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印度的建筑_第1頁
古代印度的建筑_第2頁
古代印度的建筑_第3頁
古代印度的建筑_第4頁
古代印度的建筑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6篇

亞洲封建社會的建筑Part6ArchitectureofFeudalismSocietyinAsia亞洲封建社會時期的建筑亞洲封建社會建筑的三個分支阿拉伯伊斯蘭國家

-伊斯蘭建筑印度和東南亞國家

-佛教、婆羅門教、耆那教、伊斯蘭建筑中國、朝鮮、日本-木結構建筑亞洲封建社會時期的建筑第16章伊斯蘭國家的建筑亞洲封建社會時期的建筑第16章伊斯蘭國家的建筑亞洲封建社會時期的建筑第16章伊斯蘭國家的建筑清真寺

伊斯蘭教徒舉行宗教儀式、傳授宗教知識的禮拜寺,是伊斯蘭教域內(nèi)的主要建筑型制。清真寺的祭壇總是背向麥加,使教徒能夠面向麥加而跪。寺旁大多建有光塔。阿訇(hong)

波斯文的譯音。原意為教師。對伊斯蘭教教師的尊稱。穆斯林

阿拉伯文的音譯,意為“順從者”指順從“安拉”的人。伊斯蘭教徒的統(tǒng)稱。安拉

阿拉伯文的譯音。伊斯蘭教只信奉“安拉”。安拉是唯一的神。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信天使。真主

穆斯林對安拉的稱呼亞洲封建社會時期的建筑第16章伊斯蘭國家的建筑伊斯蘭國家建筑的藝術特色宗教、地理原因:同處于封建早期教規(guī)很嚴涉及各個方面地理環(huán)境有許多共同點藝術特色:普遍使用各式券拱建筑內(nèi)外滿鋪裝飾中亞和伊朗、印度的伊斯蘭建筑風格成熟,藝術形式完美,有強烈的獨特性。亞洲封建社會時期的建筑第16章伊斯蘭國家的建筑一、西亞、兩河流域的早期清真寺

阿拉伯為游牧民族,早期沒有建筑傳統(tǒng),向外擴張時吸收各地文化,利用當?shù)卦邪臀骼ㄊ降幕浇烫酶脑鞛榍逭嫠?,鑄就了伊斯蘭文明。早期的清真寺的形制:圣地麥加在敘利亞之南,巴西利卡橫向使用大殿面寬大、進深小、東西列柱、連續(xù)發(fā)券券、南北架梁、兩坡屋面、圣龕在南殿前開闊大院、其它三面圍廊、院中洗禮池或洗禮堂洗禮堂多為穹頂覆蓋的集中式建筑代表作-埃及的伊本.土倫清真寺、耶路撒冷的圣石廟亞洲封建社會時期的建筑第16章伊斯蘭國家的建筑早期清真寺的洗禮堂亞洲封建社會時期的建筑第16章伊斯蘭國家的建筑早期清真寺的洗禮堂亞洲封建社會時期的建筑第16章伊斯蘭國家的建筑圣石廟耶路撒冷:圣石寺(金頂寺)(DomeoftheRock,688年)亞洲封建社會時期的建筑第16章伊斯蘭國家的建筑圣石廟平廟圖和室內(nèi)圖亞洲封建社會時期的建筑第16章伊斯蘭國家的建筑圣石廟剖面圖亞洲封建社會時期的建筑第16章伊斯蘭國家的建筑1.一般伊斯蘭清真寺均建塔、設在院落一側2.塔頂設亭、供召集信徒和阿訇授教時使用3.塔體單純而富于變化、穩(wěn)重雄渾但具有動勢伊斯蘭清真寺的塔

(授時塔)亞洲封建社會時期的建筑第16章伊斯蘭國家的建筑伊斯蘭清真寺的塔

(授時塔)伊拉克薩莫拉清真寺螺旋塔亞洲封建社會時期的建筑第16章伊斯蘭國家的建筑二、中亞和伊朗的紀念性建筑

中亞和伊朗的伊斯蘭建筑特色鮮明,在亞洲封建社會的建筑中獨樹一幟,它們以宏偉的集中式紀念性建筑為代表。清真寺型制受陵墓建筑的影響集中式紀念性建筑的形制首先用于陵墓集中式紀念性建筑的藝術形象以穹頂為主要特征亞洲封建社會時期的建筑第16章伊斯蘭國家的建筑二、中亞和伊朗的紀念性建筑1、中亞和伊朗的陵墓建筑

陵墓建筑強調(diào)垂直軸線,體形簡潔穩(wěn)定、風格厚重樸實、形象端莊渾穆,大型陵墓在正立面的墻角處設圓形或八角形高塔,紀念性很強。伊旺:建筑正面中段的檐部升高、設通高凹龕、凹龕內(nèi)做上鐘乳體、凹龕上部為拱頂、深處是門洞鐘乳體:疊澀斜向砌拱,在拱頂?shù)匿忼X形牙子上鑿凹坑穹頂:四圓心、火餡狀、砌在高鼓座上代表作:撒馬爾罕的帖木兒墓阿塞拜疆的卡拉巴格亞洲封建社會時期的建筑第16章伊斯蘭國家的建筑陵墓建筑亞洲封建社會時期的建筑第16章伊斯蘭國家的建筑鐘乳體亞洲封建社會時期的建筑第16章伊斯蘭國家的建筑撒馬爾罕----帖木兒墓(1404-1405)亞洲封建社會時期的建筑第16章伊斯蘭國家的建筑2.中亞和伊朗的清真寺建筑

中亞和伊朗最重要的紀念性建筑是伊斯蘭清真寺,清真寺建筑型制受陵墓建筑的影響?;拘沃疲ㄒ唬┙ㄖ倪厙稀㈤_闊中央庭院大殿南北向、面寬大、進深小、東西列柱、連續(xù)發(fā)券殿前開闊大院、其它三面圍廊、院中洗禮池或洗禮堂基本形制(二)集中布置、正方形平面方形柱網(wǎng)、每間覆穹頂代表作:比比-哈內(nèi)清真寺伊斯發(fā)罕-皇家清真寺亞洲封建社會時期的建筑第16章伊斯蘭國家的建筑伊斯蘭清真寺亞洲封建社會時期的建筑第16章伊斯蘭國家的建筑伊斯蘭清真寺亞洲封建社會時期的建筑第16章伊斯蘭國家的建筑伊斯蘭清真寺亞洲封建社會時期的建筑第16章伊斯蘭國家的建筑伊斯發(fā)罕皇家清真寺亞洲封建社會時期的建筑第16章伊斯蘭國家的建筑伊斯發(fā)罕皇家清真寺亞洲封建社會時期的建筑第16章伊斯蘭國家的建筑伊斯發(fā)罕皇家清真寺亞洲封建社會時期的建筑第16章伊斯蘭國家的建筑清真寺亞洲封建社會時期的建筑第16章伊斯蘭國家的建筑清真寺亞洲封建社會時期的建筑第16章伊斯蘭國家的建筑三、伊斯蘭建筑的裝飾特色券拱和穹頂多樣式:馬蹄劵、半圓劵、梅花劵、火焰劵、海扇劵、花瓣劵、三葉草劵、雙圓心尖劵、雙層或多層疊劵等多種劵式半圓形、球冠形、火焰形、氈帽形、球形等多種穹頂建筑內(nèi)外做大面積裝飾:建筑內(nèi)外滿鋪彩色琉璃面磚圖案為幾何形或程式化的植物阿拉伯文的古蘭經(jīng)語錄不做人物和動物圖案亞洲封建社會時期的建筑第16章伊斯蘭國家的建筑多層連續(xù)花式券拱亞洲封建社會時期的建筑第16章伊斯蘭國家的建筑穹頂藻井的圖案亞洲封建社會時期的建筑第16章伊斯蘭國家的建筑彩色玻璃面磚圖案亞洲封建社會時期的建筑第16章伊斯蘭國家的建筑裝飾圖案第17章古代印度的建筑一.印度的宗教佛教:產(chǎn)生于公元前5世紀末,大盛于公元前3-4世紀婆羅門教:形成于公元前1000年,提倡種姓制度,印度古代宗教之一。后吸收了一部分佛教的教義,演變?yōu)橛《冉?。耆那教:產(chǎn)生于公元前5世紀末,主張以苦修凈化心靈。伊斯蘭教:11世紀印度北部和中部被伊斯蘭教徒征服。亞洲封建社會時期的建筑第17章印度的建筑亞洲封建社會時期的建筑第17章印度的建筑二、印度的佛教建筑

3世紀中葉,孔雀王朝的阿育王統(tǒng)一了印度,大力提倡佛教,此時國力強大、經(jīng)濟繁榮,城市和宮廷建設都較發(fā)達。蘇堵波—半球(覆缽)形陵墓、像征天宇石窟僧院—也稱毗訶羅、供僧侶隱修用支提—舉行宗教儀式的石窟佛祖塔—佛祖釋迦牟尼悟道的場所亞洲封建社會時期的建筑第17章印度的建筑窣堵波(Stupa)—半球(覆缽)形陵墓、像征天宇代表作-桑契窣堵波:(珍藏佛陀或圣僧的遺骨)

形象宏偉壯穆、風格單純渾樸、細部玲瓏纖巧臺基高4.3米直徑36.6米、球體直徑32米高12.8米頂部的佛邸亭三層華蓋、周邊正方石欄桿窣堵波周邊小路、設石欄桿每面正中設門、門上滿覆浮雕門前立三排插隼的橄欖形石柱桑契窣堵波亞洲封建社會時期的建筑第17章印度的建筑石窟僧院—也稱毗訶羅、供僧侶隱修用鑿山而成、核心方廳、周邊設柱廊、三面小禪室火焰形門洞、象背式屋頂、內(nèi)外裝飾仿竹木結構布滿雕飾和壁畫支提—舉行宗教儀式的石窟瘦長馬蹄形平面、周邊設柱廊、盡端半圓部分的中央鑿出蘇堵波柱頭帕賽玻里斯式、雕飾復雜、布滿壁畫代表作-阿旃(zhān)陀石窟群:馬蹄形的山谷里開鑿了25個毗訶羅、4個支提印度支提窟的平面圖印度支提窟的剖面圖亞洲封建社會時期的建筑第17章印度的建筑佛祖塔—佛祖釋迦牟尼悟道的場所金剛寶座式、高大臺基、五座方錐寶塔、塔體布滿布滿雕塑代表宇宙中心,又稱金剛界或須彌山、妙高山(一個主峰、四個小峰、各有一佛)中央塔高55米、表示如來佛(釋迦牟尼本身佛)四角塔矮小、代表四方的峰和佛,東阿眾佛、南保生佛、西阿彌佗佛、北釋迦佛

佛祖塔(菩提伽耶)

北京大正覺寺塔(明)亞洲封建社會時期的建筑第17章印度的建筑二、印度教(婆羅門)的建筑建筑

婆羅門教是印度的原始宗教,它按種姓把人分為高低貴賤四種。婆羅門教以后吸取了佛教和其他宗教的教義轉化為印度教。6世紀至9世紀,印度形成了封建制度后,一度衰退但廣泛流傳于民間的婆羅門教排斥了佛教而再度興盛,印度各地普建婆羅門教廟宇。亞洲封建社會時期的建筑第17章印度的建筑二、印度教(婆羅門)的建筑婆羅門教廟宇的主要建筑特征:形制參照農(nóng)社公社的集會建筑和佛教的支提石材建造、空間較小、用梁柱疊澀券、結構技術不高形式保留木結構手法、某些廟宇鑿巖而成造型觀念特殊、建筑當做雕塑、屋頂墻垣不分強調(diào)婆羅門教“三位一體神”的象征意義建筑和塔體渾然一體、內(nèi)外滿鋪雕塑印度教的廟宇印度教的廟宇亞洲封建社會時期的建筑第17章印度的建筑四、印度耆那教的建筑耆那教亦是印度的古老宗教之一.提倡苦修、禁欲,有時甚至通過殘酷地折磨肉體以祈求福音.耆那教的建筑與婆羅門教很相似,但比較開敞,雕飾比較華麗。亞洲封建社會時期的建筑第17章印度的建筑五、印度伊斯蘭教的建筑印度的伊斯蘭建筑的特點:采用陵墓集中式建筑型制印度的伊斯蘭建筑受中亞和伊朗的影響紅砂石造、傳統(tǒng)雕塑、具有印度建筑的傳統(tǒng)特點早期代表作-庫特勃紀功塔(1199-1230)動勢明顯、形體挺拔、單純簡潔、雄渾壯觀、高72.6米、五層圓柱體、鐘乳體托承、環(huán)形陽臺、垂直棱線盛期代表作-泰姬-馬哈爾陵(1632—1647)美麗的建筑、不朽的豐碑、伊斯蘭世界的藝術結晶,三大成就:

建筑群體的完美布局肅穆明朗的建筑形象對立統(tǒng)一的構律圖規(guī)庫特勃記功塔泰姬-瑪哈爾沙杰罕和蒙泰姬泰姬陵始建于1632年,到1653年才完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