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輪及滑輪組(重點總結(jié))_第1頁
滑輪及滑輪組(重點總結(jié))_第2頁
滑輪及滑輪組(重點總結(jié))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1.0定義種類特點定滑輪滑輪及滑輪組實質(zhì)圖例作用周邊有槽, 可以繞著 裝在框子 里的軸轉(zhuǎn) 動的小輪軸固定不動, 輪繞軸心轉(zhuǎn) 動等臂杠桿動滑輪輪隨物體 起移動動力臂為 阻力臂二 倍的杠桿"/丿丿丿通過動滑輪有4根通過動滑輪有5根既能省力,也 能改變施力 的方向2. 使用滑輪組要注意幾個問題(1 )區(qū)分“最方便”和“最省力”的含義?!胺奖恪笔侵溉苏驹诘厣嫌昧ο蛳吕K子,既 省力又方便;而“最省力”是指盡量多地增加動滑輪上相連的繩子的股數(shù)。(2) 滑輪組一般是省力的,省力的多少是由吊起(或承擔(dān))動滑輪的繩子股數(shù)決定的。(3) 設(shè)拉力移動距離為 s,拉力移動的速度為 v,重物上升的高度為 h

2、,重物上升的速度 為v物,則存在以下關(guān)系 s=nh,v= nv 物, n為動滑輪上繩子的股數(shù)。(4) 滑輪組繩子的繞法是各種各樣的,其繞法也是本節(jié)的一個重點。由關(guān)系式F=G,當(dāng)nn為奇數(shù)時,繩子在動滑輪上打結(jié)開始繞;當(dāng)n為偶數(shù)時,繩子在定滑輪上打結(jié)開始繞,也就是按“奇動偶定”的方法繞繩子。(如下圖所示)例1圖中給出兩組滑輪組(a)、( b),若它們分別提起同一重物,請畫出其中最省 力的一組滑輪組的繞繩方法.(不計滑輪重、繩重及摩擦)(a)(b)( c)精析:“省力”就是在動滑輪個數(shù)相同時,盡量采用繩子與動滑輪相連股數(shù)較多的方 法;或在動滑輪個數(shù)不同時選用動滑輪多的一組,因此,應(yīng)選用(b)組滑輪

3、組。全解:如圖(c)所示點評:本題考查了兩個知識點,一是滑輪組的省力多少是由繞過動滑輪的繩子的股數(shù) 決定的;二是裝配滑輪組。例2.用如圖所示滑輪組勻速拉動重 1000N的物體 A所用拉力F=100N。繩子自由端移 動速度為0.2m/s.求物體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 f和2秒內(nèi)物體移動的距離。 (不計滑輪重和 輪和軸之間的摩擦)精析: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 s與物體移動的距離 s '的關(guān)系為s=n s ',繩子自由端 移動的速度v也等于物體移動速度 v'的n倍,即v=nv '。全解:設(shè)n是動滑輪上繩子的股數(shù),f為物體與水平平面之間的摩擦阻力。1本題中,n=2,由F= f

4、得nf=nF=2 X 100N=200N物體移動的速度 v' = = °-2m/ s =o.im/sn 22s內(nèi)物體移動的距離S' =v' t=0.1m/s X 2s=0.2m.點評: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速度與物體移動的距離、速度是同學(xué)們?nèi)菀谆煜膯?題,應(yīng)特別注意。3. 功的原理:使用機械時,人們所做的功,都不會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 何機械都不省功。【說明】功的原理是一個普遍的結(jié)論,對于任何機械都適用。 功的原理告訴我們:使用機械要省力必須費距離,要省距離必須費力,既省力又省距離的機械是沒有的。 使用機械雖然不能省功,但人類仍然使用,是因為使用

5、機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離、也可以改變力的方向,給人類工作帶來很多方便。4. 機械效率.幾個概念:定義公式有用功對人們有用的功W有用=GhW總一 W額額外功并非我們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W額=W總一 W有用總功有用功加額外功或動力所做的功W =W有用+ W額=Fs機械有用功和總功的比值W有用n=X100%效率W總【注意】(1)有用功總是小于總功,所以機械效率總小于1;( 2)機械效率是個沒有單位的物理量。.機械效率的公式:機械公式斜面W有用Gh一 W 總=FL x100%定滑輪W有用Gh Gh Gnw -匚h -匚 X100%W 總Fs Fh F動滑輪W有用 Gh Gh Gn =丙=蹴 X

6、00%W 總Fs F2h 2F滑輪組W有用Gh GhG1 W 總Fs Fnh nF例1:如圖所示,物體重都是 100 N.當(dāng)物體處于 平衡狀態(tài) 時,拉力F1 =N, F2N, F3=N, F4=N .(不計滑輪重和摩擦)如圖所示,重物G重40牛,若不計摩擦,勻速提起重物所用拉力為22牛,則動滑輪的重力是牛,鉤子1受到繩子的拉力為.牛,鉤子2受到重物G的拉力為 牛。24,F圖就可以用受力分析法”很好地解決:一根繩子,最多只能承受 300牛頓的力,想用它提起1000牛頓的重物,繞成的滑輪組至少要幾股繩子承重?并畫出滑輪組的示意圖。如圖所示,滑輪本身重及摩擦均可忽略不計,若 m2之比是A. 2 :

7、3C. 4 : 9Fi : F2 = 2 : 3,則兩重物的質(zhì)量 mi與B. 1 : 1D. 3 : 21圖2A. 30 N, 30NC. 5 N, 10 NG所用的拉力中,力如圖所示,不計滑輪重,不計繩與滑輪間的摩擦,不計輪與軸之間的摩擦,重為30 N的物體在5 N的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勻速運動了2 m,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和物體與地面間的摩擦力為B. 30 N, 10 ND. 10 N ,10 N5. 使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勻速提起重物A. F1最大B. F2最大如圖所示,斜面長5s內(nèi)沿斜面移動了6 m,高3m,用沿斜面向上、大小為100N的拉力F使物體在2 m,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 F3

8、最大D. 一樣大A.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C.拉力F做的功是 600JD. 拉力 F的功率是 40W用相同的滑輪和繩子分別組成如圖所示的甲、乙兩個滑輪組,把相同的重物勻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不計繩重及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甲 乙A. 繩子受的拉力F1和F2大小相等,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相同B. 繩子受的拉力F1和F2大小不相等,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不同C. 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不相等,拉力對滑輪組所做的功相等D. 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不相等,拉力對滑輪組所做的功不相等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 60kg的人,站在質(zhì)量為 30kg的吊籃內(nèi),他至少用 N的拉力拉住繩子,才能使自己和吊籃在空中保持靜止。(g= 10N/kg )如圖所示,物體 A的質(zhì)量m =12kg,在拉力F的作用下,物體 A以0.1m/s的速度在水平 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 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 12N ,忽略滑輪與繩子的摩擦力以及滑輪、 彈簧 測力計和繩子所受的重力,并且繩子足夠長。求:(1) 物體A與水平面間摩擦力 f的大??;(2) 拉力F的大??;(3) 物體A運動10s的過程中,拉力 F所做的功。小華和他的興趣小組利用如下圖所示的滑輪組進(jìn)行實驗,人以600N的力向下拉繞在滑輪組上的繩子的一端,10秒鐘繩子下端移動了 1.5m,重物上升0.5m,已知該滑輪組的效率為 70%( g 取 10N/k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