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政治下冊第三單元我們的文化、經(jīng)濟權利第六課終身受益的權利第1框知識助我成長課件新人教版1.ppt_第1頁
八年級政治下冊第三單元我們的文化、經(jīng)濟權利第六課終身受益的權利第1框知識助我成長課件新人教版1.ppt_第2頁
八年級政治下冊第三單元我們的文化、經(jīng)濟權利第六課終身受益的權利第1框知識助我成長課件新人教版1.ppt_第3頁
八年級政治下冊第三單元我們的文化、經(jīng)濟權利第六課終身受益的權利第1框知識助我成長課件新人教版1.ppt_第4頁
八年級政治下冊第三單元我們的文化、經(jīng)濟權利第六課終身受益的權利第1框知識助我成長課件新人教版1.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在我國報道未成年人的案件時 皆用方格陰影隱去未成年人的頭像 這是保護他們的 A 肖像權B 隱私權C 人身權D 姓名權 反饋練習 B 2 青少年在保護自己隱私權的同時 要尊重他人的隱私權 青少年尊重他人的隱私權 就要做到 不偷看他人的日記 不窺探他人的隱私 不私拆他人的信件 不給他人提意見A B C D D 3 小剛和小毛是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最近 小剛把自己的一個秘密告訴了小毛 并要求小毛不外傳 但是第二天全班同學幾乎都知道這一秘密 面對小毛的行為 小剛應該 A 吸取教訓 不在向任何人說出自己的秘密B 以牙還牙 把小毛的秘密也全部抖出來C 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慎重選擇傾訴對象D 跟小毛絕交 因為他這種人不太夠意思 C 人權 人身權利 政治權利 文化權利 經(jīng)濟權利 人權關系圖 第二單元 第三單元 九年級 第三單元我們的文化 經(jīng)濟權利 一個家長和老朋友聊天 談及自己的兒子 家長 我要教育我的兒子 免得他成為愚人 朋友 做得對 要給孩子準備上學用的錢 家長 這筆錢數(shù)目不小啊 夠我買頭毛驢了 朋友 這個幽默故事的寓意是什么 小幽默 如果你買驢 而不讓孩子上學 家里就有兩頭驢了 人如果喪失受教育的機會 就會變得愚笨 跟驢沒有兩樣 知識助我成長 第一框 第六課終身受益的權利 記者問 你放羊做什么 放羊娃回答 放羊掙錢 記者又問 掙錢做什么 放羊娃回答 掙錢娶媳婦 記者再問 娶媳婦做什么 放羊娃說 娶媳婦生娃 記者問 生娃做什么呢 放羊娃回答 生娃放羊 記者陷入了深思 在西北昏黃的天幕下 有這樣一段記者和放羊娃的對話 在當今世界 沒有任何一國受過良好教育的人民是貧窮的 也沒有任何一國愚昧無知的人民是不貧窮的 在民智開啟的地方 經(jīng)濟發(fā)展水到渠成 治貧先治愚 治愚靠教育 什么是 教育 P58 廣義 是以促進人的發(fā)展 社會的進步為目的 以傳授知識 經(jīng)驗為手段 培養(yǎng)人的社會活動 教育是人類文化的一種傳承活動和催化活動 是連接過去和未來的中介 狹義 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機構中 由教育者對受教育者實施的一種有目的 有計劃 有組織的系統(tǒng)影響活動 學校教育 阿韋龍野人 是一個長期流浪在法國南部森林地帶無人照管的男孩 1799年被當?shù)剞r(nóng)民發(fā)現(xiàn) 盡管研究表明他具有并不遜于其他孩子的遺傳稟賦 但無論怎樣培訓和訓練 人性的基本特征和包括語言 理智在內(nèi)的各種屬于人的能力卻再也無法形成 原因不僅在于他在發(fā)育時期與世隔絕 而且還在于受教育的時間開始得太晚 發(fā)音和思維等器官長期沒有得到利用 他作為人的潛能被永遠埋葬在童年期野獸般的生活狀態(tài)中了 故事啟迪 阿韋龍野人 結合故事 設想一下一個人如果不接受教育后果是什么 如果一個人喪失了接受各種教育的機會 錯過了用知識充實頭腦的最佳時機 他作為一個人的潛能被永遠埋葬 就永遠無法補救 這些招聘廣告對你有什么啟示 招聘廣告 招道路清潔工 建筑工地小工若干 身體健壯 月薪700元 某公司招聘工程師 研究生學歷 軟件開發(fā)專業(yè) 月薪5000元化工學院招聘客座教授 除國家工資外 年工資補貼10萬元 配備一套三居室住房 人生是短暫的 要讓短暫的生命發(fā)光 有尊嚴地度過一生 必須接受教育 你對 知識改變命運 是如何理解的 請你說出一些人物事例 你說我說 陳景潤 他原本家境貧寒 在一家雜貨店當學徒 但他并不屈從于命運 而是自強不息 利用晚上自學數(shù)學 后來在清華旁聽 以至后來因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改變了自己的命運甚至讓世界震驚 1933年5月22日 1996年3月19日 漢族 籍貫福建省福州市 中國著名數(shù)學家 20世紀 一個獨特的生命個體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 海倫 凱勒 一個生活在黑暗中卻又給人類帶來光明的女性 一個度過了生命的88個春秋 卻熬過了87年無光 無聲 無語的孤獨歲月的女子 然而 正是這么一個幽閉在聾啞世界里的人 竟然畢業(yè)于哈佛大學 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處處奔走 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機構 為殘疾人造福 被美國 時代周刊 評選為20世紀美國十大英雄偶像 創(chuàng)造這一奇跡全靠一顆不屈不撓的心 1880年6月27日 1968年6月1日 是美國女作家 教育家 慈善家 社會活動家 教育是每個人生活的準備 是獲得獨立生活的必要前提 教育喚起人的潛能 不斷提高和革新自己 從而開辟人性發(fā)展的道路 奠定走向未來的基礎 教育能為人們未來的幸福生活奠基 接受教育能喚醒潛力 發(fā)展才智 擺脫愚昧 增長才干 豐富人生 享受現(xiàn)代文明 在職業(yè)活動和其他活動中獲得成功 P59 P59 P60 教育的重要性 對個人而言 小結 接受教育 掌握知識的益處 學習語文能使我們 陶冶我們的情操 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和科學素養(yǎng) 具備包括閱讀理解和表達在內(nèi)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 以及運用現(xiàn)代技術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學習數(shù)學能使我們 思維縝密 培養(yǎng)仔細認真的品格 是訓練邏輯思維能力的工具 學習物理能使我們 增加看待和處理事務時的理性成份 具有認真 求實和創(chuàng)新的精神 并且使它成為自己的思考習慣和處理事務的原則 說一說 學習地理能使我們 更加熱愛我們幅員遼闊的祖國 正確認識人類與地理環(huán)境的關系 合理安排生產(chǎn)生活 更加合理利用自然資源 為人類謀福利 學習思想品德能使我們 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價值觀 使我們有教養(yǎng) 有理想 有信仰 有熱情 有激情 接受教育 掌握知識的益處 在日本 由于國土狹小 資源貧乏 使日本國民產(chǎn)生了一種危機感 同時也正是由于這種 危機文明 刺激了他們開發(fā)智力資源的熱情 戰(zhàn)后的日本 現(xiàn)在的日本 二戰(zhàn)使日本戰(zhàn)前積累的財富喪失殆盡 戰(zhàn)后經(jīng)濟陷入崩潰的邊緣 有人預言說日本50年都難以恢復元氣 但是 就在這滿目瘡痍的一片廢墟之上 日本創(chuàng)造了世界經(jīng)濟發(fā)展的奇跡 1968年 躍升為資本主義世界僅次于美國的第二經(jīng)濟強國 其原因除了改革和美國的扶持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力發(fā)展教育 重視人才的培養(yǎng) 高度重視教育的結果 為經(jīng)濟的現(xiàn)代化提供了充分數(shù)量的優(yōu)秀工人及科技人才 反思 日本的崛起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日本是戰(zhàn)敗國 為了使日本在戰(zhàn)后適應經(jīng)濟發(fā)展的需要 他們強調要進一步發(fā)展教育事業(yè) 當戰(zhàn)爭剛剛結束 饑餓的人群每天還在排隊購買食物 領取救濟的時候 日本政府就在戰(zhàn)爭的廢墟上果斷實行教育改革 將義務教育由6年延長到9年 大幅度增加教育投資 不僅如此 戰(zhàn)后日本高等教育實行大眾化 不斷增加招生人數(shù) 當時日本人口是美國的一半 而日本的大學生卻與美國相同 正是教育的發(fā)展才有日本戰(zhàn)后經(jīng)濟高速增長的奇跡 日本的崛起對我們有何啟示 日本民眾在閱讀報紙 我國在地鐵內(nèi)看手機的乘客 日本地鐵上的閱讀者 哪張圖片是我國 日本是全世界基礎教育最普及的國家 也是最重視教育的國家 日本實行的是九年一貫制完全免費義務教育 小學入學率一直保持在99 以上 初中畢業(yè)生升入高中的比例為97 左右 大學已經(jīng)進入 全民時代 就是說 想上大學的人都可以上大學 盡管如此 已經(jīng)有40 的大學招不滿名額 日本沒有文盲 每年每人平均看34本書和雜志 人均日訂閱1 2份報紙 這是全世界也少有的 因此日本的國民素質很高 每年全世界對旅游者的評比中 日本人總是名列前茅 2006年日本排位第一 中國排倒數(shù)第三 我國首次公布 中國教育與人力資源問題報告 報告描繪我國人力資源現(xiàn)狀 整體國民素質偏低 中高層次人才嚴重缺乏 與發(fā)達國家與新興國家相比存在較大差距 我國15歲以上公民人均受教育年限僅為7 64年 不到初二水平 與美國100年前相仿 比韓國低近4年 中 韓 美公民受高中教育 大學教育的人口比例圖 中 韓 美受高中教育以上人口比例圖 中 韓 美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圖 1 材料說明了什么問題 2 我國要趕上發(fā)達國家 首先要從哪里入手 科技 經(jīng)濟發(fā)展 教育 基礎 百年大計 教育為本 人口 教育 人口 教育 人才 人口負擔 人力資源 知識改變命運 教育成就未來 對個人而言 對民族 國家而言 教育對個人 對國家的意義 教育的重要性 P60 世界人權宣言 第26條第一款指出 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權利 教育應當免費 至少在初級和基本階段應如此 初級教育應屬義務性質 技術和職業(yè)教育應普遍設立 高等教育應根據(jù)成績而對一切人平等開放 相關鏈接 受教育是一項基本的人權 所謂受教育權 是指公民有從國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機會 以及獲得受教育的物質幫助的權利 什么是 受教育權 P60 我國公民受教育權的主要內(nèi)容 學齡前兒童有接受學前教育的機會 適齡兒童和少年有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的權利 符合一定條件的公民 有接受高級中等教育及繼續(xù)深造 高等教育 的機會 成年人有接受成人教育的權利 公民可以從社會其他合法教育機構 合法途徑接受教育 思考 你已經(jīng)接受了哪些教育 將來還準備接受什么教育 相關鏈接 思考 義務 誰的義務 義務教育 是國家統(tǒng)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 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 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事業(yè) 無論是學生 還是家長 學校 社會 都有法律義務 什么是 義務教育 P61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是我國實施義務教育的法律保障 P61 1986年4月12日 中國開始推行九年制義務教育 相關鏈接 材料 1996年 遼寧丹東31中的學生流失現(xiàn)象比較嚴重 多達50人 學校所在地的鎮(zhèn)政府向各村發(fā)出通知 要求輟學學生返校上課 負責教育的同志挨門挨戶宣傳 義務教育法 動員家長讓孩子復學 但仍然有9名學生沒有去學校報到 秋季開學前 鎮(zhèn)政府在多次說服教育無效的情況下 一紙訴狀告到鎮(zhèn)安區(qū)人民法院 法院經(jīng)過依法審理 向這9名學生的家長下達了裁定書和執(zhí)行通知書 對每位輟學學生家長罰款300元至500元 并強令他們在規(guī)定期間內(nèi)送子女復學 由于法律的有力干預 這9名學生在新學期回到了學校 失學的孩子是靠什么才能重返校園 1 義務教育具有強制性 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其推行和實施 P61 義務教育法第5條 凡年滿6周歲的兒童 不分性別 民族 種族 應當入學接受規(guī)定年限的義務教育 條件不具備的地區(qū) 可以推遲到7周歲入學 義務教育法第11條規(guī)定 父母或其他監(jiān)護人必須使適齡的子女或被監(jiān)護人按時入學 接受規(guī)定年限的義務教育 同時規(guī)定 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招用應該接受義務教育的兒童 少年就業(yè) 材料 二 從2006年秋季開始我國西部地區(qū)義務教育免收學雜費 從2007年開始我國全國實行義務教育免收學雜費 材料 三 2008年 全國部分省市免收農(nóng)村義務教育課本費 2009年 北京廣東等地取消義務教育階段的借讀費 材料 一 從2005年起 免除國家扶貧開發(fā)工作重點縣農(nóng)村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家庭學生的書本費 雜費 并補助寄宿學生生活費 思維拓展 思考 從以上材料中你能獲得哪些信息 2 義務教育具有公益性 即不收學費 雜費 公益性是與免費性聯(lián)系在一起的 P61 3 義務教育具有統(tǒng)一性 在全國范圍內(nèi)實行統(tǒng)一的義務教育 其統(tǒng)一性包括制定統(tǒng)一的義務教育階段課程設置標準 教學標準 建設標準 學生公用經(jīng)費標準等 P61 FrancisBacon 1561 1626 是英國哲學家 思想家 作家和科學家 讀史使人明智 詩歌使人巧慧 數(shù)學使人周密 科學使人深刻 倫理使人莊重 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 凡有所學 皆成性格 培根 弗蘭西斯 培根畫像 世上只有一樣東西是珍寶 那就是知識 世上只有一樣東西是罪惡 那便是無知 知識使人健康成長 教育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 讓我們行動起來 珍惜受教育的權利 履行受教育的義務 教師贈言 本課筆記 一 教育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 二 我們享有受教育的權利 教育的含義 教育的作用 受教育權的含義 義務教育的含義 特征 1 2010年4月18日 胡錦濤總書記在玉樹縣孤兒學校看望震后復課的學生時 在黑板上寫下 新校園 會有的 新家園 會有的 十二個大字 新校園 會有的 這句話充滿了對災區(qū)學生 A 生命健康的呵護B 受教育權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