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石獸練習題_第1頁
河中石獸練習題_第2頁
河中石獸練習題_第3頁
河中石獸練習題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甲)滄州南一寺臨河干,山門圮于河,二石獸并沉焉。閱十歲,僧募金重修,求二石獸于水中,竟不可得,以為順流下矣。棹數小舟,曳鐵耙,尋十余里無跡。一講學者設帳寺中,聞之,笑曰:“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豈能為暴漲攜之去?乃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漸沉漸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顛乎?眾服為確論。一老河兵聞之。又笑日:“凡河中失石,當求之于上流。蓋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水不能沖石,其 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處嚙沙為坎穴。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如是再嚙,石又再 轉。轉轉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顛;求之地中,不更顛乎?”如其言,果得之于數里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

2、矣,可據理臆斷歟?(紀的閱微草堂筆記 )(乙)生而眇1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狀如銅盤。”扣盤而得其聲他日聞鐘以為日也?;蚋嬷唬骸叭罩馊鐮T。"捫2燭而得其形;他日揣3 It4,以一為百而百乏寫軸I"It"齊危豆而眇者不知其異,以其未嘗見而求之人也。道之難見也甚于日,而人之未達也,無以異于眇。達者告之,雖有巧譬善導,亦無以過于盤與燭也。自盤而之鐘,自燭而之 it,轉而相之,豈有既乎?注:1眇(mi a o):瞎眼,指天生雙眼失明的瞎子。2捫(m n):用手摸。3揣:摸。4 it(yue):古代一種竹制管樂器。1 .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語。(4分)豈

3、能為暴漲攜之去?()山門圮于河()扣盤而得其聲;()而人之未達也,()2 .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項是()(2分)A.聞之笑曰B. 當求之于上流C. 一老河兵聞之D.其反激之力3 .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1)凡河中失石,當求之于上流。(2)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3)雖有巧譬善導,亦無以過于盤與燭也。4、甲、乙兩文共同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3分)5、用“ | ”給下邊句子短句(斷兩處)(2分)推一盤而得其聲他旦聞鐘以為旦也二、【甲】滄州南一寺臨河干,山門圮于河,二石獸并沉焉。閱十余歲,僧募金重修,求石獸于水中, 競不可得。以為順流下矣,棹數小

4、舟,曳鐵鋁,尋十余里,無跡。? 一講學家設 帳寺中,聞之笑曰:“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豈能為暴漲攜之去?乃石性堅 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漸沉漸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顛乎? ”眾服為確論。? 一老河兵聞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當求之于上流。蓋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水不能沖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處嚙沙為坎穴,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如是再嚙,石又再轉。轉轉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顛;求之地中,不更顛乎? ”如其言,果得于數里外。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二|?【乙】余十一二歲時,聞從叔燦若公言:里有齊某者,以罪戍黑龍江,歿(死I員數年矣。

5、其子稍長,欲歸其骨,而貧不能往,恒蹙(CU)然如抱深憂。? 一日,偶得豆數升,乃屑以為末,水拎成丸,衣以赭(zh6紅褐色)土,詐為賣藥者以往,姑以紿(ddi欺哄)取數文錢供口食耳。乃沿途買其藥者,雖危癥亦立愈。轉相告語,頗得善價,競藉是達戍所,得父骨以篋負歸。歸途于窩集遇三盜,急棄其資斧,負篋奔。盜追及,開篋見骨,怪問其故,涕泣陳述,共憫而釋之,轉贈以金。方拜謝間,一盜忽僻( p i )襪m6 (捶胸頓足)大慟曰:“此人孱 弱如是,尚數千里外求父骨,我堂堂丈夫,自命豪杰,顧及不能耶?諸君好住,吾今往肅州矣?!闭Z訖,揮手西行。?其徒呼使別妻子終不反顧蓋所感者深矣。??(紀內閱微草堂筆記) H1

6、.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齒J語。(4分)?滄州南一寺臨河干.(?)?不亦顛乎(?)?雖危癥亦立愈(?)? 終不反顧 (?)2 .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求之下流,固顛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B.轉贈以金?扶蘇以數諫故? C.必于石下迎水處嚙沙為坎穴?歸途于窩集遇三盜? D.以篋負歸?負勢競上3 .翻譯下列句子(4分)(1)如其言,果得于數里外。?譯文:?(2)此人孱弱如是,尚數千里外求父骨,我堂堂丈夫,白命豪杰,顧及不能耶?譯文:?4 .你從這兩則故事中得到怎樣的啟示? (2分)?【甲】文的啟示:?【乙】文的啟示:5、用“ | ”給下邊句子短句(斷兩處)(2分

7、)其徒呼使別妻子終不反顧蓋所感者深矣。?三、(甲)滄州南一寺臨河干,山門圮于河,二石獸并沉焉。閱十余歲,僧募金重修,求石獸于水中, 竟不可得。以為順流下矣,棹數小舟,曳鐵鋁,尋十余里,無跡。一講學家設帳寺中,聞之笑曰:“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豈能為暴漲攜之去?乃石性堅 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漸沉漸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顛乎? ”眾服為確論。一老河兵聞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當求之于上流。蓋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水不能沖石, 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處嚙沙為坎穴,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如是再嚙,石又再 轉,轉轉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顛;求之地中,不更顛乎? ”如其言

8、,果得于數里外。 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河中石獸)(乙)趙括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嘗與其父言兵事,奢不能難,然不謂善。括母問其 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趙不將括即已,若比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壁w括既代廉頗,悉更約束,易置軍吏。秦將白起聞之,縱奇兵,佯敗走,而絕其糧道,分斷其軍為 二,士卒離心。四十余日,軍餓,趙括出銳卒自搏戰(zhàn),秦軍射殺趙括。括軍敗,數十萬之眾遂降秦,秦 悉坑之。?(節(jié)選自史記)1.解釋下列加點典例(5分)爾輩不能究物理 ?物理:?秦悉坑之? 坑 二石獸并沉焉。? ?焉棹數小舟,棹曳鐵鋁,曳2. 句中加點字用法不同的一項

9、是()(2分)A尋十余里尋病終B、而括易言之沿河求之C、其反激之力嘗與其父言兵事DK遂反溯流逆上矣數十萬之眾遂降秦3. 翻譯下列句子(2 分)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處嚙沙為坎穴,4. 乙文可以提煉出一個成語:。 。(2 分)5. 甲乙兩文圍繞著一個話題,說說你從中明白了怎樣的道理?(2 分)6、用“| ”給下邊句子短句(斷兩處)( 2 分)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甲】 滄州南,一寺臨河干,山門圮于河,二石獸并沉焉。閱十余歲,僧募金重修,求石獸于水中, 竟不可得,以為順流下矣。棹數小舟,曳鐵鋁,尋十余里,無跡。?乃石性堅重,沙性一講學家設帳寺中,聞之笑曰:“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豈能為暴漲攜之去

10、?”眾服為確論。一老河兵聞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當求之于上流。蓋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水不能沖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處嚙沙為坎穴。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如是再嚙,石又再轉,轉轉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顛; 求之地中,不更顛乎?”如其言,果得于數里外。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乙】 趙括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嘗與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難,然不謂善。括母“”既代廉頗悉更約束易置軍吏。秦將白起聞之,縱奇兵,佯敗走,而絕其糧道,分斷其軍為二,士卒離心。四十余日,軍餓,趙括出銳卒自搏戰(zhàn),秦軍殺趙括。括軍敗,數十萬之眾遂降秦,秦悉坑

11、之。1. 解釋加點的字詞。(4 分)(1)(2)(3)(4) 是 非木然則 天下之事嘗 與其父奢言兵事 秦悉坑 之nu ( 2. 下列句中加點詞的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項是(A. 二石獸并沉焉B. 尋十余里C. 然不謂善D.而絕其糧道3. 翻譯文中劃線句子。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未果,尋病終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哀轉久絕(1) 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豈能為暴漲攜之去(2) 使趙不將括即已,若必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4. 對于河中石獸,【甲】文中寺僧“求之下流”,講學家認為應“求之地中”,作者通過他們的錯誤,?請你用原文中的語句回答?!疽摇?文中趙括最終兵敗身死,葬送了趙國軍隊,請你用一個相關

12、的成語概括他失敗的根本原因。5. 請根據【甲】【乙】兩文中講學家和趙奢所說的話,分別概括他們是怎樣的人。6、用“ | ”給下邊句子短句(斷兩處)(2分)趙括既代廉頗悉更約束易置軍吏五、【甲】滄州南一寺臨河干,山門圮于河,二石獸并沉焉。閱十余歲,僧募金重修,求石獸于水中, 竟不可得。以為順流下矣,棹數小舟,曳鐵鋁,尋十余里,無跡。一講學家設帳寺中,聞之笑曰:“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豈能為暴漲攜之去?乃石性堅重,沙性 松浮,湮于沙上,漸沉漸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顛乎? ”眾服為確論。一老河兵聞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當求之于上流。蓋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水不能沖石,其反激 之力,必于石下迎水處嚙

13、沙為坎穴,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如是再嚙,石又再轉。 轉轉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顛;求之地中,不更顛乎? ”如其言,果得于數里外。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選自河中石獸)【乙】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 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陰,卒逢暴雨,止于巖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鐘子期輒窮.其趣。伯 牙乃舍琴而嘆曰:“善哉,善哉!子之聽夫,志想象猶吾心也。吾于何逃聲哉? ”列子)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14、。(8分).(1)兼石獸于水中求(2)可據理臆斷歟理儂廊(3)幸逢暴雨未(4)吾于何逃聲哉逃(5)必于石下迎水處鳴沙為灰穴.嚙.坎穴(6)遂反溯流逆上矣。溯流2 .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是非木柿,豈能為暴漲攜之去? 曲每奏,鐘子期輒窮其趣3 .高山流水覓知音”的故事至今廣為傳頌,【乙】中可以看出子期堪稱伯牙知音的語句甲中“二也可謂老河兵堪稱是石獸的 知音”。(2分)4 .【甲】【乙】兩文在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上,有何異同?請簡要分析。(3分)六、【甲】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乙】滄

15、州南一寺臨河干,山門圮。于河,二石獸并沉焉。閱十歲,僧募金重 修,求二石獸于水中,竟不可得,以為順流下矣。棹數小舟,曳鐵耙,尋十余里無 跡。一講學者設帳寺中,聞之,笑曰:“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豈能為暴漲 攜之去?乃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漸沉漸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顛乎 ?”眾服為確論。一老河兵聞之。又笑日:“凡河中失石,當求之于上流。蓋石性堅重,沙性松浮, 水不能沖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處嚙沙為坎穴。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如是再嚙,石又再轉。轉轉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顛; 求之地中,不更顛乎?”如其言,果得之于數里外。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 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紀日勻閱微草堂筆記)注:干:岸邊。圮(p i ):倒塌。閱:經歷。棹(zh do):船槳,這里作動詞 用。柿(f6i):木片。顛:顛倒、荒唐。河兵:治河的士兵。1.下列各句中劃線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楚人有自三者涉:B.滄州南一寺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