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許昌市2024年高考沖刺模擬生物試題(含解析)_第1頁
河南省許昌市2024年高考沖刺模擬生物試題(含解析)_第2頁
河南省許昌市2024年高考沖刺模擬生物試題(含解析)_第3頁
河南省許昌市2024年高考沖刺模擬生物試題(含解析)_第4頁
河南省許昌市2024年高考沖刺模擬生物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河南省許昌市2024年高考沖刺模擬生物試題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條形碼區(qū)域內。

2.答題時請按要求用筆。

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卡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

4.作圖可先使用鉛筆畫出,確定后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描黑。

5.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2分。)

1.圖1、圖2表示I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的兩個實驗,不正確的是

木被標記大IB桿的

A.甲處的噬菌體一定含有放射性

B.乙處的噬菌體不一定含放射性

C.兩個實驗結合起來能證明DNA是I2噬菌體的遺傳物質

D.如果培養(yǎng)2代以上,乙處含放射性的噬菌體并不增多

2.下列關于核酸分子的敘述,正確的是()

A.DNA分子結構模型單鏈中的堿基數量遵循卡伽夫法則

B.DNA分子的基本骨架包含C、H、O、N、P五種元素

C.兩個核酸分子中A=U的配對僅發(fā)生在轉錄過程中

D.DNA單鏈中相鄰的脫氧核甘酸的脫氧核糖和磷酸間可形成磷酸二酯鍵

3.對實驗結果進行檢測時,常要選用顯色劑或染色劑。下列對檢驗試劑的選擇不合理的是()

A.以淀粉和蔗糖作為底物,驗證淀粉酶專一性時選用斐林試劑

B.觀察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不可選用甲基綠染色劑

C.檢測某植物組織的細胞中是否含有脂肪時選用蘇丹HI

D.檢驗某營養(yǎng)品中的氨基酸相對含量時選用雙縮腺試劑

4.細胞增殖是生物體內一項重要的生命活動。下圖是某高等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周期圖,請據圖分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

A.DNA數目加倍發(fā)生在A中的2時期

B.細胞周期中,染色體數目加倍發(fā)生在G時期

C.在H時期用秋水仙素處理,會出現C過程

D.在2時期用射線處理可誘發(fā)基因突變

5.研究發(fā)現,某昆蟲有兩種性別:性染色體組成為XX的是雌雄同體,XO(缺少Y染色體)為雄體。下列推斷正確

的是()

A.雌雄同體與雄體交配產生的后代均為雌雄同體

B.雄體為該物種的單倍體,是染色體不正常分離的結果

C.XO個體只產生雄配子,且雄配子的染色體數目相同

D.可以通過顯微鏡觀察染色體組成來判斷該昆蟲的性別

6.在黑腹果蠅(2n=8)中,缺失一條點狀染色體的個體(單體,如圖所示)仍可以存活,而且能夠繁殖后代,若兩

條點狀染色體均缺失則不能存活。若干這樣的單體黑腹果蠅單體相互交配,其后代為單體的比例為()

A.1B.1/2C.1/3D.2/3

7.下列有關生物組織中有機物的檢測實驗的敘述,錯誤的是()

A.“檢測生物組織中的油脂”實驗,選擇了多種植物的種子做實驗材料

B.蘇丹ni染液的染料分子可以進入活細胞中

c.不是所有的糖都可以用本尼迪特試劑鑒定

D.向蛋清液中先加入適量雙縮腺試劑A液,然后再加入等量的雙縮版試劑B液

8.(10分)如圖是某家族的遺傳系譜圖,已知甲病為一種常染色體遺傳病。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正常男性刪患甲病男性Z患乙病女性

o正常女性■患兩病男性勿患乙病男性

A.乙病的遺傳方式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B.如果H-6不攜帶甲病致病基因,則圖中III-2與ni-3結婚生一對同卵雙胞胎,兩個孩子都患病的概率是5/8

c.n-5個體在形成生殖細胞時控制乙病的基因和正?;虻姆蛛x發(fā)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

D.如果通過抽取血液來獲得基因樣本,則檢測的是血液中白細胞和血小板中的基因

二、非選擇題

9.(10分)在適宜的溫度和光照條件下,將A、B兩種綠色植物分別置于相同的密閉容器中,測量容器中CO2濃度的

變化情況,結果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A、B兩種植物細胞固定CO?的場所是o當CO2濃度約為0.8mmol/L時,有人認為此時A、B兩種

植物的光合作用強度一定相等,你是否認同該說法,并說明理由:.O

(2)在0~15min內,A、B兩種植物的光合速率均逐漸下降,其原因是。

(3)在25~40min內,A、B兩種植物所在玻璃容器中CO?含量均沒有發(fā)生變化的原因是。

(4)若將A、B兩種植物置于同一密閉玻璃容器中,在光照等其他條件適宜的情況下,一段時間內,生長首先受影響

的植物是O

10.(14分)微核(micronucleus,簡稱MCN),是真核類生物細胞中的一種異常結構,是染色體畸變在間期細胞

中的一種表現形式。微核往往是各種理化因子,如輻射、化學藥劑對分裂細胞作用而產生的。在細胞間期,微核呈圓

形或橢圓形,游離于主核之外,大小應在主核1/3以下。一般認為微核是由有絲分裂后期喪失著絲粒的染色體斷片

產生的。有實驗證明,這些斷片或染色體在分裂過程中行動滯后,在分裂末期不能進入主核,便形成了主核之外的核

塊。當子細胞進入下一次分裂間期時,它們便濃縮成主核之外的小核,即形成了微核。分析以上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某科研小組欲探究某農藥對水稻的毒害作用,用不同濃度的農藥處理水稻,然后取水稻的組織細胞做成裝片,在顯微

鏡下觀察,統(tǒng)計微核率(每1000個細胞所含有的微核數)。

(1)該實驗的自變量是,因變量是o

(2)應該取水稻的細胞制作裝片。制作裝片的步驟為:解離一--制片。

(3)微核的化學成分主要是,如果要觀察微核,應該用試劑對實驗材料進行染色。選擇處于期的細

胞進行觀察。

(4)微核的產生屬于(填變異類型),這種變異(能否)遺傳。

11.(14分)某高等植物其花色受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的基因控制,其中一對染色體上的相關基因為A、a,另一對染色

體上的相關基因有Bn、B、b三種,該植物花色表現型與基因組成的對應關系如下表所示。

表現型黃花紅花紫花白花

基因組成A_Bn_A_B_A_bbaa—

現用開紅花植株和開紫花植株雜交,子代中出現了開黃花和開白花的植株。不考慮突變,請回答下列問題:

(1)基因Bn、B、b的顯隱性關系是o

(2)親代紅花植株和紫花植株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其中該紅花植株可以產生4種基因型配子的原因是

(3)現有該植物的各種花色的純合植株,如何通過一次雜交實驗確定上述雜交子代中某一白花植株的基因型,請寫出

實驗設計思路,并預期實驗結果得出結論。?

12.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可以從各種生物材料中提取和分離不同的化學成分,這也是食品、醫(yī)藥、衛(wèi)生檢

驗等方面的重要技術手段。

(1)冬青油對病菌具有殺滅或抑制生長的作用,由于該芳香油具有,易被水蒸氣攜帶出來的特點,所

以可采用水中蒸偏法提取,再制成風油精。通常原料應選擇(填“干燥”或“新鮮”)的冬青樹葉。

(2)某生物興趣小組為研究血紅蛋白的分子結構及功能,首先要從紅細胞中分離出來血紅蛋白粗制液。該紅細胞只能

從豬、牛等哺乳動物體內獲取,原因是。

(3)如圖裝置進行的是過程。若透析袋中是血紅蛋白溶液,則緩沖液是0現有一定量的血紅蛋白

溶液,進行該操作時,若要盡快達到理想的實驗效果,可以(寫出一種方法)。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2分。)

1、C

【解析】

A.甲處噬菌體是利用被35s或32P標記的大腸桿菌培養(yǎng)出的子代噬菌體,其一定含有放射性,A正確;

B.噬菌體利用大腸桿菌的原料進行DNA的半保留復制,子一代噬菌體都含有32P,子二代噬菌體則不一定含有32P,

故乙處的噬菌體不一定含放射性,B正確;

C.乙處的噬菌體不一定含放射性,圖2實驗不能證明DNA是I?噬菌體的遺傳物質,C錯誤;

D.由于DNA復制的半保留特點,每個噬菌體復制n代,含32P的噬菌體占2/2%即培養(yǎng)2代以上,乙處含放射性的

噬菌體所占比例越來越小,D正確。

故選C。

2、D

【解析】

DNA分子結構的主要特點:DNA是由兩條反向平行的脫氧核甘酸長鏈盤旋而成的雙螺旋結構;DNA的外側由脫氧核

糖和磷酸交替連接構成的基本骨架,內側是堿基通過氫鍵連接形成的堿基對;堿基之間的配對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A-T、C-G)o

【詳解】

A、DNA分子結構模型單鏈中的堿基數量不遵循卡伽夫法則,雙鏈遵循該法則,A錯誤;

B、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為磷酸和脫氧核糖交替連接,磷酸和脫氧核糖中不含N元素,B錯誤;

C、翻譯過程中mRNA和tRNA之間的堿基互補配對也存在A=U的配對,C錯誤;

D、DNA單鏈中相鄰的脫氧核甘酸的脫氧核糖和磷酸間經脫水縮合可形成磷酸二酯鍵,D正確。

故選D。

【點睛】

解答此題要求考生識記DNA分子結構的主要特點,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項。

3、D

【解析】

甲基綠主要對DNA進行染色,在觀察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時,常常需要對染色體進行染色,一般選擇龍膽紫或

醋酸洋紅等堿性染色試劑;在脂肪的鑒定中,一般選擇蘇丹III對其進行染色,可以將脂肪染成橘黃色。

【詳解】

A、淀粉和蔗糖都是非還原性糖,它們的水解產物都是還原性糖,用斐林試劑可以對它們是否被水解進行檢測,從而

驗證淀粉酶的專一性,A正確;

B、觀察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中使用的染液為醋酸洋紅液或龍膽紫溶液,不能用甲基綠染色劑代替,B正確;

C、植物組織中脂肪的有無可以通過是否被蘇丹HI染色來檢驗,C正確;

D、雙縮腺試劑是用來檢驗蛋白質的,氨基酸不能與雙縮腺試劑作用,D錯誤;

故選D。

4、C

【解析】

試題分析:圖中A是間期,2是S期,是DNA復制的時期,A正確;B是分裂期,G是后期,著絲點分裂導致染色體

數目加倍,B正確;E是分裂前期,若用秋水仙素處理,會抑制紡錘體的形成,形成多倍體細胞或多核細胞,C錯誤;

DNA復制時結構不穩(wěn)定,若用射線處理可誘發(fā)基因突變,D正確。

考點:本題考查有絲分裂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網絡

的能力。

5、D

【解析】

1、該題的知識點是性別決定,由題意知,雌雄同體的個體的性染色體組型是XX,雄性個體的基因型是XO,即只含

有一條性染色體(X),由于染色體變異可以用顯微鏡進行觀察,因此可以通過顯微鏡觀察染色體組成來判斷昆蟲的性

別;

2、從性染色體組型分析,雌雄同體產生的配子的類型只有一種,含有X染色體,雄性個體產生的精子有兩種,含有X

染色體的配子和不含有性染色體配子,且比例是1:1。

【詳解】

A、雌雄同體產生一種含有X染色體的配子,雄性個體產生的雄配子是X:0=1:1,因此雌雄同體與雄體交配產生的

后代是XX:XO=1:1,即雌雄同體:雄體=1:1,A錯誤;

B、由題意知,雄體缺少一條性染色體,是單體,不是單倍體,B錯誤;

C、XO產生兩種類型的配子,兩種配子的染色體數目不同,C錯誤;

D、由題意知,昆蟲的性別是由X染色體數目決定的,染色體數目可以用顯微鏡進行觀察,D正確。

故選D。

6、D

【解析】

試題分析:

閱讀題干和題圖可知,本題涉及的知識有染色體變異和基因的分離定律,明確知識點后梳理相關的基礎知識,然后解

析題圖結合問題的具體提示綜合作答。

【詳解】

根據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假設正常黑腹果蠅基因型為AA,缺失一條點狀染色體的個體為Aa,單體黑腹果蠅相互交

配,即AaxAa一1AA、2Aa、laa,則后代中有1/4的正常個體,有1/2的單體,有1/4的個體死亡,所以后代中單體

的比例為2/3,故選D。

7、D

【解析】

生物組織中化合物的鑒定:

(1)本尼迪特試劑可用于鑒定還原糖,在水浴加熱的條件下,溶液的顏色變化為磚紅色(沉淀)。本尼迪特試劑只能

檢驗生物組織中還原糖(如葡萄糖、麥芽糖、果糖)存在與否,而不能鑒定非還原性糖(如淀粉)。

(2)蛋白質可與雙縮腺試劑產生紫色反應。

(3)油脂可用蘇丹III染液鑒定,呈橙黃色。

【詳解】

A、“檢測生物組織中的油脂”實驗,選擇了花生種子、菜豆種子等多種植物的種子做實驗材料,A正確;

B、蘇丹III染液的染料分子可以進入活細胞中,將油脂染成橙黃色,B正確;

C、本尼迪特試劑只能檢驗生物組織中的還原糖,C正確;

D、蛋白質的鑒定實驗中,向2mL蛋清液中先加入2mL雙縮腺試劑A液,然后再加入5滴的雙縮腺試劑B液,D錯

誤。

故選D。

8、D

【解析】

根據題意和系譜圖分析可知:I1和I1都不患甲病,但他們有一個患甲病的兒子(1(),即“無中生有為隱性”,說明

甲病是隱性遺傳病,又已知甲病是一種常染色體遺傳病,所以甲病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和HG都患乙病,但他

們有一個不患甲病的女兒(II"),即“有中生無為顯性,顯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所以乙病是常染色體顯性遺

傳病。

IL個體由于父親患甲?。╝a),本人不換甲病,所以甲病基因型是Aa,本人患乙病,但生下了不換乙病的孩子,所以

其基因型是(Bb),所以本人基因型是AaBb。

【詳解】

A、根據分析乙病的遺傳方式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A正確;

B、如果HG不攜帶甲病致病基因,患有乙病,但孩子有不患乙病,所以基因型為AABb,又I%個體基因型為AaBb,

則三代3號是l/2Aabb,l/2AAbb,與n%號患有甲病基因型是aa,父親不換乙病(bb),本人患乙病,所以其基因型

Bb,II%號基因型是aaBb因此后代患甲病的概率為l/2xl/2=l/4,患乙病概率為1/2,后代患病的概率是

1/24-1/4-1/2x1/4=5/8,由于同卵雙胞胎基因型相同,可當一個胎兒看待,故生一對同卵雙胞胎,兩個孩子都得病的概率

是5/8,B正確;

C、II5個體基因型為AaBb,形成生殖細胞時控制乙病的基因和正常基因的分離發(fā)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隨同源

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C正確;

D、如果通過抽取血液來獲得基因樣本,因血小板中無細胞核,則檢測的是血液中白細胞中的基因,D錯誤。

故選D。

【點睛】

本題作為一個選擇題,只需看D答案,明確血小板沒有細胞核,所以不能作為基因檢測的樣本,但如果要計算B選項,

需要考生分析出遺傳病的傳遞方式,在分析基因型計算概率,難度極大。

二、非選擇題

9、葉綠體基質不認同,玻璃容器中的CO2濃度單位時間內的變化值代表植物的凈光合速率,而A、B兩種植物

的呼吸速率大小未知此時間段內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CO?量大于呼吸作用產生的CO?量,密閉容器中CO?濃度

因植物光合作用吸收逐漸下降,導致暗反應固定CO2的速率逐漸下降,光合速率隨之下降兩種植物的光合速率均

等于呼吸速率(或兩種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CO?量均等于呼吸作用產生的CO?量)A

【解析】

由圖可知,在密閉的容器內開始A、B兩種植物的光合速率均大于呼吸速率,故室內二氧化碳濃度下降;當二氧化碳

濃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光合速率=呼吸速率,二氧化碳濃度不再發(fā)生變化。

【詳解】

(1)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固定CO2的場所是葉綠體基質。植物的光合作用強度(總光合速率)=凈光合速率+呼吸速

率,而玻璃容器中的CX)2濃度單位時間內的變化值代表植物的平均凈光合速率,且a、b兩種植物的呼吸速率大小未

知,因此當CO?濃度約為0-8mmol/L時,A、B兩種植物的光合作用強度大小無法比較。

(2)在0~15min內,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CO?量大于呼吸作用產生的CO2量,植物從密閉容器中吸收CO?,使容器

內CO?濃度減低,植物吸收CO2速率逐漸下降,導致暗反應速率逐漸下降,光合速率隨之下降。

(3)在25~40min內,由于容器內CO2濃度較低,限制了光合速率,兩種植物光合作用固定CO2的量均與呼吸作用

產生CO?的量相等,導致玻璃容器中CO2含量沒有發(fā)生變化。

(4)由圖可知,A、B兩種植物光合作用強度對CO?濃度變化的響應特性不同,B植物的CO2補償點低,與A植物

相比,B植物能利用較低濃度的CO?,故將A、B兩種植物置于同一密閉玻璃容器中,隨著玻璃容器中CO2濃度的降

低,A植物生長首先受影響。

【點睛】

本題考查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關的知識,要求掌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特征和各個階段,以及二者對于植

物生長的重要意義。

10、農藥的濃度微核率根尖(分生組織)漂洗染色DNA和蛋白質醋酸洋紅分裂間

染色體(結構)變異能

【解析】

本題以微核的形成過程為背景,考查染色體變異、觀察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等知識點,應緊扣“是染色體畸變在間

期細胞中的一種表現形式”這一信息分析作答。

【詳解】

(1)實驗中人為改變的變量稱作自變量,本題中人為改變的變量就是農藥的濃度;而隨著自變量的變化而變化的變量

稱作因變量,本題中因為農藥的濃度改變而導致微核率不同,所以微核率就是因變量。

(2)根據題干信息,微核是由有絲分裂后期喪失著絲粒的染色體斷片產生的,也就是說,能進行有絲分裂的細胞才能

形成微核,對于水稻來說,根尖等分生組織細胞才會進行有絲分裂,所以要統(tǒng)計微核率,就要選擇根尖等分生組織來

制作裝片。

(3)根據題干信息,微核是由有絲分裂后期喪失著絲粒的染色體斷片產生的,而染色體的化學成分主要是DNA和

蛋白質,所以微核的化學成分也主要是DNA和蛋白質。微核本質上與染色體是一樣的,所以,可以被堿性染染成深

色。題干中說當子細胞進入下一次分裂間期時,它們便濃縮成主核之外的小核,即形成了微核,故要觀察到微核,就

應該選擇處于分裂間期的細胞進行觀察。

(4)微核是由有絲分裂后期喪失著絲粒的染色體斷片產生的,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這種變異屬于可遺傳的變異,可

以遺傳給后代。

【點睛】

解答此題需要明確實驗設計的變量原則,并能結合題意分析作答。

II、B對Bn、b為顯性,Bn對b為顯性或顯隱順序為:B-Bn-b或B>Bn>bAaBBn、Aabb該紅花植株為雙雜

合子,且在減數分裂形成配子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或:該紅花植株基因型為AaBBn且兩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遵循基因自由組合定律

或:該紅花植株為雙雜合子,且控制花色的兩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故減數分裂可以產生4種配子實驗

思路①:讓該白花植株與(多株)紫花(純合)植株雜交,觀察子代的表現型

預期結果和結論:

若子代中出現開黃花植株,則該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為aaBnb

若子代中出現開紅花植株,則該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為aaBb

實驗思路②:讓該白花植株與(多株)紫花(純合)植株雜交,觀察并統(tǒng)計子代的表現型及比例

預期結果和結論:

若子代中開黃花植株:開紫花植株=1:1,則該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為aaBnb

若子代中開紅花植株:開紫花植株=1:1,則該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為aaBb

實驗思路③:讓該白花植株與(多株)黃花(純合)植株雜交,觀察并統(tǒng)計子代的表現型及比例

預期結果和結論:

若子代均為開黃花植株,則該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為aaBnb

若子代中開紅花植株:開黃花植株=1:1,則該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為aaBb

【解析】

L基因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進行減數分裂產生配子的過程中位于同源染色體上的

等位基因隨同源染色體分離而分離,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隨配子獨立遺傳給后代,同時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

等位基因進行自由組合。由于A、a與Bn、B、b分別位于2對同源染色體上,因此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2、現用開紅花植株(A_B_)和開紫花植株(A_bb)雜交,子代中出現了開黃花(A_Bn_)和開白花(aa_)的植株,

即親本紅花基因型為AaBBn,開紫花基因型為Aabbo

【詳解】

(1)由分析可知,基因Bn、B、b的顯隱性關系是B對Bn、b為顯性,Bn對b為顯性或顯隱順序為:B-Bn-b或B>

Bn>bo

(2)親代紅花植株和紫花植株的基因型為AaBBn、Aabb;其中該紅花植株可以產生4種基因型配子的原因是該紅花

植株基因型為AaBBn且兩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遵循基因自由組合定律。

(3)若想通過一次雜交實驗確定上述雜交子代中某一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可讓該白花植株與(多株)紫花(純合)植

株雜交,觀察子代的表現型;若子代中出現開黃花植株或開黃花植株:開紫花植株=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