57.撤銷假釋的條件有()。A在假釋考驗期限內(nèi)犯新罪B在假釋考驗期限內(nèi),發(fā)現(xiàn)在判決宣告以前有漏判之罪C犯罪分子在假釋考驗期內(nèi),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或國務院公安部門有關假釋的監(jiān)督管理規(guī)定的行為,尚未構成新的犯罪的。D沒有立功表現(xiàn):ABC58.下列哪些案件不構成過失犯罪?A老師因學生不守課堂紀律,將其趕出教室,學生跳樓自殺B汽車修理工惡作劇,將高壓氣泵塞入同事肛門充氣,致其腸道、內(nèi)臟嚴重破損C路人見義勇為追趕小偷,小偷跳河游往對岸,路人見狀離去,小偷突然抽筋溺斃D鄰居看見6樓兒童馬上要從陽臺摔下,遂伸手去接,因未能接牢,兒童摔成重傷:ABCD59.對于精神病人的侵害行為,絕對不能實行正當防衛(wèi)。正確錯誤:錯60.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放任這種結果發(fā)生的心理態(tài)度。正確錯誤:錯61.適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則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在刑法中的體現(xiàn)。正確錯誤:對62.單位犯罪中,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與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與該犯罪單位成立共同犯罪。正確錯誤:錯63.只有犯罪行為和犯罪結果均發(fā)生在我國領域內(nèi),才可以認為是在我國領域內(nèi)犯罪。正確錯誤:錯64.犯罪行為引起了危害結果即為犯罪既遂。正確錯誤:對65.對根據(jù)普遍管轄原則所審理的犯罪,其實體法的適用根據(jù)是國際條約,而不是國內(nèi)刑法。正確錯誤:錯66.已經(jīng)著手實行犯罪,只要犯罪的特定危害結果沒有出現(xiàn),都是犯罪未遂。正確錯誤:對67.沒有辨認能力一定沒有控制能力,沒有控制能力也必然沒有辨認能力。正確錯誤:錯68.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應當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正確錯誤:錯69.兩個以上的單位共同故意實施犯罪的,不成立共同犯罪。正確錯誤:錯70.宣告緩刑,可以根據(jù)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nèi)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qū)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正確錯誤:對71.根據(jù)刑法規(guī)定,國家機關也可以成為犯罪的主體。正確錯誤:對72.認定因果關系則基本上完成了對于刑事責任的認定。正確錯誤:錯73.只要含有剝奪人身自由的內(nèi)容的法律規(guī)范,均屬于廣義的刑法。正確錯誤:錯74.定罪判刑是刑事責任實現(xiàn)的唯一方式。正確錯誤:錯75.不可抗力和過于自信的過失的區(qū)別,在于行為人能否避免危害結果的發(fā)生。正確錯誤:對76.如果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對于教唆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正確錯誤:對77.數(shù)罪中有判處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須執(zhí)行,其中附加刑種類相同的,合并執(zhí)行,種類不同的,分別執(zhí)行。正確錯誤:對78.刑事責任的哲學根據(jù),是人的絕對意志自由。正確錯誤:錯79.不作為,是指行為人負有實施某種特定行為的法律義務,而不履行該義務。正確錯誤:錯80.懲罰犯罪是我國刑罰的目的之一。正確錯誤:錯81.法益實際上就是犯罪客體,二者只是稱謂不同,并無實際變化。正確錯誤:對82.對于限制減刑的死刑緩期執(zhí)行的犯罪分子,緩期執(zhí)行期滿后依法減為無期徒刑的,不能少于25年,緩期執(zhí)行期滿后依法減為25年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20年。正確錯誤:對83.犯罪中止不可能發(fā)生在犯罪預備階段,只能發(fā)生在犯罪實行階段。正確錯誤:對84.刑罰的目的是我預防犯罪,包括特殊預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溝通中外文明的“絲綢之路”》聽課評課記錄3(新部編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歷史)
- 人教版部編歷史九年級下冊《第5課 第二次工業(yè)革命》聽課評課記錄
- 湘教版數(shù)學九年級上冊3.4.1《相似三角的判定》(第1課時)聽評課記錄
- 人教部編版九年級歷史下冊聽課評課記錄:第4課《日本明治維新》
- 北師大版歷史八年級上冊第2課《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聽課評課記錄
- 蘇教版四年級數(shù)學上冊期末復習口算練習題一
- 蘇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的口算》教學設計
- 上市或擬上市公司獨立董事聘任合同范本
- 孵化器委托運營協(xié)議書范本
- 企業(yè)承包合同范本
- 2023年菏澤醫(yī)學專科學校單招綜合素質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
- 鋁合金門窗設計說明
- 常見食物的嘌呤含量表匯總
- 小學數(shù)學-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
- 人教版數(shù)學八年級下冊同步練習(含答案)
- SB/T 10752-2012馬鈴薯雪花全粉
- 2023年湖南高速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英語)試題庫含答案解析
- 秦暉社會主義思想史課件
- 積累運用表示動作的詞語課件
- 機動車登記證書英文證書模板
- 質量管理體系基礎知識培訓-2016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