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2023-2024學年高一年級下冊7月期末考試 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1頁
福建省漳州市2023-2024學年高一年級下冊7月期末考試 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2頁
福建省漳州市2023-2024學年高一年級下冊7月期末考試 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3頁
福建省漳州市2023-2024學年高一年級下冊7月期末考試 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4頁
福建省漳州市2023-2024學年高一年級下冊7月期末考試 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漳州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7月期末考試

歷史試題

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II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

請將所有答案用黑色簽字筆寫在答題紙上。

第I卷(選擇題)

一、本卷共30題,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

求。

1.下圖是古代不同地區(qū)的文字圖示。

一◎?

古代西亞楔形文字“鳥”古埃及文字“太陽”商代甲骨文“日”

據此推知()

A.文明發(fā)展兼具多樣性和一致性B.不同地區(qū)之間的文化交流頻繁

C.文字發(fā)展體現(xiàn)同宗同源的特點D.古代亞非文明走在世界的前列

2.波斯帝國都城遺址的石柱上雕刻著波斯國王居魯士。他穿著伊朗西部高原埃蘭人風格的外袍,戴著埃及

風格的王冠,系著亞述和腓尼基風格的繩結,身后是波斯風格的四個翅膀。這體現(xiàn)了()

A.波斯帝國的希臘化現(xiàn)象B.不同地區(qū)間的文化交融

C.地理環(huán)境決定文明樣態(tài)D.經濟發(fā)展對藝術的推動

3.中世紀的歐洲莊園有公共牧場、草場、林地或池塘,供全體居民使用,還擁有絕大多數的農具和牲畜,

一般不從外界購買商品。這體現(xiàn)歐洲莊園經濟的特征是()

A.自給自足B.等級森嚴C.自由開放D.外貿發(fā)達

4.古代阿拉伯人把商人看作最受尊敬的人,“商人”一詞含有“聰明人”之意。正直的商人被認為是道德

行為的最高典范。這表明古代阿拉伯()

A.推崇道德建設B.致力對外擴張C.注重商業(yè)經營D.推動東西貿易

5.1100年,英王亨利一世加冕時頒發(fā)憲章,規(guī)定了國王對教會財產及諸侯領地所擁有的權利,又特別標明

了國王所不能做或決意不去做的事。該憲章()

A,明確了君主立憲制的原則B.體現(xiàn)了王權有限的思想

C.激化了王權與教會的矛盾D.維護了市民階層的利益

6.鐮倉幕府時期,將軍對被稱為“御家人”的武士頭領施“御恩”,承認他們的土地所有權并授予其新的領

地?!坝胰恕币男е覍④?,必須服從將軍的命令,有戰(zhàn)事的時候要隨同作戰(zhàn)。這一制度的實施(

A.吸收了唐朝的制度成果B.確立了封建莊園制度

C.強化了天皇的集權政治D.鞏固了武士集團統(tǒng)治

7.在中世紀后期的西歐自治城市里,市民熱衷于制定具有本城市特色的法律,將全民參政、司法獨立、理

性取證等原則寫入其中。這一現(xiàn)象()

A,得益于啟蒙思想的廣泛傳播B,源于西歐社會經濟的發(fā)展

C.推動了羅馬法律體系的完善D.反映封建階層特權的終結

8.關于津巴布韋的巨石建筑群,19世紀歐洲殖民者主觀地認為當地黑人根本不能修建這么宏偉的建筑。后

來經過考古學家系統(tǒng)調查、發(fā)掘和綜合研究,確認巨大的建筑群是該地黑人文化的典型代表。這表明()

A.地理環(huán)境決定文明的發(fā)展B.非洲文明成就處于世界前列

C.立場和偏見影響歷史解釋D.殖民侵略導致非洲文明衰落

9.新航路開辟后,阿姆斯特丹、威尼斯的商人可以用匯票購買商品,也可以把匯票存入銀行,或兌換成現(xiàn)

金,支票開始逐漸盛行起來。這一現(xiàn)象反映出該時期()

A.商路中心的轉移B.契約規(guī)則的確立C.價格革命的影響D.商貿規(guī)模的擴展

10.16世紀誕生的加爾文教認為,世俗國家作為上帝設在人間的權力機構,有其存在的合法性,一個真正的

基督徒應該順從政府,而不是與它為敵。這一思想()

A.維護了天主教會的權威B.有助于近代民族國家的形成

C.確立了人民主權的原則D.主張建立政教合一制的國家

11.法國數學家笛卡爾(1596-1650年)善于用數學推理來解釋宇宙的狀況,他認為學者對其探討的問題應

先持全面性的懷疑,然后從事物的本質本性去推斷真理真相。其觀點反映的時代主題是

A.否定神學世界觀B.強調人性尊嚴

C.尊重知識的力量D,彰顯理性精神

12.盧梭指出,法律是“公意”,任何人都不能凌駕于法律之上,人民不但有決定政府形式和執(zhí)政者的權利,

而且有通過起義推翻違反契約和法律、實行暴虐統(tǒng)治的君主的權利。這表明盧梭主張()

A.三權分立B.主權在民C.君主立憲D.人非工具

13.18世紀英國主要港口的運輸量(單位:千噸)

港口1702年1788年增長倍數

倫敦1403151.3

利物浦9767.4

懷特黑文7526.4

布里斯托爾17381.2

據此推知,當時的英國()

A.已經放棄自由貿易政策B.對外貿易處于出超地位

C.工業(yè)發(fā)展促進市場拓展D.出現(xiàn)大規(guī)模的經濟衰退

14.實用科學研究的代表人物西門子集工程師、發(fā)明家、大企業(yè)家于一身,他創(chuàng)立了著名的西門子公司。此

外,西門子還于1886年創(chuàng)辦了國立物理技術研究院。西門子的經歷體現(xiàn)了第二次工業(yè)革命(

A.科學與技術緊密結合B.歐美多個國家同時發(fā)生

C.重化工業(yè)占主導地位D.壟斷組織推動技術創(chuàng)新

15.1804年頒布的法國《民法典》肯定農民和資產階級剝奪、購買教會和貴族的土地和財產的合法性,保證

人人有自由和平等的民事權利和行為能力。這表明法國《民法典》

A.以法律方式維護了法國革命的成果

B.旨在打擊王黨復辟維護共和政體

C.為拿破侖的軍事獨裁提供法律依據

D.否定了資產階級革命中形成的財產權

16.林肯政府1863年頒布的《大赦與重建宣言》中指出,一切參加叛亂的人,只要宣誓忠誠并捍衛(wèi)美國憲

法和聯(lián)邦政府,遵守和支持國會和總統(tǒng)所頒發(fā)的關于奴隸制問題的法律和宣言,將一律獲得總統(tǒng)的赦免。

林肯政府此舉的主要目的是()

A.維護國家統(tǒng)一B.謀求國家獨立

C.廢除黑人奴隸制D,鞏固美國經濟

17.1892年英國漫畫雜志《笨拙畫報》刊登了一幅名為《我的、都是我的》漫畫,描繪了英國開普殖民地議

會議員塞西爾?羅德斯手拿電報線,腳踩大地的形象。該漫畫()

:,《我的、都是我的》

A.揭露了殖民主義的深重罪惡B.密切了非洲大陸的整體聯(lián)系

C.折射了列強瓜分世界的時代特征D.體現(xiàn)了英國拯救非

洲的偉大功績

18.下圖為《中外歷史綱要?下》第9課的學習聚焦,該段歷史敘述體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的()

55學習聚焦

在資本主義經濟基礎逐漸形成的條件下,歐美國家逐步建立起資產階級的政治經濟制度。

A.剩余價值學說B.階級斗爭主張

C.空想社會主義D.唯物史觀理論

19.巴黎公社失敗后馬克思總結:“工人們所具備的一個成功因素就是人數眾多,但是只有當群眾組織起來

并為知識所指導時,人數眾多才能起到決定作用?!瘪R克思意在說明()

A.資本主義制度仍處于上升階段B.工人運動需要科學理論指導

C.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尚有待檢驗D.巴黎公社敗于沒有國際支援

20.1920年,蘇維埃政府頒布了租讓法令,外國資本家可通過獨資、合資及提供技術援助等方式獲得礦產、

森林等經營權,產品實行分成。美國哈里曼公司是較大的租讓企業(yè)之一。這反映了

A.美蘇利益的趨同B,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

C.戰(zhàn)時政策的完善D.經濟政策的適時調整

21.甘地認為,發(fā)展手工紡織運動可以使人遠離大城市而生活,是對每個人都應從體力勞動中獲得生活必需

品原則的踐行,是印度人民擺脫英國人剝削取得自治的必由路徑。這一主張意在

A.抵制西方工業(yè)文明成果B.推動印度自治和獨立

C.恢復小農經濟發(fā)展模式D.促進民族紡織業(yè)發(fā)展

22.下圖是20世紀50年代朝鮮半島形勢圖,該圖可以反映出()

A.冷戰(zhàn)格局的擴展B.馬歇爾計劃的實施C.美蘇直接對抗D.聯(lián)合國勢力的擴張

23.《聯(lián)合國憲章》中明確指出,“重申基本人權,人格尊嚴與價值,以及男女與大小各國平等權利之信

念?!薄鞍l(fā)展國際間以尊重人民平等權利及自決原則為依據之友好關系”。上述原則的提出()

A.改變了戰(zhàn)后國際秩序B.加速了殖民體系瓦解

C.維護發(fā)展中國家利益D.縮小了全球貧富差距

24.第一次柏林危機期間,蘇聯(lián)封鎖水路通道卻開放空中走廊;第二次柏林危機中,美國保持了冷靜;古巴

導彈危機期間美蘇兩國首腦秘密來往,信件達25封,且事后架設“熱線”電話,這反映出美蘇

A.交替采用對抗與緩和戰(zhàn)略B.尋求建立國際戰(zhàn)略平衡

C.對峙中規(guī)避風險自我節(jié)制D.放棄核威懾以維持均勢

25.1960年,尼日爾從法國殖民統(tǒng)治下宣布獨立,并與法國簽訂了“移交權力”的協(xié)定,規(guī)定尼日爾政府須

任用法國人擔任政府私人行政助理和內閣總監(jiān),高薪聘請法國顧問任職政府關鍵部門,參與政府的重要決

策。該協(xié)定()

A,推動國際格局向多極化發(fā)展B.為尼日爾經濟的發(fā)展提供了保障

C.保留了濃厚的殖民主義色彩D.延續(xù)了法國在尼日爾的統(tǒng)治政策

26.從1950年起,南斯拉夫實行工人自治,下放權力;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提出的《行動綱領》,建設

有計劃的市場經濟體制,獨立制定對外政策。由此可知,東歐國家改革()

A.擺脫了斯大林模式的影響B(tài),建立社會主義自治制度

C.力圖探索獨立發(fā)展的道路D.完全放棄計劃經濟體制

27.20世紀下半期,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工人階級出現(xiàn)擴大化與多層次化趨勢。如以工程技術人員為主體的工

程技術人員階層,以“白領工人”為主體的職員階層,以“藍領工”為主體的體力勞動者階層等。這一現(xiàn)

象源于()

A.第三次科技革命蓬勃發(fā)展B.生產組織形式的變革

C.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產生D,產業(yè)結構的不斷調整

28.20世紀80年代,英國政府進行福利改革,主要措施有:把與社會福利有關的部分資產,如醫(yī)院等出售

給私人或私營部門;削減國家提供的福利。上述改革措施表明,英國()

A.社會保障體系尚未完備B.福利國家制度已廢除

C.取消國家對經濟的干預D,兼顧社會效率和公平

29.有學者指出,20世紀90年代以來出現(xiàn)了史無前例的“史料大爆炸”,“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的巨量史料

展現(xiàn)在所有學者面前,而且能呈現(xiàn)史料之間的脈絡關系,以往用100年也做不到的事,主要得益于()

A.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B.社會信息化進程加快

C.文化多樣性得到維護D.史學理論取得了突破

30.2000年12月,歐盟尼斯峰會決定組建一支自己的部隊。2003年3月歐盟部隊開始在馬其頓共和國執(zhí)行

維和任務,這是歐盟部隊首次在歐洲地區(qū)執(zhí)行軍事維和任務。這反映()

A.經濟全球化的加強B.北約部隊任務已經完成

C.世界多極化的發(fā)展D,歐盟各國分歧已經消除

第n卷(非選擇題)

二、本卷共3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4分,第33題16分,共40分。

3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建城初期的羅馬,飲食較為節(jié)制。大多數羅馬人一日三餐相當簡單,肉在羅馬人的餐桌上是比

較奢侈的東西,民眾的主要飲料是水。烹調器具大部分是用粗陶所制。羅馬家庭沒有專門的廚房、餐廳,

就餐時坐在桌子旁,伴有祭祀神的儀式。共和國末期,羅馬在地中海地區(qū)擴張,被征服的行省向羅馬繳納

賦稅,羅馬也深受被征服地區(qū)的文化影響。面包和水果的種類增多,東方來的柑橘也成為了他們常吃的水

果之一。隨著農業(yè)管理水平的提高,肉成為了羅馬人的普遍食物。他們根據參加宴會賓客數量的不等設置

規(guī)格大小不一的餐廳,餐廳中的擺設器具極其講究。各種宴會頻繁舉行,而且宴會中主人都極其講究排場,

就連吃飯的姿勢也由原來的坐著變成斜躺著,整個宴會還有娛樂活動助興。

一摘編自田麗霞《試論共和國末年羅馬人飲食文化與社會現(xiàn)狀變遷》等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羅馬飲食文化的變化趨勢,并分析其原因。

3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真正的資本主義商品經濟,從來不是狹小區(qū)域性的,而是跨國的。正是地中海的貿易網絡,

使歐洲資本主義萌芽最早出現(xiàn)于意大利北部。隨著新航路的開辟,貿易中心轉向大西洋,才孕育出了荷蘭、

英國這樣的海上強國。到1850年,英國世界貿易總額占世界約21%,其出口商品中工業(yè)消費品和工業(yè)生產

資料占85%以上,從而占據了世界經濟貿易中心的地位。

—摘編自劉宗緒《世界近代史概要》

材料二:1870—1913年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在世界工業(yè)中的比重(單位:%)

年份英國美國德國法國

1870年32231310

1913年1436166

—摘編自【德】庫欽斯基《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史研究》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英國在19世紀中期確立世界經濟貿易中心地位的歷史背景。

(2)根據材料二,指出19世紀末20世紀初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地位的變化,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對

國際關系的影響。

3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一戰(zhàn)后,《凡爾賽和約》奠定了法國在歐洲的霸權,成為英國最危險的競爭者。為此,英國一

方面積極支持德國擴軍、毀約,以振興德國;另一方面,又迫使法國接受有利于德國的道威斯計劃、楊格

計劃,從而防止出現(xiàn)一個支配歐洲的軍事強國。鑒于德國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日益反蘇的傾向,英國當局認

為如果把法西斯這股禍水引向社會主義蘇聯(lián),使蘇德之間發(fā)生沖突,在戰(zhàn)爭中兩敗俱傷,那么英國的霸權

和利益就能安然無恙。

—摘編自陳偉新《英國推行綏靖政策的歷史動因及其啟示》

材料二:1948年10月9日,丘吉爾正式拋出了其“三環(huán)外交”的方針。他說:“當我展望我國未來時,

我認為,在自由民主國家中存在著三個大環(huán)。……對于我們來說,第一個環(huán)自然是英聯(lián)邦和英帝國及其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