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人教版八年級下第六單元30詩五首 優(yōu)秀_第1頁
初中語文人教版八年級下第六單元30詩五首 優(yōu)秀_第2頁
初中語文人教版八年級下第六單元30詩五首 優(yōu)秀_第3頁
初中語文人教版八年級下第六單元30詩五首 優(yōu)秀_第4頁
初中語文人教版八年級下第六單元30詩五首 優(yōu)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30課

詩五首教學目的

1.積累與詩五首相關(guān)的語言、文學常識,背誦五首詩。2.理解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學重難點積累與詩五首相關(guān)的語言、文學常識,背誦五首詩。課時:3課時第1課時教學目的背誦《飲酒》和《行路難》,并加以鑒賞。教學內(nèi)容與步驟學習《飲酒》情景激趣公元416年,劉裕洛陽,西晉故都得到光復。第二年又攻克長安。朝廷為了討好劉裕,下詔書封劉裕為相國,總管朝政,又封他為宋公,食邑十個郡,加九錫,位在各諸侯之上。那一年秋天,陶淵明總是悶悶不樂。他早就看透,東晉的氣數(shù)已盡,劉裕篡位只是時間問題,他整天為這件事悲傷郁悒。只要東晉存在,他曾祖父陶侃的功績就光輝燦爛,照耀家邦。一旦東晉滅亡,就一筆勾銷了。他又想一切都在發(fā)展變化,興衰榮辱也在不斷地交替更換。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家庭,莫不如此。為這些事煩惱也沒有用,還是多喝點酒,好好睡一覺吧。陶淵明只要弄到酒,沒有一個晚上不喝他個一醉方休。他認識到,人生在世像閃電一樣,稍縱即逝,就應該坦蕩從容,無憂無慮地度過。醉酒之后他反而詩興大發(fā),先后寫了20首詩,陶淵明把這一組詩題為《飲酒二十首》。由于為酒后即興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揮灑真情,實際上是借“飲酒”的題目,寫對世事人生的感慨。課文選自第五首。探究生趣第一步,泛讀課文。指導學生閱讀時,要求結(jié)合注釋,梳理詩意,將課下重要注釋簡化后移到課文相關(guān)位置處。用(1,2,……)標出詩內(nèi)層次,批注自己的閱讀感受,列出不懂之處。一、在閱讀過程中校正讀音,積累詞語:結(jié),建造、構(gòu)筑。

廬:簡陋的房屋。

人境:人聚居的地方。爾:這樣。

相與﹕相伴。

見:在這里讀音為:“jiàn”,看見。心遠地自偏:心遠離世俗,自然覺得住的地方僻靜了。悠然:悠閑自得的樣子。山氣:指山中景象,氣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這里邊有人生的真正意義,想說出來卻忘了要說的話。真:指人的自然本性。二、整體理解前四句:作者的人生的態(tài)度。后六句:獲得的享受與啟迪。小結(jié):通過寫詩人隱居南山閑適、恬淡的生活,表現(xiàn)了詩人淡泊名利的生活情趣。第二步,背誦課文,梳通詩意1.抽學生敘述詩意2.老師評點強化譯文把房屋建在人群聚居的地方,卻沒有世俗往來的喧囂。你問我如何能達到這樣的境界?(那是因為我的)心遠在鬧市之外,自然覺得住的地方僻靜了。在東邊的籬笆下采摘菊花,無意中看見了南山。(傍晚南山)山氣氤氳(yīnyūn),夕陽西落,傍晚的景色優(yōu)美,更有飛鳥,結(jié)伴而歸。這其中蘊含著隱居生活的真正意義,想要說出來,卻忘記了該如何用語言表達。第三步,背誦詩歌,個性解讀1.“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表達了怎樣的內(nèi)容?“車馬喧”有怎樣的表達作用?明確:寫詩人雖然居住在污濁的人世間,卻不受塵俗的煩擾。“車馬喧”正官場上你爭我奪、互相傾軋、奔走鉆營的各種丑態(tài)的寫照。2.你贊成作者“心遠地自偏”的說法嗎?明確:贊成。因為“心遠”反映了詩人超塵脫俗,毫無名利之念的精神世界,有了這樣的精神世界,就不會受到客觀環(huán)境的影響。3.“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千年以來膾炙人口的名句,請分析一下它成為名句的原因:明確:用客觀景物的描寫襯托出詩人的閑適心情,“悠然”二字用得很妙,說明詩人所見所感,非有意尋求,而是不期而遇?!耙姟弊忠灿玫脴O妙,“見”是無意中的偶見,南山的美景正好與采菊時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襯,合成物我兩忘的“無我之境”。而用“菊”象征了作者高潔的品格。小結(jié):全詩以平易樸素的語言寫景抒情敘理,形式和內(nèi)容達到高度的統(tǒng)一,無論是寫南山傍晚美景,還是或抒歸隱的悠然自得之情,或敘田居的怡然之樂,或道人生之真意,都既富于情趣,又饒有理趣。如“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那樣景、情、理交融于一體的名句不用說,就是“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這樣的句子,雖出語平淡,樸素自然,卻也寄情深長,托意高遠,蘊理雋永,耐人咀嚼,有無窮的理趣和情趣。4.你對本詩還有哪些與眾不同的見解?

5.學了本詩你有哪些收獲?

總結(jié)固趣本篇是《飲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詩歌的主旨是展示詩人運用魏晉玄學“得意忘象”之說領(lǐng)悟“真意”的思維過程,富于理趣。然而,它不是枯燥乏味的哲理演繹。詩中寫了悠然自得的情,也寫了幽美淡遠的景,在情景交融的境界中含蓄著萬物各得其所、委運任化的哲理;這哲理又被詩人提煉、濃縮到“心遠地自偏”、“此中有真意”等警句,給讀者以理性的啟示,整首詩的韻調(diào)也更顯得雋秀深長。這首詩刻畫了詩人的不同流俗的精神風貌。他不像一般隱士那樣標榜超塵出世,而是“結(jié)廬在人境”;他置身“人境”,卻能做到“無車馬喧”,不染世俗之事。原因何在?詩人意味深長地說:“心遠地自偏”。心靜,境自靜。心無雜念,即使身居鬧市,也宛如在山。這深刻的道理被詩人平淡地說出,親切感人。詩歌巧妙地運用了象征手法。“飛鳥相與還”,那只在晚照中翩然歸來的鳥和那個“悠然見南山”的人,心神契合,仿佛都在這幽靜的山林中找到了自己的歸宿。學習《行路難》情景激趣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杰出的浪漫主義詩人。詩風豪放、清新、飄逸,享有“詩仙”之美稱,與杜甫并稱“李杜”。杜甫有詩贊曰:“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逼湓娮鞔蠹沂熘挠小鹅o夜思》《秋浦歌》《望天門山》《望廬山瀑布》等?!袄疃盼恼略?,光焰萬丈長。”(韓愈語),可見其影響。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行路難”是樂府古題。李白以此為題的詩有三首,大約寫于天寶三年

(744)。其時,作者應召人長安已兩年,未能受到重用,“濟蒼生”“安牡稷”的愿望無法實現(xiàn),憤而寫了這組詩。這首詩抒寫了懷才不遇的悲憤和對理想的執(zhí)著追求。課文所選為第一首。探究生趣第一步,泛讀課文。指導學生閱讀時,要求結(jié)合注釋,梳理詩意,將課下重要注釋簡化后移到課文相關(guān)位置處。用(1,2,……)標出詩內(nèi)層次,批注自己的閱讀感受,列出不懂之處。一、在閱讀過程中校正讀音,積累詞語:茫然:迷惘的樣子。

金樽:古代盛酒的器具,以金為飾。清酒:清醇的美酒。珍羞:珍貴的菜肴。羞:通“饈”,佳肴,美味的食物。直:通“值”,價值,價錢。箸(zhù):筷子。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這兩句暗用典故:姜太公呂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釣魚,得遇周文王,助周滅商;伊尹曾夢見自己乘船從日月旁邊經(jīng)過,后被商湯聘請,助商滅夏。呂尚和伊尹都曾輔佐帝王建立不朽功業(yè),詩人借此表明自己對從政仍有所期待。歧路:岔路。《淮南子·說林》里說,戰(zhàn)國時楊朱見到歧路便哭起來:路在哪里呢?長風破浪:比喻實現(xiàn)政治理想。據(jù)《宋書·宗愨傳》載:宗愨少年時,叔父宗炳問他的志向,他說:“愿乘長風破萬里浪?!睍寒?。濟:渡過。滄海:大海。二、整體理解第一層(前四句):美酒珍饈,無心享用。第一層(中四句):欲為受阻,心存幻想。第一層(后四句):行路雖難,壯心不已。小結(jié):詩的一開頭,“金樽美酒”,“玉盤珍羞”,讓人感覺似乎是一個歡樂的宴會,但緊接著“停杯投箸”、“拔劍四顧”兩個細節(jié),就顯示了感情波濤的強烈沖擊。中間四句,剛剛慨嘆“冰塞川”、“雪滿山”,又恍然神游千載之上,仿佛看到了呂尚、伊尹由微賤而忽然得到君主重用。詩人心理上的失望與希望、抑郁與追求,急遽變化交替。“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四句節(jié)奏短促、跳躍,完全是急切不安狀態(tài)下的內(nèi)心獨白,傳神地傳達出進退失據(jù)而又要繼續(xù)探索追求的復雜心理。結(jié)尾二句,經(jīng)過前面的反復回旋以后,境界頓開,唱出了高昂樂觀的調(diào)子,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負總有實現(xiàn)的一天。通過這樣層層迭迭的感情起伏變化,既充分顯示了黑暗污濁的政治現(xiàn)實對詩人的宏大理想抱負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詩人內(nèi)心的強烈苦悶、憤郁和不平,同時又突出表現(xiàn)了詩人的倔強、自信和他對理想的執(zhí)著追求,展示了詩人力圖從苦悶中掙脫出來的強大精神力量。第二步,背誦課文,梳通詩意1.抽學生敘述詩意2.老師評點強化譯文:金杯中的美酒一斗價十千,玉盤里的菜肴珍貴值萬錢。但心情愁煩使得我放下杯筷,不愿進餐。拔出寶劍環(huán)顧四周,心里一片茫然。想渡過黃河,堅冰堵塞大川;想登太行山,大雪遍布高山。遙想當年,姜太公溪邊垂釣,得遇重才的文王,伊尹乘舟夢日,受聘在商湯身邊。人生的道路何等艱難,何等艱難,歧路紛雜,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邊?堅信乘風破浪的時機定會到來,到那時,將揚起征帆遠渡碧海青天。小結(jié):《行路難》前四句以金樽玉盤的酒宴,消除不了詩人心頭的郁抑不平來寫詩人內(nèi)心的苦悶、寂寞和惆悵。五、六句以“冰塞川”“雪滿山”來比喻人生道路的艱難和仕途的阻塞,交待了詩人惆悵的原因。七、八句寫詩人面對黑暗現(xiàn)實,想隱退閑居,可又幻想隨時能受君命,實現(xiàn)“安黎元”“濟蒼生”的宏愿?!靶新冯y……今安在?”是詩人理想抱負不能實現(xiàn)而發(fā)生的悲憤的慨嘆和痛苦的呼號。最后兩句展示了一種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相信未來是非常光明的。第三步,背誦詩歌,個性解讀1.前四句表達了什么內(nèi)容?明確:寫了朋友出于對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對這樣一位天才被棄置的惋惜,不惜金錢,設(shè)下盛宴為之餞行。寫了作者的心緒茫然。2.“停、投、拔、顧”四個連續(xù)的動作,有怎樣的表達作用?明確:形象地顯示了內(nèi)心的苦悶抑郁,感情的激蕩變化。3.詩人用“冰塞川”、“雪滿山”象征什么?明確: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艱難險阻。小結(jié):作者是一個懷有偉大政治抱負的人物,在受詔入京、有幸接近皇帝的時候,皇帝卻不能任用,被“賜金還山”,變相攆出了長安,這不正象遇到冰塞黃河、雪擁太行嗎!4.在“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中,作者運用呂尚、伊尹典故的目的是什么?明確:自比呂尚、伊尹,自信終將有為。5.“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北磉_的含義是什么?明確:盡管前路障礙重重,終將到達理想的彼岸。6.本詩的主旨什么?明確:抒發(fā)了自己懷才不遇的郁憤和相信理想、相信未來的勃發(fā)情志。7.你對本詩還有哪些與眾不同的見解?

8.學了本詩你有哪些收獲?

總結(jié)固趣《飲酒》是陶淵明歸隱田園后寫的抒情小詩;表達了他對田園的熱愛和生活在田園的安樂、愜意之情,也可從心靈安逸、遠離世俗煩惱的高度來認識。唯其具有寧靜安詳?shù)男膽B(tài),才能有“采菊東籬下”的閑適,“悠然見南山”的自得以及看山嵐霧靄飛鳥的真趣?!缎新冯y》是李白借樂府古題抒發(fā)懷才不遇之感的詩篇,忿忿不平之氣溢于言表。這兩位詩人抒發(fā)的情感不同,除了他們的身世。追求不同的原因外,還有一個大的社會背景問題。陶淵明身處晉宋易代之際,社會動蕩、民不聊生,雖有濟世情懷卻不能施展,只能遠離塵俗,保全“真我”;李白身處恢宏開朗的大唐盛世,士人學于人人自奮,期望施展才華成就功業(yè),所以仍存積極進取之心。布置作業(yè)背誦《己亥雜詩》《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第2課時教學目的背誦《己亥雜詩》《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并加以鑒賞。教學內(nèi)容與步驟學習《己亥雜詩》情景激趣龔自珍(1792~1841),字璱人,號定庵,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代進步思想家和詩人。他學識淵博,對于經(jīng)學、史學、文學等有很深的造詣,與林則徐、魏源等結(jié)成“宜南詩社”,講求“經(jīng)世致用”的學問,主張改良內(nèi)政,抵御外侮,是近代史上改良主義運動的先驅(qū)之一。他的詩,多取材于社會現(xiàn)實,具有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語言瑰麗,氣勢挺拔,頗有特色。他是晚清重要的詩人,著有《定庵全集》《己亥雜詩》是龔自珍(1792-1841)創(chuàng)作的一組詩集。己亥為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己亥年),這一年作者48歲,因厭惡仕途,辭官離京返杭,后因迎接眷屬,又往返一次。龔自珍所作詩文,共315首。是一組自敘詩,寫了平生出處、著述、交游等,題材極為廣泛,寫出了作者對清朝政府不重視籌劃的痛心疾首,言語之間多是關(guān)系到國計民生的鹽鐵生計堪危。課文選自第5首。探究生趣第一步,泛讀課文。指導學生閱讀時,要求結(jié)合注釋,梳理詩意,將課下重要注釋簡化后移到課文相關(guān)位置處。用(1,2,……)標出詩內(nèi)層次,批注自己的閱讀感受,列出不懂之處。一、在閱讀過程中校正讀音,積累詞語:浩蕩:離別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蕩:無限。吟鞭:詩人的馬鞭。東指:東方故里。天涯:指離別京都的距離,亦可翻譯成天邊,形容很遠的地方。落紅:落花?;ǘ湟约t色者為尊貴,因此落花又稱為落紅?;鞔耗啵鹤兂纱禾斓哪嗤?。二、整體理解一、二句:寫詩人憤然辭官后揚鞭東去遠赴天涯。三、四句:寫詩人愿像春泥般關(guān)注民眾心系國家。第二步,背誦課文,梳通詩意1.抽學生敘述詩意2.老師評點強化浩浩蕩蕩的離別愁緒向著日落西斜的遠處延伸,馬鞭向東舉起這一起身,從此就是天涯海角了。我辭官歸鄉(xiāng),有如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但它卻不是無情之物,化成了泥土,還能起著培育下一代的作用。第三步,背誦詩歌,個性解讀1.“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結(jié)合詩句具體分析:明確:在無限感慨中表現(xiàn)出豪放灑脫的氣概?!昂剖帯毙稳莩钏紵o窮無盡。作者以“白日斜”“天涯”來烘托離愁,可見詩人辭官心情的痛苦。另一方面,在作者看來,離別是輕松愉快的,畢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籠,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為。這樣,離別的愁緒就和回歸的喜悅交織在一起,既有“浩蕩離愁”,又有“吟鞭東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廣闊天涯。這兩個畫面相反相成,互為映襯,是詩人當日心境的真實寫照。2.“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景理交融,被視為名句而廣為流傳.從這句詩中你會聯(lián)想到什么?

明確:這兩句詩為讀者展現(xiàn)了動人景象:一片片飛花離開故枝紛紛墜落,在那一叢叢花樹下堆砌起來,化作紅粉香泥,養(yǎng)護新苗新花。詩人以落花自喻,向春天發(fā)誓:我們這片落花啊,絕不是無情的廢物?;錃w根,最后化作春泥了,我們也還要去滋潤未來的花,去孕育未來的五彩繽紛的春天。今天用此來表達為了美好事物勇于獻身的精神。即使自己像花一樣凋謝了,也要化作“春泥”去護花,為社會做一些有益的工作。3.你對本詩還有哪些與眾不同的見解?

4.學了本詩你有哪些收獲?

總結(jié)固趣這首小詩將政治抱負和個人志向融為一體,將抒情和議論有機結(jié)合,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復雜的情感。龔自珍論詩曾說“詩與人為一,人外無詩,詩外無人”(《書湯海秋詩集后》),他自己的創(chuàng)作就是最好的證明。主旨:抒發(fā)了自己辭官司離京時的復雜感情,展示了詩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淪、始終要為國家效力的堅強性格和獻身精神。全詩移情于物,形象貼切,構(gòu)思巧妙,寓意深刻。

學習《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情景激趣杜甫,字子美,做過“檢校工部員外郎”的官,人稱“杜工部”。他自幼學習刻苦,七歲時便學會做詩,到了十四五歲,其詩已備受前輩詩人的稱贊。他三十五歲來到長安,本想為國家做一番事業(yè),可是處處受到排擠、打擊,就連小兒子也活活地餓死了,這苦難悲慘的遭遇,使他認識到了社會的黑暗,于是開始用詩歌反映人民的痛苦,批判封建統(tǒng)治者,著名的“三吏”(《潼關(guān)吏》《新安吏》《石壕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他的詩真實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有“詩史”的美稱,杜甫本人也被尊稱為“詩圣”。此詩作于公元761年(唐肅宗上元二年)八月。公元759年(唐肅宗乾元二年)秋天,杜甫棄官到秦州(今甘肅天水),又輾轉(zhuǎn)經(jīng)同谷(今甘肅成縣)到了巴陵。公元760年(乾元三年)春天,杜甫求親告友,在成都浣花溪邊蓋起了一座茅屋,總算有了一個棲身之所。不料到了公元761年(上元二年)八月,大風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當時安史之亂尚未平息,詩人由自身遭遇聯(lián)想到戰(zhàn)亂以來的萬方多難,長夜難眠,感慨萬千,寫下了這篇膾炙人口的詩篇。探究生趣第一步,泛讀課文。指導學生閱讀時,要求結(jié)合注釋,梳理詩意,將課下重要注釋簡化后移到課文相關(guān)位置處。用(1,2,……)標出詩內(nèi)層次,批注自己的閱讀感受,列出不懂之處。一、在閱讀過程中校正讀音,積累詞語:秋高:秋深。怒號(háo):大聲吼叫。三重(chóng)茅:幾層茅草。三,泛指多。掛罥(juàn):掛著,掛住。罥,掛。長(cháng):高。塘坳(ào):低洼積水的地方(即池塘)。塘,一作”堂“。坳,水邊低地。忍能:忍心如此。俄頃(qǐng):不久,一會兒,頃刻之間。布衾(qīn):布質(zhì)的被子。衾,被子。惡臥:睡相不好。裂,使動用法,使……裂。喪(sāng)亂:戰(zhàn)亂,指安史之亂。⒂沾濕:潮濕不干。何由徹:如何才能挨到天亮。徹,徹曉。庇:遮蓋,掩護。寒士:“士”原指士人,即文化人,但此處是泛指貧寒的士人們。突兀(wù):高聳的樣子,這里用來形容廣廈。見(xiàn):通“現(xiàn)”,出現(xiàn)。足:值得。二、整體理解第一節(jié):秋風破屋凄慘。第二節(jié):群童欺我無奈。第三節(jié):家貧屋漏難眠。第四節(jié):廈庇寒士滿足。第二步,背誦課文,梳通詩意1.抽學生敘述詩意2.老師評點強化白話譯文八月里秋深,狂風怒號,狂風卷走了我屋頂上好幾層茅草。茅草亂飛,渡過浣花溪,散落在對岸江邊。飛得高的茅草纏繞在高高的樹梢上,飛得低的飄飄灑灑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南村的一群兒童欺負我年老沒力氣,竟忍心這樣當面做“賊”搶東西,毫無顧忌地抱著茅草跑進竹林去了。我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回來后拄著拐杖,獨自嘆息。一會兒風停了,天空中烏云像墨一樣黑,深秋天空陰沉迷蒙漸漸黑下來了。布被蓋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鐵板似的。孩子睡覺姿勢不好,把被子蹬破了。一下雨屋頂漏水,屋內(nèi)沒有一點兒干燥的地方,房頂?shù)挠晁衤榫€一樣不停地往下漏。自從安史之亂之后,我睡眠的時間很少,長夜漫漫,屋漏床濕,怎能挨到天亮。如何能得到千萬間寬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間貧寒的讀書人,讓他們開顏歡笑,房子在風雨中也不為所動,安穩(wěn)得像是山一樣?唉!什么時候眼前出現(xiàn)這樣高聳的房屋,到那時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風所吹破,我自己受凍而死也心甘情愿!第三步,背誦詩歌,個性解讀

1.“八月秋高風怒號”的“怒”有怎樣的表達作用?明確:一個“怒”字,把秋風擬人化,從而使下一句不僅富有動作性,而且富有濃烈的感情色彩。2.“卷”、“飛”、“渡”、“灑”、“掛罥”、“飄轉(zhuǎn)”有怎樣的表達作用?明確:一個接一個的動態(tài)不僅組成一幅幅鮮明的圖畫,而且緊緊地牽動詩人的視線,撥動詩人的心弦。3.作者群童抱茅入林去生氣著急的原因是什么?明確:詩人十分窮困。小結(jié):詩人如果不是十分困窮,就不會對大風刮走茅草那么心急如焚;“群童”如果不是十分困窮,也不會冒著狂風抱那些并不值錢的茅草。這一切,都是結(jié)尾的伏線?!鞍驳脧V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崇高愿望,正是從“四海困窮”的現(xiàn)實基礎(chǔ)上產(chǎn)生出來的。4.“歸來倚杖自嘆息”,作者嘆息什么?明確:嘆息自己風吹屋破,無處安身,得不到別人的同情和幫助;嘆息還有類似處境的無數(shù)窮人。5.“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有怎樣的表達作用?明確:通過寫布被又舊又破表現(xiàn)自己的處境艱難,為下文寫屋破漏雨蓄勢。6.“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這幾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境界?明確:先人后己,心憂天下的思想境界。小結(jié):杜甫身處漏雨茅屋,怎么會突發(fā)狂想,要“大庇天下寒士”呢?這和杜甫的思想是密切相關(guān)的。杜甫生長在一個“奉儒守官”的地主家庭,儒家“達則兼濟天下”的思想對他影響非常大,使他從小就立下了“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志向。由于仕途不順,生計窘迫,使他有更多的機會接近下層社會,關(guān)心民生疾苦,寫出了許多反映現(xiàn)實的詩篇。他晚年客居成都,靠朋友接濟為生,但憂國憂民之心不減,他因“茅屋為秋風所破”一事發(fā)出的不止是身世之慨,更有推己及人的博愛情懷。詩人由自己的苦難想到“天下寒士”,在這受凍的長夜,詩人首先想到的并不是自己,他甚至說:只要能看到這樣的廣廈,凍死也心甘情愿。總之,杜甫的感情是真摯的,是不容置疑的。7.你對本詩還有哪些與眾不同的見解?

8.學了本詩你有哪些收獲?

總結(jié)固趣《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是唐代偉大詩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間創(chuàng)作的一首歌行體古詩。此詩敘述作者的茅屋被秋風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經(jīng)歷,抒發(fā)了自己內(nèi)心的感慨,體現(xiàn)了詩人憂國憂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杜詩中的典范之作。布置作業(yè)背誦《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列出不懂之處。第3課時教學目的背誦《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并加以鑒賞。教學內(nèi)容與步驟情景激趣岑參(公元715~770),江陵人。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其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做過宰相,所渭“國家六葉,吾門三相”。但他的伯祖父和伯父都是獲罪被殺的,父親岑植做過刺史,在岑參幼年時便已死去,由于父親早死,家道中落,他從小便刻苦讀書,以求出路。30歲中進士,授兵曹參軍。時值西北邊境一帶戰(zhàn)爭頻繁,岑參向往建功立業(yè),曾兩度從軍到西北邊防軍隊工作,有舍身抗敵的雄心壯志。晚年遷嘉州刺史,所以世稱岑嘉州。56歲那年,客死于成都,有《岑嘉州集》傳世。唐代天寶年間,李唐王朝與西北少數(shù)民族邊境戰(zhàn)事不斷,許多文人也紛紛投入軍人幕府,尋求個人發(fā)展,并體驗到邊塞緊張激烈的軍旅生活和新奇獨特的自然風光。當時西北邊疆一帶,戰(zhàn)事頻繁,岑參懷著到塞外建功立業(yè)的志向,兩度出塞,久佐戎幕,前后在邊疆軍隊中生活了六年,因而對鞍馬風塵的征戰(zhàn)生活與冰天雪地的塞外風光有長期的觀察與體會。天寶十三載是岑參第二次出塞,充任安西北庭節(jié)度使封常清的判官(節(jié)度使的僚屬),而武判官即其前任,詩人在輪臺送他歸京(唐代都城長安)而寫下了《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探究生趣第一步,泛讀課文。指導學生閱讀時,要求結(jié)合注釋,梳理詩意,將課下重要注釋簡化后移到課文相關(guān)位置處。用(1,2,……)標出詩內(nèi)層次,批注自己的閱讀感受,列出不懂之處。一、在閱讀過程中校正讀音,積累詞語:胡天:指塞北的天空。胡,古代漢民族對北方各民族的通稱。珠簾:用珍珠串成或飾有珍珠的簾子。形容簾子的華美。羅幕:用絲織品做成的帳幕。形容帳幕的華美。這句說雪花飛進珠簾,沾濕羅幕。狐裘:狐皮袍子。錦衾:錦緞做的被子。控:拉開。瀚海:沙漠。這句說大沙漠里到處都結(jié)著很厚的冰。闌干:縱橫交錯的樣子。慘淡:昏暗無光。胡琴琵琶與羌笛:胡琴等都是當時西域地區(qū)兄弟民族的樂器。這句說在飲酒時奏起了樂曲。羌笛:羌族的管樂器。轅門:軍營的門。古代軍隊扎營,用車環(huán)圍,出入處以兩車車轅相向豎立,狀如門。風掣:紅旗因雪而凍結(jié),風都吹不動了。一言旗被風往一個方向吹,給人以凍住之感。掣:拉,扯。第二步,背誦課文,梳通詩意1.抽學生敘述詩2.老師評點強化白話譯文北風席卷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氣八月就紛揚落雪。忽然間宛如一夜春風吹來,好像是千樹萬樹梨花盛開。雪花散入珠簾打濕了羅幕,狐裘穿不暖錦被也嫌單薄。將軍都護手凍得拉不開弓,鐵甲冰冷得讓人難以穿著。沙漠結(jié)冰百丈縱橫有裂紋,萬里長空凝聚著慘淡愁云。主帥帳中擺酒為歸客餞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來助興。傍晚轅門前大雪落個不停,紅旗凍僵了風也無法牽引。輪臺東門外歡送你回京去,你去時大雪蓋滿了天山路。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見你,雪上只留下一行馬蹄印跡。二、整體理解胡地奇麗的雪景(直接描寫)第一層:詠雪

將士的苦寒生活(間接描寫)

酒宴第二層:送別

相別第三步,背誦詩歌,個性解讀1.“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有怎樣的表達作用?明確:以春花喻冬雪,取喻新、設(shè)想奇,比喻中含有廣闊而美麗的意象,不僅寫出邊塞氣象變幻神奇迎風賞雪的驚喜之情,同時字里行間又透露出蓬勃濃郁的無邊春意。2.“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這兩句詩中表達了怎樣的內(nèi)容?明確:不僅寫冰天雪地,陰云低垂,而且傳達出詩人送友離別的傷感情緒。3.“風掣紅旗動不翻”有怎樣的表達作用?明確:白雪之白與紅旗之紅相映成趣,在冷色調(diào)的畫面上加上了一點暖色、一股溫情,也使畫面更加靈動。不僅寫出了邊塞奇寒,而且紅旗在風雪中堅強挺立也喻指邊塞將士不屈的斗志,寫出了他們心中奔涌的豪情。

4.“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有怎樣的表達作用?明確:以景作結(jié),景中融情,耐人尋味:友人已去,詩人不顧風雪侵衣,看著雪上馬蹄印跡,在想什么?不盡思潮,凝聚筆端。而巍巍天山、茫茫雪海為背景,為送別增添豪壯的氣氛。小結(jié):《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是唐代詩人岑參的作品。此詩描寫西域八月飛雪的壯麗景色,抒寫塞外送別、雪中送客之情,表現(xiàn)離愁和鄉(xiāng)思,卻充滿奇思異想,并不令人感到傷感。詩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浪漫理想和壯逸情懷使人覺得塞外風雪變成了可玩味欣賞的對象。全詩內(nèi)涵豐富寬廣,色彩瑰麗浪漫,氣勢渾然磅礴,意境鮮明獨特,具有極強的藝術(shù)感染力,堪稱盛世大唐邊塞詩的壓卷之作。其中“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等詩句已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5.你對本詩還有哪些與眾不同的見解?

6.學了本詩你有哪些收獲?

總結(jié)固趣這五首詩體裁不同,題材有別,情思獨特,風格各異,有陶淵明飲酒東籬的悠然遐思,有李白困居長安的慷慨悲吟,有杜甫身處茅屋的濟世情懷,有岑參送別友人的邊塞放歌,有龔自珍辭官還鄉(xiāng)的浩蕩離愁,無不情真意切,耐人尋味。布置作業(yè)預習《滕野先生》,基本理解課文,列出不懂之處。與本課有關(guān)的趣味教學資料龔自珍簡介

龔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sè)人,號定庵(ān)。漢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館,又號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詩人、文學家和改良主義的先驅(qū)者。龔自珍曾任內(nèi)閣中書、宗人府主事和禮部主事等官職。主張革除弊政,抵制外國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則徐禁除鴉片。48歲辭官南歸,次年卒于江蘇丹陽云陽書院。他的詩文主張“更法”、“改圖”,揭露清統(tǒng)治者的腐朽,洋溢著愛國熱情,被柳亞子譽為“三百年來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詩詞近800首,今人輯為《龔自珍全集》。著名詩作《己亥雜詩》共350首。多詠懷和諷喻之作。書香門第龔自珍生于1792年8月22日(清乾隆五十七年七月初五)世代官宦的家庭。祖父龔禔身,官至內(nèi)閣中書軍機處行走。父龔麗正,字至極,號學路。官至江南蘇松太兵備道,署江蘇按察使。母親段馴,著名文學家段玉裁之女。[1]

年少有成龔自珍自幼受母親教育,好讀詩文。從8歲起學習研究《經(jīng)史》、《大學》。12歲從其姥爺段玉裁學《說文》。他搜輯科名掌故;以經(jīng)說字、以字說經(jīng);考古今官制;為目錄學、金石學等。同時,在文學上,也顯示了創(chuàng)作的才華。13歲,作《知覺辨》;15歲,詩集編年;1810年(嘉慶十五年),倚聲填詞,應順天鄉(xiāng)試,由監(jiān)生中式副榜第28名。仕途不順1813年4月,龔自珍再應順天鄉(xiāng)試,又名落孫山,7月,妻子因誤診卒于徽州府署。1814年,龔自珍著四篇《明良論》,第一次明快地表露了自己的政治見解,對君權(quán)專制進行抨擊。令外祖父段玉裁閱后又驚又喜,他欣然加墨批點,認為他的論述正中當今政治要害,是別具一格的見解。后回徽州后參與父親主持的《徽州府志》重修工作。1815年,續(xù)娶安慶知府何裕均侄孫女何吉云。祖父病逝后與家人回杭州守孝。兩年后返京,租住北京法源寺南。1818年(嘉慶二十三年),龔自珍又應浙江鄉(xiāng)試,始中舉,主考官為著名漢學家高郵、王引之。1819年(嘉慶二十四年),龔自珍應會試落選,28歲的龔自珍會試落選,在京師與魏源一起師事今文學家劉逢祿,研讀《公羊春秋》。1820年(嘉慶二十五年),龔自珍會試再度落第,以舉人挑選為內(nèi)閣中書。從1821年(道光元年)起,又任國史館校對等官職,先后十幾年。其間,他閱讀了內(nèi)閣豐富的檔案和典籍,勾索舊聞,探討歷代得失,以后又參加《大清一統(tǒng)志》的修撰,寫出了《西域置行省議》等有深刻見解的文章。1829年(道光九年),龔自珍經(jīng)過第六次會試,終于考中進士。他在殿試對策中仿效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書”,撰《御試安邊撫遠疏》,議論新疆平定準格爾叛亂后的善后治理,從施政、用人、治水、治邊等方面提出改革主張?!芭F舉時事,灑灑千余言,直陳無隱,閱卷諸公皆大驚。主持殿試的大學士曹振鏞是個有名的“多磕頭、少說話”的三朝不倒翁,他以“楷法不中程”,不列優(yōu)等,將龔自珍置于三甲第十九名,不得入翰林,仍為內(nèi)閣中書。1839年(道光十九年)春,由于龔自珍屢屢揭露時弊,觸動時忌,因而不斷遭到權(quán)貴的排擠和打擊,他又忤其長官,決計辭官南歸,1839年6月4日(道光十九年四月二十三日)離京。9月又自杭州北上接還眷屬。兩次往返途中,百感交集的龔自珍寫下了許多激揚、深情的憂國憂民詩文,這便是著名的《己亥雜詩》

315首。執(zhí)教興學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春,龔自珍執(zhí)教于江蘇丹陽云陽書院。三月,父親龔麗正去世,龔自珍又兼任了原由其父主持的杭州紫陽書院講席。夏末,他曾寫信給江蘇巡撫梁章鉅,準備辭去教職,赴上海參加反抗外國侵略的戰(zhàn)斗。但1841年9月26日,突患急病暴卒于丹陽。

龔自珍的主要成就政治方面《己亥雜詩》中的批判、呼喚、期望、集中反映了詩人高度關(guān)懷民族、國家命運的愛國激情。例如《己亥雜詩》中第一二三首,“不論鐵鹽不愁河,獨倚東南涕淚多。國賦三升民一斗,屠妞那不生栽禾?!睂懗隽俗髡邔η宄恢匾暬I劃關(guān)系到國計民生的鹽鐵生產(chǎn)、稅收和水利等問題,一味依賴東南的漕運,對江南人民加重剝削,致使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凋敝,人民困苦不堪,危害國家經(jīng)濟的現(xiàn)實進行了大膽揭露和批評。再如《己亥雜詩》中第八七首,“故人懷海拜將軍,側(cè)立南天未蕆勛。我有陰符三百字,蠟丸難寄惜雄文?!北磉_詩人對禁煙斗爭的關(guān)注,對國家命運的關(guān)注。文學方面他的許多詩既是抒情,又是議論,但不涉事實,議論亦不具體,而只是把現(xiàn)實的普遍現(xiàn)象,提到社會歷史的高度,提出問題,抒發(fā)感慨,表示態(tài)度和愿望。他以政論作詩,但并不抽象議論,也不散文化。在他的詩中,“月怒”、“花影怒”、“太行怒”、“太行飛”、“爪怒”、“靈氣怒”等等,習見的景物變得虎虎有生氣,動人耳目,喚起不尋常的想象。又如《西郊落花歌》描寫落花,使引起傷感的衰敗的景物,變?yōu)闊o比壯麗的景象,更高出尋常的想象之外?!奥浼t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己亥雜詩》),則從衰敗中看出新生。實際他寫得多的還是五七言“古體侓詩”,七言的“近體詩”,而以七言絕句為大宗。一般趨向是不受格律的束縛,自由運用,沖口而出。這也以七言絕句表現(xiàn)得最突出。龔詞大部分還是消閑之作,抒寫纏綿之情,成就遠遜于詩。晚年他發(fā)現(xiàn)自己詞的缺點:“不能古雅不幽靈,氣體難躋作者庭?;跉⒘鱾鬟z下女,自障紈扇過旗亭?!保ā都汉ルs詩[2]

》)。他也寫了一些抒發(fā)感慨懷抱的詞,抒發(fā)孤獨而自豪的感情;與庸俗文士的矛盾和理想不能實現(xiàn)的感慨;與袁琴南兒時同上家學的情景;思想上劍態(tài)和簫心的矛盾,有志于作為,又思退隱,留戀山水。有瑰麗,也有樸實;有古奧,也有平易;有生僻,也有通俗。一股自然清麗,沉著老練,有杜韓的影響,有些篇章由于用典過繁或過生,或含蓄曲折太甚,不免帶來艱深晦澀的缺點。龔自珍先進的思想是他許多優(yōu)秀詩篇的靈魂。思想的深刻性和藝術(shù)的獨創(chuàng)性,使龔詩別開生面,開創(chuàng)了詩的一個新的歷史時代,不同于唐宋詩,實開近代詩的新風貌。龔詩在當時欣賞的人不多,它的影響始大于晚清,主要由于它的突出的思想性和政治性,使抒情與思想政治內(nèi)容結(jié)合,又不落于以文字、學問、議論為詩。作為古文大家,龔自珍更為有名。其散文也與其詩歌的主要精神相一致,或“以經(jīng)術(shù)作政論”,或直接批判揭露現(xiàn)實,或借題發(fā)揮,或通過論文、論事、記物、記名勝形勢對封建統(tǒng)治的腐朽、黑暗作批判諷刺,思想內(nèi)容豐富而深刻。而表現(xiàn)方法也十分多樣,或直率,或奇詭,散行中有駢偶,簡括中有鋪陳,語言瑰麗古奧。[4]

龔文的表現(xiàn)方法一般很簡單,而簡括中又有鋪敘夸張,有的直率,有的奇詭。他的散文語言活潑多樣。有的散行中有駢偶,有的瑰麗,有的古奧,甚至偏僻、生硬、晦澀。龔文區(qū)別于唐宋和桐城派的古文,是上承先秦兩漢古文的一個獨特的發(fā)展,開創(chuàng)了古文或散文的新風氣。龔自珍的詞也很著名。譚獻認為詞“綿麗沈揚,意欲合周、辛而一之,奇作也”(《復堂日記》二)。實際上,他的詞沒有擺脫傳統(tǒng)詞的影響,偏重于詞的言情本性。梁啟超曰:“晚清思想之解放,自珍確與有功焉。光緒間所謂新學家者,大率人人皆經(jīng)過崇拜龔氏之一時期;初讀《定庵全集》,若受電然?!保ā肚宕鷮W術(shù)概論》)

對龔自珍的評價他支持林則徐查禁鴉片,并建議林則徐加強軍事設(shè)施,做好抗擊英國侵略者的準備。龔自珍一生追求“更法”,雖至死未得實現(xiàn),但在許多方面產(chǎn)生了有益的影響。在社會觀上,他指出社會動亂的根源在于貧富不相齊,要求改革科舉制,多方羅致“通經(jīng)致用”的人才。在哲學思想上,闡發(fā)佛教中天臺宗的觀點,提出人性“無善無不善”,“善惡皆后起”的一家之談。在史學上,發(fā)出“尊史”的呼吁,并潛心于西北歷史、地理的探討。在文學上,則提出“尊情”之說,主張詩與人為一。龔自珍是中國改良主義運動的先驅(qū)人物。他清醒地看到了清王朝已經(jīng)進入“衰世”,是“日之將夕”;他批判封建統(tǒng)治的腐朽,揭露封建社會沒落趨勢、呼喚改革風雷的風氣。《己亥雜詩》中第一百二十五首,“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此詩揭露社會弊病,抨擊官僚制度,表現(xiàn)作者火一樣的熱情,給人以鼓舞和激發(fā)。他對死氣沉沉的社會,砰然一擊,驚醒很多世人的沉夢,促使人們向真、向善、向美、向勇。抨擊專制統(tǒng)治的同時,還表達了作者追求思想解放和個性解放。舉國方沉酣太平,而彼輩若不勝其憂危,恒相與指天畫地,規(guī)天下大計?!簡⒊?/p>

龔自珍的故事藏書故事龔自珍不僅僅是晚清思想家,還是一名知名的藏書家、目錄學家。一生志存改革,青年時代所撰《明良論》、《乙丙之際著議》等文,對封建專制的積弊,進行了揭露和抨擊。藏書極精,抄本和宋、元本達20余種,曾托鈕樹玉、何元錫等人助其搜討,又四處借抄。曾為諸多知名藏書家撰寫藏書記、藏書詩、藏書序跋。其《慈云樓藏書志·序》,對古典目錄學的闡述,深刻獨到:目錄之學,始于劉向,嗣是而降,約分三支:一曰朝廷官簿,一曰私家著錄,一曰史家著錄,三者體例不同,實相資為用,不能偏廢。尤喜收藏碑文、石刻、印章,文博藏品之富,陳元祿稱之為“不可勝記”。藏室名為“寶燕閣”、“寰中一玉之齋”,其藏帖“二千種之冠”,邀林則徐、魏源、何紹基等好友同賞。又有“晉墨齋”。研究藏品之作如《說印》、《商周彝器文錄序》、《秦漢石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