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單元異法方宜_第1頁
第九單元異法方宜_第2頁
第九單元異法方宜_第3頁
第九單元異法方宜_第4頁
第九單元異法方宜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九單元異法方宜第1頁,課件共7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

一、各種的臨床治則、治法1.病之始起也,可剌而已

(早期治療)2.其盛,可待衰而已

(針對周期性發(fā)作的病證)

第2頁,課件共7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其盛,可待衰而已無要正正之旗,勿擊堂堂之陣,此治變者也。

——《孫子·軍爭》無迎逢逢之氣,無擊堂堂之陣。——《靈樞·逆順》第3頁,課件共7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3.因其輕而揚之

(病邪在表、性質清輕)4.因其重而減之

(病邪重著,逐步減輕。如濕困證、腑實證)5.因其衰而彰之

(虛者補之,升提、補氣)第4頁,課件共7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6.形不足者,溫之以氣

(用氣之藥物溫補形體)

精不足者,補之以味(用味之藥物滋補陰精)7.其高者,因而越之

(涌吐法)8.其下者,引而竭之

(滌蕩疏利法,利小便、通大便)第5頁,課件共7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9.中滿者,寫之以內(nèi)

(消散、消除法----瀉心湯類。)10.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

(熏蒸、漬泡浴法)11.其在皮者,汗而發(fā)之

(發(fā)汗法)12.其慓悍者,按而收之

(收斂法)第6頁,課件共7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13.其實者,散而寫之

(發(fā)散法、瀉實法)14.審其陰陽,以別柔剛

陽病治陰,陰病治陽

(滋陰降火,溫陽祛寒)15.血實宜決之

(針剌放血、活血破血法)16.氣虛宜掣引之

(升提補氣法)第7頁,課件共7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根據(jù)疾病,病位的上下表里、病勢盛弱,用以因勢利導的治療原則,應用汗、吐、下等法。根據(jù)疾病邪正的虛實、和陰陽氣血病變的不同,提出了祛邪扶正、補虛瀉實、陰虛補精、陽虛補氣、陽病治陰、陰病治陽等治療原則,

第8頁,課件共7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病情虛證實證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氣虛宜掣引之因其輕而揚之因其重而減之其實者,散而瀉之其高者,因而越之其有邪者,清形以為汗其在皮者,汗而發(fā)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滿者,瀉之于內(nèi)血實宜決之其慓悍者,按而收之調(diào)整陰陽陽病治陰陰病治陽歸納第9頁,課件共7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

二、中醫(yī)常用的治療方法解表、涌吐、消除、攻下、補益等治法和藥物、熏浴、針剌、放血等具體療法。第10頁,課件共7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三、因勢利導治療原則根據(jù)邪氣的部位施治根據(jù)邪正盛衰而擇時治療勢:時機、部位、輕重、緩急第11頁,課件共7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第二節(jié)

素問·異法方宜論

第12頁,課件共7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

一.“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的道理

地理環(huán)境氣候生活習俗體質特點發(fā)病特點及病理變化治療方法疾病性質不同,治療措施不同

因病制宜,辨證論治第13頁,課件共7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五方地理環(huán)境及氣候生活習俗

體質特點

疾病治療東方天地之所始生,魚鹽之地,海濱傍水食魚而嗜咸,安其處美其食黑色疏理癰瘍砭石西方天地之所收引,金玉之域,沙石之處,水土剛強陵居,華食不衣而褐薦脂肥,腠理致密病生于內(nèi)毒藥北方天地所閉藏之處,地高,風寒冰冽陵居,樂野處而乳食臟寒滿病灸焫南方天地所長養(yǎng),陽盛,地下、水土弱、霧露之所聚嗜酸食腐致理赤色攣痹微針中央天地所以生萬物也眾,地平以濕食雜而不勞氣血流行遲滯不耐寒熱痿厥寒熱導引按蹺地理環(huán)境對氣候、民俗、體質、疾病、治法的影響第14頁,課件共7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二.“雜合以治,各得所宜”

各種治療方法(治病的技術手段;治病的理法)適應于(因地理環(huán)境、時令氣候、飲食居處、民俗風宜、體質引起的)不同病情,故醫(yī)生治病必須:

得病之情(綜合時、地、人因素,掌握病情)

知治之大體(懂得因人因時因地制宜基本原則)

雜合以治(掌握各種治療方法,適當選用)各得所宜第15頁,課件共7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藥與食第16頁,課件共7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調(diào)養(yǎng)重視食療“高年之人,真氣耗竭,五臟衰弱,全仰飲食以資氣血。”

(《養(yǎng)老奉親書》)“若有疾患,且先詳食醫(yī)之法,審其疾憂,以食療之,食療未愈,然后命藥。貴不傷其臟腑也?!?/p>

《壽親養(yǎng)老新書》

中醫(yī)學抗衰延壽理論中對于藥物的使用是比較慎重的,在患病之后,首先要考慮食物在疾病治療過程中與藥物的配合作用,再考慮藥物療法。能食療者,盡量食療,必要時酌情使用藥物,這是比較明智的做法。第17頁,課件共7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第五節(jié)

素問·標本病傳論

第18頁,課件共7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標本,疾病的先后主次。本,疾病的主要方面,本質等。標,疾病的次要方面,現(xiàn)象等。病傳,指疾病的傳變規(guī)律。本篇討論的中心是疾病的標本與治法逆從,然后討論了疾病的傳變與預后,故名篇。

【題解】第19頁,課件共7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

黃帝問曰:病有標本,刺有逆從,奈何?岐伯對曰:凡刺之方,必別陰陽,前后相應,逆從得施,標本相移,故曰:有其在標而求之于標,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本;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標,有其在標而求之于本。故治有取標而得者,有取本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從取而得者。故知逆與從,正行無問,知標本者,萬舉萬當,不知標本,是謂妄行。夫陰陽逆從,標本之為道也。小而大,言一而知百病之害,少而多,淺而博,可以言一而知百也。以淺而知深,察近而知遠,言標與本,易而勿及。治反為逆,治得為從,先病而后逆者治其本,先逆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寒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后生寒者治其本,先熱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熱而后生中滿者治其標,先病而后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必且調(diào)之,乃治其他病。先病而后生中滿者治其標,先中滿而后煩心者治其本。人有客氣有同氣,小大不利治其標,小大利治其本。病發(fā)而有余,本而標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標。病發(fā)而不足,標而本之,先治其標,后治其本。謹察間甚,以意調(diào)之,間者并行,甚者獨行。先小大不利而后生病者,治其本?!驹恼b讀】第20頁,課件共7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一、標本含義標與本相對而言,分別代表事物的兩個方面。就其本義,本是指草木之根;標又稱末,為草木枝葉末梢。疾病先后標本

原發(fā)病、先發(fā)病、舊病為本;后發(fā)病、繼發(fā)病、新病為標。

本標第21頁,課件共7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內(nèi)經(jīng)》論“逆從”1、正治為逆,反治為從——《素問·至真要大論》2、偏義復詞,意在于逆。

——《素問·至真要大論》“此陰陽反作,病之逆從也”3、迎合依附(偏義于“從”)

——《素問·上古天真論》“其次有賢人者……逆從陰陽”4、指病逝而言,病輕預后好為從,反之為逆

——《素問·移精變氣論》“暮世之治病……不審逆從”第22頁,課件共7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內(nèi)經(jīng)》論“逆從”5、脈象合于四時為從,違逆四時為逆

——《素問·玉機真臟論》“四時之序,逆從之變異也”6、針刺方法之逆從7、本篇標本治法逆從(逆取、從取與治反為逆、治得為從)第23頁,課件共7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標本相移、刺有逆從從取法逆取法在標而求之于標在本而求之于本在本而求之于標在標而求之于本治有取標而得者,有取本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從取而得者第24頁,課件共7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必別陰陽:首先必須對疾病作陰陽屬性的劃分。前后相應:對疾病之前后發(fā)展變化的全過程要做有機的聯(lián)系和分析。逆從得施:根據(jù)病情的實際情況,確定治標還是本,以其獲得理想的療效。標本相移:治療標病與本病,其先后次序沒有固定不變的程式,要根據(jù)疾病的具體情況而相互轉移。刺法標本取舍第25頁,課件共7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1、本病先治,標急冶標本病先治(10種)先病而后逆者治其本先逆而后病者治其本先寒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后生寒者治其本先熱而后生病者治其本二、標本的運用第26頁,課件共7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先病而后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先中滿而后煩心者治其本小大利治其本先小大不利而后生病者治其本第27頁,課件共7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標急治標先熱而后生中滿者治其標先病而后生中滿者治其標小大不利治其標第28頁,課件共7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標本治法的臨床運用簡表治療本病標本治法例證及機理先病而后逆者

逆,指氣血逆亂。先為本,后為標。先病而后逆者,病為本,逆為標,故宜先治其病。如先病肺家火熱熾盛,后因熱傷肺絡,氣逆血溢,咳嗽咯血者,先瀉肺火,火息則咯血自止。另中風?先逆而后病者

逆為本,病為標,宜先治其逆。先因嘔吐,而后引起消化不良,宜先治嘔吐,后和胃消食先寒而后生病者如因腎陽不足,導致小便失禁,當先溫補腎陽,則小便失禁自除第29頁,課件共7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標本治法的臨床運用簡表治療本病標本治法例證及機理先病而后生寒者先脾虛泄瀉,后有脾陽不振,寒從中生,則宜先治泄瀉,后溫補脾陽先熱而后生病者

傷寒病陽明證,證見發(fā)熱,口渴,潮熱,汗出。陽明之熱為本,治用白虎湯清陽明之熱,其他癥狀自除先病而后泄者

如《傷寒論》27條:“自利不渴者,屬大陰,以其臟有寒故也,當溫之,宜四逆輩。”此先因脾寒為本,后生泄瀉為標,宜先治其本,即先溫陽健脾,而瀉自止。但泄第30頁,課件共7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標本治法的臨床運用簡表治療本病標本治法例證及機理先泄而后生他病者先病為本,證見泄瀉,乃脾運失常,尤當即治,以固后天之本先中滿而后煩心者如先由脾胃郁滯,停食不消,而生中滿,引起嘈雜煩心。則中滿為本,煩心為標,治宜消食導滯,理氣除滿,中滿除則煩心自愈小大利者凡病大小便通暢者,應治其本病先小大不利而后生病者先小大不利為本,后生他病為標,故先治小大不利,后治他病。因小大不利為急癥第31頁,課件共7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標本治法的臨床運用簡表標急治標標本治法例證及機理先熱而后生中滿者中滿為腑氣不行,水谷難入之危急證候,故須先治中滿之標。如傷寒病陽明腑實證,因熱盛津傷,大便秘結,氣機變滯,發(fā)為中滿。發(fā)熱為本,中滿為標。治宜大承氣湯以除中滿,則滿除熱愈先病而后生中滿者

如先由脾胃虛弱,而后停食不化,發(fā)生中滿。則脾胃虛弱為本,停食腹脹為標。治宜先消食除滿,后健脾和胃小大不利者大小便不通,雖屬于繼發(fā)之標病,因其危急,必須先治第32頁,課件共7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標本治法的臨床運用簡表標本先后標本治法例證及機理病發(fā)而有余病發(fā)而有余,本而標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標。邪氣有余為本,故治療當先除其邪氣,然后再治標病。如肝木橫逆,必克脾土,宜先污肝氣之實,后補脾虛。病發(fā)而不足病發(fā)而不足,標而本之,先治其標,后治其本。病發(fā)不足是正氣不足,當先治標證,然后再調(diào)補正氣之本。如衛(wèi)氣虛,表不固,自汗出,易于傷風。治療宜固表止汗第33頁,課件共7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標本治法的臨床運用簡表并行獨行標本治法例證及機理標本同治

病證錯雜而病熱尚輕,可標本同治。如《素問·評熱病論》治風厥:“表里刺之,飲之服湯?!奔戎伟l(fā)熱之標,又治煩悶之里單治標單治本

對于病勢危重者,必須單獨治標或單獨治本才能獲效。如《素問·病能論》治怒狂陽厥,“服生鐵洛”為飲,正是取一味生鐵洛,氣寒質重,下氣疾速,專任而力宏第34頁,課件共7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標急本緩則治標本急標緩則治本標本同等緩急則標本同治——間者并行2、“間者并行,甚者獨行”甚者獨行第35頁,課件共7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緩則治本

舉例:癆病肺腎陰虛之咳嗽,應滋養(yǎng)肺腎以治本。氣虛自汗,應補氣以治其本。先病宿疾為本,后病新感為標。新感已愈而轉宿疾,也屬緩則治本。

多用在病情緩和、病勢遷延,暫無急重病的情況下,著眼于疾病本質的治療。適用范圍第36頁,課件共7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急則治標

取舍原則:標病急迫,可危及患者生命或影響對本病的治療時,采取暫時救治的法則,待標病好轉,再治其本。舉例:肝病腹水,腹部臌脹,二便不通,宜先化瘀行水,待腹水癥緩解,病情穩(wěn)定,再治其肝病。第37頁,課件共7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先熱而后生中滿者治其標先病而后生中滿者治其標先中滿而后煩心者治其本3、體現(xiàn)了保胃氣的思想第38頁,課件共7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支氣管哮喘發(fā)作期治標,緩解期治本為原則;發(fā)作時以祛邪豁痰,降氣平喘為治;緩解期以扶正固本,益肺健脾補腎為宜。第39頁,課件共7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一)發(fā)作期的治療寒哮

--溫肺散寒,豁痰平喘

熱哮

--清熱宣肺,滌痰平喘

痰瘀交阻

--滌痰祛瘀

陽氣暴脫--回陽救脫定喘

第40頁,課件共7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二)緩解期的治療肺腎兩虛--肺腎雙補肺脾氣虛--益氣,健脾,補腎腎不納氣--補腎納氣脾虛痰阻--健脾化痰,降逆平喘

第41頁,課件共7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小結1、標本概念:疾病之先后主次。2、病有標本,刺有逆從。3、“知標本者,萬舉萬當”(1)標本逆從的意義:有利于從整體上認識疾病。利于抓住病機,決定治本或治標;利于掌握疾病標本轉化的規(guī)律。(2)標本緩急的臨床運用:逆從得施、標本相移、間甚調(diào)治。第42頁,課件共7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素問·五常政大論

第43頁,課件共7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題解】五:五運,即木火土金水五行之氣的運行常:常規(guī),五運有平氣、太過和不及的一般規(guī)律政:政令,五運六氣所主持之時令

本篇主要討論了五運主歲在各種情況下對自然界萬物和人類影響的一般規(guī)律,故名。

本文為節(jié)選篇章,主要提出了正與邪、治與養(yǎng)、攻與補即攻邪與養(yǎng)正的關系問題,同時論述了用藥治病的規(guī)則與飲食調(diào)養(yǎng)的作用。第44頁,課件共7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原文誦讀】

帝曰:有毒無毒,服有約乎?歧伯曰:病有久新,方有大小,有毒無毒,固宜常制矣。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養(yǎng)盡之,無使過也,傷其正也。不盡,行復如法。第45頁,課件共7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經(jīng)文分析一、攻邪養(yǎng)正攻邪養(yǎng)正或曰扶正祛邪,是適用于多種疾病的一項治療原則。二、本段論述了毒藥治病的用藥原則及飲食調(diào)養(yǎng)的作用。三、飲食療法第46頁,課件共7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能毒者以厚藥,不勝毒者以薄藥”

——《素問·五常政大論》第47頁,課件共7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素問·至真要大論

第48頁,課件共7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

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從之,堅者削之,客者除之,勞者溫之,結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急者緩之,散者收之,損者溫之,逸者行之,驚者平之,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開之發(fā)之,適事為故。帝曰:何謂逆從?岐伯曰:逆者正治,從者反治,從少從多,觀其事也。帝曰:反治何謂?岐伯曰:熱因熱用,寒因寒用,基因塞用,通因通用,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其始則同,其終則異,可使破積,可使?jié)?,可使氣和,可使必已。帝曰:善。氣調(diào)而得者,何如?岐伯曰:逆之,從之,逆而從之;從而逆之,疏氣令調(diào),則其道也。帝曰:論言治寒以熱,治熱以寒,而方工不能廢繩墨而更其道也。有病熱者,寒之而熱;有病寒者,熱之而寒。二者皆在,新病復起,奈何治?岐伯曰:諸寒之而熱者取之陰,熱之而寒者取之陽,所謂求其屬也?!驹恼b讀】第49頁,課件共7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注釋1、微者逆之:病勢輕淺,病情單純,疾病表象與病機一致,逆其病象而治。2、甚者從之:病勢急,病情深重、復雜,疾病表象與病機不完全一致,用藥當順從與病機不一致的表象而治。3、勞者溫之:虛勞一類病證,用溫補法治療。長春中醫(yī)藥大學第50頁,課件共7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4、“客者除之”、“留者攻之”:二者相同點是祛除邪氣。不同的是,“客者除之”,其除之邪是外來的六淫之類的邪氣。而“留者攻之”其攻的邪氣,是由于機體代謝障礙,功能低下,氣化不利而形成的蓄水、停飲、停食、瘀血等。5、損者溫之:虛損一類病證,用溫補法治療。第51頁,課件共7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6、逸者行之:由過度安逸導致氣血壅滯,運行遲緩一類病證,治宜行氣活血法。7、驚者平之:驚悸不安、精神亢奮一類病證,以鎮(zhèn)靜安神法平抑之。8、摩之浴之:按摩、湯液浸漬洗浴治病的方法。9、薄之劫之:用具有侵蝕作用的方藥治病謂“薄之”;以作用峻猛的方藥劫奪邪氣的治病方法謂“劫之”。長春中醫(yī)藥大學第52頁,課件共7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10、逆者正治,從者反治:逆其病象用藥,如以寒治熱,以熱治寒,謂之正治。順其病象用藥如以寒治寒,以熱治熱,謂之反治。11、熱因熱用:即以熱藥治療真寒假熱證。如用通脈四逆湯治脈微欲絕,其人面色赤之假熱證。第53頁,課件共7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12、寒因寒用:用寒藥治療真熱假寒證。用白虎湯治脈滑而厥之里熱證。13、塞因塞用:前一“塞”字,指阻塞不通之證;后一“塞”字,指補法。即正虛所致的痞滿,宜用補益法治療。如脾虛大便不通者用補中益氣湯治療之類。14、通因通用:前一“通”字,指邪實于內(nèi)的瀉利證;后一“通”字,即下法。謂用攻下法治療下利的病證。如用承氣湯治療“熱結旁流”之類。長春中醫(yī)藥大學第54頁,課件共7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15、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治病必須抓住疾病的本質,因而要先探求疾病的原因。伏,制伏;主,指疾病的本質;因,病因。16、其始則同,其終則異:此句說明反治法的機理。因反治法用于疾病征象與本質不相一致的病證,所采用方藥的性質與疾病的假象一致,但與疾病的本質相反,即開始時藥性與病性似乎相同,但終究是與疾病本質相反。第55頁,課件共7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一、常用治法舉隅【經(jīng)文分析】第56頁,課件共7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第57頁,課件共7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第58頁,課件共7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一)逆治

逆疾病的征象而治,采用與疾病的證候性質相反的方藥以治療的一種治則,如熱證用寒藥,故又稱“逆治”?!魏x:適用范圍:“微者逆之”,適用于病輕或雖重而病情單純無假象的疾病,所選藥物的屬性與疾病征象相反。是臨床上最常用的治療原則。二、治法逆從第59頁,課件共7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堅者削之、客者除之、勞者溫之、結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急者緩之、散者收之、損者溫之、逸者行之、驚者平之、微者逆之、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開之發(fā)之……內(nèi)容:以適合病情為原則,因勢利導。運用要點:第60頁,課件共7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即以熱藥治寒證,指寒性病證出現(xiàn)寒象,用溫熱方藥來治療。如:表寒證用辛溫解表方藥。里寒證用辛熱溫里方藥。即以寒藥治熱證,指熱性病證出現(xiàn)熱象,用寒涼方藥來治療。如表熱證用辛涼解表方藥。里熱證用苦寒溫里方藥。熱者寒之寒者熱之即以補益藥治虛證,指虛損性病證出現(xiàn)虛象,用具有補益作用的方藥來治療。如:陽虛用溫陽的藥物。陰虛用滋陰的方藥。氣虛用益氣的方藥。血虛用補血的藥物。虛則補之即以攻邪瀉實藥治實證,指實性病證出現(xiàn)實象,用攻逐邪實的方法來治療。如:水飲內(nèi)停用逐水的方藥。瘀血用活血化瘀的方藥。濕盛用祛濕的方藥。食滯用消食導滯的方藥。實則瀉之內(nèi)容:第61頁,課件共7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二)從治順從病癥的外在假象而治的一種治療原則。其采用的方藥性質與病癥中假象的性質相同,故又稱為“反治”。含義:適用范圍:“甚者從之”,適用于病勢較生、病情較復雜而且某些證候與病機不一致的病證(如真熱假寒、真寒假熱證等),這類情況較少見。第62頁,課件共7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含義:以熱治熱,指用熱性藥物來治療具有假熱征象病證。適用范圍:陰盛格陽的真寒假熱證。治法:用溫熱方藥以治其本。

熱因熱用寒因寒用含義:以寒治寒,指用寒性藥物來治療具有假寒征象病證。適用范圍:陽盛格陰的真熱假寒證。治法:用寒涼藥清其內(nèi)熱。含義:以補開塞,用補益藥物來治療閉塞不通癥狀的虛證。適用范圍:因體質虛弱而出現(xiàn)閉塞癥狀的真虛假實證。治法:以補開塞,主要是針對病證虛損不足的本質而治。塞因塞用

含義:以通治通,指用通利的藥物來治療通瀉癥狀的實證。適用范圍:因實邪內(nèi)阻而出現(xiàn)通瀉癥狀的真實假虛證。治法:以通治通,針對邪實的本質而治。通因通用

內(nèi)容:第63頁,課件共7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伏其所主,先其所因—先求病因、治其本病從少從多,觀其事也—從藥多少,視病情而定。運用要點:第64頁,課件共7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逆治和從治的關系逆治適用于病變本質與其外在表現(xiàn)相一致的病證,而從治適用于病變本質與臨床征象不完全一致的病證。不同處相同處都是針對疾病的本質而治,故同屬于治病求本的范疇。第65頁,課件共7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三、“求其屬”的基本原則——平衡陰陽“諸寒之而熱者取之陰”—壯水之主,以制陽光—陰虛陽亢而生虛熱“諸熱之而寒者取之陽”—益火之源,以消陰翳—陽虛陰盛而生虛寒【經(jīng)文分析】第66頁,課件共7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補充:制方法則及方劑分類第67頁,課件共7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內(nèi)經(jīng)》“七方”大方、小方、緩方、急方、奇方、偶方、重方第68頁,課件共7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內(nèi)經(jīng)》十三方《素問·湯液醪醴論》:湯液醪醴《素問·腹中論》:雞矢醴《靈樞·癰疽》:

菱翹飲《素問·病能論》:

生鐵洛飲《素問·腹中論》:烏鲗骨藘(lu,茜草)茹丸《靈樞·邪客》:半夏秫米湯《素問·繆刺論》:左角發(fā)酒《素問·奇病論》:蘭草湯《靈樞·經(jīng)筋》:馬膏膏法《素問·病能論》:澤瀉飲《靈樞·癰疽》:豕(shi)膏《靈樞·壽夭剛柔》:寒痹熨法《素問遺篇·刺法論》:小金丹第69頁,課件共7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藥物:已包括了動物、植物、礦物三類劑型:有湯劑、丸劑、散劑、膏劑、丹劑、酒劑用法:有內(nèi)服、外用功能:有用于治療,有用于預防方制:湯液醪醴、生鐵洛飲、左角發(fā)酒、雞矢醴、蘭草湯、豕膏等六方,屬于奇方中之小者;澤瀉飲、烏鲗骨藘?nèi)阃?、菱翹飲、半夏秫米湯、馬膏等五方,屬于偶方中之小者;小金丹,屬于偶方中之大者。第70頁,課件共7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