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類分析視角下的中英簡歷文化價值觀差異研究_第1頁
語類分析視角下的中英簡歷文化價值觀差異研究_第2頁
語類分析視角下的中英簡歷文化價值觀差異研究_第3頁
語類分析視角下的中英簡歷文化價值觀差異研究_第4頁
語類分析視角下的中英簡歷文化價值觀差異研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語類分析視角下的中英簡歷文化價值觀差異研究 摘要語類分析是指對具有共同交際目的的一類語篇進行分析,其核心概念之一是語類結構淺勢理論,該理論認為語篇的必要成分決定了語篇的類型,可選成分決定了語篇的多樣性。文章在語類分析視角下分別將中英兩種簡歷的必要成分和可選成分進行對比,以此發(fā)掘兩者之間存在的差異,并從文化價值取向的角度對差異進行解釋。 關鍵詞簡歷;價值觀;必要成分;可選成分 中圖分類號h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5)03-0090-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03-045 本刊網址http:/ 引 言 在當下語境之中,求職

2、者想要在跨國企業(yè)獲取工作,簡歷作為求職者的敲門磚,必然成為關注的焦點。大多數(shù)學者在研究中英簡歷差異時將側重點放在了翻譯層面,僅部分學者對簡歷內容的差異做了簡易的總結,本文運用hasan的語類結構淺勢理論作為分析方法,將中英兩種簡歷內容的成分進行對比,并且從文化價值取向的角度對差異進行解釋,找出產生差異的根本原因。 一、語類結構潛勢理論概述 哈桑(hasan)于1985年首次提出了語類結構潛勢理論(generic structure potential,gsp)她認為某一特定語類在原則上都有自己生成語篇的固定潛勢,也就是說每個語類都有結構淺勢,有必選成分和可選成分,必選成分決定類型,可選成分決定

3、語篇的多樣性。需要說明的是,語類結構在本文中是語篇的意義結構而不是形式結構,語類結構潛勢是在同一語類中語篇結構的潛勢。也就是說,屬于同一語類的語篇結構應是從這個語類潛勢中進行選擇的結果。 哈桑認為語篇的獨特性是由情景語境的三個變量決定的,即語場(field),語旨(tenor),語式(mode)。語場指實際發(fā)生的事情,語言發(fā)生的環(huán)境,包括談話話題,談話者及其他參與者所參加的整個活動;語旨指參與者之間的關系,包括參與者的社會地位,以及他們之間的角色。語式指語言交際的渠道或媒介。情景語境的這三個組成部分決定語言意義系統(tǒng)的三個組成部分:意義、人際意義和語篇意義。情景語境三個變量的綜合就是一個語境配置

4、(contextual configuration),決定了一個語類的結構潛勢(generic structure potential-gsp),即一個“語類”。語類結構潛勢是一個語類中所有語篇產生的源泉和系統(tǒng),它包括必要成分、可選成分。必要成分及其順序決定語類。也就是說具有相同必要成分的語篇屬于同一個語類??蛇x成分屬于同一語類的語篇變異現(xiàn)象。根據(jù)上面對哈桑的gsp理論的總結,可知語境配置可預測語類的必要成分和可選成分,因而可預測語類結構潛勢。 二、中英文簡歷的語類分析 在分析中英文簡歷語類之前,首先要確定語料搜集的范圍和簡歷的情境構成。其次分別找出中、英文兩種簡歷中出現(xiàn)的成分,通過成分出現(xiàn)的

5、概率,可判斷出哪些成分為必要成分,哪些成分為可選成分。 (一)語料搜集 簡歷(resume),顧名思義,就是對個人學歷,經歷,以及其他有關情況所作的簡明扼要的書面介紹。它是有針對性、規(guī)范化、邏輯化的書面表達。本文的研究對象是隨機抽取的50份以中文為母語的求職者完成的中文簡歷和50份以英文為母語的求職者完成的英文簡歷。簡歷所涉及的行業(yè)較為廣泛,包括銀行、教育、法律、政府、媒體等,在簡歷搜集過程中作者發(fā)現(xiàn),不分國界,凡相對正式的部門例如政府、學校、醫(yī)院等均不接受個人設計的簡歷,而是要求統(tǒng)一填寫規(guī)定的應聘簡歷,因此在搜集的中英共100份簡歷當中,也可劃分為50份個人簡歷和50份應聘簡歷。 (二)簡歷

6、的情景構成 語場:求職者向招聘者介紹自身情況。 語旨:參與者角色:求職者與招聘人員;社會地位:階級性。 語式:渠道:書面符號,媒介:書面媒介。 簡歷的目的:通過求職者向招聘單位提供個人信息的簡要介紹來獲取相應職位的面試機會,并且最終獲得工作機會。 (三)中英文簡歷的語類結構潛勢 通過對中英文兩種簡歷語類的必要成分和可選成分的分析確認,文章總結出中英文兩種簡歷的語類結構潛勢。 1.中文簡歷語篇中的必要成分和可選成分的分析和確認 一般來說,中文簡歷包括下列成分,這些成分可以根據(jù)hasan的語類結構潛勢理論歸納為必要成分和可選成分 1.求職者姓名:姓名、曾用名。2.個人自然屬性:性別、出生年月、身高

7、等。3.個人社會屬:民族、政治面貌、婚姻狀況等。4.聯(lián)系方式:通訊地址、聯(lián)系電話、電子郵箱等。5.教育或培訓經歷:學歷、所學專業(yè)、培訓經歷等。6.工作經歷:工作經歷、擔任職務、職位等。7.求職意象:求職意象、月薪要求等。8.個人概述:自我簡介、自我評價。9.興趣愛好:興趣愛好、特長。10.執(zhí)照或技能:外語水平、計算機水平、專業(yè)技術水平等。1 1.獎懲情況:獎懲情況。12.發(fā)展方向:發(fā)展方向、事業(yè)規(guī)劃。13.家庭背景:家庭成員及主要社會關系等。14.分割符號:表格分隔、強調符號等。 依據(jù)hasan的語類結構潛勢得出簡歷的必要成分和可選成分如圖2。 通過圖1可以看出求職者姓名、個人自然屬性、個人社

8、會屬性、聯(lián)系方式、教育或培訓經歷、工作經歷、分割符這7項成分在50份中文簡歷中出現(xiàn)的頻率為100%,因此可確認以上7項成分為中文簡歷語篇中的必要成分。語篇除必要成分外,按照出現(xiàn)概率的百分比,可依次將其他出現(xiàn)的成分排列為:求職意向執(zhí)照或技能個人概述獎懲情況家庭背景興趣愛好發(fā)展方向座右銘。 2.英文簡歷語篇中的必要成分和可選成分的分析 1.求職者全名:姓名、曾用名。2.聯(lián)絡方式:手機號碼、長期地址、郵箱等。3.執(zhí)照或技能:駕駛證、語言水平、計算機水平等。4.教育或培訓經歷:學校名稱、專業(yè)、實習經歷等。5.社會工作經歷:實習經歷、職位、人事部門電話、監(jiān)管人姓名電話等。6.美國合法工作許可:合法年齡確

9、認、社會安全號碼等。7.職業(yè)見證人:電話、郵箱、關系等8.求職意向:求職意象、月薪要求等。9.獎懲情況:獎勵情況。10.參加活動或加入團體:組織會員、聯(lián)盟成員。11.服兵役情況:服兵役。12.個人概述:個人資質概述。13.分隔符:分隔符,重點符號等。依據(jù)hasan的語類結構潛勢得出英文簡歷的必要成分和可選成分如圖2: 通過圖2可以看出,求職者姓名、聯(lián)系方式、教育或培訓經歷、社會工作經歷、分割符這5項成分在50份簡歷中出現(xiàn)的頻率為100%,因此可確認以上5項成分為英文簡歷語篇中的必要成分。語篇除必要成分外,按照出現(xiàn)頻率的百分比,可選成分依次排列為:求職意向執(zhí)照或技能合法工作許可職業(yè)見證人個人資質

10、概述服兵役情況組織成員獎懲情況。 三、中英文簡歷語類結構總結 以上研究表明,中英文兩種簡歷的必要成分和可選成分都存在著共性與差異性。 兩者必要成分的共性總結。兩者的必要成分都包含求職者姓名、聯(lián)系方式、教育或培訓經歷、工作經歷、分割符5項成分。通過簡歷的情景構成分析,編寫簡歷的目的是求職者為了向招聘單位簡要的介紹個人信息,首先求職者姓名作為個人的稱號是必不可少的。其次教育和培訓經歷是招聘單位衡量應聘者資質的最客觀、最直接的方法,工作經歷作為招聘負責人重視的內容,在簡歷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它體現(xiàn)了個人的工作經驗和工作能力。再次,當求職者符合招聘要求時,招聘負責人則會對求職者進行告知,以此體現(xiàn)聯(lián)系方式

11、存在的必然性。對于分隔符和強調成分的必要性,由于簡歷是對個人情況的高度概括,求職者為使招聘者迅速而準確的找到所需信息,需要強化每一個小標題,因此借助分隔或強調符號來實現(xiàn)。 兩者必要成分存在的差異性總結。中文簡歷包含求職者的個人屬性和社會屬性,而英文簡歷并不包含這兩項成分,差異存在的原因在下文進行解釋。 兩者可選成分的共性總結??蛇x成分是否在中英文簡歷中出現(xiàn)是根據(jù)求職者的實際經歷來確定的。經歷包括求職者是否擁有某種技能,是否獲得過執(zhí)照、獎勵,是否參加過活動或社團,是否服過兵役。除此之外,可選成分的出現(xiàn)還受求職者的個人意圖及求職意向的影響。例如興趣愛好、座右銘這一類體現(xiàn)求職者的性格特征和工作態(tài)度的

12、成分;以及個人概述、資格總結這一類體現(xiàn)求職者對自身優(yōu)勢評價總結的成分。如果以上成分有助于求職者獲取所謀求的職位,增加應聘機會,那么這類可選成分就會出現(xiàn)。 兩者可選成分的差異性總結。由于不同的招聘單位對簡歷的內容有不同的要求,導致了可選成分存在的明顯的差異。在50份中文簡歷中,家庭背景這一成分出現(xiàn)概率為48%;在50份英文簡歷中,職業(yè)見證人成分出現(xiàn)概率為38%。這部分存在的差異,在下文價值觀取向的角度進行解釋。 四、中英簡歷的價值取向分析 通過上文的歸納總結,針對中英文兩種簡歷存在的差異,文章通過價值取向的三個不同視角分別進行分析。 (一)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視角下的分析 20世紀60年代末,荷蘭

13、學者吉爾特霍夫斯泰德進行了文化價值觀調查,在75個國家和地區(qū)中,中國內地的個人主義指數(shù)排名為56-61,表明中國大陸傾向于集體主義的文化,而美國排名為第1位,是典型的個人主義的文化。個人主義傾向的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相對松散,對自身和小家庭保護意識較強;而集體主義傾向的社會則十分注重個人與集體的關系,而對自身的利益保護相對較弱。個人主義文化強調所有的個人都具有相同和平等的權利和責任,推崇自我獨立、相互尊重和個人隱私,并且強調對隱私的合理合法化;而集體主義文化的隱私意識卻相對淡薄,保護個人隱私的要求也并不強烈。因此在中英文簡歷語篇必要成分對比中得出,中國求職者將個人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這與個人

14、工作能力并無直接關系的兩項視為求職簡歷中的必要成分。而在英文簡歷中這兩項內容在50份英文簡歷中均未出現(xiàn)。 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是集體主義,集體的利益永遠大于個人的利益,家庭作為一個小的集體,他的集體成員即家庭成員之間的相互關系具有很強的依賴性。集體主義的家庭觀強調集體認同、內部團結、情感依賴和資源共享。因此在集體主義文化的國家,了解求職者的家庭成員可判斷求職者的社會地位。在50份中文簡歷中,家庭背景一項出現(xiàn)的概率為48%,其內容包含直系親屬的姓名、關系、工作單位以及職務地位。招聘單位通過此項內容對求職者進行進一步了解。個人主義文化的美國形成的家庭觀強調獨立、自由、平等,也就是說每個家庭成員都是以個體

15、為中心,每個個體重視自身的需要和價值,與家庭相對獨立,在美國受到強烈個人主義價值驅使,求職者更為獨立,極少將個人家庭成員與自身發(fā)展建立聯(lián)系,因此家庭背景對于個人求職并沒有直接和廣泛的影響,英文簡歷中也并沒有出現(xiàn)家庭背景這一可選項。 (二)高低情境文化視角下的分析 人類學家愛德華霍爾根據(jù)人們在溝通過程中信息傳遞與接受的準確性和清晰性提出了高情境文化(high-context cul-ture)和低情境文化(low-context culture)分析構架。1976年,愛德華霍爾總結了高情境文化的特點是:不重視外顯性的口語訊息;重要信息通常表現(xiàn)在時空、情況與關系等情境性線索;高度強調和諧;注重建立

16、社會信任;并具有模棱兩可的語言與偏好沉默的傾向。低情境文化的特點是:不重視溝通的情境脈絡;重要信息通常表現(xiàn)在外顯性的口語表達。在50份英文簡歷中,職業(yè)見證人一項出現(xiàn)概率為38%,求職者列出了除親屬以外的前雇主、導師或同事等人的聯(lián)系方式,并且在表格內說明可以直接聯(lián)系以上人員證實個人的工作表現(xiàn)和工作能力。通過這樣外顯性、直白的信息傳遞來獲取求職者的個人信息屬于低情景文化的主要特點。而在中文簡歷中并沒有出現(xiàn)此項內容,招聘人更偏向通過時空、情況與關系等情景性線索來判斷求職者,這體現(xiàn)了高情境文化維護和諧、注重倍任、保護面子的一個方面。低情境文化的優(yōu)點是以理性來實現(xiàn)管理的規(guī)范性和有效性。而高情景文化的優(yōu)點

17、則有利于建立雇主與雇員的信任和管理過程中的融洽。 (三)權力距離視角下的分析 權力距離(power distance)是霍夫斯泰德提出的另一文化緯度,它是用來表示人們對組織中權力分配不平等情況的接受程度,權力距離有大小之分,它的大小可以按指數(shù)來表示,中國大陸的權力距離指數(shù)為80,在74個國家排12-14位,屬于權力指數(shù)較高的位置。而美國權力指數(shù)位40,排行較低,屬于低權力距離的國家。在分析簡歷時作者發(fā)現(xiàn),凡是涉及到有關職稱、頭銜時中英文簡歷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在中文簡歷中,求職者都將職位的頭銜如志愿者協(xié)會秘書處處長、校廣播臺臺長等按照時間順序直接羅列出來,以強調求職者的個人能力,并且拉開了較大的

18、權力距離,建立了氣場,這正是權力距離大的文化的特色:即權利所有者應該最大程度地表現(xiàn)權力。在潛意識中,掌權者無需將工作內容一一匯報說明。而在英文簡歷中,美國求職者所編寫的簡歷除了填寫出任職位的頭銜之外,全部都詳細寫明了自己所負責的具體工作內容,例如美國社會室內設計師( asid)學生分會主席,工作內容包含配合(co -manage)學生成員項目籌資,指導項目負責人,協(xié)調(co-coor-dinate)具有50個成員的每月例會和其他項目,為下一年度的活動設定計劃。在權力距離小的國家,掌權者是盡量將等級差別減少到最低的程度,在他們的意識中設立等級只是為了便利而建立不同的職位角色而已,他們的權力是時刻接受善意判斷的制約,因此美國求職者在編寫簡歷中涉及到頭銜時都將其權力所牽涉到的工作一一列出,以取得他人得信任。 結語 通過在hasan的語類結構潛勢理論視角下對中英兩種簡歷的語類分析,尤其是對其必要成分和可選成分,及其文化價值取向差異的緣起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東西方的價值觀也在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并且有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