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原理課程設計模板_第1頁
機械原理課程設計模板_第2頁
機械原理課程設計模板_第3頁
機械原理課程設計模板_第4頁
機械原理課程設計模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機械原理課程設計模板

《機械原理》課程設計報告

題目:牛頭刨床設計專業(yè):機械工程及自動化班級:10機械3學號:10130107姓名:梁貴龍指導教師:趙濤

天津理工大學中環(huán)信息學院

自動化工程系2023年6月20日

目錄

工作原理2一.設計任務3二.設計數(shù)據(jù)3三.設計要求3四.設計方案選定4五.機構的運動分析5六.機構動態(tài)靜力分析10七.數(shù)據(jù)總匯并繪圖11八.總結11九.

工作原理

牛頭刨床是一種用于平面切削加工的機床,如圖a)所示。電動機經(jīng)過皮帶和齒輪傳動,帶動曲柄2和固結在其上的凸輪8。刨床工作時,由導桿機構2-3-4-5-6帶動刨頭6和刨刀7作往復運動。刨頭左行時,刨刀不切削,稱為空回行程,此時要求速度較高,以提高生產(chǎn)率。為此刨床采用有急回運動的導桿機構。刨刀每切削完一次,利用空回行程的時間,凸輪8通過四桿機構1-9-10-11與棘輪帶動螺旋機構(圖中未畫),使工作臺連同工件作一次進給運動,以便刨刀繼續(xù)切削。刨頭在工作過程中,受到很大的切削阻力(在切削的前后各有一段0.05H的空刀距離,見圖b),而空回行程中則沒有切削阻力。因此刨頭在整個運動循環(huán)中,受力變化是很大的,這就影響了主軸的勻速轉動,故需安裝飛輪來減小主軸的速度波動,以提高切削質(zhì)量和減少電動機容量。

(a)

(b)

課程設計二牛頭刨床刨刀的往復運動機構

一.設計任務

1、運動方案設計。

2、確定執(zhí)行機構的運動尺寸。3、進行導桿機構的運動分析。4、對導桿機構進行動態(tài)靜力分析。

5、匯總數(shù)據(jù)畫出刨頭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線圖以及平衡力矩的變化曲線。

二.設計數(shù)據(jù)

本組選擇第Ⅲ組數(shù)據(jù)

表1

三.設計要求

要求:按表1-2所分派確定1~2個位置的各運動副中反作用力及曲柄上所需平衡力矩。以上內(nèi)容作在運動分析的同一張圖紙上(見圖例1)。

表1-2機構位置分派圖

1、運動方案設計

根據(jù)牛頭刨床的工作原理,擬定1~2個其他形式的執(zhí)行機構(連桿機構),給出機構簡圖并簡單介紹其傳動特點。2、確定執(zhí)行機構的運動尺寸

根據(jù)表一對應組的數(shù)據(jù),用圖解法設計連桿機構的尺寸,并將設計結果和步驟寫在設計說明書中。注意:為使整個過程最大壓力角最小,刨頭導路應位于導桿端點B所作圓弧高的平分線上(見圖d)。3、進行導桿機構的運動分析

根據(jù)表一對應組的數(shù)據(jù),每人做曲柄對應2個位置的速度和加速度分析,要求用圖解法畫出速度和加速度多邊形,列出矢量方程,求出刨頭6的速度、加速度,將過程詳細地寫在說明書中。

4、對導桿機構進行動態(tài)靜力分析

根據(jù)表二對應組的數(shù)據(jù),每人確定機構對應位置的各運動副反力及應加于曲柄上的平衡力矩。作圖部分與尺寸設計及運動分析畫在同一張紙上(2號或3號圖紙)。提醒:假使所給數(shù)據(jù)不便利作圖可稍微改動數(shù)據(jù),但各組數(shù)據(jù)應當一致,并列出改動值。5、數(shù)據(jù)總匯并繪圖

最終根據(jù)匯總數(shù)據(jù)畫出一份刨頭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線圖以及平衡力矩的變化曲線。

6、完成說明書

每人編寫設計說明書一份。寫明組號,對應曲柄的角度位置。

四.設計方案選定

如圖2所示,牛頭刨床的主傳動機構采用導桿機構、連桿滑塊機構組成的5桿機構。采用導桿機構,滑塊與導桿之間的傳動角r始終為90o,且適當確定構件尺寸,可以保證機構工作行程速度較低并且均勻,而空回行程速度較高,滿足急回特性要求。適當確定刨頭的導路位置,可以使圖2壓力角盡量小。

五.機構的運動分析

1、導桿機構的運動分析(見圖例1)

思路:

已知曲柄每分鐘轉數(shù)n2,各構件尺寸及重心位置,且刨頭導路x-x位于導桿端點B所作的圓弧高的平分線上。

要求做機構的運動簡圖,并作機構兩位置的速度、加速度多邊形以及刨頭的運動線圖。以上內(nèi)容與后面的動靜力分析一起畫在1號圖紙上。

曲柄位置圖的作法為取1和8為工作行程起點和終點對應的曲柄位置,1和為切削起點和終點所對應的位置,其余2,3…12等,是由位置1起順2方向?qū)⑶鷪A周作12等分的位置。

步驟:

1)設計導桿機構。按已知條件確定導桿機構的未知參數(shù)。其中滑塊6的導路x-x的位置可根據(jù)連桿5傳力給滑塊6的最有利條件來確定,即x-x應位于B點所畫圓弧高的平分線上(見圖例1)。

2)作機構運動簡圖。選取比例尺l按表4-2所分派的兩個曲柄位置作出機構的運動簡圖,其中一個位置用粗線畫出。曲柄位置的做法如圖4-2;取滑塊6在上極限時所對應的曲柄位置為起始位置1,按轉向?qū)⑶鷪A周十二等分,得十二個曲柄位置,顯然位置8對應于滑塊6處于下極限的位置。再作出開始切削和中止切削所對應的1’和8’兩位置。共計14個機構位置。

3)作速度,加速度多邊形。選取速度比例尺v=0.0168((a=0.0168

m/s

)和加速度比例尺mm

m/s2mm

),用相對運動圖解法作該兩個位置的速度多邊形和加速度多邊形,

并將起結果列入表。

4)作滑塊的運動線圖。根據(jù)機構的各個位置,找出滑塊6上C點的各對應位置,以位置1為起始點,量取滑塊的相應位移,取位移比例尺=0.0109(

m

),作sc(t)mm

線圖。為了能直接從機構運動簡圖上量取滑塊位移。然后根據(jù)sc(t)線圖用圖解微風法(弦線法)作出滑塊的速度vc(t)線圖,并將結果與其相對運動圖解法的結果比較。5)繪制滑塊的加速度線圖(見圖1)

4點速度分析

1).選取長度比例尺l,作出機構在位置4的運動簡圖。

如一號圖紙所示,選取l=lO2A/O2A=0.001(m/mm)進行作圖,lO2A表示構件的實際長度,O2A表示構件在圖樣上的尺寸。作圖時,必需注意l的大小應選得適當,以保證對機構運動完整、確鑿、明白的表達,另外應在圖面上留下速度多邊形、加速度多邊形等其他相關分析圖形的位置。

2.)求原動件上運動副中心A的vA2和aA

ω2=(2*π*72/60)=1.05rad/s

vA2=ω2lO2A=(2*π*72/60)*65=0.829m/s

式中vA2——A點速度(m/s)方向丄AO2

aA=ω22lO2A=6.247m/s2

式中aA——A點加速度(m/s2),方向A→O2

3.)解待求點的速度及其相關構件的角速度

由原動件出發(fā)向遠離原動件方向依次取各構件為分開體,利用絕對運動與牽連運動和相對運動關系矢量方程式,作圖求解。

(1)列出OB桿A點的速度矢量方程,根據(jù)平面運動的構件兩點間速度的關系

絕對速度=牽連速度+相對速度

先列出構件2、4上瞬時重合點A(A2,A4)的方程,未知數(shù)為兩個,其速度方程:

vA2=VA4+vA4A2

方向:丄AO2丄AO4∥AO4大?。害?lO2A??

(2)定出速度比例尺在圖紙中,取p為速度極點,取矢量pa代表vA2,則速度比例尺v(ms1/mm)

v=

vA2pa

=0.0025ms1/mm

pa=325mm

(3)作速度多邊形,求出ω2根據(jù)矢量方程式作出速度多邊形的pb部分,則vA(m/s)

4

vA=vpb=0.829m/s

4

vA4A2=vba=0.23m/sω2=vA4/lAO4=1.05rad/s

其轉向為順時針方向。

VB4=ω4lBO=1.940m/s

4

B點速度為VB4,方向與vA同向.

4

(4)列出C點速度矢量方程,作圖求解VC6、VC6B4

VC6=VB4+VC6B4

方向:水平丄BO4丄BC大?。海喀?lbO4?通過作圖,確定C點速度為

VC6B4=vcd=0.21m/sVC6=vpd=1.940m/s

式中VC6B4——C5點速度,方向丄BC式中VC6——C點速度,方向為p→d。4.解待求點的加速度及其相關構件的角加速度

(1)列出A點加速度矢量方程式牽連速度為移動時

絕對加速度=牽連加速度+相對加速度

牽連運動為轉動時,(由于牽連運動與相對運動相互影響)

絕對加速度=牽連加速度+相對加速度+哥氏加速度

要求B點加速度,得先求出A點加速度

aA=ano2+ao2=anA+aA+ar+ak

方向:?∥AO2丄AO2∥AB丄AB∥AB丄AB大?。海喀?2lAO20ω

2

4

lAO4??2ω4vA4A2

(2)定出加速度比例尺在一號圖紙中取p為加速度極點,去矢量pa’代表anA,取加速度比例尺a=0.01(ms/mm)

anA=ω

2

2

4

lAO4=1.5*1.5*537=1.969m/s2

anA

=0.087m/s2/mmp'a'

p'a'=6mm

a=

ano2=ω22lAO2=6.25m/s2a哥=2ω4vA4A2=1.131m/s2

(3)作加速度多邊形,求出aA、aA、aB根據(jù)矢量方程圖的p’a’d’c’b’部分,則

aA=a*a’d’=2.2m/s2aA’=a*b’c’=6.0m/s2

aA=ap’d’=6.247m/s2方向為水平向右下34

α=a

A

/lAO=2.3rad/s

4

2

aB=aAlBO/lAO==6.0m/s2

4

4

anB=ω

2

4

lBO=7.0m/s2

4

(4)列出C點加速度矢量方程,作圖求解ac、anCB、aCB

ac=anCB+aCB+anB+aB

方向:水平∥BC丄BC∥AB丄AB大?。海縑C6B42/lBC?ω由上式可得:

lBC=0.36*=325mm

2

4

lBOaAlBO/lAO

4

4

4

a

n

CBn

=VC6B4/lBC=4m/s=ω

A

22

aa

B

B4

2

lBO=7.0m/s

4

2

=alBO/lAO=6.0m/s

4

4

2

aCB=4.0/s2ac=6.1m/s2

11點數(shù)據(jù)匯總

六.機構動態(tài)靜力分析

1、2點靜力分析

在分析動態(tài)靜力的過程中可以分為刨頭,搖桿滑塊,曲柄三個部分。首先說明刨頭的力的分析過程:

對于刨頭可以列出以下力的平衡方程式:

∈F=0P+G6+Fi6+R56+R16=0方向:∥x軸∥y軸與a6反向∥BC∥y軸大?。?000620-m6a6??以作圖法求得:

取g=10m/s,則m6=62kg,

Fi6=-m6a6=62*5.9=365.8N(沿x軸水平向左)

位置2R56=7800N位置2R16=930N(沿y軸向上)

2

七.數(shù)據(jù)總匯并繪圖

選取位移速度加速度比例尺分別為5mm/mm;10mm/s/mm;100mm/s^2/mm,繪制圖形。

八.總結經(jīng)過緊張而又幸苦的四周的課程設計終止了,看著自己的設計,既高興又擔憂,

高興的是自己的設計終究終止了,擔憂的是自己的設計還有好多的不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