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床主體機構的設計---說明書_第1頁
插床主體機構的設計---說明書_第2頁
插床主體機構的設計---說明書_第3頁
插床主體機構的設計---說明書_第4頁
插床主體機構的設計---說明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學 院機械原理課程設計任 務 書 專 業(yè)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學 生 姓 名 笑嘻嘻班 級 12材料本學 號 1201240041指 導 教 師 郭國誼老師教 研 室 主 任 胡淑蘭老師起 止 日 期 2014-06-20目 錄第一章 緒論3第二章 機構簡介與設計數(shù)據(jù)4第3章 設計內容及方案分析6 1)插刀速度和加速度分析6 2)數(shù)據(jù)及函數(shù)曲線分析103)凸輪機構設計134)齒輪機構設計14 第四章 設計體會15 第五章 參考文獻16 附圖16第一章 緒論一、 設計的題目:插床運動系統(tǒng)方案設計及其運動分析。二、工作原理插床機械系統(tǒng)的執(zhí)行機構主要是由導桿機構和凸輪機構組成。下圖為其參考示意圖,電動

2、機經(jīng)過減速傳動裝置(皮帶和齒輪傳動)帶動曲柄2轉動,再通過導桿機構使裝有刀具的滑塊6沿導路yy作往復運動,以實現(xiàn)刀具的切削運動。刀具向下運動時切削,在切削行程H中,前后各有一段0.05H的空刀距離,工作阻力F為常數(shù);刀具向上運動時為空回行程,無阻力。為了縮短回程時間,提高生產(chǎn)率,要求刀具具有急回運動。刀具與工作臺之間的進給運動,是由固結于軸O2上的凸輪驅動擺動從動件和其它有關機構(圖中未畫出)來完成的。三,此設計是工科專業(yè)在學習機械原理后進行的一次較全面的綜合設計訓練,其目的:1.鞏固理論知識,并應用于解決實際工程問題;2.建立機械傳動系統(tǒng)方案設計、機構設計與分析概念;3.進行計算、繪圖、正確

3、應用設計資料、手冊、標準和規(guī)范以及使用經(jīng)驗數(shù)據(jù)的能力訓練。四、主要內容:1、根據(jù)插床機械的工作原理,擬定23個其他形式的執(zhí)行機構(連桿機構),并對這些機構進行分析對比。2、根據(jù)給定的數(shù)據(jù)確定機構的運動尺寸。要求用圖解法設計,并將設計結果和步驟寫在設計說明書中。3、導桿機構的運動分析。分析導桿擺到兩個極限位置及擺到與機架O2O4位于同一直線位置時,滑塊6的速度和加速度。4、凸輪機構設計。根據(jù)所給定的已知參數(shù),確定凸輪機構的基本尺寸(基圓半徑ro、機架和滾子半徑rb),并將運算結果寫在說明書中。用幾何法畫出凸輪機構的實際廓線。5、編寫設計說明書一份。應包括設計任務、設計參數(shù)、設計計算過程等。第二章

4、 機構簡介與設計數(shù)據(jù)指導老師郭國誼學生姓名鄧旺平專業(y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課程設計(論文)題目 插床主體機構的設計 完成日期:14年6月20日研究主要內容及任 務一、設計課題 插床主體機構設計 2、設計數(shù)據(jù)如圖所示為插床結構簡圖及阻力線圖。插床主要由齒輪機構、導桿機構和凸輪機構等組成,如圖3-23所示。電動機經(jīng)過減速裝置(圖中只畫出齒輪),使曲柄1轉動,再通過導桿機構1-2-3-4-5-6,使裝有刀具的滑塊沿導路y-y作往復運動,以實現(xiàn)刀具切削運動。為了縮短空程時間,提高生產(chǎn)率,要求刀具具有急回運動。刀具與工作臺之間的進給運動,是由固結于軸上的凸輪驅動擺動從動桿和其他有關機構(圖中未畫出)來完成的

5、。已知數(shù)據(jù)見表。設計數(shù)據(jù)表1 導桿機構的設計及運動分析符號KHlBC/lO3BLO2o3abcn1單位mmmmr/min數(shù)據(jù)21001150505012560設計數(shù)據(jù)表2 凸輪機構的設計符號lo4Ds從動桿加速規(guī)律單位°mm°數(shù)據(jù)1540125601060等加速等減速 設計數(shù)據(jù)表3 齒輪機構的設計符號Z1Z2m單位mm°數(shù)據(jù)1340820三、設計要求與任務1.根據(jù)已知條件,要求完成如下設計任務:(1)、導桿機構的設計及運動分析。設計導桿機構,繪制機構運動簡圖;分析導桿擺到兩個極限位置及擺到與機架位于同一直線位置時,滑塊的速度和加速度。并在3號圖紙上利用圖解法作機構

6、的兩個位置的速度和加速度多邊形,并作出滑塊的運動方程線圖。(2)、凸輪機構設計。根據(jù)所給定的已知參數(shù),確定凸輪機構的基本尺寸,并在3號圖紙上繪制實際廓線。 (3)、齒輪機構設計 已知:齒輪齒數(shù)Z1,Z2,模數(shù)m,分度圓壓力角,齒輪為正常齒制,工作情況為形式齒輪,齒輪與曲柄共軸。   要求:選擇兩輪變位系數(shù),計算齒輪各部分尺寸。2完成設計計算說明書一份(不少于3000字,應包括設計任務、設計參數(shù)、設計計算過程等)設計進度 本課程設計共計一周(五天),時間分配見下表序號課程設計內容時間1根據(jù)題目,查找相關的專業(yè)文章及專業(yè)手冊0.5天2設計方案與計算2天3圖紙繪制1天4

7、說明書寫作1天5材料上交,答辯0.5天6合計5天第三章 設計內容及方案分析1、 插刀速度和加速度分析1)、當在(a)所示位置時,此時構件4處在極位(圖紙一)(a)速度分析:曲柄的長度為lo2A=75mm,轉速n=60r/min曲柄的角速度為 W2 = 2n/ lo2A=6.28 rad/s 方向 大小 ?由圖解法得:=0.417m/s 因為=0所以竿4沒有轉動,即,又因為構件3,是一個滑塊,竿4又有鉸鏈定位。所以實際上:=0 求B點的速度: 由于構件4上點是B和A的絕對瞬心點, 點的速度已知,利用構件4上的速度影像有: 得 求: B、C是同一構件上的點,根據(jù)同一構件上點間的速度關系: 方向 導

8、桿 大小 ? 0 ?可得: 加速度分析:因為aA2= w22lo2A=2.958 m/s2 根據(jù)速度合成原理有: 大小 ? 2.958 m/s2 ? 0方向 可得: = =2.958m/s2 方向:又根據(jù)速度合成原理求6滑塊C的速度(圖紙一): 大小 ? ? ? 2.726方向 又圖解法作圖解: 的值通過在AB桿上由杠桿定理求得Ao4/2.958=Bo4/aB, aB =2.726又速度比例=0.0088 所以=1.294方向垂直向上2)、 滑塊A于機架位于同一位置的左邊時(圖紙一):速度分析VA2 = =0.417m/s 又速度合成原理有: 大小 ? 0.417m/s 0方向 所以=0.41

9、7m/s又杠桿原理有vB=0.27m/s,方向 又速度合成原理: 大小 ? 0.209m/s 0方向 所以=0.209m/s 方向向上加速度分析(圖紙二):因為 aA2= w22lo2A=2.958 m/s2W4=VA4/lo4A=5.56rad/s,加速度合成原理有:大小 ? 0 0 0方向 ? 0 0所以=2.958 m/s2aB=5.5m/s2加速度合成原理有:大小 ? 5.5 0 0 方向 0 0所以= 5.5 ,方向 ,向上2、數(shù)據(jù)及函數(shù)曲線分析角度位移S(mm)速度V(m/s)加速度(m/s2)71.50.0032.051430.05522140.08251.96285.90.11

10、51.953580.1251.8429.90.1361.654910.50.141.55615.50.151.16319.50.1551.07023.50.160.8577250.180.7784300.1920.6391310.2010.559837.50.2070.15105410.2100.09112450.212-0.0211948.10.22-0.024126550.212-0.065133570.205-0.1214060.20.201-0.2314766.10.2-0.3215468.90.196-0.36161730.19-0.39168760.18-0.417579.50.1

11、74-0.432180830.172-0.45187850.17-0.59194900.140-0.7201920.13-0.7920892.50.126-0.9215950.093-1.04222980.073-1.522998.50.05-1.9236990.03-2.12524399-0.03-2.625098-0.07-3.1425797-0.16-3.326492.5-0.25-4.127190-0.274-5.1227883.5-0.383-5.128573-0.52-4.929266-0.574-1.7429954.2-0.62-0.4430641.5-0.613.631328.

12、2-0.444.732017.9-0.435.232712.5-0.35.473348.1-0.235.53413-0.133.953482.6-0.0293.733551.5-0.02163.04360002.25滑塊的運動方程圖 、V()-在圖紙二上:3、凸輪機構設計 確定凸輪機構的基本尺寸凸輪機構等加速等減速推程運動規(guī)律:回程運動規(guī)律:修正后的等速回程取通過計算得中心距Lo2o4為100mm,滾子半徑rt為15mm,基圓半徑R0為48mm。凸輪實際輪廓曲線見圖紙三。 4、齒輪機構設計已知z1=13,z2=40,m=8,壓力角=20°,取嚙合角20°,變位系數(shù)X1=&#

13、160;-X2=0.25齒輪各部分計算公式名稱代號計算公式凸輪機構的基本尺寸模數(shù)m根據(jù)設計或測繪定出8齒數(shù)z根據(jù)運動要求選定。z1為主動齒輪,z2為從東齒輪。Z1=13、Z2=40節(jié)圓直徑dd1=mz1,d2=mz2d1=104mmd2=320mm齒頂高haha=mha1=10mmha2=6mm齒根高hfhf=1.25mhf1= 8mmhf2=12mm齒頂圓直徑dada1=m(z1+2),da2=m(z2+2)da1=124mmda2=332mm齒根圓直徑dfdf1=m(z1-2.5),df2=m(z2-2.5)df1= 88mmdf2= 296mm兩輪中心距aa=1/2(d1+d2)=m/2

14、(z1+z2)a=212mm中心距變動系數(shù)yy=0 第四章 設計體會一星期的機械原理課程設計結束了,在這次實踐的過程中學到了一些除技能以外的其他東西,領略到了別人在處理專業(yè)技能問題時顯示出的優(yōu)秀品質,更深切的體會到人與人之間的那種相互協(xié)調合作的機制,最重要的還是自己對一些問題的看法產(chǎn)生了良性的變化. 在社會這樣一個大群體里面,溝通自然是為人處世的基本,如何協(xié)調彼此的關系值得我們去深思和體會.在實習設計當中依靠與被依靠對我的觸及很大,小組里的人都很有責任感,付出了最大的努力,盡最大的努力去解決自己任務里所遇到的問題.最終我們能完成于這種態(tài)度十分不開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成功失敗都是這樣的吧與我們對

15、待事情的態(tài)度相關。在這種相互協(xié)調合作的過程中,口角的斗爭在所難免,關鍵是我們如何的處理遇到的分歧,而不是一味的計較和埋怨.這不僅僅是在類似于這樣的協(xié)調當中,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需要我們有這樣的處理能力,面對分歧大家要消除誤解,相互理解,增進了解,達到諒解.也許很多問題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復雜,關鍵還是看我們的心態(tài),那種處理和解決分歧的心態(tài),因為畢竟我們的出發(fā)點都是很好的. 課程設計也是一種學習同事優(yōu)秀品質的過程,比如我組的張星紅同學,人家的確有種耐得住寂寞的心態(tài).所以他在學習上取得了很多傲人的成績,但是我所贊賞的還是他追求的過程,當遇到問題的時候,那種斟酌的態(tài)度就值得我們每一位學習,人家是在用心造就

16、自己的任務,而且孜孜不倦,追求卓越.我們過去有位老師說得好,有有些事情的產(chǎn)生只是有原因的,別人能在諸如學習上取得了不一般的成績,那絕對不是僥幸或者巧合,那是自己付出勞動的成果的彰顯,那是自己辛苦過程的體現(xiàn).這種不斷上進,認真一致的心態(tài)也必將導致一個人在生活和學習的各個方面做的很完美,有位那種追求的鍥而不舍的過程是相同的,這就是一種優(yōu)良的品質,它將指引著一個人意氣風發(fā),更好走好自己的每一步. 在今后的學習中,一定要戒驕戒躁,態(tài)度端正,虛心認真.要永遠的記住一句話:態(tài)度決定一切. 第五章 參考文獻1 孫桓,陳作模,葛文杰.機械原理(第七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 魏兵,熊禾根.機械原理,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7.3 申永勝.機械原理教程.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4 張策.機械原理與機械設計.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4.5 劉江南.機械設計基礎.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5.6 成大先.機械設計手冊(機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