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傳承孝道文化弘揚傳統(tǒng)美德主題實踐活動方案_第1頁
開展傳承孝道文化弘揚傳統(tǒng)美德主題實踐活動方案_第2頁
開展傳承孝道文化弘揚傳統(tǒng)美德主題實踐活動方案_第3頁
開展傳承孝道文化弘揚傳統(tǒng)美德主題實踐活動方案_第4頁
開展傳承孝道文化弘揚傳統(tǒng)美德主題實踐活動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開展傳承孝道文化弘揚傳統(tǒng)美德主題實踐活動方案篇1:開展傳承孝道文化弘揚傳統(tǒng)美德主題實踐活動方案

白泥井鎮(zhèn)中心小學

開展"傳承孝道文化,弘揚傳統(tǒng)美德"主題實踐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倡導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悌愛兄長的道德風尚,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弘揚孝道文化,努力營造孝敬父母,感恩社會的良好社會氛圍。

二、活動目的

通過"弘揚孝道文化,繼承傳統(tǒng)美德"主題實踐活動開展,加強青少年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構建和諧家庭關系,推動和諧社會建設。進一步加強青少年從小懂得孝敬父母,關心父母生活,關愛父母健康,多與父母談心交流;使學生懂得尊重他人,發(fā)揚尊師重教、尊老愛幼美德;使學生懂得回報社會,自立自強,發(fā)奮努力,為社會發(fā)展進步貢獻力量。

三、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各班主任

四、活動時間:2014年4月13日2014年4月23日

五、活動內容及具體要求

1讀一本孝道文化書籍

利用班隊課組織學生讀一本敬老書籍,讓學生了解孝道文化,懂得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以與閱讀敬老有關的內容辦一張手抄報,每班上交3張尊老敬老優(yōu)秀作品。

2講一個孝道經(jīng)典故事

"行孝道、知感恩"為主題開展一次講故事比賽,用敬老愛老的故事來教育引導青少年學生。

3、做一件敬老愛老好事

組織開展敬老愛老助老實踐,通過開展"我為媽媽洗洗腳、梳梳頭"、"我為長輩洗洗腳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敬老愛老助老的良好道德風尚。

4寫一篇孝道感悟文章

通過讀敬老書籍、做敬老好事等,讓學生寫一篇孝道文章。各班上交5篇優(yōu)秀作品。

5出一期孝道文化???/p>

出一期敬老愛老專題黑板報。

6舉行一次敬老孝老國旗下講話

舉行升旗儀式講話,通過升旗講話教育引導學生弘揚傳統(tǒng)美德,做一名尊老敬老助老的好少年。

7、推薦一批優(yōu)秀親子教育書籍

向家長和學生推薦孝老愛親內容的教育經(jīng)典書籍;

六、活動總要求

1、各年級、各班級要認真組織和落實好該項工作,積極推進活動的開展。充分利用學生會、家長會等會議和活動以及標語、廣播等多種形式,開展好孝道文化宣傳,做到重點宣傳與普及宣傳相結合,重大節(jié)假日、重大活動,重點宣傳;德育課、主題班隊課中滲透,在校園內形成尊老敬老、孝敬長輩的良好氛圍。

2、各年級、各班級進行"弘揚孝道文化,繼承傳統(tǒng)美德"主題實踐活動扎實有效開展落實完成后,要及時總結;并將相關材料和圖片資料上交到學校德育處。

白泥井鎮(zhèn)中心小學

2014年4月15日

篇2:傳承孝道文化推進道德教育課程建設實施方案

常州市基礎教育《傳承孝道文化推進道德教育》課程建設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2012年常州市基礎教育課程基地建設》精神,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結合學校十二五規(guī)劃目標及近年來課程建設的情況,制訂《傳承孝道文化

推進道德教育》課程基地建設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弘揚孝道文化,充分發(fā)揮孝道文化在和諧校園、和諧家庭、和諧社會建設中的特殊作用,在全校營造"孝德品行"的良好氛圍,積極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道德建設。

二、目標任務

總體目標:

"傳承美德、弘揚孝道、構建和諧"。用三年時間(2012.122015.12)以"孝道"教育為突破口,推進學校道德教育,使學生養(yǎng)成"崇孝"美德,提高思想道德素質,使校園形成孝道氛圍,尊老、愛老、敬老蔚然成風,促進師生和諧共進,并能輻射到家庭和社會。

具體目標:

通過"孝道文化"課程基地建設,我們的愿景有以下幾點:

1.通過"孝道文化"課程基地建設,提高辦學品位,豐富辦學內涵,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育人環(huán)境。

2.通過具體實施"孝道文化"課程體系,提高學生的品德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情懷,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關注學生的終身發(fā)展。

3.通過"孝道文化"課程基地建設,豐富德育課程體系,探索切合我校實際的校本課程特色模式,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4.我們通過課程建設形成引導學生自覺接受并踐行的孝道準則,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

發(fā)揮德育課程基地的幅射和帶動作用,促進學校、師生、社區(qū)等各項事業(yè)的和諧發(fā)展。

5.在實踐的基礎上,繼承和發(fā)揚孝道文化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精髓,剔除和摒棄封建的落后的不合時宜的東西,在揚棄中發(fā)展孝道文化。能夠研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適用于中學生的孝道文化教育理論,用以指導學校孝道文化教育,并與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榮辱觀以及建設和諧社會有機結合起來。

6.意圖通過"孝道文化"建設,實現(xiàn)對學生的教育規(guī)劃:

基于以上目標,我們將著力從兩個大的方面具體實施:

1.著力于"孝道文化"課程體系的開發(fā)。要建設高質量的課程基地,必然要開發(fā)高水平的課程體系,為此我們經(jīng)過充分調研和專家論證,決定以"孝道文化"為主線,以跨學科,社團化,校內外為原則,開發(fā)適合我校實際的"孝道文化"課程體系。為此我們將從四個方面著力實施:

(1)以"孝道文化"為主題,打造特色鮮明的育人環(huán)境。

(2)以"孝道文化"為主線開發(fā)適用于不同學段,不同層次的校本課程資源。

(3)在校內建立社團或興趣小組,開展豐富多彩的孝道專題活動。

(4)組織學生走出校園,開展以"孝"為主線的社會實踐活動。

(5)以課堂為輔助,學科教學滲透孝道教育。

(6)以過程性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加強對學生"孝道"準則的考核。

2.著力于"孝道文化"課程基地的實施和長效運作機制建設。課程基地要發(fā)揮其幅射和示范作用,必須要有物質或非物質的成果,還要有成熟規(guī)范的運作機制。我們將具體實施以下工作:

(1)開展孝道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使孝道具有鮮明的時代內涵和現(xiàn)代生命力。

(2)探索構建新的育人理念,從中華傳統(tǒng)文化和農(nóng)村學生的特點出發(fā),立意于人的發(fā)展,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評價方式,促進學生長遠、健康發(fā)展。

(3)聘請專家指導,加強校本培訓,促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

(4)創(chuàng)作學校孝道文化歌曲。

(5)我們將建設電子閱覽室,演講廳,"孝道文化"研究室,校本課程教研室等職能科室,確保課程基地有效運作,并形成長效機制。

三、工作舉措

第一階段:準備、申報階段(2012.122013.6)

1.成立校課程建設領導小組,制定項目研究方案,確立項目研究形式,細化項目研究內容。

2.收集整理有關孝道文化的各種資料,并對孝道含義進行解讀。

3.制定調查表,學生自學相關內容、實驗教材和德育目標,把握孝道文化教育的內容。

《學生尊長敬老情況調查問卷》:

(1)早上起床能向父母長輩問候

(2)平時與父母長輩說話態(tài)度和氣

(3)每次鬧別扭的時候,自己主動打破僵局

(4)知道父母工作辛苦,能關心父母為其倒茶、盛飯

(5)知道父母愛吃什么

(6)知道父母生日

(7)能幫助做家務

(8)覺得父母說話太多,希望他們尊重自己的決定

(9)任性對父母長輩發(fā)脾氣、頂嘴

(10)自理能力差,自己的事要讓父母操心

4.確定實驗對象,進行調查,與學生座談,學習動力教育等。確定重點研究的內容及列出實施教育的切入點;制定具體的教育內容與計劃。

5.開始具體實施

①孝道學習:組織學習古代"24孝"及新版"24孝"孝道行為標準。

②主題活動:以班團活動為主陣地,進行系列化孝道教育;

③學科滲透:以課堂教學為輔助,學科教學滲透孝道教育契入點;

④環(huán)境熏陶:以校園文化為熏陶,潛移默化影響;并創(chuàng)作學校孝道建設歌曲。

⑤實踐養(yǎng)成:以制度約束,強化行為習慣為保障,敦促學生養(yǎng)成行孝意識。

第二階段:

重點實驗和調整階段(2013.7--2015.6)

1.制訂孝道行為規(guī)范;

制定了10條具體規(guī)范。①每天上下學打招呼。②長輩下班要說"您辛苦了"。③長輩生日要主動問候

送小禮物。④在平時生活中開支合理,不亂花錢,珍惜物品,不浪費糧食,節(jié)約勤儉。⑤每天要堅持做家務。⑥按時上學、獨立完成作業(yè),學習中持之以恒、迎難而上,能以刻苦求學報答父母。不用家長督促。⑦長輩生病,侍奉、作簡單飯、安慰。⑧主動與家長交談、商量、不發(fā)小脾氣。

⑨不到不宜去的娛樂場所,不做壞事,不讓家長操心。⑩為人處事謙和有禮,尊老愛幼,尊敬師長,父母之間發(fā)生矛盾,要懂得調解。

2.開設孝道校本課程;

我們積極組織相關實驗教師廣泛收集"孝道"材料,課題組編印了校本課程《〈孝經(jīng)〉選讀》《〈曾子〉解析》《走進文明》《孝道故事》等,初一年級專門開設了《曾子孝道文化》校本課程。

3.圍繞"孝道"請專家作報告、地方人士講故事、學校教師講案例;

4.開展孝道專題系列活動:

(1)宣傳孝道理念:①國旗下講話"弘揚孝道文化

共建和諧家園";②孝道文化圖片展;③以"孝行天下"為主題的班會活動;④以"孝行天下"為主題的黑板報。

(2)傳遞孝心書信:①利用元旦,給父母傳遞孝心明信片;②學會自主,學習制定自己的生涯發(fā)展規(guī)劃;③知恩圖報,積極進取,為家庭、學校爭光;④回報社會,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

(3)共建孝心社區(qū):①禮讓遇人,和諧共建寒假社區(qū)實踐活動;②孝敬于親,天倫之道給長輩發(fā)送新年祝福短信;③學一條語錄,做一件孝心之事。

(4)體驗孝道活動:

①開展節(jié)日自我教育活動:利用寒假過中國年的時間,要學生說三句話:"您辛苦了、您好、新年快樂";做三件事:"鞠躬、讓食、抄三幅對聯(lián)"。充分利用"三八國際婦女節(jié)"、"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以及"母親節(jié)"、"父親節(jié)"、"重陽節(jié)"組織學生開展愛父母的教育活動。將這些節(jié)日定為學生的"孝敬日"。要求學生在"孝敬日"至少用一個課時,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或社會公益勞動。組織開展"我讓露笑臉"活動;

②"聆聽故事體味孝"故事大賽;

③"孝行天下"主題公開班會;

④誠實守信,一言九鼎簽訂考試誠信書;

⑤肩負厚望,胸懷理想中考理想前途教育。

(5)傳承孝道精神:①牢記傳統(tǒng),祭掃烈士陵園;②"孝行天下"征文、演講比賽;

(6)彰顯孝道文化①雙親疾苦,心中常憶"感恩"公益活動;②遠離危險,自我保護逃生演練;③心中有愛,熱愛自然放飛理想活動。

(7)評選孝行之星:評選"求知之星";"誠信之星";"關愛之星";"感恩之星";"敬長之星"。

第三階段:整理總結階段(2015.62015.12)

1.整理和研究各種實驗數(shù)據(jù)以及實踐中積累的所有資料;

2.總結經(jīng)驗,撰寫《課程研究總結報告》。

3.利用孝道文化室展示課程研究成果。

四、績效預期

(一)深化教學改革:

孝道教育為正在進行的新課程改革提供了參考。改進和創(chuàng)新教育方式。拓展現(xiàn)有的教育內容,轉變教與學的方式。打通課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知識與素養(yǎng)的聯(lián)系,促進學生素質的提升和人格的完善。實施新孝道教育不僅不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而且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走出了許多教育工作者"抓德育誤智育"的誤區(qū),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開辟了一條嶄新的道路。

(二)促進學生成長:

"孝道文化"課程基地建設堅持以人為本,一切為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諧發(fā)展尤其是豐富學生的人文情懷。我們看到當今社會高度發(fā)展的物質文明并沒有帶來精神文明的同步發(fā)展,高科技在給人們帶來巨大享受的同時,也打開了潘多拉魔盒,功利主義盛行,技術主意泛濫,環(huán)境污染日益嚴重,追逐時尚遠離經(jīng)典等,凡此種種都造成了人格的扭曲和畸形。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建設"孝道文化"課程基地,希望以"孝"文化為載體,通過多樣化的教育手段,依靠文化的濡染滲入學生的內心,融入學生的靈魂,引導學生向善,向真,向美。并把這些良好的習慣內化為尊老愛老,勤奮有為,立志報國的道德素養(yǎng)。

(三)推動隊伍建設:

創(chuàng)設"和諧課堂"。通過教師身體力行,率先示范,教師不僅是孝道文化教育的組織者,同時也是受教育者,促進教師師德水平和教育水平的提高。課程研究過程中可以探索總結出學科滲透法、主題活動法、環(huán)境滲透法、實踐養(yǎng)成法,為今后進一步深化開展孝道文化教育提出了可供借鑒的寶貴經(jīng)驗。

(四)形成學校特色:

在孝親教育活動中,學校既重視孝敬教育理念的傳輸,又重視學生身體力行的道德實踐。學校以其顯著的德育特色把教育的鏈條延伸到了家庭和社會。創(chuàng)新德育模式,形成以鄉(xiāng)土和孝道為核心文化的辦學特色。

五、評估機制

1.以理論教育為導向,加強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

2.發(fā)揮"體驗式教育"在孝道教育中的作用;

3.構建高效領導重視、教師導引、學生積極參與的孝道教育機制;

4.發(fā)揮校園文化建設中的孝道教育作用;

5.樹立楷模,為學生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