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癥心理衛(wèi)生講座培訓課件_第1頁
神經癥心理衛(wèi)生講座培訓課件_第2頁
神經癥心理衛(wèi)生講座培訓課件_第3頁
神經癥心理衛(wèi)生講座培訓課件_第4頁
神經癥心理衛(wèi)生講座培訓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神經癥心理衛(wèi)生講座神經癥總論(一)一、神經癥概念的發(fā)展史17世紀中期——18世紀末:神經癥作為一類疾病術語的確立1769年,蘇格蘭醫(yī)生WilliamCullen(1710-1790)提出。神經癥是指“沒有發(fā)熱和沒有局部病變的感覺和運動的病”,是“神經系統(tǒng)的一般性疾病”。包括:昏迷?。鹤渲小c瘓、各種意識喪失狀態(tài)。動力減退病:暈厥、消化不良、疑病癥等。痙攣?。菏肿愦まd癇、心悸、支氣管哮喘、百日咳、腹瀉、糖尿病、狂犬病、歇斯底里等。精神失常病:心神喪失、憂郁病、躁狂病、昏睡病等。Cullen的功績:提出神經癥的概念,在理論上把神經癥明確地區(qū)別于神經系統(tǒng)以外器官的疾病。2神經癥心理衛(wèi)生講座神經癥總論(二)約19世紀期間:神經癥被逐漸公認為沒有神經病理形態(tài)學改變的一類神經功能障礙并提出神經癥發(fā)病的心因觀1859,PaulBriquet描述了Briquet綜合征,神經癥現代心因觀的先驅Jean-MartinCharcot及其三個學生JosephBabinski,PierreJanet,SigmondFreud的研究1894年,德國人RobertSommer首次將“心因性”引入精神病學19世紀后期——20世紀中期:神經癥的心理學化時期20世紀后半葉:現代神經癥概念的確立3神經癥心理衛(wèi)生講座神經癥總論(三)二、神經癥描述性定義

本癥為一組精神障礙,主要表現為焦慮、恐懼,強迫、疑病癥狀,或神經衰弱癥狀。本障礙有一定人格基礎和起病常受心理社會(環(huán)境)因素影響。癥狀沒有可證實的器質性病變作基礎,并與病人的現實處境不相稱,但病人對存在的癥狀感到痛苦和無能為力,自知力完整或基本完整,病程多遷延。4神經癥心理衛(wèi)生講座神經癥總論(四)三、神經癥的共同特點

起病常與精神應激有關,并以患者人格特征為其發(fā)病的基礎。沒有任何可以證實的腦器質性病變或軀體疾病作前提?;颊邔膊”3窒喈數淖灾?,能主動要求治療。臨床主要表現為焦慮、恐懼、強迫癥狀、疑病癥狀或神經衰弱癥狀等。人格保持完整,社會現實檢驗能力未受損害。5神經癥心理衛(wèi)生講座神經癥總論(五)四、神經癥的分類(CCMD-3)4癔癥、嚴重應激障礙和適應障礙、神經癥42神經癥[F40-49]42.1恐懼癥(恐怖癥)[F40恐懼焦慮障礙]42.2焦慮癥[F41其它焦慮癥]42.3強迫癥[F42強迫性障礙]42.4軀體形式障礙[F45]42.5神經衰弱[F48.0]42.9其它或待分類的神經癥或軀體形式障礙

[F45.8其它軀體形式障礙;F48其它神經癥性障礙]6神經癥心理衛(wèi)生講座神經癥總論(六)五、神經癥的流行病學國外資料:國外統(tǒng)計(按ICD-9)患病率約為5%占一般通科醫(yī)師門診病例的63.2%(M.Shephered)終生患病率約為精神病的10~15倍國內資料:患病率22.21‰(1982),女性(39.93

)明顯高于男性(4.71

),農村高于城市。35.18‰(1991,北京市)。神經癥占縣醫(yī)院門診病人的9.5%(向孟澤,1982),占心理咨詢門診的59.2%(趙耕源,1986)。7神經癥心理衛(wèi)生講座神經癥總論(七)六、病因及發(fā)病機制病因心理因素——人格特點社會因素——生活事件生物學因素——遺傳因素、神經生化、疾?。X、軀體)因素、生理周期(青春期、更年期、孕產期)發(fā)病機制心理學假說:精神動力學派、行為學派、認知心理學觀點、人本主義學派。神經生化機制:5—HT功能、NE功能。8神經癥心理衛(wèi)生講座神經癥總論(八)七、診斷癥狀標準:至少有下列1項:①恐懼;②強迫癥狀;③驚恐發(fā)作;④焦慮;⑤軀體形式癥狀;⑥軀體化癥狀;⑦疑病癥狀;⑧神經衰弱癥狀嚴重標準:社會功能受損或無法擺脫的精神痛苦,促使其主動求醫(yī)。病程標準:符合癥狀標準至少已3個月,驚恐障礙另有規(guī)定。排除標準:排除器質性精神障礙、精神活性物質與非成癮物質所致精神障礙、各種精神病性障礙,如分裂癥、偏執(zhí)性精神病,及情感性精神障礙等。9神經癥心理衛(wèi)生講座神經癥總論(九)八、神經癥的治療治療原則:心理治療為主,生物學治療為輔。心理治療支持性心理治療特殊心理治療生物學治療藥物治療:抗焦慮藥物、抗抑郁藥物、中藥等勞動體育鍛煉針灸10神經癥心理衛(wèi)生講座神經癥各論——恐懼癥(一)一、描述性定義

恐懼癥(Phobia)即恐懼性神經癥(Phobicneurosis),是以對某種特定的事物、境遇或與人交往時而懷有強烈的恐懼為主要臨床相,且患者極力回避所害怕的事物或境遇,來解除焦慮、恐懼情緒為特征的一組神經癥。

二、特征對某種場合產生恐怖,明知不對,又無法控制,伴明顯的焦慮不安。一定有回避行為,越是回避說明病情越重。因為回避而影響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11神經癥心理衛(wèi)生講座神經癥各論——恐懼癥(二)三、流行病學資料患病率:國外統(tǒng)計男女終生患病率分別為11.1%和15.5%,我國為0.59‰。性別比:女>男發(fā)病年齡:多在20歲左右常見類型:廣場恐怖癥(60%)四、病因和發(fā)病機制心理社會因素:童年的經歷,生活事件、人格因素害羞、被動、依賴、焦慮)等。學習理論。生物學因素:遺傳因素:雙生子同病率,MZ(24%)>DZ(15%)(Kendler,etal.1992)。5—HT和NE系統(tǒng)(尚無定論)12神經癥心理衛(wèi)生講座神經癥各論——恐懼癥(三)五、臨床表現單純性恐懼癥(simplephobia):常見類型。幼年起病,持續(xù)到成年。對特定事物的恐怖(如:小動物、黑暗、高處、刀剪、尖銳物體等)。包括動物恐怖和特異環(huán)境恐怖。廣場恐懼癥(agoraphobia):可發(fā)生于任何年齡。女性多見。主要對特定的環(huán)境(如:公共場所、公共汽車站、火車站、商場等人多的環(huán)境)發(fā)生恐怖。聚會恐怖。社交恐懼癥(socialphobia):指在社交場所感到害羞、局促不安、笨拙、遲鈍等。赤面恐怖、對視恐怖。13神經癥心理衛(wèi)生講座神經癥各論——恐懼癥(四)六、診斷和鑒別診斷診斷要點:對某種特定的事物、境遇或與人交往時而懷有強烈的恐懼,恐怖程度與實際危險不相稱。伴有植物神經癥狀。患者極力回避所害怕的事物或境遇,來解除焦慮、恐懼情緒。自知力完整。防礙工作、學習、生活和社交;或因無法擺脫的精神痛苦而主動就醫(yī)。病程持續(xù)3個月以上。除外其他疾病。

鑒別診斷:焦慮癥、強迫癥、精神分裂癥。14神經癥心理衛(wèi)生講座神經癥各論——恐懼癥(五)七、治療心理治療藥物治療八、病程和預后病程:大多起病緩慢,也可以急起。病程可持續(xù)數年。預后:急性起病者預后良好。15神經癥心理衛(wèi)生講座神經癥各論——焦慮癥(一)一、描述性定義

焦慮癥,又稱焦慮性神經癥(AnxietyNeurosis)系以發(fā)作性或持續(xù)性的焦慮、緊張、驚恐不安為主要特征的神經癥性障礙,并伴有植物神經癥狀和運動性不安等癥狀。二、流行病學資料患病率:英、美國家一般居民的患病率為5%,我國為1.48‰。在心血管門診患者中約占10%。性別比:女:男≌2:1發(fā)病年齡:多在20~40歲之間常見類型:廣泛性焦慮癥(57%)16神經癥心理衛(wèi)生講座神經癥各論——焦慮癥(二)三、病因和發(fā)病機制心理社會因素:部分由于心理社會因素,部分無明確的因素。部分病人病前易于緊張、恐懼、警覺性高等。精神動力學派:過度的內心沖突對自我威脅的結果。生物學因素:遺傳因素:患者一級親屬的患病率達15~25%;同病率:MZ50%,DZ15%(GAD);MZ80~90%,DZ10~15%(PD)。神經生化因素:大腦額葉及邊緣系統(tǒng)的NE能系統(tǒng)、GABA能系統(tǒng)、5—HT系統(tǒng)與此癥的發(fā)病有關(假說)。17神經癥心理衛(wèi)生講座神經癥各論——焦慮癥(三)四、臨床表現廣泛性焦慮癥(GeneralizedAnxietyDisorder,GAD),又稱慢性焦慮癥。與處境不相稱的痛苦焦慮體驗。精神運動性不安。伴有軀體不適感的植物神經功能障礙。其它:睡眠障礙,警覺性增高。驚恐障礙(PanicDisorder,PD)又稱急性焦慮癥。急性發(fā)病,10分鐘達到高峰,一般發(fā)作不超過1小時。極度焦慮、恐懼伴隨運動不安和植物神經亢進癥狀。發(fā)作持續(xù)幾分鐘或幾小時,可自行終止。18神經癥心理衛(wèi)生講座神經癥各論——焦慮癥(四)五、診斷與鑒別診斷診斷要點臨床癥狀特點:GAD:焦慮+植物神經癥狀+運動不安PD:極度焦慮+運動不安病程:GAD:三個月;PD:≥3次/月或持續(xù)1月。排除標準鑒別診斷軀體疾?。汗谛牟 ⒍獍昝摯?、甲亢、嗜鉻細胞瘤等。精神疾?。浩渌窠洶Y、抑郁癥、精神分裂癥。19神經癥心理衛(wèi)生講座神經癥各論——焦慮癥(五)六、治療心理治療:行為療法(放松訓練等)藥物治療:七、病程和預后1/3的病人病程在0.5~2年,2/3的病人>2年。多數預后較好,少數預后欠佳。女性、年輕、病程短,病前性格良好預后好,反之預后差。20神經癥心理衛(wèi)生講座神經癥各論——強迫癥(一)一、描述性定義

強迫性神經癥(Obsessive-compulsiveNeurosis)又稱強迫性障礙(Obsessive-CompulsiveDisorder,OCD),是一種以反復出現強迫癥狀,包括強迫觀念和強迫動作為主要特征的一組神經癥。二、強迫癥狀的特點患者在意識領域中明知這些強迫癥狀是沒有現實意義、是不必要的,但患者用主觀意愿加以控制,無法擺脫?;颊邽榇硕械浇箲]和痛苦?;颊邔@些癥狀有自知力,求治心切。21神經癥心理衛(wèi)生講座神經癥各論——強迫癥(二)三、流行病學資料患病率:國外統(tǒng)計終生患病率大約為2~2.4%,年患病率為0.7%;我國為0.3‰。性別比:女≌男。發(fā)病年齡:青春期或青春期前后,成人患者1/3

~1/2發(fā)病于15歲左右。職業(yè)類型:腦力勞動者多。四、病因和發(fā)病機制心理社會因素:生活事件——誘發(fā)因素;人格特質——膽小怕事、優(yōu)柔寡斷、嚴肅、刻板、循規(guī)蹈矩、十全十美等等。生物學因素:遺傳因素:一級親屬的患病率3~7%。與抑郁癥的關系有相似之處。5—HT系統(tǒng)和神經內分泌功能(尚無定論)。22神經癥心理衛(wèi)生講座神經癥各論——強迫癥(三)五、臨床表現強迫觀念(obsessions)強迫懷疑(obsessivedoubt)強迫性回憶(obsessivereminiscences)強迫性窮思極慮(obsessiveruminations)強迫性對立思維(obsessivecontradictoryideas)強迫性情緒(obsessiveemotion)——恐懼強迫意向(obsessiveintentions)強迫動作(compulsions):強迫性洗滌(obsessivewashing)強迫計數(obsessivecounts)強迫性儀式動作(obsessiverituals)強迫性緩慢(obsessiveslowness)23神經癥心理衛(wèi)生講座神經癥各論——強迫癥(四)六、診斷和鑒別診斷診斷要點:符合神經癥的診斷標準;起病可能有一定的心理社會因素;有典型的強迫癥狀,內容不荒謬離奇;伴有明顯的焦慮不安和抑郁情緒;自知力完整,求治迫切;多數患者具有強迫性人格。鑒別診斷:焦慮癥、恐懼癥抑郁癥精神分裂癥腦器質性疾病24神經癥心理衛(wèi)生講座神經癥各論——強迫癥(五)七、治療心理治療:行為療法——系統(tǒng)脫敏療法、思維阻斷療法(thoughtstoppingtherapy)等。藥物治療:TCAs、SSRIs。八、病程和預后病程:多遷延,可達幾年或十幾年,呈波動性。預后:部分病人可自發(fā)緩解,多數預后較差。如急性起病,誘因明顯,病前無強迫性性格者預后較佳;發(fā)病年齡較早,起病緩慢,病程長,治療困難。25神經癥心理衛(wèi)生講座神經癥各論——軀體形式障礙(一)一、描述性定義是一種以持久地擔心或相信各種軀體癥狀的優(yōu)勢觀念為特征的神經癥。病人因這些癥狀反復就醫(yī),各種醫(yī)學檢查陰性和醫(yī)生的解釋,均不能打消其疑慮。即使有時存在某種軀體障礙,也不能解釋所訴癥狀的性質、程度,或其痛苦與優(yōu)勢觀念。經常伴有焦慮或抑郁情緒。盡管癥狀的發(fā)生和持續(xù)與不愉快的生活事件、困難或沖突密切有關,但病人常否認心理因素的存在。本障礙男女均有,為慢性波動性病程。26神經癥心理衛(wèi)生講座神經癥各論——軀體形式障礙(二)二、病因和發(fā)病機制心理社會因素——生活事件:缺乏安全感、軀體疾病后。醫(yī)源性影響:誤診、反復檢查、言行不當等。素質因素——人格基礎:敏感多疑、主觀、固執(zhí)、謹小慎微、對自身身體過分關注、十全十美等。

精神分析認為:疑病癥的表現是對他人的攻擊或敵意,通過壓抑和置換被轉換成自己的內在主訴。27神經癥心理衛(wèi)生講座神經癥各論——軀體形式障礙(三)三、臨床表現軀體化障礙[F45.0]:是一種以多種多樣、經常變化的軀體癥狀為主的神經癥。癥狀可涉及身體的任何系統(tǒng)或器官,最常見的是胃腸道不適(如疼痛、打嗝、返酸、嘔吐、惡心等),異常的皮膚感覺(如瘙癢、燒灼感、刺痛、麻木感、酸痛等),皮膚斑點,性及月經方面的主訴也很常見,常存在明顯的抑郁和焦慮。常為慢性波動性病程(2年以上),常伴有社會、人際及家庭行為方面長期存在的嚴重障礙。女性遠多于男性,多在成年早期發(fā)病。28神經癥心理衛(wèi)生講座神經癥各論——軀體形式障礙(四)三、臨床表現未分化軀體形式障礙[F45.1]軀體癥狀的主訴具有多樣性、變異性的特點,但構成軀體化障礙的典型性不夠,應考慮本診斷。除病程短于2年外,符合軀體化障礙的其余標準。29神經癥心理衛(wèi)生講座神經癥各論——軀體形式障礙(五)三、臨床表現疑病癥[F45.2疑病障礙]:是一種以擔心或相信患嚴重軀體疾病的持久性優(yōu)勢觀念為主的神經癥,病人因此這種癥狀反復就醫(yī),各種醫(yī)學檢查陰性和醫(yī)生的解釋,均不能打消其疑慮。即使病人有時存在某種軀體障礙,但不能解釋所訴癥狀的性質,程度,或病人的痛苦與優(yōu)勢觀念,常伴有焦慮或抑郁。對身體畸形(雖然根據不足)的疑慮或優(yōu)勢觀念也屬本癥。本障礙男女均有,無明顯家庭特點(與軀體化障礙不同),常為慢性波動性病程。30神經癥心理衛(wèi)生講座神經癥各論——軀體形式障礙(六)三、臨床表現軀體形式自主神經紊亂[F45.3]:是一種主要受自主神經支配的器官系統(tǒng)(如心血管、胃腸道、呼吸系統(tǒng))發(fā)生軀體障礙所致的神經癥樣綜合征。病人在自主神經興奮癥狀(如心悸、出汗、臉紅、震顫)基礎上,又發(fā)生了非特異的,但更有個體特征和主觀性的癥狀,如部位不定的疼痛、燒灼感、沉重感、緊束感、腫脹感,經檢查這些癥狀都不能證明有關器官和系統(tǒng)發(fā)生了軀體障礙。因此本障礙的特征在于明顯的自主神經受累,非特異性的癥狀附加了主觀的主訴,以及堅持將癥狀歸咎于某一特定的器官或系統(tǒng)。31神經癥心理衛(wèi)生講座神經癥各論——軀體形式障礙(八)六、治療心理治療:藥物治療:對癥處理七、病程和預后病程:病程可長可短,短者幾天到數月,長者可達2年以上,而且以慢性遷延者居多。預后:通常起病急,誘因明顯,及時治療,無性格缺陷者預后良好;起病緩慢,性格不良,無明顯誘因,處理不及時,治療不當者預后不好。33神經癥心理衛(wèi)生講座神經癥各論——神經衰弱(一)一、描述性定義

神經衰弱(neurasthenia)是以精神易興奮和腦力易疲勞為主要特點的一組神經癥。臨床主要表現腦力工作不能持久,情緒不穩(wěn),易激惹、煩惱,睡眠障礙。二、流行病學資料患病率:我國時點患病率為13.03‰,占神經癥的58.7%(1982)。國外廢除這一診斷類別。性別比:女=男。發(fā)病年齡:16~40歲青壯年。職業(yè)類別:腦力勞動者居多。34神經癥心理衛(wèi)生講座神經癥各論——神經衰弱(二)三、病因和發(fā)病機制心理社會因素——生活事件:引起精神的持續(xù)緊張和長期的內心矛盾。素質因素——人格基礎:敏感多疑、膽怯、自卑、依賴性強、自制力差等。軀體因素——腦、軀體疾病后。35神經癥心理衛(wèi)生講座神經癥各論——神經衰弱(三)四、臨床表現精神易興奮:聯想和回憶增多且雜亂、感覺過敏。精神易疲勞:易疲勞、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差。情緒障礙:易激惹、煩惱、緊張。緊張性疼痛:緊張性頭痛、肢體肌肉酸痛。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消化、循環(huán)、性功能等。睡眠障礙:入睡困難、多夢、睡眠淺等。繼發(fā)性癥狀:繼發(fā)性心理反應。

軀體不適焦慮植物神經紊亂疑病癥狀

癥狀惡化神經功能負擔加重

36神經癥心理衛(wèi)生講座神經癥各論——神經衰弱(四)五、診斷和鑒別診斷

診斷具有導致大腦功能活動過度緊張的因素;臨床以精神易興奮,易疲勞為特點,出現情緒不穩(wěn)、煩惱、睡眠障礙為主要癥狀;具有個性素質特點;病程反復、遷延。癥狀可隨情緒、睡眠及休息的情況而波動;排除其它精神障礙及軀體疾病。

鑒別診斷神經衰弱癥狀群其它精神障礙

37神經癥心理衛(wèi)生講座神經癥各論——神經衰弱(五)六、治療心理治療:藥物治療:消除病理過程,調整神經功能??菇箲]藥物:溴劑、催眠藥物:興奮癥狀—弱安定劑;衰弱癥狀—咖啡因、谷氨酸、維生素。其它對癥治療:植物N功能紊亂—谷維素,焦慮—安定類。中藥治療:歸脾湯、附子理中湯胰島素低血糖治療:物理療法:平流電鈣離子透入、共鳴火花、電按摩療法。其它療法:針灸、耳針、推拿、太極拳等。七、病程和預后病程:病程以慢性遷延者居多,波動大,易反復。預后:及時治療,合理安排工作、生活,消除病因,正確對待疾病,可達緩解或治愈。38神經癥心理衛(wèi)生講座癔癥39神經癥心理衛(wèi)生講座癔癥一、描述性定義癔病或歇斯底里(hysteria):指一種以解離癥狀和轉換癥狀為主的精神障礙這些癥狀沒有可證實的器質性病變基礎本障礙有癔癥性人格基礎和起病常受心理社會(環(huán)境)因素影響除癔癥性精神病或癔癥性意識障礙有自知力障礙外,自知力基本完整病程多反復遷延常見于青春期和更年期,女性較多。二、流行病學資料患病率:國外統(tǒng)計患病率為3~6‰。我國時點患病率為3.55‰,農村(2.09‰)高于城市(5.0

‰)。性別比:女>男。發(fā)病年齡:16~35歲,40歲以后少見。40神經癥心理衛(wèi)生講座癔癥三、病因和發(fā)病機制心理社會因素:生活事件——第一次發(fā)病因素,以后發(fā)病可無誘發(fā)因素,通過觸景生情、聯想、暗示或自我暗示發(fā)病。癔癥性人格——情感豐富、暗示性強、自我中心、富于幻想。精神動力學、行為主義。生物學因素:遺傳因素:一級親屬男性患病率2.4%,女性6.4%。雙生子同病率不支持。腦器質性因素:提供發(fā)病基礎41神經癥心理衛(wèi)生講座癔癥四、臨床表現癔癥性精神障礙(Hystericalpsychologicaldisorders)、解離障礙(DissociativeDisorders)情感爆發(fā)(emotionaloutburst);癔病性朦朧狀態(tài)(hystericaltwilightstate);癔病性漫游癥(hystericalfugue);分離性身份障礙(dissociativeidentitydisorder):附體狀態(tài)(possession)癔癥性遺忘(hystericalamnesia);癔病性假性癡呆(hystericalpseudo-dementia):Ganser綜合征,童樣癡呆;癔癥性精神病(hystericalpsychosis):癔病性木僵(hystericalstupor);42神經癥心理衛(wèi)生講座癔癥癔癥性軀體障礙(hy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