屆高考地理魯教版一輪總復習配套課件第一單元第講地球公轉(zhuǎn)的地理意義共張_第1頁
屆高考地理魯教版一輪總復習配套課件第一單元第講地球公轉(zhuǎn)的地理意義共張_第2頁
屆高考地理魯教版一輪總復習配套課件第一單元第講地球公轉(zhuǎn)的地理意義共張_第3頁
屆高考地理魯教版一輪總復習配套課件第一單元第講地球公轉(zhuǎn)的地理意義共張_第4頁
屆高考地理魯教版一輪總復習配套課件第一單元第講地球公轉(zhuǎn)的地理意義共張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5講地球公轉(zhuǎn)的地理意義,考點一地球的公轉(zhuǎn) 知 識 整 合 1公轉(zhuǎn)規(guī)律,橢圓,焦點,自西向東,365,6,9,近日點,較快,遠日點,較慢,2黃赤交角 (1)黃赤交角示意圖,赤道,黃道,2326,思維點撥】 黃赤交角的理解 “一軸兩面三角度” “一軸”指地軸;“兩面”指黃道平面和赤道平面;“三角度”指黃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夾角為2326;地軸與黃道平面的夾角為6634;地軸與赤道平面的夾角為90。 “三個基本不變” 指地球在運動過程中,地軸的空間指向基本不變,北極始終指向天空的北極星附近;黃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變,約保持2326;地球運動的方向不變,總是自西向東,2)黃赤交角存在的地理意義 黃赤交角

2、的大小決定著太陽直射點移動的范圍,即南、北回歸線之間的范圍,決定著回歸線與極圈的度數(shù)。因此,黃赤交角的變化導致五帶范圍的變化。 太陽直射點的移動:黃赤交角的存在以及地球公轉(zhuǎn)時地軸的北端始終指向北極星附近,使得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往返運動(如下圖,五帶的劃分:以南、北回歸線和南、北極圈為界,把地球表面劃分為熱帶、北溫帶、南溫帶、北寒帶和南寒帶5個溫度帶,回歸線的度數(shù)黃赤交角的度數(shù),極圈的度數(shù)90黃赤交角的度數(shù)。如下圖所示,3)黃赤交角變化的影響,深 度 思 考 地球公轉(zhuǎn)及黃赤交角的存在引起了太陽直射點的季節(jié)移動,其角度的大小,決定了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范圍,因此黃赤交角發(fā)生變化,直接導致了太

3、陽直射點的移動范圍的變化,進而影響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及其他變化,題 組 遞 進 1(2014山東實驗中學診斷一)下圖甲、乙表示地球公轉(zhuǎn)軌道上一分點和一至點。讀圖回答(1)(2)題,1)當?shù)厍蚬D(zhuǎn)到甲位置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此時為春分日,太陽直射赤道并向北移動 B此時為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并向南移動 C此時地軸與黃道面的夾角為90 D此時黃赤交角變?yōu)? (2)地球由甲處公轉(zhuǎn)到乙處過程中,太陽直射點移動過的緯度數(shù) ()。 A等于2326B小于2326 C大于2326D等于4652,解析第(1)題,由圖示知地球公轉(zhuǎn)到乙位置時北極圈及其以內(nèi)為極夜,為北半球的冬至,根據(jù)地球繞日公轉(zhuǎn)方

4、向知甲位置時,北半球為秋分,太陽直射赤道并向南移動。第(2)題,地球由甲處公轉(zhuǎn)到乙處過程中,太陽直射點從赤道移至南回歸線,移動過的緯度數(shù)為2326。 答案(1)B(2)A,2(2012上海地理,43)閱讀“太陽直射點在地球表面移動軌跡示意圖”,回答問題。 下圖中長虛線表示北回歸線,點線表示太陽直射點在地球表面的螺旋型移動軌跡。太陽直射點從某一經(jīng)線位置出發(fā),再次通過同一經(jīng)線的時間間隔表示一個太陽日,太陽直射點從A點沿移動軌跡向_方向移動,到達B點時,用時_小時。期間,地球公轉(zhuǎn)的日地距離逐漸_,角速度逐漸_,地球上出現(xiàn)極夜的區(qū)域范圍逐日_,B點的正午太陽高度逐日_,解析太陽沿移動軌跡運動時會逐漸偏

5、離北回歸線向南移動,移動方向與地球自轉(zhuǎn)方向相同,因此太陽直射點沿移動軌跡向西南移動,到達B點時,用時2天,即48小時。期間,太陽直射點從北回歸線向南移動,由夏至日(6月22日)開始向遠日點(7月初)靠近,日地距離逐漸增大,角速度減小,太陽直射點緯度逐漸靠近B點所在緯線(度),所以B點的正午太陽高度逐日增大。 答案西略偏南48增大減小縮小增大,地球公轉(zhuǎn)及黃赤交角的存在引起了太陽直射點的季節(jié)移動,其角度的大小,決定了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范圍,因此黃赤交角發(fā)生變化,直接導致了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范圍的變化,進而影響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及其他變化,考點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規(guī)律 知 識 整 合 1太陽高

6、度和正午太陽高度的區(qū)別 太陽光線與地平面之間的夾角,叫做太陽高度角,簡稱太陽高度(如圖甲所示)。一天中太陽高度最大值出現(xiàn)在正午,稱為正午太陽高度(如圖乙所示,2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規(guī)律 (1)正午太陽高度的空間變化規(guī)律(全球正午太陽高度的緯度變化規(guī)律): 從太陽直射點所在緯線分別向南北兩側(cè) ;離直射點距離越 (緯度差越小),正午太陽高度越 。如下圖所示,遞減,近,大,夏至日:正午太陽高度由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cè)遞減。 冬至日:正午太陽高度由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cè)遞減。 春秋二分日:正午太陽高度由赤道向南北兩側(cè)遞減,2)正午太陽高度的季節(jié)變化規(guī)律,3)正午太陽高度的年變化規(guī)律: 熱帶范圍內(nèi),正午太陽高度的

7、年變化值由赤道向南北兩側(cè)逐漸增大,從2326增大到4652;溫帶范圍內(nèi),正午太陽高度的年變化值均為4652;寒帶范圍內(nèi),正午太陽高度的年變化值由極圈向極點逐漸減小,從4652減小到2326。 (4)一個地區(qū)年正午太陽高度最大差值: 赤道地區(qū)為2326,熱帶地區(qū)為(當?shù)鼐暥?326);回歸線至極圈之間地區(qū)為4652,深 度 思 考 正午太陽高度的應用 1確定地方時 當某地太陽高度達一天中的最大值時,此時日影最短,當?shù)氐牡胤綍r是12時。 2確定房屋的朝向 為了獲得更充足的太陽光照,確定房屋的朝向與正午太陽所在位置有關。在北回歸線以北地區(qū),正午太陽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歸線以南地區(qū),正午太陽位于

8、北方,房屋朝北,3判斷日影長短及方向 正午太陽高度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陽高度越小,日影越長,且日影方向背向太陽。如右圖中各點旗桿日影長短及日影所在方向(圖中是6月22日,經(jīng)線和緯線的交點是直射點,4確定當?shù)氐牡乩砭暥?緯度差多少度,正午太陽高度就差多少度。根據(jù)某地某日(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陽高度,可判斷該地區(qū)緯度大小。 5判斷山地自然帶在南坡和北坡的分布高度 一般情況下,由于向陽坡正午太陽高度大,獲得太陽光熱多,背陰坡得到太陽光熱少,因此在相同高度,陽坡溫度較高,陰坡溫度較低,從而使同一自然帶在陽坡的分布高度較高,在陰坡的分布高度較低,題 組 遞 進 1(2014濰坊市月考)讀某地一年內(nèi)某時段

9、正午太陽高度變化圖(其中A對應的日期為6月22日),回答(1)(2)題,1)該地的緯度可能是()。 A0B10N C10SD2326 N (2)在AB區(qū)間內(nèi)()。 A該地一直晝長夜短 B地球的公轉(zhuǎn)速度一直在變快 C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 D太陽直射點正在向北移動,解析第(1)題,該地有兩次太陽直射現(xiàn)象,且兩次正午太陽高度變化曲線波谷不對稱,緯度位置應位于02326。較小波谷值出現(xiàn)時為太陽直射2326N的6月22日,故位于02326N。第(2)題,在AB區(qū)間內(nèi)太陽直射點從2326N南移至該地,北半球一直是晝長夜短;太陽直射點開始南移時,時間靠近7月初,地球公轉(zhuǎn)速度變慢。 答案(1)B(2)A,2(2

10、011安徽文綜,2930)下圖為“某地住宅建筑冬夏正午日照示意圖”。完成(1)(2)題,1)該地可能是()。 A剛果盆地B撒哈拉沙漠南緣 C巴西高原D北美洲五大湖地區(qū) (2)僅考慮地球運動,圖示窗戶、屋檐搭配對室內(nèi)光熱的影響有 ()。 利于夏季遮陽、冬季采光冬至到春分,正午室內(nèi)的日照面積逐漸增大春分到夏至,正午屋檐的遮陽作用逐漸增強利于減少室內(nèi)能源消耗 AB CD,解析第(1)題,根據(jù)圖示信息,該地冬、夏正午的太陽都在南方,且正午太陽高度角相差4652,可判斷出該地應位于北回歸線以北地區(qū)。第(2)題,該地位于北回歸線以北,冬至到春分,隨著太陽直射點的北移,正午太陽高度角不斷增大,室內(nèi)的日照面積

11、應逐漸減小。 答案(1)D(2)C,考點三晝夜長短的變化規(guī)律 知 識 整 合 晝夜長短的變化是地球運動的重要地理意義之一,突破此考點應主要抓住“三看”: 1晝夜長短的判讀看“弧長,晨昏線把所經(jīng)過的緯線圈分割成晝弧和夜弧。同一緯線圈上,若晝弧長于夜弧,則晝長夜短,反之晝短夜長;赤道上,全年,晝夜等長,2晝夜長短狀況看“位置” 太陽直射點的位置決定晝夜長短狀況。太陽直射點在哪個半球,哪個半球晝長夜短,且越向該半球的高緯度地區(qū)白晝時間越 。如下圖所示,長,3晝夜長短變化看“移動” 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方向決定晝夜長短的變化趨勢,緯度高低決定晝夜長短的變化幅度。太陽直射點向哪個半球移動,哪個半球晝 夜 ;

12、且緯度越高,晝夜長短變化幅度越 。如下圖所示,變長,變短,大,深 度 思 考 日出與日落方位的辨析 1概念:日出太陽從東邊的地平線上升起,日落太陽從西邊的地平線上落下。(不一定是正東、正西) 2晨線上的各地同時(當?shù)氐胤綍r)日出,昏線上的各地同時(當?shù)氐胤綍r)日落。 3根據(jù)某地晝夜長短計算日出、日落時刻。日出時間12晝長/2,日落時間12晝長/2,4日出、日落方位 (1)太陽直射赤道時,即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日出正東方,日落正西方。 (2)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南)半球時,全球各地(除極晝極夜地區(qū)外)日出東北(東南)、日落西北(西南)。 (3)正好出現(xiàn)極晝的地方,北半球正北升起、正北落下,南半球正南

13、升起、正南落下。 (4)日影朝向 始終在太陽方位的相反方向。正午,直射點日影消失;直射點以北,日影朝北;直射點以南,日影朝南。極點例外,北極點日影都朝南、南極點日影都朝北(出現(xiàn)極晝時,題 組 遞 進 1下圖為公轉(zhuǎn)軌道上地球在甲、乙兩處的光照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左側(cè)光照圖中,地球自轉(zhuǎn)方向為_(順、逆)時針。 (2)地球公轉(zhuǎn)到甲處時,下列四城市中,白晝由長到短的排序為_。 摩爾曼斯克港開普敦開羅北京 AB CD,3)在由甲處公轉(zhuǎn)到乙處的過程中,開普敦的晝夜長短變化是_。到乙處時,C點的日出時刻是_。 (4)地球公轉(zhuǎn)到甲處時,A地晝長約為_。 A6小時B9小時 C15小時D18小時 解析第(1

14、)題,甲處位于地球公轉(zhuǎn)軌道的遠日點附近,北極圈內(nèi)部分地區(qū)出現(xiàn)極晝現(xiàn)象,則此圖為北極俯視圖,地球呈逆時針自轉(zhuǎn)。第(2)題,地球公轉(zhuǎn)到甲處時,為北半球夏半年,北半球緯度越高,白晝越長,且北半球晝長夜短,南半球晝短夜長,則白晝由長到短依次為摩爾曼斯克港、北京、開羅、開普敦,第(3)題,在由甲處公轉(zhuǎn)到乙處的過程中,北極地區(qū)由出現(xiàn)極晝現(xiàn)象到出現(xiàn)極夜現(xiàn)象,即太陽直射點由北半球移至南半球,開普敦的晝變長,夜變短;到乙處時,C點的日落時間為16時,日出時刻應為8時。第(4)題,地球公轉(zhuǎn)到甲處時,A地晝長應大于12小時、小于16小時,結(jié)合選項可知C正確。 答案(1)逆(2)B(3)晝變長、夜變短8:00(4)C

15、,2(2012全國文綜,67)6月上旬某地約5時(地方時)日出。據(jù)此完成(1)(2)題。 (1)該地可能位于()。 A亞馬孫河河口附近B地中海沿岸 C北冰洋沿岸D澳大利亞 (2)6月份該地看到的日出和日落方向分別為()。 A正東、正西B東南、西南 C東北、西北D東南、西北,解析第(1)題,6月上旬,太陽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日出時間(地方時)在6時前,且北極圈以北部分地區(qū)出現(xiàn)極晝現(xiàn)象。根據(jù)題干可以推知B項正確。第(2)題,6月上旬,太陽直射北半球,此時全球除極晝極夜地區(qū)外,日出方位均為東北,日落方位均為西北,故C項正確。 答案(1)B(2)C,考點四與地球公轉(zhuǎn)運動相關的計算問題 知 識 整 合

16、 1晝夜長短的計算方法 (1)根據(jù)晝弧或夜弧的長度進行計算 晝(夜)長時數(shù)晝(夜)弧度數(shù)/15 (2)根據(jù)日出或日落時間進行計算 地方時正午12時把一天的白晝平分成相等的兩份(如下圖所示。) 晝長時數(shù)(12日出時間)2(日落時間12)2 夜長時數(shù)(日出時間0)2(24日落時間)2,3)根據(jù)分布特點進行計算 同緯度各地的晝長相等,夜長相等。 南北半球緯度數(shù)相同的地區(qū)晝夜長短對稱分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晝長(夜長)與南半球同緯度的夜長(晝長)相等。 例如,40N的晝長等于40S的夜長。 同一緯線的晝夜長短在一年中有兩個日期相同(除二至日外),且這兩個日期近似關于二至日對稱,2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 公式:

17、H90兩點緯度差。 說明:“兩點”是指所求地點與太陽直射點。兩點緯度差的計算遵循“同減異加”原則,即兩點同在北(南)半球,則兩點緯度“大數(shù)減小數(shù)”,兩點分屬南北不同半球,則兩點緯度相加。如圖所示,當太陽直射B點(10N)時,A點(40N)正午太陽高度是:H90AB緯度差90(4010)60。 C點(2326S)正午太陽高度是:H90BC緯度差90(102326)56.5,深 度 思 考 與正午太陽高度相關的其他計算 1計算樓距、樓高:為了更好地保證各樓層都有良好的采光,樓與樓之間應當保持適當距離。以我國為例,見下圖,南樓高度為h,該地冬至日正午太陽高度為H,則最小樓間距L為:LhcotH,2計

18、算太陽能熱水器的角度:為了更好地利用太陽能,應不斷調(diào)整太陽能熱水器與樓頂平面之間的傾角,使太陽光線與受熱板成直角。其傾角和正午太陽高度角的關系為h90(如下圖,題 組 遞 進 1(2012山東文綜,6)某科考隊結(jié)束了兩個月的海上考察,于4月21日返回到P地。下圖為P地所在區(qū)域當日某時地面形勢圖。讀圖完成下題,科考隊出發(fā)日P地晝長為11小時,返回到P地時,P地當日的晝長約為()。 A10小時B11小時 C13小時D14小時,解析由題中“兩個月的海上考察,于4月21日返回到P地”可知,科考隊出發(fā)日為2月21日,此時P地晝長為11小時。2月21日到3月21日相隔一個月,并且較3月21日晝夜平分時白晝

19、短了1小時;4月21日距3月21日也相隔一個月,但太陽直射于北半球,其晝長較3月21日的晝長長了約1小時,故晝長應為13小時,選C項。 答案C,2(2012浙江文綜,11)地表點Q與太陽直射點所在緯線之間的緯度差為,其正午太陽高度為H。若H等于,則Q點的緯度變化范圍是()。 A21.5至68.5B11.5至68.5 C21.5至78.5D11.5至45,解析緯度差等于正午太陽高度差,即H90,依據(jù)H可得出為45,即Q點與太陽直射點所在緯線之間的緯度差為45。因為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往返運動,太陽直射點的最大緯度是2326。只有Q點與直射點位于同一半球(南半球或北半球)且太陽直射這個半球

20、的回歸線,Q點的緯度是最高的,可算出Q點最高緯度為68.5;只有Q點與直射點位于不同半球(南半球或北半球)且太陽直射另一個半球的回歸線,Q點的緯度是最低的,可算出最低緯度是21.5。 答案A,3如下圖,某房地產(chǎn)開發(fā)商在某城市(30N)建造了兩幢商品住宅樓。讀圖完成(1)(2)題。 注:tan350.7tan451,tan 601.732,1)某戶居民買到了北樓一層的一套房子,于春節(jié)前住進后發(fā)現(xiàn)正午前后太陽光線被南樓擋住。該房子一年中正午太陽光線被南樓擋住的時間大約有()。 A1個月B3個月 C6個月D9個月 (2)為避免采光糾紛,房地產(chǎn)開發(fā)商在建樓時,應該使北樓所有朝南房屋在正午時終年都能被太

21、陽照射。那么在兩幢樓間距不變的情況下,南樓的高度最高約為()。 A20米B30米 C40米D50米,解析第(1)題,利用圖示計算出正南的太陽光剛好照射在北樓底部時,光線與地面的夾角度數(shù),經(jīng)計算可知約為60,可知太陽直射在赤道。因此該房子一年中正午太陽光線被南樓擋住的時間大約有6個月。第(2)題,在一年中,該地正午樓影冬至日最長,只要冬至日北樓不被南樓影子遮住,則北樓正午時終年都有太陽照射,利用數(shù)學公式計算出冬至日南樓的高度即可。 答案(1)C(2)B,等太陽高度線圖的判讀 讀 圖 指 導 1等太陽高度線圖是用等太陽高度線(由太陽高度相等的各點連接而成的線)反映某一時刻太陽高度在全球或部分區(qū)域的分布狀況,實質(zhì)上可以看作是以太陽直射點為中心的俯視圖,2判讀等太陽高度線圖的主要內(nèi)容:太陽直射點經(jīng)度和緯度的判斷、各地地方時的推算、各地太陽高度的推算和比較、晝夜長短的變化及與圖示時間相關的地理現(xiàn)象等,3等太陽高度線圖的判讀技巧 (1)等太陽高度線圖的中心點為太陽直射點。 (2)一般來說,等太陽高度線圖中最大的圓圈就是太陽高度為0的等太陽高度線,即晨昏線;圖中所示的半球全部為晝半球。太陽直射經(jīng)線以東最大的半圓為昏線,以西最大的半圓為晨線,3)在太陽直射的經(jīng)線上,太陽高度相差多少度,緯度就相差多少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