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高錳奧氏體鋼LNG儲罐技術要求征求意見稿_第1頁
船用高錳奧氏體鋼LNG儲罐技術要求征求意見稿_第2頁
船用高錳奧氏體鋼LNG儲罐技術要求征求意見稿_第3頁
船用高錳奧氏體鋼LNG儲罐技術要求征求意見稿_第4頁
船用高錳奧氏體鋼LNG儲罐技術要求征求意見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T/JSASxxx—2024船用高錳奧氏體鋼液化天然氣儲罐技術要求本文件規(guī)定了船用高錳奧氏體鋼液化天然氣(LNG)儲罐(以下簡稱“儲罐”)的技術要求。本文件適用于船用高錳奧氏體鋼液化天然氣儲罐的設計、制造、檢驗和驗收:儲存介質為LNG燃料;設計溫度不大于1.2MPa,設計溫度不低于-165℃;儲罐型式為臥式C型獨立燃料艙。將LNG或沸點高于-165℃的低溫液化氣體作為貨物運輸的C型獨立液貨艙可參考使用。由內容器、外殼及夾層等組成鋼制真空絕熱儲罐,其內容器可參考使用。本標準不適用于裝載液氨的儲罐。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150.1~4壓力容器GB/T713.5承壓設備用鋼板和鋼帶第5部分:規(guī)定低溫性能的高錳鋼材料與焊接規(guī)范中國船級社(CCS)高錳奧氏體低溫鋼應用指南中國船級社(CCS)經修訂的用于低溫環(huán)境的高錳奧氏體鋼應用臨時指南(MSC.1/Circ.1599/Rev.2)國際海事組織(IMO)ISO21635:2018船舶和海上技術-船用LNG艙高錳奧氏體鋼規(guī)格ASTMA1106/A1106M-17:低溫應用壓力容器板,合金鋼和奧氏體高錳鋼的標準規(guī)格NB/T10558壓力容器涂敷與運輸包裝船舶應用天然氣燃料規(guī)范中國船級社(CCS)散裝運輸液化氣體船舶構造與設備規(guī)范中國船級社(CCS)使用氣體或其它低閃點燃料船舶國際安全規(guī)則(簡稱IGF規(guī)則)國際海事組織(IMO)國際散裝運輸液化氣體船舶構造和設備規(guī)則(簡稱IGC規(guī)則)國際海事組織(IMO)GB/T18443.5真空絕熱深冷設備性能試驗方法第5部分:靜態(tài)蒸發(fā)率測量GB/T18443.7真空絕熱深冷設備性能試驗方法第7部分:維持時間測量3術語和定義GB/T150、GB/T26929界定的術語和定義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高錳奧氏體鋼highmanganeseausteniticsteel系指含錳量為22.5%~25.5%、屈服強度不低于400MPa,在環(huán)境溫度和工作溫度中保持奧氏體金相組織的鋼。3.2低匹配焊縫Under-matchedwelds系指焊縫金屬的屈服強度低于母材的屈服強度或焊縫金屬的抗拉強度低于母材的抗拉強度的焊接接頭。3.3T/JSASxxx—2024液化天然氣儲罐liquefiednaturalgas(LNG)fueltank用于儲存液化天然氣(LNG)燃料的容器。3.4C型獨立燃料艙TypeCindependentfueltank用于儲存LNG燃料,符合IGC規(guī)則中C型獨立液貨艙的儲罐。3.5C型獨立液貨艙TypeCindependentcargotank用于儲存運輸LNG貨物,符合IGC規(guī)則中C型獨立液貨艙的儲罐。3.6設計蒸汽壓力designvapourpressure儲罐頂部的最大表壓,用于儲罐的設計,不得低于壓力釋放閥的最大允許調定值。3.7內部液體壓力internalliquidpressure由于船舶運動所引起的貨物重心加速度所產生的壓力。3.8設計內部壓力internaldesignpressure儲罐內部可能產生的最大壓力,即設計蒸汽壓力與內部液體壓力合成后的壓力,但不包括液體晃蕩載荷的影響。3.9設計外部壓力externaldesignpressure用于驗證壓力容器屈曲的外部壓力。3.10設計溫度designtemperature(用于材料選擇)系指液化氣體燃料在燃料艙中可以被裝載或運輸的最低溫度。4基本參數和結構型式4.1基本參數儲罐的基本參數見表1。表1儲罐的基本參數℃m34.2結構型式3T/JSASxxx—20244.2.1儲罐的結構型式,一般由封頭、筒體、支座、吊耳、止浮裝置、氣室、人孔、集液槽、加強圈、真空環(huán)、制蕩艙壁等部分組成。儲罐根據工藝系統(tǒng)要求設置相應管口和管線,人孔區(qū)域設置梯子、平臺等附件,儲罐外表面包覆保冷絕緣,儲罐接管集中區(qū)域設置燃料艙接頭處所(簡稱TCS)。4.2.2儲罐的結構形式見圖1。圖例中封頭的型式為半球形,也可采用橢圓封頭、碟形封頭等標準規(guī)定的封頭。圖1儲罐的結構型式說明:6-氣室;7-人孔;10-真空環(huán);11-制蕩艙壁。4.3型式標記4.3.1儲罐的型號表示方法如下:4FGWHM-□/□-LNG-CCS4.3.2儲罐的標記示例如下:T/JSASxxx—2024中國船級社儲存介質名稱設計蒸汽壓力,單位為MPa幾何容積,單位為m3儲罐主要材料:高錳奧氏體鋼儲罐布置型式:臥式燃料罐代號幾何容積為3000方,設計蒸汽壓力為0.4MPa,殼體主材為高錳奧氏體鋼,入級中國船級社的臥式LNG燃料罐標記為:儲罐T/XXXXFGWHM-3000/0.4-LNG-CCS5材料5.1高錳奧氏體鋼5.1.1應執(zhí)行船級社認可的鋼板標準,如GB/T713.5、ASTM標準A1106/A1106M-17或ISO21635:20185.1.2鋼板應滿足CCS《船舶應用天然氣燃料規(guī)范》表3.3.1.1(3)的相關要求。5.1.3鋼板還應滿足IMO通函“經修訂的用于低溫環(huán)境的高錳奧氏體鋼應用指南”(MSC.1/Circ.1599/Rev.2)或CCS《高錳奧氏體低溫鋼應用指南》的相關要求。5.1.4鋼板應當是電爐或吹氧轉爐冶煉,并經細化晶粒處理的鎮(zhèn)靜鋼。5.1.5鋼板的交貨狀態(tài)應為熱軋加控冷(AR+ACC)。5.1.6鋼板應符合相應標準要求,其化學成分(熔煉分析)應符合表2的要求,成品化學成分允許偏差應符合GB/T713.1的規(guī)定。5.1.7鋼板的試驗項目、取樣數量及試驗方法應符合表3的要求,其力學性能應滿足表4的要求。5.1.8室溫屈服強度(Rp0.2)與室溫抗拉強度的實測值之比應不大于0.85。表2化學成分(熔煉分析)CPSBN5T/JSASxxx—20240.35~0.10~22.50~3.00~0.30~表3試驗項目、取樣數量及試驗方法123表4力學性能5.2其他罐體材料(包括鋼板、鍛件、管材等)應符合GB/T150.2、CCS《船舶應用天然氣燃料規(guī)范》、CCS《材料與焊接規(guī)范》以及船級社認可的材料標準的規(guī)定。5.3焊接材料5.3.1焊接高錳奧氏體鋼所使用的焊條、焊絲和焊劑等焊接材料應獲得船級社的工廠認可。5.3.2用于高錳奧氏體鋼的焊接材料熔敷金屬試驗的化學成分應符合公認的標準或制造商的規(guī)定。5.3.3為保證焊接接頭質量,應選用焊縫金屬熱膨脹系數與母材熱膨脹系數相近的焊接材料。T/JSASxxx—20245.3.4焊材尺寸及表面質量焊條尺寸應符合GB/T25775規(guī)定,焊條藥皮應符合GB/T983規(guī)定。埋弧焊絲尺寸應符合GB/T25775規(guī)定。藥芯焊絲尺寸及表面質量應符合GB/T25775規(guī)定。氬弧焊絲尺寸及表面質量應符合GB/T25775規(guī)定。5.3.5用于高錳奧氏體鋼的焊接材料熔敷金屬試驗的力學性能應符合表5的要求。表5力學性能Rp0.2/MPa6設計6.1一般要求6.1.1儲罐的設計除應符合本標準外,還應符合GB/T150.3、CCS《船舶應用天然氣燃料規(guī)范》、CCS《高錳奧氏體低溫鋼應用指南》、CCS《散裝運輸液化氣體船舶構造與設備規(guī)范》、IMO《經修訂的用于低溫環(huán)境的高錳奧氏體鋼應用臨時指南》的規(guī)定。6.1.2儲罐的設計應滿足船舶風險評估的相關要求。6.1.3儲罐的設計文件應按CCS《散裝運輸液化氣體船舶構造與設備規(guī)范》的要求提供船級社進行審查認可。6.2載荷6.2.1儲罐的設計應考慮各類載荷(永久、功能、環(huán)境和意外的)以及可能的載荷疊加,以保證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wěn)定性。6.3溫度6.3.1設計溫度應根據儲罐正常工況下可能達到的最低工作溫度以及儲罐所在區(qū)域的環(huán)境溫度確定。最低設計溫度不得低于-165℃,最高設計溫度不得低于45℃。6.3.2最低設計金屬溫度應考慮正常工作條件下及檢驗、試驗條件下介質最低工作溫度對內容器金屬溫度的影響,且應不高于介質的沸點。6.4壓力6.4.1儲罐的設計內部壓力應為設計蒸汽壓力與內部液體壓力(最大值)之和。6.4.2儲罐的設計外部壓力應按CCS《船舶應用天然氣燃料規(guī)范》4.2.15.2(3)確定。6.5強度6.5.1高錳奧氏體鋼一般具有低匹配焊縫,屈服強度和拉伸強度的設計值應取決于母材和焊態(tài)的最低7T/JSASxxx—2024力學性能。6.5.2高錳奧氏體鋼的安全系數,應按CCS《船舶應用天然氣燃料規(guī)范》表4.2.15.3(1),“奧氏體鋼”所規(guī)定的安全系數,即A≥3.5,B≥1.5。6.5.3若需進行疲勞強度校核,疲勞設計條件應按MSC.1/Circ.1599/Rev.2中10.4的要求。6.5.4殼體開孔處的接管材料許用應力不得小于殼體材料許用應力的0.6倍。6.6焊接接頭系數6.6.1罐體的焊接接頭系數取1。6.7腐蝕裕量6.7.1腐蝕裕量應由設計者根據設計委托方提供的條件確定。6.7.2儲罐外表面應做防腐處理,一般噴涂耐低溫底漆,再進行絕緣噴涂。6.7.3儲罐在未投入使用或閑置時,應做惰化處理,防止儲罐內表面處于腐蝕環(huán)境。6.7靜態(tài)蒸發(fā)率和維持時間6.7.1設計者應根據設計委托方所要求的相關指標進行絕緣設計,且維持時間不得小于15天。6.7.2應考慮支撐處、氣室、TCS基座及支腿、接管等局部漏熱對靜態(tài)蒸發(fā)率和維持時間的影響。6.7.3靜態(tài)蒸發(fā)率和維持時間應按船級社認可的標準或方法進行計算。7制造7.1一般要求7.1.1高錳奧氏體鋼儲罐的制造除應符合本標準規(guī)定外,還應符合GB/T150.4、船級社相應規(guī)范以及設計文件的要求。7.1.2受壓元件(封頭、鍛件等)作為外購件時,零部件供應商需具備船級社工廠認可資質,產品需附帶船級社認可的產品質量證明書。受壓元件(封頭、鍛件等)作為外協(xié)件時,原材料(鋼板、鍛坯等)需附帶船級社認可的產品質量證明書,成品的質量滿足本標準及設計文件的要求,且由驗船師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7.1.3機械加工表面和非機械加工表面的線性尺寸的極限偏差,分別按GB/T1804-2000中的m級和c級的規(guī)定。7.1.4容器受壓元件之間的焊接接頭分為A、B、C、D四類,非受壓圓角與受壓元件的連接接頭為E類焊接接頭,詳細分類原則見GB150.1。7.2材料復驗、分割與標志移植7.2.1材料符合一下任一條件應進行復驗:a)設計文件要求復驗;b)客戶要求進行復驗;c)不能確定材料的真實性或對材料化學成分有懷疑的;d)不帶船級社證書,但用于受壓元件的材料(需經船級社許可)。7.2.2高錳奧氏體鋼鋼板的復驗至少包括下列內容,且復驗結果滿足表2和表4的要求:a)逐張檢查鋼板表面質量和標志;8T/JSASxxx—2024b)按爐復驗鋼板的化學成分;c)按批復驗鋼板的室溫拉伸性能;d)按批復驗最低設計金屬溫度下的夏比(V型缺口)低溫沖擊試驗值。7.2.3高錳奧氏體鋼焊材應按批次進行復驗,復驗至少包括下列內容,且復驗結果滿足訂貨技術條件及表5的要求:a)按批復驗焊材的化學成分;b)按批復驗鋼板的室溫拉伸性能;c)按批復驗最低設計金屬溫度下的夏比(V型缺口)低溫沖擊試驗值。任何一個檢驗項目項目不合格時,該項目應加倍取樣復驗(沖擊試驗除外)。試樣可從原試件或新焊制的試件上制取,復驗的結果應全部符合對項目檢驗、復驗的要求。每種化學成分都作為一項,只須對不合格的元素進行復驗。7.2.3除高錳奧氏體鋼鋼板以外,其余材料的復驗應符合《材料與焊接規(guī)范》、GB/T150.4和設計文件的規(guī)定。7.2.4制造受壓元件的材料應有可追溯的標志。在制造過程中,如原有標志被裁掉或材料分割時,制造單位應在材料分割前完成標志移植。7.2.5材料分割可采用冷切割、熱切割或其它適當的方法。當采用熱切割方法分割材料時,應清除表面熔渣和影響制造質量的表面層。7.2.6受壓元件不應采用硬印作為材料移植標記、焊工標記及其它標記。7.2.7高錳奧氏體鋼焊接材料的復驗至少包括下列內容:a)按批進行熔敷金屬拉伸試驗,室溫屈服強度Rp0.2不低于400MPa,抗拉強度Rm不低于660MPa,斷后伸長率不低于30%;b)按批進行最低設計金屬溫度下的夏比(V型缺口)低溫沖擊試驗,標準試樣10×10×55mm的沖擊值不低于47J。側膨脹值不低于0.63mm。7.3冷、熱加工成形與組裝7.3.1成形7.3.1.1高錳奧氏體鋼筒體和封頭宜采用冷成形方法加工成所需形狀,當冷成形件變形率超過5%時,應通過合適的熱處理工藝恢復或改善材料性能。7.3.1.2筒節(jié)縱縫焊接后,焊縫及熱影響區(qū)不宜采用冷較形。7.3.1.3鋼板加工變形率按GB150.4表4中公式進行計算。7.3.2表面修磨表面修磨應符合GB/T150.4的規(guī)定。7.3.3坡口7.3.3.1坡口表面不應有裂紋、分層、夾雜等缺陷。7.3.3.2高錳奧氏體鋼鋼板經熱切割的坡口表面,加工完成后應按NB/T47013.5進行100%滲透檢測,9T/JSASxxx—20247.3.3.3施焊前,應清除坡口及兩側母材表面至少20mm范圍內(以離坡口邊緣的距離計)的氧化皮、油污、熔渣及其他有害雜質。7.3.4封頭封頭應符合GB/T25198和設計圖樣的規(guī)定,并符合下列要求:a)封頭各種不相交的拼縫焊縫中心線間距知識應為封頭鋼材厚度δs的3倍,且不小于200mm,封頭由成型的瓣片和頂圓板拼接制成時,焊縫方向只允許是徑向或環(huán)向;b)先拼板后成型的封頭,拼板的對口錯邊量應不大于鋼材厚度δs的10%,且不大于1.5mm,拼接焊縫內外表面再成形前應打磨與母材齊平;c)分瓣成型后再組焊的封頭,對口錯邊量不大于鋼材厚度δs的10%,且不大于3mm;d)通過熱處理恢復或改善材料性能的封頭,需制備兩塊產品母材試板(一塊平試板模擬初始母材;一塊彎曲試板模擬壓制后的母材,橢圓、碟形封頭彎曲試板需模擬封頭過渡區(qū)形狀)以及產品焊接試板,隨封頭一起進行熱處理,各部位母材力學性能指標(拉伸、沖擊、彎曲)不低于本標準表4的要求,焊縫力學性能;焊縫力學性能不低于本標準表6的要求;e)封頭直邊段、封頭過渡區(qū)(橢圓形、碟形封頭)進行表面滲透檢測;有拼接焊縫的封頭,除按設計要求檢測焊縫內部缺陷外,還應對焊縫表面及熱影響區(qū)進行表面滲透檢測。7.3.5罐體罐體的建造應符合GB150.4以及船級社相應規(guī)范,要求如下:a)A類對接焊縫錯邊量不大于10%鋼材厚度δs,且不大于3mm,B類對接焊縫錯邊量不大于10%鋼材厚度δs+1mm,且不大于4mm;圖2A、B類焊接接頭對口錯邊量b)在焊接接頭環(huán)向、縱向型材的棱角,分別用弦長為不小于300mm的內樣板(或外樣板)和長度不小于500mm的直樣板檢測,要求棱角度E不得大于10%鋼材厚度δs+2mm,且不大于5mm。T/JSASxxx—2024圖3焊接接頭處的環(huán)向棱角圖4焊接接頭處的軸向棱角c)當A、B類焊接接頭兩側鋼材厚度不等時,若兩板厚度差超過25%薄板厚度δs1或大于3mm,應將較應單面或雙面削薄厚板邊緣,斜角從坡口邊緣還是測量,角度最大為15°(及坡度不大d)筒體的直線度,沿液罐長度方向,每米內的直線度不超過1mm,筒體總長的直線度不超過筒體長度的0.5%。e)筒體平均外徑偏差不應大于理論尺寸的±1.0%,且內壓容器筒體大徑小徑之差不大于1%平均直徑,生產制造或使用過程中可能出現負壓工況的容器,筒體圓度需要GB150.46.5.11中的要求執(zhí)行。f)罐體主尺寸建造公差應符合圖樣要求。7.4焊接T/JSASxxx—20247.4.1焊工資質從事罐體焊接的焊工應持有船級社認可機構所發(fā)證書。7.4.2焊接材料管理7.4.2.1焊接材料應根據訂貨技術條件進行驗收。7.4.2.2焊絲使用前應檢查外觀質量,保證表面清潔,沒有油污、水和其他雜物。7.4.2.3焊材的烘干、入庫驗收、發(fā)放、回事應做好相應記錄,庫存管理人員應定期對庫存的焊材進行檢測,并將檢查結果作書面記錄。7.4.3焊前準備和施焊環(huán)境焊前準備和施焊環(huán)境應符合NB/T47015中的規(guī)定,并按GB9448要求做好錳蒸汽防護措施。7.4.4焊接工藝7.4.4.1高錳鋼容器生產前應進行焊接工藝評定。高錳奧氏體鋼之間的焊縫、高錳奧氏體鋼與奧氏體不銹鋼之間的焊縫應按《材料與焊接規(guī)范》和本標準進行焊接工藝評定,項目如下:a)1個焊縫橫向拉伸試驗;b)1個焊縫縱向拉伸(熔敷金屬拉伸)試驗c)2個焊縫橫向彎曲試驗(1個正彎,1個反彎,板厚大于12mm時可用2個側彎代替),母材和焊縫金屬強度等級不同級,可縱向彎曲代替橫向彎曲;d)以下位置每組3個低溫夏比V型缺口沖擊試驗。(1)焊縫中心線(C.L);(2)熔合線(F.L);(3)距熔合線1mm熱影響區(qū)(F.L+1mm)(4)距熔合線3mm熱影響區(qū)(F.L+3mm)(5)距熔合線5mm熱影響區(qū)(F.L+5mm)e)對接焊縫要做宏觀斷面、微觀斷面及硬度測定檢驗;f)母材上還要截取一組3個夏比V型缺口沖擊試驗,作為對比。7.4.4.2試驗應符合表6的要求:表6力學性能合格指標試驗項屈服強度RP0.2(N/mm2)抗拉強度Rm(N/mm2)斷后伸長率A/%縱向拉伸橫向拉伸--夏比V型缺口沖擊試驗(-196℃)焊接工藝評定沖擊功平均值:≥34J。允許且只允許有一個值低于平均值,且不應小于27J。產品焊接試板沖擊功平均值:≥27J。T/JSASxxx—2024彎曲試驗180°彎曲試驗(彎曲直徑D=4a),試樣的受拉面不應出現長度超過3mm的開口缺陷。斷面宏觀焊縫成形良好,焊縫完全焊透,無裂紋和未熔合缺陷。硬度試驗≤HV3507.4.4.3受壓元件之間或受壓元件與非受壓元件組裝時的定位焊,若保留成焊縫金屬的一部分,應按受壓元件的焊縫要求施焊。7.4.4.4罐體的焊接應嚴格控制線能量。在焊接工藝評定所確認的范圍內,選用較小的焊接線能量,以多道施焊為宜。7.4.4.5主要受壓元件焊縫應在含焊縫布置圖的焊接記錄中記錄焊工代號。7.4.4.6焊接工藝評定技術檔案應保存至該工藝評定失效為止,焊接工藝評定試樣保存期不少于5年。7.4.5罐體焊縫表面的形狀尺寸及外觀要求7.4.5.1焊縫表面的形狀尺寸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內容器A、B類焊接接頭的焊縫余高應滿足表7和圖5的要求;b)外殼A、B類焊接接頭的焊縫余高應符合GB/T150.4的規(guī)定。7.4.5.2焊接接頭表面質量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焊縫表面不應有表面裂紋、未焊透、未熔合、咬邊、表面氣孔、弧坑、未填滿、焊渣和飛濺物等缺陷;b)焊縫應與母材圓滑過渡,其角焊縫的外形應凹形圓滑過渡;c)其他表面質量應符合設計圖樣的規(guī)定。7.4.5.3臨時附件的焊接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罐體上焊接的臨時吊耳和拉筋的墊板等,應采用力學性能和焊接性能與罐體相同或相近的材料,并用相適應的焊材及焊接工藝進行焊接;b)臨時吊耳和拉筋的墊板割除后,留下的焊疤應打磨光滑,并按圖樣規(guī)定進行滲透檢測或磁粉檢測,表面應無裂紋等缺陷。打磨后的厚度應不小于該部位的設計厚度或圖樣規(guī)定的最小成型厚度。表7A、B類焊接接頭的焊縫余高合格指標單位為mm2T/JSASxxx—2024圖5A、B類接頭焊縫的余高e1、e27.4.6焊接接頭返修焊接接頭返修應符合GB/150.4的規(guī)定。7.5熱處理7.5.1高錳奧氏體鋼獨立液貨艙或燃料艙一般不進行熱處理。消除焊接殘余應力可按照CCS《散裝運輸液化氣體船舶構造與設備規(guī)范》第3篇6.6.2.3的要求進行。7.5.2封頭熱處理恢復性能熱處理工藝需經船級社批準。7.6表面處理要求7.6.1與介質接觸的所有零部件表面應進行脫脂與清潔處理,合格指標符合JB/T6896或設計文件的規(guī)7.6.2耐壓試驗后,高錳奧氏體鋼制造的筒體與封頭的內表面應進行打磨除銹或噴砂處理,分別滿足ISO8501的St2級和Sa21/2級的要求。7.6.2.1清潔合格后,所有的零部件、管路和內容器的開口處都要立即用潔凈的密封件密封好,通入干燥潔凈的氮氣或壓縮空氣封存,防止污染物、灰塵、水進入。7.6.2.2罐外表面打磨或噴砂除銹,分別滿足ISO8501的St3級和Sa21/2級的要求。若板材表面存在車間制造過程中的防腐底漆,經油漆工程師與油漆廠家評估確認后,可保留車間底漆并對齊表面進行拉毛,同時,高錳奧氏體鋼、油漆與絕緣的低溫兼容性試驗應模擬該實際施工過程。7.6.2.3最終涂料的配套、顏色以及干膜厚度應符合設計文件的規(guī)定。8.檢驗與試驗8.1產品焊接試件8.1.1根據船級社規(guī)范以及IGC、IGF規(guī)則的要求,焊接生產試板的數量原則上為每50m長的殼體對接焊縫應布置一副焊接試板。8.1.2制備產品焊接試件與試樣,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試板材料級別與所對應位置的母材相同,厚度相差不得超過母材板厚的15%,最大不超過3mm;b)試板的分布應能代表各個焊接位置;c)產品焊接試板應作為罐體焊縫的一段延長部分,材質應與罐體母材相同,且與罐體焊縫采用相同的工藝和位置一次焊好,或裝配在盡可能靠近所代表的焊縫位置,在與罐體焊縫相同的條件T/JSASxxx—2024下施焊;d)試板焊縫的檢驗要求相同于其所代表的焊縫,經檢驗合格后且經驗船師確認(鋼印標記)后,方可與罐體焊縫分開;8.1.3試樣的力學性能檢驗項目如下,合格要求按表6要求:a)1個焊縫橫向拉伸試驗;b)1個焊縫縱向拉伸(熔敷金屬拉伸)試驗c)2個焊縫橫向彎曲試驗(1個正彎,1個反彎,板厚大于12mm時可用2個側彎代替),母材和焊縫金屬強度等級不同級,可縱向彎曲代替橫向彎曲;d)以下位置每組3和低溫夏比V型(1)焊縫中心線(C.L)(2)熔合線(F.L)e)對接焊縫要做宏觀斷面、微觀斷面及硬度測定檢驗;8.2無損檢測8.2.1無損檢測位置及比例要求按表8執(zhí)行,同時還應滿足設計文件的要求。表8無損探傷位置和要求序號焊縫位置檢驗方法RTUTPTVT1液罐殼體(包括封頭)對接焊縫2氣室,集液井和人孔對接焊縫3板厚超過20mm的對接焊縫(交叉位置)20%4凸形封頭直邊段與過渡區(qū)表面5先拼板后成型的凸形封頭,壓制后的拼縫6泵管對接焊縫(罐外部分)7罐外管系(管子,法蘭,彎頭,異徑管等)的對接焊縫8縱膈艙與殼體的“Y”型全熔透焊縫9縱膈艙壁板的對接焊縫氣室,集液井與筒體的“T”型焊縫;人孔,泵管與氣室的“T”型焊縫甲板罐接管和殼體之間的“T”型焊縫氣室接管和封頭之間的“T”型焊縫T/JSASxxx—2024加強環(huán)腹板對接焊縫加強環(huán)面板對接焊縫泵法蘭與泵管、人孔法蘭與筒節(jié)的“T”型焊縫吊碼及補強板與殼體的角焊縫補焊返修、臨時卡具馬腳的焊縫或其他誤操作產生焊縫開孔或接管處補強板的角焊縫上述之外的角焊縫20所有全熔透焊縫背面清根21液壓試驗之后所有殼體板對接焊縫注:RT-射線探傷UT-超聲波探傷PT-著色VT-肉眼檢查8.2.2無損檢測的技術要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射線檢測應按NB/T47013.2或者NB/T47013.11或者NB/T47013.14的規(guī)定執(zhí)行,檢測技術等級不低于相應檢測方法的AB級,其合格級別應不低于Ⅱ級;b)脈沖反射法超聲檢測應按NB/T47013.3的規(guī)定執(zhí)行,技術等級不低于B級,合格級別應不低c)滲透檢測應按NB/T47013.5的規(guī)定執(zhí)行,合格級別應不低于Ⅰ級;d)若使用先進無損檢測技術(如相控陣超聲檢測PAUT、衍射時差法檢測TOFD)代替表中檢測方式,需按材料與焊接規(guī)范中的要求取得船級社認可。8.2.3重復檢測焊縫經以上檢驗不合格,應及時返修至復探合格。8.2.4無損檢測的實施時機高錳奧氏體鋼之間以及高錳奧氏體鋼與奧氏體不銹鋼之間的焊需在焊接完成48小時后進行無損檢測。奧氏體不銹鋼直徑的焊縫焊后即可檢測。8.3耐壓試驗制造完工的船級社規(guī)范以及IGC、IGF規(guī)則以及圖樣的規(guī)定進行水壓試驗。8.4密性試驗罐體耐壓試驗合格后,按GB150.4要求進行密性試驗。8.5容積測量T/JSASxxx—2024完工后應對容積進行測量,容積應不小于設計委托方要求的幾何容積。8.6靜態(tài)蒸發(fā)率和維持時間8.6.1如供需雙方有約定做靜態(tài)蒸發(fā)率和維持時間的試驗,應參考公認的相關標準進行,如GB/T18443.5和GB/T18443.7。8.6.2應使用液氮進行靜態(tài)蒸發(fā)率試驗。9檢驗規(guī)則9.1檢驗分類儲罐的檢驗分為型式檢驗和出廠檢驗。9.2型式檢驗9.2.1有下列情況之一時,儲罐應進行型式檢驗:新產品試制、定型或鑒定;轉廠生產的首制產品;產品材料、結構、工藝有較大改變,可能影響產品性能時;船級社提出要求時。9.2.2儲罐型式檢驗的樣品數量為一臺。9.2.3儲罐型式檢驗的項目按表9,型式試驗大綱應經船級社認可。表9儲罐檢驗項目表序號檢驗項目型式檢驗出廠檢驗1材料●●2制造●●3焊接●●4焊縫返修●●5無損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