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荀子的教育思想_第1頁
論荀子的教育思想_第2頁
論荀子的教育思想_第3頁
論荀子的教育思想_第4頁
論荀子的教育思想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論荀子的教育思想

荀子是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杰出的教育家。荀子的一生主要是從事教育和學術活動。他曾游學于齊、秦、趙、楚等國,其中在齊國稷下學宮時間最長,并“三為祭酒”,“最為老師”,頗有聲望,一度被尊為稷下學派的領袖。(《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在長期的教育實踐活動中,荀子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融合諸家教育思想,提出了許多很有價值的見解,對教育的功能與目的、教育內(nèi)容、教育方法、為師的條件與教師的作用等問題均有精辟的論述,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體系。他的教育思想較大地豐富了我國古代教育理論,對后世有重大影響,是我國教育史上的一份寶貴財富。我們今天對其進行深入的分析與研究,攫取其合理內(nèi)核,古為今用,指導和幫助教育改革的實踐,有著很大的現(xiàn)實意義。一、從教育看國家的政治命運中國古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一般寓含于其哲學、政治思想之中,荀子亦不例外,他是以其“性惡論”作為理論基礎,從而闡明教育在人類發(fā)展中的作用的。荀子認為教育能夠“化性起偽”,遷惡為善,他的教育功能說是從其人性學說引申出來,以“性惡論”為基礎的。人性既然為“惡”,那么它能否轉(zhuǎn)化為善,如何變惡為善呢?荀子由理論上作了論述:“性也者,吾所不能為也,然而可化也。情也者,非吾所有也,然而可為也。”(《儒效》)“枸木必待括烝喬然后直者,鈍金必將待礱厲然后利。今人之性惡,必將待師法然后正,到禮義然后治?!?《性惡》)荀子由性惡論出發(fā),強調(diào)后天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給教育的定義是:“以善先人者謂之教。”(《修身》)也就是說以善去教導、倡導人就叫作教育,教育是使人“博學,積善而化性”(《富國》)。認為教育可以改變?nèi)嗽械摹皭骸?使之向善、向社會所要求的道德規(guī)范方面轉(zhuǎn)化,可以起到“化性”的功效。荀子的教育作用論,其核心之所在,便是“化性起偽”,任何人的道德修養(yǎng)和知識才能,都不是人本性中固有的,而是人后天通過“積偽”形成的,在“積偽”的過程中,教育與環(huán)境是決定的因素,所謂“篷生麻中,不扶自直”,“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之使然也”(《勸學》)。通過教育及環(huán)境的影響來改革人性,使人的性情與才能“長遷于善”,就不會再回到原來的“性惡”,而會“長遷而不返其初”(《不茍》)。其次,荀子認為教育可以產(chǎn)生一種“移質(zhì)”作用。他說:“我欲賤而貴,愚而智,貧而富,可乎?曰:其唯學乎!……上為圣人,下為士君子,孰禁我哉!”(《儒效》)通過接受教育與努力學習,不僅可以由愚變智,由惡遷善,而且還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政治、經(jīng)濟地位,“雖庶人之子孫也,積文學,正身行,能屬于禮義,則歸之卿相士大夫?!?《王制》)即使是“庶人”,只要接受教育,學有德行與知識,同樣可以成為“卿相士大夫”,取得社會地位。這種主張通過教育使人獲得知識、修有德行,然后以知識、道德水準來決定一個人的政治經(jīng)濟地位的思想,沖擊了當時奴隸主貴族的世襲制與血統(tǒng)淪,具有進步意義,反映了新興地主階級試圖通過教育途徑來改變世襲世祿的宗法制度的變革精神。同時也是對孔子“學而優(yōu)則仕”思想的一個發(fā)展,在當時社會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荀子還論證了教育在國家政治中的地位與作用。他說:“不富無以養(yǎng)民情,不教無以理民性?!娫?‘飲之食之,教之誨之’,王事俱矣。”(《大略》)認為不行教育則無法調(diào)理民眾的本性,必須在注重提高物質(zhì)生活的同時,開展教育,“教之誨之”,王事才算完備。他又說:“不教誨,不調(diào)一,則入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戰(zhàn)。教誨之,調(diào)一之,則兵勁城固,敵國不敢攖也?!?《強國》)認為教育可以從精神方面加強民眾的力量,使百姓眾志成城,同心協(xié)力,增強國力,從而可以防范敵國的入侵。荀子主張治理國家要“政教習俗,相順而后行”(《大略》),使政治、教育、習俗相互影響,相互協(xié)調(diào),才能安定繁榮。認為國家要興旺發(fā)達,則“必貴師而重傅”,振興教育,假若“賤師而輕傅”,必將會引起“法度壞”、“國將衰”(同上)的惡果。荀子將教育的興衰與國家政治的強弱聯(lián)系起來,肯定了教育對國家政治生活的影響與作用,把教育與國家的政治命運結(jié)合在一起,是很有見地的,這一思想即使在今天也仍不失其光輝。荀子的教育目的是很明確的,就是為了培養(yǎng)士、君子和圣人,即能“積文學,正身行,能屬禮義”的賢能之士。他在《勸學》篇說:“學惡乎始?惡乎終?曰:其數(shù)則始乎誦經(jīng),終乎讀禮,其義則始乎為士,終乎為圣人。”“士”乃為學的最低要求,“圣人”是為學的最高要求。其中間層次,則是“君子”。所謂“學也者,固學止之也。惡乎止之?曰:止諸至足。曷謂至足?曰:圣王也。圣也者,盡倫者也;王也者,盡制者也;兩盡者,足以為天下極矣。故,學者以圣王為師,案以圣王之制為法;法其法,以求其統(tǒng)類,以務象效其人。向是而務,士也;類是而幾,君子也;知之,圣人也?!?《解蔽》)也即是說,學習是以圣王為導師,以圣王的法制為準則,并效法圣王的為人。向著這一目標而努力的,就是“士”;接近這一目標而進取的,就是“君子”;已達到這一目標的就是“圣人”。可見,荀子的教育目的,是培養(yǎng)“士”、“君子”和“圣人”,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能實現(xiàn)“法后王、統(tǒng)禮義、一制度”的“圣人”,這種理想人格,不僅含有儒家“內(nèi)圣”的道德修養(yǎng),而且還符合了法家“外王”之功業(yè)要求,反映了戰(zhàn)國末期的社會要求。二、從“禮”到“法”在教學內(nèi)容方面,荀子繼承了孔子的六經(jīng)教育而又有所改造和發(fā)展。禮法并舉,兼重樂教,是荀子教育內(nèi)容的主要特色。荀子認為《詩》、《書》、《禮》、《樂》、《春秋》包括了天下的學問,所謂“《禮》之敬文也,《樂》之中和也,《詩》、《書》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間者畢矣?!?《勸學》)《禮》的慎守節(jié)文,《樂》的中正和樂,《詩》、《書》的見聞廣博,《春秋》的寓義隱微,可以說完全具備了天地間的一切道理。不過荀子在充分肯定這些教材的同時,也指出其各有不足,“《禮》、《樂》法而不說,《詩》、《書》故而不切,《春秋》約而不速?!?同上)認為應該針對這些經(jīng)書的不足,根據(jù)自己的情況,有選擇有重點地進行學習。在此基礎上,荀子明確地指出了學習的重點,即隆禮而重法?!岸Y”乃荀子教學的核心和最終目的,他說:“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敝鲝垖W習“始乎誦《經(jīng)》,終乎讀《禮》”(《勸學》)。將禮作為最高的道德標準,學習的終極目標亦是通曉禮、實現(xiàn)禮。荀子把“禮”作為后天教育的中心內(nèi)容。他說:“今人之性惡,必將待師法然后正,待禮義然后治?!?《性惡》)他所講的“禮”,是吸收了法家的思想,豐富和改造了的“禮”,其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國家的典章制度和社會倫理規(guī)范,即“群居和一之道”(《榮辱》);二是人們生活中的各種儀節(jié)。他說:“禮者,法之大分,類之綱紀也?!?同上)“禮以順人心為本,故亡于禮經(jīng)而順人心者,皆禮也?!?《大略》)“禮”乃制定法律及一切條例必須依據(jù)的準則,是封建政治、經(jīng)濟、法律等各項制度的總稱,在生活中凡是合乎情理的事情也都是禮。在《荀子》書中,幾乎無處不論禮,無處不談禮,不僅“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薄皣诙Y”,而且連“飲食、衣服、居住、動靜”也是“由禮則和節(jié),不由禮則觸陷生疾”(《修身》)。禮是一切事物的繩墨和一切行為的規(guī)范,其統(tǒng)帥著教育和學習的內(nèi)容,可以說“禮”是荀子整個教育理論之核心。荀子在強調(diào)“禮”為學習重點的同時,也十分重視“法”,他常常禮法并提,曰:“學也者,禮法也?!?《勸學》)將“法”作為講學中的重要內(nèi)容,并把“法”作為認識問題的必要條件。他說:“人有師有法,而知則速通,……察則速盡,辨則速論?!?《儒效》)在他看來,禮、法是相輔相成,同為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和行為準則的。荀子禮法并重的教學內(nèi)容,實質(zhì)上是他“隆禮重法”的政治思想的反映,是為了適應新興地主階級的統(tǒng)治需要。荀子對于《樂》的教育亦很看重,指出“夫樂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樂論》)好樂乃人之天性,樂教可以起到“導情”的作用,使人情志清明,以和內(nèi)心,“足以感動人之善心,使夫邪污之氣無由得接”(《樂論》)。而對整個社會來說,頗能“移風易俗”,調(diào)節(jié)上下關系,因而主張在整個社會進行普及推廣。他說:“樂在宗廟之中,君臣上下同聽之,則莫不和敬;閨門之內(nèi),父子兄弟同聽之,則莫不和親;鄉(xiāng)里族長之中,長少同聽之,則莫不和順。”(同上)把音樂看成調(diào)和社會各種人際關系的重要工具,是進行社會教育的主要內(nèi)容之一。由于樂育可以“以導制欲”,寓教于不知不覺中,其潛移默化之功更甚于禮,故可以作為禮教的重要補充,所謂“樂也者,和之不可變者也;禮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樂合同,禮別異。”(同上)荀子將音樂作為學習與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是對孔子樂教思想的繼承和發(fā)展,對我國古代教育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以樂施教,寓教于樂的樂教思想在今天看來仍有一定的價值,應當加以發(fā)揚光大,以為我們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服務。三、從“真物為用”到“虛而靜”在長期的游學及教育實踐活動中,荀子總結(jié)出許多頗有價值的學習方法與教育方法,概而言之有以下諸點:第一,積漸有恒?!疤┥讲蛔屚寥?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深?!敝R的形成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荀子提出了“積”的概念,認為知識,德行都非天生,是通過后天的學習、積累而成的,“人積耨耕而為農(nóng)夫,積斫削而為工匠,……積禮義而為君子?!?《儒效》)因而在學習方法上,他提倡要善積并持之以恒。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勸學》)“跬步而不休,跛鱉千里;累土而不輟,丘山崇成?!?《修身》)一個人一方面要善于積累,朝朝夕夕,點點滴滴,另一方面更要持之以恒,鍥而不舍:“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勸學》)荀子的這段話已成為教育方法和學習方法上的千古名言,它明確指出成功與否的關鍵在于能否孜孜不倦,堅持不懈。第二,“善假于物”。荀子在教學上提出了“假物為用”的思想。他在《勸學》篇中指出:“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闭J為君子的天性與一般人并非兩樣,他只是善于憑藉著物類來幫助自己,就象憑藉車馬的人日行千里并不是由于腳步快,憑藉船舶出游的人能渡江越海并不是由于善游水。荀子認為人能否取得成功在于是否能夠利用前人積累的精神財富,是否能夠取他之長,補己之短。他的這種“假物為用”的思想,不僅要求學生要會利用前人已有的知識,而且也要培養(yǎng)運用知識的能力。第三,“虛壹而靜”。“虛”,即虛心,是“不以所已藏害所受?!?《解蔽》)荀子認為在人的意識中藏有很多已有的知識,容易成為先入之見,妨礙對新事物的接受,造成偏蔽,因而要求虛心以待物,排除主觀成見,不以已有的知識妨害對新事物、新知識的接受?!耙肌?即專心一意。荀子認為,人的“心”生來便具有認識多種事物的能力,為了不使相異的事物相互干擾,一個人在同一時間內(nèi)只有專心一志,集中精力,才能學得精,鉆得透,也才能更好地兼知。所謂“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勸學》)“自古及今,未嘗有兩而能精者也?!?《解蔽》)只有“君子壹教,弟子壹學,亟成”(《大略》)。教與學兩方都做到專心致志,教學方可能快見成效,取得成功?!办o”,是指學習時要靜心,擯除雜念,保持頭腦清醒。他說:“心未嘗不動也,然而有所謂靜?!呐P則夢,偷則自行,使之則謀。故心未嘗不動也,然而有所謂靜,不以夢劇亂知謂之靜。”(《解蔽》)荀子強調(diào)感覺是認識的源泉,但認為感覺有時也給人造成錯覺,因而他主張在客觀對象不清楚時不要輕易下判斷,要讓思維活動保持高度的清醒,使思想靜下來,才能觀察細致,分析入微,學有所成。荀子“虛壺而靜”的教學方法,教育學生全面、透徹地看問題,避免主觀性和片面性,這是對孔子“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子罕》)思想的繼承和發(fā)展,對我們現(xiàn)在的教學工作亦具有啟示作用。第四,“隆師親友”?!奥煛?即尊崇師長,“親友”,即結(jié)交良朋。荀子在教育方法上強調(diào)良師益友的榜樣作用,重視客觀條件的影響,主張學生必須“求賢師而事之,擇良友而友之”(《性惡》)。善于借助良師益友的幫助,互相切磋和長進。所謂“得賢師而事之,所聞者堯、舜、禹、湯之道也;得良友而友之,所見者忠信敬讓之行也”(同上)。能夠得到賢師益友的長期教誨和影響,“身日進于仁義而不知也者,靡(磨切)使然也?!?《性惡》)切磋琢磨,相互感染,潛移默化,然后學問知識和道德修養(yǎng)才能不斷進步,日臻完美。荀子指出了良師益友對受教育者的正面引導和熏陶教育作用,認為人才的成長需要一定的外界環(huán)境。這一觀點是很有價值的,它對于今天樹立尊師重教的社會風氣具有借鑒意義。第五,“思索孰察”。荀子重視深思、精研的作用,反對“學雜志(識),順詩書”(《勸學》)死啃書本,呆讀死記的機械學習,認為學習而不思考,必然一無所獲。將思考作為取得完全、精粹知識的重要途徑,指出“思乃精”(《成相》)學習必須要“思索孰察”、“思索以通之”,真正開動腦筋思考問題。他還主張在學習中要全面地觀察事物,辯證地看問題?!耙娖淇捎?則必前后慮其可惡也者;見其可利也,則必前后慮其可害也者;而兼權(quán)之,孰計之,然后定其欲惡取舍?!?《不茍》)反對那種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做法,認為其雖“言之成理,持之有故”,但卻往往“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解蔽》),會造成錯誤的認識。為此他專著《解蔽》篇論述為學的思想方法,提倡深思熟察,強調(diào)學習的全面性與深刻性。第六,躬行實踐。荀子倡導學以致用,重視實踐,將“行”視為認識事物規(guī)律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他說:“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于行而止矣?!恍?雖敦必困?!?《儒效》)強調(diào)認識的目的在于實行。認為與實際行動沒有聯(lián)系的知識是貧乏、不完全的知識,學習不能只是“入乎耳,出乎口”的道聽途說,而應“著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勸學》)。即一定要把學得的知識付諸行動,在實踐上有所表現(xiàn)。所以,不論是教育方法,還是學習方法,關鍵在于“行之”,“彼求之而后得,為之而后成,積之而后高,盡之而后圣”(《儒效》)?!暗离m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修身》)講的都是這個道理。在學習中注重踐履,知行一致,學以致用,這是荀子教育方法的突出特點,對后世影響甚大,至今也仍有其現(xiàn)實意義。第七,“補偏救弊”,因材施教。在教學過程中,荀子提出要針對學生品格上的缺點,補偏就中,“血氣剛強,則柔之以調(diào)和;知慮漸深,則一之以易良;勇毅猛戾,則輔之以道順;齊給便利,則節(jié)之以動止;狹隘褊小,則廓之以廣大;卑濕重遲貪利,則抗之以高志;庸眾駑散,則劫之以師友;怠慢僄棄,則炤之以禍災;愚款端愨,則合之以禮樂,通之以思索?!?《修身》)根據(jù)學生的個性特征與品格差異采用對癥下藥的教育方法,確定相應的糾偏對策,補偏救弊,使之立于“中道”。這實際也即是儒家傳統(tǒng)的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補充與發(fā)揮,是值得我們繼承的經(jīng)驗。第八,“喻”、“譬”、“辯”為主的啟發(fā)式教學。荀子繼承了孔子關于啟發(fā)教學的理論,并突出“喻”、“辯”等方式,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性與思考能力,主張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依靠學生學習的內(nèi)驅(qū)力,循循善誘,使學生在輕松融洽的氛圍中進行獨立思索。他將“譬稱以喻之,分別以明之,欣驩、芳薌以送之”(《非相》)視為教學之藝術。主張通過具體形象來喻曉一些道理與事物,引導、啟發(fā)學生主動探索,以鍛煉才能增長智慧?!盾髯印芬粫悴捎昧舜罅康钠┯?成為其鮮明的特點。他要求教師尊重學生的獨立精神,慎重對待學生的提問,掌握一定的時機對學生進行教育,“未可與言而言謂之傲,可與言而不言謂之隱,不觀氣色而言謂之瞽”(《勸學》)。要根據(j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狀態(tài)確定如何進行教誨,反對“不問而告”與“問一而告二”的作法,主張“君子如響”(同上),教師應問答有節(jié),如音響相應一樣。荀子還提倡在教學中運用辯論的方式,認為“辯則盡故”,“辯則速論”,“辯說足以解煩”(《非相》)。辯論對于解決疑難問題,盡快作出判斷頗有益處。因而他主張“君子必辯”,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展開辯論,啟發(fā)學生用“名辯”為武器,通過“辯說”來分清是非,獲得知識。四、從為師立教”看教育的目在荀子的教育思想體系中,關于教師的論述占了很大的比重。他不僅對教師的作用、地位作了充分論證,而且對為師的條件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中有不少積極的思想,值得我們今天借鑒。荀子竭力提倡尊師,認為教師是以禮義教化士農(nóng)工商的文化工作者,只有德行學問俱佳的君子圣人方能承擔,對教師的作用給予很高的評價。他說:“上無君師,下無父子,夫是之謂至亂?!?《王制》)沒有教師的教育,便會使天下發(fā)生動亂,可見教師的作用之重要。又說:“禮,所以正身也;師,所以正禮也,無禮何以正身?無師吾安知禮之為是也?”(《修身》)“禮”乃最高的行為規(guī)范,而教師則是闡釋、教授“禮”的,深奧的《詩》、《書》、《禮》、《樂》等教材不由教師講授,學生是難以理解的,禮教需要通過教師去實施,教師的言行是一切言行的準則,只有教師的傳授和以身作則,才能將“禮”真正傳給學生,故曰:“學莫便乎近其人?!瓕W之經(jīng)(徑)莫速乎好其人,隆禮次之?!?《勸學》)將“好師”放在“隆禮”之前,便是其重視教師言傳身教的緣故。他還進一步指出教師對學生人格形成起著關鍵的作用,“人無師無法而知,則必為盜;勇,則必為賊;能,則必為亂;察,則必為怪;辯,則必為誕……故有師法者,人之大寶也,無師法者,人之大殃也。人無師法,則隆性矣;有師法,則隆積矣?!?《儒效》)學生的道德水準、知識才能的發(fā)展都與教師有很大關系,若“無師法”,就會加重本性的縱任,作出壞事來,即使有能力也會走向其反面,成為賊寇亂黨,陷入妄誕詭怪;若有“師法”的約束,則會加強積習的善化,養(yǎng)成理想的人格。茍子重視教師的社會地位,把教師與天、地、君、親并列,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