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水氣病脈證并治第十四,概 述,【概念】 水氣?。褐阁w內(nèi)較多的清稀水飲潴 留,泛溢于肌膚,引起以水 腫為主癥的一類疾病。,【形成】 內(nèi)經(jīng)中水氣病稱為水。 陰陽別論“三陰結(jié)謂之水” 水熱穴論“腎者胃之關也,關門不利, 故聚水而從其類也。”,【鑒別】 相同:二者均屬水液代謝失調(diào)引起的疾病,均與肺脾腎、三焦、膀胱關系密切。 不同: 痰飲病其形成關鍵在于水谷不化精微,反而停聚,成為痰飲。主要是運化失常,其責在脾。臨床特征:水停局部。 水氣病其成因是陽氣衰微,水停不化,泛溢周身而成水腫,主要是氣化失常,其責在腎。臨床特點:泛溢周身。,濕病內(nèi)因陽氣不足,感受濕邪, 兼風挾寒。臨床特征:身體 痛重,肌肉關節(jié)疼
2、痛。,【分類】 1.風水 2.皮水 3.正水 4.石水 5.黃汗,原 文 解 析,一、成因 1.風邪襲表,肺郁水泛 【原文】 脈浮而洪,浮則為風,洪則為氣。風氣相博,風強則為隱疹,身體為癢,癢為泄風,久為痂癩,氣強則為水,難以俯仰。風氣相擊,身體洪腫,汗出乃愈。惡風則虛,此為風水;不惡風者,小便通利,上焦有寒,其口多涎,此為黃汗。(2),脈浮風為陽邪 風氣相博 洪 水氣盛于外 風強則為隱疹 癢為泄風 久為痂癩病久病重,風邪偏勝, 衛(wèi)氣抗風邪于外,【解析】,氣強則為水 難以俯仰 身體洪腫 汗出乃愈 因勢利導,水濕甚而溢于肌表, 肺失宣降,惡風則虛 此為風水 不惡風 小便通利 上焦有寒 其口多涎,
3、風性開泄腠理 風水,上焦寒濕, 未影響膀胱氣化,黃汗,2.水熱互結(jié),氣化不利 【原文】 趺陽脈當伏,今反數(shù),本自有熱,消谷,小便數(shù),今反不利,此欲作水。(7) 寸口脈浮而遲,浮脈則熱,遲脈則潛,熱潛相搏,名曰沉。趺陽脈浮而數(shù),浮脈即熱,數(shù)脈即止,熱止相搏,名曰伏。沉伏相搏,名曰水。沉則絡脈虛。伏則小便難,虛難相搏,水走皮膚,即為水矣。(8),【解析】 趺陽脈當伏趺陽脈夾足背兩筋之間 今反數(shù) 本自有熱,消谷 小便數(shù) 今反不利 此欲作水,胃 熱 膀胱熱,水熱互結(jié), 影響膀胱氣化,寸口脈浮 遲 趺陽脈浮 數(shù) 沉伏相搏 水 沉則絡脈虛 伏則小便難,浮脈則熱陽脈 熱潛 遲脈則潛陰脈 相搏,沉,邪氣 內(nèi)伏
4、,浮脈即熱 熱止 數(shù)脈即止 相搏,伏熱邪深伏,中上二焦之熱相合, 熱盛損傷脾肺,虛難相搏 水走皮膚,水熱互結(jié), 不循常道,3.肺脾失調(diào),腎虛水泛 【原文】趺陽脈當伏,今反緊,本自有寒,疝瘕,腹中痛,醫(yī)反下之,下之即胸滿短氣。(6) 寸口脈弦而緊,弦則衛(wèi)氣不行,即惡寒,水不沾流,走于腸間。 少陰脈緊而沉,緊則為痛,沉則為水,小便即難。(9) 問曰:病下利后,渴飲水,小便不利,腹?jié)M因腫者,何也?答曰:此法當病水,若小便自利及汗出者,自當愈。(12),【解析】(6) 趺陽脈當伏 今反緊 疝瘕,腹中痛 本自有寒 醫(yī)反下之 下之即胸滿短氣,寒者當與溫藥,苦寒攻下,重傷陽氣, 脾肺陽虛,水寒氣逆,【解析】
5、(9) 寸口脈弦而緊 寒氣外束,衛(wèi)陽被郁 惡寒 水不沾流 走于腸間,肺氣不利,通調(diào)失司,水液不能敷布濡養(yǎng)臟腑,也不能下輸膀胱,水潴腸間,少陰脈緊而沉 緊則為痛 沉則為水 小便即難,氣化不利小便不利 陽虛生寒身疼,腎 陽 虛,4.血病及水,水病及血 【原文】師曰:寸口脈沉而遲,沉則為水,遲則為寒,寒水相搏,趺陽脈伏,水谷不化,脾氣衰則鶩溏,胃氣衰則身腫。少陽脈卑,少陰脈細,男子則小便不利 ,婦人則經(jīng)水不通;經(jīng)為血,血不利則為水,名曰血分。(19),【解析】 寸口脈沉水 遲寒 趺陽脈伏 鶩溏 脾胃氣衰 身腫,陽氣被遏,肺氣不宣 治節(jié)失常,水溢肌膚,少陽脈卑三焦氣化失司 男子小便不利 少陰脈細腎虛
6、女子經(jīng)水不通 血不利 水腫血分,【原文】問曰:病有血分水分,何也?師曰:經(jīng)水前斷,后病水,名曰血分,此病難治;先病水,后經(jīng)水斷,名曰水分,此病易治。何以故?去水,其經(jīng)自下。(20),【解析】 先經(jīng)閉 后水腫 先水腫 后經(jīng)閉,瘀血阻滯水道血分難治 水邪阻滯血道水分易治,5.氣分病成因 【原文】 師曰:寸口脈遲而澀,遲則為寒,澀為血不足。趺陽脈微而遲,微則為氣,遲則為寒,寒氣不足,則手足逆冷。手足逆冷則營衛(wèi)不利,營衛(wèi)不利,則腹?jié)M脅鳴相逐;氣轉(zhuǎn)膀胱,營衛(wèi)俱勞;陽氣不通即身冷,陰氣不通即骨痛;陽前通則惡寒,陰前通則痹不仁。陰陽相得,其氣乃行,大氣一轉(zhuǎn),其氣乃散,實則失氣,虛則遺尿,名曰氣分。(30),
7、【解析】 病機:上中二焦陽氣不足, 氣血俱虛,寒氣凝滯。 癥狀:腹?jié)M腸鳴,手足逆冷,身疼麻木。 治則:調(diào)和陰陽,溫運陽氣。,二、分類與辨證: 1.四水與黃汗 【原文】師曰:病有風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黃汗。風水其脈自浮,外證骨節(jié)疼痛,惡風;皮水其脈亦浮,外證跗腫,按之沒指,不惡風,其腹如鼓,不渴,當發(fā)其汗;正水其脈沉遲,外證自喘;石水其脈自沉,外證腹?jié)M不喘。黃汗其脈沉遲,身發(fā)熱,胸滿,四肢頭面腫,久不愈,必致癰膿。(1),【原文】寸口脈沉滑者,中有水氣,面目腫大,有熱,名曰風水。視人之目窠上微擁,如蠶新臥起狀,其頸脈動,時時咳,按其手足上,陷而不起者,風水。(3) 太陽病,脈浮而緊,法
8、當骨節(jié)疼痛,反不疼,身體反重而痠。其人不渴,汗出則愈,此為風水。惡寒者,此為極虛發(fā)汗得之??识粣汉?,此為皮水。身腫而冷,狀如周痹,胸中窒,不能食,反聚痛,暮躁不得眠,此為黃汗。痛在骨節(jié)??榷豢收?,此為脾脹,其狀如腫,發(fā)汗即愈。然諸病此者,渴而下利,小便數(shù)者,皆不可發(fā)汗。(4),【解析】 (1)風水: 脈浮 病邪:風邪襲表 病位:因風致水,水濕之邪在表 惡風 風邪襲表 骨節(jié)疼痛 水濕流注關節(jié) 經(jīng)脈不通 寸口脈沉滑水氣互結(jié),水犯于上,風水第一個特點: 惡風關節(jié)疼痛,面目腫大風水上犯 有熱衛(wèi)氣被水濕郁遏 視人之目窠上微壅 如蠶新臥起狀 按其手足上 陷而不起,風水上壅,水濕之邪,泛溢四肢 搏
9、結(jié)于手足肌膚間,風水病第三個特點:起病急驟,發(fā)展迅速,風水病的第二個特點:面先腫 面腫甚,其頸脈動水濕犯胃 時時咳風水犯肺 表證:脈浮發(fā)熱,惡風,骨節(jié)疼痛 水腫:先面目腫大,繼按其手足上 陷而不起,風水癥狀,以風命名,突出了風的特點: 表證 面目腫大 發(fā)展迅速 病機:內(nèi)有水氣,外有風邪 風水相激,溢于肌膚,(2)皮水 其脈亦浮病位:水停皮中,水濕 浸漬于表 其脈沉皮水為病 脈得諸沉,當責有水 足跗,下肢腫 外證跗腫 跗通浮 皮水為病,四肢腫,水濕阻遏脈道,脾主四肢,特點:按之沒指 腫勢甚 全身性 一身面目洪腫 發(fā)病緩慢 不惡風不兼風邪 其腹如鼓脾失運化,水濕阻滯 脾絡及氣機, 水停皮中,尚未影
10、響津液上承 不渴 里無郁熱 脾虛不能運化水濕 小便不利 肺虛不能通調(diào)水道,病位:脾、肺 病機:脾肺氣虛,健運失職,治節(jié)失 權, 水氣妄行,溢于肌膚。,風水與皮水異同,(3)正水 其脈沉遲,外證自喘。 沉里陽不足 其脈 遲寒水 外證自喘水氣犯肺,肺失宣降 正水:其本在脾腎,其標在肺 腹?jié)M(省文)脾腎陽虛,運化無權,脾腎陽虛 水濕停蓄,(4)石水 其脈自沉,外證腹?jié)M不喘。 其脈自沉水氣沉結(jié)于下 外證腹?jié)M水氣結(jié)于少腹 不喘水聚于下,未波及于上 病機:腎陽衰微,陰寒水濕之邪 凝結(jié)下焦,正水與石水的異同,(5)黃汗 脈沉遲水濕內(nèi)郁,營氣被阻 癥狀 身發(fā)熱衛(wèi)郁營熱 胸 滿脾虛濕停而上犯 四肢頭面腫水濕泛溢
11、肌膚,病機:營衛(wèi)郁熱,濕熱交蒸 治法: 衛(wèi)郁營熱 調(diào)和營衛(wèi) 芪芍桂酒湯 固表祛濕 表虛濕遏 兼泄營熱 氣虛濕盛陽郁桂枝加黃芪湯 補氣調(diào)和營衛(wèi) 宣陽逐濕,2.五臟水 (經(jīng)絡辨證) (1)心水其身重而少氣,不得臥, 煩而燥,其人陰腫。 病機:心陽虛,不能下交于腎,腎水不 得制約,溢于前陰而為腫。,(2)肝水其腹大,不能自轉(zhuǎn)側(cè),脅下 腹痛,時時津液微生,小便續(xù)通。 病機:脅為肝之府,肝氣通于腹,水氣阻 于肝絡,肝經(jīng)氣血郁滯。 (3)肺水其身腫,小便難,時時鴨 溏。 病機:肺氣不行則大腸傳化失調(diào)。,(4)脾水其腹大,四肢苦重,津液不 生,但苦少氣,小便難。 病機:脾陽虛不能運化水濕,四肢 為脾所困。
12、(5)腎水其腹大,臍腫腰痛,不得 溺,陰下濕如牛鼻上汗,其 足逆冷,面反瘦。 病機:腎虛陽氣不能下達。,三、治法 1、利小便,發(fā)汗: 【原文】師曰:諸有水者,腰以下腫, 當利小便;腰以上腫,當發(fā)汗 愈。(18),【解析】 腰以下腫在下在里利小便 腰以上腫在上在表發(fā)汗,因勢利導法,2、攻下逐水 【原文】 夫水病人,目下有臥蠶,面 目鮮澤。脈伏,其人消渴。 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脈 沉絕者,有水,可下之。(11),【解析】 夫水病人 目下有臥蠶 陽水,實證 面目鮮澤 脈伏里水已成,水腫加重, 脈由沉轉(zhuǎn)伏。,陽氣被阻,津不上承 其人消渴 郁熱傷津 病水腹大 水積腹內(nèi) 小便不利 氣化不行 脈沉絕里水甚
13、,脈氣沉伏難外達。 可下之可攻之峻下逐水法,3.先后緩急治則【原文】問曰:病者苦水,面目身體四肢皆腫,小便不利,脈之,不言水,反言胸中痛,氣上沖咽,狀如炙肉,當微咳喘,審如師言,其脈何類? 師曰:寸口脈沉而緊,沉為水,緊為寒,沉緊相搏,結(jié)在關元,始時尚微,年盛不覺,陽衰之后,榮衛(wèi)相干,陽損陰盛,結(jié)寒微動,腎氣上沖,喉咽塞噎,脅下急痛。醫(yī)以為留飲而大下之,氣擊不去,其病不除。后重吐之,胃家虛煩,咽燥欲飲水,小便不利,水谷不化,面目手足浮腫。又與葶藶丸下水,當時如小差,食飲過度,腫復如前,胸脅苦痛,象若奔豚,其水揚溢,則浮咳喘逆。當先攻擊沖氣,令止;乃治咳,咳止,其喘自差。先治新病,病當在后。(2
14、1),【解析】 案例式: (1)水氣病 形成 過程,年輕時水寒之氣結(jié)聚下焦, 但邪輕體壯未發(fā)。,中年陽氣漸衰,陰寒漸盛, 下焦伏飲挾腎氣上沖,癥見喉咽塞噎,脅下急痛,(2)誤治 誤下傷陽 變化 誤吐傷中 過利 + 食飲不節(jié) 復腫 (3)復雜病癥治宜先后緩急 先治沖氣 再治咳 后治水氣本病,陽氣虛, 水飲不化,面目手足浮腫,四、證治 1、風水 (1)風水挾熱 【原文】風水惡風,一身悉腫,脈浮而 渴續(xù)自汗出,無大熱,越婢湯 主之。 (23),【解析】 風水惡風 脈 浮 一身悉腫因風致水,風水相激 泛溢肌膚 而 渴風邪傷津,表邪化熱,風邪襲表,表證,風性疏泄 續(xù)自汗出 熱迫汗出 肌表無大熱 無大熱
15、但可有輕度發(fā)熱 熱隨汗泄,治法:發(fā)汗行水清熱 方藥:越婢湯 麻黃六兩 生姜三兩 石膏半斤 甘草二兩 大棗12枚,發(fā)汗解表,散水 發(fā)越水氣,清熱 和中益胃,加減: 惡風者惡風甚者,乃衛(wèi)陽虛,加 炮附子,助陽實表 風水加術水濕太盛,加白術 健脾燥濕,(2)風水表虛 【原文】風水,脈浮身重,汗出惡 風者,防己黃芪湯主之。 腹痛加芍藥。(22),【解析】 脈 浮風邪襲表 身 重水濕淫表 風水表虛 汗出惡風表虛不固 治法:固表利水 方藥:防己黃芪湯,黃芪一兩一分益氣固表 防己一兩祛風行水 白術七錢半 健脾祛濕 甘草半兩 和中 生姜四片、大棗一枚 調(diào)和營衛(wèi) 腹痛者肺虛不制木,木無所制而乘土 加芍藥緩急止痛
16、利水,利水消腫,助黃芪固表 助防己利水,越婢湯與防己黃芪湯鑒別,2、皮水 (1)皮水挾熱 【原文】里水者,一身面目洪腫,其脈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越婢加術湯主之。(5),【解析】 里水即皮水 脾虛不能運化水濕 一身面目洪腫 肺氣不宣,失于通調(diào) 其脈沉水氣內(nèi)盛 小便不利水不下輸膀胱,治法: 發(fā)汗行水,清熱除濕 方藥: 越婢加術湯 “假令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 倒裝、插筆,(2)皮水表實 【原文】里水,越婢加術湯主之; 甘草麻黃湯亦主之。(25),【解析】 里水病在于里,非外感而來。 當見:一身面目洪腫,脈沉等癥。,治法: 越婢加術湯挾里熱有汗口渴 發(fā)汗
17、行水,兼清里熱 甘草麻黃湯無里熱無汗口不渴 發(fā)汗行水,(3)皮水陽郁 【原文】皮水為病,四肢腫,水氣在皮 膚中,四肢聶聶動者,防己茯 苓湯主之。(24),【解析】 皮水為病即第一條; 四肢腫脾病則水濕潴留于四肢皮膚 水氣在皮膚中 四肢聶聶動者,衛(wèi)陽被郁 正邪交爭,治法:助衛(wèi)通陽化氣,分消水濕 方藥:防己茯苓湯 防己三兩 茯苓六兩 桂枝三兩 黃芪三兩 甘草二兩,利水 通陽利水 益氣助衛(wèi)通陽利水 益氣健脾,防己黃芪湯與防己茯苓湯鑒別,(4)皮水厥逆 【原文】厥而皮水者,蒲灰散主之。(27),【解析】 水氣阻遏陽氣 厥四肢厥逆 不能達于四肢 皮水見第一條,治法:利水通陽,清熱化瘀 方藥:蒲灰散 蒲黃
18、半分利水消瘀 滑石三分清熱利濕,清里熱 利小便,3、正水與風水 【原文】水之為病,其脈沉小,屬少 陰;浮者為風,無水虛脹 者,為氣。水,發(fā)其汗即 已。脈沉者宜麻黃附子湯; 浮者宜杏子湯。(26),【解析】 水之為病 其脈沉小 屬少陰 浮者為風,風水,腎陽虛,不能 化氣行水正水,水 發(fā)其汗即已 脈沉者兼喘為正水腎陽虛: 發(fā)汗溫經(jīng) 顧護腎陽 脈浮者兼咳為風水 發(fā)汗宣肺 除風祛水,水氣在表,可用汗法,麻黃附子湯 杏子湯,4、氣分病 (1)陽虛陰凝 【原文】 氣分,心下堅,大如盤,邊 如旋杯,水飲所作,桂枝去 芍藥加麻辛附子湯主之。 (31),【解析】 心下堅 大如盤 水飲之邪與氣結(jié)于胃脘 邊如旋杯 病機:寒凝氣滯 治法:溫經(jīng)通陽,宣散水氣,方藥:桂枝去芍藥加麻辛附子湯 麻黃二兩 附子一枚 溫經(jīng)散寒 細辛二兩 桂枝三兩 生姜三兩 甘草二兩 大棗12枚,通陽化氣 調(diào)中,(2)脾虛氣滯 【原文】心下堅,大如盤,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中國奶嘴夾市場調(diào)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前防塵蓋市場調(diào)查研究報告
- 廣州廣東廣州海洋地質(zhì)調(diào)查局招聘交流選調(diào)人員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至2031年中國脫水提升機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測油液位計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檸檬梅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家用迷你型數(shù)字電視機頂盒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光電纜附件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全面雙絲光針織面料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不銹鋼不粘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多源數(shù)據(jù)整合
- 新人教版高中數(shù)學必修第二冊第六章平面向量及其應用教案 (一)
- 《預防流感》主題班會教案3篇
- 校園招聘活動策劃方案(6篇)
- 期末 (試題) -2024-2025學年教科版(廣州)英語四年級上冊
- 解讀國有企業(yè)管理人員處分條例課件
- 湖南省長沙市一中2024-2025學年高一生物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含解析
- 小孩使用手機協(xié)議書范本
- 榆神礦區(qū)郭家灘煤礦(700 萬噸-年)項目環(huán)評
- 2024年200MW-400MWh電化學儲能電站設計方案
- 余土外運施工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