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教學反思_第1頁
詩歌教學反思_第2頁
詩歌教學反思_第3頁
詩歌教學反思_第4頁
詩歌教學反思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詩歌教學反思編制僅供參考審核批準生效日期地址:電話:傳真:郵編:古詩詞教學的幾點反思古詩詞是我國歷史長河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泱泱大國的詩風詞韻陶冶了一代一代的華夏兒女??鬃诱f:不學詩,無以言“。結合自己多年對古詩詞的教學,談幾點反思。(一)讓古詩詞回歸“誦讀“之本。千百年來,美讀呤誦是學語文的根本之法!“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吟”。說明誦讀作用重大。古典詩詞是富有音樂美的文學樣式。它講究韻律、節(jié)奏。要體會這種美、必須誦讀。誦讀有理解古詩詞的寫作手法,誦讀有助于觸類旁通。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充分感知語言材料,全身心投入作品,展開文本對話。讓學生自讀,從整體上感知課文。不管秋取哪種形式,都要進行科學的誦讀指導,以便讀準字音,節(jié)奏,讀出語氣和語勢。正確的誦讀可使學生較快地進入賞析古詩詞的角色,有利于理解古語詞的含義,感覺它的韻律美、節(jié)奏美,調動生活體驗,激起相似的情感。(二)讓古詩詞回歸人文之本。我國古代的詩人、詞人中有很多是思想家,他們的詩詞體現(xiàn)了許多我們稱之為“傳統(tǒng)”的東西,它可以內化為“素養(yǎng)”的營養(yǎng)。讓學生學習、背誦古詩詞,不但可以積累典型語文材料,在心田播下民族文化種子,還有助于他們深化對社會、自然、人生的認識,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形成健康的人格。如“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報國激情;“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的傷世感懷。我們要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關注自然、關注自身道德的完善,培育高尚的人文精神。(三)讓古詩詞教學回歸積累。古詩詞有著旺盛的生命力,許多精華名句流傳不衰,已經(jīng)成為融入人們的生活,我們就當引導學生在作文中恰當?shù)剡\用古詩詞名句,會為文章增色。為了強化這種意識,可以采取“每周一詩”和“名句對對”的辦法。一周出示學生一首古詩詞,要求誦讀,或把名句中的上句寫在黑板上,讓學生對。(四)讓學生插上想象、聯(lián)想的翅膀。具體可以這樣操作:1、引導學生運用畫畫的形式,將詩詞中所描繪的景色和包含的意境細致、形象地描繪在畫紙上,讓學生產(chǎn)生創(chuàng)作的沖動,滿足創(chuàng)作的欲望。2、通過讓學生在課外收集作者的其他古詩詞,收集與課文同類內容的古詩詞,收集有相同意象的詩句、詞句,同樣可以使學生學會聯(lián)想,培養(yǎng)發(fā)散性思維。例如我教王翰的《涼州詞》時,讓學生聯(lián)想其他描寫軍旅生活的詩詞,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盧綸的《塞下曲》、范仲淹的《漁家傲》,王晶齡《從軍行》和《出塞》等。教王昌齡的《出塞》時讓學生聯(lián)想其他邊塞詩: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等。3、要求學生發(fā)揮想象、聯(lián)想,運用描寫、敘述等表達方式改寫詩詞,也不失為一種好辦法。(五)讓學生點燃創(chuàng)造的火花。我們要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讓他們借助工具書、注釋,理解重點字詞的意思。學生在自主理解的過程中可能會理解錯誤,甚至鬧出笑話,這時我們就要保護學生的創(chuàng)新火花。積極地加以肯定,以要適當?shù)囊龑?。此外,用“放電影”方式,同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意識?!胺烹娪啊本褪亲寣W生閉上雙眼,在輕柔的音樂聲中或在老師的誦讀聲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在腦海中呈現(xiàn)一幕幕古詩詞所表現(xiàn)的情景,不同的學生就象不同的電影導演。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們有義務讓“古老“的詩詞奏響”創(chuàng)新“的凱歌。篇二:詩詞教學反思高二語文學生鑒賞古代詩詞的自主學習方法探究反思李榮詩歌作品的鑒賞須從何處入手:開展古代詩詞的探究學習,探究什么,怎么探究。語文課程要利用古代詩詞文學的資源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力,通過詩詞閱讀鑒賞活動,在學習品味評價作品的過程中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能力。教師需要幫助學生了解詩詞一般的知識和鑒賞的規(guī)律,但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感受體悟、品味咀嚼,思考申發(fā)。用自己的心靈與作品、作者溝通,調動自己的經(jīng)驗去體悟形象與作品的意義。參與到作品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去,成為作品最后的完成者。學生自主學習鑒賞作為一種學習方式,它則是指教師不把現(xiàn)成的結論告訴學生,而是讓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主地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問題、獲得結論的過程。研究性學習方式作為一種高層次的學習方式,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強調在學習過程中形成學生的探索意識,更有利于學生從單純的“學習知識”發(fā)展到“學會學習”。倡導研究性學習方式是學生發(fā)展的需要,也是時代的需要。研究性學習方式強調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是基于對學生的尊重,是學生發(fā)展的需要。這已經(jīng)不是簡單的學習方式的轉變,而是通過這種轉變,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明確學習目標我們鑒賞古詩詞課題的內容包括三方面,一是了解詩歌內容,把握詩歌主旨,體味詩歌所蘊含的思想情感;二是分析鑒賞古代詩歌的表達技巧,就是分析詩人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三是熟悉意象蘊含的基本固定意義,分析由意象營造出的意境氛圍。探討學習方法教師境界為教無定法,但在這里是無具體方法可仿照,唯有在實際中邊走邊摸索,在學生學習掌握鑒賞古詩詞的內容思想的方法活動中進行了方法的探討。我們在每類詩詞的前言中,都有簡明鑒賞方法的說明,這是一把鑰匙,用來啟開學生的思維。例如山水的鑒賞,我們在第一節(jié)課中引領學生運用現(xiàn)有的方法: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進入詩歌營造的意境,在品味意境的時候揣摩作者的情感。運用這種方法,我們和學生共同鑒賞了例文中的幾首詩,在形式上采取每組一首,要求學生把每組分到的詩用散文化的語言表述出來。在課堂討論中首先用討論交流的方法讓每組的學生交流自己組員的作業(yè),推舉出一份語言描述優(yōu)美的,共同進行修改,然后在課堂上大聲朗讀自己的作品,并由其他同學評點,對好的作品加以簡單分析。由于山水詩一般為繪景融情,學生都能描述出來。有了這個初步感知,讓學生以一首習題詩作為對象,分析自己對這首詩的感性認識有哪些,在品讀深層次的理性認識有哪些,把這些認識用書面形式表述出來,總結自己賞析山水詩詞的方法。在第二步實踐練習中,使用自己的方法來賞析習題拓展中的作品。這樣我們的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鑒賞就完整地實施了:被動認識——引導運用——主動認知——實踐檢驗——達到目的。當然在開篇講解時,學生對于詩詞鑒賞方法的掌握需要教師提示引導完成。到后面的幾類詩中,我們改變了形式,又引導到激疑:課題進行到羈旅(思鄉(xiāng))詩時,采取激疑自學法①先讓學生閱讀例文賞析中的范文,然后畫出你認為每首詩詞中的關鍵詞句;②羅列著這些詞句,你發(fā)現(xiàn)有什么特點;③用一句話概括出來。當學生完成這幾個步驟后,我們再讓他們閱讀前面的文本鑒賞方法,借鑒此法對自己的第③題進行修改,就會得到自己的鑒賞方法。再例舉憂國憂民詩,課前一小組的形式展開閱讀,把例文賞析中的八首從內容上劃分類別,并說明這樣劃分的理由。這樣學生就先入為主的掌握了鑒賞方法,再回首看資料中的方法介紹,加以完善。歸納鑒賞方法每進行完一個類型時,我們和學生共同總結鑒賞方法,并把它標注在資料上。當完成全部詩詞類型的講解后,再回過頭來審視自己的鑒賞方法,以小組為單位查漏補缺,完善自己的小結。從期中考試的詩詞鑒賞試題的得分情況來看,學生對于這部分知識并沒有很好的掌握,還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有系統(tǒng)有針對的實踐訓練。篇三:詩歌教學反思詩歌是文學之驕子,是文學的最高形式之一。朱光潛先生說“詩比別類文學更嚴謹、更純粹、更精微,一切純文學都有詩的特質”。詩歌作為一種文學體裁,情感豐富,意境深遠,語言精煉簡潔,音調和諧、節(jié)奏鮮明。我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從《詩經(jīng)》到《楚辭》到唐詩宋詞到現(xiàn)代漢詩,源遠流長。詩歌教學是學生學習、繼承和發(fā)揚我國古老而優(yōu)秀的詩歌文化途徑之一,而且詩歌深遠的意境和情感有助于增強學生嚴謹?shù)乃季S的感受力和想象力,提高審美情趣,豐富情感體驗,陶冶情操。所以我國教科書,不管是小學、初中、高中還是大學的語文教科書都選入大量是詩歌作為重點教學內容,從而教會學生學會品讀、研究和寫作詩歌。而我覺得,詩歌教學最重要的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在相應的情景中學習和領會作者的情感。初中詩歌教學中鑒賞詩歌的傳統(tǒng)步驟、方法是:1.先弄懂作品的表層意思2.進一步理解深層含義3.從藝術的角度去欣賞這個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一直被沿用,直到現(xiàn)在,大多數(shù)教師也還是在使用這3個步驟來進行詩歌教學。這三個過程一般都是從解釋詞義、句義,翻譯,挖掘典故、修辭,歸納主旨等方面來得以實現(xiàn)的。但是這樣的教學難以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去想象和感悟詩歌的意境美。那么,詩歌教學應該如何創(chuàng)設情景,才能更好地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積累知識,開闊視野,提高想象和審美情趣,散發(fā)思維,陶冶情操呢

首先是背景了解。教材中入選的詩歌有古體詩和現(xiàn)代詩歌。不過是古體詩還是現(xiàn)代詩,其寫作都有一個背景,而且這個背景可能和學生的生活有很大的距離,所以在詩歌教學中,詩歌的作者和寫作的背景介紹占據(jù)著什么重要的地。所以背景介紹是詩歌的突破口,學生通過對背景的了解,從而更好地感悟詩歌,體會詩歌中的情感。例如在教學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的時候,要讓學生其了解李白被排擠出長安的背景,還要了解李白雖狂放不羈,但仍有牢固的報效朝廷,有所作為的儒家思想,才能很好地體味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不滿與怨憤。通過詩歌背景的學習和了解,學生以能初步走進情景,去體驗作者的情感了。其次是朗讀。誦讀是開啟思維大門的金鑰匙。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詩歌更是需要反復吟讀,才能領會其深義。在詩歌教學中,要給充分的時間學生朗讀,或默讀,或齊讀,或小組競讀,或老師范讀,或播放錄音。至于采取什么朗讀發(fā),教師應根據(jù)不同的詩歌類型和具體實際情況來設計不同的朗讀方法。在朗讀的過程中,要指導學生要注意斷句停頓,并結合相對應的輕音樂,使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快速進入情景。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課文錄音慷慨激昂,抑揚頓挫,把作者李白的性格和詩歌中所表達的“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情感揭露得淋漓盡致。學生耳聽錄音,神已被錄音勾走,正和李白一起夢游天姥山呢!所以說朗讀,特別是詩歌配樂的錄音,能更快更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和思維,吸引學生自主地創(chuàng)設情景并走進次情景,走進作者的心靈世界。接著是圖文結合。圖片具有很強的直觀性,能變詩歌文字為可觸可觀的圖片,刺激學生的視覺神經(jīng),引導學生快速進入教學詩境。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闭故境鰜淼淖畋韺拥拿溃且曈X上雪景的構圖。詩人頗具匠心,以畫家的眼光、作畫的方法,準確地表現(xiàn)了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一幅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沒有行人,沒有飛鳥,只有一位披著蓑戴著笠的老翁獨處孤舟,默默垂釣的靜謐畫面。這幅廣袤無垠,萬籟寂靜,大雪紛飛的圖畫展示出來,既能吸引學生的興趣,又能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和想象,把學生的思緒帶入畫面,去體驗雪后的寧靜和老翁的孤獨與靜謐境界。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為我們描繪了枯藤、老樹、昏鴉、(轉載于:詩歌教學反思)小橋、瘦馬和游子,構成一幅秋風蕭瑟蒼涼凄苦的畫面,這畫面的展示,把學生帶入詩人無限愁思的情景中去體驗詩人懷才不遇的悲涼情懷。最后是講解描述。在詩歌教學中,教師僅僅通過背景介紹、朗讀和圖片展示來創(chuàng)設情景是不夠的,還應該加以適當?shù)闹v解描述,才能使學生進入情景后和領略其中的奇妙。背景介紹、朗讀和圖片展示來創(chuàng)設的情景大多都通過學生的想象實現(xiàn)的,具有較強的主觀性和片面性,教師在教學中還要用生動的語言,富有情感地加以客觀的講解描述,娓娓道來,讓學生在教師的描繪講解中不知不覺進入情景,去感受作者所描繪的環(huán)境和作者所抒發(fā)的情感。王維的《使至塞上》通過朗讀和圖片展示可能只能領略詩歌的韻律美和大漠的奇景,卻未能完全體會作者復雜的感情。所以教師要對該詩歌進行必要的講解描述,使學生理解和領會該詩是通過寫詩人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見的塞外風光,表達詩人由于被排擠而孤獨、寂寞,悲傷、飄零的孤寂心情,以及在大漠雄渾的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凈化、升華后產(chǎn)生的慷慨悲壯之情,顯露出一種豁達情懷。另外,詩中既反映了邊塞生活,同時也流露出作者對都護的贊嘆,表達了詩人的抑郁、憤悶、孤獨、寂寞之情,和希望邊疆平定的感情。我覺得詩歌教學,盲目地分析講解背誦是行不通的,教師要極力創(chuàng)設更多的情景,并吸引學生穿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走進詩歌所描繪的世界和作者的心靈,才能真正地領會詩歌的內容和作者所要表達的深刻情感。教師可以通過以上背景了解、朗讀、圖文結合和講解描述等方法來靈活創(chuàng)設情景,為學生的想象插上翅膀,飛向詩文,飛向作者,飛向生活,飛向明天。篇四:現(xiàn)代詩歌教學反思現(xiàn)代詩歌教學反思除了古代詩詞,小學也開始了現(xiàn)代詩歌的學習,相對于從小就背誦的古代詩詞,現(xiàn)代詩歌對于學生比較陌生,也覺得沒什么意思。詩歌課上結束了,看到同學們都沒有什么興趣,就提議大家自己來試一試寫詩。結果全班就炸開了鍋,認為老師是在布置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認為自己是絕對不會寫詩的。面對這樣的情況,我想起曾經(jīng)看過的一位臺灣老師寫的文章,里面談到了一節(jié)作文課——有一回上作文課,我出了一個題目:教室里的詩。全班同學都楞在座位上,不知道如何下筆才好。“老師,教室里的詩在哪里呀”班長問?!霸诖蠹业难劬?,看得到的;在大家的耳朵,聽得見的;在大家的手,摸得著的;在大家的鼻子,聞得出來的;在大家的腦袋瓜里,想像得出來的?!蔽一卮?。“老師,你說得太抽象啦!”班長搔著頭說,“能不能舉個例子,給大家參考?!薄皼]問題!”我微笑著回答,“我先介紹下面這首詩,它是兒童詩創(chuàng)作比賽得到第一名的作品,大家一起來念念看?!薄斗酃P》老師是地球,粉筆是火箭,“唧”!從“地球”發(fā)射出的“火箭”,命中了那顆“打瞌睡”的“星星”了。念完了《粉筆》這首詩,全班的同學都捧腹不已。覺得這首作品,想像力實在頂呱呱,內容十分風趣,比喻非常貼切,難怪會得獎。“老師,粉筆能寫成這么好玩的詩,那么,板擦兒也能寫成詩嗎”有個同學接著發(fā)問。“當然可以?!蔽依碇睔鈮训恼f,“大家繼續(xù)來看下面這首作品?!薄栋宀羶骸钒宀羶汉軔弁妫诤诎迳吓軄砼苋?,玩得滿身都是灰。老師來了很生氣,叫值日生抓出去,打屁股。念完了《板擦兒》這首詩,全班又哄堂大笑了。大家都想不到,每天都要幫板擦兒拍灰,竟然可以聯(lián)想成“打屁股”,實在太有趣了?!袄蠋?,上下課聽見的鈴聲,也可以寫出好詩嗎”有個女同學問?!耙部梢?。”我又舉了一首小學生的作品《鈴聲》,讓大家一起共賞——《鈴聲》下課的鈴聲,像一塊磁鐵,把我們的心吸到外面。上課的鈴聲,像一條鞭子,把我們趕進教室。這首詩,分成前后兩小節(jié),前面寫下課,后面寫上課;一個比喻成磁鐵,一個比喻成鞭子,兩者對比起來,格外令人印象深刻這是一節(jié)小學課堂,讓孩子很容易的就接受了詩歌,原來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變成詩,原來詩是如此有趣好玩的東西。于是我找出了幾首非常淺顯又很有趣的小詩,又找了幾首很著名的現(xiàn)代詩歌,于光中的《鄉(xiāng)愁》、席慕容的《出塞曲》等,在一次閱讀課的時候,我把這些詩讀給學生聽,班上好一些的同學立刻說,原來這么簡單都可以算一首詩啊,那我也會寫;原來詩歌是這么優(yōu)美;原來詩歌的意境可以如此深遠悠長。雖然只是簡單的閱讀,反而激發(fā)了學生對現(xiàn)代詩歌的濃厚興趣,那些優(yōu)美的詩句不用講解就深入人心,美好的東西真的是值得共同欣賞反復閱讀。在以后的摘抄和周記中,就陸陸續(xù)續(xù)多了好多現(xiàn)代詩歌的摘抄和一些簡單的練筆仿寫,有的同學還似模似樣的寫出了好幾首小詩。語文課的教學,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如果能與課外學生的興趣緊密相連,一定會事半功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的語文學習達到更好的效果。詩歌教學反思:有人說,創(chuàng)新的語言都是在詩歌中誕生,到小說里成熟,到劇本里衰老,在散文里死亡。這句話告訴我們詩歌的語言最具有創(chuàng)造力,沒有經(jīng)過詩的語言洗煉,他的語言是粗糙的。這節(jié)課的主要目標是:讓孩子們初步感悟詩句是怎樣產(chǎn)生的詩歌語言要綜合運用擬人、比喻、夸張、排比等修辭方法,還要采用打破、重組、整合等蒙特奇手法,特別強調對學生五種感覺的訓練,通感的運用。如:在早晨的籬笆上/有一枚甜甜的紅太陽/。這是一堂信息量非常大的語言訓練課,也是綜合訓練各項能力的語言實踐課,更是一堂追求詩意和諧、個性飛揚的生命語文課!如:讓學生說“一輪()的圓月”,孩子們詩意飛揚,極有創(chuàng)意地填上了:含笑、含淚、孤獨、凄涼、羞澀、冷漠、苦澀、甜潤、令人牽腸掛肚兒童的想象力是多么豐富奇妙,只要我們給它一個平臺,它就能靈動翻飛,而詩歌的語言正給了想象一個自由舒展的空間。別低估孩子的語言創(chuàng)新能力,兒童的世界原本就像童話般的美麗。你瞧,“樹葉兒/悄悄地離開了母親/帶走的是思念/留下的是不舍/”孩子們的詩句多么感人,多么富有詩意的哲理。課堂是一首詩,流淌著生命的溫情;課堂是一首歌,躍動著和諧的音符;課堂是一幅畫,勾勒出深遠的意蘊。整個教學過程我盡量用詩意的語言,撩撥孩子詩意的情懷;用詩人的情懷,擁抱孩子純真的想象;用豐富的想象碰撞孩子創(chuàng)作的靈感;用創(chuàng)作的靈感,編織爛漫的詩篇。孩子們筆下涌動的是自己的思想,抒寫的是煥發(fā)生命色彩的詩句。這一切告訴我,對小學生進行“詩教”,為語言的創(chuàng)新,為培養(yǎng)孩子駕馭語言的能力,開辟了嶄新的領域。3詩歌學的現(xiàn)狀反思1、觀念落后,教法單一我們的老師教學時比較多地停留在對詩歌的判讀上,即通過大量的詞句分析,背景介紹,千方百計去弄清楚作者到底說的是什么。至于這首詩跟“我”、跟時代有什么關系,則全然不顧。教法簡單而且隨意性大,過多地分析,少了誦讀,少了賞析,沒了感悟,詩歌成了抽象地說教,久而久之,學生失去了學習詩歌的興趣。個人以為,作者說的是什么有時候并不重要,甚至很多時候詩人創(chuàng)作時根本不會去考慮我們現(xiàn)在所分析的什么“主旨”,關鍵是我們從中讀出了什么。古人讀詩就有“作者未必然,讀者未必不然”、“詩無達潔”的經(jīng)驗。這個“讀出了什么”,就需要有感悟能力,要有感情體驗、審美體驗。教學詩歌就要引導學生達到這一步。葉圣陶說:“詩歌的意義和情趣往往在學習之外,但就字面解釋,就同胡亂嚼橄欖一樣,沒有多大的滋味;通過字句體會情趣,滋味才會雋永。”葉老主張教師抓住精要之點,指出一兩句足矣,而要讓學生自己體會,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來探究詩人的經(jīng)驗。2、急功近利,“治標”不“治本”我們這些處在第一線教學的語文老師,幾乎都有一個感覺,詩詞教學是一個不大容易處理的領域。中考語文古詩詞的考法,或多或少影響了詩歌教學。目前,語文教師沒有不重視古典詩歌鑒賞的,但那原因大半是為中考中那容易得分的名句填空或者古詩詞積累題。于是在詩歌教學中,便普遍存在著只“治標”不“治本”的現(xiàn)象,按現(xiàn)有的條條杠杠來進行詩歌背誦教學,達不到真正培養(yǎng)學生閱讀和鑒賞詩歌能力的目的。因此,對享受審美愉悅而言,鑒賞是目的;對獲取創(chuàng)作技巧而言,鑒賞是工具。旨在應試升學者,看重的是工具;旨在提高人文涵養(yǎng)者,看重的是目的?!爸螛恕辈弧爸伪尽保荒軕犊荚?,無益于培養(yǎng)能力。如果能在詩歌教學中也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素質,教給學生一些鑒賞的方法和能力,那么“治本”兼“治標”,就可以一箭雙雕:既能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又能促進他們的應試能力。3、教師本人的教學能力詩歌教學需要激情,需要發(fā)現(xiàn),需要陶醉。但是現(xiàn)在,有的語文老師本身確實有一些詩歌方面的知識,教起詩歌來,卻過于理性化,缺少教學詩歌的激情——比如我本人就有這方面的缺陷,常作圖解式的分析,缺少詩的意境賞析,更難以引導學生對詩歌的感悟和體驗了。聞一多說篇五:《輕叩詩歌的大門》的教學反思《輕叩詩歌的大門》教學反思————蘄春縣農(nóng)村實驗小學:夏少雄詩歌是我國文學寶庫中的瑰寶。古今中外的詩人們,用生花妙筆寫下了無數(shù)優(yōu)美的詩篇,經(jīng)過時間的流逝,歲月的洗禮,優(yōu)秀的詩篇早已成為超越民族、超越國界、超越時空的不朽經(jīng)典,叩擊著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靈,給人們以藝術的享受和熏陶。第十一冊語文的第六單元的主題是:“輕叩詩歌的大門”。這是本冊教材的一次大的綜合性學習。如何來完成這個單元的訓練呢如果按教學其它單元的教法來教學顯然是不行的。于是我嘗試著用以下方法:(一)、提前積累、奠定基礎。詩歌對于學生來說,是很陌生的。以往的舊版教材只零星的安排一些古詩,讓學生初步感知經(jīng)典,舊教材中現(xiàn)代詩安排的篇數(shù)少之甚少,至于外國詩歌對于學生來說,更是一無所知。本身我們學校是農(nóng)村的學校,學生由于家庭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等因素,接觸詩歌的機會很少。基于多種考慮,我在教學第一單元之后,就開始在每個星期的一、三這兩個早讀時間陸續(xù)地為學生提供一些古今的優(yōu)秀詩篇,我有意識地讓學生認識、積累一些詩歌,讓學生奠定一定的基礎后才能更好地教學《輕叩詩歌大門》這個單元的內容。(二)、搜集背誦、整理詩歌。時光飛逝,轉眼間,第六單元已如期而至。此時的學生已有一定的詩歌積累,在此基礎上,如何讓學生去“輕叩詩歌的大門”,到詩歌的海洋里尋求珍寶呢我又該如何去落實本組單元的訓練重點呢看了看課本中編排的詩歌,從《詩經(jīng)》、唐詩、宋詞、元曲甚至是《楚辭》、《離騷》中節(jié)選的都有,我又該如何進行教學呢按其它單元的教法一經(jīng)、一詩、一詞、一曲地進行教學,顯然是不行的。正在這時,我想起去年的十一月有幸去武漢聆聽了孫雙金老師的二節(jié)研讀古詩課,豁然開朗。他教學的《走近李白》那兩堂課告訴我主題閱讀、主題教學是一條捷徑。在詩海拾貝的教學中,我引用了這種教學方法。我先指導學生按題材分類,從山水詩、邊塞詩、思鄉(xiāng)詩、詠物詩等方面去搜集詩歌,背誦詩歌,每位同學每組詩至少要收集三首以上,至少會背三首,當然多多益善。其中山水詩又引導學生按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進行收集,每個季節(jié)收集三首以上。同時,再引導學生還可按形式分、按國家和作者分等。這樣,在眾多的詩、詞、曲、賦中,學生在收集上避免了盲目性,在收集、整理詩歌方面做得很好,為下一步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三)、徜徉詩海、欣賞感悟。讓學生通過查資料、借用工具書、小組探討等途徑來學習“詩海拾貝”的內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