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常見傳染病癥狀及預防_第1頁
幼兒園常見傳染病癥狀及預防_第2頁
幼兒園常見傳染病癥狀及預防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幼兒園常見傳染病癥狀及預防、治療方法1、麻 疹麻疹 病毒致病,屬于呼吸道傳染病,具有高度傳染性,主要發(fā)生在學齡前。特點:發(fā)熱、皮疹、明顯卡他癥狀。皮疹特點:發(fā)熱3-4天后出疹,3天出齊暗紅色斑丘疹大小不均勻,皮疹、皮粘膜斑,疹間 皮膚正常順向性發(fā)疹 從頭到腳卡他癥狀:流淚、流涕、刺激性咳嗽;發(fā)熱:高熱,癥狀重,病后終身免疫傳染源及隔離期: 病人為傳染源,發(fā)病前2天至出疹后5天有傳染,病人隔離至出疹后 5 天,接觸者隔離3周,病人居住過的屋子開窗通風1小時。2、風疹風疹 是一種癥狀較輕的急性病毒性呼吸道傳染病。傳染源:病人是唯一的傳染源。出疹前5天到出疹后2天的病人均有傳染性?;颊呖凇?鼻、咽部

2、份泌物,血及大小便中均有病毒存在。出疹前后的病人傳染性最強。風疹流行起, 人群中的人多為輕型或隱性感染,同樣具有傳染性。傳播途徑:直接經(jīng)空氣飛沫傳播是主要傳播方式。嬰兒患者排毒時間較長,56個月內(nèi)于唾液、尿、糞便中仍有病毒派出,護理人員與患兒密切接觸可間接傳染。易感人群:多見于15歲兒童,成人也可發(fā)病。在托幼機構易感人群較集中、環(huán)境較擁擠的場所,可出現(xiàn)爆發(fā)流行,病后又較持久的免疫力。臨床表現(xiàn):潛伏期1219天,常以低熱、全身不適及皮疹起病,可伴有咽痛、清咳和流 涕。枕后及耳后淋巴結腫大,病情輕。皮疹于發(fā)熱后很快出現(xiàn),呈充血性斑丘疹,多見于面 部和軀干部,疹間皮膚正常。皮疹23日消退,一般不遺留

3、色素沉著。臨床診斷:風疹常因臨床癥狀輕微而難以診斷,僅在本病有流行時交易做出臨床診斷,皮疹特征是細小色淡、出現(xiàn)較早,全身癥狀輕微,可與麻疹相鑒別。根據(jù)皮疹的特點和突出的咽部癥狀,易于猩紅熱區(qū)分。終身免疫。3、水痘水痘是嬰幼兒或較大一點的兒童易患的一種輕癥急性傳染病,傳染性很強,病原體是水痘帶狀皰疹組病毒。傳染源為急性期病人,可通過飛沫、唾液、咳嗽傳染給健康兒童,另 外也通過接觸受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衣物等物品傳播。(但因為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對外界環(huán)境抵抗力軟弱, 通過日常生活接觸傳播的機會不大)。水痘的潛伏期一般為 1416天,多發(fā)于26歲的幼兒,除夏季少見外,其它季節(jié)均可發(fā)生,尤以冬春多見。

4、病后獲得終身免疫。到成人期有20%的人可患帶狀皰疹。水痘被感染后23周發(fā)病,起病時,一般癥狀較輕,可有低熱及不適感,體溫在39C以下,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發(fā)熱1 2天出現(xiàn)皮診,首先發(fā)于軀干,逐漸延及頭面部和四肢,呈向心性分布,即軀干多,面部四肢較少,手掌、足跖更少。初為紅色,細小斑丘疹,數(shù)小時后變?yōu)閳A形的,有薄膜包圍的露珠”狀皰疹。大小不一,壁薄易破,周圍有紅暈,有癢感。皰疹液開始清亮而后變混濁。1 3 天后皰疹變干結痂;若無繼發(fā)感染,脫落后不留疤痕。皮疹以軀干、腰、頭皮多見。四肢稀 少,呈向心性分布;常成批出現(xiàn)。在同一時間可見斑疹、皰疹、干痂。口腔粘膜、咽部、眼結膜也可見皰疹,破潰后形成

5、潰疹。如無并發(fā)癥,整個病程約為2周。預防措施:1 接種疫苗:1周歲以上未得過“水痘”的易感人群,均可接種水痘疫苗,疫苗可提供至少14年的長期保護。2 作好預防疫苗的注射工作。3 若發(fā)現(xiàn)患兒,及時作好隔離工作。隔離患兒至皮疹全部結痂變干后為止,對密切 接觸兒檢疫21天。4 經(jīng)常給幼兒洗澡、 換衣服,保持皮膚清潔,手要勤洗、指甲勤剪,堅持體格鍛煉, 增強抗病能力。5 活動室、臥室要勤通風,并對所用的玩具及其它用品要徹底清洗、然后用紫外線 消毒。6 水痘病毒與帶狀皰疹病毒有共同抗原性,有的成年人接觸水痘可患帶狀皰疹,未患過水痘的兒童,接觸帶狀皰疹患者后, 也可發(fā)生水痘,希望家長盡量避免幼兒接觸帶狀皰

6、疹的病人,以防感染水痘。7.提醒家長不要帶患兒去公共場所。4、手足口手、足、口病為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其癥狀輕,病程短,4歲以下的兒童易感,幼兒園內(nèi)極易引起流行?;疾『髮疹愋筒《居忻庖吡?,但維持時間尚不清楚。手、足、口病通過直接接觸患兒或通過鼻咽分泌物、糞便、飛沫傳播,夏秋季多發(fā)?;疾『罂沙霈F(xiàn)口痛、厭食、低熱等癥狀,口腔內(nèi)可見小皰疹或潰瘍, 舌、頰粘膜、硬腭等處為多, 手、足、掌背可見幾個至幾十個斑丘診,后轉(zhuǎn)為皰疹,23天后吸收,不留痂??煽诜共《舅?,同時保持口腔衛(wèi)生 ,710天后可自愈。預防措施1、把好晨、午、晚檢關,積極宣傳傳染病學知識,爭取及早發(fā)現(xiàn)患病幼兒。2、 發(fā)現(xiàn)患兒立即隔離,對患

7、兒所在班級進行全面消毒,凡是患兒所去過的公共教室均紫外 線燈消毒,同班幼兒集體服用板蘭根一周。3、 隔離患兒不得少于 2周,隔離期滿由所在地街道級以上醫(yī)院開據(jù)證明,方可返園。發(fā)現(xiàn) 患兒20天之內(nèi),患兒所在班級不再辦理出入園手續(xù)。5、猩紅熱疾病診斷猩紅熱的病例多為臨床診斷,主要依據(jù)流行病學資料如病史中是否有與猩紅熱或咽峽炎 患者接觸,臨床上具發(fā)熱、咽峽炎、全身彌漫性鮮紅色皮疹等特征性表現(xiàn)及實驗室檢查有相 應發(fā)現(xiàn)。確診依據(jù)為咽拭子、膿液培養(yǎng)獲得 A組鏈球菌。鑒別診斷本病發(fā)生的咽峽炎需與其他咽峽炎如一般急性咽峽炎、白喉患者咽峽炎相鑒別;皮疹需與其他發(fā)疹性疾病如麻疹、風疹、藥疹以及金葡菌感染形成的皮疹

8、相鑒別。根據(jù)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xiàn)、以及病原學等方面來鑒別。其他咽峽炎在出皮疹前咽峽炎與一般急性咽峽炎較難鑒別。白喉患者的咽峽炎比猩紅熱患者輕,假膜較堅韌且不易抹掉,猩紅熱患者咽部膿性分泌物容易被抹掉,結合細菌學檢查有助于診斷。麻疹病初有明顯的上呼吸道卡他癥狀,第4天出疹,疹型與猩紅熱不同,皮疹之間有正常皮膚, 面部皮疹特別多。 頰內(nèi)粘膜斑及白細胞計數(shù)減少為重要區(qū)別。風疹 起病第1天即出皮疹。開始呈麻疹樣后融合成片,類似猩紅熱,但無彌漫性皮膚潮紅。退疹時無脫屑。耳后及枕下淋巴結常腫大。風疹病毒特異抗體效價上升等有助診斷。藥疹 有用致疹藥物史。皮疹有時呈多樣化表現(xiàn),分布不均勻,出疹順序由軀干到四肢

9、,全身癥狀輕,與皮疹的嚴重程不相 稱。本病無咽峽炎、楊莓舌、頸部淋巴結腫大等,白細胞計數(shù)正?;驕p少。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 有些金黃色葡萄球菌亦能產(chǎn)生紅疹毒素,可以引起猩紅熱樣的皮疹。鑒別主 要靠細菌培養(yǎng)。本病進展快,預后差,應提高警惕。應根據(jù)藥敏實驗給予抗生素治療。疾病治療 一般治療:包括急性期臥床休息,呼吸道隔離。 對癥治療:主要包括物理降溫、補充維生素和維持水、電解質(zhì)平衡。咽部癥狀較重時可以霧化、以減輕癥狀。病原治療:首選青霉素,每次80萬U, 23次/天,肌內(nèi)注射,連用 57天。膿毒型患者應加大劑量到800萬2000萬U/d,分23次靜脈輸入。兒童20萬U/(Kg.d)分23次靜脈輸入,

10、連用10天或熱退后3天。對青霉素 G過敏者可用紅霉素,成人 1.52g/d,分4次靜脈輸入, 兒童3050mg/(Kg.d),分4次靜脈輸入。對帶菌者可用常規(guī)治療劑量青霉素連續(xù)用藥7天,般均可轉(zhuǎn)陰。疾病預后膿毒型與中毒型目前已很少見,中毒型病死率較高,普通型和外科型預后較好。疾病預防本病流行時,兒童應避免到公共場所活動隔離患者住院或家庭隔離至咽拭子培養(yǎng)3次陰性,且無化膿性并發(fā)癥出現(xiàn),可解除隔離(自治療日起不少于7天)。咽拭子培養(yǎng)持續(xù)陽性者應延長隔離期。接觸者的處理兒童機構發(fā)生猩紅熱患者時,應嚴密觀察接觸者包括兒童及工作人員)7天。認真進行晨間檢查,有條件可做咽拭子培養(yǎng)。對可疑猩紅熱、咽峽炎患者

11、及帶菌者,都應給與隔離治療。飲食注意飲食應清淡,宜食高熱量、高蛋白質(zhì)的流食。伴有咽峽炎的患者,在進食時可能伴 有疼痛,予以軟食或流質(zhì)飲食是很有必要的。如牛奶、豆?jié){、蛋花湯、雞蛋羹等含優(yōu)質(zhì)蛋白 高的食物,還應多給藕粉、杏仁茶、蓮子粥、麥乳精等補充熱量?;謴推趹饾u過渡到高蛋白、高熱量的半流質(zhì)飲食。如雞泥、肉泥、蝦泥、肝泥、菜粥、小薄面片、 荷包蛋、龍須面等。病情好轉(zhuǎn)可改為軟飯。但仍應注意少油膩及無辛辣刺激的食物。高燒注意補充水份,飲料、果蔬。如合并急性腎炎,應給少鹽、低蛋白質(zhì)、半流質(zhì)飲食??傊陨掀つw有痘疹類疾病患兒,飲食宜細、軟、爛、少纖維素,并注意從飲食中補充維生素 B12,以加快痘疹的恢

12、復,其中肝類及發(fā)酵豆類制品豆腐乳維生素B12含量頗高。疾病護理在日常生活中,家庭里有兒童患猩紅熱時,要采取隔離消毒措施,經(jīng)常開窗通風,餐具應和其他家庭成員分開隔離,且餐具、玩具等用熱肥皂水清洗消毒。咽痛者可用生理鹽水漱 口,有條件可在家中使用涼霧加濕器,以補充空氣中的水分,有助于舒緩喉嚨疼痛。可用濕毛巾來緩解孩子脖子周圍的腺體腫大。當皮疹發(fā)癢時,應注意剪短孩子的指甲,以避免皮膚過度的抓傷和感染。高熱可用較小劑量退熱劑,或用物理降溫等方法。并發(fā)癥化膿性并發(fā)癥可由本病病原菌或其他細菌直接侵襲附近組織器官所引起。常見的如中耳炎、乳突炎、鼻旁竇炎、頸部軟組織炎、蜂窩織炎、肺炎等。由于早期應用抗菌療法, 此類并發(fā)癥已少見。 中毒性并發(fā)癥 由細菌各種生物因子引起,多見于第1周。如中毒性心肌炎、心包炎等。病變多為一過性,且預后良好。變態(tài)反應性并發(fā)癥 一般見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