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學課件:切診_第1頁
中醫(yī)學課件:切診_第2頁
中醫(yī)學課件:切診_第3頁
中醫(yī)學課件:切診_第4頁
中醫(yī)學課件:切診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切診第二臨床醫(yī)學院中醫(yī)學教研室盧洪梅Tel:699779

脈診(寸口診法)切診

按診一、脈診

定義:醫(yī)生用手指切按患者動脈,根據(jù)脈動應指的形象,以了解病情、辨別病證的診察方法。(一)脈診原理(二)脈診的部位(三)診脈的方法(四)正常脈象(五)常見病脈(六)相兼脈主?。ㄆ撸┟}癥順逆與從舍內(nèi)容

(一)脈診原理

1.脈為人體氣血運行通道。2.氣血是形成脈象的物質基礎。3.五臟與脈象形成的關系。(二)脈診的部位三部九候診法人迎寸口診法仲景三部診法※寸口診法※寸口診法

1、部位:橈骨莖突定關,關前寸,關后尺2、原理:脈之大會(脈口);肺經(jīng)起于中焦,精微從百脈朝于(氣口)。-膻中-膈-腹中胸中-脾-腹中-3、寸口分臟腑左心肝,右肺脾,尺候腎(命門)。(三)診脈的方法

【時間】

平旦診脈,持續(xù)1分鐘,一息為時間單位。

【體位】

手臂平直,直腕仰掌,與心臟平行。

切脈姿勢1切脈姿勢2診脈步驟

1、選指:左手按診右手,右手按左手。2、布指:中指關部,食指寸部,無名指尺部。手指敏感部位--指目1.首先將中指置于關部2.食指置于寸部,無名指置于尺部

3.指力浮?。喝篙p放,觸及脈的皮膚(舉法)沉?。河昧^重,至筋骨間(按法)中取:中等用力,按至肌肉間(尋法)切脈指力--輕、中、重

4.指法總按:三指同時用大小相等的指力單診(按):一指用力,重點辨某部脈總按單按

切脈指法錯誤的診脈手法(四)正常脈象1.平脈形象

脈位不浮不沉,速率不快不慢(1息4-5至約60-90次/分),強度和緩從容,形態(tài)不大不小,節(jié)律一致。

2.平脈特點胃:從容和緩流利。神:應指有力柔和,節(jié)律整齊。根:尺脈沉取,應指有力。

3.脈象的生理變異1)個體因素影響:※六陰脈:六脈沉細等同,無病象?!柮}:六脈洪大等同,無病象。2)脈位變異:※斜飛脈:從尺部斜向手背方向延伸?!搓P脈:脈見于寸口的背側。3)外部因素影響

情志、勞逸、飲食、季節(jié)、晝夜、環(huán)境。(五)常見病脈浮脈輕取即得,重按稍減。表證。沉脈輕取不應,重按始得。里證(有力為里實,無力為里虛)

遲脈脈來緩慢,一息不足四至。寒證(有力為實寒,無力為虛寒)數(shù)脈脈來急促,一息六至。熱證(有力為實熱,無力為虛熱)

虛脈三部脈舉按皆無力。虛證(氣血虛)。實脈三部脈舉按皆有力。實證。洪脈【脈象】脈大有力,狀若波濤洶涌,來盛去衰【主病】熱盛細脈【脈象】脈細如線,但應指明顯【主病】虛證(陰血虛),濕病

滑脈【脈象】往來流利,如珠走盤,應指圓滑?!局鞑 刻碉?,食滯,實熱

澀脈【脈象】往來艱澀不暢,如

輕刀刮竹。【主病】傷精,血少,氣滯

血瘀。

弦脈【脈象】端直而長,如按琴弦【主病】肝膽病,痛證,痰飲

緊脈【脈象】脈來繃急有力,

狀如牽繩轉索【主病】寒,痛,宿食

結脈【脈象】脈來緩而時一止,止無定數(shù)【主病】陰盛氣結代脈【脈象】脈來一止,止有定數(shù),良久方來【主病】臟氣衰微

促脈【脈象】脈來數(shù)而時一止,止無定數(shù)【主病】陽盛實熱,邪實阻滯(六)相兼脈主病相兼脈:由二種或二種以上的單因素脈同時出現(xiàn),復合構成的脈象。緊:表寒證緊:里寒浮沉弦:肝郁數(shù):表熱證細:陰虛、血虛

(七)脈癥順逆與從舍

脈癥順逆:從脈癥的相應、不相應來判斷疾病的順逆。舍脈從癥:癥真脈假。舍癥從脈:癥假脈真。/show/NlUZOVNfiV_w17bW.html二、按診

定義:對患者肌膚、手足、脘腹以及腧穴進行觸、摸、按、壓、叩,測知病變。(一)按肌膚1.診寒熱肌膚寒冷,體溫偏低者──寒證;肌膚灼熱,體溫升高者──熱證;初按熱甚,久按熱輕──表證;久按熱甚──里證。2.診潤燥濕潤者──已出汗;干癟者──津液枯竭;肌膚甲錯者──傷陰或瘀血。3.診腫脹按之凹陷,不能即起者──水腫;按之凹陷,舉手即起者──氣腫。4.診瘡瘍腫硬不熱──寒證;腫處灼手壓痛──熱證根盤平塌漫腫──虛證;根盤收束隆起──實證患處堅硬──無膿;邊硬頂軟──已成膿5.診尺膚尺膚:肘部內(nèi)側至掌后橫紋處之間的肌膚。熱甚──熱證;涼──泄瀉、少氣;粗糙如枯魚之鱗──精血不足,或瘀血內(nèi)阻。(二)按手足1.辨手足冷熱手足俱冷者──陽虛寒盛──寒證;手足俱熱者──陽盛熱熾──熱證。熱證見手足熱者──順候;熱證反見手足逆冷者──逆候。2.辨手掌冷熱手足背熱甚──外感發(fā)熱;手足心熱甚──內(nèi)傷發(fā)熱。小兒掌心發(fā)熱──飲食積滯。(三)按脘腹脘腹分區(qū):心下、胃脘、大腹、小腹、少腹心下胃脘臍周少腹1.按滿痛疼痛拒按——實證;按之柔軟,喜按——虛證。2.辨腫脹水臌:按之如囊裹水,腹壁有凹痕者。氣臌:按之無波動感,無凹痕,叩之如鼓。3.辨腸癰右少腹疼痛,按之突然抬手,疼痛加?。ò褪险鳎?/p>

4.辨積聚徵積:按之堅硬,推之不移,痛有定處,為血瘀。瘕聚: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