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AD和DA轉換_第1頁
第17章 AD和DA轉換_第2頁
第17章 AD和DA轉換_第3頁
第17章 AD和DA轉換_第4頁
第17章 AD和DA轉換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十七章 AD 和 DA 轉換17.117.217.3D/A轉換A/D轉換模-數和數-模轉換概述17.1 模-數和數-模轉換概述p 知識點復習知識點復習理想運放的性能指標理想運放的性能指標 開環(huán)差模增益:Aod = 差模輸入電阻:rid = 輸出電阻: rod = 0 0 共模抑制比:KCMR = 上限截止頻率:fH = 失調電壓(流)均為零,它們的溫漂均為零,無任何內部噪聲17.1 模-數和數-模轉換概述p 知識點復習知識點復習理想運放的線性工作區(qū)理想運放的線性工作區(qū) A+-uPuouNuiuo+UOM-UOM 線性放大區(qū)線性放大區(qū)飽和區(qū)例:若Ec=12V,Ao=106,則 |uP - -

2、uN | VREFVTH時,時,S接通;接通;當當vL VREFVTH時,時,S斷開;斷開;VTH為閾值電壓,約為為閾值電壓,約為1.4V。17.3 A/D 轉換p A/DA/D轉換的基本原理轉換的基本原理D1和和D2構成保護電路,當保持時總有一個二極管是導通的,構成保護電路,當保持時總有一個二極管是導通的,保護開關電路不受過高的電壓;保護開關電路不受過高的電壓;當取樣時,兩個二極管都截止,保護電路不起作用。當取樣時,兩個二極管都截止,保護電路不起作用。17.3 A/D 轉換p A/DA/D轉換的基本原理轉換的基本原理VOS是失調電壓輸入端,此段可以通過外接電阻調整輸出電是失調電壓輸入端,此段

3、可以通過外接電阻調整輸出電壓的零點,使得壓的零點,使得vI=0時時 , vo=0 。p A/DA/D轉換的基本原理轉換的基本原理17.3 A/D 轉換量化和編碼量化和編碼量化單位:任意數字量的大小規(guī)定為最小數量單位的整數倍,用表示(即 1 )。量化:把取樣后的保持信號化為量化單位的整數倍。量化誤差:因模擬電壓不一定能被 整除而引起的誤差。編碼:把量化的數值用二進制代碼表示。劃分量化電平的方法劃分量化電平的方法p A/DA/D轉換的基本原理轉換的基本原理17.3 A/D 轉換01V1/82/83/84/85/86/87/80000010100111001011101110 = 01 = 1/82

4、 = 2/83 = 3/84 = 4/85 = 5/86 = 6/87= 7/ 81V1/153/155/157/159/15 11/15 13/150000010100111001011101110最大量化誤差 : = (1 / 8) V : / 2 = (1/15)V0 = 01 = 2/152 = 4/153 = 6/154 =8/155 = 10/156 = 12/157 =14/15p A/DA/D轉換的基本原理轉換的基本原理17.3 A/D 轉換01V1/82/83/84/85/86/87/80000010100111001011101110 = 01 = 1/82 = 2/83

5、= 3/84 = 4/85 = 5/86 = 6/87= 7/ 8 只舍不入量化方式以以3位位A/D轉換器為例轉換器為例量化單位量化單位1/8 V若 ui 0, 1/8V )量化為: 0若 ui 1/8, 2/8V )編碼為:001向下取整向下取整量化誤差為: 編碼為:000量化為: 1p A/DA/D轉換的基本原理轉換的基本原理17.3 A/D 轉換 四舍五入量化方式以以3位位A/D轉換器為例轉換器為例量化單位量化單位2/15 V若 ui 0, 1/15V )量化為:0若 ui 1/15, 3/15V )量化為: 1四舍五入四舍五入量化誤差為: 1/2 1V1/153/155/157/159

6、/15 11/15 13/1500000101001110010111011100 = 01 = 2/152 = 4/153 = 6/154 =8/155 = 10/156 = 12/157 =14/15編碼為:000編碼為:001p 并聯(lián)比較型ADCADC17.3 A/D 轉換將輸入模擬電壓直接轉換為數字量,不經過中間變量。構成構成:電壓比較器、寄存器和代碼轉換電路三部分組成。不包括取樣保持電路,即假定輸入的模擬電壓 vI為取樣保持電路的輸出。輸入為 0VREF 間的模擬電壓,輸出為3位二進制代碼d2d1d0。p 并聯(lián)比較型ADCADC17.3 A/D 轉換7 7個串聯(lián)電阻將基準電壓V VR

7、EFREF分成 1/1513/15 V VREF REF 8 8個參考電壓,其中前 7 7個電壓分別接的7 7個比較器的反相輸入端;輸入 uI 同時接到比較器的同相輸入端,與參考電壓比較。p 并聯(lián)比較型ADCADC17.3 A/D 轉換采用第二種量化方案1 = 2VREF / 15p 并聯(lián)比較型ADCADC17.3 A/D 轉換代碼轉換為組合邏輯電路p 并聯(lián)比較型ADCADC17.3 A/D 轉換工作過程:則比較器輸出均為低電平,當CLK上升沿到來后,所有的觸發(fā)器狀態(tài)置成0,即 d2 d1 d0000若若p 并聯(lián)比較型ADCADC17.3 A/D 轉換工作過程:若若則比較器C1輸出為高電平,其

8、他為低電平。當CLK上升沿到來后,觸發(fā)器的狀態(tài)置成0000001,則d2 d1 d0001。依此類推。依此類推。p 并聯(lián)比較型ADCADC17.3 A/D 轉換1. 優(yōu)點優(yōu)點是轉換速度快,轉換時間可達是轉換速度快,轉換時間可達50ns以下。另外此以下。另外此電路可不用取樣保持電路,因為比較器和寄存器有這電路可不用取樣保持電路,因為比較器和寄存器有這樣的功能;樣的功能;特點:特點:2. 缺點缺點是需要較多的電壓比較器和觸發(fā)器是需要較多的電壓比較器和觸發(fā)器, n 位需要位需要2n-1個個比較器;比較器;3. 精度精度主要取決于量化電平的劃分,劃分越細,精度越高,主要取決于量化電平的劃分,劃分越細,

9、精度越高,但所用的比較器和觸發(fā)器的數目越多。另外轉換精度與參但所用的比較器和觸發(fā)器的數目越多。另外轉換精度與參考電壓、電阻及運放也有關??茧妷骸㈦娮杓斑\放也有關。p 反饋比較型ADCADC17.3 A/D 轉換原理:取一個數字量加到D/A轉換器上,則可得到一個對應的輸出模擬電壓。將這個模擬電壓和輸入的模擬電壓信號相比較。如果兩者不相等,則調整所取得數字量,直到兩個模擬電壓相等為止,最后所取得數字量即為所求的轉換結果。分類:計數型和逐次漸進型。p 計數型ADCADC17.3 A/D 轉換構成:比較器C、D/A轉換器、計數器、脈沖源、控制門G以及輸出寄存器。p 計數型ADCADC17.3 A/D

10、轉換原理:當前計數器的計數結果經過DAC得得到 vo,與輸入電壓進行比較,比較結果來決定是否封鎖控制門G。最后寄存器輸出最終的AD轉換結果。p 計數型ADCADC17.3 A/D 轉換特點:特點: 優(yōu)點:電路結構簡單; 缺點:轉換時間長;n位DAC的最長轉換時間是時鐘的2n-1倍; 應用:對轉換速度要求不高的場合。p 逐次漸近型ADCADC17.3 A/D 轉換逼近次數砝碼比 較砝碼的去留轉換結果假設有一個13g的重物,有砝碼 8g、4g、2g、1g。1 8g 8g13g 留留 1000 2 4g 4+8g13g 去去 1100 4 1g 1+4+8g=13g 留留 1101 折半查找算法折半

11、查找算法p 逐次漸近型ADCADC17.3 A/D 轉換組成: 比較器C、D/A轉換器、寄存器、時鐘脈沖源和控制邏輯等。工作原理: 轉換前寄存器清零;vL 為高電平時開始轉換,時鐘信號將寄存器的最高位置為1,寄存器輸出1000; 該值經DAC后加載到比較器的同向輸入端;p 逐次漸近型ADCADC17.3 A/D 轉換組成: 比較器C、D/A轉換器、寄存器、時鐘脈沖源和控制邏輯等。工作原理: 若vo vI ,則去掉這個1; 若vo vI ,則保留這個1 ; 然后再將次高位設置成1 ,再進行比較,逐位比較下去,直到最低位為止; 最后,寄存器所存的數碼即為 A/D 轉換結果;p 逐次漸近型ADCAD

12、C17.3 A/D 轉換FF1FF5構成順序脈沖發(fā)生器FFAFFC構成3位數碼寄存器,其輸出為三位二進制數d2d1d0.G1G9組成控制邏輯電路p 逐次漸近型ADCADC17.3 A/D 轉換轉換時間比計數器型的要少(n+2個脈沖),),轉換速度高,當然比并聯(lián)型的要低,但電路要簡單的多;特點:特點:目前是集成ADC中用的最多的一種電路;p 雙積分型ADCADC17.3 A/D 轉換雙積分型A/D轉換器屬于間接A/D轉換器 VT變換型:將輸入的模擬電壓信號轉換成與之成正比的時間寬度信號,然后在這個時間寬度里對固定頻率的時鐘脈沖計數,計數的結果就是正比于輸入模擬電壓的數字信號。 VF變換型:將輸入

13、的模擬電壓信號轉換成與之成正比的頻率信號,然后在一個固定的時間間隔里對得到的頻率信號計數,計數的結果就是正比于輸入模擬電壓的數字信號。p 雙積分型ADCADC17.3 A/D 轉換轉換開始前 vL=0 將計數器清零,并接通開關So,使電容完全放電。當 vL=1 ,S0斷開,轉換開始,其步驟如下p 雙積分型ADCADC17.3 A/D 轉換a. 使開關S1接到輸入信號vI 一側:積分器對vI在固定時間T1進行積分,其輸出電壓為: 若T1固定, 積分器的輸出電壓vo與輸入電壓vI 成正比 p 雙積分型ADCADC17.3 A/D 轉換b. 開關 S1 接在 VREF :此時積分器反向積分若設積分器

14、輸出電壓到零時所需時間為T2,則p 雙積分型ADCADC17.3 A/D 轉換若計數器在時間T2內對固定頻率fC( fC1/TC)的時鐘脈沖進行計數,則計數結果也一定與vI 成正比。即設T1=NTC,則p 雙積分型ADCADC17.3 A/D 轉換p 雙積分型ADCADC17.3 A/D 轉換特點:特點: 優(yōu)點:工作性能穩(wěn)定;抗干擾能力強; 缺點:轉換時間長;n位DAC的轉換時間是2n+1TC ;轉換速度一般都在每秒幾十次以內 應用:對轉換速度要求不高的場合。p 雙積分型ADCADC17.3 A/D 轉換p 雙積分型ADCADC17.3 A/D 轉換V-F變換型A/D轉換器V-F變換型ADC的

15、構成:VF變換器(壓控振蕩器)、計數器及其時鐘信號控制閘門、寄存器、單穩(wěn)態(tài)觸發(fā)器等組成p 雙積分型ADCADC17.3 A/D 轉換V-F變換型A/D轉換器當vG變成高電平后轉換開始。VF變換器輸出的脈沖通過門G加到計數器進行計數。由于VF變換器輸出頻率fout與輸入電壓vI成正比,故在每個固定脈寬TG時間內記錄的脈沖數目也與輸入的電壓vI成正比p 雙積分型ADCADC17.3 A/D 轉換特點:特點: 優(yōu)點:轉換精度高;抗干擾能力強; 缺點:轉換速度慢; 應用:常用于遙測、遙控系統(tǒng)中。V-F變換型A/D轉換器p ADC ADC的的轉換轉換精度精度17.3 A/D 轉換在單片集成的A/D轉換器

16、中轉換精度采用分辨率和轉換誤差來描述。A/D轉換器的分辨率是輸出二進制數或十進制數的位數表示。它表示A/D轉換器對輸入信號的分辨能力。轉換誤差是以輸出誤差的最大值形式給出。它表示A/D轉換器實際輸出的數字量和理論上應有的輸出數字量之間的差別。p ADC ADC的的轉換速度轉換速度17.3 A/D 轉換A/D轉換器轉換速度是用轉換時間來描述。轉換時間定義為A/D轉換器從轉換控制信號到來時起,到輸出端得到穩(wěn)定的數字信號所經過的時間。 A/D轉換器類型不同,轉換速度差別很大。其中并聯(lián)比較型A/D轉換器的轉換速度最快,次之的是逐位漸近型A/D轉換器,間接A/D轉換器的速度最慢。在實際應用中,應從系統(tǒng)數據總的位數、精度要求、輸入模擬信號的范圍及輸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