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精整區(qū)技術操作規(guī)程_第1頁
鋼鐵精整區(qū)技術操作規(guī)程_第2頁
鋼鐵精整區(qū)技術操作規(guī)程_第3頁
鋼鐵精整區(qū)技術操作規(guī)程_第4頁
鋼鐵精整區(qū)技術操作規(guī)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鋼鐵精整區(qū)技術操作規(guī)程

1.1、夾送輻技術操作規(guī)程

1.1.1、夾送輻技術性能及參數

氣缸工作壓力:0.4—0.6Mpa

輻子尺寸:①183X72mm

最高線速度:105m/s(O5.5mm)

軋制規(guī)格:05.5-020mm

最大夾持力:3KN

工作方式:長期工作制,正向運轉

1.1.2、夾送輯操作規(guī)程

1.1.2.1、此夾送輻用于夾持所有規(guī)格線材,提供給線材足

夠的吐絲速度。

1.1.2.2、當軋制表面質量要求高的光面線材時,夾送輻的

出口導衛(wèi)采用滾動出口導衛(wèi)。

1.1.2.3、夾送輯閉合時的夾送壓力應是以夾持住軋件無打

滑,而過大的壓力將導致輻子過快磨損及軋件有壓痕。

1.1.2.4、夾送輻的速度設定值應高出精軋機速度1.5?

10%。

1.1.2.5、對軋制直徑2010mm的線材,在其尾部一出精軋

則夾送輯升速。對軋件尾部提供一個足夠的能量離開吐絲機

并能良好成圈,加速值為25?30%。

1.1.2.6、對軋制直徑〈①10mm的線材,當其尾部出精軋機后,

送輻降速,防止線材尾部出吐絲機后甩大圈。

1.1.2.7、夾送輻的“尾部升速”和“尾部降速”是與吐絲

機的速度同步進行控制的。

1.1.2.8、夾送輯的拆卸與安裝,同預精軋。

1.1.2.9、導衛(wèi)的拆卸與安裝,同預精軋。

1.1.2.10、輻縫的調整

輻縫的調節(jié)是旋轉一根帶左右絲扣和螺母的絲桿,使兩組偏

心套相對旋轉,兩軋輻軸的間距隨偏心套的偏心相對軋線對

稱移動改變輻縫,并保持原有軋線及導衛(wèi)的位置不變,輯縫

的調整方式為手動調整,具體步驟如下:

1.1.2.10.K首先通過地面吐絲機控制站(F5)的夾送輻“壓

下”按鈕,使上輻抬起下輻下降,然后手動調整輻縫達到標

準值。

1.1.2.10.2、按夾送輯“抬起”按鈕,使上輯下降回復原位,

下輻上升回復原位。

1.1.2.1K控制

夾送輯的啟/停及速度調節(jié)均由主控臺來完成。

1.2吐絲機技術操作規(guī)程

1.2.1、吐絲機技術性能及參數:

平均散卷:01050mm空氣系統(tǒng)壓力:0.4Mpa

吐絲錐固定傾角:15°

最大吐絲速度:100m/s

吐絲管尺寸:外徑:①48.3mm,內徑:①34.0mm。

根據鋼種不同,吐絲溫度控制在800-900C

1.2.2、吐絲機操作規(guī)程

1.2.2.1、吐絲機是將直線運行的線材成圈分布在斯太爾摩

運輸機上進行后續(xù)的控冷工藝。

1.2.2.2,選擇合格的吐絲管,嚴禁使用非合格品。

1.2.2.3、當軋制大尺寸線材時,吐絲機的側傾斜裝置降低

的小一些。

1.2.2.4、當線材尾部出吐絲機后,空氣吹掃管開始工作,

將吐絲管內吹干凈。

1.2.2.5、吐絲管的安裝應牢固,定位準確,以保證運動時

不松動。

1.2.2.6、生產時,定期檢查吐絲管的使用磨損情況,及時

更換舊吐絲管。

1.2.2.7、開車前,應將防護罩蓋好,方可啟動吐絲機。

1.2.2.8,吐絲機可通過自動調節(jié)吐絲機的速度和吐絲管口

位置,使線材出吐絲面后其頭部背向運行方向,防止線圈纏

結在斯太爾摩運輸機上。

1.3斯太爾摩線技術操作規(guī)程

1.3.1斯太爾摩線控冷工藝參數

斯太爾摩線控冷設備是對高速無扭軋制后的熱軋盤條,按照

其產品的不同鋼種,不同規(guī)格,模擬高溫熱處理冷卻工藝,

進行降溫冷卻,以提高產品內部組織,從而強化產品的綜合

機械性能而設置的設備。

斯太爾摩線控冷工藝是通過對預精軋后水冷箱,精軋后水冷

箱,精軋內的水冷導衛(wèi)的開啟以及斯太爾摩運輸機速度和風

機開啟程度等內容的調節(jié)來實現的。

斯太爾摩冷卻工藝分為標準型和延遲型兩種。

型號:佳靈系統(tǒng)的斯太爾摩標準型及帶保溫罩的延遲型。

運輸機速度:0.05—1.3m/s

風機風量:150000m3/h

空氣系統(tǒng)工作壓力:0.4MPa

風機靜壓:300mm水柱

輻子參數:0120X1540mm

輻間距:入口段:133mm

第二段至第六段:203mm

出口段:203mm

冷卻速度:0.3?17℃/s

斯太爾摩線全長:從夾送輯中心線到集卷筒中心距離95.45

米。

帶保溫罩長度:63m

1.3.2、斯太爾摩運輸線操作規(guī)程

1.3.2.1、各段操作應按程序執(zhí)行

1.3.2.2、風量調節(jié)應按程序執(zhí)行

1.3.2.3、實際生產中可對1—10#風機進行選擇和對5-8

#風機風量進行修改。

(1)、將風機選擇開關選至“手動”。

(2)、根據冷卻要求,操作人員在畫面上選擇各個風機的“開”

或“關”及修改5—8#風機制風量。

(3)、按下風機啟動按鈕,啟動所選擇的風機。

1.3.2.4、輻道部分的操作

在正常情況下,運輸機在所選擇速度參考下連續(xù)運轉,操作

調節(jié)速度,使之與吐絲頭的速度和軋制的產品速度相適應。

(1)、起車:主控臺控制,主控臺上有控制輻道動轉的按鈕

“啟動”,按動此按鈕,輻道以預先設定的速度運轉。速度

值設定可在計算機中修改。

(2)、停車:主控臺、4#臺和地面站都可以控制

主控臺設有停車按鈕:按動此按鈕使輻道停止運轉;

地面站停車:按動地面上的急停按鈕,輻道停止運轉;

分段停車:4#臺上設有各段的停止按鈕,按動各段的停止

按鈕,可以分別將各段的短道停止。

(3)、速度調節(jié):

主控臺可在計算機上設定各段的具體速度。

在地面站上有速度調節(jié)選擇開關“快速一一慢速”用來選擇

輻道速度的調節(jié)方式,快速為4CS設定速度,慢速為0.15

m/s

1.3.2.5、隔熱罩的操作

操作一一手動

隔熱罩由操作人員按動地面站上的按鈕控制隔熱罩的打開

和關閉。

(1)、水冷段出現故障或事故時,應及時通知主控臺及當班

班長,風冷段可暫不停車。如果故障或事故不能在短時間內

排除,可以在風冷段無線材后停輻道和風機。

(2)、當風冷短道出現故障,根據需要調節(jié)各段短道速度。

1.3.2.6、在入口段有導向輻。調整線圈拋落點可調整入口

輻道與集卷筒距離遠近。

1.3.2.7、在第2、3、4、5、6段都有可降落點,可單獨調

整此處的輻子速度,從而調節(jié)線圈搭接點。

1.3.2.8、入口傾斜的上下位置,可根據產品規(guī)格和吐絲溫

度而改變,一般原則是產品規(guī)格大和吐絲溫度低時,入口段

傾斜位置放低。

1.3.2.9、斯太爾摩線裝有10臺風機,并通過佳靈控制板進

行佳靈控制,調節(jié)線卷中部和邊緣的風量分配,使線圈在斯

太爾摩線上冷卻均勻,從而達到整卷線圈性能均勻。

1.3.2.10、采取延遲型冷卻時,蓋子蓋上,采取標準型冷卻

時,蓋子打開,斯太爾摩線速度加快。

1.4集卷站技術操作規(guī)程

1.4.1集卷筒及雙臂芯軸

1.4.1/、集卷筒技術性能及參數

空氣系統(tǒng)壓力:0.4MPa

液壓系統(tǒng)壓力:10.5MPa

集卷筒內徑:1250mm

盤卷直徑:內徑:850mm,外徑:1250mm

集卷高度:(線卷重2000kg)3000mm

最大允許線卷高度:約3550mm

1.4.1.2、集卷筒及雙臂芯軸操作規(guī)程

(1)用人工搬手調節(jié)錐形懸臂入口輻對稱設在斯太爾摩輻

道中以線兩側。

(2)保證所有分離爪的正常工作,能自由出入集卷筒臂上

的開口處。

(3)保證鼻錐豎直位于集卷筒正中。

(4)保證線圈分配器無阻礙轉動。

(5)在托盤完全負載時,檢查其是否保持水平。

(6)從斯太爾摩線上運來的線圈呈水平進入集卷筒,線環(huán)

分配器工作,使線圈均勻分布在鼻錐上。

(7)當線圈達到一定高密度時,分離爪收回,線圈落到接

卷板上時同時接卷板下降。

(8)當控制開關接受到盤卷尾部信號時,聚卷板先下降到

底部位置,這時分離爪伸出,托爪托住鼻錐,內芯軸縮回,

雙芯棒旋轉,一芯軸接受線圈,另一芯軸等待卸卷。

1.4.2、卸卷小車技術操作規(guī)程

1.4.2.K卸卷小車技術性能及參數

液壓系統(tǒng)壓力:16MPa

空氣系統(tǒng)壓力:0.4MPa

最大承載盤卷高度:960mm

小車最大行程:9962mm

小車最大速度:0.845m/s

1.4.2.2、卸卷小車操作規(guī)程

⑴、小車移動列等待位置,空車移動到芯軸位置。

⑵、小車托架提升,錢接臂閉合,當托架完全升起,托住線

卷,移動臂向盤卷移動,并適當壓好線卷。

⑶、卸卷小車載有盤卷向鉤子位置移動。

⑷、校接臂打開,經線卷對中后,移動臂撤回,待盤卷中心

已對中鉤子中心,托架下降,盤卷掛在鉤子上。

⑸、卸卷小車離開鉤子移動到等待位置。

⑹、P-F鏈開始循環(huán)將線卷運走。

1.4.2.3、雙臂芯軸和卸卷小車操作說明

⑴、啟動前檢查液壓系統(tǒng)、水、風、電系統(tǒng)是否正常工作。

⑵、啟動前,應手動檢查各設備部件的動作,同時檢查全部

信號系統(tǒng)正常后,方可開車。

⑶、在一般情況下,集卷區(qū)內各設備的動作是依靠極限開關

自動進行的,一旦出現事故,用手動來操作。

⑷、開車前做好操作方式的選擇。

⑸、通過選擇CS4操作臺的選擇開關“手動一一自動”可以

選擇二種操作方式:手動、自動。

1.4.2.4、雙臂芯軸和卸卷小車操作順序:

⑴、開始時,隔板在打開位置;雙芯棒中一芯棒在垂直芯棒

上;托盤在最高位;運載小車在等待位;在等待位時,盤卷

筐在底部位,擋板在打開位,夾緊板在打開位。

⑵、線圈進入集卷筒后,接近開關起動,托盤開始以一定速

度(可以人工設定)下降。

⑶、當最后一圈線圈落入集卷筒時,托盤以高速下降到最底

部,同時,鼻錐托起液壓缸擺進,將鼻錐托起。

⑷、托盤打開

⑸、盤卷收集芯棒開始旋轉(右或左)。旋轉開始以高速旋

轉,從某位置開始減速,最后達到位置,即有卷芯棒在水平

位,無卷芯棒在垂直位。

⑹、托盤關閉,并以高速上升,到頂部爬行位,然后恒速到

達頂部位。

⑺、液壓缸托起鼻錐擺出,鼻錐落在芯棒上,隔板打開。

⑻、在執(zhí)行第六項同時,小車從等待位進入接卷位,小車以

高速啟動,當接近接卷位時,以恒速到達接卷位。

⑼、小車到達接卷位后,盤卷筐開始上升到頂部位,到位后

擋板關閉,夾緊板開始夾緊,當壓力開關或極限開關動作時,

停止夾緊。

⑩、夾緊完成后,且PF線接卷位有一空鉤,運輸小車開始

由接卷位向掛卷位移動。

(11)、小車高速啟動,當接近掛卷位時,小車減速以恒速到達

掛卷位。

?、掛卷位通過線卷長度自動計算得出。

(13)、小車到達掛卷位后,擋板打開,夾緊板打開,到位后,

盤卷筐開始下降到底部位。

(14)、到達底部位后,小車由掛卷位返回到等待位。

?、小車以高速啟動,當接近等待位時,小車減速以恒速到

達等待位。

當選擇開關選擇到“手動”時,使用CS4操作臺上的按鈕或

操作桿完成以上操作。

1.5、PF線鉤式運輸機技術操作規(guī)程

運輸機有作用是運載收集線卷,經過檢查、切尾、取樣、打

捆、稱重后,到達卸卷站。在此期間線卷經受自然冷卻達到

近于室溫的溫度。

1.5.1、技術性能及參數

線路實際長度480m

C形鉤數量60個

牽引鏈運行速度0.3m/s

盤卷冷卻時間220min

1.5.2、技術操作規(guī)程

1.5.2.1、檢查所有的滑道接頭使之處于良好對接狀態(tài),所

有極限開關和停止器必須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tài)。

1.5.2.2、當“PF線準備好”指示燈亮時,按下“PF線啟動”

按鈕,啟動PF線。

1.5.2.3、設備啟動后,仔細檢查設備運轉情況,發(fā)現問題

要及時通知有關維修人員和班長。

1.5.2.4、鉤車掛卷操作順序:一般選擇“自動”方式

(1)、在下述情況下,允許空鉤進入掛卷位。

——PF線在運行

——掛卷位空位

——1#夾持器打開

——2#停止器關閉

滿足以上條件后,1#停止器打開,允許一空鉤話進入掛卷

位。

(2)、空鉤停在掛卷位后,夾持電磁閥通電,夾持器關閉將C

型鉤夾持。

(3)、夾持器夾住C型鉤后,給運卷小車一個信號,運卷小

車向C型鉤方向移動開始掛卷。

(4)、掛卷完成后,運卷小車返回到“等待位”,發(fā)信號給夾

持器使之斷電,從而打開夾持器放松C型鉤。

(5)、夾持器打開后,給2#停止器發(fā)一個信號,當2#停止

器前有空位時,2#停止器打開將鉤車放過。

(6)、鉤車通過2#停止器,2#停止器閉合準備接收下一個鉤

車。

1.5.3、線卷修剪操作

1.5.3.1、在檢查站地面站上,一般情況下,4#停止器選擇

“自動”狀態(tài),5#停止器選擇“手動”狀態(tài)。

1.5.3.2、根據實際情況,線卷切尾操作可以在風冷輻道上

操作,也可以在PF線的檢查站處操作,線卷的切頭在檢查

站處操作。

1.5.3.3,操作者根據質量要求剪掉頭尾尺寸超差、性能異

常及有缺陷的線圈,一般頭尾端各剪掉兩圈。

1.5.3.4、線圈頭尾形狀影響打捆的可多剪掉幾圈。

1.5.3.5、修剪前檢查液壓剪或斷線鉗,確認它們處于良好

狀態(tài)。

1.5.3.6、隨時清理剪掉的廢品,并放到指定地點。

1.6、打捆機技術操作規(guī)程

1.1.1、技術性能及參數

1.1.1.1、自動打捆機

壓緊力:40噸

最大盤卷重:2噸

開口度:4500mm

壓緊前盤卷最大高度:3000mm

壓緊后盤卷高度:500?2000mm

工作周期:32s

1.1.2、打捆機操作規(guī)程

1.1.2.1、啟動前應仔細檢查打捆機設備、液壓系統(tǒng)和控制

系統(tǒng),不得帶故障啟動。

1.1.2.2、啟動前應設打捆壓力。

1.1.2.3、啟動程序為:接通電源,啟動工業(yè)泵,選擇打捆

頭和打捆機的工作狀態(tài),然后啟動C型鉤系統(tǒng)。

1.1.2.4、打捆機操作分“手動”、“半自動”、“全自動”三

種方式。

1.1.2.5、為在操作臺上實現半自動操作或實現全自動操作,

打捆機必須處于原始位置。

1.1.2.6>打捆機在原始位置時,控制臺上標有

“INITIALPOSTION”的指示燈變?yōu)榫G色,設定打捆機原始位

置的基本條件。

(1)、1號壓緊板在后部位置S3。

(2)、2號壓緊板在后部位置S6。

(3)、升降臺在下部位置S10。

(4)、導線系統(tǒng)在后部位置S14

(5)、每個打捆頭的可動彎曲導線槽在開啟的位置。

(6)、打捆頭在初始位置,即送線位置。

1.1.2.7、啟動“自動”操作的條件。

(1)、確認控制臺的批示燈是否亮。

(2)、確認液壓設備已被啟動。

(3)、確認打捆機處于原始位置,控制臺上初始位置指示燈

亮。

(4)、確認P/F線上沒有已打完的盤卷在打捆位置。

(5)、選擇打捆機的壓緊力。

(6)、選擇使用打捆頭的數量及所使用的打捆頭,確認被選

用的打捆頭是否有打捆線喂入。

(7)、將壓緊部分的選擇開關旋至全自動或半自動位置上,

并將打捆部分的選擇開關旋至自動位置。

(8)、需要進入打捆機內處理故障時,應使用打捆機手動開

關,打捆頭出現故障時,則使用該打捆頭的相應“手動位”。

(9)、打捆機停車前,首先將打捆區(qū)域的盤卷全部排空,然

后將打捆機和各個打捆頭啟動按鈕打到“手動”位,關閉電

源。

(10)、每卷盤卷捆扎道次不得低于4道。

(11)、在生產中應保證在打捆線旁有預備的盤卷,換卷時,

在用盤卷尾部和預備盤卷的頭部接點應磨光,無結疤。

(12)、盤卷的內圈形狀不規(guī)則或內圈過小,應處理后再打捆。

(13)、必須嚴格執(zhí)行打捆機技術要求,打捆線換線前后兩卷

的機械性能應盡可能接近。

1.1.2.8、當選擇“手動”時逐漸按下如下按鈕可完成完整

的手動打捆過程。

(1)、將壓臂選擇開關置于“手動”位置。

(2)、壓力支架向前移動。

(3)、壓板向前移動。

(4)、升降臺上升。

⑸、壓臂和導槽關閉。

(6)、開始壓緊。

(7)、扎線喂入。

(8)、開始打捆。

(9)、壓臂和導槽打開。

(10)、升降臺下降。

(H)、壓板返回。

(12)、壓力支架返回。

1.7稱重技術操作規(guī)程

位于P/F鉤式運輸線上,對打好捆的盤卷進行稱重

1.7.1技術性能及參數

最大稱重能力:

臺架承載能力:

電子稱重,負荷傳感器4個

稱重精度:±0.2%

1.7.2操作技術

1.7.2.1操作前仔細檢查各設備及控制系統(tǒng),發(fā)現問題立即

通知有關人員及班長。

1.7.2.2將操作選擇開關置于單動位

1.7.2.3接通電源,啟動設備,手動控制各個按鈕,檢查設備

運轉情況發(fā)現問題及時處理。

1.7.2.4稱重程序

(1)、開始稱重條件:升降臺在下部位置,線卷在稱重位。如

條件不滿足按動相應按鈕使其到達要求位置。

(2)、將選擇開關置于手動,按動如下按鈕可完成手動稱重

過程。

a)升降臺上升。

b)開始稱重。

c)升降臺下降。

d)啟動C型鉤向前運行。

(3)、當選擇“自動”時電子稱自動按上述程序完成稱重過

程。

1.8、卸卷站技術操作規(guī)程

精整區(qū)共有兩個卸卷站,用于將P/F鏈上盤卷卸下來,盤

卷從鉤子卸到移動小車上,移動小車再移動將盤卷放到側移

小車上,在三個盤卷被放在側移車上以后,側移小車橫移,

將盤卷移運至卸卷位置,在那里盤卷被吊車運走。

1.8.1卸卷站技術性能及參數

小車最大橫移行程:6000mm

托板升降行程:260mm.

小車最大承重:2.5t

小車橫移速度:0.87m/s

小車動作周期:23s

1.8.2、卸卷站操作規(guī)程

1.8.2.1、操作前應對卸卷和步進機構作詳細檢查,不得帶

病操作。

1.8.2.2、當卸卷臺裝滿線卷時應停止卸卷。

1.8.2.3、在步進機構上有兩個批號時,兩卷之間保持一個

空位。

1.8.2.4、當改變鋼種和爐號時,要及時通知成品庫驗收人

員。

1.9事故處理

1.9.1水冷段出現故障時,應及時通知主控制臺及當班班長,

風冷段可暫不停車。

1.9.2吐絲機和夾送輻事故時應及時與主控室及班長聯系,

風冷段可暫不停車。

注意:上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