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傳記翻譯百篇訓練_第1頁
高考文言傳記翻譯百篇訓練_第2頁
高考文言傳記翻譯百篇訓練_第3頁
高考文言傳記翻譯百篇訓練_第4頁
高考文言傳記翻譯百篇訓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31、柳宗元傳(1)

王叔文之黨坐謫官者,幾十年不量移,執(zhí)政有憐其才欲漸進之者,悉召

至京師。諫官爭言其不可,上與武元衡亦惡之。三月,乙酉,皆以為遠

州刺史,官雖進而地益遠。永州司馬柳宗元為柳州刺史,朗州司馬劉禹

錫為播州刺史。宗元日:“播州非人所居,而夢得親在堂,萬無母子俱

往理?!庇堄诔?,愿以柳易播。會中丞裴度亦為禹錫言曰:“禹錫誠

有罪,然母老,與其子為死別,良可傷!”上曰:“為人子尤當自謹,

勿貽親憂,此則禹錫重可費也?!倍热眨骸氨菹路绞烫螅钟礤a在所

宜矜。”上良久,乃日:“朕所言,以責為人子者耳,然不欲傷其親心。”

退,謂左右曰:“裴度愛我終切?!泵魅?,改禹錫連州刺史。

宗元善為文,嘗作《梓人傳》,以為:“梓人①不執(zhí)斧斤刀鋸之技,

專以尋引②、規(guī)矩、繩墨度群木之材,視棟字之制,相高深、圓方、短

長之宜,指麾眾工,各趨其事,不勝任者退之。大廈既成,則獨名其功,

受祿三倍。亦猶相天下者,立綱紀、整法度,擇天下之士使稱其職,居

天下之人使安其業(yè),能者進之,不能者退之,萬區(qū)既理,而談者獨稱伊、

傅、周、召③,其百執(zhí)事之勤勞不得紀焉?;蛘卟恢w要,炫能矜名,

親小勞,侵眾官,聽聽④于府庭,而遺其大者遠者,是不知相道者也。”

又作《種樹郭橐駝傳》曰:“橐駝之所種,無不生且茂者?;騿栔?,

對日:“橐駝非能使木壽且孳也。凡木之性,其根欲舒,其土欲故,既

植之,勿動勿慮,去不復顧。其舒也若子,其置也若棄,則其大全而性

得矣。它植者則不然,根拳而土易,愛之太恩,憂之太勤,旦視而暮撫,

已去而復顧,甚者爪其膚以驗其生枯,搖其本以觀其疏密,而木之性日

以離矣。雖曰愛之,其實害之;雖日憂之,其實仇之,故不我若也!為

政亦然。吾居鄉(xiāng)見長人者,好煬其令,若甚憐焉而卒以禍之。旦暮吏來,

聚民而令之,促其耕獲,督其蠶織,吾小人輟饕很以勞吏之不暇,又何

以蕃吾生而安吾性邪!無病且怠,職此故也。”此其文之有理者也。(選

自《資治通鑒》)

【注】①梓人:木匠。②尋引:長尺③伊、傅、周、召:指當時的

宰相伊尹、傅說、周公、召公。④聽聽:爭辯的樣子。

譯文:

王叔文一黨中獲罪貶官的人們,已經(jīng)十年沒有酌情遷官。有些憐惜他

們的才華而打算逐漸提升他們的主持政務的官員,主張將他們?nèi)總髡?/p>

到京城來,諫官們爭著陳說這種做法是不適當?shù)?,憲宗與武元衡也討厭

他們。三月,乙酉(十四日),憲宗將他們?nèi)咳蚊鼮槠h各州的刺史,

雖然官職提升了,所在地卻更加遙遠了。永州司馬柳宗元出任柳州刺史,

朗州司馬劉禹錫出任播州刺史。柳宗元說:“播州不是人居留的地方,

而劉禹錫的母親尚在高堂,萬萬沒有讓母子二人一同前往的道理?!彼?/p>

打算向朝廷請求,愿意讓自己由柳州改任播州。適值御史中丞裴度也為

劉禹錫進言說:“劉禹錫誠然有罪,但是他的母親年事已高,與自己的

兒子去作永別,實在使人哀傷!”憲宗說:“作為人子,尤其應該使自

己行為謹慎,不要給親人留下憂患。如此說來,劉屬錫也是甚可責難的

啊?!迸岫日f:“陛下正在侍奉太后,恐怕在劉禹錫那里也應予以憐憫?!?/p>

憲宗過了許久才說:“我說的話,是只責備作兒子的罷了,但是并不打

算使他的母親傷心?!蓖讼聛砗?,憲宗對周圍的人說:“裴度對朕愛得

深切啊。”第二天,劉屬錫便被改任為連州刺史了。

柳宗元善于撰寫文章,曾經(jīng)作過一篇《梓人傳》,講道:“有一位木

匠,不肯去做斧砍鋸析這一類手藝活計,卻專門用長尺、圓規(guī)、方尺、

墨斗審度各種木料的用場,檢視房屋的規(guī)制,觀察高度、方圓、長短是

否合度,指揮著眾多的木工,各自去干自己的活計,對不能將任務承擔

起來的人們,便將他們辭退。一座大型的房屋建成后,唯獨以他的名字

記載事功,得到的酬金是一般木工的三倍。這也正像擔當天下宰相的人

們,設立大綱要領,整訪法令制度,選擇天下的人士,使他們的才干與

自己的職務相稱;讓天下的人們居住下來,使他們安心從事自己的職業(yè)。

提升有能力的人們,屏退沒有能力的人們。全國各地得到治理后,談論

起此事的人們唯獨贊伊尹、傅說、周公、召公等宰相,對那些各部門專

職人員的辛勤勞苦卻不能夠予以記載。有些宰相不識大體,不得要領,

夸耀自己的才能與名望,親自去做細小的勞務,侵犯百官的職責,在官

署中吵嚷地爭辯不休,而將重大而長遠的方略遺落無存,這是不懂得為

相之道?!?/p>

柳宗元又曾撰寫《種樹郭橐駝傳》說:“郭橐鴕種植的樹木,沒有不

成活、不繁茂的。有人問他其中的道理,郭橐駝回答說:“我本人并不

能夠使樹木延長壽命并且生長繁盛。大凡樹木的本性,樹根喜歡舒展,

喜歡讓人培上舊土。將樹木種植好后,不需挪動它,不需為它擔心,離

開它后,便不用再去看管它。裁種樹木時,就象愛護自己的子女一樣,

將樹木放入土中后,就象將它拋棄了似的,這就使樹木的天性得以保全,

使樹木的本性得到發(fā)展了。別的種植樹木的人們就不是這樣了,他們使

樹木的根部拳曲在一起,而且更換了新土,對樹木的愛護過于深切,擔

憂過于細密,早晨去看它,晚上又去撫摸它,已經(jīng)離開了,還要再回頭

看上一眼。更為過分的人們還要用指甲劃破樹皮,查看它是成活了,還

是枯萎了,搖晃著樹干,去觀察枝葉哪里稀疏,哪里繁密,而樹木卻與

自己的本性日見脫離了,雖然說是愛護樹木,實際卻是損害樹木;雖然

說是為樹木擔憂,實際卻是將樹木當成仇人了。所以,人們種樹都不如

我。辦理政務,也是這個道理。我住在鄉(xiāng)間,看到當官的人們,喜歡頻

頻發(fā)號施令,像是對百姓非常憐憫,但終究給百姓帶來禍殃。整天都有

吏人前來,將百姓聚集起來,向人們發(fā)布命令,敦促人們耕地收割,監(jiān)

督人們養(yǎng)蠶織布,我們這些小人把早餐晚飯都停下來,忙著去慰勞吏人

還來不及呢,又怎么能夠使我們的生計得以繁衍,并且使我們的天性安

然無擾呢!一般說來,人民困窘倦怠,主要是由于這個原故的??!'”

這是柳宗元文章中深含哲理的作品。

32、柳宗元傳(2)

柳宗元,字子厚,河東人。后魏侍中濟陰公之系孫。曾伯祖爽,高祖

朝宰相。父鎮(zhèn),太常博士,終侍御史。

宗元少聰警絕眾,尤精兩漢、詩、騷。下筆構思,與古為侔。精裁

密致,3桀若珠貝。當時流輩咸推之。登進士第,應舉宏辭,授校書郎、

藍田尉。貞元十九年,為監(jiān)察御史。

順宗繼位,王叔文、韋執(zhí)誼用事,尤奇待宗元。與監(jiān)察呂溫密引禁中,

與之圖事。轉尚書禮部員外郎。叔文欲大用之,會居位不久,叔文敗,

與同輩七人俱貶。宗元為邵州刺史,在道,再貶為永州司馬,即罹竄逐,

涉履蠻瘴,崎嶇理厄,蘊騷人之郁悼,寫情敘事,動必以文。為騷文十

數(shù)篇,覽之者為之凄惻。

元和十年,例移為柳州刺史。時郎州司馬劉禹錫得播州刺史,制書下,

宗元謂所親曰:“禹錫有母年高,今為郡蠻方,西南絕域,往復萬里,

如何與母偕行。如母子異方,便為永訣。吾與禹錫執(zhí)友,何忍見其若是?”

即草奏章,請以柳州授禹錫,自往播。裴度亦奏其事,禹錫終易連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質(zhì)錢,過期則沒入錢主,宗元革其鄉(xiāng)法。其以沒者,

仍出私錢贖之,歸其父母。江嶺間為進士者,不遠千里隨宗元師法;凡

經(jīng)其門,必為名士。著述之盛,名動于時,時號“柳州”云。有文集四

十卷。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時年四十七。觀察使裴行立為營護其喪

及妻子還于京師,時人義之。

譯文:

柳宗元,字子厚,河東人,是后魏侍中濟陰公的遠世子孫。曾伯祖父

柳爽,是唐高宗時的宰相。父親柳鎮(zhèn),是太常博士,終于侍御史一職。

柳宗元小時候,聰明機警,超群出眾,作文卓絕精巧,當時文林同輩

都推崇他。參加科舉考試中進士第,又應考中宏辭科,被授予校書郎、藍

田(今陜西)縣尉的職務。

唐順宗即帝位后,王叔文、韋執(zhí)誼掌權用事,特別看重任用柳宗元,將

他和監(jiān)察呂溫悄悄地引入禁宮之中,和他們商議大事。柳宗元又轉為尚

書禮部員外郎。王叔文想讓他當大官,但恰逢任職不久,王叔文就失敗

了,柳宗元便和七名同輩一起都被貶謫了。柳宗元被貶為邵州(今湖南

寶慶)刺史,在赴任途中,又被貶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馬。柳宗元

既遭貶逐,在南蠻瘴疣的地方,身處崎嶇阻塞的環(huán)境,內(nèi)懷騷人抑郁的

情懷,所以抒情敘事,只要一動筆就一定行走文章。作騷體文章十多篇,

閱覽的人都為之感動凄側哀婉。

元和十年(815),柳宗元按舊例被移作柳州(今屬廣西)刺史。那時

朗州司馬劉禹錫被移作播州(今貴州遵義)刺史,詔書下達時,柳宗元

同自己所親近的人說:“劉禹錫有老母,年齡已大,如今他要到蠻方遠

郡去做刺史,在西南絕域的地方,來回有上萬里的路程,哪能讓他和老

母一起去。如果母親不去,母子各在一方,這便成為永別。我和禹錫是

好朋友,我哪能忍心看他母子這樣呢?”于是起草奏章,請求把柳州授

給劉禹錫,自己卻到播州上任。恰巧裴度也奏請照顧劉禹錫母子,所以

劉禹錫最終改授連州(今廣東連縣)刺史。

柳州風俗,用男或女作為抵押去借錢,如果過期沒還錢,人質(zhì)便被錢

主所沒收。柳宗元到了柳州,便革掉這種風俗。對那些已經(jīng)被錢主沒收

的男女,柳宗元自己出私錢將他們贖回,歸還給他們的父母。長江至嶺

南之間,凡是想考進士的人不遠千里,都來跟隨柳宗元,拜他為師。凡

是經(jīng)柳宗元指點過的人,一定會成為名士。柳宗元著述很多,名聲震動

當時,那時他的號是‘'柳州”。著有文集四十卷。元和十四年(819)十

月五口去世,終年四十七歲。觀察使裴行立幫柳宗元辦理喪事,并護送

他的妻子兒女返回京師,當時的人都贊揚他很有義氣。

33、子劉子自傳劉禹錫

子劉子,名禹錫,字夢得。其先漢景帝賈夫人子勝,封中山王,謚曰

靖,子孫因封為中山人也。七代祖亮,事北朝為冀州刺史散騎常侍,遇

遷都洛陽,為北部都昌里人。世為儒而仕,墳墓在洛陽北山,其后地狹

不可依,乃葬滎陽之檀山原。由大王父已還,一昭一穆如平生。曾祖凱,

官至博州刺史。祖[金皇],由洛陽主簿察視行為外事,歲滿,轉殿中丞、

侍御史,贈尚書祠部郎中。父諱緒,亦以儒學,天寶末應進士,遂及大

亂,舉族東遷,以違患難,因為東諸侯所用,后為浙西從事。本府就加

鹽鐵副使,遂轉殿中,主務於蛹橋。其后罷歸浙右,至揚州,遇疾不諱。

小子承夙訓,票遺教,吵然一身,奉尊夫人不敢殞滅。后忝登朝,或領

郡,蒙恩澤,先府君累贈至吏部尚書,先太君盧氏由彭城縣太君贈至范

陽郡太夫人。

初,禹錫既冠,舉送士,一幸而中試。間歲,又以文登吏部取士科,

授太子校書"它司間曠,得以請告奉清”是時少年,名浮于實,士林榮

之。及丁先尚書憂,迫禮不死,因成痼疾。既免喪,相國揚州節(jié)度使杜

公領徐泗,素相知,遂請為掌書記。

捧檄入告,太夫人日:“吾不樂江淮間,汝宜謀之于始?!币虬棕┫?/p>

以詩,曰:'T若。”居數(shù)月而罷徐泗,而河路猶艱難,遂改為揚州掌書

記。涉二年而道無虞,前約乃行,調(diào)補京兆渭南主簿。明年冬,擢為監(jiān)

察御史。

貞元二十一年春,德宗新棄天下,東宮即位。時有寒俊王叔文,以善

弈棋得通藉博望,因間隙得言及時事,上大奇之。如是者積久,眾未知

之。至是起蘇州掾[yudn,副官],超拜起居舍人,充翰林學士,遂陰薦

丞相杜公為度支鹽鐵等使。翊日,叔文以本官及內(nèi)職兼充副使。木幾,

特遷戶部侍郎,賜紫,貴報一時。予前已為杜丞相奏署崇陵使判官,居

月馀日,至是改屯田員外郎,判度支鹽鐵等案。初,叔文北海人,自言

猛之后,有遠祖風,唯東平呂溫、隴西李景儉、河東柳宗元以為言然。

三子者皆與予厚善,日夕過,言其能。叔文實工言治道,能以口辯移人。

既得用,自春至秋,其所施為,人不以為當非。

時上素被疾,至是尤劇。詔下內(nèi)禪,自為太上皇,后謚曰順宗。東宮

即皇帝位,是時太上久彼疾,宰臣及用事者都不得召對。宮掖[y4]事秘,

而建桓立順,功歸貴臣,於是叔文首貶渝州,后命終死。宰相貶崖州。

予出為連州,途至荊南,又貶朗州司馬。居九年,詔征,復授連州。自

連歷夔、和二郡,又除主客郎中,分司東都。明年追入,充集賢殿學士。

轉蘇州刺史,賜全紫。移汝州兼御史中丞"又遷同州,充本州防御長春

宮使。后被足疾,改太子賓客,分司東都。又改秘書監(jiān)分司。一年,加

檢校禮部尚書兼太子賓客。行年七十有一,身病之日,自為銘曰:

不天不賤,天之祺兮。重屯累厄,數(shù)之奇兮。夭與所長,不使施兮。

人或加訕[shGn,毀謗],心無疵兮。寢于北牖[ybu窗],盡所期兮。葬

近大基,如生時兮?;隉o不之,腐說知兮。

譯文:

劉子名禹錫,字夢得。祖先是漢景帝賈夫人的兒子劉勝,受封為中

山王,謚號為“靖”,子孫因此成為中山人。七世祖劉亮,在北朝做官,

擔任冀州刺史、散騎常侍,遇上遷都到洛陽,成為北部都昌里人。世代

以儒學做官,祖先的墳墓原在洛陽北山,后來因為地方狹小不可依憑,

就葬在滎陽的檀山原。從曾祖父以來,父葬在左邊,子葬在右邊,就像

在世那樣長幼有序。曾祖劉凱,做官至博州刺史。祖父文IJ[金皇],開始任

洛陽主簿,察視行馬外事,一年期滿,轉任殿中丞、侍御史,追贈為尚

書祠部郎中。父親劉緒,也因儒學在天寶末年考中進士。后遭遇“安史

之亂”,全族向東遷徙,以避禍患災難,于是被關中以東的節(jié)度使所聘

用。后來擔任了淮西從事。在淮西府又兼任鹽鐵副使,后轉為殿中省官

員,在蛹橋主持政務。后來罷官回到浙西,行到揚州,病故。我接受父

親平日的訓示,秉承他為遺教,孤獨一身,侍奉母親不敢自毀。后來我

在朝廷任職,或在郡里做官,蒙受恩澤,父親被多次追贈,直到吏部尚

書。母親盧氏,由彭城縣太君追贈為范陽郡太夫人。

當初,我二十多歲,應考進士,幸而一次得中,第二年,又以文才經(jīng)

吏部取士科考試合格,被授予太子校書的官職。我官事清閑,有時間侍

奉父母,問寒問暖。我當時年輕,名聲超過實際,在讀書人中享有盛譽。

及至父親去世,我迫于禮教而不敢輕死,因而得了久治不愈的病。我守

喪期滿后,正逢宰相、揚州節(jié)度使杜佑兼管徐州和泗州,由于我和他素

來互相了解,就經(jīng)請求后去出任掌書記。

我捧著任命的文書人告母親,母親說:“我不喜歡江淮一帶地方,

你從開始就要考慮到這一點。"我就稟告丞相,以請求照顧。丞相說:

“可以?!蔽疫^了幾個月離開了徐州、泗州,由于河路還難走,就改做

揚州掌書記。過了兩年,道路暢通,前約得以實行,我就調(diào)補為渭南縣

主簿。第二年冬天,我提升為監(jiān)察御史。

貞元二十一年春,唐德宗去世,太子李誦即位。當時有出身寒微、

才華出眾的王叔文,以擅長下棋,得以進出太子的宮苑。因有機會與太

子李誦談論時事,李誦非常賞識他。他們這樣交往很久了,眾人都不知

道。到這時王叔文由蘇州府屬官,破格提拔為起居舍人,充任翰林學士。

于是他密薦丞相杜佑,任度支、鹽鐵等使。第二天,王叔文以翰林學士

及起居舍人兼任度支、鹽鐵副使。不久,又特升任戶部侍郎,皇帝賜他

紫服,貴振一時。我以前已由杜丞相奏請委派為崇陵使判官,任職一個

多月,到這時改任屯田員外郎,兼管度支、鹽鐵等方面的公事。當初,

王叔文是北海人,自稱是王猛的后代,具有遠祖的風度。只有東平呂溫、

隴西李景儉、河東柳宗元,認為確實如此。這三位都和我交情深厚,日

夕相處,稱贊王叔文的才能。叔文確實善于談論法治的道理,能以口辯

服人。得到重用后,從春到秋,他所采取的革新措施,人們都認為是無

可非議的。

皇帝經(jīng)常遭遇疾病,到這時病情加劇。下詔讓位,自為太上皇,死后

謚為順宗。太子李純及皇帝位。這時太上皇的順宗久病臥床,宰相、大

臣和百官都不得召對。宮廷事情詭秘,像東漢桓帝和順帝那樣,擁立新

君的功勞完全歸于宦官,于是,王叔文首先被貶到渝州,后來乂詔命賜

死。宰相韋執(zhí)誼被貶到崖州。我被貶為連州刺史,走到荊南,又被貶為

朗州司馬。過了九年,召回朝廷,復授連州刺史,自連州歷任夔、和二

州刺史,后升為主客郎中,分司東都。第二年追回入朝,充任集賢殿學

±,轉任蘇州刺史,賜金印紫綬,改任汝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又改任同

州刺史,兼本州防御使、長春宮使。以后遭遇足疾,改為太子賓客,分

司東都,又改任秘書監(jiān),分司東都。一年,加官檢校禮部尚書兼太子賓

客?;盍似呤粴q。在這患病的時候,自己寫的銘文說:

沒有早亡也不卑賤,是天生的福分啊。多災多難,是遭遇的不好啊。

天賦的才能,不讓我來施展啊。即使有人誹謗,我也問心無愧啊。躺在

這窗子下,我到了終期啊。葬近祖墳,還像活著一樣啊。靈魂無處不至IJ,

這怎能知道?。?/p>

34、李賀小傳李商隱

京兆杜牧為李長吉集序,狀長吉之奇甚盡,世傳之。長吉姊嫁王氏者

語長吉之事尤備。

長吉細瘦,通眉,長指爪,能苦吟疾書。最先為昌黎韓愈所知。所與

游者,王參元、楊敬之、權琥、崔植輩為密,每旦日出與諸公游“未強

得題然后為詩,如他人思量牽合,以及程限①為意。恒從小奚奴,騎距

驢,背一古破錦囊,遇有所得,即書投囊中。及暮歸,太夫人使婢受囊

出之,見所書多,輒曰:“是兒要當嘔出心乃始已爾?!鄙蠠?,與食。

長吉從婢取書,研墨登紙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吊喪日率如此,

過亦不復省。王、楊輩時發(fā)來探取寫去。長吉往往獨騎往還京、洛,所

至或時有著,隨棄之,故沈子明家所余四卷而已。

長吉將死時,忽晝見一緋衣人駕赤虬,持一版,書若太古篆或霹靂石

文者,云當召長吉。長吉了不能讀,欺②下榻叩頭言:“阿③老且病,

賀不愿去?!本p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樓,立召君為記。天上差樂,不

苦也?!伴L吉獨泣,邊人盡見之。少之,長吉氣絕。常所居窗中,④

有煙氣,聞行車噌管⑤之聲。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許時,

長吉竟死。王氏姊非能造作謂長吉者,實所見如此。

嗚呼!天蒼蒼而高也,上果有帝耶?帝果有苑園、宮室、觀閣之玩耶?

茍信然,則天之高邈,帝之尊嚴,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何獨眷眷

于長吉而使其不壽耶?噫,又豈世所謂才而奇者,不獨地上少,即天上

亦不多耶?長吉生二十七年,位不過奉禮太常,時人亦多排挨毀斥之。

又豈才而奇者,帝獨重之,而人反不重耶?又豈人見會勝帝耶?

[注]①程限:讓人遵循的標準、規(guī)范。②軟(xn):忽然。③

阿(ml):母親。④(b6b6):煙氣向上的樣子。⑤嗜(hui)

管:聲音輕微的管樂器。

譯文:

京兆杜牧替李長吉集作序,描繪李長吉的奇特很是詳盡,這就是世上

流傳的。長吉的姐姐嫁姓王的,說起長吉的事來尤其詳盡。

李長吉為人纖瘦,雙眉相連,長手指,能苦吟詩,能快速書寫。最先

被昌黎韓愈知道。與長吉一起交游的,以王參元、揚敬之、權噱、崔植

最為密切,長吉每天都與他們一同出游。從沒有先確立題目然后再寫詩,

如同他人按照法式連綴成篇那樣,以符合作詩的規(guī)范為意。常常騎弱馬,

跟隨一個小書童,背著古錦囊,碰到有心得感受,寫下來投入囊中。等

到晚上回來,他的母親讓婢女取囊中所有,見所寫很多,就怨怒地說:

“這個孩子要嘔出心肝才算完嗎?”說完就點燈,送上飯給長吉吃。長

吉從婢女那里取出書,研墨拿紙補成完整的詩,投入其他囊中,不是大

醉及吊喪的日子全都如此,過后也不再去看那些作品,王參元、揚敬之

等隨時來從囊中取出抄好帶走。長吉常常獨自騎驢來往于京城長安和洛

陽之間,所到之處偶有詩作,隨意丟棄,放在沈子明家的僅是所剩四卷

罷了。

長吉快要死的時后,忽然大白天里看見一個穿著紅色衣服的人騎著紅

色的有角的龍,拿著一塊木片,上面寫著遠古的篆體字或石鼓文,說是

召喚長吉,長吉全都不認識,忽然下床來磕頭說:“我母親老了,而且

生著病,我不愿意前去0”紅衣人笑著說:“天帝剛剛建成一座白玉樓,

立即召你為樓寫記。天上的差事很快樂,不苦??!”長吉獨自哭泣,旁

邊的人都看見了。一會兒,長吉氣絕。他平時臥室的窗子里,有煙氣向

上冒,還聽到行車的聲音和微微的奏樂聲。長吉的母親趕緊制止他人的

哭聲,等了如同煮熟五斗小米那么長時間,長吉最終死了“長吉的姐姐

是不會編造出長吉這些事來的,所見到的確實像這樣。

唉,碧藍幽深的天啊,是那樣的高,天上確實芍天帝嗎?天帝確實有

林苑園圃、宮殿房屋、亭觀樓閣這些東西嗎?如果確實如此,那么天的

高遠,帝的尊嚴,也應該有人的文學才華超過這個世上的,為什么唯獨

對長吉眷顧而使他不長壽呢?噫,乂難道是世上所說的奇才,不僅僅地

上少,就是天上也不多嗎?長吉活了二十七歲,職位不過奉禮太常,當

時的人也多排擠誹謗他,又難道是奇才,天帝特別重視他,而人們反到

不重視嗎?又難道是人的見識會超過天帝嗎?

35、李賀傳

賀,字長吉,鄭王之孫也。七歲能辭章,名動京邑。韓愈、皇甫濕覽

其作,奇之而未信,日:“若是古人,吾曹或不知,是今人,豈有不識

之理。”遂相過其家,使賦詩。賀總角荷衣而出,欣然承命,旁若無人,

援筆題曰《高軒過》。二公大驚,以所乘馬命聯(lián)鎮(zhèn)而還,親為束發(fā)。

賀父名晉肅,不得舉進士,公(指韓愈)為著《諱辯》一篇。后官至太

常寺奉禮郎。

賀為人纖瘦,通眉,長指爪,能疾書。旦日出,騎弱馬,徒平頭小奴

子,背古錦囊,遇有所得,書置囊里。凡詩不先命題,及暮歸,太夫人

使婢探囊中,見書多,即怒曰:“是兒要嘔出心乃已耳!“上燈,與食,

即促婢取書,研墨疊紙足成之。非大醉吊喪,率如此。

賀詩希尚奇詭,組織花草,片片成文,所得皆驚邁,絕云(超出了)

翰墨(文辭)畦徑(田間小路,喻常規(guī)),時無能效者。樂府諸詩,云

韶(黃帝所作之《云門》及虞舜所作之《大韶》后云韶指宮廷音樂)眾

工,諧于律呂。嘗嘆日:“我年二十不得意,一生愁心,謝如梧葉矣?!?/p>

忽疾篤,恍惚晝見人緋及駕赤虬騰下,持一版書,若太古雷文,日:“上

帝新作白玉樓成,立召君作記也?!百R叩頭辭,謂母老病,其人日:“大

上比人間差樂,不苦也,”居傾,窗中勃勃煙氣,聞車聲甚速,遂絕。

死時才二十七,莫不憐之。李藩綴集其歌詩,因托賀表兄訪所遺失,并

加點竄,付以成本。彌年絕跡。乃詰之,曰:“每恨其傲忽,其文已焚

之矣?!敖翊媸奈?。杜牧為序者五卷,今傳。

孟子曰:“其進銳者其退速?!毙湃弧YR天才俊拔,弱冠而有極名。

天奪之遞,豈吝也耶?若少假行年,涵養(yǎng)盛德,觀其才,不在古人下矣。

今茲惜哉!

(選自《唐才子傳?李賀》)

[注]鄭王:李亮,唐高祖李淵的從父,隋朝時任海州刺史,高祖武德

初年封鄭王。

譯文:

李賀,字長吉,是鄭王李亮的玄孫。李賀七歲時就會寫詩作文,名

震京城。韓愈、皇甫溟讀了他的作品,感到很稀罕,卻不相信,說:“如

果是古人,我們也許不知道;是今人,哪里有不認識此人之理?!庇谑?/p>

二人共訪李賀家,讓李賀當場作詩。李賀梳總角發(fā)穿荷葉衣從內(nèi)室出來,

很高興地接受命令,他旁若無人,拿筆就寫,詩題叫《高軒過》。韓愈、

皇甫泥二人大驚,就用自已乘坐的4命李賀騎上,并騎而還,親自為李

賀束發(fā)。李賀之父名叫李晉肅,所以李賀不能去考進士,韓愈為此寫了

一篇叫《諱辯》的文章。李賀后來官至太常寺禮郎。李賀外貌纖細瘦小,

雙眉相連,手指細長,字寫起來很快。他白天出門,騎著瘦弱的馬,后

面跟著個剃著光頭的小仆人,身背古錦做的袋子,碰到自己想出了詩句,

就寫下來放在袋子里。李賀凡要作詩,都不先寫出標題。到晚上回家后,

李賀的母親就讓婢女掏袋子里面,見到寫的詩句很多,就生氣地說:“這

孩子是要把心嘔出來才罷休啊?!秉c上燈,讓李賀吃飯,李賀就從婢女

手中把寫的詩句拿過來,研好墨,疊好紙,把這些零散的詩句補足成一

些完整的詩。除了喝酒大醉,參加喪禮,李賀通常都是這樣的。他的詩

十分崇尚奇異的風格,組詞造句猶如描花繪草,字字都有文采,所得詩

篇都高超驚人,完全擺脫了通常詩家的常規(guī),當時無人能夠仿效。李賀

所作的那些樂府詩,被宮廷的樂工們譜上曲來演唱。李賀曾嘆息說:“我

二十歲不得志,一生憂愁,心就像梧桐葉一樣凋謝了?!彼鋈徊≈兀?/p>

恍恍惚惚在白天見有個穿紅衣服的人駕著紅色的龍車騰空而下,手持一

板文字,像上古時代的篆文,他對李賀說:“天帝新建成了白玉樓,立

即召你去寫篇記文。”李賀磕頭推辭,說自己母親年老多病。那個人說:

“天上比人間更快樂,一點兒也不苦?!边^了一會兒,窗戶里煙氣滾滾,

聽見龍車聲疾速馳去,李賀就斷氣了。他死時僅二十七歲,無人不為之

痛惜。李藩想編集他的詩歌,于是托李賀的表哥訪求李賀被遺失的作品,

并請他加以整理,就付給了李賀表哥有關的費用。但李賀的表哥一年多

不見影子。到找到他責問時,這位先生說:“我常常恨李賀傲氣十足,

瞧不起別人,我已把他的詩文都燒了""李賀保存到今天的詩文不過十

分之四五,杜牧作序的《李賀集》五卷,流傳至今。

孟子說:“那些進取急切的人,他們后退同樣迅速?!边@話一點兒不

假。李賀天賦出眾拔群,二十歲聲名就至于極點,上天奪走其性命如此

迅速,難道是上天太吝嗇了嗎?如果稍微寬限他經(jīng)歷的年歲,使他能修

養(yǎng)心性品德,看他的才能,成就應當不在古人之下啊。如今真是令人痛

惜啊!

36、杜甫傳1

杜甫,字子美,本襄陽人,后徙河南鞏縣。曾祖依藝,位終鞏令。

祖審言,位終膳部員外郎,自有傳。父閑,終奉天令。

甫天寶初應進士不第。天寶末,獻《三大禮賦》o玄宗奇之,召試

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參軍。十五載,祿山陷京師,肅宗征兵靈武。甫自

京師宵遁赴河西,謁肅宗于彭原郡,拜右拾遺。房瑁布衣時與甫善,時

瑁為宰相,請自帥師討戒,帝許之。其年十月,瑁兵敗于陳濤斜。明年

春,瑁罷相。甫上疏言瑁有才,不宜罷免。肅宗怒,貶瑁為刺史,出甫

為華州司功參軍。時關畿亂離,谷食踴貴,甫寓居成州同谷縣,自負薪

采用,兒女餓殍者數(shù)人。久之,召補京兆府功曹。

上元二年冬,黃門侍郎、鄭國公嚴武鎮(zhèn)成都,奏為節(jié)度參謀、檢校尚

書工部員外郎,賜緋魚袋。武與甫世舊,待遇甚隆。甫性褊躁,無器度,

恃恩放恣。嘗憑醉登武之床,喳視武日:“嚴挺之乃有此兒!”武雖急

暴,不以為忤。甫于成都浣花里種竹植樹,結廬枕江,縱酒嘯詠,與田

唆野老相狎蕩,無拘檢。嚴式過之,有時不冠,其傲誕如此°永恭元年

夏,武卒,甫無所依。及郭英乂代武鎮(zhèn)成都,英乂武人粗暴,無能刺謁,

乃游東蜀依高適。既至而適卒。是歲,崔寧殺英乂,楊子琳攻西川,蜀

中大亂。甫以其家避亂荊、楚,扁舟下峽,未維舟而江陵亂,乃溯沿湘

流,游衡山,寓居耒陽。甫嘗游岳廟,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耒陽

聶令知之,自棹舟迎甫布還。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未陽,

時年五十九。

子宗武,流落湖、湘而卒。元和中,宗武子嗣業(yè),自耒陽遷甫之柩,

歸葬于偃師縣西北首陽山之前。(節(jié)選自《舊唐書?杜甫

傳》)

譯文:

杜甫,字子美,本是襄陽人,后來搬遷到河南鞏縣。曾祖父杜依藝,

官位最終到鞏縣縣令。祖父杜審言,官位最終到膳部員外郎,另有傳記。

父親杜閑,官位最終到奉天縣縣令。

杜甫天寶初年應考進士沒有考中。天寶末年,獻上自己寫的《三大禮

賦》。玄宗認為這賦寫得很奇妙,就召喚他來考作文,并授給他京兆府

兵曹參軍一職。天寶十五年,安祿山攻陷京師,肅宗在靈武征兵。杜甫

從京城趁夜逃奔到河西地區(qū),在彭原郡拜見肅宗,被封為右拾遺。房葩

平民時和杜甫很友好,當時房璃擔任宰相,向肅宗請求親自率領軍隊討

伐叛賊,帝準許他。這一年的十月,房培的軍隊在陳濤斜被打敗。第二

年春,培被罷去宰相一職。杜甫上奏說房培還是有才干的,不應該被罷

免3肅宗生氣,貶房瑁當刺史,從京城趕出杜甫去擔任華州司功參軍0

當時京城地區(qū)動亂流離,糧食一下子變得很貴,杜甫寄住在成州同谷縣,

只得自己背柴火采集橡栗,餓死的兒女有兒個人。一段時間之后,被召

回補任京兆府功曹。

上元二年冬,黃門侍郎、鄭國公嚴武鎮(zhèn)守成都,奏明皇上讓杜甫擔任

節(jié)度參謀、檢校尚書JL部員外郎,并賜給他緋魚袋。嚴武與杜甫是世交,

對杜甫的待遇十分豐厚,但杜甫性格狹窄浮躁,沒什么氣量,憑著恩情

放縱不羈。曾經(jīng)趁酒醉登上嚴武的坐榻,瞪著眼睛看著嚴武曰:“你父

親嚴挺之居然有你這樣的兒子!”嚴武雖然也是急躁暴戾,卻也不認為

他忤逆。杜甫在成都的浣花村種竹子,枕靠著長江建造房屋,盡情喝酒,

長嘯詠唱,和一些田地里的粗野倫夫一起親昵地游逛,沒什么拘束檢點。

嚴武拜訪他,他有時也不戴好官帽,他就是這樣傲慢胡亂。永泰元年夏,

嚴武去世,杜甫就沒有依靠的人了。到了郭英乂代替嚴武鎮(zhèn)守成都,英

乂是武夫,又很粗暴,杜甫不能探望拜見,就游歷東蜀去依附高適。到

了之后,高適卻去世了,這一年,崔寧殺死英乂,楊子琳攻陷西川,蜀

中很亂。杜甫就帶著他的家人到荊、楚地區(qū)躲避戰(zhàn)亂,乘著扁舟下三峽,

但是還沒靠岸而江陵就動亂,于是溯流而上沿著湘江漂泊,游歷衡山,

寄居在耒陽。杜甫曾游覽未陽的岳廟,被洪水阻隔,十多天都得不到食

物。耒陽的聶令知道這個消息,就親自劃著船去迎接杜甫回來。永泰二

年,杜甫吃牛肉白酒,一個晚上就死在了耒陽,當時年紀只有五十九歲。

杜甫的兒子宗武,流落在湖、湘過世。元和年間,宗武的兒子嗣業(yè),

從耒陽遷走杜甫的棺柩,回葬在偃師縣西北首陽山前。

37、杜甫傳2

甫,字子美,少貧不自振,客吳越、齊趙間。李邕奇其材,先往見之。

舉進士不中第,困長安。

天寶十三載,玄宗朝獻太清宮,饗廟及郊,甫奏賦三卷。帝奇之,使

待制集賢院,命宰相試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衛(wèi)率府胄曾參軍。

數(shù)上賦頌,因高自稱道,且言:“先臣恕、預以來,承儒守官十一世,

迨審言,以文章顯中宗對。臣賴緒業(yè),自七歲屬辭,且四十年,然衣不

蓋體,常寄食于人,竊恐轉死溝壑,伏惟天子哀憐之。若令執(zhí)先臣故事,

拔泥涂之久辱,則臣之述作雖不足鼓吹《六經(jīng)》,至沉郁頓挫,隨時敏

捷,揚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棄之?”

會祿山亂,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肅宗立,自郵州羸服欲奔行在,

為賊所得。至德二年,亡走鳳翔上謁,拜右拾遺。與房瑁為布衣交,以

客董廷蘭,罷宰相。甫上疏言:“罪細,不宜兔大臣?!暗叟?,詔三司

親問。宰相張鎬曰:“甫若抵罪,絕言者路?!钡勰私?。甫謝,且稱:

“瑁宰相子,少自樹立為醇儒,有大臣體,時論房瑁才堪公輔,陛下果

委而相之。觀其深念主憂,義形于色,然性失于簡??崾裙那?,廷蘭托

瑁門下,貧疾昏老,依倚為非,瑁愛惜人情,一至玷污。臣嘆其功名未

就,志氣挫妞,覬陛下棄細錄大,所以冒死稱述,涉近訐激,違忤圣心。

陛下赦臣百死,再賜骸骨,天下之幸,非臣獨蒙。“然帝自是不甚省錄。

時所在寇奪,甫家寓邸,彌年艱霎,孺弱至餓死,因許甫自往省視。

從還京師,出為華州司功參軍。會嚴武節(jié)度劍南東、西川,往依焉。武

再師劍南,表為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V式以世舊,待甫甚*,親至其

家。甫見之,或時不巾,而性褊躁傲誕,嘗醉登式床,喳視日:“嚴挺

之乃有此兒!”武亦暴猛,外若不為忤,中銜之。一日欲殺甫及梓州刺

史章彝,集吏于門。武將出,冠鉤于簾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獨

殺。武卒,崔阡等亂,甫往來梓、夔間。因客耒陽。令嘗饋牛炙白酒,

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

甫曠放不自檢好論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與李白齊名時號“李杜”數(shù)嘗

寇亂挺節(jié)無所污為歌詩傷時梯弱情不忘君人憐其忠云。

(《新唐書?杜甫傳》)

譯文:

杜甫字子美,少時家貧不能夠養(yǎng)活自己,旅居于吳、越、齊、趙之地。

李邕對他的才學感到驚奇,先前去見他。參加科舉考試落第,困居長安。

天寶十三年,唐玄宗朝拜獻祭于太清宮,祭祀天地和祖宗,杜甫進獻

了三篇賦?;噬蠈@幾篇賦感到驚奇,讓他在集賢院等待詔命。命令宰

相考試文辭,提拔為河西尉,杜甫沒有接受任職,后來改為右衛(wèi)率府胄

曹參軍。(杜甫)多次獻上賦和頌(兩種文體),于是就自己大力贊揚

自己,并且說:“臣的先祖恕、預以來,繼承儒學保有官位十一代,等

到(祖父)審言時,憑文章顯揚于中宗時。臣依賴繼承的祖業(yè),從七歲

開始寫文章,將近四十年,然而衣不蔽體,常??咳私訚?,私下里

擔心會死在荒郊外,還希望皇上同情?、憐愛我。如果讓臣繼承先祖的舊

業(yè),改變地位低下的長時間的屈辱,那么臣的著述,即使不足以宣揚六

經(jīng),極為含蘊深刻、感情抑揚,切合時宜、文思敏捷,可以企望趕得上

揚雄、枚皋“有這樣的臣子,陛下怎能忍心舍棄呢?”

適逢安祿山叛亂,右甫避亂奔走于涇、渭等三江流域。唐肅宗即位,

杜甫疲困衰弱想要從都州投奔皇帝臨時的臨時駐地。(中途)被寇賊捉

住。后來杜甫逃了出來,逃往鳳翔拜謁唐肅宗,被授右拾遺的官職。杜

甫和房培是平民之交,房琬因為受他的門客董延蘭(牽累),被罷黜了

宰相職務。杜甫上疏說:“罪行小,不應該罷免大臣?!碧泼C宗大怒,

召見三司來質(zhì)問。宰相張鎬說:“如果讓杜甫抵罪,這是在斷絕言路。”

唐肅宗(怒氣)才緩解,杜甫謝罪說“琬,是宰相的兒子,年輕時就建

立有遠大理想要成為純?nèi)?,有大臣的體器。時人認為房琬有三公之才。

陛下果然委以宰相一職。我看他深切地為陛下?lián)鷳n,形色中顯出大義,

可是他的性情有些傲慢,我感嘆他功名沒成,志氣被挫敗,非分地希望

陛下您棄小錯取大德,所以冒著死罪稱述,我直言激怒、違背了圣意。

陛下赦免了罪當百死的我,又賜我還鄉(xiāng),這是天下的大幸,不僅我獨自

蒙受圣恩。”這樣皇帝從此很少和錄用人才了。

當時,杜甫所在的地方到處是盜寇搶掠,而杜甫家眷寓居于那州,生

活終年艱難貧窮,小兒子甚至被餓死。于是杜甫自身前往邸州探視。從

京城回來,出任華州司功參軍一職。適逢嚴武統(tǒng)轄劍南東西二川兵馬,

杜甫前往歸附他。嚴武再次統(tǒng)領劍南時,表薦杜甫為參謀,檢校工部員

外郎。嚴武因為與杜甫是世交老友,對待杜甫非常友好,親自到杜甫家

探望。杜甫見嚴武,有時竟不穿衣服,而性格褊狹放誕,曾經(jīng)酒醉登上

嚴武床,瞪著眼說:“對挺之竟然有這樣的兒子”,嚴武也是暴躁勇猛

的人,表面上看不在意,可是內(nèi)心恨杜甫。有一天想要殺杜甫和梓州刺

史章舞.將出去的時候,帽子被簾子的鉤鉤住好幾次,左右的人(把這

件事)告訴嚴武的母親,嚴武的母親跑去相救嚴武才作罷,只殺了章彝。

嚴武死后,崔阡等作亂,杜甫往來于梓州、夔州之間。于是客居耒陽,

當?shù)乜h令送給他牛肉和。酒,一天大醉后死去,時年五十九。

杜甫為人曠達放蕩不能自我約束,喜好談論天下的大事,高談而不

貼合實際。年輕時與李白齊名,當時號稱為“李杜”。多次飽嘗寇賊作

亂的痛苦,堅持自己的氣節(jié)不被玷污。做詩歌,感傷世事同情弱者,忠

誠不忘君主,人們愛他的忠義。

38、白居易傳

白居易,字樂天,其先蓋太原人。居易敏悟絕人,工文章。未冠,謁

顧況。況,吳人,恃才少所推可,見其文,自失日:“吾謂斯文遂絕,

今復得子矣!“貞元中,擢進士、拔萃皆中。元和元年,對制策乙等,

調(diào)登屋尉,為集賢校理,月中,召入翰林為學士。遷左拾遺。四年,天

子以旱甚,下詔有所蠲貸,振除災憐。居易見詔節(jié)未詳,即建言乞盡免

江淮兩賦,以救流瘠,且多出宮人。憲宗頗采納。李師道上私錢六百萬,

為魏征孫贖故第,居易言:“征任宰相,太宗用殿材成其正寢,后嗣不

能守,陛下猶宜以賢者子孫贖而賜之。師道人臣,不宜掠美?!钡蹚闹?。

度支有囚系^鄉(xiāng)獄,更三赦不得原。又奏言:“父死,緊其子,夫久系,

妻嫁,債無償期,禁無休日,請一切兔之?!弊鄮资嗌?,益知名。后

對殿中,論執(zhí)強鰥,帝未諭,輒進曰:“陛下誤矣?!暗圩兩?,罷,謂

李絳日:“是子我自拔擢,乃敢爾,我叵堪此,必斥之!”絳曰:“陛

下啟言者略,故群臣敢論得失°若釉之,是箝其門,使自為謀,非所以

發(fā)揚盛德也。”

帝悟,待之如初。歲滿當遷,帝以資淺,且家素貧,聽自擇官。居易

請如姜公輔以學士兼京兆戶曹參軍,以便養(yǎng),詔可。明年,以母喪解,

還,拜左贅善大夫。河朔復亂,賊取弓高,絕糧道。于是,天子荒縱,

宰相才下,賞罰失所宜,坐視賊,無能為。居易雖進忠不見聽乃丐外迂

為杭州刺史始筑提捍錢塘湖鐘泄其水溉田千頃復浚李泌六井民賴其汲復

拜蘇州刺史,病兔。六年,卒,年七十五,贈尚書右仆射,宣宗以詩吊

之。遺命薄葬,毋請謚,居易于文章精切,然最工詩。至數(shù)千篇,當時

士人爭傳。

(節(jié)選自《新唐書?白居易傳》)

譯文:

白居易,字樂天,他的祖先是太原人。居易聰敏超人,擅長作文章。

未成年時,謁見顧況。頑況,是吳人,倚仗才華很少推重稱贊別人,見

了白居易的文章,脫口而出說:“我以為文人已經(jīng)滅絕了,如今又得到

了你!”貞元年間,白居易應考進士、拔萃科都中。元和元年,對制策

為乙等,調(diào)任熬屋尉,任集賢校理,在這個月中,召白居易入翰林院任

學士。升任左拾遺。元和四年,天子因旱情嚴重,下詔適當減免借貸,

賑濟、解除災害。白居易見詔文細節(jié)不夠具體詳備,便建議乞請全部免

除江、淮兩賦,以救助逃荒的饑民,并多放出一些宮里人。憲宗認真采

納。李師道進獻私錢六百萬,為魏徵的孫子贖回舊宅,白居易說:“魏

徵任宰相,太宗用造殿堂的材料修成他的正室,后代不能守得住,陛下

也應當因他是賢者的子孫贖回并賜還給他。李師道作為臣下,不應當掠

取美名。”皇帝同意。度支司有囚犯拘禁在^鄉(xiāng)獄中,經(jīng)過三次大赦沒

有得到寬免。白居易又上奏說:“父親死去,拘禁他的兒子,丈夫長久

拘禁,妻子改嫁,債務沒有償還的日期,囚禁沒有休止的日子,請求完

全赦免他?!卑拙右滓还采献嗍啻巫嗾拢又?。后來白居易在殿

中答對時,辯論剛正鰻直,帝不理解,就進言說:“陛下錯了。”皇帝

不高興,答對結束后,皇帝對李絳說:“這個人是我親自提拔的,卻敢

這樣,我不堪忍受他這樣做,一定趕走他(貶逐)!”李絳說:“陛下

開啟進言之路,所以群臣敢于議論得失。如果貶黜他們,這是封住(堵

寒)他們的口,使他們?yōu)樽陨碇\劃,這不是用來彰顯皇上高尚品德的做

法?!被实垲I悟,對待白居易如同當初。白居易任職期滿應當升官,皇

帝認為他資歷淺,而且家庭一向貧困,允許他自己選擇官職。白居易請

求如同姜公輔以學士兼任京兆戶曹參軍,以便奉養(yǎng)(家人),下詔許可。

第二年,白居易因母親去世解官,守喪期滿還朝,授任左贊善大夫。河

朔再次出現(xiàn)叛亂,叛賊攻取弓高,斷絕糧道。在這時候,天子迷亂放縱,

宰相才能低下,賞罰不當,坐視賊兵,無能為力。白居易雖然進諫忠言,

卻不被皇帝聽取,就乞請調(diào)任外官。白居易任杭州刺史,開始修筑堤壩

保護錢塘湖,用錢塘湖蓄洪和放水,灌溉千頃農(nóng)田。又治理疏通李泌六

井,民眾依賴它飲用。又授任蘇州刺史,因病官。六年,去世,終年七

十五歲,追贈尚書右仆射,宣宗寫詩悼念他。白居易留下遺言要求薄葬,

不請求謚號。白居易寫文章精細確切,但最擅長作詩。達到數(shù)千篇,當

時士人爭相傳誦。

39、白居易傳

居易字樂天,太原下邦人。弱冠,名未振,觀光上國,謁顧況。況,

吳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謔之曰:“長安百物皆貴,居大不易?!奔坝[

詩卷,至“禹禹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乃

嘆日:“帝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難。老夫前言戲之爾?!必懺辏?/p>

中書舍人高郢下進士、拔萃,皆中,補校書郎。元和元年,作樂府及詩

百余卷,規(guī)諷時事,流聞禁中。上悅之,召拜翰林學士,歷左拾遺。時

盜殺宰相,京師洶洶。居易首上疏,請亟捕賊。權貴有嫌其出位怒俄有

言居易母墮井死而賦《新井篇》言既浮華行不可用貶江州司馬。初以勛

庸①暴露不宜,實無他腸,怫怒奸黨,遂失志。亦能順適所遇,托浮屠

死生說息形骸者。久之,轉中書舍人,知制誥。河朔亂,兵出無功,又

言事,不見聽,乞外,除為杭州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