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與罰讀后感1000字左右_第1頁
罪與罰讀后感1000字左右_第2頁
罪與罰讀后感1000字左右_第3頁
罪與罰讀后感1000字左右_第4頁
罪與罰讀后感1000字左右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頁共頁罪與罰1000字左右罪與罰1000字左右【一】理想的困境:與世界抗衡還是握手言和,我們是否有選擇?看書的時候就不禁疑心陀氏是不是真的犯過罪?他對主人公拉氏復(fù)雜的犯罪心理描寫實在是太細致入微絲絲入扣了…“我是天選之子,我是非凡之人,我是拿破侖。我看到了人世間的不公和罪惡,我感到憤怒卻____為力,我叩問命運的不公,上帝的瀆職,卻得不到回應(yīng)。我厭惡這世間的一切。好吧,假如上帝不存在,那么就由我來代替上帝履行職責,來劫富濟貧,重新分配資,讓這個世界運行在正確的軌道上吧?!彪m然拉氏是無神論者,然而他的犯罪心理邏輯大致上和《七宗罪》里的連環(huán)殺手一樣。拉氏的迷?;蛟S也是許多貧窮且愛夢想的年輕人的迷茫:他們有一套自己的價值觀,卻與這個世界現(xiàn)行的規(guī)那么格格不入。所以他疑惑、憤怒、壓抑,也想打破、想試探,直到腦子一熱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殺害了一個借高利貸的老太婆,同時情急之下還殺害了無辜闖入的老太婆妹妹。然而殺人之后拉氏并沒有得到他夢想中的解脫,他生活的虛無感絲毫沒有得到緩解,反而因為逃避罪行而讓自己的心理背上了更大的負擔。他甚至不敢動用那些殺了兩條人命才換來的錢。最終拉氏意識到他的犯罪行為并非無懈可擊,在一個深諳心理學(xué)的警官的誘導(dǎo)和奉勸之下他去自首了,但他直到自首那一刻也不認為自己犯了罪。他覺得他殺死的老太婆只是一個對社會無用甚至有害的“虱子”。然而法律崇尚的生命平等卻無法饒恕他。最終拉氏意識到憑他魯莽的一己之力是改變不了這個世界的,這個世界的文明已經(jīng)存在了五千年,現(xiàn)行的社會規(guī)那么怎么會因為一個二十四歲的青年而改變呢?想要改變,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也沒有捷徑可循,只有放棄理想,像他的朋友拉祖米興一樣務(wù)實,才有使生活變好的可能。這個世界上,迷茫、憤怒且貧窮的年輕人太多了,我也是其中一員,甚至不再年輕了,也仍然迷茫,仍然憤怒。對生活的參悟并不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自動到來。在時代的浪潮中,我們就像一只小魚,能做的只能在漲潮時順勢上岸透氣,退潮時乖乖回去修煉、努力生存。比起拉氏,我想到了另外一個理想代表人物,那就是毛姆小說《刀鋒》里的拉里。他同樣是一個理想者,無法融入主流世界,也打心眼兒里討厭無知和虛偽的人們。然而拉里選擇的方式不是犯罪,而是求知和救贖—讀書、游覽世界、宗教靈修…拉里放棄了和富家女子的婚約去,最終決定娶一個有憂郁癥的可憐女人,試圖去拯救她。這方面拉里的選擇有點像《罪與罰》里的索尼雅,他選擇用他的仁慈來治愈這個世界,而不是用憤怒來捶打這個世界。書中最終把拉氏從生活的爛泥中解脫的是索尼雅的愛情,然而我們都知道愛情也是不恒久的,愛情無法回應(yīng)對人生的虛無感和意義感的追問。或許,如何理好自己和世界的關(guān)系,和這個世界好好相處,是一個我們終生都需要考慮和解決的問題。罪與罰1000字左右【二】我要去了。我要去的地方,你們不能抵達;我告訴你們一條救贖之路:你們要彼此相愛,像愛自己那樣去愛別人——耶穌面對不可逃避的苦難,作者一直在寫作中苦苦尋找救贖的方法。我們來看看作者在這部《罪與罰》中的尋找過程:在一開場,主人公是個疑心者,甚至對群眾的信仰,都持疑心的態(tài)度;他自己更是一個無神論者。這就注定了他和大多數(shù)人都沒有共同語言,只能游離于人群之外。他有自己的理想、包袱,但都只是一些理論:他把人分成兩類;第一類是被統(tǒng)治者,也就是普通人;他們負責在數(shù)量上保存人類。第二類是統(tǒng)治者,是手握權(quán)利、可以殺人的人;他們負責推動著歷史前進。為了證實一下自己到底是哪種人,他殺了人?!策@只是作者給自己提出的一種假設(shè)〕經(jīng)過事后的事實和無數(shù)次的內(nèi)心掙扎證明:他自己也是一名普通人,根本沒有才能改變和拯救別人;但索妮婭是個例外。〔索妮婭是苦難的代表〕他曾對索妮婭說:我們要自己肩負起受苦受難的重擔。但他和索妮婭有一點不同;索妮婭是有信仰的,無論多大的苦難,她都可以忍受;而主人公是沒有信仰的,他在單獨承當自己的苦難;并且還經(jīng)常嘲笑索妮婭的信仰。后來他被流放到西伯利亞服刑,索妮婭也陪他一同去了。在監(jiān)獄里,他從不覺得自己有罪,繼續(xù)保持著自己的傲慢,這使得他周圍的犯人都不喜歡他,把他當成異類對待。索妮婭經(jīng)常會來探望他,可每次他都以冷漠的態(tài)度對待她。他在監(jiān)獄里痛苦的活著,覺得將來是沒有希望和毫無意義的,有的只能是苦難和犧牲。他甚至想到了自殺。到故事的最后,事情發(fā)生了變換:有一天,他突然感到自己和自己的信念其實都是非常虛偽,他逐漸地學(xué)會了轉(zhuǎn)換一個角度看問題。當最后他和索妮婭擁抱在一起哭泣的時候;他知道自己已經(jīng)重獲了新生。是什么讓他重獲新生的呢?是愛,是信仰??嚯y照舊存在,我們照舊渺小、無力,但因為有了信仰與愛,我們就變得可以承當苦難了:除了承當以外,我們還要愛它。尼采說過:“愛命運”。你可以不喜歡它,但你要愛它。其實索妮婭一直在等待這一天的到來,并且堅信這一天終將到來?!菜麄兘K于擁有了共同的信仰〕在這里,索妮婭既是拯救者,又是被拯救者;既是苦難,又是救贖;在苦難之中完成了救贖。作者在這里這樣寫到:他們想要說話,可是誰也說不出來。他們都熱淚盈眶。他們倆都面色蒼白,兩人都很瘦;但是在這兩張仍然帶有病容的、蒼白的臉上已經(jīng)閃爍著獲得新生的將來的曙光。愛情使他們獲得了新生,這一個人的心包含有另一顆心的無窮無盡的生活泉。他們決定等待和忍受。他們還得等待七年;而在那個時候到來之前,還有多少難以忍受的痛苦和無窮無盡的幸福啊!然而他獲得了新生,他也知道這一點,已經(jīng)獲得新生的他以全身心充分感覺到了這一點,而她——她只是為了使他活下去而活著!當我輕輕地合上這本《罪與罰》的時候,我的心中久久不能平靜。這一個月的時間,它帶給我的是強烈的心靈震撼和深深的思索。如今就要和它道別了,心中難免有些傷感。其實它不會分開我,那些深入的思想已經(jīng)成為了我的一局部。陀思妥耶夫斯基已經(jīng)死去;但他的思想?yún)s永遠活著。這部用非凡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力、宏大的悲憫情懷完成的《罪與罰》,也不會死去;它會靜靜地躺在圖書館里,等待著下一個讀者把它翻開;每一次翻開,都會是一次重生。罪與罰1000字左右【三】罪與罰,是一本非常精彩和特別的小說,這是我經(jīng)過連續(xù)兩天奮戰(zhàn)這本小說后的感想,因為這本書真的是非常的好看。小說以主人公拉斯柯爾尼科夫犯罪及犯罪后受到良心和道德懲罰為主線,廣泛地描寫了俄國城市貧民走投無路的悲慘境遇和日趨鋒利的社會矛盾。作者筆下的京城彼得堡是一派暗無天日的景象:草市場上聚集著眼睛被打得發(fā)青的,污濁的河水中掙扎著投河自盡的女工,窮困潦倒的小公務(wù)員被馬車撞倒在街頭,發(fā)瘋的女人帶著孩子沿街乞討……與此同時,高利貸老太婆瞪大著兇狠的眼睛,要榨干窮人的最后一滴血汗,滿身銅臭的市儈不惜用誘騙、誣陷的手段殘害“小人物”,以到達利己的目的,而荒淫無度的貴族地主為滿足自己的獸欲,不斷干出令人發(fā)指的勾當……作者懷著真切的同情和滿腔的激憤,將19世紀60年代沙俄京城的黑暗、赤貧、絕望和污濁一起無情地展如今讀者面前。然而,作者作出的上述揭露和批判僅僅是從倫理道德觀念和宗教思想出發(fā)的。作者認為一切以暴力抗惡的作法都缺乏取,因為人無法逃避內(nèi)心的懲罰,在消滅別人的同時也消滅了自身。作者還力圖把拉斯柯爾尼科夫的犯罪行為歸結(jié)為拋棄了對上帝的信仰所致。用索尼婭的話來說,是因為“您分開了上帝,上帝懲罰了您,把您交給了魔鬼!”作者為拉斯柯爾尼科夫安排的一條“新生”之路,實際上就是一條與黑暗現(xiàn)實妥協(xié)的道路,也就是所謂“索尼婭的道路”。作者把索尼婭看作人類苦難的象征,并在她身上表達了虔信上帝,承受不幸,通過痛苦凈化靈魂的思想,作為一個黑暗社會的犧牲品,一個受壓迫最深的女性,索尼婭的形象有著不可低估的典型意義,但是作為一個理想人物,這一形象卻顯得非常蒼白。顯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小說中宣揚的這些宗教思想,與整部作品所顯示的強力量是不相協(xié)調(diào)的:這里充分表現(xiàn)出作者世界觀的鋒利矛盾。《罪與罰》中寫的最多的就是罰,“罪”只是僅僅占了全書的前面兩章,而“罰”貫穿了大半。不是身體上的懲罰,而是比這更嚴厲的道德的懲罰。所以法律只是我們一種懲戒犯罪的一種途徑,而另一種就是人內(nèi)心心靈深處的譴責。有時候法律不能使人認識大自己所犯的罪,而心靈深處的譴責那么會讓人更明白自己所犯下的錯誤。罪與罰,這本書主,描寫了社會中的弱者,精神中有無私奉獻與愛的人卻在引導(dǎo)著救贖之路。這是一本真正的好書,非常值得大家閱讀。罪與罰1000字左右【四】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說:“令我痛苦的,從來就不是苦難,而是我是否配得上這苦難?!蓖邮辖K其一生的發(fā)問,意在證明苦難是尋求自由的必然產(chǎn)物,任何____理想一旦分開信仰,也就分開了自由,就會在____自由中蛻變成奴隸制。這一思想成為俄羅斯____時期的重要道德力量,降低了人民哀痛,約束了人民作為,其本質(zhì)是思想的規(guī)程和約束。林語堂曾在自傳中說基督徒有三種:一種因犯罪而悔恨,渴望免于良心的責備;另一種因為痛苦而需要撫慰而逃避;還有一種,他們理解自己的所信為何,然后真心信靠。林先生說,前兩種都可以看作是信仰的開場,但卻不是純粹的信仰。而教義中這種區(qū)劃界定更為嚴格:前兩種屬于小乘佛法,意在度己;后一種屬于大乘佛法,意在度人。在理解了陀氏的生平之后,我們就可以看到他思想由度己到度人的轉(zhuǎn)變的明晰脈絡(luò)。陀思妥耶夫斯基生于莫斯科,是一個外科醫(yī)生的次子。軍事機械學(xué)校畢業(yè)后,在軍政部的機械司效勞,一年后辭職。二十八歲那年,因參加農(nóng)奴解放運動,被判死刑,臨行前一刻又被改判到西伯利亞服刑。這種絕無僅有的由生到死且由死到生的經(jīng)歷加速了他某種信仰的坍塌。在服刑四年后,他又當了六年小兵,然后才回到彼得堡從事寫作。他與托爾斯泰、屠格涅夫被公認為俄國文學(xué)史上的三大巨人??墒钱斘曳啞锻袪査固┪膶W(xué)書簡》〔章其先生譯〕時卻發(fā)現(xiàn),上面有托爾斯泰與高爾基圖格涅夫等幾乎所有與托爾斯泰同時代的俄國作家與文學(xué)家的通信,卻偏偏沒有陀思妥耶夫斯基與他的通信。查閱資料后才知道,二人雖同處一個時代,但互相之間根本不認識,因此我們無法看到他們在學(xué)術(shù)思想上的交流?!蹲锱c罰》是一部以心理描寫取勝的作品,主人公拉斯柯尼科夫的心理獨白絲絲入扣。他敏銳的神經(jīng)可以迅速而深切地感受到和他一樣困苦的人民的痛苦,同時也使他逐漸處于憂愁、焦慮的狀態(tài)。他開場以審慎的目光聚焦周圍的人和事,比方那個放高利貸的老女人。在他的視覺世界中,她只是邪惡能量的載體,其人體形態(tài)卻被忽略。類似的影像蒙太奇在《海底尋人》中出現(xiàn)過,我個人喜歡將文字擴展成畫面。當拉斯柯尼科夫說“我殺死的不是她,而是我自己”時,他才清醒地認識到他只是作為一個自然人存在,而不是超才能英雄,沒有掌控一切的才能。索尼亞是使他大徹大悟的因素之一,但純潔的無疑是一個荒唐的悖論。假如說,愛人的感化,母妹的溫情,好友的開導(dǎo),刑警的勸誘是根底,那么拉斯柯尼科夫的懺悔才是翻開自贖之門的鑰匙。他真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