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長江二路(袁家崗天橋—大坪消防隊)道路整治工程施工圖設計說明DL-021/28長江二路(袁家崗天橋—大坪消防隊)道路整治工程施工圖設計說明長江二路(袁家崗天橋—大坪消防隊)道路整治工程施工圖設計說明DL-0211/28工程概況項目背景項目區(qū)位項目區(qū)位圖起點(袁家崗天橋)終點(大坪消防隊)工程規(guī)模本項目道路長度約1.1km,城市主干路,雙向6-9車道,限速70km/h(除小客車外限速50km/h),道路中間為綠化分隔帶,標準寬度3m,綠化帶內為架空2號線,輕軌下穿漸變段長約150m,標準寬度10m。沿線雙向共5個公交站。綠化帶斷開位置為3處,時代天街左轉位置南側一處綠化帶斷開位置為混凝土隔離墩封閉。沿線雙向共23個路口(含袁家崗立交匝道口和時代天街交叉口,袁家崗→大坪13個,大坪→袁家崗10個)。建設內容包括:路面改造面積共計約3.3萬平方米,公交站改造面積約1068平方米,小面積修復共計約700平方米,更換提升井蓋185個(雨污120個+其他65個),雨污水檢查井必須安裝防墜網(wǎng)。更換雨水口80個(花崗石+D400球磨鑄鐵雨水口),更換花崗石路緣石約200m,更換中分帶混凝土路緣石200m,修補中分帶路緣石約500m,人行道磚更換約300平方米,植物換栽約400平米,整改雨污水管道3處。時代天街E館路口安全島更換花崗石路緣石,更換600*300人行道面磚400平米,增設無障礙緣石坡道2處。上階段審查意見及執(zhí)行情況1、明確長江二路三處雨污水改造現(xiàn)狀管徑?;貜停阂衙鞔_雨污水現(xiàn)狀管徑,詳見雨污水改造施工圖。
2.施工圖中增加注意事項:施工交通組織方案以交巡警和渝中區(qū)城市管理局溝通確認后的交通組織方案為準。回復:已增加該注意事項。
3.統(tǒng)計雨水篦子工程量,納入本次改造,雨水口采用花崗石,篦子采用球墨鑄鐵。回復:已統(tǒng)計雨水篦子工程量,詳見工程數(shù)量表。
4.井蓋整治考慮10%的井壁修復?;貜停阂芽紤]10%的井壁修復,詳見工程數(shù)量表。
5.預備費一般4%,本項目控制在5%?;貜停阂研薷念A備費比例。
6.施工交通組織考慮夜間施工,保證白天交通暢通,不考慮施工圍擋?;貜停阂研薷慕煌ńM織方案。
7.設計依據(jù)增加業(yè)主發(fā)檢查井技術標準、重慶市相關技術規(guī)定?;貜停阂言黾印吨貞c市窨井蓋專項整治實施方案》、《重慶市窨井蓋建設及維護管理規(guī)定》相關文件。
8.路面整治范圍包括完匝道、路口向內的必要延伸段,保證路面整修后的完整性、統(tǒng)一性?;貜停阂言黾硬糠衷训缆房谙騼妊由於温访嬲畏秶?,詳見總平圖。設計依據(jù)與采用的技術標準設計依據(jù)(1)業(yè)主與我院簽訂的合同;(2)路面現(xiàn)場調查及試驗檢測資料;(3)1:500現(xiàn)狀地形圖;(4)渝城管局發(fā)〔2022〕18號關于印發(fā)《重慶市窨井蓋專項整治實施方案》《重慶市窨井蓋建設及維護管理規(guī)定》的通知;(5)長江二路(袁家崗天橋—大坪消防隊)道路整治工程——道路結構層厚度檢測結果(鉆芯法)——重慶中檢工程質量檢測有限公司2022年12月29日。設計標準(1)道路等級:城市主干路(2)設計速度:50公里/小時(3)路面設計標準軸載:BZZ~100采用的技術規(guī)范、標準國家標準1)《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城市建設部分)》2)《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項目規(guī)范》(GB55011-2021)3)《城市道路交通設施設計規(guī)范》(GB50688-2011)4)《建筑與市政工程無障礙通用規(guī)范》GB55019-20215)《城市道路交通組織設計規(guī)范》(GB/T36670-2018)建設部標準1)《城市道路工程設計規(guī)范》(CJJ37-2012)(2016年版)2)《城鎮(zhèn)道路養(yǎng)護技術規(guī)范》(CJJ36-2016)3)《城市道路路線設計規(guī)范》(CJJ193-2012)4)《城鎮(zhèn)道路路面設計規(guī)范》(CJJ169-2012)5)《城市道路交叉口設計規(guī)程》(CJJ152-2010)6)《城市道路路基設計規(guī)范》(CJJ194-2013)交通部標準(參考)1)《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guī)范》(JTGD50-2017)2)《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F40-2004)3)《公路瀝青路面養(yǎng)護技術規(guī)范》(JTJ073.2-2001)4)《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F80/1-2017)5)《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細則》(JTJF20-2015)6)《公路路基路面現(xiàn)場測試規(guī)程》(JTGE60-2008)7)《公路技術狀況評定標準》(JTG5210-2018)8)《公路養(yǎng)護技術規(guī)范》(JTGH10-2009)9)《公路養(yǎng)護安全作業(yè)規(guī)程》(JTGH30-2015)10)《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guī)程》(JTGE20-2011)其他標準1)《重慶市檢查井蓋建設與維護管理技術指南》(重慶市市政設施運行保障中心、重慶市城市管理局2023年)2)《城市道路維護工程設計規(guī)范》DB50/T305-2008重慶市地方標準對規(guī)范強制性條文執(zhí)行情況本項目無違反強制性條文情況。項目建設條件自然條件渝中區(qū)位于重慶市西南部,在長江、嘉陵江匯流處。渝中區(qū)東、南、北三面環(huán)水,西面通陸,為東西向狹長半島。渝中區(qū)東、南瀕臨長江,與南岸區(qū)水域相鄰;北面瀕臨嘉陵江,與江北區(qū)水域連界;西面與沙坪壩區(qū)、九龍坡區(qū)接壤。介于北緯29°31′50″-29°34′20″、東經(jīng)106°28′50″-106°35′10″之間,渝中區(qū)水陸域面積23.24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20.08平方公里。氣象水文(1)氣象渝中區(qū)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具冬暖、夏熱、秋長的氣候特點。據(jù)氣象資料顯示,年平均氣溫17.6°C,極端最高氣溫42.2°C,極端最低氣溫-1.8°C;年無霜期341.9天,霧日平均30天-40天;年平均降雨量為1088.8mm,最大1518.7mm(1916年),最小644.3mm(1939年),主要集中在4-10月,且多呈大雨或暴雨,占年總降雨的85%左右,由于降雨集中,常誘發(fā)滑坡等地質災害。(2)水文渝中區(qū)河流屬嘉陵江、長江水系,長江由南而流經(jīng)測區(qū),嘉陵江由西而東入境并在朝天門與長江匯合。長江在黃沙溪入境,往北流經(jīng)菜園壩、朝天門出境。嘉陵江在化龍橋滴水巖入境,往東經(jīng)李子壩、牛角沱至朝天門匯入長江。地形地貌渝中區(qū)屬四川盆地-川東平行嶺谷區(qū),以剝蝕構造地貌為主。地貌類型受地層巖性、地質構造控制明顯,背斜一般隆起成山,向斜經(jīng)長期剝蝕后形成丘陵。在長江、嘉陵江長期流經(jīng)由上沙溪廟組砂巖、泥巖不等厚互層組成的平緩開闊褶皺地區(qū),不斷沖刷、侵蝕河床,在地殼相對上升期,河水下切,岸坡升高。在地殼相對穩(wěn)定期,河水迂回側蝕,使沖刷(侵蝕)岸岸坡變陡,常在沖刷岸形成高陡岸坡,在堆積岸堆積大量沖積物質。同時,在風化作用和重力地質作用下以及人類工程活動的不斷發(fā)展,使產(chǎn)狀平緩、有厚大砂巖蓋層的軟質泥巖斜坡出現(xiàn)高陡軟基岸坡,如此交替進行,不斷改變河谷形態(tài),岸坡變高變陡形成了渝中特有的谷間剝蝕臺地斜坡地貌。渝中區(qū)境內最高處的鵝嶺海拔394米,最低處朝天門兩江匯合處的沙嘴角為167米,相對高差227米。交通設施現(xiàn)狀道路沿線路網(wǎng)密度較大,市政設施建設完善,交通發(fā)達。項目改造范圍周邊商業(yè)、居民居住區(qū)較多,道路周邊連接鵝公巖大橋、菜袁路、嘉華隧道(大橋)、長江二路、大坪環(huán)道、大坪正街、經(jīng)緯大道等重要交通要道,周邊有大坪醫(yī)院、英利大融城、時代天街、重醫(yī)附一院、奧體中心、大坪小學、大坪中學、等重要建筑,公交線路較多。沿線交安設施較為完善,屬于交警重點管理道路。平峰時段及早晚高峰期堵車現(xiàn)象嚴重,施工期間交通組織社會面影響較大。建設材料用水可直接利用附近已建道路市政用水。工程所用水泥、瀝青、鋼材由市內相關廠家購買,通過汽車運至現(xiàn)場。通訊:項目區(qū)位于移動、聯(lián)通、電信24小時全覆蓋范圍,通訊條件良好。路面使用狀況調查因本項目為路面整治工程,故對路面病害情況調查,人行道僅對地磚、路緣石、綠化損壞位置進行調查。根據(jù)調查,道路沿線護肩、護肩擋土墻較完好,沒有出現(xiàn)路肩墻側滑、偏位導致路面拉裂的情況。重慶市城市管理局2019年5月頒布的《重慶市城市道路品質提升技術指南》提出了道路養(yǎng)護的基本流程:(1)養(yǎng)護范圍:根據(jù)各區(qū)縣自身情況及相關部門總體部署,有計劃、有批次的確定需要養(yǎng)護的道路數(shù)量及規(guī)模;(2)舊路調查:對計劃實施養(yǎng)護的道路應進行全面普查、調查;可采用人工調查、統(tǒng)計,宜采用自動化設備檢測;(3)舊路評價:通過調查統(tǒng)計、分析計算,對計劃實施養(yǎng)護的道路進行技術狀況進行評價、分級(A~優(yōu)、B~良、C~合格、D~不合格);(4)養(yǎng)護對策:依據(jù)《城鎮(zhèn)道路養(yǎng)護技術規(guī)范》(CJJ36~2016),參照舊路檢測報告及道路技術狀況分級,確定道路養(yǎng)護基本對策,具體指標可參考養(yǎng)護基本對策表;(5)養(yǎng)護目標:根據(jù)養(yǎng)護部門統(tǒng)一部署、要求或根據(jù)區(qū)縣自身情況結合道路功能、交通量、重要性等確定養(yǎng)護目標。原道路路面結構由于長江二路為運營道路,交通量大,加之本次設計主要為表面層處理,不宜大量采用破損檢測方式進行,取典型段落進行鉆孔取樣,掌握其主要結構層厚度即可。鉆芯法結構層厚度檢測依據(jù)JTG3450-2019公路路基路面現(xiàn)場測試規(guī)程要求及設計要求共計檢測4點,檢測檢測結果如下:道路結構層厚度檢測結果(鉆芯法)檢測部位:長江二路(袁家崗天橋-大坪消防隊)檢測日期:2023年12月29日序號取樣樁號厚度(mm)瀝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水泥穩(wěn)定級配碎石地磚備注1袁家崗天橋下A1150/440/距右邊線2m見附錄2圖12馬家堡公交站A2160/450/距右邊線3.5m見附錄2圖23人行道A3/115/45距右邊線0.5m見附錄2圖34消防隊外壩子A4100/150/見附錄2圖4圖1圖2圖3圖4根據(jù)現(xiàn)場檢測結果,芯樣的整體性較好,長江二路主要路段面層結構層厚度依次為4cm+5cm+6cm的瀝青面層,20cm+25cm的水泥穩(wěn)定碎石基層,主要人行道結構層為5cm+10cm。綜上,現(xiàn)狀道路路面結構形式如下:(1)常規(guī)路面改造段4cm厚改性瀝青瑪蹄脂碎石SMA~13上面層5cm厚中粒式密級配AC~16中面層6cm厚中粒式密級配AC~25下面層0.6cm厚改性乳化瀝青稀漿封層20cm厚水泥穩(wěn)定級配碎石基層(5.5%水泥含量)25cm厚水泥穩(wěn)定級配碎石底基層(4%水泥含量)(2)人行道改造段機制C20彩色人行道方磚20×10×5cm1:3水泥砂漿找平層2cm水泥穩(wěn)定級配碎石基層10cm路面破損總體狀況根據(jù)業(yè)主提供《2021年重慶市渝中區(qū)長江二路技術狀況檢測與評價報告》(北京九通衢檢測技術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11月)的相關數(shù)據(jù),與2023年1月6日設計人員現(xiàn)場踏勘資料的調查(人工判讀),對原路面病害種類及數(shù)量進行匯總。本次調查約1.1km范圍內,共有病害239處,主要有橫向裂縫、縱向裂縫、網(wǎng)裂、坑槽、雨水口檢查井破損等病害,其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如下表:病害統(tǒng)計匯總表病害左幅右幅合計裂縫類橫向裂縫8614縱向裂縫17724網(wǎng)裂347變形類擁包325車轍123沉陷314松散類麻面235坑槽347其它類排水不良235檢查井病害455196雨水口病害204969合計107132239從上表和圖可以看出,本次設計道路最主要的病害是雨水口檢查井病害,路面主要病害為裂縫、麻面、坑槽等。路面病害狀況長江二路于2004年竣工,建成已多年,本次設計范圍為袁家崗天橋至大坪消防隊,全長約1.1km,整體調查情況如下。1、本項目改造道路為長江二路,小型車限速70km/h,除小型車位限速5070km/h。本次改造主要針對車行道瀝青上面層,經(jīng)過現(xiàn)場調查,車行道面層瀝青磨損情況如下:面層病害(麻面、坑槽)面層病害(凹陷、破損)面層病害(網(wǎng)狀裂縫)面層病害(橫向裂縫)面層病害(縱向裂縫)面層病害(縱向裂縫)原路面修補(顏色與路面不統(tǒng)一)原路面修補(原路面修補后二次開裂)2、本次雨污水檢查井井蓋全部更換新井蓋,其他檢查井井蓋也由甲方提供(電力、通信等),檢查井井蓋應調平。檢查井周圍存在沉降裂縫,井蓋磨平,無法辨認,部分位置無法確認是否為原檢查井位置,檢查井周邊變形、裂縫、沉降,雨污水檢查井井蓋混用,格式不統(tǒng)一,井蓋周邊有沉降且伴隨裂縫,電信檢查井,井蓋格式不統(tǒng)一,磨損較為嚴重。檢查井病害(破損)檢查井病害(形式不統(tǒng)一)檢查井病害(無法辨別)檢查井病害(裂縫)檢查井病害(雨污水不統(tǒng)一)檢查井病害(磨損嚴重)檢查井病害(坑槽、麻面)檢查井病害(形式不統(tǒng)一)聯(lián)信檢查井3、燃氣井(袁家崗→大坪消防隊方向)兩處,布置于車行道邊緣,靠近路緣石位置。燃氣井4、公安專用埋地感應裝置,主要分布于監(jiān)控攝像頭之前,明確由交巡警組織相關人員處理。公安專用埋地感應裝置5、雨水口病害少數(shù)雨水口位于路口范圍內,部分雨水口磨損較為嚴重,本次全部更換為花崗巖+D400球墨鑄鐵篦子雨水口,更換雨水口76個+4新建雨水口(原雨水口位于交叉口范圍內需調整至路緣石邊,不含三處雨污水管改造新建雨水口)雨水口病害雨水口病害6、公交站位置存在起皮、雍包、裂紋、坑洼、車行道不平整等現(xiàn)象。馬家堡公交站(袁家崗→大坪消防隊)馬家堡公交站(時代天街方向)7、人行道現(xiàn)場踏勘,人行道磚使用痕跡明顯,基本平整,未發(fā)現(xiàn)破損情況。人行道磚尺寸為20*10cm??紤]小部分工程量,便于施工時根據(jù)現(xiàn)場情況進行維修。人行道8、路緣石、綠化帶現(xiàn)場踏勘,發(fā)現(xiàn)路緣石有使用痕跡,路緣石未發(fā)現(xiàn)破損情況,人行道側路緣石為花崗石,中央綠化帶路緣石為混凝土材質。部分花崗石路緣石內傾,中央綠化帶部分植物損壞,考慮小部分工程量,便于施工時根據(jù)現(xiàn)場情況進行維修。人行道路緣石、中央分隔帶路面破損狀況分析總體評價根據(jù)現(xiàn)場踏勘統(tǒng)計資料分析,本次勘察的長江二路屬于主干路,養(yǎng)護等級為Ⅰ等。道路全長1.1公里,雙向6-9車道,道路評價結果及地下空洞探測結果如下:1)路面平整度IRI(路面行駛質量RQI)該道路路面行駛質量評價指標RQI平均值為2.95,評價等級為C級。2)路面破損(路面損壞狀況指數(shù)PCI)該道路路面損壞狀況評價指標PCI平均值為69.14,評價等級為C級。3)路面綜合評價指數(shù)(路面技術狀況指數(shù)PQI)該道路路面使用性能綜合評價指標PQI平均值為69.81,評價等級為C級。4)路面抗滑能力(TD)該道路路面構造深度實測平均值為0.98mm,抗滑等級為B級。5)路面強度(彎沉)該道路路面結構強度為臨界。6)道路坍塌隱患本次對長江二路行車道進行了地下空洞探測,探測深度為路面以下3m范圍內。本次探測共發(fā)現(xiàn)3處一般疏松;探測范圍內其他位置未見明顯空洞、疏松等異常。7)交通量等級該路年平均日交通量為25920,交通量等級為特重。路面養(yǎng)護對策《城鎮(zhèn)道路養(yǎng)護技術規(guī)范》(CJJ36~2016)對瀝青路面的病害情況制定了專門養(yǎng)護的對策,根據(jù)舊路檢測結果和數(shù)據(jù)分析確定了長江二路養(yǎng)護對策為中修、局部大修。同時根據(jù)本次地下空洞探測情況,建議對發(fā)現(xiàn)的地下土體病害處進行定期巡視,頻率不低于1次/月,如發(fā)現(xiàn)病害有發(fā)展應進行研究判定,必要時進行工程處理。路面病害原因分析從路面調查結果分析,瀝青路面典型病害為裂縫、坑槽、網(wǎng)裂、龜裂、修補類病害。沿線各種指標中較好段落與較差段落成段分布,其產(chǎn)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種:(1)疲勞開裂由于現(xiàn)狀路面經(jīng)過多次維修、點補,從現(xiàn)場調查可知曾維修段面層出現(xiàn)空隙率大,壓實度不足等情況比較多。由于路面的空隙率大,壓實不密實,使得雨水進入面層,并集聚在面層之間或面層與下部結構層之間,導致水損害,使得面層及下部結構層之間的連續(xù)性變差,在行車荷載的反復作用下,逐步產(chǎn)生疲勞裂縫。(2)路面結構強度不足由于基層材料及厚度原因導致路面結構強度不足,在行車荷載作用下,面層發(fā)生疲勞開裂并導致龜裂,而龜裂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路面整體強度不足、基層承載力不足、排水不暢,在行車荷載的反復作用下形成的。(3)排水不暢從現(xiàn)場可以發(fā)現(xiàn)許多路面麻面、掉粒病害均出現(xiàn)在道路靠路緣石側,主要是因為雨水口位置比路面略高,導致排水不暢或者路側積水。(4)附屬設施維修從現(xiàn)場調查可以發(fā)現(xiàn),檢查井更換、維修位置易出現(xiàn)裂縫、沉陷病害,主要原因是檢查井更換路面修復時修復范圍過小、壓實度不足、未進行加固等,導致在車行荷載作用下檢查井周邊破損。(5)過往維修處理不到位從現(xiàn)場可以看出,道路沿線許多病害點均發(fā)生在舊路面和上次維修路面的搭接封位置,搭接封未設置貼縫帶,進而發(fā)生進一步病害。工程設計設計原則本次整治方案設計遵循以下原則:(1)對原道路的平、縱、橫不做調整,只針對路面病害進行處治;(2)滿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盡量節(jié)約投資;(3)針對路面病害,維修處治方案做到易于操作;(4)根據(jù)渝中區(qū)城市管理局相關會議精神,對路面整治后從感觀上提升城市品質。(5)根據(jù)渝城管局發(fā)[2022]18號—關于印發(fā)《重慶市窨井蓋專項整治實施方案》《重慶市窨井蓋建設及維護管理規(guī)定》的通知,井蓋設計做到統(tǒng)一,安全。道路平面本項目道路等級為城市主干路,設計行車速度為50km/h,全長1.1km。項目起于袁家崗天橋下方,終點止于大坪消防隊。根據(jù)現(xiàn)狀地形圖成果對本項目路線平面進行擬合。本項目僅為路面改造設計,路線走向為擬合現(xiàn)狀道路為主,線位不做調整。路線縱斷面全線段縱面均保持道路現(xiàn)狀,不做調整。道路橫斷面長江二路維持現(xiàn)狀橫斷面不變,人行道寬度以實際為準,分段橫斷面如下:(1)袁家崗天橋-袁家崗立交(K0+000~K0+360)該路段為雙向9車道,車行道寬度為38m,道路標準橫斷面為:38m=19.5m(車行道)+3m(中分帶)+15.5m(車行道)。(2)袁家崗立交-馬家堡天橋(K0+360~K0+680)該路段為雙向6車道,車行道寬度為27m,道路標準橫斷面為:27m=12m(車行道)+3m(中分帶)+12m(車行道)。(3)馬家堡天橋-重慶銀行(K0+680~K0+960)該路段為雙向6車道,車行道寬度為34m,道路標準橫斷面為:34m=12m(車行道)+10m(中分帶)+12m(車行道)。(4)重慶銀行-大坪消防隊(K0+960-K1+117.535)該路段為雙向7車道,車行道寬度為31.5m,道路標準橫斷面為:31.5m=12m(車行道)+4m(中分帶)+15.5m(車行道)。道路交叉情況沿線雙向共23個路口,包括袁家崗立交匝道口和時代天街交叉口,其中袁家崗至大坪方向13個,大坪至袁家崗方向10個。本次設計維持現(xiàn)狀交叉口渠化方式、交通管理方式不變,路面整治后恢復交通標線。養(yǎng)護方案確定長江二路為城市主干路,標準段雙向6車道,限速70km/h(除小客車外限速50km/h),竣工時間約為2004年,距今已19年,已超過路面結構使用年限,道路存在較多剝落、縱橫向裂縫、龜裂、局部挖補、車轍、檢查井沉降等現(xiàn)象,公交站存在涌包凹陷,白天道路交通流量大,夜間行車速度快,行車存在較大安全隱患。道路位于重慶市區(qū)中心城區(qū),為I等養(yǎng)護等級,本次改造為大修工程。路面上面層瀝青全部銑刨后,加鋪4cmSMA-13C瀝青瑪蹄脂(玄武巖)+玻纖格柵,路面凹陷涌包等位置進行局部挖補,更換提升車行道范圍內全部檢查井井蓋和雨水口。路面整治后效果路面病害維修根據(jù)路面破損情況的不同,病害的差異,在路面實施修復之前,需要對原路面病害進行處治,沿線道路病害種類較多,主要有裂縫、坑槽、沉陷、麻面、井蓋破損等。路面維修思路(1)方案具有一定的適應性,必須適合當?shù)氐木唧w條件,如材料供應、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使用環(huán)境等條件。(2)方案須操作方便,適合于當?shù)厥┕て髽I(yè)的施工水平,技術成熟,使用效果良好。(3)應按照“分段設計、分類處理、合理決策”的設計基本要求,保證設計方案的針對性和科學性。(4)應從“結構、材料、荷載、環(huán)境、經(jīng)濟”等方面綜合考慮,實現(xiàn)路面設計方案結構力學強度與路面使用性能的匹配,技術指標與經(jīng)濟指標的兼顧。(5)應根據(jù)路面病害影響的深度、路面損壞嚴重程度,結合現(xiàn)場進行動態(tài)設計。(6)便于在不中斷交通的情況下施工、工期短、對行車與安全的影響最小。對交通管理、社會影響以及對營運收費影響減少至最低。(7)應積極采用成熟的路面材料循環(huán)利用及節(jié)能環(huán)保的新技術,充分利用舊路面材料,廢棄物挖運、堆放和占地應降至最低程度。(8)盡量采用成熟技術,設計方案安全可靠,經(jīng)濟合理。(9)局部翻修主要適用于病害在中面層及以下,大面積維修主要用于病害在上面層的情況。路面病害的維修瀝青路面病害主要包括裂縫、坑槽、波浪、擁包、車轍、麻面等,本次設計統(tǒng)一采取銑刨面層后修復的方式進行維修,具體流程為:首先沿病害區(qū)域整體放線,沿病害區(qū)域至少50cm外矩形整齊切縫,銑刨上面層4cm瀝青混凝土,若以下無明顯病害,則采用高壓吹起設備將銑刨區(qū)域清理干凈,加熱坑槽側壁四壁,鋪撒粘層油+玻纖格柵,最后鋪筑SMA-13混合料,壓實成型,最后新舊面層搭接封貼瀝青貼縫帶。若坑槽病害在上面層以下,還比較嚴重,則繼續(xù)向下切割銑刨一層,最后再根據(jù)病害深度依次采用普通瀝青AC-25、改性AC-16與SMA-13進行分層修補。不能一次切割多層現(xiàn)狀路面,瀝青結構層之間灑布改性乳化瀝青粘層。原路面小面積修補處整治原路面小面積修補路段,原路面結構為4cm+5cm+6cm厚瀝青混凝土面層+20cm厚水泥穩(wěn)定級配碎石基層+25cm水泥穩(wěn)定級配碎石底基層,本次設計擬對該部分路面結構進行整體修復,具體處理方式為:沿病害區(qū)域外側至少50cm整體切縫,銑刨上面層并整體挖除水泥穩(wěn)定級配碎石基層及底基層,然后原槽澆筑25cmC20砼底基層、20cmC30砼基層、6cmAC-25下面層、5cmAC-16中面層、4cmSMA-13玄武巖,同時加鋪玻纖格柵防治路面反射裂縫。混凝土層按6m一塊板切縫,然后切縫上貼抗裂貼,最后鋪筑SMA-13上面層。公交站路面整治方法沿線公交站路面損壞較多,處理方式為挖除原路面,重新鋪裝以下結構層:4cmAR-SMA-13C玄武巖(橡膠瀝青瑪蹄脂碎石混合料)(加鋪玻纖格柵)5cmAC-16中面層6cmAC-25下面層1cm橡膠應力吸收層AR-SAMI20cmC30砼(12@100雙層鋼筋網(wǎng)片)25cmC20砼檢查井、雨水口修復、提升、加固對已經(jīng)損壞的檢查井、雨水口更換統(tǒng)一樣式的檢查井和雨水篦子。僅對檢查井井蓋進行提升,不涉及檢查井周邊加固,保留原路面加固措施。周邊破損的井蓋、雨水口將其破損區(qū)域挖補后,統(tǒng)一采用瀝青混凝土進行修補。新舊面層搭接封貼瀝青貼縫帶。本次設計路段雨水口磨損較為嚴重,本次全部更換為花崗巖+D400球墨鑄鐵篦子雨水口。更換雨水口76個+4新建雨水口(原雨水口位于交叉口范圍內需調整至路緣石邊,不含三處雨污水管改造新建雨水口),井蓋統(tǒng)一采用重型D400井蓋。其它附屬設施維修道路沿線有局部路緣石等其它附屬設施破損情況,按現(xiàn)狀材質、標準進行修復。本次設計主要為更換花崗石路緣石約200m,更換中分帶混凝土路緣石約200m,人行道磚更換約300平方米,植物換栽約400平米。時代天街E館路口安全島路緣石更換,600*300人行道面磚更換400平米,增加緣石坡道2處,人行道基層采用C20混凝土修補,軌道2號線凸起位置至大坪消防站中央綠化帶部分路緣石露筋,本次對露筋位置、路緣石縫隙進行清理修補,清理修復干凈后采用RAL國際色卡7047號“灰色”進行統(tǒng)一涂裝,該段長度約500m,修補面積約300平米。道路標線交通標線基本完善,現(xiàn)狀道路標線主要有車行道邊緣線、對向車道分界線、人行橫道、減速標線、停止線、禁止停車線等?,F(xiàn)狀標線主要的問題有標線變灰變臟,部分路中線已看不清,減速標線、導向箭頭、人行橫道線等標線磨損情況嚴重,部分交叉口缺渠化標線,如停止線、導向箭頭等。本次設計不改變原有交通組織和交叉口渠劃方式,待整治后按現(xiàn)狀標線恢復,對局部進行優(yōu)化。病害分類統(tǒng)計及維修辦法接到設計任務后,2023年1月6日本單位安排項目組成員分別從袁家崗至大坪及大坪至袁家崗方向分別對左、右幅路面破損現(xiàn)狀逐樁進行了調查,沿線主要病害有裂縫、車轍、麻面、坑槽、沉陷、擁包、檢查井周邊破損、雨水口破損等。調查結束后,對調查的病害進行分類并根據(jù)病害類型制定了病害處治措施。其中病害位置1車道為靠近中分帶或者雙黃線的車道,依次往外側為2車道、3車道,以此類推。左幅病害統(tǒng)計序號樁號位置整治類型長度(m)面積(m2)整治措施1K0+020左側第1、2、3車道原路面修補88挖除面層基層后重鋪2K0+030左側第4車道縱向裂縫12銑刨面層后重鋪3K0+040左側靠人行道公交站路面117挖除面層基層后重鋪4K0+090左側第4車道縱向裂縫23銑刨面層后重鋪5K0+100左側第4車道橫向裂縫7銑刨面層后重鋪6K0+200左側第4車道原路面修補8挖除面層基層后重鋪7K0+210左側第4車道原路面修補6挖除面層基層后重鋪8K0+220左側第4車道原路面修補9挖除面層基層后重鋪9K0+220左側第3車道縱向裂縫24銑刨面層后重鋪10K0+220左側第4車道縱向裂縫24銑刨面層后重鋪11K0+240左側第3車道網(wǎng)狀裂縫18銑刨面層后重鋪12K0+260左側第3車道坑槽32銑刨面層后重鋪13K0+280左側第1車道破損0.5銑刨面層后重鋪14K0+300左側第4車道縱向裂縫45銑刨面層后重鋪15K0+330左側第2、3車道橫向裂縫8銑刨面層后重鋪16K0+360左側交叉口原路面修補72挖除面層基層后重鋪17K0+370左側靠人行道破損6銑刨面層后重鋪18K0+380左側第2車道縱向裂縫16銑刨面層后重鋪19K0+400左側第1車道縱向裂縫25銑刨面層后重鋪20K0+410左側第2車道橫向裂縫5銑刨面層后重鋪21K0+460左側靠人行道坑槽6.5銑刨面層后重鋪22K0+470左側車行道橫向裂縫12銑刨面層后重鋪23K0+500左側第2、3、4車道縱向裂縫57銑刨面層后重鋪24K0+560左側第3、4車道縱向裂縫44銑刨面層后重鋪25K0+600左側靠人行道公交站路面130挖除面層基層后重鋪26K0+630左側第2車道縱向裂縫16銑刨面層后重鋪27K0+700左側車行道橫向裂縫17銑刨面層后重鋪28K0+720左側第2、3、4車道縱向裂縫34銑刨面層后重鋪29K0+760左側第2、3、4車道橫向裂縫18銑刨面層后重鋪30K0+770左側第2、3、4車道縱向裂縫22銑刨面層后重鋪31K0+780左側靠人行道原路面修補9挖除面層基層后重鋪32K0+800左側第2、3、4車道縱向裂縫55銑刨面層后重鋪33K0+840左側靠人行道橫向裂縫5銑刨面層后重鋪34K0+870左側靠人行道縱向裂縫24銑刨面層后重鋪35K0+880左側第1、2車道縱向裂縫24銑刨面層后重鋪36K0+900左側第4車道縱向裂縫140銑刨面層后重鋪37K0+940左側車行道縱向裂縫90銑刨面層后重鋪38K0+960左側第3車道橫向裂縫13銑刨面層后重鋪39K1+050左側靠人行道破損3銑刨面層后重鋪40K1+110左側靠人行道坑槽2.25銑刨面層后重鋪右幅病害統(tǒng)計序號樁號位置整治類型長度(m)面積(m2)整治措施備注1K0+020右側第3車道原路面修補3挖除面層基層后重鋪2K0+020右側第4車道原路面修補1.5挖除面層基層后重鋪3K0+038右側靠人行道坑槽0.5銑刨面層后重鋪4K0+055右側第4車道原路面修補1.75挖除面層基層后重鋪5K0+065右側第3車道縱向裂縫7銑刨面層后重鋪6K0+070右側第1、2車道橫向裂縫7銑刨面層后重鋪7K0+080右側第1、2車道縱向裂縫14銑刨面層后重鋪8K0+080右側第1、2車道橫向裂縫14銑刨面層后重鋪9K0+080右側第3、4車道網(wǎng)狀裂縫10.5銑刨面層后重鋪10K0+120右側第4車道破損2.25銑刨面層后重鋪11K0+135右側第4車道破損4銑刨面層后重鋪12K0+180右側第2、3車道坑槽4銑刨面層后重鋪13K0+190右側第3車道坑槽1銑刨面層后重鋪公交專用道彩色瀝青14K0+200右側第3車道網(wǎng)狀裂縫8銑刨面層后重鋪公交專用道彩色瀝青15K0+270右側第2、3車道原面層修補16挖除面層基層后重鋪16K0+300右側靠人行道雨水篦子損壞1更換雨水篦子17K0+310右側靠人行道雨水篦子損壞1更換雨水篦子18K0+325右側第2車道原路面修補4挖除面層基層后重鋪19K0+330右側第2、3車道原路面修補8挖除面層基層后重鋪20K0+335右側靠人行道原路面修補4挖除面層基層后重鋪21K0+340右側靠人行道原路面修補2挖除面層基層后重鋪22K0+355右側交叉口原路面修補2.25挖除面層基層后重鋪23K0+360右側交叉口原路面修補4.5挖除面層基層后重鋪24K0+375右側第2、3、4車道橫向裂縫16銑刨面層后重鋪25K0+385右側第2、3、4車道網(wǎng)狀裂縫4銑刨面層后重鋪26K0+385右側靠人行道原路面修補4挖除面層基層后重鋪27K0+400右側第4車道縱向裂縫20銑刨面層后重鋪28K0+410右側第2、3、4車道網(wǎng)狀裂縫8銑刨面層后重鋪29K0+410右側第4車道原路面修補2.25挖除面層基層后重鋪30K0+425右側第4車道坑槽2.25銑刨面層后重鋪31K0+465右側靠人行道原路面修補6.75挖除面層基層后重鋪32K0+500右側第4車道破損4銑刨面層后重鋪33K0+510右側第2、3、4車道橫向裂縫16銑刨面層后重鋪34K0+545右側第1、2車道橫向裂縫7銑刨面層后重鋪35K0+620右側第4車道公交站路面80挖除結構層后重鋪36K0+645右側第3車道原路面修補40挖除面層基層后重鋪37K0+740右側靠人行道原路面修補4.5挖除面層基層后重鋪38K0+770右側第3車道破損4銑刨面層后重鋪39K0+790右側交叉口縱向裂縫20銑刨面層后重鋪40K0+810右側第3車道縱向裂縫20銑刨面層后重鋪公交專用道彩色瀝青41K0+820右側第2車道原路面修補16挖除面層基層后重鋪公交專用道彩色瀝青42K0+875右側第3車道破損5銑刨面層后重鋪43K0+900右側第2車道縱向裂縫7銑刨面層后重鋪公交專用道彩色瀝青44K0+960右側交叉口破損80銑刨面層后重鋪45K1+025右側第3車道縱向裂縫4銑刨面層后重鋪46K1+025右側第3車道橫向裂縫4銑刨面層后重鋪47K1+030右側第3車道原路面修補14挖除面層基層后重鋪48K1+045右側交叉口原路面修補3.75挖除面層基層后重鋪49K1+050右側交叉口破損2.25銑刨面層后重鋪50K1+110右側靠消防站原路面修補100挖除面層基層后重鋪公交站統(tǒng)計車道數(shù)方向公交站公交站旁建筑公交站??柯肪€公交路線明細公交站長度改造面積(m)(m2)雙向袁家崗→大坪消防隊馬家堡園林大酒店10條225路403路411路416路466路471路476路0493路836路873路47406-8車道袁家崗→大坪消防隊長江二路現(xiàn)代大廈5條225路836路3200A路3200路3208路6080大坪消防隊→袁家崗馬家堡②時代天街5條225路268路418路466路818路839路6092.5大坪消防隊→袁家崗馬家堡①德莊火鍋7條403路411路416路471路476路0493路1438路50150大坪消防隊→袁家崗軌道袁家崗站重醫(yī)附一院9條117路223路233路區(qū)間325路419路429路464路606路862路5040改造面積402.5檢查井病害統(tǒng)計道路沿線檢查井單位個數(shù)處理方式雨水檢查井(袁家崗→大坪消防隊)個51重新更換井蓋、提升檢查井污水檢查井(新城大廈→大坪消防隊)個9重新更換井蓋、提升檢查井雨水檢查井(英利大融城→袁家崗)個45重新更換井蓋、提升檢查井污水檢查井(英利大融城→袁家崗)個15重新更換井蓋、提升檢查井其他檢查井個65重新更換井蓋、提升檢查井共計個185雨水口病害統(tǒng)計本次設計全線雨水篦子采用統(tǒng)一樣式更換,經(jīng)現(xiàn)場踏勘統(tǒng)計,更換雨水口80個,采用花崗石+D400球磨鑄鐵雨水口。其他病害統(tǒng)計本次設計考慮部分人行道、中分帶損壞工程量以便于施工期間根據(jù)現(xiàn)場情況進行維修,包括更換花崗石路緣石約200m,中分帶混凝土路緣石更換200m,中分帶路緣石修補約500m,人行道磚更換約300平方米,植物換栽約400平米。時代天街E館安全島路緣石更換,600*300面磚更換400平米,增設緣石坡道兩處。注意:病害是一個發(fā)展的過程,上文所列僅代表2023年1月調查時的病害分布。同時,由于未進行開挖檢測,深層裂縫無法肉眼觀察,建議后期實施過程中加強管理。尤其是銑刨范圍的確定必須經(jīng)過參建各方認可后才能實施。交通工程詳見交通工程施工圖設計說明及圖紙。施工要點基層水泥混凝土基層原路面小面積修補路段需對水泥混凝土進行處理,施工要點如下:水泥采用硅酸鹽水泥,水泥標號不低于42.5號。碎石質地堅硬,并符合規(guī)定級配,集料的公稱最大粒徑不大于31.5mm,混凝土攪拌和養(yǎng)護宜采用飲用水,面層混凝土抗彎拉強度不小于5Mpa。(1)質量標準--技術指標:水泥混凝土基層抗彎拉強度:4.5Mpa平整度:不大于3mm;相鄰板高差:不大于3mm縱縫直順度:允許偏差10mm;橫縫直順度:允許偏差10mm;板寬允許偏差:0—20mm;縱斷面高程允許偏差:±15mm;路拱橫坡度:±0.3%且不反坡;(2)混凝土外觀質量要求混凝土表面不得有脫皮、印痕、裂縫、石子外露和缺邊掉角現(xiàn)象。板面邊角應整齊,不得有大于0.5mm的裂縫,并不得有石子外露和浮漿、脫皮、印痕、積水等現(xiàn)象。路面刻痕及刻槽紋理適宜,伸縮縫必須垂直,全部貫通。(3)材料要求A、水泥應符合現(xiàn)行的國家技術標準規(guī)定,并附帶廠家提供的水泥品質試驗報單及合格證等證明。B、細集料應質地堅硬、耐久、潔凈,符合規(guī)定級配。細度模數(shù)宜在2.5以上。細骨料的技術應符合如下表。C、粗集料應質地堅硬、耐久、潔凈,符合規(guī)定級配,最大公稱粒徑31.5mm,碎石的技術地注應符合如下表。細集料技術要求項目含泥量(%)云母含(%)輕物質(%)碳化物及硫酸鹽含量(折算成S03)(%)堅固性(硫酸納溶液5次循環(huán)后)有機物含量(比色法)指標<2<2<1.0<0.5<8合格標準級配范圍砂分級方篩孔尺寸0.150.300.601.182.364.75累計篩余(以質量計)(%)粗砂90~10080~9571~8535~655~350~10中砂90~10070~9241~7010~500~250~10細砂90~10055~8516~400~250~150~10碎石技術要求項目技術要求備注石料抗壓強度(Mpa)≥60壓碎值<10針片狀顆粒含量<5%泥土雜質含量<0.5%應特別注意含泥量,土聲和石粉不得超標硫化物含量<0.5%有機物含量(比色法)合格標準級配范圍級配類型粒徑(mm)方篩孔尺寸(mm)2.364.759.5016.019.026.531.537.5累計篩余(以質量計)(%)合成4.75-31.595-10090-10075-9060-7540-6020-350-50D、外加劑為快速開放交通,應使道路專用1天早強劑,以滿足提前開放交通,提高早期強度、減少混凝土成熟期的質量缺陷。早強應不含氯離子(CL-)應使混凝土1~3天內達設計強度的80%,且坍落度損失小,凝結時間適應于大規(guī)模施工。E、水混凝土攪拌和養(yǎng)護用水應清潔,宜采用飲用水。使用非飲用水時,應進行檢驗并符合下列規(guī)定:①硫酸鹽含量小于0.0027mg/mm3。②PH值不得小于4.③含鹽量不得超過0.005mg/mm3.④不得含有油污、泥和其他有害物質。施工最低氣溫要求5℃以上,壓實后必須保溫養(yǎng)生。將原路面整治完畢后方可鋪筑面層。(4)灌漿材料若現(xiàn)場混凝土板有脫空現(xiàn)象應采取灌漿措施,以加強板下的支撐。漿體材料用水泥、石灰和粉煤灰配制而成,推薦配合比(%):水泥∶石灰∶粉煤灰=25∶20∶55灌漿材料施工時掌握好流動度,應根據(jù)灌漿機具確定,漿體成型后一天抗壓強度應大于6.0MPa,三天抗壓強度應大于9.0MPa。水泥用普通硅酸鹽42.5級,粉煤灰應干凈,其SiO2+Al2O3+Fe2O3含量應大于70%,燒失量不大于10%,石灰的CaO+MgO含量不小于65%。壓漿:注漿壓力控制在0.5~1.0Mpa,直至鄰孔或接縫中溢漿或無溢漿而板塊略有上升(不大于2cm)為止;同時在灌漿過程中,通過控制灌漿時間和壓力,防止土路肩開裂破壞。灌漿過程中溢漿的孔應及時用圓木塞封堵,防止壓力過度散失。稀漿封層(1)材料1)改性乳化瀝青改性乳化瀝青技術要求試驗項目單位品種及代號試驗方法BCR破乳速度-慢裂T0658粒子電荷-陽離子(+)T0653篩上剩余量(1.18mm),不大于%0.1T0652粘度恩格拉粘度E25-3~30T0622瀝青標準粘度C25,3s12~60T0621蒸發(fā)殘留物含量,不小于%60T0651針入度(100g,25℃,5s)0.1mm40~100T0604軟化點,不小于℃70T0606延度(5℃),不小于cm20T0605溶解度(三氯乙烯),不小于%97.5T0607與礦料的粘附性,裹覆面積,不小于--T0654貯存穩(wěn)定性1d,不大于%1T06555d,不大于%5T0655(2)石料稀漿封層應選擇堅硬、粗糙、耐磨、潔凈的集料。各項性能應符合《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F40-2004)表4.8.2和表4.9.2的要求。通過4.75mm篩的合成礦料的砂當量不得低于50%。細集料宜采用堿性石料生產(chǎn)的機制砂或潔凈的石屑。對集料中的超粒徑顆粒必須篩除。稀漿封層礦料要求篩孔尺寸稀漿封層ES-2型9.51004.7595~1002.3665~901.1845~700.630~500.318~300.1510~210.0755~15一層的適宜厚度(mm)4~7(3)性能稀漿封層混合料應滿足以下性能要求:改性乳化瀝青稀漿封層混合料應性能要求技術指標單位要求試驗方法可拌合時間s120手工拌合稠度cm2-3T0751粘聚力試驗30min(初凝時間)60min(開放交通時間)N.mN.m≥1.2≥2.0T0754粘附砂量(負荷輪碾壓試驗)LWT<450g/m2T0755磨耗值(濕輪磨耗試驗)WTAT浸水1h<800g/m2T0752(4)施工技術要求①稀漿封層應使用改性乳化瀝青,且改性乳化瀝青宜現(xiàn)場制備。②為增強瀝青與集料的粘結力,縮短改性乳化瀝青破乳時間,可摻加2~3%的32.5級的普通硅酸鹽水泥。③稀漿封層的配合比需經(jīng)反復試驗確定。④稀漿封層的施工可采用國產(chǎn)或進口稀漿封層機鋪筑,稀漿封層混合料應具有良好的施工和易性。⑤稀漿封層鋪筑機攤鋪時應勻速前進,攤鋪速度一般為100~200m/min,表面應平整,對于局部的不平整應進行人工整修。⑥混合料鋪筑后宜采用8~10T輪胎壓路機連續(xù)碾壓4~8遍,在碾壓過程中,禁止壓路機急剎車,不得在新攤混合料上調頭。⑦稀漿封層鋪筑后,乳液破乳、水份蒸發(fā)、碾壓成型后即可開放交通。面層面層設計為SMA-13玄武巖瀝青砼+AC-16中粒式瀝青混凝土+AC-25粗粒式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前必須先對基層、稀漿封層進行驗收,達到要求后,方可施工面層。瀝青混合料油石比應為6.3-6.4。質量標準、材料組成及性能要求(1)質量要求面層質量檢查標準及允許偏差序號檢查項目規(guī)定值及允許偏差檢驗方法和頻率主干道1壓實度(%)SMA≥98AC≥96按JTGE60(T0924、T0922)檢查,每1000㎡取1點2面層厚度(mm)+10,-5按JTGE60(T0912)檢查,每1000㎡取1點3平整度標準差σ(mm)≤1.5按JTGE60(T0932)檢查,每車道全線連續(xù)最大間隙△h(mm)≤3按JTGE60(T0931)檢查,每20m每車道取1點4抗滑摩擦系數(shù)≥54按JTGE60(T0964、T0965)檢查,每200m每車道取1點或全線連續(xù)構造深度≥0.55按JTGE60(T0961、T0962、T0963)檢查,每200m每車道取1點5井框與路面的高差(mm)≤4直尺和塞尺量,每座取1點6滲水系數(shù)(ml/min)≤200按JTGE60(T0971)檢查,每200m每車道取1點7寬度(mm)0,+20鋼尺量,每40m取1點8中線高程(mm)±15水準儀,每20m取1點9中線偏位(mm)≤20經(jīng)緯儀或全站儀,每50m取1點10橫坡(%)±0.3且無反坡水準儀,每20m取1點(2)材料1)瀝青應用于路面面層瀝青混凝土的基質瀝青應符合交通部《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F40-2004)中A級70號瀝青的技術要求,如下表所示:A級70號瀝青技術要求試驗項目A級70號試驗方法針入度(25℃,100g,5s)o.1mm60~80T0604延度(5cm/min,15℃)cm不小于100T0605軟化點(R&B)℃70T0606閃點℃不小于260T0611蠟含量(蒸餾法)%不大于2.2T0615密度g/cm3實測記錄T0603溶解度%不小于99.5T0607質量變化%不大于±0.8T0610或T0609殘留針入度比%不小于61T0604殘留延度10℃cm不小于6T060560℃動力粘度pa.s不小于180T0620應用于路面面層的瀝青混合料SMA-13和SBS改性瀝青砼AC-16、AC-25的改性瀝青應滿足《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F40-2004)中表4.6.4的技術要求。改性瀝青中改性劑劑量以內摻法計量為準。改性瀝青混凝土瀝青材料采用4%SBS改性瀝青(96%AH-70石油瀝青+4%SBS改性劑)。改性瀝青的技術指標見下表:聚合物改性乳化瀝青技術要求(用于SMA-13)技術指標SBS改性瀝青試驗方法針入度(25℃,100g,5s),0.1mm40-60T0604針入度指數(shù)PI,不小于0T0604延度(5℃,5cm/min),cm≥20T0605軟化點(TR&B),℃≥70T0606運動粘度135℃,Pa.s≤3T0625,T0619閃點,℃≥230T0611溶解度,%≥99T0607彈性恢復25℃≥75離析,48h軟化點差,℃≤2.5T0661旋轉薄膜試驗(163℃×5h)質量損失,%≤±1.0T0610針入度比25℃,%≥65T0604延度5℃,cm≥15T0605注:(1)表中135℃運動粘度可采用《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guī)程》(JTJ052-2000)中的“瀝青布氏旋轉粘度試驗方法(布洛克菲爾德粘度計法)”進行測定。若在不改變改性瀝青物理力學性質并符合安全條件的溫度下易于泵送和拌合,或經(jīng)證明適當提高泵送和拌合溫度時能保證改性瀝青的質量,容易施工,可不要求測定。(2)貯存穩(wěn)定性指標適用于工廠生產(chǎn)的成品改性瀝青。現(xiàn)場制作的改性瀝青對貯存穩(wěn)定性指標可不作要求,但必須在制作后,保持不間斷的攪拌或泵送循環(huán),保證使用前沒有明顯的離析。應用于瀝青混凝土層間粘層的改性乳化瀝青應達到以下技術要求:用于粘層改性乳化瀝青技術要求試驗項目單位品種及代號試驗方法PCR破乳速度-快裂或中裂T0658粒子電荷-陽離子(+)T0653篩上剩余量(1.18mm),不大于%0.1T0652粘度恩格拉粘度E25-1~10T0622瀝青標準粘度C25,3s8~25T0621蒸發(fā)殘留物含量,不小于%50T0651針入度(100g,25℃,5s)0.1mm40~120T0604軟化點,不小于℃70T0606延度(5℃),不小于cm20T0605溶解度(三氯乙烯),不小于%97.5T0607與礦料的粘附性,裹覆面積,不小于-2/3T0654貯存穩(wěn)定性1d,不大于%1T06555d,不大于%5T06552)石料根據(jù)重慶市內道路路面的筑路材料情況,選用石灰石集料作為路面中下面層瀝青混合料所用集料,卵石破碎石料作為路面上面層瀝青混合料所用集料,所選用的粗集料應滿足下表技術性能要求:瀝青混合料用粗集料技術要求指標主干道實驗方法表面層其他層次石料壓碎值,不大于(%)2628T0316洛杉磯磨耗損失,不大于(%)2830T0317表觀相對密度,不小于(t/m3)2.62.5T0304吸水率,不大于(%)23T0304堅固性,不大于(%)1212T0314針片狀顆粒含量(混合料),不大于(%)1518T0312其中粒徑大于9.5mm,不大于(%)1215其中粒徑小于9.5mm,不大于(%)1820水洗法<0.075mm顆粒含量,不大于(%)11T0310軟石含量,不大于(%)35T0320磨光值PSV,不小于(%)42—T0321粗集料與瀝青的粘附性(級)54T0616瀝青混合料用細集料技術要求項目主干道實驗方法表觀相對密度,不小于(t/m3)2.5T0328堅固性(>0.3mm部分),不大于(%)12T0340含泥量(小于0.075mm的含量),不大于(%)3T0333砂當量,不小于(%)60T0334亞甲藍值,不大于(g/kg)25T0349棱角性(流動時間),不小于(s)30T0345上面層瀝青混凝土石料為保證路面表面的抗滑能力和瀝青混合料中骨料的嵌擠,擬選用玄武巖碎石料作為面層瀝青混合料SMA-13所用石料,粗集料應滿足上表所示的技術要求,細集料需滿足《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F40-2004)表4.9.2的技術要求。路面面層瀝青混合料SMA-13所用石料的級配組成需滿足《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F40-2004)表4.8.3、表4.8.5和表4.8.7對應于一級公路石料的分級要求。石料第二次破碎可采用反擊式破碎機、錘擊式破碎機和圓錐式破碎機破碎,但不能采用鄂式破碎機破碎(石料第一次破碎可采用鄂式破碎機破碎)。在路面SMA-13中,擬采用三種規(guī)格要求的破碎集料:①5~15mm、②3~5mm、③0~3mm;其顆粒級配組成應符合《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F40-2004)中4.9.3和表4.9.4的集料分級要求。其中0~3mm可采用石灰石集料。3)礦粉采用符合《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F40-2004)中表4.10.1技術要求的石灰石礦粉,施工中應保持礦粉干燥無結團,成團的礦粉不得直接使用。瀝青混合料用礦粉質量要求項目主干道實驗方法表觀密度,不小于(t/m3)2.5T0352含水量,不大于(%)1T0103烘干法粒度范圍,<0.6mm(%)100T0351粒度范圍,<0.15mm(%)90~100粒度范圍,<0.075mm(%)75~100外觀無團粒結塊親水系數(shù)<1塑性指數(shù)<4加熱安定性實測記錄4)纖維路面表層SMA-13瀝青混合料采用木質素纖維,木質素纖維的質量技術要求應符合《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F40-2004)中的相關規(guī)定。木質纖維質量技術要求項目單位指標試驗方法纖維長度,不大于mm6水溶液用顯微鏡觀測灰分含量%18±5高溫590~600℃燃燒后測定殘留物pH值-7.5±1.0水溶液用pH試紙或pH計測定吸油率,不小于-纖維質量的5倍用煤油浸泡后放在篩上經(jīng)振敲后稱量含水率(以質量計),不大于%5105℃烘箱烘2h后冷卻稱量5)抗剝落劑為保證瀝青混合料中石料與瀝青的粘附性,在石料與瀝青的粘附性達不到4級或4級以上的條件下,需使用抗剝落劑來改善其間的粘附性。應選用質量優(yōu)良,長期抗剝落性能較好的抗剝落劑;也可以采取摻加一定量的石灰代替礦粉來提高石料與瀝青的粘附能力。(3)瀝青混合料級配組成及性能要求1)瀝青混合料的級配路面瀝青混合料的級配需滿足下表的要求:瀝青混合料級配表混合料類型SMA-13AC-16AC-20AC-25備注篩孔(mm)通過率%31.510026.510090~1001910090~10075~901610090~10078~9265~8313.290~10076~9262~8057~769.550~7560~8050~7245~654.7520~3434~6226~5624~522.3615~2620~4816~4416~421.1814~2413~3612~3312~330.612~209~268~248~240.310~167~185~175~170.159~155~144~134~130.0758~124~83~73~7注:用于SMA路面的木質素纖維不宜少于0.3%,礦物纖維不宜少于0.4%。2)瀝青混合料的技術性能要求上面層瀝青瑪蹄脂碎石SMA-13和中面層、下面層混合料性能應滿足下表所列要求:熱拌密級配瀝青混合料馬歇爾試驗技術要求序號試驗指標主干道1擊實次數(shù)(雙面)(次)752空隙率(%)4~63穩(wěn)定度,不小于(kN)84流值(mm)1.5~45動穩(wěn)定度,不小于(次/mm)普通瀝青1000改性瀝青28006浸水馬歇爾殘留穩(wěn)定度,不小于(%)普通瀝青80改性瀝青857凍融劈裂強度比,不小于(%)普通瀝青75改性瀝青80熱拌瀝青混合料的施工溫度(℃)施工工序石油瀝青的標號70號瀝青加熱溫度155~165礦料加熱溫度間隙式拌和機集料加熱溫度比瀝青溫度高10~30連續(xù)式拌和機礦料加熱溫度比瀝青溫度高5~10瀝青混合料出料溫度145~165混合料貯料倉貯存溫度貯料過程中溫度降低不超過10混合料廢棄溫度高于195運輸?shù)浆F(xiàn)場溫度不低于145混合料攤鋪溫度不低于正常施工135低溫施工150開始碾壓的混合料內部溫度不低于正常施工130低溫施工145碾壓終了的表面溫度鋼輪壓路機70不低于輪胎壓路機80振動壓路機70開放交通的路表溫度不高于50瀝青瑪蹄脂碎石混合料質量技術要求序號檢驗項目技術要求1馬歇爾試件尺寸(mm)Φ101.6mm×63.5mm2馬歇爾試件擊實數(shù)兩面擊實50次3空隙率(%)3~44礦料間隙率,不小于(%)175粗集料骨架間隙率,不大于VCADRC6瀝青飽和度(%)75~857穩(wěn)定度,不小于(kN)68流值(mm)—9謝倫堡瀝青析漏試驗的結合料損失,不大于(%)0.110肯塔堡飛散試驗或浸水飛散試驗的混合料損失,不大于(%)1511動穩(wěn)定度,不小于(次/mm)300012浸水馬歇爾殘留穩(wěn)定度,不小于(%)8013凍融劈裂強度比,不小于(%)80瀝青混凝土施工技術要求在路面基層驗收合格后,即可進行瀝青透層油的灑布;在瀝青混凝土下面層驗收合格后,即可進行粘層油的灑布。瀝青透層油1)在路面基層上灑布透層油,以保證各界面層結合良好。透層油采用T2級煤瀝青,相關技術標準參照《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F40—2004)表4.5.1。瀝青層必須在透層油完全滲透入基層后方可鋪筑。2)透層油宜緊接在基層碾壓成型后表面稍變干燥,但尚未硬化的情況下灑布。透層瀝青灑布量0.7~1.0L/m2。3)灑布透層瀝青前應清掃路面,遮擋防護路緣石和人工構造物避免污染,透層油必須撒布均勻。4)基層上應禁止除施工車輛外的一切車輛通行,施工車輛在其上通行也應慢速行駛,嚴禁在其上調頭,轉彎,防止透層瀝青局部脫落,對局部脫落的地方要進行修補;待滿足相關要求后鋪筑稀漿封層和瀝青砼下面層。稀漿封層稀漿封層在透層油曬布滿足要求后鋪筑,透層油與稀漿封層不能相互替代,基層上應先布灑透油層再鋪筑稀漿封層。瀝青粘層油在瀝青砼層間灑布粘層油,粘層油使用PCR型改性乳化瀝青,相關技術標準參照《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F40—2004)表4.7.1-2。1)瀝青混凝土下面層驗收合格后,即可進行粘層油的灑布,粘層瀝青灑布量為0.3~0.6L/m2。灑布前,應認真檢測改性乳化瀝青的質量,只有在質量符合設計要求的條件下,才能進行施工。2)粘層油宜采用瀝青灑布車噴灑,并選擇適宜的噴嘴,灑布速度和噴灑量保持穩(wěn)定。氣溫低于10oC不得噴灑粘層油。3)噴灑的粘層油必須成均勻霧狀,在路面全寬度內均勻分布成一薄層,不得有灑花漏空或成條狀,也不得有堆積。噴灑不足的要補灑,噴灑過量處應予刮除。噴灑粘層油后,嚴禁運料車外的其他車輛和人行通過。4)粘層油宜在當天灑布,待乳化瀝青破乳、水分蒸發(fā)完成,緊跟著鋪筑瀝青層,確保不受污染。(4)上、中、下面層1)稀漿封層灑布經(jīng)驗收合格后,即可進行下面層瀝青混凝土的鋪筑;粘層油灑布完畢并完全固化后,應立即鋪筑中面層瀝青混凝土,同理鋪筑上面層。2)瀝青混合料在拌和前,應認真檢驗原材料的質量,只有符合部頒標準要求的材料才能進場使用,并在施工過程中隨時進行抽檢。3)瀝青混合料在拌和前,應進行認真的級配設計,在檢驗所設計的混合料的性能指標達到設計要求的條件下,才允許作為瀝青拌和站的目標控制級配。4)瀝青混凝土拌和站在拌和瀝青砼前,應認真校核拌和機的計量精度,在確認計量精度達到設計要求時,才允許進行拌和。5)瀝青拌和站在拌和瀝青混合料時,應保證足夠的拌和時間,以保證混合料拌和均勻,無花白料,溫度控制正常。6)瀝青混合料在運輸過程中,如果氣溫較低或等候時間過長,應采取保溫措施,以免溫度降低太快,影響瀝青混合料的攤鋪和壓實(壓實瀝青混合料的壓實度不小于98%,以室內馬歇爾試件密實度為準)。7)已運到施工現(xiàn)場的瀝青混合料在保證拌和站能滿足攤鋪機需要的條件下,應盡可能快的攤鋪,以免溫度降低太快,影響壓實效果。8)當路面寬度大于攤鋪機的工作寬度時,應采用兩臺攤鋪機并行攤鋪,避免形成冷接縫;當攤鋪機出現(xiàn)故障并認為在短期內無法修復時,應就地做成一條接縫;當日施工完畢,應在完畢處做成一條垂直接縫,不同路面結構層之間,應保證上下層間的搭接長度不小于80cm。9)壓路機應視攤鋪時的氣溫和瀝青混合料的溫度情況,必要時應緊跟攤鋪機進行碾壓。在碾壓過程中壓路機重復碾壓寬度應不小于壓路機輪寬的三分之一。10)瀝青混合料拌合、運輸、攤鋪、碾壓等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控制溫度參照《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F40—2004)5.2節(jié)相關要求。聚合物改性瀝青混合料正常施工溫度范圍(℃)工序SBS改性瀝青瀝青加熱溫度160-165改性瀝青現(xiàn)場制作溫度165-170成品改性瀝青加熱溫度,不大于175集料加熱溫度190-220改性瀝青SMA混合料出廠溫度170-185混合料最高溫度(廢棄溫度)195混合料貯存溫度拌合出料后降低不超過10攤鋪溫度,不低于160初壓開始溫度,不低于150碾壓終了的表面溫度,不低于90開放交通時的路表溫度,不高于50注:瀝青混合料的施工溫度采用具有金屬探測針的插入式數(shù)顯溫度計測量。表面溫度可采用表面接觸式溫度計測定。當采用紅外線溫度計測量表面溫度時,應進行標定。SMA混合料的施工溫度應視纖維品種和數(shù)量、礦粉用量的不同,在改性瀝青混合料的基礎上作適當提高。施工完畢后的路面應在24小時內禁止一切車輛通行。其它應用材料玄武巖具有硬度大、強度高、耐磨性好、抗滑系數(shù)大、瀝青粘結力強等優(yōu)點,作為瀝青上面層的粗集料,能增加瀝青混合料的高溫穩(wěn)定性及瀝青路面的耐久性、抗滑性能等優(yōu)點。由于玄武巖質自身顏色較深、多為黑色,普通石灰?guī)r瀝青路面投入使用后,路面顏色會逐漸變淺,為保持路面顏色統(tǒng)一,建議道路全線車行道瀝青上面層均采用玄武巖作為粗集料。道路附屬設施整治施工說明(1)排水檢查井車行道雨、污檢查井井蓋及其他管線檢查井井蓋周圍加固。具體做法見《排水檢查井周圍加固大樣圖》。(2)排水檢查井井蓋本次設計更換新的排水檢查井統(tǒng)一采用防盜鑄鐵井蓋及蓋座。車行道下檢查井更換為可自調式防沉降球墨鑄鐵井蓋及蓋座。按其承載能力,人行道上最低選用B125類型,車行道上最低選用D400類型。井座采用方形,井蓋采用圓形;所選井蓋應符合國家標準《檢查井蓋》(GB/T23858-2009)的要求。為避免在檢查井蓋損壞或缺失時發(fā)生行人墜落檢查井的事故,排水系統(tǒng)檢查井均應設安全網(wǎng)。本項目結合現(xiàn)場實際情況,未設計安全網(wǎng)或安全網(wǎng)不滿足使用要求的檢查井均應設安全網(wǎng),詳細做法參照《井筒安全網(wǎng)大樣圖》。全線車行道、人行道等雨、污水檢查井井蓋蓋樣式具體見《檢查井大樣圖》。(3)雨水口針對長江二路已破損雨水篦子,單篦雨水口等情況,進行修復、重建,所有雨水篦子采用雙篦合頁式球墨鑄鐵雨水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礦山承包開采合同
- 學校臨時用工合同二零二五年
- 專業(yè)借款合同示范二零二五年
- 施工許可證合同協(xié)議
- 反擔保抵押合同范本
- 2025-2030中國TWS耳機鋰電池行業(yè)市場發(fā)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PC保鮮盒行業(yè)市場深度調研及發(fā)展趨勢與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1,4-丁二醇(BDO)聚四亞甲基醚乙二醇(PTMEG)和氨綸行業(yè)市場發(fā)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PS裝飾板市場行業(yè)市場現(xiàn)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guī)劃分析研究報告
- 路燈承包合同書路燈工程分包協(xié)議
- 物資倉庫防洪防汛應急預案
- .三坐標測量員技能考核考試題答案
- 大學語文課程建設與改革實施方案
- 大學森林生態(tài)教案
- 蛙泳教學教案
- 醫(yī)學英語詞匯學(山東聯(lián)盟)智慧樹知到答案章節(jié)測試2023年山東第一醫(yī)科大學
- JJF(紡織)071-2016織物摩擦帶電荷密度測試儀(法拉第筒法)校準規(guī)范
- GB/T 4857.10-2005包裝運輸包裝件基本試驗第10部分:正弦變頻振動試驗方法
- FZ/T 07004-2019紡織行業(yè)綠色工廠評價導則
- 北京市海淀區(qū)2019-2020學年七年級數(shù)學下學期期中試卷【含答案】
- 胃的運動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