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湖南省長沙市雅實、北雅、長雅三校八年級語文第二學期期末復習檢測試題含解析_第1頁
2024屆湖南省長沙市雅實、北雅、長雅三校八年級語文第二學期期末復習檢測試題含解析_第2頁
2024屆湖南省長沙市雅實、北雅、長雅三校八年級語文第二學期期末復習檢測試題含解析_第3頁
2024屆湖南省長沙市雅實、北雅、長雅三校八年級語文第二學期期末復習檢測試題含解析_第4頁
2024屆湖南省長沙市雅實、北雅、長雅三校八年級語文第二學期期末復習檢測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湖南省長沙市雅實、北雅、長雅三校八年級語文第二學期期末復習檢測試題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條形碼區(qū)域內。2.答題時請按要求用筆。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卡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4.作圖可先使用鉛筆畫出,確定后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描黑。5.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語文基礎知識(12分)1.(2分)對《飲酒》的賞析有誤的一項是()A.本詩首句交代詩人隱居之地乃是眾人聚居之地。B.“心遠地自偏”寫出詩人不染世俗之事的原因。C.“欲辨已忘言”表明詩人隱居生活的迷惘狀態(tài)。D.本詩語言清新自然,情、境、理渾然融合。2.(2分)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A.我國高鐵建設已取得豐碩成果,但因市場規(guī)模巨大,還不能完全滿足載客、物流貨運。B.在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中華大地上,是我們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C.青年理想遠大、信念堅定,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無堅不摧的前進動力。D.孟非是近年來深受觀眾喜愛的電視節(jié)目主持人,他常常妙語連珠,擁有廣泛的支持者,有很高的收視率。3.(2分)下面關于文化文學常識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A.《登勃朗峰》作者是馬克·吐溫,英國作家,課文記述了作者與友人游覽勃朗峰的經(jīng)歷,或濃墨重彩,或簡筆勾勒,筆法多變。B.《壺口瀑布》作者是吳伯簫,文章由壺口瀑布透視黃河的雄壯之美,再由黃河的性格聯(lián)想到中華民族歷盡艱難、寧壓不彎、勇往直前的精神。C.《馬說》是唐代文學家韓愈的一篇托物寓意的雜文,表達了作者對封建統(tǒng)治者不能識別人才、埋沒人才的強烈憤慨。D.《賣炭翁》是唐代浪漫主義詩人白居易創(chuàng)作的《新樂府》中的一篇。通過賣炭翁的遭遇,揭露了“宮市”的腐敗本質,表達了對下層勞動人民的同情。4.(2分)下列語句的順序排列正確的一項是()①原來,隸書是由秦代一個叫程邈的奴隸創(chuàng)造的。②所以,人們就把這位“隸人”創(chuàng)造的字體稱為隸書。③他用10年對當時應用的小篆進行研究,將其化圓為方、削繁為簡,成就隸書3000字,大大減少了篆字難寫的麻煩。④中國書法有多種書體,我們把一種蠶頭燕尾、燕不雙飛的字體叫作隸書,這是為什么呢?⑤程邈是秦時下邽的一個小官,因為觸犯法律被罷官貶為奴隸。A.②④①③⑤ B.④①⑤③② C.⑤②④①③ D.①③⑤②④5.(2分)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A.這次“羊城小書蟲”閱讀比賽,題量多、難度大、范圍廣,令參賽者嘆為觀止。B.有的人對自己的利益總是斤斤計較,對廣大群眾的疾苦卻不聞不問,漫不經(jīng)心。C.這本書面前情節(jié)緊湊,懸念迭出,可惜越到后面越是漏洞百出,難以自圓其說。D.廣州市“開四停四”的限行措施實施以來,市中心交通堵塞的情況戛然而止。6.(2分)將下列句子組成語段,順序排列正確的一項是()①這啟示我們,無論生活、事業(yè)是否一帆風順,都有必要提醒自己:多總結經(jīng)驗、教訓,注重培養(yǎng)打逆風球、啃硬骨頭的能力。②相對來說,平坦、起伏較小的道路,的確比較好走。③但正是這樣的路,反而容易讓人對潛存的風險放松警惕。④當心智足夠成熟、能力足夠強大,我們就能從容應對各種風險挑戰(zhàn),把生活過出自己想要的樣子。⑤正如古人所說,“卻是平流無石處,時時聞說有沉淪”。A.②④③⑤① B.②③⑤①④ C.②⑤④①③ D.②①⑤④③二、古詩文閱讀與積累(20分)7、(10分)農夫耕于田,數(shù)息①而后一鋤。行者見而曰:“甚矣,農之惰也!數(shù)息而后一鋤,此田竟月②不成!”農夫曰:“予莫知所以耕,子可示我以耕之術③乎?”行者解衣下田,一息而數(shù)鋤,一鋤盡一身之力。未及移時,氣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聲,且仆于田,謂農夫曰:“今而后知耕之難也?!鞭r夫曰:“非耕難,乃子之術誤矣!人之處事亦然,欲速則不達也?!毙姓叻?。(注釋)①息:呼吸。②竟月:滿一月,整整一個月。

③術:方法。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字的詞語。⑴更互用之瞬息可就(_____)(《活板》)⑵會賓客大宴(_______)(《口技》)⑶謂農夫曰(___________)⑷且仆于田(____________)2.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兩個句子的意思。⑴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送東陽馬生序》)⑵非耕難,乃子之術誤矣!3.文中除了告訴我們“欲速則不達”的道理,你還得到什么啟示?8、(3分)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后面小題畫堂春①·寄子由②蘇軾柳花飛處麥搖波,晚湖凈鑒新磨③。小舟飛棹去如梭,齊唱采菱歌④。注釋①《畫堂春》:詞牌名。②子由:蘇軾的弟弟蘇轍。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年)九月,蘇轍將罷濟南掌書記任還京。③鑒新磨:像新磨的銅鏡。④采菱歌:樂府曲名,梁武帝《江南弄》七曲之五《采菱曲》,此指陳州女子所唱。⑤溶漾:波光浮動的樣子。⑥暮云:這里指暮云遮住望眼,看不見濟南。1.下列對詩的內容理解有誤的一項是()A.詞的上片追敘兄弟倆同游陳州柳湖的情景。B.詞中筆下的景物有靜態(tài)的,也有動態(tài)的,如“花飛”、“麥搖波”、“鑒新磨”、“飛棹”等都富有動感。C.詞的下片寫當前景物,并抒寫了蘇軾、蘇轍二人離合的情思。D.全詞以柳湖為中心描寫景物,猶如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畫。2.下列對詩的賞析有誤的一項是()A.“晚湖凈鑒新磨”一句用了比喻的修辭,突出了湖面的明凈。B.詞的上片以自在、輕盈的美好境界,烘托出蘇軾、蘇轍二人游湖時歡快、悠閑的心情。C.下片開頭兩句運用對仗描寫眼前景物,在平坦、廣闊的原野上,水天連成一片,波光粼粼,小樓上風和日麗。D.這首詞運用虛實結合的寫法,上片寫實,下片轉換為虛寫。9、(7分)詩詞名句默寫。(1)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______________。(《蒹葭》)(2)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陸游《卜算子·詠梅》)(3)《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中,描繪洞庭湖壯觀景象和雄偉氣勢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小石潭記》中,運用比喻,表現(xiàn)溪水蜿蜒曲折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賣炭翁》中揭示賣炭翁悲苦處境和矛盾心理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現(xiàn)代文閱讀(25分)10、(10分)讓崇尚英雄成為時代風尚余榮華①“誰是英雄?今天,我們一起尋找”,5月21日開始,由人民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和眾多網(wǎng)絡媒體共同發(fā)起的“崇尚英雄精忠報國”大型網(wǎng)絡互動活動,引發(fā)互聯(lián)網(wǎng)上的傳播熱潮。與此同時,全國中小學也正在同步開展“崇尚英雄精忠報國”主題活動?!俺缟杏⑿邸辈⒉皇且尯⒆尤プ觥傲λ荒芗啊钡氖?,而是教導他們從小擁有遠大志向、寶貴勇氣和拼搏精神。相信,“怎樣的人稱得上英雄”“用什么方式去報國”會成為孩子們之間熱切討論的話題。②國家也在回應著人民的情感與心聲。為了捍衛(wèi)英烈,《英雄烈士保護法》上月底全票表決通過,并于5月1日起施行。該法莊嚴宣告:“國家和人民永遠尊崇、銘記英雄烈士為國家、人民和民族作出的犧牲和貢獻”。③在一個和平的年代,英雄情懷更顯珍貴?!俺缟杏⑿劬覉髧被顒又?,有一句話被網(wǎng)友反復點贊:“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為你負重前行”。軍人、警察、維和戰(zhàn)士、消防官兵……他們在這些高風險的崗位上默默奉獻,不少人為了國家和人民、和平與發(fā)展壯烈犧牲。④尋找英雄、崇尚英雄,更要努力成為英雄。新時代的中國,同樣需要英雄精神。默默鉆研數(shù)十載的科技人員、堅守脫貧攻堅第一線的基層干部、累倒在手術臺旁的醫(yī)生、對每個孩子都關懷備至的教師……英雄精神不僅體現(xiàn)在剎那間的生死抉擇,而且體現(xiàn)在經(jīng)年累月的執(zhí)著堅守。在日常工作中恪盡職守,在普通崗位上埋頭苦干,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自己的英雄”。⑤“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睙o論哪一個時代,英雄的事跡和精神都是激勵社會前行的強大力量。期盼“崇尚英雄”成為風尚,榮光永遠傳承,英雄永不獨行。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2.文章①②兩段,從哪三個方面表明“崇尚英雄”正在成為風尚?請簡要概括。3.第③段中“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為你負重前行”為什么會“被網(wǎng)友反復點贊”?4.簡析第④段畫線句運用的論證方法及其作用。5.聯(lián)系文章和下面材料,談談你對“英雄”的認識。(80—100字)材料:5月14日,航船空客A319在飛經(jīng)成都上方時駕駛艙右前擋風玻璃突然破裂,面對瞬間釋放的駕駛艙壓力、每秒250米的直面風、零下40℃的低溫和大部分設備失靈的困境,機組人員沉著應對,憑借技術和經(jīng)驗成功迫降。機長劉傳見被人們稱為“英雄機長”。11、(15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子非魚,安知魚之樂?朱光潛①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莊子曰:鯈魚出游從容,是魚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②這是《莊子,秋水》篇里的一段故事,是你平時所歡喜玩味的。我現(xiàn)在藉這段故事來說明美感經(jīng)驗中的一個極有趣味的道理。③我們通常都有“以已度人”的脾氣,因為有這個脾氣,對于自己以外的人和物才能了解。嚴格地說,各個人都只能直接地了解他自己,都只能知道自己處某種境地,有某種知覺,生某種情感。至于知道旁人旁物處某種境地、有某種知覺、生某種情感時,則是憑自己的經(jīng)驗推測出來的。比如我知道自己在笑時心里歡喜,在哭時心里悲痛,看到旁人笑也就以為他心里歡喜,看見旁人哭也以為他心里悲痛。我知道旁人旁物的知覺和情感如何,都是拿自己的知覺和情感來比擬的。我只知道自己,我知道旁人旁物時是把旁人旁物看成自己,或是把自己推到旁人旁物的地位。莊子看到魚“出游從容”便覺得它樂,因為他自己對于“出游從容”的滋味是有經(jīng)驗的。人與人,人與物,都有共同之點,所以他們都有互相感通之點。假如莊子不是魚就無從知魚之樂,每個人就要各成孤立世界,和其它人物都隔著一層密不通風的墻壁,人與人以及人與物之中便無心靈交通的可能了。④這種“推己及物”、“設身處地”的心理活動不盡是有意的出于理智的,所以它往往發(fā)生幻覺。魚沒有反省的意識,是否能夠像人樣“樂”,這種問題大概在莊子時代的動物心理學也還沒有解決,而莊子硬拿“樂”字來形容魚的心境,其實不過把他自己的“樂”心境外射到魚的身上罷了,他的話未必有科學的謹嚴與精確。我們知覺外物,常把自己所得的感覺外射到物的本身上去,把它誤認為物所固有的屬性,于是本來在我的就變成在物的了。比如我們說“花是紅的”時,是把紅看作花所固有的屬性,好像是以為縱使沒有人去知覺它,它也還是在那里。其實花本身只有使人覺到紅的可能性,至于紅卻是視覺的結果。紅是長度為若干的光波射到眼球網(wǎng)膜上所生的印象。如果光波長一點或是短一點,眼球網(wǎng)膜的構造換一個樣子,紅的色覺便不會發(fā)生?;忌さ娜烁揪筒荒鼙鎰e紅色,就是眼睛健全的人在薄暮光線暗淡時也不能把紅色和綠色分得清楚,從此可知嚴格地說,我們只能說“我覺得花是紅的”。我們通常都把“我覺得”三字略去而直說“花是紅的”,于是在我的感覺遂被誤認為在物的屬性了。日常對于外物的知覺都可作如是觀?!疤鞖饫洹逼鋵嵵皇恰拔矣X得天氣冷”,魚也許和我不一致;“石頭太沉重”其實只是“我覺得它太沉重”,大力士或許還嫌它太輕。⑤云何嘗能飛?泉何嘗能躍?我們卻常說云飛泉躍;山何嘗能鳴?谷何嘗能應?我們卻常說山鳴谷應。在說云飛泉躍、山鳴谷應時,我們比說花紅石頭重,又更進一層了。原來我們只把在我的感覺誤認為在物的屬性,現(xiàn)在我們卻把無生氣的東西看成有生氣的東西,把它們看作我們的儕輩,覺得它們也有性格,也有情感,也能活動。這兩種說話的方法雖不同,道理卻是一樣,都是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來了解外物。這種心理活動通常叫做“移情作用”。(節(jié)選自朱光潛《談美》)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A.文章開篇引用《莊子》里的故事是開篇點題,吸引讀者閱讀興趣。B.第③段中作者指出對于自己以外的人和物的了解,都是憑個人經(jīng)驗推測出來。C.第⑤段運用設問句,既是引發(fā)讀者進一步思考,也是為引出下文作者的結論。D.“以已度人”,“推已及物”、“設身處地”往往是“移情作用”的表現(xiàn)。2.“推己及物”、“設身處地”的心理活動有哪些特點?3.請用“移情作用”解釋莊子是如何“知魚樂”的?四、名著閱讀與綜合性學習(10分)12、(5分)名著閱讀(1)《傅雷家書》是一本“充滿著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是最好的藝術學徒的修養(yǎng)讀物”。這本書收集了傅雷夫婦寫給兒子________和________(填人名)的家書共186封。(2)傅雷曾說,他給兒子寫的信有好幾種用意:[0-9]{1,}.(9分)[0-9]{1,}.(9分)[0-9]{1,}.(9分)13、(5分)讀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題。材料一立春,農歷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一個節(jié)氣。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即太陽到達黃經(jīng)315°時。而在自然界、在人們的心目中,春意味著風和日暖,鳥語花香;春也意味著萬物生長,農家播種。古籍《群芳譜》對立春解釋為:“立,始建也。春氣始而建立也?!弊郧卮詠?,中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孟春時節(jié)的開始。所謂“一年之計在于春”,自古以來立春就是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中國自官方到民間都極為重視,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歷史。立春時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去東郊迎春,祈求豐收。上行下效,各郡縣人民報春、游春、趕春牛、互相贈賀禮、貼門窗、佩裝飾等,迎春活動豐富,場面熱鬧。材料二天文專家表示,按照紫金山天文臺權威出版的《中國天文年歷》顯示,2017年立春的準確時間為2月3日23時34分。天文專家解釋稱,2月3日立春非常罕見,上一次發(fā)生在1897年,距今120年,而再下一次則發(fā)生在2021年。1900年-2000年這一百年統(tǒng)計顯示,立春只有2月4日和2月5日這兩天,沒有2月3日,而本世紀的統(tǒng)計顯示,立春只有2月3日和2月4日這兩天,沒有2月5日。⑴材料一介紹了和“立春”相關的哪些內容?⑵關于立春的時間,你從材料二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⑶春聯(lián)又叫“春貼”“門對”“對聯(lián)”,它以對仗工整,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美好形象。請你任選一題,補寫下聯(lián)。①上聯(lián):春雨絲絲潤萬物②上聯(lián):東風送暖楊柳綠五、書寫與作文(53分)14、書寫(3分)15、作文(50分)任選一題作文。(1)題目:這一路,值得回味要求: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不得透露個人相關信息,不得抄襲。(2)讀下面材料,然后作文。山石對卵石說:我才是真正的石頭。你看我體膚糙礪,棱角分明,血性方剛,我們才能構成雄壯的大山,凝成挺拔的峰巒,展現(xiàn)自然的粗獷。卵石對山石說:經(jīng)年累月,水蝕沙磨,我體膚平滑,肌理瑩潤,雖已脫胎換骨,不還是石頭嗎?脫離了大山,我卻有機會走進人間,裝點人們的生活。要求:請根據(jù)材料寓意,任選一個角度作文,題目自擬。除詩歌外,文體不限。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

參考答案一、語文基礎知識(12分)1、C【解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賞析詩歌的能力。C項有誤?!坝嬉淹浴币馑际强梢灶I悟到生命的真諦,可是剛要把它說出來,卻已經(jīng)找不到合適的語言。這句話是說恬美安閑的田園生活才是自己真正的人生,而這種人生的樂趣,只能意會,不可言傳。C項中“表明詩人隱居生活的迷惘狀態(tài)”的表述錯誤。2、C【解題分析】

A.成分殘缺,在句末加“的需求”;B.缺少主語,改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中華大地,是我們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C.正確;D.搭配不當,“孟非”與“有很高的收視率”不能搭配。在“有很高的收視率”前加“他主持的節(jié)目”?!绢}目點撥】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當、成分殘缺、語序不當、前后矛盾等。判斷病句,必須對漢語的語言規(guī)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細閱讀句子,第一步憑借語感感知句子有無毛病,再用所學知識(病句類型)作分析??捎脡嚎s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體到局部地判斷。3、C【解題分析】

A.馬克·吐溫,美國作家。B.《壺口瀑布》作者是梁衡。D.白居易是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故選C。4、B【解題分析】根據(jù)備選分句的邏輯關系,我們很容易確定④為首句,②為末句,這是一段為“隸書”下定義的說明性文字。所以選擇B5、C【解題分析】

A.嘆為觀止:指贊美所見的事物好到極點。使用不正確;B.漫不經(jīng)心:比喻人做事隨隨便便,不放在心上。使用不正確;C.自圓其說:意思是指說話的人能使自己的論點或謊話沒有漏洞。使用正確;D.戛然而止:形容聲音因為被打斷而突然終止。使用不正確。故選C?!绢}目點撥】要結合積累的詞語來分析,在平時的學習中,首先我們對于遇到的詞語要做好積累,其次是注意可以從詞義、詞語的感情色彩、習慣用法等方面進行歸納。詞語常見的錯誤有:望文生義、褒貶不當、搭配不當、用錯對象、重復冗贅、謙敬錯位、自相矛盾、不合語境等。6、B【解題分析】

③句“這樣的路”,必定是前面提到的“路”,而整組句子只有②句的“平坦、起伏較小的道路”提到“道路”,據(jù)此,③句必須緊接著②句說,這樣就排除了ACD。故選B。二、古詩文閱讀與積累(20分)7、1.(1)完成(2)恰逢(3)對……說(4)倒2.(1)因為心中有足以快樂的事,不覺得吃的穿的不如別人了。(2)不是耕田困難,是你的方法錯誤啊!3.示例一:只有在生活實踐中,才能找到正確的答案?;颍簺]有實踐,就沒有發(fā)言權。示例二:實踐勝于說教。示例三:事非經(jīng)歷不知難。(言之有理即可)【解題分析】選自:《寶顏堂秘籍·渾然子》作者:陳繼儒年代:明有個農民在田里耕種,他喘幾口氣以后才揮一下鋤頭。有個過路人看見了譏笑說:“你種田都這個樣子,你這個農夫真是太懶了!你喘幾口氣才揮一下鋤頭,這樣耕田幾個月也耕不完?!鞭r夫說:“我不知道用什么方法來耕地,你可以把耕地的方法示范給我嗎?”過路人脫下衣服走到田里,喘一口氣連揮幾下鋤頭,每鋤一下都用盡全身的力氣。沒有多長時間,他的力氣用完了,氣喘吁吁,汗如雨下的樣子,連聲音都發(fā)不出了,向前倒在田里。他對農夫說:“我到今天才知道耕地的不易?!鞭r夫說:“不是耕田困難,而是你的方法錯了!人處理事情也是這樣,想要刻意追求速度反而達不到目的。”過路人心服也口服地離開了。1.本題主要考查點是文言實詞的理解。解答此類題目,一定要先翻譯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釋詞語,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特殊情況,平時要注意積累并識記一些常見的實詞。本題需要注意的詞語是:會:恰逢。2.本題考查的是對文言句子的翻譯。我們在翻譯的過程中,只要字字對譯,不丟關鍵字,然后語句通順,意思明確,就可以拿滿分了。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重點詞語,一定要翻譯到位,切忌漏翻關鍵詞語。重點詞語:口體之奉:吃的和穿的。點睛:文言文翻譯有直譯和意譯兩種方法,一般要求直譯。所謂直譯,就是將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實到譯文中,譯出原文中用詞造句的特點,甚至在表達方式上也要求與原文保持一致。翻譯要求字字落實,譯出原文用詞的特點,譯出原文造句的特點。3.啟示類是文言文閱讀中的開放性試題,考查學生閱讀的個性體驗和獨特感受。解答這類試題,一是首先讀懂文章,弄懂文章的主題、內容和情感等,以此作基礎;二是要清楚回答的范圍,明確題目的要求;三是要善于聯(lián)系生活實際;四是要善于延伸、善于歸納總結。啟示:只有在生活實踐中,才能找到正確的答案。8、1.B2.D【解題分析】1.試題分析:B項對詩的內容理解有誤。鑒新磨:像新磨的銅鏡?!盎w”、“麥搖波”、“飛棹”等都富有動感。而“鑒新磨”不富有動感。2.試題分析:D項“上片寫實,下片轉換為虛寫”對詩的賞析有誤。上片追敘宋神宗熙寧四年秋,蘇軾與蘇轍同游陳州(今河南淮陽)柳湖的情景。屬于回憶,為虛寫。下片寫當前景物,為實寫。9、宛在水中沚零落成泥碾作塵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解題分析】

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選準詩句,生僻字平時要多寫幾遍。這類試題是通過書寫的方式考背誦,關鍵是不能錯字、別字、形似字。近幾年總出理解性默寫(情景描寫)題目,這種題目的難度比根據(jù)上下文默寫要難,首先要根據(jù)詩歌內容選準詩句,然后不要出現(xiàn)錯別字。此題要注意“沚、碾、撼”等字詞的書寫。三、現(xiàn)代文閱讀(25分)10、1.讓崇尚英雄成為時代風尚。2.①網(wǎng)絡媒體發(fā)起“崇尚英雄精忠報國”網(wǎng)絡互動活動②全國中小學同步開展“崇尚英雄精忠報國”主題活動③上月底全票通過《英雄烈士保護法》。3.這句話點出了在社會穩(wěn)定的背后,那些默默無聞的高風險崗位上的奉獻者們,所付出的巨大代價;引發(fā)了人們對這些行業(yè)和奉獻者的關注。)4.舉例論證。具體有力地證明了社會中處處是英雄這一論點,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5.符合題意即可【解題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及篩選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要統(tǒng)觀全文,注意提示性語言,把握中心句??吹筋}目首先要在審題后確定答案范圍,提取答案時要精讀相應語段,找到關鍵語句,然后根據(jù)這些語句將最關鍵的核心的扣題的語句提取出來做答?!俺缟杏⑿邸闭诔蔀轱L尚具體表現(xiàn)在:①網(wǎng)絡媒體發(fā)起“崇尚英雄精忠報國”網(wǎng)絡互動活動。②全國中小學同步開展“崇尚英雄精忠報國”主題活動。③上月底全票通過《英雄烈士保護法》。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分析文章內容的能力。學生要盡量利用文本中的信息,要結合文章中心及上下文來理解分析。這句話點出了在社會穩(wěn)定的背后,那些默默無聞的高風險崗位上的奉獻者們,所付出的巨大代價,引發(fā)了人們對這些行業(yè)和奉獻者的關注。3.本題考查議論文的論證方法和作用。議論文常見的論證方法有四種,舉例論證、道理論證、比喻論證、對比論證,這是必須要知道并記準確的內容。其作用要根據(jù)具體的文章來作答,一般運用論證方法的語句,證明其前面的觀點,要到前面的文章中去讀,去尋找。文章第④段畫線句子主要運用了舉例論證,具體有力地證明了社會中處處是英雄這一論點,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4.本題考查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chuàng)意的解讀的能力。這是一道開放性試題,解決此類題型,要注意寫出感悟最深的一點,絕對不能脫離文章內容。要運用議論性的語言,語言通順、有條理。結合文章和材料內容,說出對“英雄”的認識即可。11、1.B2.①心理活動不盡是有意的出于理智的,所以它往往發(fā)生幻覺②常把自已所得的感覺外射到物的本身上去,把它誤認為物所固有的屬性,于是本來在我的就變成在物的3.“移情作用”是指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來了解外物。莊子把自己的感覺認為是魚的屬性,把魚看成是人的同類,覺得他們也有人的性格,也有情感,也能活動。【解題分析】1.試題分析: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依據(jù)文章中語句“至于知道旁人旁物處某種境地、有某種知覺、生某種情感時,則是憑自己的經(jīng)驗推測出來的”可知,B項“都是憑個人經(jīng)驗推測出來”的說法太過絕對,與原文內容不符。故答案為B。2.試題分析:考查篩選信息并整合信息的能力。在通讀全文基礎上,審清題意,依據(jù)題目要求篩選有效信息,選取原文中詞句作答或對其內容進行概括作答。本題依據(jù)文章第4段“這種‘推己及物’‘設身處地’的心理活動不盡是有意的出于理智的,所以它往往發(fā)生幻覺”“我們知覺外物,常把自己所得的感覺外射到物的本身上去,把它誤認為物所固有的屬性,于是本來在我的就變成在物的了”內容篩選并概括即可作答。3.試題分析:考查對文本內容的理解。根據(jù)文章第5段內容理解什么是“移情作用”——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來了解外物。這種心理活動通常叫做“移情作用”。再結合“莊子看到魚“出游從容”便覺得它樂,因為他自己對于“出游從容”的滋味是有經(jīng)驗的”來分析概括作答即可。四、名著閱讀與綜合性學習(10分)12、(1)傅聰傅敏(2)示例:二、激發(fā)青年人的感想;三、訓練傅聰?shù)奈墓P和思想。(第二點答成討論生活和人生也可)(意合即可)【解題分析】

本題考查學生對名著閱讀的積累能力。用心讀課標推薦的名著,對名著的作者、人物、主題、主要情節(jié)要了解掌握。了解教材有關作品涉及的文學常識等,并注意分門別類地加以區(qū)別識記,這樣按照題目要求,一步一步回答即可。閱讀《傅雷家書》,把握其人物和內容,再根據(jù)問題進行回答即可。(1)《傅雷家書》這本書收集了傅雷夫婦寫給兒子傅聰和傅聰?shù)募視?86封。內容貫穿著傅聰出國學習、演奏成名到結婚生子的成長經(jīng)歷,也映照著傅雷的翻譯工作、朋友交往以及傅雷一家的命運起伏。傅雷夫婦非常細心,兒子的信都妥善收藏,重點內容則分類抄錄成冊。(2)要求結合《傅雷家書》內容,想一想傅雷給兒子寫信除“討論藝術”外,還有什么用意,請補充二、三點。傅雷老先生曾說過,他給兒子的信有好幾種作用:[0-9]{1,}.(9分)[0-9]{1,}.(9分)[0-9]{1,}.(9分)13、(1)立春的節(jié)氣介紹、歷史發(fā)展、民俗活動(2)立春時間為每年2月3日或4日或5日,4日立春最常見,3日或5日立春比較罕見.(3)示例:①桃花點點繡千山②春雨潤物百花香【解題分析】

(1)題考查學生對材料內容的理解分析能力。仔細閱讀材料一,逐句分析,“立春,農歷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一個節(jié)氣?!薄白郧卮詠恚袊鸵恢币粤⒋鹤鳛槊洗簳r節(jié)的開始”“立春時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去東郊迎春,祈求豐收。上行下效,各郡縣人民報春……”可以看出,介紹了立春的節(jié)氣特點、歷史發(fā)展、民俗活動。(2)題考查學生對材料信息的篩選和提煉能力。仔細閱讀材料二,通過對往年立春時間的介紹,可以知道,立春為每年2月3日或4日或5日,4日立春最常見,3日或5日立春比較罕見。(3)題考查學生對對聯(lián)的能力,要結合對聯(lián)常識來分析。首先,上下聯(lián)的字數(shù)必須相等,不能用重復的字;其次,上聯(lián)的末一字必須是仄聲,下聯(lián)的末一字必須是平聲;第三,上下聯(lián)的句式必須一致,即詞類相當,結構相應;第四,上下聯(lián)的平仄要相對立,上聯(lián)要用平聲字的地方,下聯(lián)就得用仄聲字,反過來也一樣;第五,上下聯(lián)意思可以相近或相反,可以只說一事,也不妨分說兩事。據(jù)此分析擬寫作答即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