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部編版三年級上冊《飲湖上初晴后雨》教學設計【設計理念】《飲湖上初晴后雨》是三年級上冊的一首寫景抒情的經典詩文,是宋代大詩人蘇軾的一篇傳世佳作。這首詩抓住了夏季時晴時雨的特征,描繪了西湖在不同天氣下呈現(xiàn)的別樣風姿,表達了詩人對西湖美景的熱愛與贊美。通過學習,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河的美好情感。課堂教學以“讀”為主,通過“讀”“想”“說”結合的方法理解古詩內容和意境,引導學生積累語言,掌握表達技巧?!窘虒W目標】知識與技能:1、反復誦讀古詩,從讀通順讀準確到能背誦。2、學習帶拼音的字詞,讀準字音。練習寫字。3、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的感情,培養(yǎng)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過程與方法:1、欣賞圖片,抓住重點詞、句反復誦讀,感受西湖晴天雨天的美麗神奇。2、通過“讀”“想”“說”結合的方法理解意思,積累語言,掌握表達技巧。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理解詩句意思,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熱愛祖國山河、熱愛傳統(tǒng)文化的感情?!窘虒W重點、難點】1、品讀詩句,感受韻律美,理解詩句意思。2、體會詩中意境,培養(yǎng)熱愛祖國山河、熱愛傳統(tǒng)文化的感情。【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賞圖揭題。1、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望天門山》,誰來背一背?(個人背、齊背)2、欣賞圖片,積累詞語。昨天我們欣賞了天門山雄奇秀麗的景色,現(xiàn)在老師帶著同學們一起領略西湖的美景。請欣賞。(出示杭州西湖十景)(看完)誰來贊一贊西湖的美景?(風景如畫、如詩如畫、山清水秀……)(師評價:你說得真好。你觀察得真仔細。你們積累的詞語真多。)3、過渡揭題: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蔽骱媸秋L景如畫,吸引了許多文人墨客來這里欣賞美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在杭州做通判時,非常喜歡西湖。(出示蘇軾圖片)請看,這就是蘇軾,世人稱他為“蘇東坡”,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詩人,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文學巨匠。一天,他和朋友乘坐游船蕩漾在西湖上,一邊飲酒聊天,一邊欣賞西湖美景,寫下了這一首千古流傳的美妙詩篇。(請讀題目)4、(個別讀)你從題目中讀懂了什么?(詩人在飲酒。在西湖上游玩。天氣先晴后雨。)(飲字還有一個讀音:yìn飲馬、飲牛)飲馬就是牽著馬去河邊喝水。(再齊讀題目)二、反復誦讀,感受韻律。(一)初讀古詩,讀通讀順。過渡:是啊,他們在西湖上喝著酒,賞著美景,起初是晴天,后來下起了雨,那是怎樣的景象呢?讓我們走進詩中去吧!請同學們打開書本21課,自由把詩句放聲讀一讀,要求讀準確字音,讀通順詩句。(生自由讀)師:同學們都讀得很認真,很投入,誰愿意來讀一讀?(出示全詩)生:(隨機二位學生讀。)(你讀得真準確。你讀得真通順。你讀得又準確又流利。)師:讀得很溫柔,特別是“瀲滟”讀得很標準,誰也來讀讀?師:這個“妝”是翹舌音?!澳ā弊xmǒ還有一個讀音:mā抹平抹桌(動作示范抹桌)師:請同學們把這些帶有拼音的字寫兩遍。老師巡視,展示,評價。(見面時叫學生準備一個寫字本)師:我們再來準確通順地把詩讀一遍。(二)再讀古詩,讀出節(jié)奏。剛才我們已經把全詩讀準確、讀通順了。但是還不夠,還要讀出節(jié)奏,讀出韻律。(出示節(jié)奏詩)師:想聽老師讀嗎?(點擊配樂讀)師:老師讀得好嗎?能給老師一點掌聲鼓勵嗎?師:誰也想這樣美美地讀一讀?(預設:想聽班長讀嗎?孩子們,我們班讀書誰讀得最好?)(評價:豎起大拇指;老師鼓掌;說:我從你的朗讀中感受到了古詩的韻律美。)生:讀。師:讀出了節(jié)奏感,好!誰也來試試?生:讀。師:真有古詩的韻味?。。ü?jié)奏感真強?。阕x得真準確,但節(jié)奏感不夠強。)師:誰還想讀?請你。生:讀。師:還想讀嗎?這么多人想讀,好,老師滿足你們的愿望,大家一起讀吧。(學生齊讀)師:你們太了不起了,讀出了古詩的韻律美,我從你們的朗讀中感受到了古詩的音韻美。但我們還要走進詩中,理解詩的內容,欣賞詩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情感。三、品讀詩句,欣賞詩境。(一)走進晴天的西湖1、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晴天的西湖。(板書:晴)(播放晴天的景色圖)請同學們細細地欣賞,看哪一種景物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2、說話訓練(幻燈出示:我會說:晴天的西湖真美啊,你看。)(你真留心觀察。你說得真好!感謝你為我們帶來這么美的一副畫卷。你的語言真美,像詩一樣。)3、師小結:我們都被晴天西湖的美景陶醉了!詩人蘇軾也一樣,那么他是怎樣贊美晴天的西湖呢?生:“水光瀲滟晴方好?!保c擊圖+詩句)4、師:請問“瀲滟”什么意思?師:水光瀲滟是一幅怎樣的畫面?生:(波光粼粼、水波相連、波光閃動的樣子......)師:你們的想象力真豐富。那么,誰來說說“水光瀲滟晴方好”的意思?(在燦爛陽光的照射下,西湖水波蕩漾,波光閃閃,十分美麗。)5、說話訓練師:(出示句子:我會說:在陽光照耀下,西湖波光粼粼、水波蕩漾,仿佛。(水晶、鉆石、銀河落九天)(評價:你真會想象。你的想象力真豐富!)6、引讀三次師:晴天的西湖真美呀!難怪蘇軾說:水光瀲滟晴方好。(西湖的景色真好,讀的時候要把這個“好”讀重音,讀飽滿。)誰來讀?(水光瀲滟晴方好)(2人,表揚讀得有進步的)引讀:晴天的西湖真秀麗啊,我們一起來稱贊:水光瀲滟晴方好。(隨機板書:好)(二)走進雨天的西湖1、正當詩人沉浸在西湖晴天的美景中,忽然下起了小雨,(板書:雨)雨中的西湖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請欣賞。(出示雨中西湖的視頻)2、說話訓練(出示圖+我會說:雨中,西湖的山峰,像。)(朦朦朧朧、若隱若現(xiàn)、云霧迷蒙)(像披上了一層輕紗、像仙境一樣、像走進神秘世界)師:是啊,雨中西湖的山峰若隱若現(xiàn),詩中哪個詞描寫出這個畫面?生:空蒙師:是的?!翱彰伞本褪窃旗F迷蒙的樣子。3、師:那么“山色空蒙雨亦奇”你又怎么理解?(在云幕籠罩下,西湖周圍的群山,迷迷茫茫,若隱若現(xiàn),非常奇妙。)4、師:你理解得不錯?!捌妗本褪瞧婷?、神奇的意思。(板書:奇)齊讀:山色空蒙雨亦奇5、師:雨中西湖,其他的景物又怎樣呢?出示:雨中,西湖的。(塔、柳樹、小草、鮮花)師:雨中的西湖真是神秘莫測,多么奇妙??!詩人情不自禁地贊嘆道:山色空蒙雨亦奇師:我們也情不自禁地贊嘆(齊):“山色空蒙雨亦奇”。(三)賞讀晴雨西湖(老師站中央說)師:西湖晴天好,生讀:“水光瀲滟晴方好”西湖雨亦奇,生讀:“山色空蒙雨亦奇”西湖兩種感覺都很妙。生讀:“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保ㄋ模┬蕾p絕妙的比喻1、過渡:面對美好神奇的景色,詩人陶醉其中,心中無限熱愛,情不自禁想起了(西施),孩子們,你們知道西施是什么人?(出示西施圖,介紹西施)師:是啊,蘇軾稱贊她。生:“淡妝濃抹總相宜”(出示第四句)師:孩子們,誰理解這句話是什么意思?(板書:總相宜)(西施無論化淡妝還是抹濃妝都很合適,都很美麗。)2、小結:是啊,西施無論化淡妝還是抹濃妝都很合適,都很美麗。西湖也一樣,晴天美好,雨天也奇妙,所以詩人想把西湖比作西子。這是多么奇妙的比喻啊。學生讀:(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師:引讀:西湖如詩如畫,詩人置身其中,心中涌起無限的熱愛之情:——(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五)背誦詩句,升華感情。1、蘇軾如此熱愛西湖,因為他曾兩次在杭州任職,為當?shù)厝嗣袷鑼骱?,筑堤防洪,做了許多好事,西湖變得更加美麗。他對西湖是日久生情啊,就這樣,一首流傳千古的佳作誕生了!2、生:配樂齊讀《飲湖上初晴后雨》一次。師:同學們讀得真好??!能背誦嗎?我們一起背一遍。(消失詩句背一遍。)3、師:孩子們,詩歌可以讀,也可以唱出來,我們來試唱一次。(點擊視頻學唱)四、拓展延伸,布置作業(yè)。1、走出課文,欣賞古詩。師:蘇軾為我們寫下了美妙的詩篇——《飲湖上初晴后雨》,讓我們感受到祖國山河的美麗,還有許多文人墨客也寫下了贊美祖國山河的詩篇。請欣賞。(出示祖國山河的詩篇)2、古詩新篇,加深理解。師:老師也嘗試作了一首詩。(出示自讀)師:寫得不好,請多指教。謝謝孩子們!師總結:同學們,中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孕育了燦爛的文化,古詩就是其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愿你們在課外多讀古詩,多長知識,共同感受古詩的魅力,感受中國文化的魅力。3、布置作業(yè):①背誦《飲湖上初晴后雨》②搜集兩首描寫祖國風光的古詩并背誦。板書:21飲湖上初晴后雨晴好西湖雨奇西子總相宜部編版三年級上冊《飲湖上初晴后雨》學情分析《飲湖上初晴后雨》是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第17課《古詩三首》中的第二首。是北宋詩人蘇軾的一首寫景抒情詩,詩中描寫了西湖晴天和雨天不同的美麗景色,抒發(fā)了作者熱愛西湖,贊美西湖,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三年級的孩子,能通過預習自己讀準字音,也能使用看圖,看注釋,反復誦讀等方法讀懂古詩大意。但要深入體會古詩的內涵進而入情入景的朗讀還需老師的引領點撥。許多經典文學作品中蘊含著不少古代詩人的智慧與情感,學生如能仔細閱讀、層層深入,便能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學生進入三年級以后,已經初步具備了一定的語文閱讀能力。三年級學生已積累了好幾首,但對于古詩的理解比較膚淺。教學時對于生澀難懂的詞語通過課后注釋、課件演示幫助理解,同時利用多媒體平臺等手段的使用為學生創(chuàng)設身臨其境的學習氛圍,幫助他們體會古詩所要表達的情感。部編版三年級上冊《飲湖上初晴后雨》效果分析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鼓勵學生教科書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讀,鼓勵學生求異、求新,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見解,努力尋求獨特的認識、感受、方法和體驗,使學習過程成為一個富有個性化的過程,從而體現(xiàn)出學生的首創(chuàng)精神。這是新的課程改革的重要理念。我在《飲湖上初晴后雨》課堂教學中努力地體現(xiàn)這個教學理念?,F(xiàn)在具體談一下我的感受:把課堂還給了學生。本節(jié)課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去找,動筆寫下自己的體會,引導學生主動的去學習,去研究。教師只是適時的點撥,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是導演,學生是演員,把課堂的大舞臺放手給了學生,符合新課標的理念。二、教學目標達成較好。本節(jié)課的課堂活動很好的完成了三個教學目標:課堂一開始,我就通過多媒體課件向學生播放了美麗的西湖圖片,讓學生對西湖的美有了最直觀的感受,營造了閱讀期待。首先我從詩題入手,通過指導學生的朗讀來進一步理解題意,使學生在情感輪廓上有個大致的方向。隨后通過多種方式的朗讀指導后,學生交流讀懂詩的內容。在突破詩歌的教學難點,主要抓住“瀲滟”、“空蒙”、“好”這幾個重點詞,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體會晴天時陽光照耀下的西湖色彩明麗、波光粼粼;而雨中西湖隱隱約約,朦朧、神秘。想象畫面,用語言描繪,感受這首古詩蘊含的美妙的意境。這不僅為后兩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理解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也很好地把詩歌的內容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對學生想象能力的提高也是有幫助的。三、課堂上注重語言評價。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教師的語言,是開啟學生心靈的工具”。教師的語言能夠為學生打開一扇神奇的智慧之門。課堂上我的評價語言很簡潔、準確,比如學生讀生字時,我及時評價“聲音洪亮”、“準確、流暢”;在教學過程中,準確評價學生,這些評語簡潔、準確,學生聽得明白。其次,我的評價語言富有針對性和鼓勵性。比如在指導學生寫字時,我及時評價“你找到了它們的共同點”,一下子抓住了孩子回答問題的閃光點;比如在指導學生讀書時,“你讀得真溫柔”、“你讀出了節(jié)奏美”、“讀得很認真,很投入”,適時、適當?shù)脑u價語對學生是一次很好的表揚和鼓勵,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屬于課堂的有效性評價。沒有一節(jié)課能夠盡善盡美,我個人認為如果我在教學詞語時,教學形式若能多樣些會更好,課堂上如果能加強生生互動,學生交流學習,更能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生多種能力全面發(fā)展??傊Z文課堂是學生生機勃勃的生名和智慧張揚的廣闊天地,是浮想聯(lián)翩,想象馳騁和創(chuàng)意生長的沃土,是知識交流、碰撞、豐富、壯大的窗口,教師在課堂中運用新的教育理念,打破沉悶的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學習知識、認識生活,培養(yǎng)品德,水乳交融,讓我們在課堂中與學生共同分享,暢飲知識的甘露吧。部編版三年級上冊《飲湖上初晴后雨》教材分析教學內容在整個課程教材體系中的定位《飲湖上初晴后雨》是部編版第六單元中第17課《古詩三首》中的一首。描繪的是西湖在不同氣候下呈現(xiàn)的不同風姿。這首詩寫于公元1073年,詩人蘇軾任杭州通判期間。原作有兩首,這是第二首。這首詩概括性很強,它不是描寫西湖的一處之景、一時之景,而是對西湖美景的全面評價。這首詩的流傳,給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選編本課的目的,主要是讓學生了解古人對祖國山河的描寫,在誦讀過程中培養(yǎng)熱愛祖國山河、熱愛傳統(tǒng)文化的感情。課程教學資源的整合取舍《飲湖上初晴后雨》是部編版第六冊第六單元中的第一篇課文。學習這篇課文,既要從內容中體會思想感情,又要學習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古詩中所留空白點較多,有利于教師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所以,本著“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的理念;對教材進行第二次“加工”,適時調整教材、補充教材、拓展教材。1、調整、整合教材,聚焦詩人對西湖的贊美,找準教材的關鍵點。2、深入挖掘補充教材,以我來想象西湖的美麗訓練,滲透語文教學的人文性。3、拓寬文本的廣度,指導學生加動作、加表情、培養(yǎng)學生朗讀能力。三、教材內容的重難點分析依據課程標準和教材特點以及三年級學生特點,把教材確定為1課時完成,教學重難點確定為: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通過以點帶面、點面結合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初步掌握古詩學習方法。2、欣賞古詩意境,體會詩人的感情,培養(yǎng)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部編版三年級上冊《飲湖上初晴后雨》評測練習1.這首詩的作者是誰?A.唐代李白B.宋代蘇軾C.唐代杜甫D.唐代劉禹錫2.詩人抓住()的特征來描繪西湖的風采神韻。A.春季鮮花B.夏季時雨時晴C.秋季西子D.冬季女子3.“水光瀲滟晴方好”正確的理解是()。A.水波收斂了燦爛的陽光,非常好。B.水波光閃動的樣子與晴空呼應,剛剛好。C.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蕩漾,波光閃閃,十分美麗。4.描寫雨中西湖景象的詩句是()。A.水光瀲滟晴方好B.山色空蒙雨亦奇C.欲把西湖比西子D.淡妝濃抹總相宜5.“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边@兩句詩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A.排比B.夸張C.擬人D.比喻部編版三年級上冊《飲湖上初晴后雨》課后反思“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shù)百年?!焙棋迩晡拿?,孕育了中華民族無數(shù)的文化遺產,而古詩,更是一顆璀璨的明珠,正如那漫天繁星,閃耀了千年文明的美麗夜空。在小學教材中,古詩教學內容占很大比例,對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和情感有著重要作用。但我們似乎在走“釋題目,知詩人,解難字,譯全篇,悟情感,齊背誦”的模式化道路。這樣學生沒有從古詩教學中體悟到語言文字的魅力,沒有從古詩教學中感受到民族文字的摯愛,沒有情感,優(yōu)秀文化遺產就無以繼承和發(fā)展。因此,在教學中怎樣化難為易、由淺入深體驗那源遠流長的美好意境,喚起學生對學習古詩的熱情呢?我選擇了宋代大文豪蘇軾的名作《飲湖上初晴后雨》,對古詩教學做了初步地探索。課雖已上完,但意猶未盡、感想頗多!一、情感引趣,創(chuàng)設情境?!霸姼璨皇菬o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腸。”正因為詩如鼓琴聲聲見心,易唱動聽悅耳感人,又因為“俯而讀、仰而思、熟讀精思理自知”是傳統(tǒng)的教詩方法,所以運用吟誦引入法在實踐中是奏效的。它能恰如其分地表達作者的感情使學生一開始就受到感染,激發(fā)起濃厚的情趣。在本課的開始,我就圍繞單元主題帶領學生吟誦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望天門山》、《將進酒》中有關水的名句。通過飽含真情的吟誦帶領孩子進入情境,激發(fā)孩子學習詩的欲望。二、嚼字品詞,體悟詩意字、詞是古詩的組成單元,學懂字、詞是理解詩句含義、分析詩的意境的前提。詩中的一字一詞都經過詩人的千錘百煉,因此抓住重點字、詞分析理解詩意是古詩教學中的重點也是難點。在本課的教學中,我緊抓住“水光瀲滟”、“山色空蒙”、“方”、“亦”、“總相宜”等關鍵字,通過圖片、音樂等多媒體、找近義詞、結合學過的古文、聯(lián)系生活實際等方法。帶領學生理解詩意、體會詩情,走進詩人描繪的畫面。三、吟句讀詩,品味詩情誦讀是小學生學習古詩文的主要方法也是理解古詩文內容、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途徑。古詩文的語言之美、節(jié)奏之美、音韻之美、意境之美僅憑教師的講解學生是體味不到的,要突出“讀”,要讓學生在讀中感悟。朗讀是最經常、最重要的閱讀基本功。讓學生通過朗讀理解詩意、領會感情和培養(yǎng)想象能力是古詩文教學的重點。在本課的教學中,我通過美輪美奐的西湖畫面,配合美妙動聽的音樂,把孩子帶入詩歌所描繪的情境中去。教師再通過形象生動的語言,帶領孩子反復吟誦,進而體會詩歌描寫的美好意境。如在教學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后,教師聲情并茂地說:“風和日麗,當我們漫步西湖湖邊,我們會贊嘆道——(男生讀)細雨蒙蒙,我們蕩舟湖邊,我們會贊嘆道——(女生讀)。讓學生的情感在朗讀中升華,在吟誦中體會。四、拓展活動,再現(xiàn)畫面在古詩教學中引入活動給了學生一個自由想象、自由表達的時間和空間,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大有幫助。、古詩的特點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與畫互相生發(fā)、相得益彰。一首詩往往就是一幅山水畫一幅田園風光圖。因此理解好詩句就能在腦海中浮現(xiàn)出一幅美妙的畫面。在學完全文后,我讓學生用今天積累的詞語,想象古詩描寫的西湖美景,寫寫你心目中的西湖。通過文字描述畫面,更進一步地體會詩人的情感,走進詩人的世界。不足之處:1、學生讀詩的韻味不夠濃,由于沒有把導語很好的記下來,在教學中教師沒能創(chuàng)設出想象中的詩情畫意,學生的朗讀也不夠深入。應該讓引導學生理解詞語,感受意境之后,再讓學生在想象中讀,學生讀詩的韻味會更濃。2、教學設計過于面面俱到,容量過大,再加上沒有掌握好時間,整堂課有些前緊后松。后面的內容沒有講深講透。雖然有這樣那樣的不足,不過我相信通過這次大膽的嘗試,對以后的詩詞教學一定會有更多的借鑒和幫助。每一次嘗試,每一次收獲,每一次新的挑戰(zhàn)。讓我們一起用詩一樣的精巧鍛造課堂,用詩一樣的意蘊營造課堂,用詩一樣的激情澎湃課堂。讓我們的課堂因詩歌教學而充滿濃濃的詩意,讓學生的精神生命詩意地棲居。部編版三年級上冊《飲湖上初晴后雨》課標分析一、《語文課程標準》第二學段(3—4年級)階段目標:(一)識字與寫字目標(1、2、3、4條)1.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養(yǎng)成主動識字的習慣。2.累計認識常用漢字2500個左右,其中1800個(比原減少200個)左右會寫。3.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會運用音序檢字法和部首檢字法查字典、詞典。(原:會使用字典、詞典,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4.能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做到規(guī)范、端正、整潔。用毛筆臨摹正楷字帖。(二)閱讀目標(1、2條)1.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初步學會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原屬第一學段要求)。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3.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二、教材在課程價值實現(xiàn)中的定位:《飲湖上初晴后雨》是三年級上冊的一首寫景抒情的經典詩文,是宋代大詩人蘇軾的一篇傳世佳作。這首詩抓住了夏季時晴時雨的特征,描繪了西湖在不同天氣下呈現(xiàn)的別樣風姿,表達了詩人對西湖美景的熱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主管工作總結的成果總結計劃
- 網絡時代下的班級管理創(chuàng)新計劃
- 農田臨時雇工合同樣本
- 出售大件掛車合同標準文本
- cnc加工合同樣本
- 主持人演出合同范例
- 其他垃圾合同樣本
- 與美容師合同標準文本
- 二灰材料合同樣本
- 2025「合同管理專家經驗」工程合同監(jiān)管與行政控制策略:電腦化資料運用
- 高中數(shù)學必修二(人教A版2019)課后習題答案解析
- 【輕型載貨汽車離合器設計13000字(論文)】
- 期末(試題)-2023-2024學年四年級下冊數(shù)學人教版
- 2024屆北京市海淀區(qū)初三語文二模作文6篇高分范文:“有了你我真不一樣”
- 行政復議法-形考作業(yè)3-國開(ZJ)-參考資料
- 2024年公務員(國考)之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真題及參考答案(完整版)
- 2024年天津市濱海新區(qū)中考一模歷史試題
- 柜式七氟丙烷氣體滅火系統(tǒng)安裝與綜合項目施工專項方案
- 安全生產責任制培訓課件
- 2021年4月自考00808商法試題及答案含解析
- 2024年廣州市高三一模高考英語試卷試題答案詳解(含作文范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