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觸診流程_第1頁
腹部觸診流程_第2頁
腹部觸診流程_第3頁
腹部觸診流程_第4頁
腹部觸診流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50壓痛 15臟器-XX省腫瘤醫(yī)院腹部觸診流程與評分標準科室 XX:主考教師:分數(shù)工程評估與 準備檢查 方法 12分 值內容及評分標準環(huán)境準備:拉圍簾子或屏風遮擋,保護患者隱私。 26 患者準備:做好解釋讓患者了解檢查目的,密切配合,囑患者排 尿。檢查者準備:著裝整齊,指甲剪短,洗手,溫暖雙手。 2位置:檢查者站在病人右側,取得合作;囑病人取屈膝仰臥位,頭 墊低枕,雙腿屈曲,解開褲帶,暴露腹部,注意其它部位保暖。 進展腹局部區(qū):九區(qū)四分法,并說出每區(qū)的主要臟器。 3淺部觸診:先以全手掌放于腹壁上,使患者適應片刻并感受腹壁緊X 度。然后自左下腹滑行觸診,使腹壁下陷 1cm,逆時針進展觸診,檢查淺

2、表壓痛、腹壁腫物、腫塊、腹肌緊 X 度口述結果。深部觸診:囑患者 X 口平靜呼吸,檢查者一手或雙手重疊,由淺如滿 分扣分223深,逐漸加深,觸摸深部臟器、腫塊、壓痛等,按壓大于 2cm, 一 3般自左下腹開場,逆時針進展觸診。觸診的方法有:深壓、滑動、雙手、浮沉 1膽囊壓痛點 Murp:左手平放于病人的右肋緣處,大拇指放于右鎖骨中線和肋緣穿插處,勾壓于右肋弓下,囑患者深吸氣觀察有5無壓痛。闌尾壓痛點即 McBurny壓痛:臍與髂前上棘連線外 1/3處,以示指和中指按壓此處,出現(xiàn)疼痛或腹痛加劇,為闌尾炎的壓痛。手5指停留片刻,然后突然抬起,患者腹痛加劇,表情痛苦,為反跳痛。尿路壓痛點:雙手拇指依

3、次深壓季肋點、上輸尿管點、中輸尿管點 2反跳痛:腹部觸診出現(xiàn)壓痛時,手指于原處稍停片刻,使壓痛感趨于穩(wěn)定,然后迅速將手抬起,如果被檢查者感覺腹痛驟然加重并伴有痛苦表情或呻吟,稱為反跳痛,是腹膜壁層受到炎癥累及的征象,3見于腹內臟器病變累及鄰近腹膜。腹膜炎時患者可同時出現(xiàn)壓痛、反跳痛和肌緊 X,稱為 “腹膜炎三聯(lián)征。肝臟觸診:單手四指并攏,掌指關節(jié)伸直,與肋緣大致平行從右下腹臍水平開場,以示指和中指末端橈側觸診,用囑病人深呼吸,呼20氣時手指壓向深部,吸氣時手指向前上迎接下移的肝緣。如果沒有觸到肝臟那么手指上移,重復剛剛的動作。如此反復,直到觸到肝臟或肋緣。需要在右鎖骨中線和前正中線觸摸。有時需

4、要雙手觸診或沖擊觸診。雙手觸診時,用左手托住被檢查者右腰部,拇指 X 開置觸診 于肋部,觸診時左手向上托推,使肝下緣緊貼前腹壁下移。注意:以示指的外側接觸肝臟;不要把腹直肌和腎臟誤為肝臟;手指上抬速度要慢于吸氣速度。觸到肝臟后要注意其大小、硬度、1 / 520-外表情況、壓痛、邊緣情況、搏動、摩擦感、震顫等。脾臟觸診:觸診脾臟時,一般先用單手自左下腹向肋緣觸摸,如不 能摸到,可采用雙手觸診。被檢查者仰臥,檢查者左手放在被檢查12 / 5-特殊觸診7終末5質量人文關心5總分 100100者左下胸的后側方肋緣以上部位左腰部 91肋1處,從后向前托起脾臟,。右手手指略向前彎,平放在左側腹部腋前線內側

5、肋緣下, 與肋弓成垂直方向。讓被檢查者做深大的腹式呼吸,自臍開場,檢 查者的手隨被檢查者的呼吸進展觸診。脾臟腫大,在吸氣時可觸到 脾臟下緣提示脾大。如果平臥位觸不到,可讓被檢查者右側臥位進 行觸診右下肢伸直,左下肢屈曲,使腹壁放松,檢查方法同上。注意:脾臟位置較淺,手法要輕,用力過大可能把脾臟推人腹 腔深部,或影響脾臟隨呼吸下降,導致漏檢。觸到脾臟后要注意其 大小、硬度、外表情況、壓痛、摩擦感等。膽囊觸診:可采用單手滑動觸診法,右手四指并攏,與右側肋緣大 致平行地放在右上腹部,患者深呼氣時,醫(yī)師手指壓向腹部深處, 深吸氣時,手指向前上在膽囊點下方滑行觸診下移的膽囊,可在右肋緣下、腹直肌外緣處觸

6、到腫大的膽囊,正常人不能觸及。腎臟觸 診一般不進展一般為脊肋角叩擊。腹腔腫塊炎性腫塊多伴疼痛,注意腫塊與皮膚、臟器、腹壁的關系 及軟硬度、活動度等,一般沿腫塊縱軸觸摸。 1液波震顫醫(yī)師一手掌面貼于患者一側腹壁,另一手四指并攏屈曲, 用指端叩擊對側腹壁,如有大量液體,對側手掌有被液體波動沖擊 的感覺。振水音胃內有多量液體和氣體共存時以沖擊觸診法振動胃部,可以 聽到氣液撞擊的聲音,聽診器或俯耳可聽。空腹仍有此音,提示幽門梗阻或胃擴 X。1.操作標準,手法正確,動作熟練。2檢.查完畢,告知病人觸診結果,幫助病人系好褲帶,穿好衣服, 3扶病人坐起。1.檢查者態(tài)度和藹,體貼,動作溫柔,關愛患者。 22.

7、不能過度暴露病人,注意溫暖雙手后再觸診。 1 3.2觸診過程中注意和患者交談,緩解緊 X,并善于觀察病人反響。1033221 / 5-腹部檢查相關考前須知與知識點:一、考前須知:1.可以邊檢查邊交談,分散被檢查者注意力,以減少腹肌緊 X,注意被檢查者面部表情。2.防止用指尖猛戳病人腹部,每檢查一個區(qū)域后,檢查者手應提起并離開。3.如果估計被檢查者肝臟、脾臟腫大明顯,開場檢查部位 應移。4.視診全腹膨隆見于腹腔積液、積氣、胃腸脹氣、腹腔巨大包塊。局部膨隆見于臟器 腫 大、腫瘤炎性包塊、腹壁腫物、疝等。全腹凹陷見于消瘦、脫水、惡病質 , 展進一步檢查。視診內容有腹部外形、呼吸運動、腹壁靜脈、胃腸型

8、 、 。5.病理狀態(tài)下可見腹壁靜脈曲 X。判斷曲 X靜脈的血流方向方法為:選擇一段沒有分支的腹 壁靜脈,用一手示指和中指指腹壓在靜脈上,然后一指緊壓不動,另一指緊壓靜脈向外滑 動 , 擠出該段靜脈內血液,至一定距離后抬起該手指,看靜脈是否迅速充盈,幫助判斷血流方向。門脈高壓:血流方向以臍為中心向四周伸展, 蛇頭;上腔靜脈阻塞時上腹壁和胸壁靜脈血流方向向下;下腔靜脈阻塞時靜脈血流方向向上。二、腹局部區(qū): 1體表標志:包括肋弓下緣、腹上角、髂前上棘、腹直肌外緣、腹中線、腹股 溝和脊肋角等。2腹局部區(qū):包括四區(qū)法、九區(qū)法和七區(qū)法。1九分區(qū)法:由兩條水平線和兩條垂直線將腹局部為井字形九區(qū),上水平線為兩

9、側肋弓 下緣連線,下水平線為兩側髂前上棘連線,兩條垂直線通過左右髂前上棘至腹中線連線的中 點。四線相交將腹局部為左右上腹部季肋部、左右側腹部腰部、左右下腹部髂窩部 及上腹部、中腹部和下腹部 9個區(qū)域。2四分區(qū)法:通過臍畫一水平線與垂直線,兩線相交,將腹局部為四區(qū),即 右上腹、右 下腹、左上腹和左下腹。3七分區(qū)法:根據(jù)九分區(qū)法的兩條水平線將腹局部為上中下區(qū),上下腹部再由腹正中線 分為左、右上腹部和左、右下腹部。中腹部那么按照九分區(qū)法的兩條垂直線分為左右中腹部和 中腹部。三、肝脾大測量1肝腫大的測量: 1第一測量:右鎖骨中線上,肝上界肝相對濁音界至下緣之間的距離。2第二測量:右鎖骨中線上,肝下緣距

10、肋弓的距離。3第三測量:前正中線上,劍突基底部至肝下緣的距離。正常肝臟:肋下 lcm, 劍下 3一 5cm,上下徑911cm。彌漫性增大:見于肝炎、肝淤血、脂肪肝、早期肝硬化、白血病、血吸蟲病。局限性增大:見于肝膿腫、肝囊腫、肝腫瘤。2、脾大的測量: 1第一測量:又稱甲乙線。左鎖骨中線上,肋緣至脾臟下緣之間的距離。2第二測量:又稱甲丙線。左鎖骨中線與肋緣交點至脾臟最遠 點之間的距離。 3第三測量:又稱丁戊線。脾臟右緣距前正中線之間的距離。脾臟向右越 過前正中線, 測量為正值,反之為負值。正常人脾臟不能觸及。脾明顯腫大時記 錄第二、 三測量。31 / 5-輕度腫大肋下 2cm:見于肝炎、傷寒、急

11、性瘧疾、粟粒結核、敗血癥、亞急性感染 性心內膜炎;中度腫大不過臍:見于肝硬化、瘧疾后遺癥、 SLE、淋巴瘤、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重度腫大過臍或腹中線:見于慢性粒細胞白血病、骨髓纖維化、慢性瘧疾、黑熱病等。四、腹部聽診1.腸鳴音一般在臍周進展聽診,正常為每分鐘 45次。 1活潑:每分鐘 l0次以上,音調不特別高亢,見于急性胃腸炎,服用瀉劑或胃腸道大出血; 2亢進:次數(shù)多,腸鳴音響亮,高亢甚至呈金屬調,見于機械性腸梗阻; 3減弱:明顯減少,數(shù)分鐘一次,聲音較弱,見于老年性便秘、腹膜炎、低血鉀; 4消失:持續(xù) 35分鐘未聽到,見于急性腹膜炎或麻痹性腸梗阻。2.血管雜音聽診部位為臍周主動脈和臍部兩側上方腎動脈。 1動脈血管雜音:臍周的收縮期雜音見于腹主動脈瘤或腹主動脈狹窄;臍部兩側上方的收縮期雜音見于相應部位的腎動脈狹窄。 2靜脈血管雜音:位于臍周的連續(xù)嗡鳴音,見于門脈高壓。五、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