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PAGE 14安樂集講記第八、較量愿生十方凈土,不如歸西方者問曰:或有人言,愿生十方凈國,不愿歸西方。是義云何?問:有人說,愿生到十方清凈國土,不愿意歸向西方。對此如何看待?答曰:此義不類,于中有三。何者?答:生十方跟生西方并不類同,有三個方面可以區(qū)分這兩種發(fā)愿和效果的差別。哪三種呢?一、十方佛國非為不凈,然境寬則心昧,境狹則意專。是故十方隨愿往生經(jīng)云:“普廣菩薩白佛言:世尊!十方佛土皆為嚴凈,何故諸經(jīng)中偏嘆西方阿彌陀國,勸往生也?佛告普廣菩薩:一切眾生,濁亂者多,正念者少。欲令眾生專志有在,是故贊嘆彼國,為別異耳。若能依愿修行,莫不獲益?!币?、十方佛國不是不清凈。但是就初修者來講,如果所觀
2、境非常寬廣,心就散漫暗昧;如果境狹小,心就專一。所以求生十方一切凈土,觀境寬泛,心很難專注而導致暗昧。這是就一般眾生而言。所以十方隨愿往生經(jīng)里,普廣菩薩問佛:“世尊!十方佛土都是莊嚴清凈的,為什么經(jīng)中偏贊西方阿彌陀佛國,勸導眾生專一求往生呢?”佛告訴普廣菩薩:“這是因為在這個世界里,眾生多數(shù)內(nèi)心非常濁惡雜亂,具正念者很少。我是想讓眾生立定專一的志愿,心能夠系在一個所緣上,所以贊嘆西方佛國,這是別有用意。以這種特殊方便,使得眾生能夠即生生到凈土,無不獲得大益?!币簿褪?,一往生后,就能得不退轉而隨意往游十方佛國,廣度眾生直至成佛。如果沒有把握好,一開始觀境太寬泛了,眾生的心力無法專一,這樣難以達成
3、效果。因此佛說,只要以指方立相的方便,依著自己所立的愿去實修,那無不得到利益。所以我們要聽從世尊的教導,按照這個方法專一求生西方,不要自己別生什么異見。二、十方凈土雖皆是凈,而深淺難知。彌陀凈國乃是凈土之初門。何以得知?依華嚴經(jīng)云:“娑婆世界一劫,當極樂世界一日一夜;極樂世界一劫,當袈裟幢世界一日一夜?!比缡莾?yōu)劣相望,乃有十阿僧祇,故知為凈土初門,是故諸佛偏勸也。余方佛國都不如此丁寧,是故有信之徒多愿往生也。第二、十方凈土雖然都是凈,但是其中的深淺度很難測知。攝受凡夫、以極簡單條件而往生的彌陀清凈國土,是凈土的初門。換句話說,一進了這道門就能真正深入凈土了。怎么知道呢?依據(jù)華嚴經(jīng)所說:“娑婆世
4、界的一劫,相當于極樂世界的一晝夜;極樂世界的一劫,相當于袈裟幢世界的一晝夜?!毕襁@樣輾轉地優(yōu)劣比較,乃至有十阿僧祇那么多的級別。因此知道西方是凈土的初門。所以諸佛偏偏勸導凡夫往生西方。因為凡夫特別容易生入極樂凈土。其他佛國都沒有這樣叮嚀、囑咐,因此具信心的徒眾多數(shù)都是發(fā)愿求生西方。三、彌陀凈國,既是凈土初門;娑婆世界,即是穢土末處。何以得知?如正法念經(jīng)云:“從此東北,有一世界,名曰斯訶。土田唯有三角沙石。一年三雨,一雨濕潤不過五寸。其土眾生唯食果子,樹皮為衣,求生不得,求死不得。復有一世界,一切虎狼禽獸,乃至蛇蝎,悉皆有翅飛行。逢者相啖,不簡善惡?!贝素M不名穢土始處?三、彌陀國土是凈土初門,娑
5、婆世界是穢土末端。怎么知道呢?如同正法念處經(jīng)所說:“從這里往東北方向走,有一個世界,叫做斯訶。那里只有三角沙石。一年下三次雨,每次的降雨量不到五寸。彼土眾生只吃果子,以樹皮作為衣服,那是很苦難的世界,求生不能,求死不得。又有一個世界,一切虎狼禽獸乃至蛇蝎,身上都長了翅膀,能夠在空中飛行。一遇到就相互吃,不知善惡。”像這樣的世界當然是穢土的始處,因為非常濁穢。然娑婆依報乃與賢圣同流,唯此乃是穢土終處。安樂世界既是凈土初門,即與此方境次相接,往生甚便,何不去也?然而娑婆的依報環(huán)境,是和賢圣住在一起,所以它是穢土的最后一處。安樂世界屬于凈土的初門,和此方的境界依次相接,往生是非常方便的,為什么不去呢
6、?第九、據(jù)攝論與此經(jīng)相違,料簡別時意語者依據(jù)攝論與本經(jīng)相違,分析別時意趣的話題。今觀經(jīng)中佛說,下品生人現(xiàn)造重罪,臨命終時遇善知識,十念成就即得往生。依攝論云:“噵佛別時意語?!庇止艁硗ㄕ撝?,多判此文云:臨終十念,但得作往生因,未即得生。何以得知?論云:“如以一金錢,貿(mào)得千金錢,非一日即得?!惫手畛删驼撸米饕?,未即得生,故名別時意語。現(xiàn)在觀經(jīng)里佛說:“下品往生者現(xiàn)生造了重罪,臨命終時遇到善知識,以十念念佛就得以往生?!睌z論中說:“這是佛的別時意趣語言?!惫艁硗ㄕ撝?,也多判這段經(jīng)文說:臨終十念只能作往生因,不是隨即就得以往生。怎么知道呢?攝論里說:“好比以一錢貿(mào)易到一千金錢,并不是指一
7、天就得到一千金錢,而是指在未來別時將得一千金錢?!币源肆酥畛删椭皇亲髁宋磥沓删偷囊?,不是當時就得到往生,所以叫做“別時意語”。如此解者,將為未然。何者?凡菩薩作論釋經(jīng),皆欲遠扶佛意,契會圣情。若有論文違經(jīng)者,無有是處。這樣理解并不對。如何呢?凡是菩薩造論解釋佛經(jīng),都是想輔佐世尊建立的教法,并契會圣者的密義。使后代學者能更容易領會到佛傳法的心意。如果所造的論文違背了經(jīng)旨,那是一無是處的。今解別時意語者,謂佛常途說法,皆明先因后果,理數(shù)炳然。今此經(jīng)中,但說一生造罪,臨命終時,十念成就即得往生,不論過去有因無因者。直是世尊引接當來造惡之徒,令其臨終舍惡歸善,乘念往生,是以隱其宿因。此是世尊隱始
8、顯終,沒因談果,名作別時意語。現(xiàn)在解明“別時意趣”的涵義。這是說佛通常說法,都是以先因后果的方式闡明,理趣是非常明顯的。而本經(jīng)當中只說到一生造罪,臨終十念成就就得以往生,而沒有談到過去有因還是無因。這唯一是世尊為了引接當來造惡的人,使得他在臨終能夠舍惡歸善,乘念往生,所以隱掉他的宿因。這是世尊隱始顯終、沒因談果的說法善巧,叫做“別時意語”?!半[始顯終”“沒因談果”是一個意思,就是隱藏初始的因而特顯終了的果。意思是不必要在因上說,凡是臨終十念能歸心凈土的,都是宿世有大因緣的人。直接強調(diào)臨終至心十念就獲得往生,能夠使得造惡之徒幡然醒悟、舍惡歸善,以念力而往生。何以得知?但使十念成就,皆有過去因。如
9、涅槃經(jīng)云:“若人過去已曾供養(yǎng)半恒河沙諸佛,復經(jīng)發(fā)心,而能于惡世中聞說大乘經(jīng)教,但能不謗,未有余功。若經(jīng)供養(yǎng)一恒河沙諸佛,及經(jīng)發(fā)心,然后聞大乘經(jīng)教,非直不謗,復加愛樂。”怎么知道這一點呢?因為凡是能在臨終十念成就的人,過去都有深厚的宿因。當前十念是他一時表現(xiàn),而有此表現(xiàn)一定是有很深宿根的反應。以涅槃經(jīng)的一段來做觀察對照,經(jīng)中說到:“如果一個人過去曾經(jīng)供養(yǎng)過半恒河沙數(shù)的諸佛,而且在諸佛前發(fā)了心,那么他就能在濁惡時期聽聞到大乘經(jīng)教,但只能做到聞了不誹謗,沒有其他功德相(但他要經(jīng)過那么長的時間、有那么大數(shù)量的善根才可能有這表現(xiàn))。又有經(jīng)過供養(yǎng)一恒河沙數(shù)的諸佛以及在諸佛前發(fā)心,這等人聞了大乘經(jīng)教,不但不
10、誹謗,還能夠發(fā)出愛樂之心(可見他的表現(xiàn)比前者更有善根,是多過前者兩倍等的善根)?!币源酥T經(jīng)來驗,明知十念成就者,皆有過因不虛。若彼過去無因者,善知識尚不可逢遇,何況十念而可成就也。這樣以經(jīng)教來檢驗,就很明確地知道,在臨終時能夠發(fā)起至心十念而當即往生的人,的確有宿世的善因緣,決不可能無因無緣這樣出現(xiàn)。如果他們在過去生沒有宿因,那善知識尚且不能逢遇,何況一聽就能生信,以至心十念而成就呢?這種人是宿根深厚者,不是一般庸流可比的。論云:“以一金錢貿(mào)得千金錢,非一日即得”者,若據(jù)佛意,欲令眾生多積善因,便乘念往生。若望論主,乘閉過去因,理亦無爽。若作此解,即上順佛經(jīng),下合論意,即是經(jīng)論相扶,往生路通,無
11、復疑惑也。那么如何會通經(jīng)論的不同說法呢?只要我們把握住緣起的道理,其實也沒有什么矛盾。論中說“以一個金錢的貿(mào)易得獲一千金錢,并非一日頓時得到”,依據(jù)佛說法的用意,是想讓眾生多多地積善因,這樣就能乘念往生;如果按論主來說,隱去了過去的因,但實際是大善根之人,臨終十念才會往生。這個道理也是不錯的。也就是說,今生僅僅是不具信愿的十念念佛種善根,那也不是當下就能往生,還是需要很長時間,積累到一定程度才可能往生。如果這樣理解,那就上順于佛經(jīng)的旨意、下合于論典的意趣。這就是經(jīng)論互相輔助。行者都能夠生起確信,對于如何往生的理路,心里非常透徹,不會再有疑惑。第三、明廣施問答,釋去疑情者。自下就大智度論廣施問答
12、。問曰:但一切眾生,從曠大劫來,備造有漏之業(yè),系屬三界。云何不斷三界系業(yè),直爾少時念阿彌陀佛,即得往生,便出三界者?此系業(yè)之義,復欲云何?第三、以下按照大智度論多番設立問答,來解掉學人對凈土法門的疑情。有人提問:一切眾生從曠大劫來,種種有漏的業(yè)無不造作,被業(yè)力系縛在三界里。怎么能不斷三界的系業(yè),只是以片刻念阿彌陀佛就得以往生、超出三界呢?這樣系業(yè)又如何解釋呢?答曰:有二種解釋:一、就法來破;二、借喻以顯。言就法者,諸佛如來有不思議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不思議智力者,能以少作多,以多作少;以近為遠,以遠為近;以輕為重,以重為輕。有如是等智,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答:有兩種解釋:一、就法本身
13、來破疑;二、借譬喻來顯示不可思議之事。首先就法來破除疑情,關鍵是彌陀如來有不可思議的佛智慧。他的大力加被是我們凡情無法解釋的。也就是經(jīng)上重點強調(diào)諸佛特別是阿彌陀佛有不可思議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所謂“不思議”,就是指以佛的智慧力,能以少作多,以多作少;以近為遠,以遠為近;以輕為重,以重為輕,都能自在地轉變。因為有此等智慧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緣故,我們以思維、語言無法測度到他的境界,測不到他的邊際。所以只有深信不疑,只有以信心來接受,那就能當即成辦。如果不論佛力,就自身來說,那當然你有無數(shù)的三界有漏業(yè),不出現(xiàn)一點無漏業(yè),那么臨終肯定被業(yè)所牽,系縛在三界。不但是一生不會出現(xiàn)解脫的果,無數(shù)生
14、都會被系縛在三界里。但是有佛力加入,這情形就完全不同。至于是以何種方式、如何成辦,那絕非我們能想像得到的。這就是不可思議的神功力用。佛力一加在心上,無數(shù)的業(yè)習不起現(xiàn)行了,就能像大力士拽住小孩的頭發(fā)甩到清凈剎土那樣,絲毫不爽。盡法界一切處所里任何具足信愿行的凡夫,下至于惡逆之人、蜎飛蠕動,都能當即得到佛光力用的攝受而能夠頓時超離輪回,進入凈土,從此以后再也不受輪回因緣的控制。這就是不可思議的功德利益。因此,世尊在此土再再地贊嘆,再再地勸信、勸愿、勸行。自下第二有七番,并借喻以顯:第二有七次借譬喻來顯示,的確有不可思議之事,不能什么都按照常規(guī)來論定。第一、譬如百夫,百年聚薪,積高千仞,豆許火焚,半
15、日便盡。豈可得言“百年之薪,半日不盡”也?第一、譬如一百個人在一百年里聚集薪柴,一直堆到有一千仞那么高,以豆許的火苗焚燒,半天就燒光了。哪里能說“堆了一百年這么高的薪柴,以半天燒不盡”呢?并不是時間長力量就大,時間短力量就小。只要有對治的話,一百年積累的柴,半天就可以燒完。同樣的道理,無始劫來積了很多罪業(yè),以十念念佛念念可以滅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那為什么一念能夠消億劫罪呢?如果單就時間來看,當然是不成比例。但是并非僅以時間來論斷,以佛力破障的功能不可思議的緣故。譬如核彈輻射,剎那頃就可以殺傷千萬人。同樣,一念彌陀佛就滅掉了億劫重罪,以滅罪力大的緣故,為何不能往生?為何不能排開生死業(yè)縛而直下生入
16、凈土呢?第二、譬如躄者,寄載他船,因風帆勢,一日至于千里。豈可得言“躄者云何一日至千里”也?第二個譬喻,譬如把跛腳的人放在船上,因為風帆的勢力,一天就能到達千里之外。怎么能說“一個跛腳者哪里一天就能走千里的路程”呢?因為這是憑借船帆的力量,所以進程極快。同樣的道理,你不能認為:一個修道力弱的凡夫怎么可能一天就到達凈土達至不退轉地位呢?這是可以的。借助阿彌陀佛的大愿船,以他的力量,十念就能超出三界外了。你不能認為他還沒有無漏定,也沒有開出什么空慧,根本出不了三界。這是可以的。第三、亦如下賤貧人,獲一瑞物,而以貢王,王慶所得,加諸重賞。斯須之頃,富貴盈望。豈可得言“以數(shù)十年仕,備盡辛勤上下,尚不達
17、而歸者,言彼富貴無此事”也?第三、好比一個下賤的窮人,得到一種瑞物貢獻給國王,國王當時非常慶喜。因為所供獻物很吉祥,所以就重賞于他。他在片刻頃就成了大富大貴之人。你哪里能說“我們做了幾十年官,從下一級級往上爬,花費了多少辛勤,最終還沒有滿足所愿就這樣告老還鄉(xiāng)了,他怎么一下子就變得如此顯赫富貴、達成了愿望?沒有這事“呢?實際上他是以國王歡喜的力量,頓時飛黃騰達。同樣,有人說:我們累劫當中精勤做無數(shù)財供養(yǎng),為什么他一聽到阿彌陀佛以后,身心恭敬合掌就超過了我的福德?這是因為他得到彌陀法王歡喜的緣故,直下加被著他的心,他就像貧子得承父業(yè),頓時就變得富貴一樣。同樣,這一個大法門能夠攝佛功德為自功德,在一
18、念至心念佛中,就積累超過虛空量的大福德。因此,蕅益大師在要解說,念念都是大善根福德因緣,就是所謂“萬德洪名,以名召德,罄無不盡”。第四、猶如劣夫,以己身力擲驢不上,若從輪王行,便乘虛空,飛騰自在。豈可得言“以劣夫之力,必不能升虛空”也?第四個比喻,好比一個沒有能力的弱夫,以他身體的力量連驢都騎不上,但他隨從轉輪王,就能凌空飛行自在。短時間就周游了四大部洲。怎么能說“這么沒能力的人,絕對不可能在虛空中飛行”呢?所以,得不退轉有難行、易行兩種。你不能認為,一個凡夫怎么可能頓時就得到不退轉地?這是由于他的信愿凈業(yè)與彌陀佛力相感的緣故,已經(jīng)上了彌陀的飛船,所以就能快速到達不退轉地。而且一登了凈土之后,
19、顯現(xiàn)出極其廣大的大乘神通,那的確是在十方法界周游無礙的。彌陀經(jīng)不是說了嗎?一飯食頃就能夠游行十方佛國。第五、又如十圍之索,千夫不制,童子揮劍,倏爾兩分。豈可得言“童子之力,不能斷索”也?第五、就像圍了十圈的繩索,一千個力士也沒辦法拉斷,而童子揮著銳利的寶劍,倏爾間就分成兩段了。哪里能說“以一個童子的小力量不可能斷掉繩索”呢?因為他借助了寶劍的力量。同樣的道理,彌陀就是利劍,雖然凡夫的情形是受著千重萬重業(yè)力之索的束縛,但仗著彌陀名號寶劍,就能夠一揮兩段,從中超出。第六、又如鴆鳥入水,魚蚌斯斃皆死;犀角觸泥,死者還活。豈可得言“性命一斷,不可生”也?第六、又像鴆鳥入了水后,以它的毒力感染,水中的魚蚌當時都斃命而死;而犀牛用角觸到了河里的泥,已死的都復活過來。哪里能說“性命都斷了,不可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西餐簡餐課程設計思路
- 能動板式換熱器課程設計
- 肋骨骨折賠償合同范例
- 售地協(xié)議合同范例
- 低首付借款合同格式范文3篇
- 合同完善修訂協(xié)議技巧3篇
- 兼職內(nèi)容創(chuàng)作者項目協(xié)議3篇
- 學歷提升服務合同范本3篇
- 勞動合同休假登記表3篇
- 2013版建筑合同范例
- 2025蛇年春節(jié)春聯(lián)對聯(lián)帶橫批(276副)
- 中國PHM系統(tǒng)行業(yè)投資方向及市場空間預測報告(智研咨詢發(fā)布)
- 2024質(zhì)量管理復習題
- 2025年中學德育工作計劃
- 2024年專業(yè)會務服務供應與采購協(xié)議版B版
- 《數(shù)字通信原理》習題答案(全)
- 中國上市公司ESG行動報告
- 早產(chǎn)臨床防治指南(2024版)解讀
- 《電子煙知識培訓》課件
- 全套教學課件《工程倫理學》
- 人音版六年級上冊全冊音樂教案(新教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