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國家突發(fā)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目錄1總則11.1編制目的11.2編制依據11.3地質災害險情和災情分級11.4適用范圍21.5工作原則31.6地質災害應急預案體系32組織體系和職責43預防和預警機制43.1預報預警信息43.1.1監(jiān)測預報預警體系建設43.1.2信息收集與分析53.2預防預警行動53.2.1編制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53.2.2地質災害巡查53.2.3發(fā)放"地質災害明口卡” 63.2.4建立地質災害預警制度63.3地質災害速報制度73.3.1速報時限要求73.3.2報告的內容74應急響應84.1分級響應84.2應急處置84.3信息發(fā)布94.4醫(yī)療救助94.5安全防護94.5.
2、1應急人員的安全防護94.5.2受災群眾的安全防護94.6應急響應結束105后期處置105.1善后處置105.2保險105.3總結評估116應急保障116.1應急隊伍、資金、物資、裝備保障116.2通信與信息傳遞116.3應急技術保障126.3.1地質災害應急防治專家組126.3.2地質災害應急防治科學研究126.4宣傳與培訓126.5監(jiān)督檢查127預案管理與更新137.1預案管理137.2預案更新138責任與獎懲138.1獎勵138.2責任追究139附貝ij149.1名詞術語的定義與說明149.2預案的實施141總則1.1編制目的高效有序地做好突發(fā)地質災害應急防治工作,避免或最人程度地減輕災
3、害造 成的損失,維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wěn)定。1.2編制依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fā)事件應對法、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國家突發(fā) 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決定,制定本預 案。1.3地質災害險情和災情分級本預案所稱突發(fā)地質災害是指突然發(fā)生,自然因索或人為活動引發(fā)的危害人 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的山體崩塌、滑坡、泥右流、地而塌陷等。根據地質災害危害程度和規(guī)模大小分為特大型、大型、屮型、小型地質災害 險情和地質災害災情四級:(1)特大型地質災害險情和災情(i級)。受災害威脅,需搬遷轉移人數在1000人以上或潛在可能造成的經濟損失1 億元以上的地質災害險情為特大型地質災害險情。因災死
4、亡30人以上或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以上的地質災害災情 為特大型地質災害災情。(2)大型地質災害險情和災情(ii級)。受災害威脅,需搬遷轉移人數在500人以上、1000人以下,或潛在經濟損 失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的地質災害險情為人型地質災害險情。因災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上、1000萬元以下的地質災害災情為大型地質災害災情。(3)中型地質災害險情和災情(iii級)。受災害威脅,需搬遷轉移人數在100人以上、500人以下,或潛在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的地質災害險情為中型地質災害險情。因災死亡3人以上、10人以f,或因災造
5、成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500 萬元以f的地質災害災情為中型地質災害災情。(4)小型地質災害險情和災情(iv級)。受災害威脅,需搬遷轉移人數在100人以下,或潛在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下 的地質災害險情為小型地質災害險情。因災死亡3人以下,或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下的地質災害災情 為小型地質災害災情。1.4適用范圍木預案適用于處置跨省級行政區(qū)劃的,或超出省(區(qū)、市)人民政府應急處 置能力的特人型突發(fā)地質災害。本預案指導全國突發(fā)地質災害應急工作。1.5工作原則預防為主,以人為本。建立健全預警預報和群測群防體系,最大程度地減少 突發(fā)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把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作為
6、應急工作的出發(fā) 點和落腳點。統(tǒng)一領導、分工協(xié)作。在國務院統(tǒng)一領導下,齊?。▍^(qū)、市)人民政府和國 務院有關部門按照各口職責和權限,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地質災害應 急管理和應急處置工作。屈地為主、分級管理。突發(fā)地質災害現場應急處置以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為主, 冇關部門應當與地方人民政府密切配合,建立按災害級別分級管理、條塊結合的 地質災害應急體系。1.6地質災害應急預案體系國家突發(fā)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是為應對突發(fā)地質災害而制定的專項應急預案。地質災害應急預案體系包扌乩突發(fā)地質災害地方應急預案。具體包括:省級人民政府的突發(fā)地質災害應急 預案;各市(地)、縣(市)人民政府及其基層政權組織的突發(fā)地質災害
7、應急預 案。上述預案在省級人民政府的領導下,按照分類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由地 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分別制定。企事業(yè)單位根據有關法律法規(guī)制定的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各類預案將根據實際情況變化不斷補充、完善。2組織體系和職責國務院是突發(fā)地質災害應急管理工作的最高行政領導機構。出現超出事發(fā)地 省級人民政府處置能力,需要由國務院負責處置的特人型地質災害時,根據國務 院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的建議,國務院叮以成立臨時性的地質災害應急防治總 指揮部,負責特大型地質災害應急防治工作的指揮和部署。國務院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國地質災害應急防治工作的組織、協(xié) 調、指導和監(jiān)督;建立地質災害應急支撐隊伍和專業(yè)人才
8、庫,根據實際需要成立 地質災害應急專家組,為地質災害應急管理提供決策建議,必要時參加突發(fā)地質 災害應急處置工作。國務院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設地質災害應急管理辦公室,負責全國突發(fā)地 質災害應急處置的日常管理工作。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是本行政區(qū)域突發(fā)地質災害應急管理工作的行政領導機 構,負責本行政區(qū)域突發(fā)地質災害的應急處置工作。3預防和預警機制3.1預報預警信息3.1.1監(jiān)測預報預警體系建設地質災害易發(fā)區(qū)各級人民政府要建立以預防為主的地質災害監(jiān)測預警和群測群防體系,開展地質災害調查,編制地質災害防治規(guī)劃,建設地質災害專業(yè)監(jiān)測網絡,形成覆蓋全國的地質災害監(jiān)測網絡。國務院國土資源、水利、氣彖、地 震部門要
9、密切合作,逐步建成與全國防洪監(jiān)測網絡、氣象監(jiān)測網絡、地震監(jiān)測網 絡互聯(lián),連接國務院冇關部門、?。▍^(qū)、市)、市(地、州)、縣(市)的地質災 害信息系統(tǒng),及吋傳送地質災害險情災情、汛情、氣象及地震信息。312信息收集與分析負責地質災害監(jiān)測的單位,要廣泛收集整理與突發(fā)地質災害預防預警冇關的 數據資料和相關信息,進行地質災害中、短期趨勢預測,建立地質災害監(jiān)測、預 報、預警等資料數據庫,實現各部門間的共享。3.2預防預警行動3.2.1編制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會同本級建設、水利、鐵路、交通 等部門,依據地質災害防治規(guī)劃,每年年初擬訂本年度的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年 度地質災
10、害防治方案要標明轄區(qū)內主要災害點的分布,說明主要災害點的威脅對 象和范圍,明確重點防范期,制訂具體自效的地質災害防治措施,確定地質災害 的監(jiān)測、預防責任人。3.2.2地質災害巡查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要充分發(fā)揮地質災害專業(yè)監(jiān)測網絡和 群測群防的作用,每年定期開展汛前排查、汛期巡查、訊后復查,對各項工作落 實情況不定期檢查,加強對地質災害重點地區(qū)的監(jiān)測和防范。當地縣級人民政府 要及時劃定災害危險區(qū),設置危險區(qū)警示標志,確定預警信號和撤離路線。如發(fā) 現險情或險情發(fā)生變化及時提出應急對策,組織群眾轉移避讓或采取排險防治措 施,情況危急時,應強制組織避災疏散。3.2.3發(fā)放“地質災害明白卡”
11、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根據當地已查出的地質災害危險點、隱患點,將群測群 防工作落實到具體單位和相關責任人,將“防災明白卡”和“避險明白卡”發(fā)放 到受威脅單位和群眾?!胺罏拿骺诳ā睉d明地質災害位置、類型、規(guī)模、威脅 對象、預警信號等內容;“避險明白卡”應載明責任人、轉移路線、避災安置點、 應急聯(lián)系人及聯(lián)系方式等內容。3.2.4建立地質災害預警制度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和氣彖主管部門要加強合作,聯(lián)合開展 地質災害氣象預警工作,并將預警結果及吋報告本級人民政府,同時通過媒體向 社會發(fā)布。地質災害氣彖預警結果分為四個等級并由四種顏色代表,由低到高分 別為:藍色(可能發(fā)生)、黃色(可能性較大)、
12、橙色(可能性大)和紅色(可能 性很大)。當發(fā)出某個區(qū)域可能發(fā)生地質災害的預警后,當地人民政府要依預警 響應與照群測群防責任制的規(guī)定,立即將有關信息通知到地質災害危險點的防災 責任人、監(jiān)測人和該區(qū)域內的群眾;各單位和當地群眾要對照“防災明白卡”的 耍求,做好防災的各項準備工作。3.3地質災害速報制度3.3.1速報時限要求縣級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接到當地出現特大型、大型地質災害報告 后,應在4小時內報縣級人民政府和市級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同時可直 接報省級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和國務院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國務院國 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接到特大型、大型地質災害險情和災情報告后,應立即向國
13、 務院報告??h級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接到當地出現中、小型地質災害報告后,應 在12小時內報縣級人民政府和市級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同時可直接報 省級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3.3.2報告的內容災害速報的內容主要包括地質災害險情或災情出現的地點和時間、地質災害 類型、災害體的規(guī)模、可能的引發(fā)因素和發(fā)展趨勢等。對地質災害險情,災害威 脅人數及潛在經濟損失;對地質災害災情,速報內容還耍包括傷亡和失蹤的人數 以及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對于特大型、大型地質災害,災害續(xù)報主要包括災害 調查、應急救援、災后安置等情況,每f1不少于一次,冇新情況隨時報告。4應急響應4.1分級響應突發(fā)地質災害應急響應堅
14、持屬地為主的原則,地方政府按照有關規(guī)定全面負 責突發(fā)地質災害應急工作,國土資源部及國務院相關部門根據情況給予協(xié)調支 援。需要啟動國家突發(fā)地質災害應急響應的特人型地質災害,由國務院臨時地質 災害應急防治總指揮部或國土資源部組織實施,災害發(fā)生地各級人民政府按照本 級應急預案組織開展應急處置工作,并及吋向指揮部或國土資源部報告工作進展 情況。不需要啟動國家突發(fā)地質災害應急響應的特大型地質災害以及大型、中型和 小型地質災害應急響應的組織實施由省級人民政府確定,各級人民政府根據災害 等級或嚴重程度啟動相應應急預案。超出本級應急處置能力時,及時請求上一級 人民政府啟動應急預案。4.2應急處置地質災害發(fā)牛地
15、的縣級人民政府應當依照群測群防責任制的規(guī)定,立即將有 關信息通知到地質災害危險點的防災責任人、監(jiān)測人和該區(qū)域內的群眾,對是否 轉移群眾和采取的應急措施做出決策;及時劃定地質災害危險區(qū),設立明顯的危 險區(qū)警示標志,確定預警信號和撤離路線,組織群眾轉移避讓或采取排險防治措 施,根據險情和災情具體情況提出應急對策,情況危急時應強制組織受威脅群眾 避災疏散。省級現場指揮部具體指揮本省國土、財政、建設、交通、水利、民政、氣象 等有關部門的專家和人員,及時趕赴現場,加強監(jiān)測,采取應急措施。同時,指 揮、協(xié)調國家及各省應急救援力量投入到一線應急救援和處置工作中。4.3信息發(fā)布根據地質災害屬地為主原則,現場地
16、質災害應急指揮部負責突發(fā)地質災害信 息對外統(tǒng)一發(fā)布工作。信息發(fā)布要及時、準確、客觀、全面,形式主耍包括接受 記者采訪、舉行新聞發(fā)布會、散發(fā)新聞稿等。4.4醫(yī)療救助地方衛(wèi)生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組織開展應急醫(yī)療救護和現場衛(wèi)生處置。如超出 地方能力范疇,衛(wèi)生部根據地方人民政府請求,及時協(xié)調有關專業(yè)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 和專家、提供特種藥品和救治裝備進行支持。全力避免災后疫情的發(fā)生。4.5安全防護4.5.1應急人員的安全防護現場應急人員應根據需要攜帶專業(yè)防護設備,采取安全措施,嚴格執(zhí)行應急 人員出入災害現場的相關規(guī)定?,F場應急指揮部根據具體情況負責協(xié)調、調配安 全防護設備。4.5.2受災群眾的安全防護現場應急指揮
17、部負責組織受災群眾的安全防護工作,主耍工作內容如下:(1)告知群眾地質災害基本安全防護措施;(2)確定應急狀態(tài)下受災群眾疏散、撤離路線及安置方式;(3)選定受災群眾臨吋安置點;(4)保障安置點內受災群眾的基本生活秩序。4.6應急響應結束經專家組鑒定地質災害險情或災情已消除,或者得到有效控制后,當地人民 政府撤消劃定的地質災害危險區(qū),應急響應結束。5后期處置5.1善后處置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組織地質災害的善后處置工作,包括人員安置、征用 物資補償、災后重建等事項。盡快消除災害影響,保持社會穩(wěn)定。52保險地質災害發(fā)牛后,保險機構及時開展應急人員保險受理和受災人員保險理賠 工作。地質災害易發(fā)區(qū)各級人
18、民政府,逐步研究建立地質災害大災保險機制,對 受威脅群眾和可能引發(fā)地質災害的企事業(yè)單位,依法辦理相關人身財產保險或安 全責任險。5.3總結評估地質災害應急處置工作結束后,現場應急指揮部要分析總結應急經驗教訓, 提出改進措施,完成應急處置總結報告并及吋上報。特大型及大型地質災害應急 總結評估報告需同時上報國土資源部。6應急保障6.1應急隊伍、資金、物資、裝備保障加強地質災害專業(yè)應急防治與救災隊伍建設,確保災害發(fā)生后應急防治與救 災力量及時到位。專業(yè)應急防治與救災隊伍、武警部隊、鄉(xiāng)鎮(zhèn)(村莊、社區(qū))應 急救援志愿者組織等,平時要有針對性地開展應急防治與救災演練,提高應急防 治與救災能力。地質災害應急
19、防治與救災費用按財政應急保障預案規(guī)定執(zhí)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儲備用于災民安置、醫(yī)療衛(wèi)生、生活必需等必要的搶險 救災專用物資。保證搶險救災物資的供應。6.2通信與信息傳遞加強地質災害監(jiān)測、預報、預警信息系統(tǒng)建設,充分利用現代通信手段,把 有線電話、衛(wèi)星電話、移動手機、無線電臺及互聯(lián)網等有機結合起來,建立覆蓋 全國的地質災害應急防治信息網,并實現各部門間的信息共享。6.3應急技術保障6.3.1地質災害應急防治專家組國務院和地質災害易發(fā)區(qū)各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成立地質災害應急防 治專家組,為地質災害應急防治和應急工作捉供技術咨詢服務。6.3.2地質災害應急防治科學研究國土資源部及冇關單位要開展地質
20、災害應急防治與救災方法、技術的研究, 開展應急調查、應急評估、地質災害趨勢預測、地質災害氣彖預報預警技術的研 究和開發(fā),各級政府要加大對地質災害預報預警科學研究技術開發(fā)的工作力度和 投資,同時開展有針對性的應急防治與救災演習和培訓工作。6.4宣傳與培訓加強公眾防災、減災知識的宣傳和培訓,對廣大干部和群眾進行多層次多方 位的地質災害防治知識教育,增強公眾的防災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6.5監(jiān)督:檢查國土資源部會同冇關部門對上述各項地質災害應急防治保障工作進行冇效 的督導和檢查,及吋總結地質災害應急防治實踐的經驗和教訓。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組織各部門、各單位負責落實相關責任。7預案管理與更新7.1預案管理地質災害易發(fā)區(qū)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管理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GB/T 22924-2024復合肥料中縮二脲含量的測定
- 石油天然氣工程內部承包協(xié)議示范文本
- 商業(yè)合作合同樣本
- 廠房租賃合同的樣式參考
- 汽車質押擔保借款合同書
- 旅游產品銷售代理協(xié)議
- 香港與境外股市投資服務協(xié)議書
- 共同研發(fā)軟件合同書樣本
- 2024年設備借條范本正規(guī)
- 2022年學校意識形態(tài)自查報告6篇
- 消防工程消防器材供應方案
- 《國家心力衰竭指南2023》解讀
- 火電廠信息化建設規(guī)劃方案
- 10kV供配電系統(tǒng)電氣設備改造 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南昌中科體檢報告查詢
- 微觀經濟學課件
- 北京市商業(yè)地產發(fā)展現狀
- 海洋的形成與演變
- 銷售到營銷的轉變
- 2024年高考生物一輪復習特異性免疫課件
- 無人機現場服務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