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兼愛》課件(共53張PPT)+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案_第1頁
7《兼愛》課件(共53張PPT)+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案_第2頁
7《兼愛》課件(共53張PPT)+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案_第3頁
7《兼愛》課件(共53張PPT)+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案_第4頁
7《兼愛》課件(共53張PPT)+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7《兼愛》課件(共53張PPT)+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案

人稱墨子為“天才匠人,孤獨俠客”,這種孤獨似曾相識。在那個拒絕崇高的時代,擁有高貴理想的人們:孔子、莊子、墨子……無一不是孤獨的。

孔子游說天下、著書立說,溫雅敦厚;

莊子超然物外、順應天理,逍遙無為;

而墨子古道熱腸、反戰(zhàn)愛民,行俠天下。

這節(jié)課讓我們一起感受墨子孤獨背后的豪氣和決絕。

兼愛

墨子

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第二單元

兼愛

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第二單元

學習目標

理清文章的論證思路,理解“兼愛”思想的內涵。

3

體悟大愛情懷,學習墨子關愛他人、積極救世的精神。

4

掌握常見的文言詞語和句式,學習類比和舉例說理的方法。

2

了解墨子生平及思想主張,了解《墨子》的相關知識。

1

墨子,約公元前468-前376年,名翟,春秋戰(zhàn)國之交的思想家、教育家、學者,墨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他和孔子并稱為“顯學”大師,是天下人學習的榜樣。他一生都在為扶危濟困的事業(yè)奔忙。

走近墨子

“顯學”指與現(xiàn)實聯(lián)系密切,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的學說。

“隱學”則是離現(xiàn)實較遠,不那么為世人所矚目的學說。

補充:

走近墨子

墨子出身低微,“上無君上之事,下無耕農之難”,是一個接近于手工業(yè)勞動者的讀書人。他“量腹而食,度身而衣”,吃的是“藜藿之羹”,穿的是“短褐之衣”,足登“跋蹺”,一生沒有脫離生產勞動。他和他的弟子們始終過著勤勞儉樸的生活,立足現(xiàn)實,崇尚和平,以自苦利他為己任。

①墨家學派不僅是一個思想文化團體,而且還是一個有組織、有紀律、有綱領的社會團體。墨家集團興盛時人數(shù)多達百余人,他們不僅是墨子的忠實信徒和墨家學說的傳播者和執(zhí)行者,而且還直接參與社會活動。

②墨翟陳辭,止楚攻宋(墨子救宋)

墨家集團的成員人人皆可“赴火蹈刃,死不還踵”,是一支非常能戰(zhàn)斗的隊伍。

墨子成就

哲學家

①墨子曾周游列國,廣收門徒,施教四方,為了天下勞苦大眾的利益而嘔心瀝血。

②墨子“平生足跡所及,則嘗北之齊,西使衛(wèi),又屢游楚,前至郢,后客魯陽,復欲適越而未果?!?/p>

③“孔席不暖,墨突不黔”,“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兩千多年來,他的智慧、堅定和見義勇為博得了歷代人民尊敬。

墨子成就

社會實踐家

①他博學多才,擅長工巧和制作,曾用三年時間制成可飛行的木鳶。

②他從生產和生活實踐中概括出力學原理,并作出彈性力學、杠桿平衡力學、滑輪受力、斜面受力、物體平衡受力等方面的定義。他制造了轆轤、滑車和車梯等簡單機械,用于生產和軍事。

③他首先發(fā)現(xiàn)了小孔成像的道理。

墨子成就

科學家、發(fā)明家

墨子思想

所謂“兼愛”是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兼相愛,“愛人若愛其身”,并認為社會上出現(xiàn)強執(zhí)弱、富侮貧、貴傲賤的現(xiàn)象,是天下人不相愛所致。

宣揚天命鬼神的迷信思想是墨家的一大特點。

①兼愛非攻

②天志明鬼

墨子思想

③尚同尚賢

尚同是要求百姓上同于天子。墨子認為,國君是國中賢者,百姓應以君上之是非為是非。尚賢是要求君上任用賢者而廢抑不肖者。

④節(jié)用節(jié)葬

節(jié)用是墨家尤其強調的一種觀點,他們抨擊君主、貴族的奢侈浪費,反對儒家看重的久喪厚葬之俗。認為君主、貴族都應像古代大禹一樣,過極為儉樸的生活。

了解《墨子》

《墨子》是戰(zhàn)國時期的哲學著作,由墨子的自著和弟子記述墨子的言論兩部分組成。

文章由小及大、連類比譬、逐層推理。語言質樸,邏輯嚴密,善于運用具體事例說理。

中國古代嚴格意義上的論說文,就是從《墨子》開始的。

時代背景

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中國社會的大轉型、大變革時期。在那個禮崩樂壞、王權衰敗、諸侯爭鋒的時代,舊的政治、經濟秩序乃至社會倫理秩序漸趨崩解。廣大勞動人民飽受戰(zhàn)亂之苦,極度渴望安定太平的生活。

墨子有極強的憂患意識和救世精神,他對現(xiàn)實生活給予積極的關注與思考,尋找著救世藥方,他站在平民立場上為維護民眾與弱小國家的生存,提出了“兼愛”、“非攻”等主張。

時代背景

兼愛

非攻

圣人以治天下為事者也,必知亂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亂之所自起,則不能治。譬之如醫(yī)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則弗能攻。治亂者何獨不然?必知亂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亂之所自起,則弗能治。

封建時代對君主的尊稱

作為

判斷句

產生的地方

于是

治理

治療

一樣

于是

于是

第一段重點字詞

圣人是把治理天下作為(自己的)事務的人,一定要知道禍亂興起的原因,于是才能治理天下;不知道禍亂興起的原因,就不能治理。這就好比醫(yī)生治療人的疾病一樣,一定要知道疾病產生的原因,于是才能進行治療;不知道疾病產生的原因,就不能治療。治理禍亂又何嘗不是這樣呢?一定要知道禍亂興起的原因,于是才能進行治理;不知道禍亂興起的原因,就不能治理。

第一段文本翻譯

本段采用了類比論證,以大家熟知的醫(yī)生治病需要明確病因,來寫圣人治國須知混亂產生的原因。

第一段探究問題

本段的中心句是什么?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

圣人以治天下為事者也,必知亂之所自起,焉能治之。

中心句:

圣人以治天下為事者也,不可不察亂之所自起。當察亂何自起?起不相愛。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謂亂也。子自愛,不愛父,故虧父而自利;弟自愛,不愛兄,故虧兄而自利;臣自愛,不愛君,故虧君而自利。此所謂亂也。

考察

同“嘗”,嘗試

賓語前置

孝敬

賓語前置,愛自

使動,使……受益

使動,使……虧損

第二段重點字詞

圣人是把治理天下作為(自己的)事務的人,不可不明察禍亂興起的原因。嘗試考察禍亂因何而起?起于人們不互相親愛。臣和子不孝敬君與父,這就是所說的禍亂。兒子愛自己而不愛父親,因此使父親受損失而使自己得利;弟弟愛自己而不愛兄長,因此使兄長受損失而使自己得利;臣子愛自己而不愛君王,因此使君王受損失而使自己得利。這就是所謂的禍亂。

第二段文本翻譯

雖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謂亂也。父自愛也,不愛子,故虧子而自利;兄自愛也,不愛弟,故虧弟而自利;君自愛也,不愛臣,故虧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愛。

即使

形作動,慈愛

第二段重點字詞

即使是父親不愛子女,兄長不愛弟弟,君主不愛臣子,這也是天下所謂的禍亂。父親愛自己而不愛子女,因此使孩子受損失而使自己得利;兄長愛自己而不愛弟弟,因此使弟弟受損失而使自己得利;君主愛自己而不愛臣子,因此使臣子受損失而使自己得利。這是為什么呢?都是起于不互相親愛。

第二段文本翻譯

雖至天下之為盜賊者亦然。盜愛其室,不愛異室,故竊異室以利其室;賊愛其身,不愛人,故賊人以利其身。此何也?皆起不相愛。

偷竊和劫奪財物的人

這樣

使動,使……受益

自己

傷害

第二段重點字詞

即使是天下偷竊和劫奪財物的人,也是這樣。偷竊者只愛自己的家,不愛別人的家,因此以偷竊別人的家而使自己的家得利;劫奪財物者只愛自身,不愛別人,因此傷害別人而使自己得利。這是什么原因呢?都是起于不相愛。

第二段文本翻譯

雖至大夫之相亂家,諸侯之相攻國者,亦然。大夫各愛其家,不愛異家,故亂異家以利其家;諸侯各愛其國,不愛異國,故攻異國以利其國。天下之亂物,具此而已矣。

卿大夫的封地

使動,使……受益

紛亂之事

完備、齊全

第二段重點字詞

即使是大夫之間互相侵奪封地,諸侯之間互相攻伐封國,也是這樣。大夫各自愛他自己的封地,不愛別人的封地,所以侵奪別人的封地而使自己的封地得利。諸侯各自愛自己的封國,不愛別人的封國,所以攻伐別人的封國而使自己的封國得利。天下的紛亂之事,全都在這里了。

第二段文本翻譯

本段的中心句是什么?“天下之亂”有哪些?

這些亂象產生的原因是“自愛”,而不愛人。

第二段探究問題

當察亂何自起?起不相愛。

中心句:

①臣子不孝君父,子虧父而自利,弟虧兄而自利,臣虧君而自利,此所謂亂;

②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這也是亂;

③賊人以利其身,是亂;大夫之相亂家,諸侯之相攻國,是亂。

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愛。若使天下兼相愛,愛人若愛其身,猶有不孝者乎?視父兄與君若其身,惡(wū)施不孝?猶有不慈者乎?視弟子與臣若其身,惡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猶有盜賊乎?視人之室若其室,誰竊?視人身若其身,誰賊?故盜賊有亡。

假使

仍然

怎么實行

同“無”

同“又”

第三段重點字詞

考察這是因何而起的呢?都起于不相愛。假使天下都能相親相愛,愛別人就像愛自己,還會有不孝的人嗎?看待父親、兄長和君主像看待自身,怎么會實行不孝的事情呢?還會有不慈愛的人嗎?看待弟弟、子女和臣子像看待自身,怎么會實行不慈愛的事情呢?所以不孝不慈都沒有了。還會有偷竊和劫奪財物的人嗎?看待別人的家如同自己的家一樣,誰還會盜竊?看待別人如同自己一樣,誰還會傷害人?所以盜賊又沒有了。

第三段文本翻譯

猶有大夫之相亂家、諸侯之相攻國者乎?視人家若其家,誰亂?視人國若其國,誰攻?故大夫之相亂家、諸侯之相攻國者有亡。若使天下兼相愛,國與國不相攻,家與家不相亂,盜賊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則天下治。

同“又”

侵擾

攻伐

安定、太平

第三段重點字詞

還會有大夫之間相互侵奪封地、諸侯之間相互攻伐封國的事嗎?看待別人的封地如同自己的封地一樣,誰還會發(fā)動禍亂?看待別人的封國如同自己的封國一樣,誰還會發(fā)動攻伐?因此大夫互相侵奪封地,諸侯互相攻伐封國的現(xiàn)象就又沒有了。假使天下的人都能相親相愛,國家與國家之間不相互攻伐,封地與封地之間不相互侵奪,偷盜搶劫沒有了,君臣父子都能孝敬慈愛,像這樣天下就安定了。

第三段文本翻譯

若使天下兼相愛,則天下治。

中心句:

運用假設、鋪排、反問的句式,正面論證了“天下兼相愛”,“則天下治”的觀點。

采用鋪排的手法,連用“猶有”“誰”引起的反問句,以反詰的語氣堅定而鮮明地闡述了唯有“兼愛”才可止亂致治的觀點。

第三段探究問題

本段的中心觀點是什么?使用了哪些手法進行論證?

故圣人以治天下為事者,惡得不禁惡而勸愛?故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勸愛人者,此也。

怎么

鼓勵

互相

判斷句

墨子的弟子對墨子的尊稱

第四段重點字詞

所以圣人是把治理天下作為(自己的)事務的人,怎么能不禁絕憎恨而鼓勵相愛呢?所以天下之人全都互相親愛就會安定太平,互相憎恨就會發(fā)生禍亂。所以墨子說不可以不鼓勵愛別人,就是這個道理。

第四段文本翻譯

第四段文本翻譯

本段得出的結論是什么?

故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即統(tǒng)治者要鼓勵人與人相親相愛,天下就會安定和諧。

第二段:當察亂何自起?起不相愛。

第一段:治天下者,必知亂之所自起。

第三段:若使天下兼相愛,盜賊無有,天下治。

第四段:故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

(提出問題)

理清段意

總結每一段的中心句。

(分析問題)

(解決問題)

(得出結論)

提出問題:

君臣、父子、兄弟互相損害

盜賊侵奪財物,殺傷性命

(1)___

踐行兼愛之道

亂“皆起不相愛

愛人若愛其身

視人之室若其室

(2)______

(3)______

大夫、諸侯之間爭斗攻伐

視人家國若其家國

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

理清段意

圣人治天下,“必知亂之所自起”

分析問題:

解決問題:

得出結論:

寫作特色

①多用設問句和反問句,引起讀者的思考,加強了其觀點的闡述,使表達的觀點更加鮮明。如:當察亂何自起?起不相愛。

②善于運用具體事例來說理。文中列舉了大量君臣父子、盜賊、大夫等事例來闡明“亂皆起不相愛”。

③論證思路清晰。文本層層深入,邏輯性強。

④論證手法多樣。如類比論證、假設論證等。

1.如何理解墨子所說的“兼愛”的思想

②墨子所說的“兼愛”指的是一種不分尊卑貴賤、平等無差別的愛,是一種視人若己、互惠互利的愛。

①“兼”就是“廣泛地、全部地”;所謂“兼愛”,就是“跳出自愛的狹小圈子,廣泛地、全部地愛,不分親疏厚薄地互相關愛”。

回答問題

回答問題

2、墨子的“兼愛”和孔孟的“仁愛”的內容有何異同?

相同之處:

①基本內涵一致?!叭蕫邸迸c“兼愛”皆表現(xiàn)出愛的普遍性。二者在主張人人相愛、關愛民眾、反對恃強凌弱上是相通的。

②社會背景和基本目標相同。孔子的“仁愛”思想和墨子的“兼愛”思想都是產生在春秋戰(zhàn)國的社會動亂時期,都懷有安邦定國、終止混亂紛爭的理想。

①具體內涵不同。

儒家的“仁愛”是建立在宗法等級制度、血緣關系基礎上的有差別的愛,由“愛親”到“愛人”,最后才是“泛愛眾”。

墨家的“兼愛”是一種超越血緣關系的愛,不分尊卑、親疏、貴賤的沒有差別的愛,即“兼相愛”,借此達到利人如已、無私利他的“交相利”的目的。

回答問題

不同之處:

2、墨子的“兼愛”和孔孟的“仁愛”的內容有何異同?

②愛的傾向性不同。

儒家的“仁愛”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主張盡職盡責,不言回報。

墨子的“兼愛”則是站在功利的角度上,提出了對等互報的原則,即“兼相愛,交相利”。

回答問題

不同之處:

2、墨子的“兼愛”和孔孟的“仁愛”的內容有何異同?

回答問題

2、墨子的“兼愛”和孔孟的“仁愛”的內容有何異同?

總體看來,儒家的“仁愛”是一種有差別和等級的愛,即要求以對父母兄弟之愛為同心圓的圓心,層層外推,逐漸擴展到對宗族、國家和社會的愛。

而墨家的“兼愛”是一種無差別和等級的愛,它要求人們拋卻血緣和差別等級,不分厚薄親疏,愛人如己。

原因一:時代特征。當時墨子所處的時代是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時期。各國國君都希望通過戰(zhàn)爭兼并其他國家,使自身強大從而完成統(tǒng)一天下的霸業(yè)。墨子“兼愛”的思想在那個戰(zhàn)火紛飛、利益重組的時代是不合時宜且沒有立足之地的。

不可能實現(xiàn)。

合作探討

3.“兼愛”可謂是墨子為亂世開出的藥方,你認為它在當時的社會有可能實現(xiàn)嗎?

原因二:階級局限?!凹鎼邸钡乃枷胧钦驹诋敃r社會弱勢群體的角度,客觀地反映了身處貧困與戰(zhàn)亂的人們的愿望。這種“兼愛”在等級社會中是難以施行的,是墨子不切實際的空想。而且,此時所出現(xiàn)的社會動亂并不是墨子簡單理解的由各方不兼愛、“交相惡”引起的,其根本的原因是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

合作探討

3.“兼愛”可謂是墨子為亂世開出的藥方,你認為它在當時的社會有可能實現(xiàn)嗎?

4.墨子的“兼愛”思想對當今社會有何意義?

在墨子看來,“兼相愛”并不否定自愛,而是把自愛與相愛結合,力求使自利與互利兩不偏廢,在這種愛意融融的相互義務的關系中,天下才能實現(xiàn)和諧富足。這是一種達致和諧的崇高理想,至今仍有其不可抹殺的思想內涵和現(xiàn)實意義,特別是對當今中國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啟迪意義。

現(xiàn)實意義

觀看視頻,深入思考“兼愛”的現(xiàn)實意義。

“兼愛”是墨家的核心主張之一。本文認為天下之亂起源于“不相愛”,人們損人害人以求自愛自利。墨子倡導“兼相愛,交相利”,從而實現(xiàn)“天下治”的政治藍圖。

總結主旨

人物評價

墨子是一個勞動者,他不做官,但他是比孔子高明的圣人。

——毛澤東

墨子是中國的良心和靈魂。

——張知寒

兼愛非攻,是全人類的精神制高點。

——余秋雨

孫中山在《三民主義》中把墨子推崇為“平等、博愛”的中國宗師。他說“古時最講愛字的,莫過于墨子。墨子所講的兼愛,與耶穌所講的博愛是一樣的。”

鮑鵬山先生在《寂寞圣哲》一書中將墨子看作“向帝國挑戰(zhàn)的劍俠”,認為墨子勇敢地向周王朝發(fā)起了挑戰(zhàn)。請結合本課所學,寫一段文字,說說你的理解。200字左右。

布置作業(yè)

課堂結語

斯人已逝,思想和精神永存。

心存兼愛,讓我們的生命彈出一支支悅耳動聽的妙曲;

心存兼愛,讓我們的生命劃出一道道優(yōu)美的弧線;

兼相愛,交相利,奏響生命最美的和弦。課題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第二單元《兼愛》課型新授課

課時2課時

教材分析《兼愛》選自《墨子校注》,這篇文章提出“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的觀點,“兼愛”是無等級差別,不分厚薄親疏的愛。從中我們能夠看出,墨子一方面努力追求語言的淺顯、邏輯的嚴謹和結構的層次感,一方面又反復論說,務求把意思說得清楚明白。學習過程中,我們要分析墨子是如何論述兼愛對于治理天下的重要性的,梳理他所論述的踐行兼愛之道的具體方法,鑒賞他自成一家的表達風格。

教學目標語言建構與運用:了解墨子生平及思想主張,了解《墨子》的相關知識。思維發(fā)展與提升:掌握常見的文言詞語和句式,學習類比和舉例說理的方法。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理清文章的論證思路,理解“兼愛”思想的內涵。文化傳承與理解:體悟大愛情懷,學習墨子關愛他人、積極救世的精神。

教學重點理清文章的論證思路,理解“兼愛”思想的內涵。

教學難點在了解墨子的“兼愛”思想的基礎上,感受墨子“摩頂放踵以利天下”的精神力量,從而涵詠心靈,激勵人生。

教學過程【課堂導入】人稱墨子為“天才匠人,孤獨俠客”,這種孤獨似曾相識。在那個拒絕崇高的時代,擁有高貴理想的人們:孔子、莊子、墨子……無一不是孤獨的。孔子游說天下、著書立說,溫雅敦厚;莊子超然物外、順應天理,逍遙無為;而墨子古道熱腸、反戰(zhàn)愛民,行俠天下。這節(jié)課讓我們一起感受莊子孤獨背后的豪氣和決絕。

教學過程一、知人論世1.走近墨子墨子,約公元前468-前376年,名翟,春秋戰(zhàn)國之交的思想家、教育家、學者,墨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他和孔子并稱為“顯學”大師,是天下人學習的榜樣。他一生都在為扶危濟困的事業(yè)奔忙。補充:“顯學”指與現(xiàn)實聯(lián)系密切,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的學說?!半[學”則是離現(xiàn)實較遠,不那么為世人所矚目的學說。墨子出身低微,“上無君上之事,下無耕農之難”,是一個接近于手工業(yè)勞動者的讀書人。他“量腹而食,度身而衣”,吃的是“藜藿之羹”,穿的是“短褐之衣”,足登“跋蹺”,一生沒有脫離生產勞動。他和他的弟子們始終過著勤勞儉樸的生活,立足現(xiàn)實,崇尚和平,以自苦利他為己任。2.墨子成就哲學家:①墨家學派不僅是一個思想文化團體,而且還是一個有組織、有紀律、有綱領的社會團體。墨家集團興盛時人數(shù)多達百余人,他們不僅是墨子的忠實信徒和墨家學說的傳播者和執(zhí)行者,而且還直接參與社會活動。②墨翟陳辭,止楚攻宋(墨子救宋)墨家集團的成員人人皆可“赴火蹈刃,死不還踵”,是一支非常能戰(zhàn)斗的隊伍。社會實踐家:①墨子曾周游列國,廣收門徒,施教四方,為了天下勞苦大眾的利益而嘔心瀝血。②墨子“平生足跡所及,則嘗北之齊,西使衛(wèi),又屢游楚,前至郢,后客魯陽,復欲適越而未果?!雹邸翱紫慌?,墨突不黔”,“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兩千多年來,他的智慧、堅定和見義勇為博得了歷代人民尊敬??茖W家、發(fā)明家:①他博學多才,擅長工巧和制作,他曾用三年時間制成可飛行的木鳶。②他從生產和生活實踐中概括出力學原理,并作出彈性力學、杠桿平衡力學、滑輪受力、斜面受力、物體平衡受力等方面的定義。他制造了轆轤、滑車和車梯等簡單機械,用于生產和軍事。③他首先發(fā)現(xiàn)了小孔成像的道理。

教學過程3.墨子思想①兼愛非攻。所謂“兼愛”是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兼相愛,“愛人若愛其身”,并認為社會上出現(xiàn)強執(zhí)弱、富侮貧、貴傲賤的現(xiàn)象,是天下人不相愛所致。②天志明鬼。宣揚天命鬼神的迷信思想是墨家的一大特點。③尚同尚賢。尚同是要求百姓上同于天子。墨子認為,國君是國中賢者,百姓應以君上之是非為是非。尚賢是要求君上任用賢者而廢抑不肖者。④節(jié)用節(jié)葬。節(jié)用是墨家尤其強調的一種觀點,他們抨擊君主、貴族的奢侈浪費,反對儒家看重的久喪厚葬之俗。認為君主、貴族都應像古代大禹一樣,過極為儉樸的生活。4.了解《墨子》《墨子》是戰(zhàn)國時期的哲學著作,由墨子的自著和弟子記述墨子的言論兩部分組成。文章由小及大、連類比譬、逐層推理。語言質樸,邏輯嚴密,善于運用具體事例說理。中國古代嚴格意義上的論說文,就是從《墨子》開始的。5.時代背景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中國社會的大轉型、大變革時期。在那個禮崩樂壞、王權衰敗、諸侯爭鋒的時代,舊的政治、經濟秩序乃至社會倫理秩序漸趨崩解。廣大勞動人民飽受戰(zhàn)亂之苦,極度渴望安定太平的生活。墨子有極強的憂患意識和救世精神,他對現(xiàn)實生活給予積極的關注與思考,尋找著救世藥方,他站在平民立場上為維護民眾與弱小國家的生存,提出了“兼愛”、“非攻”等主張。二、理解文意第一段重點字詞

教學過程第一段文本翻譯圣人是把治理天下作為(自己的)事務的人,一定要知道禍亂興起的原因,于是才能治理天下;不知道禍亂興起的原因,就不能治理。這就好比醫(yī)生治療人的疾病一樣,一定要知道疾病產生的原因,于是才能進行治療;不知道疾病產生的原因,就不能治療。治理禍亂又何嘗不是這樣呢?一定要知道禍亂興起的原因,于是才能進行治理;不知道禍亂興起的原因,就不能治理。第一段探究問題本段的中心句是什么?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中心句:圣人以治天下為事者也,必知亂之所自起,焉能治之。本段采用了類比論證,以大家熟知的醫(yī)生治病需要明確病因,來寫圣人治國須知混亂產生的原因。第二段重點字詞

教學過程第二段文本翻譯圣人是把治理天下作為(自己的)事務的人,不可不明察禍亂興起的原因。嘗試考察禍亂因何而起?起于人們不互相親愛。臣和子不孝敬君與父,這就是所說的禍亂。兒子愛自己而不愛父親,因此使父親受損失而使自己得利;弟弟愛自己而不愛兄長,因此使兄長受損失而使自己得利;臣子愛自己而不愛君王,因此使君王受損失而使自己得利。這就是所謂的禍亂。即使是父親不愛子女,兄長不愛弟弟,君主不愛臣子,這也是天下所謂的禍亂。父親愛自己而不愛子女,因此使孩子受損失而使自己得利;兄長愛自己而不愛弟弟,因此使弟弟受損失而使自己得利;君主愛自己而不愛臣子,因此使臣子受損失而使自己得利。這是為什么呢?都是起于不互相親愛。即使是天下偷竊和劫奪財物的人,也是這樣。偷竊者只愛自己的家,不愛別人的家,因此以偷竊別人的家而使自己的家得利;劫奪財物者只愛自身,不愛別人,因此傷害別人而使自己得利。這是什么原因呢?都是起于不相愛。即使是大夫之間互相侵奪封地,諸侯之間互相攻伐封國,也是這樣。大夫各自愛他自己的封地,不愛別人的封地,所以侵奪別人的封地而使自己的封地得利。諸侯各自愛自己的封國,不愛別人的封國,所以攻伐別人的封國而使自己的封國得利。天下的紛亂之事,全都在這里了。第二段探究問題本段的中心句是什么?“天下之亂”有哪些?中心句:當察亂何自起?起不相愛。①臣子不孝君父,子虧父而自利,弟虧兄而自利,臣虧君而自利,此所謂亂;②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這也是亂;③賊人以利其身,是亂;大夫之相亂家,諸侯之相攻國,是亂。這些亂象產生的原因是“自愛”,而不愛人。

教學過程第三段重點字詞第三段文本翻譯考察這是因何而起的呢?都起于不相愛。假使天下都能相親相愛,愛別人就像愛自己,還會有不孝的人嗎?看待父親、兄長和君主像看待自身,怎么會實行不孝的事情呢?還會有不慈愛的人嗎?看待弟弟、子女和臣子像看待自身,怎么會實行不慈愛的事情呢?所以不孝不慈都沒有了。還會有偷竊和劫奪財物的人嗎?看待別人的家如同自己的家一樣,誰還會盜竊?看待別人如同自己一樣,誰還會傷害人?所以盜賊又沒有了。還會有大夫之間相互侵奪封地、諸侯之間相互攻伐封國的事嗎?看待別人的封地如同自己的封地一樣,誰還會發(fā)動禍亂?看待別人的封國如同自己的封國一樣,誰還會發(fā)動攻伐?因此大夫互相侵奪封地,諸侯互相攻伐封國的現(xiàn)象就又沒有了。假使天下的人都能相親相愛,國家與國家之間不相互攻伐,封地與封地之間不相互侵奪,偷盜搶劫沒有了,君臣父子都能孝敬慈愛,像這樣天下就安定了。

教學過程第三段探究問題本段的中心觀點是什么?使用了哪些手法進行論證?中心觀點:若使天下兼相愛,則天下治。運用假設、鋪排、反問的句式,正面論證了“天下兼相愛”,“則天下治”的觀點。采用鋪排的手法,連用“猶有”“誰”引起的反問句,以反詰的語氣堅定而鮮明地闡述了唯有“兼愛”才可止亂致治的觀點。第四段重點字詞第四段文本翻譯所以圣人是把治理天下作為(自己的)事務的人,怎么能不禁絕憎恨而鼓勵相愛呢?所以天下之人全都互相親愛就會安定太平,互相憎恨就會發(fā)生禍亂。所以墨子說不可以不鼓勵愛別人,就是這個道理。第四段探究問題本段得出的結論是什么?故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即統(tǒng)治者要鼓勵人與人相親相愛,天下就會安定和諧。1.理清段意總結每一段的中心句。第一段:治天下者,必知亂之所自起。(提出問題)第二段:當察亂何自起?起不相愛。(分析問題)第三段:若使天下兼相愛,盜賊無有,天下治。(解決問題)第四段:故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得出結論)

教學過程2.文章結構3.寫作特色①多用設問句和反問句,引起讀者的思考,加強了其觀點的闡述,使表達的觀點更加鮮明。如:當察亂何自起?起不相愛。②善于運用具體事例來說理。文中列舉了大量君臣父子、盜賊、大夫等事例來闡明“亂皆起不相愛”。③論證思路清晰。文本層層深入,邏輯性強。④論證手法多樣。如類比論證、假設論證等。三、深研潛思回答問題:1.如何理解墨子所說的“兼愛”的思想①“兼”就是“廣泛地、全部地”;所謂“兼愛”,就是“跳出自愛的狹小圈子,廣泛地、全部地愛,不分親疏厚薄地互相關愛”。②墨子所說的“兼愛”指的是一種不分尊卑貴賤、平等無差別的愛,是一種視人若己、互惠互利的愛。2、墨子的“兼愛”和孔孟的“仁愛”的內容有何異同?(學習包有視頻資料)相同之處:①基本內涵一致?!叭蕫邸迸c“兼愛”皆表現(xiàn)出愛的普遍性。二者在主張人人相愛、關愛民眾、反對恃強凌弱上是相通的。②社會背景和基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