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語文-王步高-當代小說市公開課一等獎省賽課獲獎課件_第1頁
大學語文-王步高-當代小說市公開課一等獎省賽課獲獎課件_第2頁
大學語文-王步高-當代小說市公開課一等獎省賽課獲獎課件_第3頁
大學語文-王步高-當代小說市公開課一等獎省賽課獲獎課件_第4頁
大學語文-王步高-當代小說市公開課一等獎省賽課獲獎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頁1、當代小說各階段特點2、林斤瀾《五分》深刻思想內容和表現(xiàn)方法第2頁時間文學成就“十七年”時期中長篇小說成績顯著,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實主義文學走向成熟主要標志文化大革命時期文藝領域一片蕭條“新時期”小說創(chuàng)作時尚涌迭1、傷痕小說2、反思小說3、改革小說4、尋根小說5、當代派小說6、試驗小說7、新寫實小說第3頁1、重視對人觀察,立體、真實、動態(tài)描寫人真實世界。當代小說特點第4頁2、從平凡生活中提煉有意義事物,發(fā)覺生活,創(chuàng)造文學。3、提倡小說象征性第5頁(一)“

十七年”時期小說概述第6頁1、主要特點:

長篇小說成績最為顯著,在很大程度上,它還是我國現(xiàn)實主義文學走上成熟主要標志。從1949年到1966共有200多部長篇小說正式出版。重視深廣地概括社會生活,描繪和揭示我國人民革命道路與歷史命運,塑造了一系列血肉豐滿典型形象。第7頁

中短篇小說創(chuàng)作也取得了豐碩結果,短篇小說成就更為突出。第8頁(1)長篇小說:柳青《創(chuàng)業(yè)史》(第一部)杜鵬程《保衛(wèi)延安》趙樹理《三里灣》李劼人《大波》梁斌《紅旗譜》楊沫《青春之歌》第9頁羅廣斌和楊益言《紅巖》吳強《紅日》曲波《林海雪原》歐陽山《三家巷》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周立波《山鄉(xiāng)巨變》周而復《上海早晨》(第一部)等第10頁(2)短篇小說:建國初:趙樹理《登記》、孫犁《山地回想》、李準《不能走那條路》、路翎《洼地上“戰(zhàn)役”》、蕭也牧《我們夫婦之間》第11頁五十年代:峻青《拂曉河邊》、王愿堅《黨費》、茹志鵑《百合花》等第12頁1956年后,出現(xiàn)大膽干預生活、反應社會矛盾,勇于觸及時弊優(yōu)異作品:王蒙《組織部新來青年人》、李準《灰色蓬帆》、李國文《改造》、耿簡《爬在旗桿上人》等第13頁愛情題材小說:宗璞《紅豆》、鄧友梅《在懸崖上》、陸文夫《小巷深處》等第14頁六十年代早期:趙樹理《套不住手》、西戎《賴大嫂》、歐陽山《鄉(xiāng)下奇人》、陳翔鶴《陶淵明寫〈挽歌〉》、《廣陵散》等。第15頁(3)

中篇小說孫犁《鐵木前傳》,劉紹棠《運河漿聲》,杜鵬程《在和平日子里》等第16頁3、局限對于文學政治功效過分追求也限制了一些作品思想藝術水平。第17頁(二)文革時期,文藝領域一片蕭條第18頁(三)新時期小說創(chuàng)作最為突出表征是創(chuàng)作時尚不停更迭與演進。第19頁1、傷痕小說“新時期”小說最早涌現(xiàn)時尚。第20頁主要特點:揭露和控訴“四人幫”罪行,表現(xiàn)對人民遭遇深切同情,歌頌對“四人幫”不屈斗爭,及時感應時代脈搏,表現(xiàn)時代主題,反應了人民心聲,也提出了很多發(fā)人深省社會問題。第21頁劉心武《班主任》盧新華《傷痕》周克芹《許茂和他女兒們》王蒙《最寶貴》宗璞《弦上夢》第22頁叢維熙《大墻下紅玉蘭》禮平《晚霞消失時候》葉辛《蹉跎歲月》等。第23頁2、

反思小說略晚于“傷痕小說”,在歷史內容上深入擴展和深化,它把作品反應社會現(xiàn)實由“文革”向前推進到五十年代中期,對解放以來尤其是五十年代中期以來極“左”路線進行了深刻批判與反思,作家目光更為深邃,作品主題更為深刻,帶有更強理性色彩和悲劇意味。第24頁魯彥周《天云山傳奇》高曉聲《李順大造屋》古華《芙蓉鎮(zhèn)》張弦《被愛情遺忘角落》張一弓《犯人李銅鐘故事》王蒙《蝴蝶》第25頁諶容《人到中年》韓少功《西望茅草地》張賢亮《靈與肉》等。第26頁3、

改革小說反應我國各個領域改革進程及引發(fā)社會變革、價值沖突和心理震蕩。第27頁蔣子龍《喬廠長上任記》柯云路《三千萬》、《新星》張潔《沉重翅膀》李國文《花園街五號》張賢亮《男人格調》第28頁張煒《秋天憤恨》賈平凹《浮躁》等第29頁興起于1985年前后“尋根小說”重視以當代意識觀照現(xiàn)實與歷史,并對題材所蘊涵深層歷史文化信息進行藝術傳達,進而探尋民族文化和民族靈魂重建可能。4、

尋根文學

第30頁韓少功《父親爸》、《歸去來》、《女女女》阿城《棋王》、《樹王》、《孩子王》鄭萬隆《異鄉(xiāng)異聞》鄭義《老井》,《遠村》李杭育《沙灶遺風》王安憶《小鮑莊》等。第31頁5、

當代派小說

八十年代中期,劉索拉《你別無選擇》、《藍天綠?!贰ⅰ秾ふ腋柰酢泛蜌堁渡n老浮云》、《黃泥街》等。第32頁6、

試驗小說

八十年代中期出現(xiàn),在文化內涵、文學觀念和文本特征方面都有激進反叛色彩和試驗品格。第33頁馬原《虛構》、《岡底斯誘惑》洪峰《極地之側》蘇童《1934年逃亡》、《平靜如水》余華《現(xiàn)實一個》、《一九八六年》、《古典愛情》、《鮮血梅花》第34頁葉兆言《棗樹故事》格非《迷舟》、《褐色鳥群》孫甘露《信使之函》、《訪問夢境》等第35頁7、

新寫實小說

重視對生活原生態(tài)還原,大多以客觀化“冷峻敘述”來表現(xiàn)敘述者對于現(xiàn)實無奈與認同,缺乏明確價值判斷與理性精神。第36頁池莉《煩惱人生》、《不談愛情》、《太陽出世》劉震云《單位》、《一地雞毛》方方《風景》、《隨意表明》等。第37頁第38頁第39頁第40頁浙江溫州人,1937年因參加抗日宣傳工作輟學,在西南各地從事戲劇工作。1945年畢業(yè)于重慶社會教育學院。1949年后在北京市文聯(lián)工作。1958年入中國作家協(xié)會,曾任《北京文學》主編。第41頁第42頁第43頁小說集《春雷》《山里紅》《林斤瀾小說選》《矮凳橋風情》《十年十癔》第44頁第45頁第46頁第47頁第48頁第49頁第50頁第51頁不但整體上控訴了1949年以后不停歷史錯誤對于普通民眾以及知識分子殘酷迫害,而且,還深刻地表現(xiàn)了這種迫害在人們精神深處造成嚴重創(chuàng)傷,充分昭示了歷史頑固遺存與延續(xù)。第52頁以“精神癔癥”方式作為表征精神創(chuàng)傷,無論是在“姐姐”這么受虐者,還是在“歷史記憶”書寫者“我”這里,都有突出表現(xiàn)。在“姐姐”那里,主要表現(xiàn)為“瘋狂”,在“我”這里是對“五”恐懼。第53頁“姐姐”——瘋狂“我”——對“五”恐懼第54頁小說以“我”回想視角,著力塑造了“姐姐”這一人物形象?!敖憬恪北瘎》浅=浀涞卮砹藦V大中國民眾以及知識分子在極左時期苦難命運:——1950年錯定為地主家庭,1957年錯劃為右派,1960年錯捕入獄,1968年錯判無期,1970年錯殺身亡。第55頁用“五錯”來概括歷史極端地表現(xiàn)為罕見暴戾與瘋狂,在這么歷史中,民眾命運幾乎就是難逃劫數(shù)。第56頁與姐姐“瘋狂”對照,歷史瘋狂倒是愈加真實與徹底,也因為它愈加殘暴與猙獰而令人膽寒,在此意義上,“姐姐”瘋狂如魯迅《狂人日志》中“狂人”一樣,愈加表達了戰(zhàn)士風采,能夠說,作品在這方面處理立意頗深。第57頁小說顯示出——殘暴歷史即使已經在政治上被宣告結束,但其嚴重精神后果,卻又充分昭示了歷史頑固遺存與延續(xù)。第58頁警車在院子門口。警察在院子里,媽媽癱在屋里椅子上,只有我在姐姐身后,不知道該送送不該。滿院子門里窗里,全是瞪著大眼小眼。姐姐突然吹起口哨,我突然笑了。我當然記得不是哭,那是笑。第59頁作為一位勇敢精神戰(zhàn)士,“姐姐”像“狂人”一樣以她特有“瘋狂”不屈地見證與反抗著瘋狂歷史?!袄为z寫作”正是極“左”路線橫行時期中國知識分子特有反抗方式,小說中“姐姐”,正是采取了這么方式。

第60頁另首先,“瘋”了“姐姐”還對歷史以及自己命運有著清醒認識,當她取得保外就醫(yī)時候,曾經發(fā)出這么叫喊:“我出去了還要回來……我不出去,他們放不過我……我冤枉,里面銬子冤枉,外面帽子也冤枉……”。這么一個認識,正是對歷史真相深刻揭示。

第61頁小說多處寫到了“姐姐”笑,這些貌似瘋狂“大笑”和“狂笑”,充分表現(xiàn)了她對歷史暴力蔑視,表達了“姐姐”戰(zhàn)士風采。第62頁我看見姐姐吸氣,做準備,以后大笑出來。她比先前虛弱,蒼白,氣短,若不好好準備,只怕笑不成聲。她大笑??裥?,強調出來笑,笑聲里,我聽出話來了:第63頁“你看姐姐多神氣,這么多人陪著。出來進去,前呼后擁。你可別小看了他們,這里有科長,有看管長,這長那長,讓你看看姐姐威風吧……喝水!”

一個鐵青“長”端了杯水過來。

“不渴!”

一聲不響,捧著水走開。

我看著姐姐大笑,往后仰,張著嘴,我看見兩個下巴,兩張嘴,我眼里姐姐是雙,雙雙重合。第64頁對“我”而言,“五”不但濃縮了殘暴歷史“五錯”,也因為它與“姐姐”以及他們整個家庭悲劇宿命般關聯(lián),而使其在心理與生理上倍感恐懼。第65頁正是在“我”對“五”恐懼之中,看到了瘋狂歷史對人精神摧殘和對人性扭曲與戕害,也深入表達了“歷史記憶”頑強存在及其獨特表現(xiàn)方式。第66頁1、用“縱切”方法以“我”對“五”恐懼這一“精神癔癥”為焦點,以追敘視角寫了“姐姐”瘋狂和“我”“癔癥”形成過程,有著巨大時間與歷史跨度。第67頁由一個焦點、一條線索和一個側面來書寫人生與歷史悲劇,表現(xiàn)了深邃歷史主題。第68頁《五分》顯示了作者認識與把握世界另一種獨特方式。原來作品中關于姐姐故事只是十年浩劫中一出普通悲劇,照直寫來,并無驚人之處。不過作者對故事作了巧妙處理。第69頁他沒有讓這個悲劇成為作品中心,相反,他倒是把“我”對于“五”恐懼這個頗有怪味情節(jié)推到了前臺。經過這種由實而虛處理,作品藝術氣氛被大大強化了。第70頁姐姐在多年中所受迫害原來應該有沒有數(shù)話題,不過恰恰在這個方面,作者惜墨如金,只講了一個令人毛骨悚然“蘇秦背劍”,而對主人公性格怪異方面,卻作了較多渲染。第71頁作者突出了她不認命,不服罪,矢志抗爭倔強性格,表現(xiàn)了她作為一個弱女子獨特反抗方式,以及性格與時代環(huán)境不停摩擦。作家對材料這種特殊處理方式擴大了小說容量,同時也使小說更簡練、含蓄,給讀者留下較多回味余地。

第72頁

2、人物刻畫上主要利用白描寫意手法,形象鮮明,撼人心魄第73頁我瞪著眼往里看,飄飄忽忽一個白身子,穿著白襯衣,長長,沒有腰帶,飄著長長白袖子,撕開了,飄著。長長黑頭發(fā),飄著……白襯衣胸前,一個烘烘紅紅大字:“冤”。那是用血寫,那是血書,那是我姐姐,她有一首詩:《蘸血幽靈》。第74頁3、情節(jié)結構嚴謹奇崛,富有改變,語言精警簡練,冷峻奇詭。第75頁碑上刻一首詩,這想法小橋流水一樣別致。清風明月一樣別致。只是刻哪一首好呢?我姐姐臨上法場,還有詩,叫做《歷史宣告我無罪》。這一首好,題目八個字。八句。巴巴實實。第76頁4、“空白”藝術效果第77頁受傳統(tǒng)中國國畫影響,林斤瀾也比較重視“空白”藝術效果,有意在作品中留下一些“空白”讓讀者自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