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11T 071-2024赤芍栽培技術規(guī)程_第1頁
DB2311T 071-2024赤芍栽培技術規(guī)程_第2頁
DB2311T 071-2024赤芍栽培技術規(guī)程_第3頁
DB2311T 071-2024赤芍栽培技術規(guī)程_第4頁
DB2311T 071-2024赤芍栽培技術規(guī)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5.020.20CCSB05DB2311赤芍栽培技術規(guī)程黑龍江省黑河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布IDB2311/T071-2024本文件按照GB/T1.1-2020給出的規(guī)定起草。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fā)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黑河市農業(yè)農村局提出并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黑龍江省農業(yè)科學院黑河分院、黑龍江省農業(yè)科學院克山分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崔杰印、徐洪巖、張微、張明爽、劉麗、劉玲玲、于倩倩、姜俊鳳、孔德巍。1DB2311/T071-2024赤芍栽培技術規(guī)程本文件規(guī)定了赤芍(PaeoniaeRadixRubra)產地環(huán)境條件、選地與整地、種苗繁育、定植、管理、病蟲害防治、采收和運輸?shù)燃夹g要求。本文件適用于黑河地域內,用于指導赤芍的栽培生產。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改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3095環(huán)境空氣質量標準GB5084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T8321(所有部分)農藥合理使用準則GB15618土壤環(huán)境質量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NY/T496肥料合理使用準則通則NY/T1276農藥安全使用規(guī)范總則中國藥典2020版(一部)一赤芍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赤芍赤芍來源毛茛科植物芍藥PaeonialactifloraPall.或川赤芍PaeoniaveitchiiLynch的根,具有清熱涼血、散瘀止痛的功效。4環(huán)境條件4.1產地環(huán)境海拔150m,年平均無霜期122~151天,年降水量415毫米,年均溫度3.2℃,1月均溫-25.7℃,2DB2311/T071-20247月均溫22.8℃。年日照時數(shù)在2600~2900小時,生長期(五至九月),日照時數(shù)為1300~4.2土壤環(huán)境符合GB15618的規(guī)定。5農藥、肥料使用要求5.1農藥安全使用要求符合NY/T1276的規(guī)定。5.2肥料使用準則符合NY/T496的規(guī)定。6栽培技術6.1選地選擇土壤以腐殖層厚、質地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或黑土,pH為6.5~7.5,前茬作物大豆為宜,不宜連作。6.2整地6.2.1育苗床整地種子育苗前進行整地,翻地深度20~25cm,結合整地施底肥,667m2施腐熟農家肥300~500kg,做成100~120cm寬的畦床,畦床高度20cm,畦長根據(jù)地塊和地形而定,畦向以坡度而定,能排出積水即可。6.2.2移栽田整地一般為種子育2年苗后及芽頭移栽,翻地深度35~40cm,結合整地施底肥,667m2施腐熟農家肥3000kg,耙細整平旋地起壟,壟距65cm。3DB2311/T071-20247育苗7.1種子7.1.1質量要求來自當年采收的新鮮種子或者去年沙藏的種子,飽滿度在70%以上,芽率50%以上。7.1.3種子處理播種前,通過風選或者水選方式除去癟粒、雜質和不充實的種子。用室溫水或者溫水浸種24h~48h,取出即播。7.2播種于8~9月進行秋播,將處理過的種子條播于床面,行距15cm,間距2cm,播種量為50kg/667㎡~100kg/667㎡,覆土3cm~5cm。8移栽8.1芽頭栽種8.1.1芽頭選擇與處理秋季收獲時,清除地表莖葉,用取藥機械挖深30cm~40cm,取出根部,選擇根部健壯及芍芽飽滿、發(fā)育充實、不空心、無病蟲害的芽頭,在根部與芽頭連接處切斷取芽頭。根據(jù)芽頭形狀和芽眼數(shù)切成數(shù)塊,每個芽頭含芍芽2~3個。8.1.2栽種方法8月下旬至9月下旬,芽頭隨挖、隨分割、隨栽種。栽植的行距65cm,株距35-50cm,每穴1個芽頭,芍芽朝上,覆土4~6cm。8.2種苗移栽8.2.1起苗于第二年9月起苗,深度以赤芍苗全根取出為標準,去除不合格的苗直接移栽。4DB2311/T071-20248.2.2移栽壟上開偏溝移栽,溝深15~20cm,株距35~50cm,行距65cm,將赤芍苗靠溝幫一側傾斜,使苗處在壟中間位置,覆土鎮(zhèn)壓。9田間管理9.1育苗田管理育苗田在第二年4月中旬幼苗萌發(fā)出土,幼芽粉紅色,當幼芽伸展成5片小葉時,應及時噴施一遍殺菌劑(多菌靈、百菌清)來預防春季多雨低溫高濕導致幼苗誘發(fā)根腐病。5月初開始田間除草,除草后移除田間。9.2移栽田管理9.2.1水分管理移栽田在每年生育期要進行三鏟三趟,保持土壤疏松,通透性良好,田間無雜草。天氣干旱要及時灌水,保持土壤墑情。雨水過大要及時排出田間積水,整地時要提前修好排水溝,防止外來雨水倒灌進田,容易發(fā)生病害。9.2.2追肥每年在9月末施入腐熟農家肥,每667m2追肥300kg。商品田為提高根部產量,在花蕾成形期進行摘蕾,應選擇晴天進行,有利于傷口愈合,防止感染病害。9.2.3培土4年以上的赤芍在10月末時地上會干枯,地下進入冬眠??梢栽陔x地8cm處割掉地上的干枯植株并清理干凈,同時在根部培上防凍土,培土3~5cm。10病蟲害防治10.1病害防治10.1.1立枯病播種前可用50%速克靈,每平米用粉劑8~10克,與土拌和均勻進行處理土壤;種子用種衣劑拌種;保持苗床通風,避免土壤濕度過大;發(fā)病初期用50%多菌靈300倍液澆灌病區(qū),深約4~5cm;發(fā)現(xiàn)病株應立即清除燒毀,病穴用50%多菌靈或5%石灰乳等消毒。DB2311/T071-202410.1.2灰霉病選地時采取輪作方式,選種時要用籽粒飽滿的無病種芽;加強田間管理,及時排出積水,清理雜草保持通風,合理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性;春季幼芽剛破土而出時,噴灑5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發(fā)病初期用50%多菌靈600倍液或50%代森錳鋅800倍液噴霧防治,病區(qū)及周邊位置需加倍噴施。10.1.3葉斑病加強田間通風透光,雨后及時排水,增施磷鉀肥,秋季清理田間雜物,將殘株病葉掩埋或燒毀;發(fā)病前期先普噴一次80%代森錳鋅,噴后10~15天,再使用1:1:100波爾多液噴施整株預防。發(fā)病后用80%代森錳鋅500倍液或萬霉靈600倍液噴灑,7~10天一次,連續(xù)2~3次。10.1.4白粉病加強田間管理,秋末及時對植株進行梳理,花后及時疏枝,移除殘株,發(fā)現(xiàn)較輕病葉要及時摘除并燒毀??墒褂?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施,或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進行防治。10.2蟲害防治蟲害主要有雙斑葉瑩甲、螻蛄、蠐螬、地老虎、金針蟲等,根據(jù)自身作業(yè)條件,可以選擇不同方式進行蟲害預防與防治,也可以結合使用。(1)燈光誘殺成蟲,在田間用黑燈光或電燈進行誘殺2)播種前拌種衣劑,用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拌種,堆悶3~4小時,晾干表面水分后播種3)傍晚用噴霧器按照667m2用80斤水,每40斤水加2.5%敵殺死2000倍藥液,拌勻,滿地噴灑,效果極佳4)利用金龜子的假死習性進行滅蟲,保護作物不受危害,并減少土中害蟲發(fā)生5)地老虎成片發(fā)生時可采用撥土捕捉,對螻蛄也可以進行人工捕捉,有一定效果,減輕蟲害。11采收11.1根采收移栽后生長5~6年的赤芍,9月中旬可以采挖。選擇晴日,先割去地上部分,挖藥機挖出赤芍根莖并去除上面附著的泥土等雜質。s6DB2311/T071-202411.2種子采收當蓇葖果由綠色變?yōu)辄S色或褐色時采摘,置于陰涼干燥處后熟一周,然后晾干,脫粒,除去雜質,備用。1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