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注冊建筑師考試設計規(guī)范_第1頁
一級注冊建筑師考試設計規(guī)范_第2頁
一級注冊建筑師考試設計規(guī)范_第3頁
一級注冊建筑師考試設計規(guī)范_第4頁
一級注冊建筑師考試設計規(guī)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級注冊建筑師考試設計規(guī)范精華

差不多規(guī)定

建筑氣候分區(qū)對建筑的差不多要求:

熱工分區(qū)氣候要緊指標建筑差不多要求

1月平均氣溫W-10°C

I嚴寒地區(qū)建筑物必須滿足冬季保溫、防寒、防凍等要求

7月平均氣溫W25°C

1月平均氣溫-10?o°c建筑物應滿足冬季保溫、防寒、防凍等要求,夏季部分地區(qū)應兼顧

II冰冷地區(qū)

7月平均氣溫18?28°C防熱

1月平均氣溫0?IO°C

III夏熱冬冷建筑物必須滿足夏季防熱,遮陽、通風降溫要求,冬季應兼顧防寒

7月平均氣溫25~30°C

1月平均氣溫>10°C

IV夏熱冬暖建筑物必須滿足夏季防熱,遮陽、通風、防雨要求

7月平均氣溫25?29°C

0

7月平均氣溫18?25c1.建筑物應滿足防雨和通風要求

V溫順地區(qū)

1月平均氣溫0?13°C2.VA區(qū)建筑物應注意防寒,VB區(qū)應專門注意防雷電

嚴寒地區(qū)7月平均氣溫<18°C

VI熱工應符合嚴寒和冰冷地區(qū)有關要求

冰冷地區(qū)1月平均氣溫0?-22°C

熱工應符合嚴寒和冰冷地區(qū)有關要求

嚴寒地區(qū)1.

7月平均氣溫》18°C2.vnc區(qū)建筑物應專門注意防風沙,夏季兼顧防熱

vn

3.VDD區(qū)建筑物應注意夏季防熱,吐魯番盆地應專門注意隔熱,

冰冷地區(qū)1月平均氣溫-5?-20°C

降溫

居住區(qū)道路、公共綠地和公共服務設施應當設置無障礙設施,并與都

市道路無障礙設施相連接。設置電梯的民用建筑的公共交通部位應當設無

障礙設施。

公建中如為多功能用途,各種場所有可能同時開放并使用同一出口時,

水平方向應按各部分使用人數(shù)疊加運算安全疏散出口寬度,垂直方向應按

樓層使用人數(shù)最多一層運算安全疏散出口寬度。

都市規(guī)劃對建筑限定

基地應與道路紅線相鄰接,否則應當設基地道路與道路紅線所劃定的

都市道路相連接?;貎冉ㄖ娣e小于或等于3000m2時,基地道路的寬度

不應小于4m,基地內建筑面積大于3000m2且只有一條基地道路與都市道

路相連接時,基地道路的寬度不應小于7m,若有兩條以上基地道路與都市

道路相連接時,基地道路的寬度不應小于4m。

基地機動車出入口位置要求(圖1-1)

與大中都市主干道交叉口的距離,自道路紅線交叉點量起不應小于70

215nl

與人行步道線堂臀避街天橋、’人行地道(包括引道、引橋)的最邊

緣線不應小于5m;?公園、學校

距地鐵出入口公共交通站臺邊緣二應小于15m;

距公最學校乂便加裝筑的疝斐由不應小于20m;

當施驅:咚關于8%時,應當設緩沖段與嫌帶餐蟹連接;

與立政叉口,距離或其他專自犍形「應符合靠助串,規(guī)劃行政主管

部門的規(guī)定.270m/"0m/

圖1-1基地出口通路位置要求

基地沿都市道路的長度應按建筑規(guī)模和疏散人數(shù)確定,并許多于基地

周長的1/6o

基地或建筑物的要緊出入口不得和快速道路直截了當連接,也不得直

對都市要緊干道的交叉口。

建筑突出物的限制

建筑物及附屬設施不得突出道路紅線和用地紅線建筑,不得突出的建

筑突出物為:

——地下建筑物及附屬設施,包括結構擋土樁、擋土墻、地下室、地

下室底板及其基礎、化糞池等;

——地上建筑物及附屬設施,包括門廊、連廊、陽臺、室外樓梯、臺

階、坡道、花池、圍墻、平臺、散水明溝、地下室進排風口、地下室入口、

集水井、采光井等;

——除基地內連接都市的管線、隧道、天橋等市政公共設施外的其他

設施。

經當?shù)囟际幸?guī)劃行政主管部門批準,承諾突出道路紅線的建筑突出物

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A.在有人行道路面上空:

2.50m以上承諾突出建筑構件:凸窗、窗扇、窗罩、空調機位,突出的

深度不應大于0.50m;

2.50m以上承諾突出活動遮陽,突出寬度不應大于人行道寬度減1m,

并不應大于3m;

3m以上承諾突出雨篷、挑檐,突出的深度不應大于2m;

5m以上承諾突出雨篷、挑檐,突出的深度不宜大于3m。

B.在無人行道的路面上空:4m以上承諾突出建筑構件:窗罩,空調

機位,突出深度不應大于0.50m;

C.建筑突出物與建筑本身應有牢固的結合。

D.建筑物和建筑突出物均不得向道路上空直截了當排泄雨水、空調冷

凝水及從其他設施排出的廢水。

三場地設計

建筑日照標準要求

每套住宅至少一室獲得日照,應符合GB50180的規(guī)定。

宿舍半數(shù)以上的居室,應能獲得同住宅居住空間相等的日照標準;

托兒所、幼兒園的要緊生活用房,應能獲得冬至日不小于3h的日照標

準;

老年人住宅、殘疾人住宅的臥房、起居室,醫(yī)院、療養(yǎng)院半數(shù)以上的

病房和療養(yǎng)室,中小學半數(shù)以上的教室應能獲得冬至日不小于2h的日照標

準。

道路

機動車單車道寬度不小于4m,雙車道寬度不小于7m,人行道不小于1.

5mo

沿街建筑應當設連通街道和內院的人行通道,其間距不宜大于80m。

地下車庫出入口距基地道路的交叉路口或高架路的起坡點不應小于7.5

0mmo

地下車庫出入口與道路垂直時,出入口與道路紅線應保持不小于7.5m

的安全距離。

地下車庫出入口與道路平行時,應經不小于7.5m緩沖車道讓入基地道

路。

基地內道路邊緣至建筑物、構筑物的最小距離(m)

居住區(qū)道路居住小區(qū)道路組團及宅間小路

圖層5.03.0

建筑物面無出入口2.0

多層3.0

向道路

有出入口—5.02.5

高層4.02.0

建筑物山墻面向道路1.5

多層2.0

圍墻面向道路1.5

豎向

基地地面坡度不應小于0.2%;地面坡度大于8%時應分成臺地。

機動車行道縱坡應8%、i20.2%,其坡長不應大于200m,個不路段可

211%,但長度應W80m;道路橫坡宜為1%?2%,多雪地區(qū)iW5%,坡長

W600m。

非機動車道0.2%WiW3%,坡長W50m,多雪地區(qū)iW2%,坡長W100m,橫

坡=1%?2%。

人行道縱坡0.2%WiW8%,橫坡宜為1%?2%,多雪地區(qū)iW4%。

四建筑物設計

建筑物內的歌舞、娛樂等場所不應當設計在地下二層及以下;當設置

在地下一層時,地下一層地面與室外出入口地坪的高差不應大于10m。

超高層建筑應當設置避難層(間)。

臺階、坡道和欄桿

公建室外臺階、踏步寬不宜小于300,高不宜大于150,且不宜小于1

00o室內臺階不應少于2階。樓梯每樓段不應超過18級,亦不應少于3級。

坡度:室內不宜大于1:8,室、外不宜大于1:10。

室內坡道投影長>15m時,應當設休息平臺。

輪椅使用的坡道不應大于1:12,困難地段不應>1:80

自行車推行坡道坡長不宜大于6m,坡度不宜大于1:5

陽臺等欄桿臨空高度小于24m時,不應低于1.05m,臨空高度124m

時,不應低于1.10m,且欄桿距樓屋面100內不宜留空。

住宅、幼托、中小學等垂直樣桿桿件凈距不應大于110mm。

樓梯、電梯、扶梯

樓梯凈寬按每股人流0.55M+(0-0.15M)運算,并不應少于2股人流。

樓梯平臺上下部過道處的凈高不應小于2m,梯段凈高不應小于2.2m。

高層公建和212層的住宅,每棟樓22臺電梯。

每個服務區(qū)電梯單排時不宜超過四臺,雙排時不宜超過8臺。

電梯候梯廳的的深度應符合下表的規(guī)定,并不得小于1.50m;

電梯類不布置方式候梯廳深度

單臺2B

住宅電梯多臺單側排列學B"

多臺雙側排列?相對電梯B"之和并<3.50m

單臺21.5B

公共建筑電

多臺單側排列N1.5B",當電梯群為4臺時應為2.40m

多臺雙側排列學相對電梯B*之和并V4.50m

單臺2L5B

病床電梯多臺單側排列21.5B*

多臺雙側排列?相對電梯B*之和

自動扶梯、自動人行道出入口暢通區(qū)的寬度不應小于2.50m。

自動扶梯的傾斜角不應超過30°,當提升高度不超過6m時,額定速

度不超過0.50m/s時,傾斜角承諾增至35°;傾斜式自動人行道的傾斜角

不應超過12°o

臨空窗臺低于800時,住宅窗臺低于900時,應采取防護措施。開向

公共走道的窗底口22m。

嚴寒地區(qū)建筑物周邊無采暖管溝等,底層地面的外墻內側0.5?1.00m

范疇內宜采取保溫措施,其傳熱阻不應小于外墻的傳熱阻。

架空隔熱層屋面,當屋面寬度大于10m時,應當設通風屋脊。

煙道和通風道應伸出屋面,伸出高度應有利煙氣擴散,并應按照屋面

形式、排出口周圍遮擋物的高度、距離和積雪深度確定。平屋面伸出高度

o坡屋面伸出高度應符合以下規(guī)

30C

屋面排水坡度應按照屋頂結構形式,屋面基層類不,防水構造形

式,材料性能及當?shù)貧夂虻葪l件確定,并應符合下表規(guī)定。

種植土屋面(種植屋面坡度不宜大于3%)1?3壓型鋼板5?35

卷材防水、剛性防水的平屋面(架空隔熱屋面坡度不宜大于5%,平屋波形瓦10?50

2?5

面采納結構找坡不應小于3%,采納材料找坡宜為2%)油氈瓦■20

網(wǎng)架、懸索結構金屬板24平瓦20?50

注:1)卷材屋面的坡度不宜大于25%,當坡度大于25%時應采

取固定和防止滑落的措施;

卷材防水屋面天溝、檐溝縱向坡度不應小于1%,溝底水落差不得超過

200mm。

平瓦必須鋪置牢固,地震設防地區(qū)或坡度大于50%的屋面,應采取固

定加大措施;

五室內環(huán)境

居住、辦公、學校建筑的采光系數(shù)標準值應符合下表規(guī)定。

采光側面采光

房間名稱

等級

采光系數(shù)最低值Cmin(%)室內天然光臨界照度(lx)

II辦公:設計室、繪圖室3150

辦公:辦公室、視屏工作室、會議室

III2100

學校:教室、階梯教室實驗室、報告廳

住宅:起居室(廳)、臥房、書房、廚房

IV150

辦公:復印室、檔案室

住宅:衛(wèi)生間、過廳、樓梯間、餐廳

V0.525

辦公、學校:走道、樓梯間、衛(wèi)生間

圖書館、醫(yī)院建筑的采光系數(shù)標準值應符合下表規(guī)定。

采光側面采光(采光系數(shù)最小值)頂部采光(采光系數(shù)平均值)

房間名稱

等級

Cmin(%)臨界照度(lx)Cav(%)臨界照度(lx)

圖書館:閱覽室、開架書庫

III2100--

醫(yī)院:診室、藥房、治療室、化驗室

圖書館:名目室

IV醫(yī)院:候診室、掛號處、綜合大廳、1501.575

病房、大夫辦公室(護士室)

V書庫、走道、樓梯間、衛(wèi)生間0.525--

注:表一、表二所列采光系數(shù)標準值適用于ni類光氣候區(qū)。其他地區(qū)

的采光系數(shù)標準值應乘以相應地區(qū)光氣候系數(shù)。

側窗采光口離地面高度在0.80m以下的部分不應計人有效采光面積;

側窗采光口上部有效寬度超過1m以上的外廊、陽臺等外挑遮擋物,其

有效采光面積可按采光口面積的70%運算;

平天窗采光時,其有效采光面積可按側面采光口面積的2.50倍運算。

采納直截了當自然通風的空間,其通風開口面積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a:生活、工作的房間的通風開口有效面積不應小于該房間地板面積的

1/20;

b:廚房的通風開口有效面積不應小于該房間地板面積的1/10,并不得

小于0.60m2o

嚴寒地區(qū)建筑物宜采納圍護結構外保溫技術,不應當設置開敞的樓梯

間和外廊,出入口應當設門斗或采取防寒措施;冰冷地區(qū)建筑物不宜設置

開敞的樓梯間和外廊,出入口宜設門斗或采取防寒措施。

室內承諾噪聲級(晝間)

建筑承諾噪聲級(A聲級,dB)

房間名稱

類不一級二級三級

臥房、書房W40W45W50

住宅

起居室W45W50

有專門安靜要求的房間W40——

學校一樣教室—W50

無專門安靜要求的房間——W55

注:夜間室內承諾噪聲級的數(shù)值比晝間小10dB(A)

不同房間圍護結構(隔墻、樓板)的空氣聲隔聲標準應符合下表

計權聲隔標準(dB)

建筑類不圍護結構部位

一級二級三級

住宅分戶墻、樓板250》45240

學校隔墻、樓板250245240

醫(yī)院聽力測聽室圍護結構&50■50■50

不同房間樓板撞擊聲隔聲標準

計權標準化撞擊聲壓級(dB)

建筑類不樓板部位

一級二級三級

住宅分戶層間W65W75W75

學校教室層間W65W65W75

六建筑設備

埋設生活飲用水池周圍10m內不得有化糞池等污染源,周圍2m內不

得有污水管和污染物。

配變電所不應當設在人員密集場所的正上方、正下方、貼鄰和疏散出

口的兩旁。

安裝可燃油油浸電力變壓器總容量不超過1260kVA、單臺容量不超過6

30kVA的變配電室可布置在建筑主體內首層或地下一層靠外墻部位,并應

當設直截了當對外的安全出口,變壓器室的門應為甲級防火門;外墻開口

部位上方,應當設置寬度不小于1m不燃燒體的防火挑檐。

可燃油油浸電力變壓器室的耐火等級應為一級,高壓配電室的耐火等

級不應低于二級,低壓配電室的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三級,屋頂承重構件的

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

高壓配電室宜設不能開啟的距室外地坪不低于1.80m的自然采光窗,

低壓配電室可設能開啟的不臨街的自然采光窗。

長度大于7m的配電室應在配電室的兩端各設一個出口,長度大于60

m時,應增加一個出口。

配變電所防火門的級不應符合下列要求:

設在高層建筑工地內的配變電所,應采納耐火極限不低于2h的隔墻、

耐火極限不低于1.5h的樓板和甲級防火門與其他部位隔開;

可燃油油浸變壓器室通向配電室或變壓器室之間的門應為甲級防火

Ho

配變電所內部相通的門,宜為丙級的防火門。

配變電所直截了當通向室外的門,應為丙級防火門。

柴油發(fā)電機房可布置在高層建筑裙房的首層或地下一層,并應符合下

列要求:

a:柴油發(fā)電機房應采納耐火極限不低于2h或3h隔墻和1.50h樓板、

甲級防火門與其他部位隔開;

b:柴油發(fā)電機房內應當設置儲油間,其總儲存量不應超過8h的需要

量,儲油間應采納防火墻與發(fā)電機間隔開;當必須在防火墻上開門時,應

當設置能自行關閉的甲級防火門;

c:應當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和自動滅火系統(tǒng)。

d:柴油發(fā)電機房設置在地下一層時,至少應有一側靠外墻,熱風和排

煙管道應伸出室外。排煙管道的設置應達到環(huán)境愛護要求。

電氣豎井、智能化系統(tǒng)豎井應符合下列要求:

高層建筑電氣豎井在利用通道作為檢修面積時,豎井的凈寬度不宜小

于0.80m

高層建筑智能化系統(tǒng)豎井在利用通道作為檢修面積時,豎井的凈寬度

不宜小于0.60m;多層建筑智能系統(tǒng)豎井在利用通道作為檢修面積時,豎井

的凈寬度不宜小于0.35m

智能化系統(tǒng)豎井宜與電氣豎井分不設置,其地坪或門檻宜高出本層地

坪0.15m?0.30m

電氣豎井、智能化豎井井壁應為耐火極限不低于lh不燃燒體,檢修門

應采納不低于丙級防火門。

各類型民用建筑設計

托兒所、幼兒園(JGJ39-87)

四個班以上應有獨立基地、服務半徑為300m。三班以下可設在住宅底

層,但應有獨立出入口,室外游戲場地及安全防護措施。附設高層建筑內

時,應當設在首層或二、三層,并應當設獨立出入口。

必須設置各班專用游戲場地,面積不應小于60m2。全園場地面積不小

于180+20(N-l)o

全園共用活動場地30米跑道、沙坑、水深不超過0.3米的戲水池。

托幼園活動室、寢室凈高2.8(專門形狀的頂棚最低處22.2m。音樂活動

室的凈高3.6米。

托幼建筑生活用房應滿足冬至日底層滿窗日照許多于3h。窗地面積比

不小于1/5o

幼兒園單側采光的活動室,進深不宜超過6.0米。

主體建筑走廊凈寬:生活用房雙面1.8m,單面1.5m;其他用房雙面1.

5m,單面1.3m。

幼兒樓梯踏步150X260;樓梯靠墻一側幼兒扶手高度不大于0.6m;樓

梯欄桿垂直桿件凈距不應大于0.11m,樓梯井凈寬不應大于0.2m。

活動室、寢室、音體室應當設雙扇平開門,寬度21.2m。疏散通道不

應當設轉門、彈簧門和推拉門。

幼兒疏散和經常出入的通道上,不應當設有臺階。必要時可設防滑坡

道,其坡度不應大于1:12。

嚴寒、冰冷地區(qū)主體建筑的要緊出入口應當設擋風門斗,其雙層門中

心距離不應小于1.6M;在距地0.6-1.2M高度內,不應裝易碎玻璃;在距地

0.7M處,宜加設幼兒專用拉手。門的雙面均易平滑、無棱角。外門宜設紗

Ho

活動室窗臺距地高度不宜大于0.6M;1.3M內不應當設平開窗。

陽臺、屋頂平臺的護欄凈高應11.2m,、垂直桿件間凈距不大于0.11m。

內側不應當設有支撐。

幼兒經常接觸的1.3m以下的室外墻面不應粗糙。所有墻角、窗臺線腳

等均必須做成小圓角。

幼兒園盥洗池的高度為0.5-0.55米,寬度為040.45米,水龍頭的間距

為0.35-0.4米。

室內電器設置插座必需安置在1.7米以上的位置。

幼兒園應采納低溫熱水集中采暖,熱媒溫度不宜超過95-75(。

中小學校(GBJ99-86)

學校要緊教學用房的外墻距鐵路不應小于300M,距都市干道不應小于

80m□

中學服務半徑》1000M,小學服務半徑》500M。校門不宜開向機動車

流量與300的馬路。

學校容積率小學生0.8,中學生0.9,中幼師60.7。

運動場地小學42.3M2/人,中學43.3M2/人,運動場地的長軸宜南北向

布置。

綠地小學市0.5M2/人,中學41.0M2/人,中幼師42.0M2/人。

南向一般教室日照宜為2小時。

兩排教室長邊相對時刻距425M,長邊與運動場地的間距425M。

課桌排距:小學850(合班800),中學900(合班850),縱向走道寬

度550(合班900),課桌與墻凈距120(合班靠墻縱走道550)。第一排課

桌距黑板2000(合班2500)。

最后一排課桌后沿到黑板距離:小學不宜大于8000;中學8500;合班

18000o

實化學驗室宜設在一層;其窗不宜為西或西南向布置。試驗室內應當

設置一個事故急救沖洗龍頭。

室內活動場窗臺高度不宜低于2100mm。

運動場中心距教學樓內最近廁所超過90m時,可設室外廁所,其面積

按學生總人數(shù)的15%計。

小學教學樓不應超過四層。中學教學樓不應超過五層。

小學教室凈高3.1m;中學教室、實驗室3.4m;合班教室3.6米;輔助

用房3.1m;辦公室2.8m。

教室實驗室的窗臺高度不宜低于800,并不宜高于1000。教室實驗室

窗間墻寬度不應大于1200o

教學樓走道寬度:內廊2100;外廊1800;辦公1500;內樓梯欄桿高度

900,外廊欄桿1100。

教室安全出口的門洞寬度不應小于1000,合班教室1500。

學校所有房間采光系數(shù)最低值除廁浴走廊樓梯為0.5%外,其他均為1.

5%o玻地比,除廁所淋浴為1/10外,其他全為1/6。

文化館(JGJ41-87)

當文化館基地距醫(yī)院、住宅及托幼等建筑較近時,館內噪聲較大的觀

演廳、排練室、游藝室等,應布置在離開上述建筑一定距離的適當位置,

并采取必要的防止干擾措施。

窗地比(單側窗):展覽、閱覽用房、美術書法工作室、美術書法教室

1/4,其他1/5o

5層及5層以上的文化館應當設電梯。

觀演廳的規(guī)模一樣不宜大于500座。當觀演廳規(guī)模超過300座時,觀

演廳的座位排列、走道寬度、視線及聲學設計以及放映室設計,均應符合

劇場建筑和電影院建筑設計規(guī)范的有關規(guī)定。當觀演廳為300座以下時,

可做成平地面的綜合活動廳,舞臺的空間高度可與觀眾廳同高。

展覽廳應以自然采光為主,并應幸免眩光及直射光。

舞廳應具有單獨開放的條件及直截了當對外的出入口。

文化館的建筑耐火等級:高層建筑不應低于二級,多層建筑不應低于

三級。

內走道凈寬:群眾活動(雙2.10,單1.80);學習輔導(1.80,1.50);

專業(yè)工作(1.50,1.20)

觀演廳、展覽廳、舞廳、大游藝室等人員密集的用房宜設在底層,并

有直截了當對外安全出口。要緊出入口寬度不應小于1.50m。

圖書館(JGJ38-99)

設有少兒閱覽區(qū)的圖書館,該區(qū)應有單獨的出入口,室外應有設施較

完善的兒童活動場地。

新建公共圖書館的建筑物基地覆蓋率不宜大于40%o綠化率不宜小于

30%。

圖書館各空間柱例尺寸、層高、荷載設計應有較大的適應性和使用的

靈活性。藏、閱空間合一者,宜采取統(tǒng)一柱例尺寸,統(tǒng)一層高和統(tǒng)一荷載。

柱例尺寸應適合所采納的治理方式和所選書架的排列要求??蚣芙Y構的柱

網(wǎng)宜采納1.20m或1.25m的整數(shù)倍模數(shù)。

藏書區(qū)凈高不得小于2.40m,當有梁或管線時,其底面凈高不宜小于2.

30m;采納積層書架的書庫結構梁(或管線)底面之凈高不得小于4.70m。

圖書館的四層及四層以上設有閱覽室時,宜設乘客電梯或客貨兩用電

梯。

二層及二層以上的書庫應至少有一套書刊提升設備。四層及四層以上

不宜少于兩套。六層及六層以上的書庫,除應有提升設備外,宜另設專用

貨梯。

書庫內工作人員專用樓梯的凈寬不應小于0.8m,坡度不應大于45°,

并應采取防滑措施。

300座位以上規(guī)模的報告廳應與閱覽區(qū)隔離,獨立設置。應獨立設置安

全出口,并不得少于兩個。

藏書量超過100萬冊的圖書館、書庫,耐火等級一級。特藏庫、珍善

本書庫的耐火等級一級。

建筑高度超過24m,藏書量不超過100萬冊的圖書館、書庫;建筑高

度不超過24.00m,藏書量超過10萬冊但不超過100萬冊的圖書館、書庫,

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

差不多書庫、非書資料庫,藏閱合一的閱覽空間防火分區(qū)最大承諾建

筑面積:單層時,>1500m2;多層時,>1000m2;高層時,>700m2;地

2

下室或半地下室的書庫,>300m0當防火分區(qū)設有自動滅火系統(tǒng)時,其承

諾最大建筑面積可按上述規(guī)定增加1.00倍,當局部設置自動滅火系統(tǒng)時,

增加面積可按該局部面積的1.00倍運算。

珍善本書庫、特藏庫,應單獨設置防火分區(qū)。

采納積層書架的書庫,劃分防火分區(qū)時,應將書架層的面積合并運算。

藏書量超過100萬冊的圖書館、建筑高度超過24.00m的書庫和非書資

料庫,以及圖書館內的珍善本書庫,應當設置火災自愿動報警系統(tǒng)。

書庫、非書資料庫的疏散樓梯,應當設計為封閉樓梯間或防煙樓梯間。

書庫、非書資料庫、藏閱合一的藏書空間,每個防火分區(qū)的安全出口

不應少于兩個。但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設一個安全出口:

建筑面積不超過100m2的特藏庫、膠片庫和珍善本書庫

建筑面積不超過100m2的地下室或半地下室書庫

除地下室外的建筑面積超過100m2的相鄰兩個防火分區(qū),當防火墻上

有防火門連通,且兩個防火分區(qū)的建筑面積之和不超過防火分區(qū)面積的1.4

0倍時;

占地面積不超過300m2的多層書庫。

檔案館(JGJ25-2000)

檔案館分特、甲、乙三級。耐火等級均為一級。

查閱檔案、檔案業(yè)務和技術用房設計為四層及四層以上時,應當設電

梯。超過兩層的檔案庫應當設垂直運輸設備。檔案庫設于地下時,必須采

取防潮、防水措施;必須設置機械通風或空調設備。

檔案庫每間的窗洞面積與外墻面積比不應大于1:10,檔案庫不得采納

跨層或跨間的通長窗。

檔案庫樓面均布活荷載應為5kN/m2。采納密集架時,不應小于12kN/

m2,或按實際需要確定。

閱覽室設計應符合:

天然采光的窗地面積比不應小于1:5;應幸免陽光直射和眩光;.窗宜

設遮陽設施;

單面采光的閱覽室進深與窗墻高度比不應大于2:1;雙面采光不應大于

4:1;

每個閱覽座位使用面積:一般閱覽室每座不應小于3.5rtf;專用閱覽室

不應小于4.0nf/座。若采納單間時,房間面積不應小于12.0nf。

縮微閱覽室設計應符合:

朝向以北向為宜,幸免朝西,不宜設在地下室。

縮微用房宜設于首層,應自成一區(qū)。應遠離振源。

靜電復印室不應當設于縮微用房和運算機房區(qū)域內。

母片庫不應當設外窗;當設外窗時,應有良好的遮光設施。

中心操縱室宜設在首層要緊入口鄰近。

檔案庫凈高不應低于2.4m。當有梁和通風管道時,其局部凈高不應低

于2.2m。

庫區(qū)或庫房入口處應當設緩沖間,其面積不應小于6m2;當設專用封

閉外廊時,可不設緩沖間。

每個檔案庫應當設兩個獨立的出入口,且不宜采納串通或套間布置方

式。

庫區(qū)內設置樓梯時,應采納封閉樓梯間,門應采納不低于乙級的防火

Ho

庫區(qū)緩沖間及檔案庫的門均應向疏散方向開啟,并應為甲級防火門。

特級、甲級檔案館的檔案庫、縮微用房、空調機房等房間應當設置火

災自動報警設施。

供垂直運輸檔案、資料的電梯,其位置應臨近檔案庫,但應在防火門

外;當設置垂直傳送設施時,豎井應封閉,門應為甲級防火門。

室內地面應高出室外地面,不小于0.50m。

博物館(JGJ66-91)

博物館分為大型館(建筑規(guī)模大于10000nV)、中型館(4000?10000肝)、

小型館(小于4000m2)

大、中型館的耐久年限不應少于100年,小型館的耐久年限不應少于5

0年。

博物館的陳設室不宜布置在4層或4層以上。大、中型館內2層或2

層以上的陳設室宜設置貨客兩用電梯;2層或2層以上的藏品庫房應當設

置載貨電梯。

收藏對溫濕度較敏銳的藏品,應在藏品庫區(qū)或藏品庫房的入口處設緩

沖間,面積不應小于6nV。

大、中型館的藏品宜按質地分間貯藏,每間庫房的面積不宜小于50m2o

每間藏品庫房應單獨設門。窗地面積比不宜大于1/20。珍品庫房不宜

設窗。陳設事、藏品庫臨都市主干道一側的外墻不宜開窗。

每一陳設主題的展線長度不宜大于300m。陳設室單跨時的跨度不宜小

于8m,多跨時的柱距不宜小于7mo

藏品庫區(qū)的防火分區(qū)面積,單層建筑不得大于1500nf,多層建筑不得

大于1000nf,同一防火分區(qū)內的隔間面積不得大于500球。

陳設區(qū)的防火分區(qū)面積不得大于2500nf,同一防火分區(qū)內的隔間面積

2

不得大于1000m0

藏品區(qū)和陳設區(qū)建筑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藏品庫房、陳設室的隔

墻應為非燃燒體。防火分區(qū)內的隔間應采納耐火極限不低于3h的隔墻和

乙級防火門分隔。封閉式豎井的圍護結構應采納非燃燒體及丙級防火門。

大、中型館必須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大型館內的一般藏品庫房和

陳設室宜設置預防作用的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

劇場(JGJ57-2000)

按規(guī)模:特大型1601座以上;大型1201~1600座;中型801-1

200座;小型300-800座。

按等級:特、甲、乙、丙。特級設計年限、防火等級另確定。甲乙丙

耐火等級二級。

劇場基地應至少有一面連接城鎮(zhèn)道路,或直截了當通向都市道路的空

地。鄰接都市道路可通行寬度不應小于劇場安全寬度的總合并符合以下規(guī)

定:小型18M,中型N12M,大、特大型N15M。

劇場建筑要緊入口前的集散空地許多于0.2近/座。當劇場前的集散空

地不能滿足規(guī)定,或劇場前面疏散口的寬度不能滿足運算要求時,應在劇

場后面或側面另辟疏散口,但其寬度不得小于3.50m。尚應滿足車行視距要

求。

劇場總平面設計應為消防提供良好道路和工作場地及回車場地,內部道

路可兼作消防車道,其凈寬不應小于3.50m,穿越建筑物時凈高不應小于4.

00mo

視點宜選在臺口線中心臺面處,視線升高差C值應取0.12m;隔排升

高時,座席應錯排布置。

觀眾席對視點的最遠視距,歌舞劇場不宜大于33m;話劇和戲曲劇場

不宜大于28m;伸出式、島式舞臺劇場不宜大于20m。

座席排距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短排法:硬椅不應小于0.8m,軟椅不應小于0.9m,臺階式地面排距應

適當增大,椅背到后面一排最突出部分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0.3m;

長排法:硬椅不應小于1.0m;軟椅不應小于1.1m。臺階式地面排距應

適當增大,椅背到后面一排最突出部分水平距離不應小于0.5m;

短排法:雙側有走道時不應超過22座,單側有走道時不應超過11座。

每增加一座,排距增加25mmo

長排法:雙側有走道時不應超過50座,單側有走道時不應超過25座。

兩條橫走道之間的座位不宜超過20排,靠后墻設置座位時,橫走道與

后墻之間座位不宜超過10排。池座首排座位排距以外與舞臺前沿凈距不應

小于1.50m,與樂池欄桿凈距不應小于1m;當池座首排設置殘疾人席時,

應再增加不小于0.50m的距離。

觀眾席應預留殘疾人輪椅座席,座席深應為1.10m,寬為0.80m。

觀眾廳縱走道坡度大于1:10時應做防滑處理,鋪設的地毯等應為B1

級材料,并有可靠的固定方式。坡度大于1:6時應做成高度不大于0.20m

的臺階。

樓座前排欄桿和樓層包廂欄桿高度不應遮擋視線,不應大于0.85m,下

部實心部分不得低于0.40m。座席地坪高于前排0.50m時及座席側面緊臨

有高差之縱走道或梯步時應當設欄桿。

走道寬度除應符合運算外,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短排法邊走道不應小于0.80m,縱走道不應小于1.00m。橫走道不應小

于1.00m;

長排法邊走道不應小于1.20m。

追光室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追光室應當設在樓座觀眾廳的后部左右各1,面積不宜小于8m2,進

深和寬度均不得小于2500;

調光柜室應靠近舞臺

舞臺監(jiān)督主控臺應當設置在舞臺內側上場口。

燈控室、聲控室均應當設在觀眾廳后部,通過監(jiān)視窗口應能看到舞臺

表演區(qū)全部,

同聲翻譯室的位置,宜設在觀眾廳周邊,能看到舞臺表演區(qū),應有合

適的監(jiān)視窗口。

功放室應遠離調光柜室,宜設在靠近主揚聲器組的位置。

臺上機械操縱室宜設在二層天橋中部,或在一層天橋上部設置專用的

臺上機械操縱室。

小道具室宜靠近演員上、下場口設置。

觀眾廳出口應平均布置,要緊出口不宜靠近舞臺。樓座與池座應分不

布置出口。樓座至少應有兩人獨立的出口,樓座不應穿越池座疏散,當樓

座與池座疏散無交叉并不阻礙池座安全疏散時,樓座可經池座疏散。

觀從廳安全疏散門應為雙扇門,凈寬不小于1.4m,不應當設門檻,設

置踏步應在離門1.4m以外。

觀眾廳疏散通道的坡度,室內部分不大于1/8,室外部分不大于1/10,

并應加防滑措施;地面以上2m以內不得有任何突出物,或裝鏡子和假門。

舞臺主臺通向各外洞口均應當設甲級防火門或水幕。

舞臺與后臺部分的隔墻、舞臺內的天橋、渡橋碼頭、平臺板、頂棚、

觀眾廳吊頂內的吸聲、隔熱、保溫材料、檢修馬道、燈光操縱室、面光橋

及耳光室均應采納不燃燒材料。

超過800個座位的劇場,應當設室內消火栓給水系統(tǒng)。超過1500個

座位的劇場,舞臺的葡萄架下,應當設雨淋噴水滅火系統(tǒng)。超過1500個座

位的觀眾廳的悶頂內、凈空高度不超過8m的觀眾廳、舞臺上部(屋頂采納

金屬構件時)、化妝室、道具室、儲藏室和貴賓室應當設置閉式自動噴水滅

火系統(tǒng)。

舞臺上部屋頂或側墻上應當設置通風排煙設施。

與其他建筑合建或毗鄰的劇場,應形成獨立的防火分區(qū)。

變電間之高、低壓配電室與舞臺、側臺、后臺相連時,必須設置面積

不小于6m2的前室,并應當設甲級防火門。

甲等及乙等的大型、特大型劇場應當設消防操縱室,位置宜靠近舞臺,

并有對外的單獨出入口,面積不應小于12m2。

電影院(JGJ58-88)

按規(guī)模:特大>1200座,大801~1200,中501?800,小W500。按等級:

特、甲、乙、丙。

耐火等級:甲、乙等不應低于二級;丙等不應低于三級,且不應有特

大型。

主體結構耐久年限:甲等100年以上,乙等50?100年,丙等25?50

年。同劇場建筑。

要緊出入口通行寬度不應小于安全寬度的總合,且中小型48M,大型

412M,特大型415M。

電影院要緊入口前的集散空地:中小型留出許多于0.2IR2/座,大型、

特大型還應滿足深度410M。

一面臨街的電影院,中小型至少應有另一側臨院內空地或通道路,大

型、特大型至少另有兩側臨院內空地或通道路,其寬度均43.5M。

池座第一排觀眾地面至設計視點的高差4L50m及中2.50m。設計視點

應取畫面下緣中點。最大視距尚宜操縱在36m?40m。

影劇院的觀眾席應按每400個座位設一個輪椅席(0.8X1.1)

觀眾廳滿座最佳混響時刻在500?1000Hz范疇內宜采納1.0±0.1s。

觀眾使用的主樓梯凈寬不應小于1.40m;室外疏散梯凈寬不應小于1.1

0mo

體育建筑(JGJ31-2003)

觀眾出入口有效寬度40.15M/百人。觀眾出入口應留有疏散通道和集

散場地,場地市0.2M2/人。

道路凈寬應滿足消防車的要求,43.5M,凈高44M。

公園(CJJ48-92)

管線從喬、灌木設計位置下部通過,其埋深大于L5M。從現(xiàn)狀樹木下

部通過,其埋深大于3M且地面不得開槽。

古樹名木的愛護范疇:1)成林地帶樹冠投影以外5M范疇內。2)單株

同時滿足冠投影以外5M范疇和距樹干基部外緣水平距離為胸徑的20倍。

辦公建筑(JGJ67-89)

六層及六層以上辦公建筑應當設電梯。高度超過75m的辦公樓電梯應

分區(qū)或分層使用。

辦公室門洞口寬度不小于10X2.0。

走道最小凈寬:走道長度小于40m時,單面布房1.3m,雙面布房1.

4m;

走道長度大于40m時,單面布房1.5m,雙面布房1.8m;

辦公樓走道地面高差不足二級踏步時應當設坡道不得高置臺階。其坡

度不宜大于1:80

辦公建筑的辦公室室內凈高2.6米;設空調2.4米;走道凈高2.1米;

貯藏間2.00o

廁所距離最遠的工作點不應大于50mo外開門的廁所間的平面尺寸90

0X1200o廁所應當設前室,前室內設置洗手盆、洗污盆。廁所應有天然采

光,不承諾時應當設機械排風。

商店建筑(JGJ48-88)

大中型商店建筑應有許多于兩個出入口與都市道路相鄰接;或基地應

有不小于1/4周長或建筑物許多于兩個出入口與一邊都市道路相鄰接。

大中型商店基地內,在建筑物背面或側面應當設置凈寬不小于4m的運

輸?shù)缆?,消防車道也可與運輸?shù)缆方Y設置。

小區(qū)內的商店建筑服務半徑不宜超過300m。

步行商業(yè)街長度不宜大于500m,并在每間距不大于160m處,宜設橫

穿該街區(qū)的消防車道。

營業(yè)部分的公用樓梯、坡道:

樓梯的每梯段凈寬不應小于1.40m,踏步高度不應大于0.16m,踏步寬

度不應小于0.28m;

室外臺階的踏步高度不應大于0.15m,踏步寬度不應小于0.30m;

供輪椅使用坡道的坡度不應大于1:12,兩側應當設高度為0.65m的扶

手,當其水平投影長度超過15m時,宜設休息平臺。

大型商店營業(yè)部分層數(shù)為4層或4層以上時,宜設自動扶梯或乘客電

梯。自動扶梯的傾角W30。。

營業(yè)廳內任一點到安全出口的距離不宜超過20米。

商店營業(yè)廳的出入門、安全門凈寬度不應小于1.40m,并不應當設置門

檻。

綜合樓的商店部分應采納耐火極限不低于3h隔墻和1.5h不燃燒體樓板

與其他部位隔開;商店部分安全出口必須與其他建筑部分隔開。多層住宅

底層商店的頂樓板的耐火極限可不低于lho

大型商業(yè)建筑工地的封閉中庭應當設自動排煙設施。帶機械排風和自

然通風相結合的營業(yè)廳最小凈高為3.5米。

商店建筑內如設有上下層相連通的開敞樓梯,自動扶梯等開口部位時,

應摟上下連通層作為一個防火分區(qū),其建筑面積之和不應超過防火規(guī)范的

規(guī)定。

大型商場的營業(yè)層在5層以上時,宜設置直通屋頂平臺的疏散樓梯間

許多于2部,屋頂平臺上無障礙物的避難面積不宜小于最大營業(yè)層面積的5

0%o

店外突出的招牌、廣告牌其底部至室外地面的垂直距離不應小于5米。

櫥窗平臺高于室內地面不應小于0.2米,高于室外地面不應小于0.5米。

櫥窗內一樣不采暖。

飲食建筑(JGJ64-89)

餐館建筑分為三級。飲食店建筑分為二級。食堂建筑分為二級。

餐廚比:餐館為1:1.1,食堂為1:lo

位于三層及三層以上的一級餐館與飲食店和四層及四層以上的其他各

級餐館與飲食店均宜設置乘客電梯。

綜合醫(yī)院(JGJ49-88)

病房樓的前后間距應滿足日照要求,且不宜小于12m。

四層及四層以上的門診樓或病房樓應當設電梯,且不得許多于二合;

高層病房樓應當設污物梯。

主樓梯寬度不得小于1.65m,踏步寬度不得小于0.28m,高度不應大于

0.16m。主樓梯和疏散樓梯的平臺深度,不宜小于2m。

三層及以下無電梯的病房樓、觀看室與搶救室不在同一層又無電梯的

急診部,均應當設坡道,其坡度不宜大于1/10,并有防滑措施。

通行推床的室內走道,凈寬不應小于2.10m;有高差者必須用坡道相接,

其坡度不宜大于l/10o

.診查室室內凈高22.60m,病房室內凈高12.80。

利用走道單側候診凈寬2.1M;雙側候診2.7M。設置廁所時男女病人的

比例為6:4運算

搶救室宜直通門廳,面積不應汴于24m2;門的凈寬不應小于1.10m。

單排病床通道凈寬不應小于1.10m,雙排病床(床端)通道凈寬不應小于

1.40m。平行二床的凈距不應小于0.80m,靠墻病床床沿同墻面的凈距不應

小于0.60mo

兒科病房宜設在四層或四層以下。

20床以下的一樣傳染病房,宜設在病房樓的首層,并設專用出入口,

但其上一層不得設置產科和兒科護理單元。

20床以上的一樣傳染病房,或兼收烈性傳染病者,必須單獨建筑病房。

傳染病房不得超過4張床,兩床之間凈距不小于1m,完全隔離房應當

設緩沖前室;盥洗浴廁應當設附于病房之內;同時應單獨對外出口。

高層醫(yī)院耐火等級為一級,一樣不應低于二級,當為三級時,不應超

過三層。

同層有二個及二個以上護理單元時,通向公共走道的單元入口處,應

當設乙級防火門。

病人使用的樓梯不論層數(shù)多少,均應為封閉式樓梯間;高層病房樓應

為防煙樓梯間。每層電梯間應當設前室,由走道通向前室的門,應向疏散

方向開啟的乙級防火門。

旅社建筑(JGJ62-90)

旅社建筑由高至低劃分為一、二、三、四、五、六級6個建筑等級。

鍋爐房、冷卻塔等不宜設在客房樓內,如必須設在客房樓內時,應自

成一區(qū),并應采取防火、隔聲、減震等措施。

一、二級旅社3層及3層以上,三級旅社4層及4層以上,四級旅社6

層及6層以上,五、六級旅社7層及7層以上,應當設電梯。

自然采光的客房的窗地比不應小于1/8

客房凈高設空調時不應低于2.4米;不設空調時不應低于2.6米。利用

坡屋頂內空間作為客房時,應至少有8M2的面積的凈高不低于2.4米???/p>

房入口門洞寬度不應小于900X2100o

衛(wèi)生間及客房內過道和客房層公共走道凈高度不應低于2.1米。衛(wèi)生間

門寬750X2100。

療養(yǎng)院(JGJ40-87)

療養(yǎng)房、理療房、營養(yǎng)食堂若分開布置時宜用通廊連接。

療養(yǎng)房的前后間距應滿足日照要求,且不宜小于12m。

療養(yǎng)院建筑不宜超過四層,若超過四層應當設置電梯。

療養(yǎng)室室內凈高不應低于2.60m。

療養(yǎng)員活動室窗地比11/4,療養(yǎng)室、制劑室等21/6,浴廁等11/10。

活動室必須光線充足,朝向和通風良好,并宜選擇有兩個采光方向的

位置。活動室宜設陽臺,其凈深不應小于1.50m。凡療養(yǎng)員使用的廁所和

淋浴隔間的門扇宜向外開啟。

放射用房應單獨布置或布置在建筑物底層一翼的盡端。

建筑物內人流使用集中的樓梯,其凈寬不應小于1.65m。

汽車客運站建筑(JGJ60-99)

一、二級汽車站進出站口應獨立設置,三、四級站宜分不設置,汽車

進出站口寬度均不應小于4mo

雙車道46M,單車道44M,要緊人行道42.5M。因地勢高差通道為

坡道時,雙車道不應小于7m。

進出站口與旅客要緊出入口應當設不小于5m的安全距離,并應有隔離

措施。

汽車進出站口距公園、學校、幼托及人員密集場所的要緊出入口距離

不應小于20mo

候車廳內安全出口不得少于兩個,每個安全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數(shù)不應

超過250人。候車廳內帶有導向欄桿的進站口均不得作為安全出口運算。

候車廳應充分利用天然采光,窗地面積比不應小于1/7O

汽車客運站建筑設計車輛停放的橫向凈距不應小于0.8o每組停放50

輛,組與組防火間距6M。

客車發(fā)車位地面設計應坡向站場,坡度不應小于0.5%。

一、二、三級站的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體積超過5000m3的站房應

當設室內消防給水。

鐵路旅客車站

進站廣廳人口處應至少設一處方便殘疾人使用的坡道。

特大型、大型站應當設置從站前廣場直截了當通向差不多站臺的環(huán)行

式車道,寬度、凈高均44M。

站前廣場由旅客專用場地、站房平臺、公交站點組成。旅客專用場地

44.5M2/人,平臺寬度特大型430M、大型420M、中型410M、小型46

Mo

港口客運站(JGJ86-92)

客運站的總平面布置,應符合都市規(guī)劃和港口總體布置的要求。一、

二級客運站宜與港口貨運作業(yè)區(qū)分開設置。

當候船廳設于樓層時,一、二級站宜設置電梯。

候船廳和售票廳,由廳內的最遠一點至最近疏散口的直線距離不宜超

過20mo

站前廣場42M2/人(設計日最大集合量)。

宿舍建筑(JGJ36-87)

宿舍最高居住層的樓地面距入口層地面的高度大于20米時,應當設電

梯。

宿舍安全出口數(shù)不應少于兩個,但九層及九層以下,每層建筑面積不

超過300平方米、每層總人數(shù)不超過30人的宿舍,可設一個樓梯。

通廊式宿舍,七層至十一層應當設封閉樓梯間,十二層及十二層以上

的應當設防煙樓梯間。

單元式宿舍,十二層至十八層應當設封閉樓梯間,十九層及十九層以

上應當設防煙樓梯間。七層及七層以上各單元的樓梯間均應通至平屋頂。

但十層以下的宿舍,在每層居室通向樓梯間的出入口處有乙級防火門分隔

時,則該樓梯間可不通至單屋頂。

老年人建筑(JGJ122-99.GB/T50340-2003)

老年人建筑層數(shù)為四層及四層以上應當設電梯。

老年人居住建筑出入口內外應留有不小于1.50mXl.50m的輪椅回旋面

積。

老年人建筑出人口門前平臺與室外地面高差不宜大于0.40m,并應采納

緩坡臺階和坡道過渡。

老年人居住建筑過廳應具備輪椅、擔架回旋條件,并應符合下列要求:

房室內門廳部位應具備設置更衣、換鞋用櫥柜和椅凳的空間。

戶室內面對走道的門與門、門與鄰墻之間的距離,不應小于0.50m應

保證輪椅回旋和門扇開啟空間。

戶室內通過式走道凈寬不應小于1.20m。

設電梯的老年人建筑,電梯廳及轎廂尺度必須保證輪椅和急救擔架進

出方便,轎廂沿周邊離地0.90m和0.65m高處設安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