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南省鄭州市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總復習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ed1ce035fbfb3f0cbed9fb9dcf90a45/1ed1ce035fbfb3f0cbed9fb9dcf90a451.gif)
![2022年河南省鄭州市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總復習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ed1ce035fbfb3f0cbed9fb9dcf90a45/1ed1ce035fbfb3f0cbed9fb9dcf90a452.gif)
![2022年河南省鄭州市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總復習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ed1ce035fbfb3f0cbed9fb9dcf90a45/1ed1ce035fbfb3f0cbed9fb9dcf90a453.gif)
![2022年河南省鄭州市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總復習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ed1ce035fbfb3f0cbed9fb9dcf90a45/1ed1ce035fbfb3f0cbed9fb9dcf90a454.gif)
![2022年河南省鄭州市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總復習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ed1ce035fbfb3f0cbed9fb9dcf90a45/1ed1ce035fbfb3f0cbed9fb9dcf90a455.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2年河南省鄭州市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總復習1.閱讀下面兩個語段,完成下面小題(一)滄州南一寺臨河干,山門圮于河,二石獸并沉焉。閱十余歲,僧募金重修,求二石獸于水中,竟不可得,以為順流下矣。棹數(shù)小舟,曳鐵杷,尋十余里無跡。一講學家設帳寺中,聞之笑日:“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豈能為暴漲攜之去?乃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漸沉漸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顛乎?”眾服為確論。一老河兵聞之,又笑日:“凡河中失石,當求之于上流。蓋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水不能沖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處嚙沙為坎穴。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如是再嚙,石又再轉(zhuǎn)。轉(zhuǎn)轉(zhuǎn)不已,遂反潮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顛;求之地中,不更顛乎?”如其言,果得于數(shù)里外。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jù)理臆斷歟?(選自紀的《河中石獸》)(-)南岐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伙之者輒病瘦①,故其地之民無一人無瘦者。及見外方人至,則群?、趮D人聚觀而笑之日:“異戰(zhàn),人之頸也!焦③而不吾類!”外方人日:“爾壘然④凸出于頸者,瘦病之也,不求善藥去爾病,反以吾頸為焦耶?”笑者日:“吾鄉(xiāng)之人皆然,焉用去乎哉!”終莫知其為丑。(選自劉元卿《南岐人之攘》)【注工①纓(ying):頸瘤病。②群?。嘿H稱見識淺陋的人。③焦:干枯細瘦。④壘然:形容臃腫的樣子。(1)下面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CA.尋十余里無跡 尋病終B.圓十余歲 調(diào)素琴,網(wǎng)金經(jīng)C.轉(zhuǎn)轉(zhuǎn)不日 是亦不可以已乎D.眾服為確論 為以為嶼(2)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求之下流,固顛:求之地中,不更顛乎?(3)語段(一)善于在敘述中制造節(jié)奏波瀾,平而不板,請結(jié)合全文內(nèi)容做分析。(4)兩個語段都運用寓理于事的寫法闡明了深刻的道理,請根據(jù)語段(一)(二)的內(nèi)容分析?!窘獯稹浚↖)本題考查一詞多義。A.尋找/不久;B.經(jīng)歷/閱讀;C.停止/停止;D.認為/成為。故選:Co(2)本題考查對句子翻譯。翻譯的要求是做到“信、達、雅”,翻譯的方法是“增、刪、調(diào)、換”,具體到某一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xiàn)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句中重點詞有:求,尋找。顛,顛倒,錯亂。句意為:到下游去尋找它,本來就荒唐;在石獸掉下去的原地尋找,不是更荒唐嗎?(3)本題考查文章寫作特色。解答此題,先要梳理文意,整理文章的寫作思路。文章先寫和尚在石獸沉落處沒有找到石善,又根據(jù)物體被水沖向下游的規(guī)律,判斷石獸已被沖走,駕船往下游尋覓,結(jié)果也無所獲,緊接著寫設帳講學的講學家以博學自夸,嘲笑和尚不懂事物的特性。他分析了石與泥沙的不同特性后,得出石獸深陷在原處的結(jié)論。言之鑿鑿,使聽的人”服為確論”。連讀者也幾乎以為這是定論了,這時,作者筆鋒轉(zhuǎn),以老河兵又笑日“,使本文深入到第三個層次。老河兵憑他多年治河的實踐經(jīng)驗,分析了石頭、泥沙和流水的物理屬性以及三者之間的關(guān)系,得出了應向上游尋找石獸的結(jié)論。這結(jié)論一般人想不到,但它是合乎科學的。作者在以上三個層次的基礎上,水到渠成,畫龍點睛般地議論一句,立刻收尾,戛然而止,揭示了文章主旨。全文故事曲折,脈絡分明,層層深入,結(jié)構(gòu)嚴密,余味無窮。(4)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內(nèi)容的理解與分析的能力及其得到的啟示。答題時需要通曉全文大意。第一篇文章講述了一則非常有教育意義的寓言故事,圍繞石獸的搜尋工作展開敘述,在戲劇性的情節(jié)中挖掘出生活中的哲理,情節(jié)簡單、語言簡練,由“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jù)理臆斷歟”可知,做任何事情都不可主觀臆斷,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聯(lián)系實際做出正確判斷。第二篇文章講述了南岐人有大脖子病,不自知,反而嘲笑外地來的健康人的故事,通過“終莫知其為丑”告訴我們,人應有自知之明,不能孤陋寡聞,混淆黑白,要知錯、改錯的道理。答案:1)C(2)到下游去尋找它,本來就荒唐;在石獸掉下去的原地尋找,不是更荒唐嗎?(3)作者先寫打撈石獸無果,再寫講學家的議論令“眾服為確論”,誰知作者又引出了老河兵的''又笑日",謎底這才揭曉。(4)語段(一)通過敘述尋找河中石獸的故事,闡釋了應遵循事物的客觀規(guī)律的道理。語段(二)通過敘述南岐有疾之人嘲笑外地康健之人的故事,闡釋了人應有自知之明,要知錯、改錯的道理。.文言文閱讀醉翁亭記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哪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日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低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默,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己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①篇然而深秀者草:木茂盛的樣子②崛明變化者陰暗⑶宴鑿之樂盡興地喝酒(2)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①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②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3)下列對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BA.“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是全文的核心命意,為寫景抒情定下了基調(diào)?!白怼笔潜硐螅?'樂”是實質(zhì)。B.作者寫“宴酣之樂”,側(cè)面顯示出政治清明,表達出“與民同樂”的政治理想,文意又深了一層。C.文章最后一段寫日暮醉歸,作者將描寫、敘事、抒情和議論很好地結(jié)合在一起,突出了全文的主旨。D.本文大量運用駢偶句,加強了韻律美。同時,全文用了21個“也”字和25個“而”字,增添了散文的韻味,讀來只覺得神采飛揚,搖曳生姿。【解答】(1)本題主要考查點是文言實詞的理解。解答此類題目,一定要先翻譯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釋詞語,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特殊情況,平時要注意積累并識記一些常見的實詞。①句意:樹木茂盛,又幽深又秀麗的。蔚然:草木茂盛的樣子②句意:朝則自暗而明,暮則自明而暗,或暗或明,變化不一?;蓿宏幇耽劬湟猓貉鐣染频臉啡?。酣:盡興地喝酒(2)本題主要考查點是對句子翻譯。翻譯的要求是做到“信、達、雅”,翻譯的方法是“增、刪、調(diào)、換”,具體到某一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xiàn)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①重點詞有:翼然:像鳥張開翅膀一樣。臨:居高面下,由上看下。于:在。句意:山勢回環(huán),路也跟著拐彎,有一座亭子四角翹起,像鳥張開翅膀一樣,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②重點詞有:臨:靠近,這里是“……旁”的意思。漁:捕魚。洌:水(酒)清。句意:到溪邊釣魚,溪水深,魚兒也肥,用釀泉水釀造酒,泉水清澈,酒也清澈。(3)本題考查的是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解答此題需耍先疏通文意,了解內(nèi)容。根據(jù)具體內(nèi)容分析。ACD.正確;B.有誤,文中沒有“側(cè)面顯示出政治清明”的意思。故選:B答案:(1)①草木茂盛的樣子②陰暗③盡興地喝酒(2)①山勢回環(huán),路也跟著拐彎,有一座亭子四角翹起,像鳥張開翅膀一樣,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②到溪邊釣魚,溪水深,魚兒也肥,用釀泉水釀造酒,泉水清澈,酒也清澈。(3)B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柳宗元傳柳宗元,字子厚,其先蓋河東人。宗元少精敏絕倫,為文章卓偉精致,?時輩行推仰。第進士、博學宏辭科①,授校書郎,調(diào)藍田尉。貞元十九年,為監(jiān)察御史里行。善王叔文、韋執(zhí)誼,二人者奇其才。及得政,引內(nèi)禁②近,與計事,擢禮部員外郎,欲大進用。俄而叔文敗,貶邵州刺史;不半道,貶永州司馬,既竄斥③,地又荒痔④,因自放山澤間,其理厄感郁⑤,一寓諸文。仿《離騷》數(shù)十篇,讀者成悲惻。元和十年,徙柳州刺史。時劉禹錫得播州,宗元日:“播非人所居,而禹錫親在堂,吾不忍其窮,無辭以白其大人⑥,如不往,便為母子永訣?!凹淳咦啵粤菔谟礤a而自往播。會大臣亦為禹錫請,因改連州。柳人以男女質(zhì)錢,過期不贖,則沒為奴婢。宗元設方計,悉贖歸之。尤貧者,令書庸,視直足相當,還其質(zhì)。已沒者,出己錢助贖。南方為進士者,走數(shù)千里從宗元游,經(jīng)指授者,為文辭皆有法。世號“柳柳州“。十四年卒,年四十七。(選自《新唐書?柳宗元傳》,有刪節(jié))【注釋】①博學宏辭科:封建王朝臨時設置的考試科目,為制科之一種。②內(nèi)禁:皇宮。③竄斥:貶逐。④荒疣:指南蠻瘴病之地。⑤理(yin)厄感郁:遭遇困境,感傷抑郁。⑥大人:指母親大人。(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DA.為文章卓偉精致B.A.為文章卓偉精致B.吾不忍其穹C.無辭以白其大人D.走數(shù)千里叢宗元游行拂亂其所為欲為其林蒙群以軍中多務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桃花源記》)(《孫權(quán)勸學》)(《小石潭記》)(2)下列各句與例句中“之”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項是.例句:宗元設方計,悉贖歸之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桃花源記》)B.乃記之而去(《小石潭記》)C.B.乃記之而去(《小石潭記》)C.稱善者久之(《周亞夫軍細柳》)D.雖我之死,有子存焉D.雖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①宗元少精敏絕倫,為文章卓偉精致,一時輩行推仰.②會大臣亦為禹錫請,因改連州。(4)文中柳宗元在柳州為民辦了哪件實事?結(jié)合本文及課文中學過的《小石潭記》,說說柳宗元是怎樣對待命運的坎坷的?!窘獯稹浚?)本題考查文言詞語一詞多義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題的關(guān)鍵是先理解詞語所在句子的含義,然后結(jié)合句意來推斷詞語的含義,進行比較,得出答案即可。A.前句句意:作文卓絕精巧;為:寫。后句句意:擾亂他的所作所為;為:欲望,愿望。選項加點詞意義不同。B.前句句意:我不忍心看他如此困窘;窮,困窘。后句句意:想要走到林子的盡頭;窮,走到……的盡頭。選項加點詞意義不同。C.前句句意:又沒有托辭來告訴自己的母親;辭,托辭。后句句意:呂蒙用軍中事務繁多來推辭;辭,推辭。選項加點詞意義不同。D.前句句意:不遠千里,都來跟隨柳宗元;從,跟隨。后句句意:太守回去賓客跟從?。粡?,跟隨。選項加點詞意義相同。故選:D。(2)本題考查對文言虛詞“之”的辨析能力。答題需要結(jié)合句子的意思來理解“之”的含義,然后總結(jié)歸納得出答案。例句:句意為:柳宗元制定了各種方案,讓他們都贖買歸去;之:代詞。A.句意為:有肥沃的土地,美麗的池塘,桑樹竹林這類;之:助詞,取消句子的獨立性。B.句意為:于是記下這里的景色便離開了:之:代詞。C.句意為:長時間對周亞夫稱贊不已;之:音節(jié)助詞。D.句意為:即使我死了,還有兒子在;之: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故選:Bo(3)本題考查翻譯語句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過來的內(nèi)容進行適當調(diào)整,達到詞達句順。①句中重點詞:少,小時候;絕倫,超出眾人;為,寫;推仰,推崇。句意為:柳宗元小時候,聰明機警,超群出眾,作文卓絕精巧,當時文林同輩都推崇他。②句中重點詞:會,恰逢:請,奏請:因,于是。句意為:恰巧有大臣也為劉禹錫奏請,于是劉禹錫最終改授連州刺史。(4)本題考查的是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與歸納。解答此題的關(guān)鍵是在通曉全文大意的基礎上,抓住關(guān)鍵語句來分析。結(jié)合內(nèi)容,從“柳人以男女質(zhì)錢,過期不贖,則沒為奴婢。宗元設方計,悉贖歸之。尤貧者,令書庸,視直足相當,還其質(zhì)。已沒者,出己錢助贖”中可知,柳宗元在柳州釋放奴婢。從“柳宗元既遭貶逐,又身處南蠻瘴病之地,于是自放于山澤間,他因有志難申,遭遇困境,內(nèi)懷抑郁的情懷,全部寄托于文章”中可以,柳宗元在遭遇到命運的坎坷的時候,不自暴自棄,不放棄原則,通過寫文章,通過寄情山水來排遣心中的郁悶。據(jù)此回答即可。答案:DB(3)①柳宗元小時候,聰明機警,超群出眾,作文卓絕精巧,當時文林同輩都推崇他。②恰巧有大臣也為劉禹錫奏請,于是劉禹錫最終改授連州刺史。(4)柳宗元在柳州釋放奴婢。柳宗元在遭遇到命運的坎坷的時候,不自暴自棄,不放棄原則,通過寫文章,通過寄情山水來排遣心中的郁悶。4.閱讀下面語段,完成文后的問題。狼(蒲松齡)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shù)刀斃之。方欲行,轉(zhuǎn)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1)用“/”劃分下列句子朗讀節(jié)奏(只劃一處)其一犬坐于前(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意思。①恐前后受其敵敵對,攻擊②屠自后斷其取大腿⑶顧野有麥場回頭看④一狼洞其中打洞(3)選出對課文內(nèi)容理解正確的一項。DA.文章主要告訴我們,對待狼一樣的惡勢力,我們先作讓步,如果其得寸進尺,貪得無厭,就應該勇敢地進行斗爭。B.文章的基本情節(jié)依次是:遇狼--御狼--懼狼--殺狼?!巴兑怨恰焙汀皬屯吨北憩F(xiàn)了屠戶對狼的憐憫和抱希望?!袄遣桓仪?,眈眈相向”和“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表現(xiàn)了狼的狡猾。(4)翻譯下面句子。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5)在與狼的較量中,“屠戶”的心理和行動前后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6)概括狼的形象,并說說這則故事諷喻了什么?【解答】(1)考查的是文言文句子的節(jié)奏劃分這一知識點。解答時根據(jù)文句內(nèi)在的邏輯意義確定朗讀節(jié)奏,根據(jù)翻譯: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樣蹲坐在前面。故斷句為:其一/犬坐于前。(2)本題主要考查點是文言實詞的理解。為解答此類題目,一定要先翻譯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釋詞語,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特殊情況,平時要注意積累并識記一些常見的實詞。①句意:害怕前面后面受到狼的攻擊。敵:敵對,攻擊;②句意:屠戶從后面砍斷它的大腿。股:大腿。③句意:屠夫看見田野里有一個打麥場。顧:回頭看,這里指往旁邊看。④句意:發(fā)現(xiàn)一只狼正在柴草堆中打洞。 洞:打洞。(3)本題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題的關(guān)鍵是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根據(jù)各個選項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斷正誤即可。A.錯誤;對待狼一樣的惡勢力,我們不僅應該勇敢地進行斗爭,而且還要善于斗爭。B.錯誤;文章的基本情節(jié)依次是:遇狼--懼狼-御狼——殺狼。C.錯誤:“投以骨”和“復投之”表現(xiàn)了屠戶對狼的害怕和僥幸的心理。D.正確。故選:D(4)本題考查文中重點句子的翻譯。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過來的內(nèi)容進行適當調(diào)整,達到詞達句順。句中重點詞有:并,一起;驅(qū),追趕;故,原來。句意為:骨頭已經(jīng)扔完了,但兩只狼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5)本題考查概括人物心理特點及行為的能力,注意從文中找出反應人物心理及行為的詞語,用精練的語言概括出來。相關(guān)的信息有:“屠懼,投以骨”、“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shù)刀斃之”、“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概括成答案就是:開始屠戶很害怕,存有僥幸心理,給狼扔了兩塊骨頭但未能阻止狼的追趕;后來屠戶鎮(zhèn)定下來,丟掉幻想準備抵抗,奔過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拿起屠刀:最后屠戶堅定決心,勇敢斗爭,跳起來,連砍幾刀殺死了一只狼,又砍斷了另一只狼的大腿并殺死了它。(6)本題考查狼的形象及文章主旨的把握。回答本題要結(jié)合語句具體分析狼的形象。"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兩浪之并驅(qū)如故”“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寫出了狼的貪婪、兇狠?!吧贂r,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寫出了狼的狡詐陰險。尾句:“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J闡述了看法:像狼一樣的惡人,不論怎樣狡詐,終歸是要失敗的。(或者認為這個故事告誡人們,對待像狼一樣的惡勢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協(xié)讓步,必須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才能取得勝利。)(1)其一/犬坐于前(2)①敵對,攻擊②大腿③回頭看④打洞(3)D(4)骨頭已經(jīng)扔完了,兩只狼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5)開始屠戶很害怕,存有僥幸心理,給狼扔了兩塊骨頭但未能阻止狼的追趕;后來屠戶鎮(zhèn)定下來,丟掉幻想準備抵抗,奔過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拿起屠刀;最后屠戶堅定決心,勇敢斗爭,跳起來,連砍幾刀殺死了一只狼,又砍斷了另一只狼的后腿并殺死了它。(6)狼的形象:貪婪、狡詐、兇狠;這則故事諷喻:①像狼一樣的惡人,不管耍怎樣的花招,總是要被識破的。②只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就一定能取得勝利。5.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鄭和,云南人。成祖欲不中國富強,永樂三年六月命和及其儕①通使西洋。將士卒二萬七千八百余人,多赍②金幣。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廣十八丈者六十二。自蘇州劉家河泛海至福建,復自福建五虎門揚帆,首達占城③,以次遍歷諸番國,宣天子詔。五年九月,和等還,諸國使者隨和朝見。帝大悅,助賞有差。十年復命和等往使,至蘇門答臘。十四年冬,滿剌加等十九國咸遣使朝貢。和經(jīng)事三朝,先后七奉使,所歷“三十余國。自宣德以還,遠方時有至者。自和后,凡將命海表者,莫不盛稱和以夸外番,故俗傳和下西洋,為明初盛事云。(節(jié)選自《明史?鄭和傳》)[注釋]①儕(chGi):同輩;②赍(ji):攜帶;③占城:今越南南部。(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①成祖欲不中國富強顯示②凈士卒二萬七千八百余人帶領(lǐng)③帝大悅,劇賞有差封爵④所歷?三十余國總共,共(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以”,與“以次遍歷諸番國”中“以”的意義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項是BA.意將隧人以攻其后也B.策之不以其道C.全石以為底D.不以物喜,不以已悲(3)請將文中面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廣十八丈者六十二。(4)請寫出選文中能從側(cè)面印證鄭和下西洋是“盛事”的兩個句子?!窘獯稹浚?)本題考查理解文言詞語含義的能力。解答此題的關(guān)鍵是先理解詞語所在句子的含義,然后結(jié)合句意來推斷詞語即可。①句意為:明成祖想要顯示中國的富強。顯:顯示。②句意為:帶領(lǐng)士卒二萬七千八百多人。將:帶領(lǐng)。③句意為:皇帝非常高興,不同程度的獎賞了將士們。爵:封爵。④句意為:所經(jīng)歷的國家共有三十多個。凡:總共,共。(2)本題考查對文言虛詞“以”的辨析能力。答題需要結(jié)合句子的意思來理解“以”的含義,然后總結(jié)歸納得出答案。例句:句意為:依次走遍了各國;以:按照。A.句意為:想挖洞進去以從后面攻擊他;以:來。B.句意為:鞭打它不按照(驅(qū)使千里馬的)正確方法;以:按照。C.句意為:石潭以一整塊石頭作為底;以:把。D.句意為:不因為外物的好壞而或喜或悲;以:因為。故選:B.(3)本題考查翻譯語句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過來的內(nèi)容進行適當調(diào)整,達到詞達句順。句中重點詞:造,建造。修,長。廣,寬。句意為:建造了大船,長四十四丈、寬十八丈的船有六十二艘。(4)本題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題的關(guān)鍵是在通曉全文大意的基礎上,結(jié)合題目的提示,找出相關(guān)的語句即可。結(jié)合內(nèi)容可知,從側(cè)面印證鄭和下西洋是“盛事”的句子是:十四年冬,滿刺加等十九國成咸遣使朝貢;自和后,凡將命海表者,莫不盛稱和以夸外番。答案:(1)①顯示:②帶領(lǐng);③封爵;④總共,共。(2)B(3)建造了大船,長四十四丈、寬十八丈的船有六十二艘。(4)十四年冬,滿刺加等十九國成咸遣使朝貢;自和后,凡將命海表者,莫不盛稱和以夸外番。6.閱讀《醉翁亭記》,完成下列各題。醉翁亭記歐陽修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哪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低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藏,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1)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醉翁之富不在酒 意:意趣,情趣B.有亭襄然臨于泉上者 翼:翅膀C.宴即之樂,非絲非竹 酣:盡興地喝酒D.佳木號而繁陰 秀:茂盛
居廟堂?高則憂其民余強飲三大白頂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能述以文君(2)下列句中加點詞意義或用法相同的一項是居廟堂?高則憂其民余強飲三大白頂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能述以文君A.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B.太守歸畫賓客從也C.醒能述以文者D.雜然而前陳春醒(3)下列對選文理解有。誤。的一項是CA.文章第一段介紹醉翁亭之所在,引出人和事。寫山寫水,寫泉寫路,形神兼?zhèn)洹.“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是全文的核心命意,表明“醉”是表象,“樂”是根本。C.第三段太守頹然與眾賓喧嘩相映襯,既照應首段“飲少輒醉”,又暗含眾人不知太守快樂之意,凸顯了作者被貶滁州后的愁苦和憤懣。D.本文語言優(yōu)美,運用了大量的駢偶句,增添了語言的韻律美。【解答】(1)本題考查文言詞語的釋義。ACD.正確。B.有誤,翼:四角翹起,像鳥張開翅膀一樣。故選:B(2)本題考查一詞多義。A.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定語后置的標志。B.順承,然后。C.用;因為。D.判斷句的標志,無實意;“……的人”。故選:B(3)本題考查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掌握。ABD.正確。C.有誤,“凸顯了作者被貶滁州后的愁苦和憤懣”表達不當。故選:C答案:BBC讀下文,回答問題。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鴛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祎、允之任也。(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字的含義。①風夜憂嘆早上②深入不干莊稼③至于蹲[的損益考慮可否(2)翻譯下面的句子。①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②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3)朗讀節(jié)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BA.恐/托付不效天/下三分C.臣/不勝受恩感激D.進盡/忠言(4)概括這兩段文字的內(nèi)容。第一段: 自敘本志及先帝“三顧草廬”之恩第二段:追憶白帝城托孤,并表達興復漢室的決心<5)結(jié)合《三國演義》,諸葛亮與周瑜聯(lián)手指揮的以少勝多的戰(zhàn)例是赤壁之戰(zhàn);諸葛亮揮淚斬馬謖是因為馬謖不聽將令,丟了街亭,影響了整個戰(zhàn)局o(6)“遵義會議”之后,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中國共產(chǎn)黨中的領(lǐng)導地位。請摘錄選文中的句子來形容毛澤東同志當時的處境。(7)諸葛亮自敘了“三顧茅廬”這一情節(jié)。試分析他的用意。(8)“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文中指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I□都;“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選段中最能體現(xiàn)“老臣心”的一句話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解答】(1)本題考查理解文言詞語含義的能力。解答此題的關(guān)鍵是先理解詞語所在句子的含義,然后結(jié)合句意來推斷詞語即可。①句意為:我早晚憂愁嘆息。夙:早上。②句意為:深入到人煙稀少的地方。毛:莊稼。③句意為:至于處理事務,斟酌情理,有所興革。斟酌:考慮可否。(2)本題考查翻譯語句。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過來的內(nèi)容進行適當調(diào)整,達到詞達句順。①句中重點詞有:茍,茍且;全,保全;聞,揚名。句意為:只想在亂世茍且保全性命,并不謀求在諸侯中揚名做大官。②句中重點詞有:知,知道;故,所以;以,把。句意為:先帝知道我辦事嚴謹慎重,所以臨終把國家大事托付給我。(3)本題考查學生劃分文言句子節(jié)奏的能力。一般來說,主謂之間應該有停頓,句領(lǐng)起全句的語氣詞后應該有停頓,幾個連動的成分之間也應該有停頓。所以劃分句子節(jié)奏時,除了要考慮句子的意思,還要考慮句子的結(jié)構(gòu)。仔細分析各個選項,得出答案即可。ACD.正確。B.錯誤;句意為:現(xiàn)在天下分為三國;故斷句為:今/天下三分。故選:B.(4)本題考查概括語段內(nèi)容。解答此題需在通曉全文大意的基礎上,抓住關(guān)鍵語句來概括。第一段:結(jié)合內(nèi)容,從“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等語句中概括為:自敘本志及先帝“三顧草廬”之恩。第二段:結(jié)合內(nèi)容,從“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興復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等語句中概括為:追憶白帝城托孤,并表達興復漢室的決心。(5)本題考查理解名著。解答此題的關(guān)鍵是在理解名著內(nèi)容的基礎上,結(jié)合題目的提示得出答案。結(jié)合《三國演義》的內(nèi)容可知,諸葛亮與周瑜聯(lián)手指揮的以少勝多的戰(zhàn)例是:赤壁之戰(zhàn):結(jié)合文中有關(guān)“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故事情節(jié)可知,原因是:馬謖不聽將令,丟了街亭,影響了整個戰(zhàn)局。(6)本題考查理解性默寫。解答此題需在通曉全文大意的基礎上,結(jié)合題目的提示,選出合適的語句。結(jié)合內(nèi)容可知,這句話是: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7)本題考查理解插敘的作用。解答此題需在通曉全文大意的基礎上,抓住關(guān)鍵語句來分析。結(jié)合內(nèi)容,從“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等語句中分析,得出答案。(8)本題考查理解內(nèi)容。解答此題需在通曉全文大意的基礎上,結(jié)合題目的提示,找出合適的語句。第一問,結(jié)合內(nèi)容,從“庶竭鴛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中得出答案;第二問:結(jié)合內(nèi)容,從“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中得出答案。答案:(1)①早上;②莊稼;③考慮可否。(2)①只想在亂世茍且保全性命,并不謀求在諸侯中揚名做大官。②先帝知道我辦事嚴謹慎重,所以臨終把國家大事托付給我。(3)B(4)第一段:自敘本志及先帝“三顧草廬”之恩。第二段:追憶白帝城托孤,并表達興復漢室的決心。(5)赤壁之戰(zhàn);馬謖不聽將令,丟了街亭,影響了整個戰(zhàn)局。(6)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7)表現(xiàn)諸葛亮對先帝知遇之恩的感激及對后主的效忠。(8)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8.閱讀下面三則文言文,完成問題。【甲】初,權(quán)謂呂蒙日:“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quán)日:“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日:“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日:“土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jié)友而別。(選自《資治通鑒》)
【乙】陳康肅公善射,當世無雙,公亦以此自矜。嘗射于家圃,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見其發(fā)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康肅問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無他,但手熟爾?!笨得C忿然曰:“爾安敢輕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蹦巳∫缓J置于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因曰:“我亦無他,惟手熟爾?!笨得C笑而遣之。(《賣油翁》)【丙】南方多沒人①,日與水居也,七歲而能涉,十歲而能浮,十五而能浮沒矣。夫沒者豈茍然哉?必將有得于水之道者。日與水居,則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識水,則雖壯,見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問于沒人,而求其所以浮沒矣,以其言試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學而務求道,皆北方之學沒者也。(《日喻》)【注】:①沒人:能潛水的人。(1)下列加點詞的讀音和解釋有誤的一項是上A.公亦以此自矜(zijin)(自矜:自夸)B.康肅忿然(fOnMn)日(忿然:氣憤的樣子)C.徐以杓酌(sh6o)A.公亦以此自矜(zijin)(自矜:自夸)B.康肅忿然(fOnMn)日(忿然:氣憤的樣子)C.徐以杓酌(sh6o)油瀝之(酌:同"勺”)D.康肅笑而遣(qi6n)之(it:打發(fā))(2)下列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A.康肅笑而遣之大兄何見事之晚乎B.見其發(fā)矢十中八九故凡不學而務求其道C.乃取一葫蘆置于地蒙乃始就學D.自錢孔入,而錢不濕七歲而能涉A.康肅笑而遣之大兄何見事之晚乎B.見其發(fā)矢十中八九故凡不學而務求其道C.乃取一葫蘆置于地蒙乃始就學D.自錢孔入,而錢不濕七歲而能涉(3)下列選項中句子的翻譯有誤的一項是DA.嘗射于家圃,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翻譯:曾經(jīng)有一次,陳堯咨在自家園子射箭,有個賣油老翁放下?lián)诱局敝劬此浼?,很久不離開。B.翁曰:“以我酌油知之。”翻譯:老翁說:“我憑倒油的經(jīng)驗,知道箭射得好也一樣是因為熟練?!盋.日與水居,則十五而得其道。翻譯:(南方人)天天與水為伴,十五歲就學會了潛水的方法。D.但當涉獵,見往事耳。翻譯:但是要廣泛地閱讀,了解歷史罷了。(4)【甲】文中孫權(quán)勸呂蒙學習的原因是“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用原文語句回答)?!颈课闹斜比恕耙云溲栽囍?,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不學而務求其道”(用原文語句回答)?!疽摇俊颈績晌亩几嬖V我們一個道理:要想學會一項技能,就得多操練。【解答】(1)本條考查字音和詞義。ABD.正確:C.有誤,“酌”讀“zhu6”,杓,同“勺”故選:Co(2)本題考查一詞多義。A.“康肅笑而遣之”的“之”:代詞,代賣油翁;“大兄何見事之晚乎”的“之”結(jié)構(gòu)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B.“見其發(fā)矢十中八九”的“其”:代詞,代陳堯咨;“故凡不學而務求其道”的“其”,代詞,代潛水。C.兩個“乃”都是“于是,就”的意思。D.“自錢孔入,而錢不濕”的“而”:表示轉(zhuǎn)折關(guān)系的連詞;“七歲而能涉”的“而”表示順承關(guān)系的連詞。故選:Co(3)本題考查理解并翻譯句子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并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過來的內(nèi)容進行適當調(diào)整,達到詞達句順。ABC.正確;D.有誤,句意:只是粗略地閱讀,了解歷史罷了。故選:D。(4)本題考查篩選文章信息歸納文章主旨的能力。甲文中孫權(quán)勸呂蒙的話有兩句,“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表明勸學的原因,“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表明勸學的目的。丙文中“以其言試之河,未有不溺者”,這些人一是不識水性,二是不學習而直接到河里去游泳。用原文語句回答:不學而務求其道。乙文講射箭,通過油翁的話,我們可知箭射的準是因為熟練;丙文講南方人會游水,是因為天天和水打交道,因而南方多會游泳的人。從這兩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要想學會一項技能,就得多操練。答案:CCD(4)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不學而務求其道 要想學會一項技能,就得多操練.文言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詠雪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日:“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惫笮?。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1)解釋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①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聚家庭聚會②撒鹽空中.可坦大體可以相比(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①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②未若柳絮因風起?!爸x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一句總述謝太傅家人詠雪的背景,極精煉地交代了時間“寒雪日”、地點“內(nèi)集”、人物“謝太傅與兒女”、事件“講論文義”等要素。(4)用“撒鹽空中”和“柳絮因風起”來比擬“白雪紛紛”,你認為哪個更好?為什么?【解答】(1)查對常見文言詞(實、虛詞)意義的理解及知識的遷移能力。解答本題要詞語在句子里的意思,詞義可根據(jù)知識的積累結(jié)合原句進行推斷。①句意為:謝安在寒冷的雪天舉行家庭聚會。內(nèi)集:家庭聚會。②句意為:在空中撒鹽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可擬:大體可以相比。(2)本題考查的是重點句子的翻譯,做該題時,要忠于原文、不遺漏、不隨意增減內(nèi)容,譯文要順暢。注意重點字詞以及常見句式的翻譯,以直譯為主,意義為輔。①中重點詞語有俄而:不久,不一會兒;句意為: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興地說:“這紛紛揚揚的白雪像什么呢?”②中重點詞語有未若:倒不如,因:憑借;句意為:不如比作柳絮憑借著風飛舞。(3)此題考查的是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及記敘的要素。答題時需要通曉全文大意,理解相關(guān)的語句按要求答題即可。“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與兒女講論文義”譯為“謝安在寒冷的雪天舉行家庭聚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北京課改版歷史七年級上冊第11課《秦朝的統(tǒng)一》聽課評課記錄
- 新人教版九年級歷史下冊第19課《現(xiàn)代音樂和電影》聽課評課記錄
- 蘇科版九年級數(shù)學聽評課記錄:第31講 與圓有關(guān)的位置關(guān)系
- 人教版九年級數(shù)學下冊:29《復習題》聽評課記錄1
- 二年級體育聽評課記錄
- 首師大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1.2《彼此尊重顯自尊》聽課評課記錄
- 五年級數(shù)學下冊聽評課記錄-《6 圓的面積》蘇教版
- 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四年級上口算部分
- 三年級語文教學計劃模板
- 新員工入職工作計劃書
-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2024)一年級下冊第五單元100以內(nèi)的筆算加、減法綜合素養(yǎng)測評 B卷(含答案)
- 2024-2025學年北京市豐臺區(qū)高三語文上學期期末試卷及答案解析
- 2024年度體育賽事贊助合同:運動員代言與贊助權(quán)益2篇
- 2025屆西藏林芝一中高三第二次診斷性檢測英語試卷含解析
- 藥企銷售總經(jīng)理競聘
- 開封市第一屆職業(yè)技能大賽健康照護項目技術(shù)文件(國賽)
- 公路電子收費系統(tǒng)安裝合同范本
- 醫(yī)院培訓課件:《傷口評估與測量》
- 2021年全國高考物理真題試卷及解析(全國已卷)
- 期末試卷(試題)-2024-2025學年四年級上冊數(shù)學滬教版
- 《第一單元口語交際:即興發(fā)言》教案-2023-2024學年六年級下冊語文統(tǒng)編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