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語文試卷(解析版)-1_第1頁
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語文試卷(解析版)-1_第2頁
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語文試卷(解析版)-1_第3頁
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語文試卷(解析版)-1_第4頁
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語文試卷(解析版)-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語文試卷(解析版)河南省駐馬店市泌陽縣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語文試卷

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

一、閱讀理解與欣賞

閱讀下面的語段,回答問題。

江南美呵!草長yīng(_____)飛的二月天,徜徉(_____)在江南古鎮(zhèn),滿眼都是幽遠寧靜的流水,長滿青苔的長街,綴滿綠藤的灰墻。耳邊傳來的婉轉悠揚的江南絲竹聲,悄悄濾去了生活的枯zào(_____),就連沐浴在疏煙淡雨中的綠柳,也是那么溫婉嬌秀。站在溪畔(_____),放眼遠眺,好一派宜人而恬靜的江南風光!

1.根據(jù)拼音寫出漢字。

草長yīng__________飛枯zào__________

2.給加粗字注音。

溪畔(__________)徜徉(__________)

3.為了提高閱讀效率,老師推薦大家采用選擇性閱讀的方法閱讀《經(jīng)典常談》,請你據(jù)此完成下面各題。

方法提要閱讀任務

目的性較強,每次閱讀只關注某一方面的內容,可以是需要閱讀的內容,也可以是感興趣的內容。(1)學完《《詩經(jīng))二首》以后,小語對《詩經(jīng)》的表現(xiàn)手法十分感興趣,請你閱讀《《詩經(jīng))第四》這一章節(jié),向小語具體說明《詩經(jīng)》的主要表現(xiàn)手法。___________(2)小語想要了解屈原的愛國情感,那么他應該選擇閱讀的內容是()A.《說文解字》第一B.四書第七C.《周易》第二D.辭賦第十一

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

社戲(節(jié)選)

①至于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卻在到趙莊去看戲。趙莊是離平橋村五里的較大的村莊;平橋村太小,自己演不起戲,每年總付給趙莊多少錢,算作合作的。當時我并不想到他們?yōu)槭裁茨昴暌輵颉,F(xiàn)在想,那或者是春賽,是社戲了。

②就在我十一二歲時候的這一年,這日期也看看等到了。不料這一年真可惜,在早上就叫不到船。平橋村只有一只早出晚歸的航船是大船,絕沒有留用的道理。其余的都是小船,不合用;央人到鄰村去問,也沒有,早都給別人定下了。外祖母很氣惱,怪家里的人不早定,絮叨起來。母親便寬慰伊,說我們魯鎮(zhèn)的戲比小村里的好得多,一年看幾回,今天就算了。只有我急得要哭,母親卻竭力的囑咐我,說萬不能裝模作樣,怕又招外祖母生氣,又不準和別人一同去,說是怕外祖母要擔心。

③總之,是完了。到下午,我的朋友都去了,戲已經(jīng)開場了,我似乎聽到鑼鼓的聲音,而且知道他們在戲臺下買豆?jié){喝。

④這一天我不釣蝦,東西也少吃。母親很為難,沒有法子想。到晚飯時候,外祖母也終于覺察了,并且說我應當不高興,他們太怠慢,是待客的禮數(shù)里從來所沒有的。吃飯之后,看過戲的少年們也都聚攏來了,高高興興的來講戲。只有我不開口;他們都嘆息而且表同情。忽然間,一個最聰明的雙喜大悟似的提議了,他說,“大船?八叔的航船不是回來了么?"十幾個別的少年也大悟,立刻攛掇起來,說可以坐了這航船和我一同去。我高興了。然而外祖母又怕都是孩子們,不可靠;母親又說是若叫大人一同去,他們白天全有工作,要他熬夜,是不合情理的。在這遲疑之中,雙喜可又看出底細來了,便又大聲的說道,“我寫包票!船又大;迅哥兒向來不亂跑;我們又都是識水性的!”

⑤誠然!這十多個少年,委實沒有一個不會鳧水的,而且兩三個還是弄潮的好手。

⑥外祖母和母親也相信,便不再駁回,都微笑了。我們立刻一哄的出了門。

⑦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輕松了,身體也似乎舒展到說不出的大。一出門,便望見月下的平橋內泊著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雙喜拔前篙,阿發(fā)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艙中,較大的聚在船尾。母親送出來吩咐“要小心"的時候,我們已經(jīng)點開船,在橋石上一磕,退后幾尺,即又上前出了橋。于是架起兩支櫓,一支兩人,一里一換。有說笑的,有嚷的,夾著潺潺的船頭激水的聲音,在左右都是碧綠的豆麥田地的河流中,飛一般徑向趙莊前進了。

⑧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fā)散出來的清香,夾雜在水氣中撲面的吹來;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氣里。淡黑的起伏的連山,仿佛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卻還以為船慢。他們換了四回手,漸望見依稀的趙莊,而且似乎聽到歌吹了,還有幾點火,料想便是戲臺,但或者也許是漁火。

⑨那聲音大概是橫笛、宛轉,悠揚,使我的心也沉靜,然而又自失起來,覺得要和他彌散在含著豆麥蘊藻之香的夜氣里。

⑩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漁火;我才記得先前望見的也不是趙莊。那是正對船頭的一叢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經(jīng)去游玩過,還看見破的石馬倒在地下,一個石羊蹲在草里呢。過了那林,船便彎進了叉港,于是趙莊便真在眼前了。

4.請簡要概括選文中“我”去看社戲前遇到了哪些波折?

5.自選角度賞析文中兩處畫線的句子。

(1)我們已經(jīng)點開船,在橋石上一磕,退后幾尺,即又上前出了橋。于是架起兩支櫓,一支兩人,一里一換,有說笑的,有嚷的,夾著潺潺的船頭激水的聲音,在左右都是碧綠的豆麥田地的河流中,飛一般徑向趙莊前進了。

(2)淡黑的起伏的連山,仿佛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卻還以為船慢。

6.作者在敘述事件的過程中,融合了描寫、議論、抒情等多種表達方式。“兩岸的豆麥……但或者也許是漁火"一段主要運用了什么表達方式?有什么作用?

7.魯迅的《社戲》,有人認為本文直接寫社戲的內容太少,而寫社戲以外的內容太多,因此建議把標題改為“平橋村一夜”之類的題目。你同意這一看法嗎?為什么?說說你的理由。

閱讀下面兩個文本,完成下面小題。

【文本一】

揭開人體失溫奪命的“魔咒"

①醫(yī)學界將失溫定義為:人體熱量流失大于熱量補給,造成人體核心區(qū)溫度降低,并產生一系列寒戰(zhàn)、心肺功能衰竭等癥狀。最終可能死亡。它不一定發(fā)生在天寒地凍的環(huán)境,只要風雨等外界因素快速帶走人體熱量就可能失溫。

②人體通過三大產熱營養(yǎng)素獲得的能量,50%以上直接轉化為熱能維持體溫,其余以化學能形式貯存起來,供應肌肉收縮、神經(jīng)傳導、腺體分泌等。維持體溫非常耗能,變溫動物(除了鳥類和哺乳類動物)不需要維持較高的體溫,它們飽餐一頓后可以生存很久。

③人類作為一種恒溫動物,體溫是基本的生命體征之一。生理學或臨床醫(yī)學中所說的體溫通常是指人體核心區(qū)的平均溫度(簡稱體核溫度),一般為37.5℃~38℃。在不同的環(huán)境溫度下人體核心區(qū)的范圍會發(fā)生變化。寒冷環(huán)境中,核心區(qū)集中在頭部和胸腹部;炎熱環(huán)境中,核心區(qū)可擴展到四肢。體核溫度不易測量,臨床上通常測量直腸溫度、口腔溫度、腋下溫度來代表體核溫度。與體核溫度相對的是體表溫度,一般為27℃~37℃,易受環(huán)境溫度的影響。

④正常情況下,人體體溫相對穩(wěn)定,當某種原因使體溫異常升高或降低時,將危及生命。當體溫超過42℃,腦功能將嚴重受損,腦電波減弱或消失;當體溫超過44℃~45℃,人因蛋白質發(fā)生不可逆變性而死亡。反之,體溫過低時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降低,低于34℃可出現(xiàn)意識障礙,低于30℃可致神經(jīng)反射消失、心臟的自律性失常,低于28℃時心臟活動停止。

⑤人體維持體溫相對恒定依賴于機體的體溫調節(jié)能力,表現(xiàn)在產熱和散熱這兩個生理反應過程的動態(tài)平衡。產熱包括寒戰(zhàn)時肌肉收縮的能量轉化為熱能、動用人體的褐色脂肪組織氧化供能。褐色脂肪組織不同于白色脂肪組織,它位于頸部和鎖骨上方,在低溫下快速激活并釋放大量熱量。散熱包括通過汗液蒸發(fā)散熱、增加皮膚血流量使熱量從體內被帶到體表。下丘腦的體溫調節(jié)中樞會通過分布于皮膚、黏膜及內臟中的對溫度敏感的游離神經(jīng)末梢感覺血液及體表的溫度,從而進行產熱或散熱的負反饋調節(jié),使體溫保持恒定。

⑥體溫調節(jié)能力加上取暖或降溫措施的保護,使人類可以在零下32℃的西伯利亞或58℃的利比亞生存。但是,體溫調節(jié)有一定限度,且需要一定時間來完成,假如體溫變化過于劇烈或迅速,體溫調節(jié)就會失靈,這也是為什么身強力壯的地質調查人員會在一場雨打風吹中驟然失去生命。

⑦如何躲避失溫的魔咒?最好的方法就是防患于未然。保暖的帽子、手套、圍脖、防風衣、厚襪子、防風面罩,甚至風鏡等是大風寒冷天氣出行的必備物品。參加戶外運動應準備一套快干內衣褲,一旦衣物被汗水、雨水、河水打濕就及時更換,穿著潮濕的內衣容易導致失溫。運動過程中不要讓自己體能透支,用食物和熱飲可及時補充身體熱量。一旦發(fā)生失溫,盡量找地方避風躲雨,想辦法飲用溫熱糖水和補充食物,健康同伴可以貼近失溫者用體溫幫助其恢復;如果參加馬拉松之類的比賽,必須事先對當?shù)貧夂?、參賽裝備、補給站位置、醫(yī)療救援、應急救護設備等充分了解,再根據(jù)自身情況理性選擇能否參與。

【文本二】

戶外遭遇失溫有多可怕?

①失溫癥根據(jù)其嚴重程度分為輕、中、重三期。

②第一期(輕度失溫):體溫降至32℃~35℃。

③在這一階段,人體會顫抖、雙手麻木、無法完成復雜動作:遠端肢體血管收縮,以減少熱量散失;呼吸快而淺;皮膚上出現(xiàn)“雞皮疙瘩”,它是嘗試使毛發(fā)豎立起來形成隔熱層。失溫者可能感覺疲勞和腹部疼痛、視力困難,有反常的尿多

④有時候失溫者反而有溫暖的感覺,但事實上這是失溫癥將要發(fā)展到第二期的信號。一種測試病情向第二期發(fā)展程度的方法是病人能否使拇指和小指接觸,這是肌肉停止工作的第一階段。

⑤第二期(中度失溫):體溫降至28℃~32℃。

⑥肌肉不協(xié)調更明顯,人的行動更遲緩、困難,伴有步伐不穩(wěn)、方向感混亂。淺層皮膚血管繼續(xù)收縮,以保持重要器官的溫度。失溫者面色蒼白,唇、耳、手指和腳趾的顏色可能變藍。出現(xiàn)反常脫衣現(xiàn)象,這是身體自身調節(jié)機制失衡,原來始終收縮的周圍血管擴張,導致短暫“熱起來"的錯覺。

⑦第三期(重度失溫):體溫降至大約28℃以下。

⑧肌肉顫抖通常已停止。說話困難,思維遲鈍。暴露的皮膚變藍,肌肉協(xié)調能力幾乎完全喪失。不能行走,甚至昏迷。脈搏和呼吸顯著減慢,可能發(fā)生心率過快或心房纖維性顫動,最終導致心肺衰竭。

8.下列對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本一和文本二的標題都說明了人體失溫的可怕,揭示了說明對象,激發(fā)了讀者的閱讀興趣。

B.人體失溫到重度失溫時,暴露的皮膚變藍,肌肉協(xié)調能力完全喪失,不能行走,引發(fā)昏迷。

C.人體體溫相對穩(wěn)定,過高或過低都將會危及人的生命,因此我們要防患于未然,避免失溫。

D.在說明順序上,文本一和文本二都運用邏輯順序進行說明,前后內容都不能調換順序。

9.文本二主要運用了哪兩種說明方法?請結合內容簡要分析有什么作用。

10.文本一和文本二在說明人體失溫這一科學知識時各有側重。請結合兩個文本的寫作目的簡要分析。

閱讀下面兩個文段,完成下面小題。

【甲】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p>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節(jié)選自陶淵明《桃花源記》)

【乙】

韓績,字興齊,廣陵人也。績少好文學,以潛退①為操,布衣蔬食,不交當世。司徒王導聞其名,辟以為掾②,不就。咸康末,會稽內史孔愉上疏薦之,詔以安車③束帛④征之,稱老病不起。卒于家。

(節(jié)選自《晉書·列傳第六十四》)

【注釋】①潛退:隱退;隱居。②掾(yuàn):古代官府中屬官的統(tǒng)稱。③安車:古代一種可以坐乘的小車。④束帛:將布帛捆為一束,作為聘問、饋贈的禮品。

11.下列對文段中加粗字詞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并怡然自樂"中的“怡然”指快樂的樣子,展現(xiàn)了桃花源人寧靜、祥和的生活狀態(tài)。

B.“便要還家"中的“要”是邀請的意思,表現(xiàn)了桃花源村民的熱情好客。

C.“不足為外人道也"中的“不足”是不值得的意思,表現(xiàn)了桃花源人淳樸謙遜、不喜張揚的品質。

D.“詔以安車束帛征之"中的“征”是征召的意思,表現(xiàn)了朝廷對韓績的賞識。

12.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13.結尾兩段為什么要反復寫桃花源“尋而不得"?

14.甲文段的作者陶淵明和乙文段中的韓績各具有怎樣的理想?試結合選文內容簡要分析。

閱讀下面一首古詩,完成下面小題。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15.“風煙望五津”中的“望"字極為精妙,請作簡要賞析。

16.同桌因父母工作調動要轉去別的學校,他給你的臨別贈言上寫下“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請你從本詩中選擇合適的詩句回贈,并說明理由。

二、默寫題

17.古詩文默寫。

(1)__________,悠悠我思。(《詩經(jīng)·子衿》)

(2)曾記否,到中流擊水,__________?(《沁園春·長沙》)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詩人著一“望"字,把目光從鎮(zhèn)控三秦的煌煌京城,移向風煙迷蒙的巴山蜀水,充滿深情厚意的兩句詩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洞庭湖是我國第二大淡水湖,古代文人墨客多有描繪。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描畫出洞庭湖水汽蒸騰、洶涌澎湃的景象。

(5)幽境不宜久處。對一位孤獨苦悶的謫人來說,幽靜的環(huán)境更添其悲涼之感。柳宗元在《小石潭記》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八個字描繪出這種寒涼透骨的感覺。

三、單選題

18.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

假如有人問我語文是什么,我會高興地告訴他:_________,展開我色彩繽紛的想象;_________,牽動我親臨其境的目光;_________,教會我寓情于物的感觀;_________,演繹我字正腔圓的對白;_________,美化我獨抒性靈的意象。

①是跌宕起伏的戲劇;②是天真無邪的童話;③是優(yōu)雅閑適的散文;④是情節(jié)曲折的小說;⑤是意蘊深遠的詩歌。

A.④③②①⑤B.⑤③①④②C.②④③①⑤D.③①④⑤②

四、綜合性學習

綜合性學習。

為了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學校在全國低碳日開展“低碳校園”的主題活動,請你積極參與并完成任務。

19.請你為這次活動寫兩條宣傳標語。

20.下圖是“全國低碳日"的標志,請寫出該標志中除文字以外的構圖要素及其寓意。

21.同桌小文想要用實際行動參與低碳校園的共建,你告訴她可以做些什么。(說出兩條建議即可)

五、寫作題

22.作文。

在生命的長河中,總有一些平凡而又細小的往事,散發(fā)著真誠而質樸的人間真情。尤其是經(jīng)歷疫情后的我們更有感悟,也許是親人的關愛叮嚀,朋友的鼓勵安慰;也許是陌生路人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也許是自己的奮斗歷程……種種溫暖點綴我們的生活。

請以《______就在我身邊》為題目,寫一篇記敘文。

23.按要求寫作。

堅持,是一種品質,更是一種信念。堅持努力與拼搏,讓自然無懼風雨,綻放生命的光彩;堅持熱愛與前行,讓成長無畏艱險,迸發(fā)青春的光芒;堅持傳承與發(fā)展,讓文化與時俱進,煥發(fā)新時代的魅力;堅持初心與奮斗,讓國家勇往直前,創(chuàng)造燦爛的輝煌。

請以“堅持,終將美好”為題目作文。

要求:①600字左右;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襲:③文中請回避與你相關的人名、校名、地名。

參考答案

1.答案:鶯;燥。

解析:本題考查字形。草長yīng飛——草長鶯飛: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枯zào——枯燥:單調,無趣味。

2.答案:pàn;cháng。

解析:本題考查字音。溪畔:xīpàn,溪水邊;徜徉:chángyáng,陶醉于某事物當中。

3.答案:

(1)《詩經(jīng)》的主要表現(xiàn)手法是賦、比、興?!百x"本是唱詩給人聽,相當于現(xiàn)在排比的修辭手法(直陳其事),“比”指的是不直陳而用譬喻(借物譬喻),“興"指的是以其他事物為發(fā)端引起所要歌詠的內容,一般在詩的發(fā)端(托物起興)。

(2)D

解析:(1)本題考查《詩經(jīng)》的主要表現(xiàn)手法。結合《經(jīng)典常談》:賦本是唱詩給人聽,但在《大序》里,也許是“直鋪陳今之政教善惡“的意思。比興都是《大序》所謂“主文而譎諫“__________________,不直陳而用譬喻叫“主文“__________________,委婉諷刺叫“譎諫“。說的人無罪;聽的人卻可警誡自己?!对娊?jīng)》里許多譬喻就在比興的看法下,斷章斷句的硬派作政教的意義了。比興都是政教的譬喻,但在詩篇發(fā)端的叫做興?!睹珎鳌分辉谟信d的地方標出,不標賦比;想來賦義是易見的,比興雖都是曲折成義,但興在發(fā)端,往往關系全詩,比較更重要些,所以便特別標出了?!睹珎鳌窐顺龅呐d詩,共一百十六篇?!秶L》中最多,《小雅》第二;按現(xiàn)在說,這兩部分搜集的歌謠多,所以譬喻的句子也便多了??筛爬ǔ觥对娊?jīng)》的主要表現(xiàn)手法是賦比興。賦是直接鋪陳和敘述,是最基礎的表現(xiàn)手法。比是以彼物比此物,取比喻之意,包括明喻和暗喻。興又稱為“起興”,詩歌中營造氣氛、創(chuàng)設意境均是“它在起作用。同時,“興"又擁有了象征、比喻、烘托等比較有確實意義的表現(xiàn)手法。

(2)本題考查名著內容的把握。辭賦第十一主要講述了屈原作《離騷》的過程,這一部分介紹了屈原的人生經(jīng)歷和他的愛國之情。故選:D。

4.答案:波折:早上就叫不到船;央人到鄰村去問也沒有船;母親不準“我”和別人一同去。

解析: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概括。根據(jù)第②段中的“在早上就叫不到船"央人到鄰村去問,也沒有”“母親卻竭力的囑咐我,說萬不能裝模作樣,怕又招外祖母生氣,又不準和別人一同去"可知,波折:早上就叫不到船;央人到鄰村去問也沒有船;母親不準“我”和別人一同去。

5.答案:(1)示例:動作描寫,運用“點"磕”“退"上”“架"等一系列動詞,充分描繪出小伙伴們熟練的駕船技巧和勤勞肯干的品格,也折射出他們去看戲時的愉快心情。

(2)示例:想象奇特,富有詩意。表現(xiàn)船行之快和“我”急于到趙莊看社戲的急切心情。

解析:本題考查賞析句子。(1)一系列動詞“點"磕”“退"上”“架"等的描寫,詳細寫出孩子們劃船技術的嫻熟和高超,如此高超的技術后面意味著多次的實踐,表現(xiàn)了他們的勤勞,表現(xiàn)了孩子們之間一種愉快的氛圍。(2)句子使用了比喻的手法,把“單黑的起伏的連山”比作“踴躍的鐵的獸脊”,形象生動地描寫了船行之快?!拔覅s還以為船慢”是心理描寫,寫出了“我"去看社戲的愉快和迫不及待的心情。

6.答案:描寫;作者從視覺,聽覺和嗅覺角度描寫了行船時周圍的山、水、草等景物,豐富細膩,有立體感,生動地展現(xiàn)了江南水鄉(xiāng)的清新秀美,讓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襯托出“我”和小伙伴們希望看到社戲的急切心情。

解析:本題考查表達方式及作用。描寫分為環(huán)境描寫和人物描寫,此處屬于環(huán)境描寫。環(huán)境描寫可以分為感官角度描寫、動靜角度描寫。從“清香"的嗅覺、“吹來”的感覺、“月色"的視覺三個角度描繪了月下山、水等景物,很細膩的寫出了江南水鄉(xiāng)月夜的美麗動人,表現(xiàn)了小伙伴們的快樂愉悅、急切的心情。

7.答案:示例:不同意。因為作者寫這篇文章不是為了介紹社戲,而是通過寫看戲的過程來刻畫農家少年形象,表現(xiàn)勞動人民淳樸、善良、友愛、無私的美好品德,展示農村天地中自由歡樂的生活畫卷,表達作者對童年生活的懷念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時流露出對勞動人民的深厚感情。

解析:本題考查對標題的理解和賞析。要根據(jù)文章內容做出合理的判斷,一般不應該修改題目,根據(jù)文章的主旨和修改后的表達效果的不同來說明原標題的好處。

8.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概括和信息提煉。B.錯誤,根據(jù)文本二第⑥段“暴露的皮膚變藍,肌肉協(xié)調能力幾乎完全喪失”可知,“幾乎完全喪失"是接近完全喪失,理解為“完全喪失”不正確,題干的說法過于絕對;故選B。

9.答案:文本二主要運用了列數(shù)字、分類別的說明方法,通過列舉具體的數(shù)字和根據(jù)嚴重程度把失溫癥分為輕、中、重三類,科學準確而又條理清晰地讓讀者認識到戶外遭遇失溫的輕、中、重程度所導致的相應后果,從而說明了戶外遭遇失溫的可怕。

解析:本題考查說明方法及作用。文本二主要運用了列數(shù)字、分類別的說明方法。細讀文段,文中將失溫癥根據(jù)其嚴重程度分為輕、中、重三期,第一期(輕度失溫),第二期(中度失溫),第三期(重度失溫),并說明了三期的不同癥狀,使用了分類別的說明方法,說明了戶外遭遇失溫的可怕;根據(jù)文本二第②-⑦段中“第一期(輕度失溫):體溫降至32℃~35℃"第二期(中度失溫):體溫降至28℃~32℃”“第三期(重度失溫):體溫降至大約28℃以下"可知,文本二主要運用了列數(shù)字的說明方法,通過列舉具體的數(shù)字,讓讀者認識到戶外遭遇失溫的輕、中、重程度所導致的相應后果,從而說明了戶外遭遇失溫的可怕。

10.答案:文本一依次說明了什么是失溫、為什么失溫、如何避免失溫,這樣逐層揭開了人體失溫奪命的“魔咒”。文本二的主要目的是說明戶外遭遇失溫的可怕,讓讀者能非常清楚地認識到戶外遭遇失溫的輕重程度所導致的相應后果,從而提醒人們在戶外活動時,要想方設法避免失溫。

解析:本題考查文章內容分析。文本一結合第①段“醫(yī)學界將失溫定義為,人體熱量流失大于熱量補給,造成人體核心區(qū)溫度降低,并產生一系列寒戰(zhàn)、心肺功能衰竭等癥狀,最終可能死亡”,第⑥段“假如體溫變化過于劇烈或迅速,體溫調節(jié)就會失靈,這也是為什么身強力壯的地質調查人員會在一場雨打風吹中驟然失去生命”,第⑦段“如何躲避失溫的魔咒?最好的方法就是防患于未然"分析,說明了什么是失溫,為什么生冷如何避免失溫。這樣一層層揭開了人體失溫奪命的“魔咒”。文本二第①段介紹說明失溫癥根據(jù)其嚴重程度分為輕、中、重三期;第③段“在這一階段,人體會顫抖、雙手麻木、無法完成復雜動作;遠端肢體血管收縮,以減少熱量散失;呼吸快而淺;皮膚上出現(xiàn)‘雞皮疙瘩’,它是嘗試使毛發(fā)豎立起來形成隔熱層。失溫者可能感覺疲勞和腹部疼痛、視力困難有反常的尿多”,說的是第一期(輕度失溫)導致的相應后果;第⑥段“肌肉不協(xié)調更明顯,人的行動更遲緩、困難,伴有步伐不穩(wěn),方向感混亂,淺層皮膚血管繼續(xù)收縮,以保持重要器官的溫度。失溫者面色蒼白,唇、耳、手指和腳趾的顏色可能變藍。出現(xiàn)反常脫衣現(xiàn)象,這是身體自身調節(jié)機制失衡,原來始終收縮的周圍血管擴張,導致短暫‘熱起來’的錯覺”,說的是第二期(中度失溫)導致的相應后果;第⑧段“肌肉顫抖通常已停止。說話困難,思維遲鈍。暴露的皮膚變藍,肌肉協(xié)調能力幾乎完全喪失,不能行走,甚至昏迷。脈搏和呼吸顯著減慢可能發(fā)生心率過快或心房纖維性顫動,最終導致心肺衰竭”,說的是第三期(重度失溫)導致的相應后果;綜上可知,主要目的是說明戶外遭遇失溫的可怕,讓讀者能非常清楚地認識到戶外遭遇失溫的輕重程度所導致的相應后果,從而提醒人們在戶外活動時,要想方設法避免失溫。

11.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文言文詞語和文章內容的理解。C.有誤,桃花源中人物熱情好客,“不足為外人道也”幾個字表現(xiàn)出桃花源人不希望外人來打擾他們的生活,也為后文再尋桃花源不得作鋪墊,本項中“__________________,表現(xiàn)了桃花源人淳樸謙遜、不喜張揚的品質"有誤。故選C。

12.答案:田間小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村落間雞鳴狗叫之聲都處處可以相互聽到。

解析: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解答時,注意重點詞語的含義及句式理解,并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shù)恼{整,達到詞達意順即可。句重點詞語:阡陌:田間小路;相聞:可以互相聽到。

13.答案:①與上文“不足為外人道也”相照應;②增添了桃花源的神秘色彩,暗示了桃花源是一個虛無縹緲的世界,使故事亦真亦幻,增強了文章的傳奇性;③讓故事情節(jié)更加曲折生動,耐人尋味,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

解析:本題考查文章內容的理解與分析。作答此題,要全面理解文章內容。由于時代的局限性,陶淵明還不可能知道怎樣把動亂、黑暗的現(xiàn)實社會改變?yōu)閯趧尤嗣竦臉穲@,所以,他想象當中的桃花源,還只不過是建筑在虛無縹緲中的“空中樓閣“。但是對于一個出身于士族階級的詩人來說,這已是十分難能可貴了。文章最后兩段寫了桃花源令人向往和不可尋覓。一方面是增加文章的真實性,通過一個真實世界的人來尋找桃花源,把它放置在一個真實的背景之下;二是更加增添了桃花源的神秘色彩,尋而不見,讓人神往;桃花源,本來就是子虛烏有的,它是作者追求的一種美好的境界,所以從而表現(xiàn)出作者對現(xiàn)實生活的不滿的精神寄托。從結構上來說,照應了上文的“不足為外人道也“。

14.答案:甲文段的作者陶淵明通過寫桃花源中的民風淳樸、人們生活安定,表達了對沒有壓迫、沒有剝削的和諧社會的向往;乙文段中韓績兩次拒絕做官,遠離官場,表達出他對山林隱居生活的無限向往。

解析:本題考查對比閱讀,文章內容的理解。根據(jù)甲文“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可知,作者把現(xiàn)實和理想境界聯(lián)系起來,通過對桃花源的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繪,表現(xiàn)了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根據(jù)乙文“先避世居于吳之嘉興”“以潛退為操,布衣蔬食,不交當世"可知,韓績是為了遠避世俗,不與世俗同流合污而隱退的,表達出他對山林隱居生活的無限向往。據(jù)此回答即可。

15.答案:“望”字跨越空間阻隔,將相隔千里的兩地連在一起,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惜別之情,同時也為下文面對離別時的積極態(tài)度做了鋪墊。

解析:本題考查詞句賞析。“望"為動詞,在這里是“遙望”的意思?!帮L煙望五津"的意思是:眺望蜀地五大渡口方向,只見風塵云煙繚繞?!巴弊謱⑾喔羟Ю锏木┏呛褪竦芈?lián)系起來,拓寬了詩的意境,在心理上拉近了兩地的距離,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惜別之情,同時也為下文面對離別時作者的豁達樂觀做了鋪墊。

16.答案:選擇“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因為這兩句詩與同桌的贈言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它一掃離別的悲苦惆悵,字里行間蘊含了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能夠給同桌以安慰和鼓勵。

解析:本題考查詩歌理解。“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意思是: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內不覺遙遠。即便在天涯海角,感覺就像近鄰一樣。此二句情調豪邁,表現(xiàn)出友誼不受時間的限制和空間的阻隔,它是永恒的,無所不在的,展現(xiàn)出詩人樂觀豁達的人生態(tài)度,與同桌的贈言具有異曲同工之妙,可作為寬慰,作為友情長存的誓言。

17.答案:(1)青青子衿

(2)浪遏飛舟

(3)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4)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5)凄神寒骨,悄愴幽邃

解析:本題考查名句默寫。默寫題作答時,一是要透徹理解詩文的內容;二是要認真審題,找出符合題意的詩文句子;三是答題內容要準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寫錯字。本題中“衿、遏、闕、輔、蒸、撼、凄、愴、幽、邃"等字容易寫錯。

18.答案:C

解析:這是一道句子排序題。排列句子時,應首先整體感知一下語段的內容,并從中找到關鍵性的詞語,根據(jù)這些有標志性的詞語,確定哪個句子可以在最前,哪個句子不能在最前,哪幾個句子必須相連。分析給出的五句話,其中分別提到了戲劇、童話、散文、小說、詩歌五種文體。而選擇的關鍵在于區(qū)分這五種文體各自不同的突出特點。童話以想象見長,所以第一個空應該填②。小說以情節(jié)畫面為核心,所以第二個空應該填④。散文以抒情見長,所以第三個空應該填③。戲劇中才有對白,所以第四個空應該填①。詩歌借意象抒情言志,所以第五個空應該填⑤。因此,正確的順序是②④③①⑤。綜上,本題答案為C。

19.答案:示例一:低碳節(jié)能保環(huán)境,攜手一心護校園。示例二:低碳校園,你我共建。示例三:樹立低碳理念,創(chuàng)建綠色校園。

解析:本題考查宣傳標語的擬寫。注意圍繞“低碳校園”擬寫即可,還可以在句式、音韻上稍加修飾。

20.答案:示例:上半部分有三個手拉手的人,代表“眾”,象征著全民參與低碳行動;下半部分采用地球的元素,同時又是一帆將要起航的帆船,代表著萬眾一心,同舟共濟共同營造綠色地球。

解析:本題考查圖文轉換。注意客觀描述畫面中的內容,再結合生活進行聯(lián)想探尋其寓意。題干要求介紹除文字以外的構圖要素,可分兩部分介紹構圖要素,上半部分是三個人,代表了不同的人們,手拉手代表了全國人民團結起來,攜手共進,下半部分像地球,也像一艘帆船,代表推動低碳發(fā)展,保護地球環(huán)境需要我們萬眾一心、同舟共濟。由此可概括圖標的寓意是:全民攜手參與低碳行動,推動低碳發(fā)展,保護全球環(huán)境和氣候。

寓意:全民攜手,參與低碳行動,保護全球氣候。

21.答案:①每張紙都雙面打??;②隨手關燈、關水龍頭;③吃飯自帶餐具,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

解析:本題考查意見建議。解答此題,要圍繞有利于“低碳生活”來提建議,要考慮建議是否可行。

22.答案:例文:

美就在我身邊

美,是人生的一種追求,然而,我往往陷入這樣一個怪圈:在追求美的時候,并不知道真正的美在哪里,對早該注意的美倒是熟視無睹。

我從小對畫畫興趣很大,美術成績一直不錯上中學后,我更是把每一幅畫畫得盡善盡美,但老師似乎總不滿意,給的分也總是不很理想。

又到美術課了。今天要畫的是一只普通的花瓶,沒有插花,而且似乎很舊。老師也只說了一句:“今天畫這只花瓶,只畫你看到的,看誰畫得最好……"我拿著鉛筆,端詳著這只舊花瓶,心里直嘀咕:“怎么用只舊的,還不插花……老師也真是的,就不會換只新的,讓我們好畫得美點兒?我不禁皺了一下眉頭,向周圍的同學看去,他們也是一臉難相,并不比我好多少。我又抬起頭,更仔細地觀察著。呀!我突然一驚,花瓶瓶口居然有一個不算太小的豁口,而且裂紋一直曲折延伸到中間的瓶肚處!我更犯難了。平常畫的都是很新很美的東西,作品的效果也好,可這豁口、裂紋是和尚頭上的虱子--明擺著的。這該如何下筆呢?這時,老師走到我的身邊,我抬頭望著她。她仿佛看出了我的疑惑,拍了拍我的肩膀說:“看到什么,畫什么?!彼蛭疑钌畹攸c了點頭,就走開了。我心里動,迅速拿起筆畫了起來。

下課了,我站起來,收我們組的圖畫本(我是組長),他們一個個都畫很漂亮?!俺煽兂鰜砹耍?不知是誰喊了一聲,大家都跑到講桌前,翻找著自己的作品?!奥犝f只有一個5分,不知是誰?!蔽衣犞蠹业淖h論,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的簽名。這時,美術老師走進了教室,同學們陸續(xù)回到了座位?!鞍涯惝嫷南虼蠹艺故疽幌?!"老師對我說。我拿著作品走上講臺,呈現(xiàn)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只很舊的沒有插花的花瓶,瓶口有一個豁口,一條裂紋曲折延伸到瓶肚……

法國藝術家羅丹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笔前。恢粵]有插花的舊花瓶,表面上不太美,但它是真實的,真實地記錄了曾經(jīng)帶給人們的使用價值和審美價值。

哦!原來美就在我身邊……

解析:本題考查半命題作文。第一,審題立意。本題要求以“______就在我身邊"為題寫一篇半命題作文。首先需要補全題目,結合題干“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