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展心理學2-4節(jié)(新版).ppt_第1頁
發(fā)展心理學2-4節(jié)(新版).ppt_第2頁
發(fā)展心理學2-4節(jié)(新版).ppt_第3頁
發(fā)展心理學2-4節(jié)(新版).ppt_第4頁
發(fā)展心理學2-4節(jié)(新版).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單元 新生兒的發(fā)展 第二單元 嬰兒的生理和動作發(fā)展 第三單元 嬰兒的學習 第三單元 嬰兒的認知發(fā)展 第四單元 嬰兒的語言發(fā)展 第五單元 嬰兒的社會性發(fā)展,一、新生兒的反射行為 二、新生兒的生活行為模式 三、新生兒的心理發(fā)生,第一單元 新生兒的發(fā)展,具有生存意義的無條件反射,吸吮反射 接觸兒童的嘴唇,就引起吸吮動作。吸吮反射是最強的反射之一,當新生兒開始吸吮時,其他活動都會被抑制。,抓 握 反 射,又叫達爾文反射 物體接觸手掌時就握住不放,甚至可以把物體懸掛起來。大約到第二個月時,這個反射就消失了。,巴賓斯基反射,輕輕地抓或刺激兒童的腳心時,就引起腳趾向上張開的動作。以后(約在8、9個月時)

2、這個反射就逐漸消失了。,摩羅反射,又叫驚跳反射 當新生兒突然失去支持或受到大聲刺激時常常表現(xiàn)為驚恐狀態(tài),如雙臂伸開,又迅速收回胸前,緊握拳頭等,這個反射約在出生后四個月消失。,游泳反射,托住新生兒的腹部,他就會做出象游泳樣的動作。這種反射可能也是種系發(fā)生過程中遺傳下來的,與個體在母體內的液態(tài)環(huán)境有關。這種反射約在生后6個月以后消失。,強直性頸反射,當新生兒躺著時,把他的頭轉向左側或右側,就會伸出與與頭轉向一致的那個手,而把相反方向的手臂和腿蜷曲起來,仿佛擺出擊劍者的姿勢。實際上,這是嬰兒吃奶最好的姿勢。這個反射越在生后兩至三個月消失。,行走反射(又稱踏步反射或無意識步行),正常新生兒處于清醒狀

3、態(tài)時,用兩手托住其腋下使之直立并使上半身稍微前傾,腳觸及床面,他就會交替地伸腳,做出似乎要向前走的動作,看上去很像動作協(xié)調的步行。早產兒也有此反射,但他們往往是腳尖著床,與足月兒用整個腳或腳跟著床的步行動作不同。這一反射在新生兒出生后不久即出現(xiàn),610周時消失。若4個月以后仍有些反射,則可能有腦性疾患。,一、嬰兒大腦的可塑性 二、嬰兒的動作發(fā)展 (一)動作發(fā)展對嬰兒心理發(fā)展的意義 (二)嬰兒的主要動作發(fā)展,第二單元 嬰兒期生理和動作的發(fā)展,1、手的抓握動作 :五指分化、眼手協(xié)調 動作具有了間接性和最初的符號功能 (1)主動探索和認識周圍事物; (2)開始操作工具,使動作具有間接性; (3)使動

4、覺、觸覺、視覺等多種感覺協(xié)調活動,為知覺發(fā)展奠定基礎。,(二)嬰兒主要動作的發(fā)展,2、獨立行走 里程碑意義 (1)從被動轉為主動; (2)擴大認知范圍; (3)增加了與周圍人的交往機會。,從胎兒期到青少年期的身體比例發(fā)育,從中可看出“頭尾律”和“近遠律”。,1個月內的新生兒手常握拳呈緊握狀態(tài),6個月的嬰兒會伸手自己握著奶瓶,7個月的嬰兒洗護自己用湯勺吃東西,6-8個月大的嬰兒開始產生陌生人焦慮, 8-12個月達到高峰,獨立行走 意義: (1)使活動由被動變?yōu)橹鲃樱?(2)擴大認知范圍; (3)增加了與人交往的機會。,3個月的嬰兒俯臥時可抬起頭及胸,4個月的嬰兒俯臥時可將前胸抬離床面, 呈90度

5、角,6個月的嬰兒可用雙手支撐坐著,7個月的嬰兒不需扶持可自己坐穩(wěn),9個月的嬰兒之獨特爬行方式 腹部接觸地面,身體被手拉動,而腳拖著走,9個月的嬰兒能扶著家具站起,10-12個月的嬰兒能扶著東西走動,一、模仿學習 二、條件反射學習方式 三、偏好刺激的學習方式 習慣化嬰兒對多次呈現(xiàn)的同一刺激的反應強度逐漸減弱,乃至最后形成習慣而不再反應; 去習慣化在習慣化形成之后,如果換一個新的不同刺激,反應有會增強。,第三單元 嬰兒的學習,一、嬰兒感知覺的發(fā)展 (一)嬰兒感覺的發(fā)展 1、視覺技能的發(fā)展(26cm最佳視焦點) 2、聽覺技能的發(fā)展 (二)嬰兒知覺的發(fā)展 1、跨感覺通道的知覺 2、模式知覺:(視覺偏愛

6、程序) 3、深度知覺:吉布森-視覺懸崖裝置-6個月,第四單元 嬰兒的認知發(fā)展,給嬰兒6個圓盤,分別為人臉、印刷資料、靶心園,另外三個為紅、白、黃三個圓盤。結果發(fā)現(xiàn),從出生幾天到6個月的嬰兒喜歡有圖案的。,二、嬰兒注意和記憶的發(fā)展 (一)嬰兒的注意 (二)嬰兒的記憶 03 個月:以條件反射為主,時間逐漸延長 36個月:長時記憶能力發(fā)展 612個月:出現(xiàn)認生現(xiàn)象,模仿動作 12個月以后:延遲模仿嬰兒表象記憶和再現(xiàn)能力初步成熟的標志,第五單元 嬰兒言語的發(fā)展 一、嬰兒的發(fā)音 (一)嬰兒發(fā)音的階段 1、(0-4個月)簡單發(fā)音階段:h,k,a,o,e 2、(4-9個月)多音節(jié)階段:dada 3、(9-1

7、2個月)說話萌芽階段:baba (二)嬰兒發(fā)音的特點,二、嬰兒詞匯的發(fā)展 (一)詞匯量的發(fā)展 11.5歲,建立第一批詞:50個左右 3歲,詞匯量爆炸性增長:到1000個左右 (二)掌握詞匯的特點 1、名詞 2、嬰兒解理的詞義與成年人不盡相同,三、嬰兒句子的發(fā)展: (一)單詞句多詞句(1.5歲) 單詞句:球球、抱抱、媽媽 雙詞句:媽媽飯飯、媽媽書、媽媽抱抱、 寶寶坐 (二)簡單句復合句(2歲) 簡單句:爸爸睡覺了;哥哥讀書。 復合句:吃飯以后,我和姐姐看電視。,四、嬰兒與成人之間的言語交往,(一)嬰兒與成人的前言語交往:手勢 (二)嬰兒與成人言語交往 (三)成人與嬰兒言語交往,五、語法的獲得,1

8、.5-2.5歲是嬰兒掌握母語基本語法的關鍵期,一、嬰兒的氣質 (一)嬰兒氣質的類型 1、按活動特性劃分 2、按三種類型劃分: 容易撫養(yǎng)型 撫養(yǎng)困難型 發(fā)展遲緩型,第六單元 嬰兒的社會性發(fā)展,托馬斯和切斯的嬰兒氣質類型,容易撫養(yǎng)型(40%): 吃與睡有規(guī)律(高度節(jié)奏性);非常愿意接近新鮮環(huán)境,對變化具有高度的適應性,積極地情緒占優(yōu)勢,較低或中等程度的反應。 撫養(yǎng)困難型(15%): 吃、睡沒有規(guī)律性(缺乏節(jié)奏性);躲避不熟悉的環(huán)境;緩慢地適應變化;消極情緒占優(yōu)勢;對刺激的反應強烈。 發(fā)展遲緩型(10% ): 較低的活動水平;起初對不熟悉的環(huán)境具有較高的逃避性;緩慢地適應變化;情緒上有點消極;對刺激

9、具有較低或者中等強度的反應。,二、嬰兒基本情緒的發(fā)展,(一)嬰兒興趣的發(fā)展 (二)嬰兒的社會性微笑 1、自我性微笑:0-5周 2、無選擇的社會性微笑:5周-4個月 3、有選擇的社會性微笑:4個月以上,(三)嬰兒的社會性的哭泣 1、自發(fā)性的哭 2、應答性的哭 3、主動操作性的哭 5種原因: 饑餓、瞌睡、身體不佳、心理不適、感到無聊,(四)分離焦慮 1、最初階段 2、第二階段 3、第三階段 (五)情緒對嬰兒生存和發(fā)展的意義(P223),三、嬰兒的社會性依戀 依戀嬰兒與主要撫養(yǎng)者之間的最初的社會性聯(lián)結,是嬰兒情感社會化的重要標志。 (一)嬰兒依戀的發(fā)展階段(鮑爾比) 1、無差別的社會反應階段 2、有

10、差別的社會反應階段 3、特殊的情緒聯(lián)結階段 4、互惠關系形成階段,(二)嬰兒依戀的類型艾斯沃斯 1、安全型依戀(65%-70%): 母親在就有安全感,對外界積極反應。 2、回避型依戀(20%): 缺乏依戀,與母親未建立起親密的感情聯(lián)結。 3、反抗型依戀(10%-15%): 既尋求與母親接觸,又反抗母親的愛撫。,嬰兒與母親在一起時能很好地玩弄玩具,對陌生人的反應比較積極,但并不總是依偎在母親的身邊; 當母親離開時,有輕微的不安,探索行為會受到影響,明顯地表現(xiàn)出苦惱; 當母親重新回來時,他們會立即尋求與母親接觸,但很快又平靜下來,繼續(xù)做游戲。 與身邊重要人物的關系很密切且從不擔心被拋棄。,1、安全

11、型依戀,嬰兒總是拒絕或回避母親,當母親在場和不在場時影響不大。 母親離開時,他們沒有特殊緊張或憂慮的表現(xiàn),母親回來時他們往往不給予理會,有時也會歡迎母親的到來,但接近一下又走開。 這種兒童接受陌生人的安慰就像接受母親的安慰一樣,實際上,這類嬰兒還沒有形成對人的依戀。 與身邊的重要人物很難建立親密和信任關系。,2、回避型依戀,嬰兒的反應處于矛盾中,當母親將要離開時顯得很警惕,表現(xiàn)得非??鄲馈O度地反抗,大哭大鬧,但當母親回來時,他對母親態(tài)度又是矛盾的,既尋求與母親接觸,又反抗與母親的接觸。當母親接近他,比如想要抱他時,他會生氣地拒絕、推開。但是要他重新回去做游戲又不太容易,會不時地朝母親那里看。

12、 很想與身邊重要人物親近但又害怕被拋棄而不敢投入感情的一種依戀類型。,3、矛盾型依戀,(三)早期教養(yǎng)對依戀的影響,1、早期依戀社會性的重要意義 2、衡量嬰兒期母親教養(yǎng)方式的三個標準,反應性 情緒性 社會性,皮膚接觸 及時的正確的回應 逗孩子玩和笑 表達對孩子的愛 有規(guī)律的生活,如何促進安全依戀的形成?,陌生人情境測驗的具體步驟,實驗結果,因變量的指標: 以母親離開或返回時嬰兒的一般性行為為考察指標。 參與實驗的嬰兒有三種類型的反應: (1)、把母親作為探索的基礎;當母親離開,感到難過;但是,當母親返回,迅速得到安慰;積極歡迎母親的歸來; (2)、當母親離開,很少哭叫;當母親返回,忽略或積極地回

13、避,當把他抱起時,有時明顯不看或者不緊貼母親; (3)、當母親離開,非常難過;當她返回,非常生氣,有時把她推開; (4)、對分離與重新團聚,表現(xiàn)出矛盾的、沒有組織的反應;當母親返回,可能哭叫,但是會拋開,或者一邊看著其他地方,一邊接近母親,成人依戀問卷,下面哪段內容,能夠描述你在親密關系中的所思、所感和行為: A. 與別人親密令我感到不舒服;我發(fā)現(xiàn)自己難以完全信任他們、難以讓自己依賴他們。當別人與我太親密時我會緊張,別人想讓我更加親密,這使我感到不舒服。(回避型) B. 我發(fā)現(xiàn)與別人親密并不難,并能安心地依賴于別人和讓別人依賴我。我不擔心被別人拋棄,也不擔心別人與我關系太親密。(安全型) C.

14、 我發(fā)現(xiàn)別人不樂意像我希望的那樣與我親密。我經常擔心自己的伴侶并不真愛我或不想與我在一起。我想與伴侶關系非常親密,而這有時會嚇跑別人。反抗-焦慮型),四、嬰兒自我意識的發(fā)展,(一)嬰兒自我的發(fā)展過程 1、主體我的發(fā)展 2、客體我的發(fā)展(24個月左右) 客體我的出現(xiàn)是自我意識發(fā)展的第一個飛躍運用“你、我、他” (二)促進嬰兒自我的健康發(fā)展,母親的態(tài)度與兒童的性格,專制型教養(yǎng)方式與兒童攻擊性,2011年心理咨詢師考試發(fā)展心理學習題答案,16.新生兒的心理,可以說一周一個樣;滿月以后,是一月一個樣;可是周歲以后發(fā)展速度就緩慢下來;兩三歲以后的兒童,相隔一周,前后變化就不那么明顯了,這表明了兒童心理發(fā)

15、展進程的一個基本特點是( )。 A.發(fā)展的連續(xù)性 B.發(fā)展的整體性 C.發(fā)展的不均衡性 D.發(fā)展的高速度 【答案】C,2011年心理咨詢師考試發(fā)展心理學習題及答案,1、發(fā)展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 ) A.個體從出生到衰老的心理的發(fā)生發(fā)展,主要是兒童心理的發(fā)展 B.正常的、成熟了的人的心理活動 C.學前兒童教育的規(guī)律 D.學前兒童心理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 【答案】A 2.兒童身體發(fā)育有( )快速期。 A.1個 B.2個 C.3個 D.4個 【答案】B,3.從動物到人類的演化過程中,心理發(fā)生發(fā)展的歷史是指( )。 A.動物心理發(fā)展 B.人類心理發(fā)展 C.心理的個體發(fā)展 D.心理的種系發(fā)展 【答案】D 4.

16、遺傳決定論的基本觀點是( ) A.遺傳因素作用的可控性 B.心理發(fā)展是由遺傳決定 C.遺傳因素作用的可變性 D.心理發(fā)展是由遺傳與環(huán)境共同決定 【答案】B,2011年心理咨詢師考試發(fā)展心理學習題及答案,5.抽象邏輯思維是( )兒童心理發(fā)展的主要特點。 A.前運算階段 B.形式運算階段 C.具體運算階段 D.符號運算階段 【答案】B 6.“最近發(fā)展區(qū)”是指( )。 A.兒童已有發(fā)展水平和新的需要之間的差異 B.兒童借助成人的幫助所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 C.在有指導的情境下,兒童借助成人的幫助所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和在獨立活動中所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之間的差異 D.兒童主動學習、解決問題和被動學習

17、解決問題之間的差異 【答案】C,7.橫斷研究的優(yōu)點是( )。 A.可系統(tǒng)了解心理發(fā)展的連續(xù)變化 B.容易發(fā)現(xiàn)事件之間的因果關系 C.可同時研究較大樣本并在較短時間內取得大量的資料 D.可對兒童的心理發(fā)展進行系統(tǒng)的考察 【答案】C 8.如果某一研究者在研究中,主觀揣測或從主觀期待和主觀印象出發(fā)進行推論,那么該研究者就違背了發(fā)展心理學研究的( )。 A.教育性原則 B.能動性原則 C.客觀性原則 D.整體性和相互聯(lián)系性原則 【答案】C,2011年心理咨詢師考試發(fā)展心理學習題及答案,9.新生兒的腦重大約有( )克。 A.390 B.350 C.400 D.280 【答案】A 10.嬰兒感知覺的發(fā)展(

18、 )。 A.是被動的過程 B.是主動的、有選擇性的心理過程 C.過程非常緩慢 D.成熟較晚 【答案】B,11.嬰兒的思維屬于( )。 A.直覺行動思維 B.抽象邏輯思維 C.形式運算思維 D.形式邏輯思維 【答案】A 12.鮑爾比把兒童依戀的發(fā)展分為三個階段,其順序是( )。 A.有差別社會反應階段無差別社會反應階段特殊情感聯(lián)結階段 B.無差別社會反應階段特殊情感聯(lián)結階段有差別社會反應階段 C.無差別社會反應階段有差別社會反應階段特殊情感聯(lián)結階段 D.特殊情感聯(lián)結階段無差別社會反應階段有差別社會反應階段 【答案】C,第一單元 幼兒期的游戲 第二單元 幼兒期的認知發(fā)展 第三單元 幼兒期的言語發(fā)展

19、 第四單元 幼兒期個性和社會性發(fā)展,一、游戲是幼兒期的主導活動 二、對游戲的理解和解釋 三、游戲的發(fā)展 (一)機能游戲嬰兒期 (二)象征性游戲幼兒期 (三)規(guī)則性游戲童年期,第一單元 幼兒的游戲,四、幼兒期象征性游戲的特點: (一)以主題游戲為主 (二)運用與現(xiàn)實相仿的替代物 (三)通過想象建構虛假游戲情境 (四)游戲中富有創(chuàng)造性 (五)游戲的動機主要在于活動的過程,五、游戲的社會性發(fā)展(P205) 1、獨自游戲 2、平行游戲 3、聯(lián)合游戲 4、合作游戲,兒童社會性游戲的分類和舉例,(一)游戲是幼兒活動和情感愉悅的精神寄托 (二)游戲是促進幼兒認知發(fā)展和社會性發(fā)展的重要途徑 (三)游戲是幼兒之

20、間社會性交往的最好園地 (四)游戲是幼兒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最好載體,六、游戲對兒童心理發(fā)展的促進作用,沙盤游戲:混亂與分裂,沙盤游戲:受傷與威脅,沙盤游戲:對抗、威脅、分裂,一、幼兒期記憶發(fā)展 (一)幼兒期記憶發(fā)展的特點 1、無意識記為主 有意識記 2、機械記憶為主 意義記憶 3、形象記憶為主 詞語記憶,第二單元 幼兒期的認知發(fā)展,具體形象思維(36、7歲左右) 【案例分析】分析以下案例,歸納學前兒童具體形象思維的特點。 1235的計算,幼兒雖然可以進行,但實際上他們在計算的時候并非對抽象數(shù)字進行分析綜合,而是依靠頭腦中再現(xiàn)的事物表象,如2個蘋果加上3個蘋果,或者2個手指加上3個手指,再數(shù)數(shù)結果是

21、5個蘋果或手指才算出結果的。,2問幼兒電燈和蠟燭有什么共同點,回答往往是“都是白的,長的?!?具體形象思維有以下兩個特點: 具體性和形象性由于表象功能的發(fā)展,兒童思維逐漸從動作中解脫出來, 也可以從直接感知的客體中轉移出來,從而比直覺行動思維有更大的概括性和靈活性。,抽象邏輯思維(6、7歲以后) 幼兒期,特別是5歲以后,明顯地出現(xiàn)了抽象邏輯思維的萌芽。這具體表現(xiàn)在分析、綜合、比較、概括等思維基本過程的發(fā)展,概念的掌握、判斷和推理的形成,以及理解能力的發(fā)展等方面。,掌握概念的名稱容易,真正掌握概念困難。 【案例分析】 老師帶孩子們去動物園,一邊看猴子、老虎、大象等,一邊告訴他們這些都是動物?;氐?/p>

22、班上,老師問孩子們“什么是動物”時,很多幼兒都回答“是動物園里的,讓小朋友看的”,“是獅子、老虎、大象”。老師又告訴孩子們“蝴蝶、螞蟻也是動物”。很多孩子覺得奇怪,老師又告訴他們“人也是動物“,孩子們更難理解,甚至有的孩子爭辯說“人是到動物園看動物的,人怎么是動物呢,哪有把人關在籠子里讓人看的!”如何看待幼兒對“動物”這一概念的理解?,在幼兒期,判斷能力已有初步的發(fā)展。 【案例分析】 一幼兒認為“汽車比飛機跑得快”。他說:“我坐在汽車里,看到天上的飛機飛得很慢?!比绾慰创@一幼兒的判斷?,7歲前的兒童大部分進行的是直接判斷,之后兒童大部分進行間接判斷,67歲判斷發(fā)展顯著,是兩種判斷變化的轉折點

23、。判斷內容的深入化 【案例分析】 對斜坡上皮球滾落的原因, 34歲的兒童說:“(球)站不穩(wěn),沒有腳”。 56歲幼兒說:“球在斜面上滾下來,因為這兒有小山,球是圓的,它就滾了。要是鉤子,如果不是圓的,就不會滾動了?!?幼兒的判斷往往只反映事物的表面聯(lián)系,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經驗的豐富,開始逐漸反映事物的內在、本質聯(lián)系。,【案例分析】 向幼兒講述這樣兩件事:“明明正在看書,聽到媽媽在廚房里喊他,他不知有什么事要他幫忙,趕快向廚房跑去。進門時,由于跑得太快,不小心撞倒了門旁的椅子,上面放的10個杯子全摔碎了?!薄傲硪粋€小孩叫亮亮。有一天,媽媽出去買菜了,沒在家,他趕忙爬上椅子夠柜子上的果醬吃。下來時,一

24、不小心,碰掉了1個杯子,摔碎了?!比缓髥査麄儯骸叭绻闶菋寢?,你批評誰批評得厲害?為什么?”結果發(fā)現(xiàn),年齡小的孩子傾向于嚴厲批評明明,因為他摔了10個杯子,而67歲的兒童中,已有相當一部分認為更應該批評亮亮,因為“他想偷吃東西”,“明明摔了10個杯子,可是他是想快點給媽媽幫忙,不小心碰的,不是想干壞事兒”。如何看待年齡小的幼兒傾向于批評明明的現(xiàn)象?,3判斷根據(jù)客觀化 【案例分析】 有的小孩子認為給書包上皮是因為怕它冷;球從桌子上滾到地上是因為它“不想呆在上面?!比绾慰创⒆拥念愃婆袛?? 幼兒初期常常不能按事物的客觀邏輯進行判斷,而是按照“游戲的邏輯”或“生活的邏輯”來進行。 4判斷論據(jù)明確化

25、【案例分析】 問一幼兒:“你知道為什么要刷牙嗎?”幼兒說:“因為是媽媽說的?!比绾慰创@類現(xiàn)象?,學前兒童已經能進行一些推理,但水平比較低,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抽象概括性差 【案例分析】分析以下案例,歸納幼兒概括能力發(fā)展的特點 1年齡小的幼兒看到紅積木、黃木球、火柴棍漂浮在水上,不會概括出木頭做的東西會浮的結論,而只會說:“紅的”、“小的”東西浮在水上。,2問一幼兒:“一切果實里都有種子,蘿卜里面沒有種子,所以蘿卜(怎么樣?)”,有的兒童立即回答說:“蘿卜是根”,“蘿卜是長在地上的” 學前兒童的推理往往建立在直接感知或經驗所提供的前提上,其結論也往往與直接感知和經驗的事物相聯(lián)系。年齡越小

26、,這一特點越突出。,邏輯性差 學前兒童往往不會推理。對幼兒說:“別哭了,再哭就不帶你找媽媽了”,他會哭得更厲害,因為他不會推出“不哭就帶你去找媽媽”的結論。,學前兒童對事物的理解有以下發(fā)展趨勢: 1從對個別事物的理解,發(fā)展到理解事物的關系 2從主要依靠具體形象來理解事物,發(fā)展到依靠語言說明來理解 【研究結論】 在教幼兒學習文學作品時,有無插圖,效果很不一樣。假定沒有插圖兒童理解水平為1,有插圖后,34.5歲幼兒的理解水平為2.12;4.59.5歲為1.23。,3從對事物作簡單、表面的理解,發(fā)展到理解事物較復雜、較深刻的含義。 【案例分析】 從以下兩個案例中分析幼兒理解事物的特點 1在給小班兒童

27、講完孔融讓梨的故事后,問孩子們:“孔融為什么讓梨?”不少兒童回答:“因為他小,吃不完大的。” 2上課時,小班一個小朋友歪歪斜斜地坐著,老師批評說:“你們看,坐的姿勢多好!”他們一說完,其他小朋友都學著他的樣子坐起來。,4從理解與情感密切聯(lián)系,發(fā)展到較客觀理解。 【案例分析】 有位媽媽給兒子出了道加法題:“爸爸打碎了3個杯子,小寶打碎了2個杯子,一共打碎了幾個杯子?” 孩子聽后哭了,他說他沒有打碎杯子。 從不理解事物的相對關系,發(fā)展到逐漸能理解事物的相對關系。 【典型現(xiàn)象】 孩子看電視時,常常會問:“他是壞人,還是好人?”如果成人說:“他既有壞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孩子會感到難以理解。,(二)

28、記憶策略的形成 1、記憶策略的發(fā)展 15歲沒有策略; 57、9歲不能主動運用策略 10歲以后記憶策略穩(wěn)定發(fā)展 2、幼兒能運用的記憶策略 視覺復述策略 特征定位 復述策略,1、具體形象性的特點: 可塑性 動態(tài)性 有一定的計劃性和預見性 2、幼兒認知發(fā)展的趨向性 3、自我中心現(xiàn)象 4、有一定的計劃性和預見性,二、幼兒期思維的發(fā)展,邏輯思維初步發(fā)展 1、幼兒所提問題類型的變化: 是什么為什么 2、幼兒概括能力的發(fā)展: 實物概念的發(fā)展、類概念的發(fā)展 3、幼兒推理能力的初步發(fā)展 轉導推理、簡單推理,三、幼兒期想象力的發(fā)展,(一)無意想象占優(yōu)勢 (二)再造想象占主導 (三)通過訓練再造想象顯著發(fā)展: 1、

29、新穎性 2、神奇性 3、超越性 4、未來指向性,一、言語發(fā)展對兒童發(fā)展的重要意義 二、幼兒詞匯的發(fā)展 (一)詞匯數(shù)量的增加 3-4歲 :年增加量最大,70% (二)詞類擴展 名詞、動詞 、形容詞 、數(shù)詞、量詞 (三)詞義的深化,第三單元 幼兒期言語的發(fā)展,三、語法結構的發(fā)展: (一)理解句子的策略 (二)句子結構的發(fā)展 不完整句完整句 簡單句復合句 陳述句多種形式句 無修飾句有修飾句,四、口語表達能力的發(fā)展 1、從對話語向獨白語的發(fā)展 2、從情景語向連貫語發(fā)展 獨白語與連貫語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發(fā)展的重要標志. 幼兒期口頭言語發(fā)展的關鍵時期,五、語用技能的發(fā)展,(一)早期溝通的手勢 (二)聽的語用

30、技能 (三)說的語用技能,語言學習的影響因素,后天習得論:經驗的作用 成人學習第二語言要比年幼兒童同樣做困難得多,即使成功,發(fā)音常伴隨著大量錯誤,這在年幼兒童身上卻不會出現(xiàn)。 遺傳決定論證明,在生命早期,存在著一個學習一門或一門以上語言最容易的敏感時期。,父母的作用 兒童獲得的說話方式、習慣用語、發(fā)音、以及周圍人其他的語言特征清楚地證明了學習在語言獲得中的重要作用: 養(yǎng)育者為兒童提供了口頭言語和非口頭言語的正確模型、使用規(guī)則進行信息交流、對話的范式。 父母也是對兒童用言語表現(xiàn)進行鼓勵的強化者。,適合嬰兒的言語 對其孩子說話時所用的語言 - 有時稱作“適嬰言語”。 母親通過調整言語以適應情景的需

31、要。母親傾向于使用更簡單的、更短的、和更多重復的言語。,一、人格的初步形成 氣質、興趣、能力 、性格 二、自我情緒體驗的發(fā)展 三、自我認同的發(fā)展,第四單元 幼兒期的社會性發(fā)展,四、兒童發(fā)展的第一逆反期,(一)第一逆反期的發(fā)展性特點 1、心理需要 2、行為表現(xiàn) (二)父母的教育 正?,F(xiàn)象,2011年心理咨詢師考試發(fā)展心理學習題及答案3,1.依戀是嬰兒最初的社會性情結,正確的說法是( )。 A.依戀是嬰兒情感社會化的標志 B.嬰兒依戀由特殊情感連結階段,經無差別反應階段,而后發(fā)展為有差別反應階段 C.安全型依戀是積極依戀,回避型、反抗型依戀是消極依戀 D.嬰兒在特殊情感連結階段,對母親產生特別的依

32、戀 【答案】ACD。 2.學前兒童推理能力的發(fā)展具體表現(xiàn)在( )。 A.抽象概括性強 B.邏輯性差 C.自覺性差 D.自信心強 【答案】C,3.下列關于動作發(fā)展規(guī)律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從分化動作到整體動作 B.從上步動作到下部動作 C.從小肌肉動作到達肌肉動作 D.從有意動作到無意動作 【答案】D 4.孩子能知道“我”和他人的區(qū)別是( )。 A.產生自我意識的表現(xiàn) B.辨別能力發(fā)展的表現(xiàn) C.思維真正產生的表現(xiàn) D.智力發(fā)展進入新階段的標志 【答案】A,2011年心理咨詢師考試發(fā)展心理學習題及答案3,5.幼兒知道“夏天很熱,最好不要到戶外去”反映了幼兒( )。 A.感覺的概括性 B.

33、知覺的概括性 C.思維的概括性 D.記憶的概括性 【答案】C 6.兒童言語的形成中,出現(xiàn)單詞句階段的年齡段是( )。 A.6個月1歲 B.1歲1.5歲 C.1.5歲2歲 D.2歲3歲 【答案】B,7.幼兒園中班的教學時間( )分鐘。 A.1015 B.2025 C.2530 D.3035 【答案】B 8.在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下,56歲幼兒能集中注意( )。 A.15分鐘 B.5分鐘 C.7分鐘 D.10分鐘 【答案】A,2011年心理咨詢師考試發(fā)展心理學習題及答案3,9.美國心理學家研究認為,在兒童的安慰,幫助和同情等能力形成過程中,起決定作用的是( )。 A.父親 B.同齡人 C.母親 D.教師

34、 【答案】B。 10.學齡初期兒童的識字關鍵是掌握字的( )。 A.字音 B.字形 C.字義 D.字音與字義 【答案】B,11.幼兒的聽覺偏好趨向( )。 A.就人聲和物聲而言,新生兒趨向物聲 B.就母親聲音和陌生人聲音而言,新生兒趨向新鮮的陌生人聲音 C.就聲音音調來講,新生兒趨向低音調 D.新生兒愛聽柔和的聲音 【答案】D。 12.一個3歲左右的幼兒抱著一個娃娃,可能完全不進行想像,只是靜靜地坐著,當老師走過來,說“娃娃要睡覺了,咱們抱娃娃睡覺吧!”或者說“娃娃要出去玩玩了!”這時,幼兒的想像才活躍起來。這是因為( )。 A.幼兒的想像常常根據(jù)外界情境的變化而變化 B.幼兒的想像常常依賴于

35、成人的語言描述 C.實際行動是幼兒期進行想像的必要條件 D.幼兒想像的主題不穩(wěn)定 【答案】B。,2011年心理咨詢師考試發(fā)展心理學習題及答案3,13.寫字活動屬于兒童學識字的( )。 A.第一階段 B.識字階段 C.第三階段 D.接受性言語活動階段 【答案】C。 14.以下幾種情感中,不屬于幼兒基本的高級情感的為( )。 A.理智感 B.道德感 C.責任感 D.美感 【答案】C。,15.幼兒園老師常常把剛入園的哭著要找媽媽的孩子與班內其他孩子暫時隔離開來,這主要是因為( )。 A.老師不喜歡哭鬧的孩子 B.該幼兒不適合上幼兒園 C.幼兒的情緒容易受感染 D.幼兒常常處于激動的情緒狀態(tài) 【答案】

36、C。 16.“老師說我是好孩子”說明幼兒對自己的評價是( )。 A.獨立性的 B.個別方面的 C.多方面的 D.依從性的 【答案】D。,2011年心理咨詢師考試發(fā)展心理學習題及答案3,17.中班幼兒凱凱對夏日的想像是:“小朋友們在水上世界玩,一會兒游泳,一會兒滑梯,一會兒又吃冷飲?!边@屬于以下哪種想像類型?( ) A.情境性想像 B.愿望性想像 C.經驗性想像 D.夸張性想像 【答案】C。 18.女童身體發(fā)展的第二高峰期大約在( )。 A.10-12歲 B.11-13歲 C.12-14歲 D.13-15歲,19.在思維發(fā)展過程中,動作和語言對思維活動的作用變化規(guī)律表現(xiàn)為( )。 A.動作在其中

37、的作用是由小到大,語言也是由小到大 B.動作在其中的作用是由小到大,語言是由大到小 C.動作在其中的作用是由大到小,語言也是由大到小 D.動作在其中的作用是由大到小,語言是由小到大 【答案】D。,2011年心理咨詢師考試發(fā)展心理學習題及答案,13.下列不屬于幼兒心理發(fā)展趨勢的是( )。 A.從簡單到復雜 B.從個體到社會性 C.從具體到抽象 D.從被動到主動 【答案】D 14.游戲娛樂論認為兒童游戲是( ) A.因為人需要活動的傾向,將剩余精力用于游戲活動 B.通過游戲主動控制情境,以調節(jié)情緒、釋放焦慮、補償愿望 C.對未來生活所必須的技能的排演和練習 D.通過游戲獲得愉快,以解除緊張、恢復健

38、康 【答案】D,15.幼兒自我評價能力特點為( ) A.從獨立的評價發(fā)展到依從成人的評價 B.從對內在品質的評價向對外部行為表現(xiàn)的評價轉化 C.從簡單、籠統(tǒng)的評價發(fā)展到較為具體的評價 D.從初步客觀性評價向主觀情緒性評價發(fā)展 【答案】C 16.小學生學習興趣特點有( )。 A.最初對學習的外部活動更感興趣,以后逐步對學習的內容更感興趣 B.最初的學習興趣是不分化的,以后才逐漸對不同學科內容產生不同的興趣 C.游戲因素在低年級兒童的學習興趣上起著一定的作用,中年級以后,這種作用就逐漸降低 D.游戲因素在學習興趣上作用逐漸加強 【答案】ABC,712歲,兒童是被動的信息接受者嗎?“如果你想往我腦子

39、里灌輸什么東西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第一單元 童年期的學習,1、學習是小學兒童的主導活動 2、教學是師生雙向互動的過程 3、小學兒童的學習逐漸逐向以掌握間接經驗為主 4、學會學習是小學生最基本的學習任務 5、學習促進小學兒童心理積極發(fā)展,第二單元 童年期的認知發(fā)展,一、記憶的發(fā)展 1、復誦策略 2、組織策略 3、系統(tǒng)化策略 4、巧妙加工策略,(一)童年期兒童思維的基本特點 1、思維質變: 具體形象思維抽象邏輯思維發(fā)展 2、不能擺脫形象性的邏輯思維: 3、9-10歲是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轉折期,二、童年期思維的發(fā)展,(二)思維形式的發(fā)展特點 1、概括能力 :三個階段的劃分 (1)直觀

40、形象水平:78歲兒童 (2)形象抽象水平:810歲 (3)初步本質抽象水平:,2、思維形式的發(fā)展特點,3、新的思維結構的形成 (1)掌握了守恒:如 A和A是一樣的 (2)思維具有可逆性:5+2=7 7-5=2 (3)補償關系認知 4、邏輯推理規(guī)則的掌握 (1)類別體系化: (2)序列化:,(四)自我中心表現(xiàn)和脫自我中心化,1、4-7歲自我中心 2、8歲自我中心轉折期 3、9歲以后擺脫自我中心,基本原理:空間距離改變,數(shù)目保持不變 向兒童呈現(xiàn)() 向兒童呈現(xiàn)() A A B B 問兒童:兩排珠子一樣多?不一樣多? “B行多(不守恒)” “一樣多(守恒)”,數(shù)目守恒(6-7歲),基本原理:不管橡皮

41、泥形狀改變,它們仍是一樣大 向兒童呈現(xiàn)() 向兒童呈現(xiàn)() A與B一樣大小 B球變了 A B A B 問兒童:兩個球是一樣大,還是不一樣大? “B更大” (不守恒) “一樣大” (守恒),物質守恒(7-8歲),長度守恒(7-8歲),基本原理:不管一根線段或棒在形狀或空間安排上有何變化,長度保持不變 向兒童呈現(xiàn)() 向兒童呈現(xiàn)() A A B B 問兒童:兩根棒一樣長還是不一樣長? “B更長”或“A更長”(不守恒) “一樣長” (守恒),基本原理:不管一個圖形分成幾部分,它們總體的表面積不變 向兒童呈現(xiàn)() 向兒童呈現(xiàn)() A B 問兒童:兩張圖上的表面積是一樣大,還是不一樣大? “B更大” (

42、不守恒) “一樣大” (守恒),面積守恒(8-9歲),重量守恒(9-10歲),基本原理:不管形狀如何改變,客體的重量保持不變 向兒童呈現(xiàn)() 向兒童呈現(xiàn)() A 兩塊疊在一起 B 兩塊分放兩邊 問兒童:兩堆東西是一樣重,還是不一樣重? “A更重” (不守恒) “一樣重” (守恒),基本原理:不管放入水中的東西形狀如何改變,杯中水的體積不變 向兒童呈現(xiàn)() 向兒童呈現(xiàn)() 兩顆球放入杯中,杯中水的數(shù) 將橡皮泥球B改變形狀, 量是一樣的,兒童看到水平面 準備放入水中 上升到一樣的高度。 A B A B 問兒童:若將B放入杯子中,水平面會高出A杯?一樣高?低于A杯? “高一些”或“低一些” (不守恒

43、) “一樣高” (守恒),體積守恒(12-13歲),自我中心三山實驗,皮亞杰關于幼兒思維的研究,“前運算階段”:思維的表象性-相對具體性,不可逆性, 自我中心和刻板性。 三山實驗:思維的自我中心性,不能了解別人的視角和觀點。 守恒實驗:守恒。,一、自我意識的發(fā)展: (一)自我概念:具體抽象 外顯內部,(二)自我評價的特點: 自我評價較比全面 社會支持因素的影響 自我評價與情感密切聯(lián)系 自我評價與學業(yè)、同伴、自信,第三單元 童年期社會性的發(fā)展,(二)自我控制能力,1、自控能力的發(fā)展 45歲是自控發(fā)展的關鍵時期 四種類型: 運動抑制 、情緒抑制 、認知活動抑制 延遲滿足 2、影響自我控制能力的因素

44、,二、道德發(fā)展,(一)道德情感的發(fā)展 (二)道德認知的發(fā)展 (三)道德行為的發(fā)展,皮亞杰道德認知發(fā)展(4-12歲),、一個叫約翰的小男孩在他的房間時, 家里人叫他去吃飯, 他走進餐廳。但在門背后有一把椅子,椅子上有一個放著15個杯子的托盤。約翰并不知道門背后有這些東西。他推門進去,門撞倒了托盤,結果15個杯子都撞碎了。 、從前有一個叫亨利的小男孩。一天,他母親外出了,他想從碗櫥里拿出一些果醬。 他爬到一把椅子上, 并伸手去拿。由于放果醬的地方太高,他的手臂夠不著。在試圖取果醬時,他碰倒了一個杯子,結果杯子倒下來打碎了。 問題:哪個男孩犯了更嚴重的過失?為什么?,皮亞杰道德認知發(fā)展的三個階段,前

45、道德階段45歲很少關注規(guī)則,不能判斷。直接接受行為結果; 他律的道德4、58、9歲有了很強的規(guī)則意識,但判斷是以后果為主,而不是動機(摔碎15個杯子的兒童更淘氣); 自律的道德8、9歲后受自已的主觀價值標準所支配(打破一個杯子的享利更淘氣);,前道德判斷階段 他律階段: 一直持續(xù)到8或10歲,兒童對直接的行為后果進行反應,以痛苦和高興為原則來說明一個道德問題,好的行為能夠帶來令人愉快的后果;而壞的行為有著令人不愉快的后果。相應地,兒童主要根據(jù)外部的權威進行反應,因為權威是主要的強化和懲罰的根源。,自律階段: 大約在11歲左右開始,兒童的道德行為越來越多地被個體自己的原則和理想所支配,道德判斷具

46、有了更少的順從性,而具有了更多的自治性。自律的道德反映了父母與兒童在早期以贊成或以絕對服從權威為特征的、“服從取向”的關系,變成了一種更加合作、更加相互尊重的關系。,柯爾伯格的道德發(fā)展理論(P277),1、前習俗水平 第1階段:服從和懲罰的道德定向階段 第2階段:相對論者的快樂主義定向階段 2、習俗水平 第3階段:“好孩子”定向階段。 第4階段 :維護權威和社會秩序的定向階段 3、后習俗水平 第5階段:社會契約定向階段 第6階段:普遍道德原則的定向階段。,1、親社會行為: 2、攻擊行為: 欺負行為的類型:身體、言語、間接 欺負行為發(fā)展的特點:,(三)道德行為發(fā)展,(一)同伴交往的重要意義 (二

47、)同伴交往的人氣特點 1.受歡迎的兒童 2.不受歡迎的兒童 * 3.受忽視的兒童,三、童年期的同伴交往,四、友誼的發(fā)展,(二)對友誼認識的發(fā)展四個階段 短期游戲伙伴關系 單向幫助關系 雙向幫助關系 親密而又相對持久的共享關系 (三)影響兒童選擇朋友的因素 相互接近、 行為、品質、學習成績和興趣相近 人格相互尊重并敬慕,五、家庭人際關系對兒童心理發(fā)展的影響,(一)親子關系的發(fā)展變化 交往時間:與父母在一起的時候明顯減少 日常問題的類型:情緒、學習、同伴交往 控制力量: (二)童年期親子關系的特點 (三)家長的素質決定親子關系的質量,六、兒童人際交往的發(fā)展變化趨勢,2011年心理咨詢師考試發(fā)展心理

48、學習題及答案4,1.空間知覺不包括( D ) A.形狀知覺 B.深度知覺 C.方位知覺 D.時間知覺 2.兒童心理發(fā)展一般指( )這一年齡階段兒童心理的發(fā)展 A.06歲 B.03歲 C.36歲 D.018歲 【答案】D,3.下列屬于心理發(fā)展的特點的是:( )。 A.方向性 B.順序性 C.階段性 D.社會性 【答案】C 4.根據(jù)弗洛伊德的發(fā)展理論,“戀母情結”出現(xiàn)的階段是( )。 A.口唇期 B.肛門期 C.潛伏期 D.性器期 【答案】D,2011年心理咨詢師考試發(fā)展心理學習題及答案4,5.( )是人格中最原始、最難接近的最基本的成分。 A.自我 B.超我 C.道德倫理 D.本我 【答案】D 6.在兒童心理發(fā)展過程中,起主導作用的是( )。 A.遺傳 B.環(huán)境 C.教育 D.內部矛盾 【答案】C,7.兒童發(fā)展心理學是研究( )的科學。 A.兒童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