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當代文學論文-現(xiàn)代文學中的靈知主義.doc_第1頁
現(xiàn)當代文學論文-現(xiàn)代文學中的靈知主義.doc_第2頁
現(xiàn)當代文學論文-現(xiàn)代文學中的靈知主義.doc_第3頁
現(xiàn)當代文學論文-現(xiàn)代文學中的靈知主義.doc_第4頁
現(xiàn)當代文學論文-現(xiàn)代文學中的靈知主義.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現(xiàn)當代文學論文-現(xiàn)代文學中的靈知主義提要:靈知主義是對人類處境的一種獨特類型的回應,它的思想原則和精神態(tài)度普遍地存在于歷史的各個階段。本文總結(jié)了靈知主義的基本范式,并檢視了靈知主義通過現(xiàn)代精神表現(xiàn)在現(xiàn)代文學中的幾種主要形式。關鍵詞:靈知主義(諾斯替主義),浪漫主義,榮格式的靈知主義,存在主義,科幻小說自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在埃及發(fā)現(xiàn)靈知主義經(jīng)書那戈瑪?shù)谖募詠恚?)靈知主義研究成為西方學術界的一個焦點。學者們不僅把靈知主義看作歷史上的一場精神運動,而且進一步把它視為對人類處境的一種獨特類型的回應,認為它的思想原則與精神態(tài)度普遍地存在于歷史的各個階段,如今,靈知主義的精神原則已經(jīng)體現(xiàn)在現(xiàn)代精神之中。2)本文試圖提出靈知主義的基本范式,檢視靈知主義通過現(xiàn)代精神表現(xiàn)在現(xiàn)代文學中的幾種主要形式,旨在顯明靈知主義對現(xiàn)代文學的影響。3)一、靈知主義的基本范式“靈知主義”(Gnosticism)是一個現(xiàn)代術語,來源于希臘詞gnostikos(即knower,指一個擁有靈知(gnosis),或“密傳知識”的人),用于指稱寓于希臘化晚期大規(guī)?;旌现髁x宗教運動之中的共同精神原則。4)靈知主義普遍地體現(xiàn)在當時的新柏拉圖主義、斐洛主義、猶太教、神秘宗教等哲學與宗教派別之中,它在基督教之中找到了自己的永久的棲身之所,形成了教父學中稱之為基督教異端的靈知派。也有靈知主義者從這些既存的哲學宗教派別中獨立出來,形成自己的派別,最著名的有塞特派、瓦侖廷派、摩尼教、馬克安派等。靈知主義產(chǎn)生于基督教紀元第一世紀的希臘化-東方世界獨特的精神處境:人與社會、人與世界之間的異化的二元論處境。希臘化時期的社會政治宗教的大背景中最根本性的事件是個人主義與宇宙城邦主義的形成,這導致了個人與社會之關系的重大變化,也即部分與整體之間的異化、人與宇宙城邦之間的異化。人們感到自己處于其下的帝國法律是外在的、不可企及的力量的統(tǒng)治;宇宙的律法、宇宙的命運也同樣是外在的、不可企及的力量的統(tǒng)治,國家是它在地上的執(zhí)行者;人們感到自己孤獨地流落在一個異己的、冷漠的世界之中。部分與整體之間關系的這種變化伴隨著內(nèi)向性的加深與新的情緒主義,這一切使得當時的人們對苦難極度敏感:“在那個社會中有對于凈化、安慰、贖罪、治療的真正需要。而這一切無法在別處找到,人們就開始在宗教中尋求”。5)這樣一種生存處境造成了新的、個人對于宗教的興趣,這正好證實了一位生活在那個時代的對于宗教現(xiàn)象的最敏銳的觀察者的一句話:“在那些處于逆境的年代,人們的心靈更為熱切地轉(zhuǎn)向了宗教”。6)再沒有別的歷史時期能比這幾個世紀更具有如此普遍的宗教興趣以及對拯救的熱切而持久的呼求,對拯救的向往成為強烈的內(nèi)在的共同體驗,在極大的范圍里成為潛在的、根本的情緒。7)對二元論處境的強烈體驗以及對拯救的熱切呼求,這就是希臘化晚期人們的基本生存處境。拯救就是要克服二元論的處境,拯救的途徑何在呢?如何才能克服二元論的處境呢?如果設身處地想象他們所面對的恐懼和希望、困難和問題,我們就能真正理解,只有靈知(gnosis)或拯救的知識才是真正有價值的生活方式。無知是安全感的最大障礙,而它只有依靠諾斯的啟示或關于靈魂和肉體的神圣的科學知識才能去除。因此,靈知主義精神在于企圖在各種宗教與哲學中找出關于拯救的共同性的、本質(zhì)性的知識(諾斯),從而回答宗教神秘主義和哲理性宗教中所提出的一切重大問題,如:世界和物質(zhì)的起源、人的來歷和命運(作為個體和作為宇宙秩序的成員)、惡的起源和消滅的問題、靈魂的上升和下降、人從命運和有限中解脫出來、獲得永生的方法等等。8)總之,對于克服二元論處境的拯救性知識的追求就是希臘化晚期的靈知主義時代精神,這種精神是超越種族與教派界限的,是體現(xiàn)在當時的整個浪潮之中的一條新的精神原則。9)正是這種追求克服二元論處境之拯救性知識的靈知主義時代精神造就了希臘化晚期的各種哲學宗教的神話思辨體系。當自我認識到自己深陷在這個世界之中,他就希望自己從這個世界解脫出來。這個時期之神話思辨體系的杰出貢獻就在于把這個維度投射到過去:自我是如何陷落到這個世界之中的?通過回答這個問題,神話思辨體系就把在世界中的異在感、孤獨感客觀化在一個故事的形式之中,這個關于過去的故事就可以照亮現(xiàn)在并啟示未來之解脫的可能性與意義。當這個故事得到講敘的時候,它就實現(xiàn)了它所預示的事件,它是一個召喚,要喚醒陷落昏睡在世界中的人,讓他們清醒過來,引導他們走向彼岸。因此神話與思辨體系的講敘本身就是它自己的故事之中的一個轉(zhuǎn)折點。約納斯(Jonas)在眾多旨在解釋并克服二元處境的神話思辨體系之中總結(jié)出了七個相繼過渡的先驗圖式:這個世界與神之間的距離(距離的先驗圖式);這個封閉的世界(洞穴先驗圖式);人被囚禁在這個世界中(下界或此世的先驗圖式);迷路的體驗(迷宮的先驗圖式);自我不屬于這個世界(否定或孤獨的圖式);神是絕對地高于這個世界(上界、外面、或彼岸的先驗圖式);此外還有指向性的運動包含在所有這些圖式之中,把這些圖式構(gòu)成一個整體:墮落、失去本源,以及所有這些的相反運動(向上與向下運動的先驗圖式)。10)這里所列的七個先驗圖式構(gòu)成了一個體系,構(gòu)成了約納斯稱之為的“根基性的靈知神話”:人是被扔入到一個極端敵意的環(huán)境之中的,這個敵意的環(huán)境就是這個世界,是受邪惡的暴君或阿其翁的主宰。那些敵意的神靈竭力阻撓靈知主義者為了回歸真正的家園而做出的一切努力,他們的真正家園在眾阿其翁不可迄及的天上。任何講敘這個根基性神話的嘗試都必然會超乎這個根基而形成靈知神話思辨體系的一個實際的版本,這個根基性的神話起到了由先驗圖式向靈知神話版本過渡的作用,在這個根基性神話的基礎上產(chǎn)生了眾多不同的思辨體系。那些被稱為靈知派的神話思辨體系的根本之處就是這個根基性神話,這個根基性神話背后就是那個時代的極端二元論情緒以及克服這種二元論情緒的沖動。如果深入到靈知主義的教義神話體系的背后,從二元論情緒及其克服二元論的沖動來界定靈知主義,那么顯然我們可以把靈知主義理解為對人類處境的一種特定類型的回應。由于希臘化羅馬世界的晚期在許多方面與現(xiàn)代處境有相似之處,因此靈知主義這種特定的回應方式也會在各種思想和運動之中得到復興,并在相關的文學之中得到表達。二、浪漫主義浪漫主義乃是現(xiàn)代世界對于隨著工業(yè)革命而來的異化處境的最早的靈知式的回應。與啟蒙運動把靈知主義視為推翻基督教傳統(tǒng)的有力武器相反,浪漫主義是對啟蒙運動的反動,它所要超脫的恰恰是啟蒙運動所奠立的理性主義世界。在英國詩人、藝術家布萊克(WilliamBlake)那里,理性本身被視為專制者和人類想象力的敵人。布萊克在他的彌爾頓(Milton)一詩中點出了這些敵人的名字:這牛頓的幽靈這伏爾泰和盧梭:這休謨和吉本人里面的理性力量這是一個虛幻的肉體:包裹著我不朽的靈的外殼;這是必須永遠加以拋棄和消滅的自我我達到了忘我和輝煌的靈感依賴對救主的信仰拋棄理性的論證依賴靈感拋棄記憶的爛布從阿爾比恩11)的土地上趕走培根、洛克和牛頓脫去她污穢的外胞,披上想象的衣裳。這是二元論語言的新運用。對布萊克而言,拯救就是對自己的幻想場面的自由表達。就在他去世的幾個月前,他寫信給他的朋友說,他“離死亡之門已經(jīng)很近了但是靈和生命并沒有接近死亡,真正的人、想象力并沒有死亡,它們永遠活著。當愚笨的肉體逐漸消亡,我在這方面卻變得越來越強大。”在布萊克的一生中,他以具有濃厚的靈知主義特征的詩性神話來表達這一意象。在他的這些詩篇中,他稱邪惡的德穆革為烏里神(Urizen),他賦予這個角色的含義很豐富,它不僅僅是指物質(zhì)世界的創(chuàng)造者耶和華,它還是“光明王子”、撒旦和“覺悟”。對布萊克而言,烏里神是邪惡的,因為他的創(chuàng)造是有限的,他的最主要的象征是“金色的羅盤”。在烏里神的著名詩篇古老的日子(TheAncientofDays)中,烏里神伸出永恒,帶著他的羅盤深入到黑暗的空虛之中,去度量、劃分、禁錮。四個挪亞(TheFourZoas)與靈知派文獻很相仿,布來克在其中回應和模仿了創(chuàng)世記和柏拉圖的蒂邁毆篇:一開始這位建筑師預言了他的計劃令人驚嘆的腳手架伸展開來,樹立在無限之中四角形的建筑在天空中筆直地升起這是一座輝煌的金色建筑,有許多的窗,許多的門還有許多的房間與廣袤的未知相通四方的窗戶使建筑成立方形穩(wěn)固不動,在它的圍墻和天花板之中天空被封閉,許多精靈在日夜為自己的受縛而哀嘆接著他開始播種系在腰間的種子他的腰帶和圍裙里裝滿了不朽的靈魂這些靈魂嚎叫著、呼嘯著飛離了烏里神那強有力的手布萊克是從何處看到或聽說靈知派的,我們不太清楚,但是他的某些觀點確實是在有意識地回應靈知派。他與靈知派一樣,把神與自然加以區(qū)分,然后把宇宙自然的創(chuàng)造者視為邪惡的神。布露姆(HaroldBloom)是浪漫派傳統(tǒng)的當代解釋者,他拿布萊克的泰戈(Tyger)與梅爾維爾(HermanMelville)的墨比狄克(MobyDick)相對照。他們都不愿意頌揚自然,“自然就是死亡”。梅爾維爾寫道:“自然打扮得象個娼妓,是神的難看的桂冠?!睂Π⒐ˋhab)而言,物質(zhì)宇宙“只是一個面具”,在化妝品的背后躺著的是死亡,它就象是白色的裹尸布,象患了白化病的鯨魚。阿哈伯說“我的怨恨深不可測,我要把我的恨發(fā)泄在這白鯨的主人身上?!边@種憤恨之情可以與古代的一個靈知主義的鵝費特派(現(xiàn)代學者也稱之為塞特派)相比,那戈瑪?shù)谖募杏袔灼撬麄兊淖髌?。在這本書的最后幾頁,阿哈伯對造物主的控訴令人想起亞大巴多(Ialdabaoth)12)對他自己的母親的無知。你不知道你是如何來,于是你稱自己不是受生:當然你就不知道你自己的開端,于是才稱自己沒有開端。我知道我自己的來處和開端,而你,萬能者,卻不知道自己的來源。超乎你、你有限的靈之外,有無可限量之物存在,相對于他而言,你的永恒只是時間,你的創(chuàng)造力只是機械。在布萊克和梅爾維爾所寫的這些段落中,物質(zhì)世界是一個障礙物。浪漫派的作家對這個障礙物感到不適,乃至明顯的敵意。拯救存在于布露姆所說的“后啟蒙運動對神和至高者的強烈的渴望”,存在于科樂里奇(Coleridge)所說的“精神力量對死亡的克服?!睂W者們在波德萊爾(CharlesBaudelaire,1821-1867)、蘭波(JeanNicolasRimbaud,1854-1891)、早期福樓拜(GustaveFlaubert,1821-1880)、法國的象征主義者、德國的理想主義者、美國的超驗論者,卡萊爾(Kalyle)等作家的作品之中發(fā)現(xiàn)了“靈知主義”的范例。布露姆寫道:“我們可以說有一種靈知主義的形式在浪漫派傳統(tǒng)中流行?!彼e的最主要的例子是葉芝(W.B.Yeats)的靈知主義傾向。葉芝的抒情詩內(nèi)化了二元論,生動地表現(xiàn)了自我的各個方面之間的沖突。布露姆認為,在諸如自我與靈魂的對話這一類詩中,其中的兩個對話者“相當于靈知主義者所說的屬靈者和屬魂者這兩類人。在葉芝的詩篇中,靈知派的異鄉(xiāng)的或超俗的真神為想象所替代:如果想象棄絕了地球思維在游蕩到這、到那、到各個地方從生死之罪惡中得到解放。這種內(nèi)化了的對抗在向著拜占庭航行(SailingtoByzantium)中得到了更為大膽的表達:耗盡了我的心思;因欲望而成病執(zhí)著于垂死的肉體它不知道它是什么,卻把我陷在虛假的永恒之中。一旦擺脫了自然,我將永遠不再以自然物的形體出現(xiàn)。葉芝的一首奇怪而有名的詩第二次來臨(TheSecondComing)把這種對抗歷史化,并展望了世界精神的到來,暗示一個新的、后基督教時代的來臨。確乎一些啟示已近在眼前確乎第二次來臨已近在眼前這第二次來臨?。‰y以語言表達當巨大的意象出自于SpritusMundi令我目炫但我現(xiàn)在知道這兩千年冷冰冰的睡眠搖籃的擺動中做著無盡的惡夢,那粗暴的野獸,他蘇醒的時間終于來到,低首走向伯利恒去再次出生?這個在小睡之中的粗暴的野獸讓人想起“冷冰冰躺著睡覺的烏里神”。葉芝曾經(jīng)編輯出版過布萊克的詩篇;他記錄了他的妻子在神靈附體的出神狀態(tài)時所說的話語,并以一個幻象(AVision)為題加以發(fā)表。葉芝曾經(jīng)是一個名叫金色曙光(GoldenDawn)的赫爾墨斯修道會(HermeticOrder)的成員,這個修道會熱心傳播秘傳宗教的文獻,包括靈知文獻,他在該會中的同道米德(G.B.S.Mead)一生致力于收集世紀之交所能獲致的靈知主義資料,并把它們翻譯成英文加以出版。米德出版的諸如忘卻的信仰殘篇(FragmentsofaFaithForgotten)之類的書在非學者的讀者群中激起了對靈知主義的極大興趣。葉芝詩歌之中的靈知主義色彩與他在這個神秘團體中的經(jīng)歷和體驗不無關系。三、榮格心理學式的靈知主義心理學家榮格(C.G.Jung)經(jīng)常在他的作品中提到靈知主義者,他托名巴西里德(Basilides)13)寫過一個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