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醫(yī)學角度淺探老年期癡呆_第1頁
從中醫(yī)學角度淺探老年期癡呆_第2頁
從中醫(yī)學角度淺探老年期癡呆_第3頁
從中醫(yī)學角度淺探老年期癡呆_第4頁
從中醫(yī)學角度淺探老年期癡呆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從中醫(yī)學角度淺探老年期癡呆老年期癡呆是發(fā)生于60歲以上人群,由多種神 經系統(tǒng)變性或缺血過程而引起,表現(xiàn)為多種大腦高級功能紊亂的一種獲得性、持續(xù)性的智能障礙綜合征。根據(jù)病因的不同主要為阿爾茨海默型老年癡呆(AD)、血管性癡呆(VD)、混合性癡呆(MD)3種類型。隨著人口老齡化的進展,老年期癡呆的發(fā)病率也越來越高,65歲以上的發(fā)病率可達4%8%,嚴重影響著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質量,甚至威脅其生命。本文試從中醫(yī)學角度淺探老年期癡呆,望能夠為其中醫(yī)治療提供些微依據(jù)。1 病 名中醫(yī)學中并未對癡呆加以年齡細分,無論老幼總以癡呆而論。1997年國家標準中醫(yī)臨床診斷術語將其定名為癡呆;,乃因痰濁瘀血阻痹腦神、大病

2、損傷元神、年老精血虧虛及先天因素所致,以呆傻愚笨為主要表現(xiàn)的腦神經疾病。除卻年齡條件,現(xiàn)代所論老年期癡呆與中醫(yī)學中的癡呆;亦不完全等同,中醫(yī)學所述癡呆;只是老年期癡呆;中認知功能缺損這一核心癥狀的總括,其他如記憶障礙、思維情感障礙、人格改變、行動障礙等癥則散見于古代典籍中健忘;郁證;癲狂;等病范疇。筆者認為,老年期癡呆癥狀較為繁多,對其治療當以證;為核心,以病機指導治療為主,疾病的歸納總結為參考,不宜拘泥于病名歸屬。2 病因病機2.1從臟腑論中醫(yī)學對生命活動的認知是建立在以五臟為中心的五個生理病理系統(tǒng)之上,任何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都與臟腑有著密切的關系。而老年人由于其所處的特殊生理區(qū)間,發(fā)病比較復雜

3、,常與多臟腑相關。(1)腎。從腎論老年期癡呆是較為傳統(tǒng)且公認的一種理論。精氣化神,精藏五臟,以腎為主。精生髓,髓聚于腦,腎精充則髓旺,則腦充神明。唐容川在中西匯通醫(yī)經精義中亦云:事務之所以不忘,賴此記性,記在何處,則在腎經,益腎生精,化為髓而藏腦中。;人老腎中精氣虧虛,髓少竅空,神機失用,癡呆隨之而發(fā)。另外,腎主水;,水液代謝需賴腎之氣化,年高腎氣虧虛,氣化失司,津液不能布散而生痰濁;或腎之陰精虧虛,虛火灼津為痰;腎陽不足,無力推動氣血運行而致瘀。痰瘀互結、上蒙清竅亦為老年期癡呆重要病因。(2)心。素問·靈蘭秘典論云: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心藏神,主血脈。其所藏之神,既包

4、括主宰生命活動的廣義之神,又包括精神、意識、思維、情志等狹義之神。此狹義之神自與癡呆有著不可割裂的關系。而人體各臟腑、形體、官竅均有賴心所主血脈之濡養(yǎng),其生命活動亦需心所主廣義之神之調節(jié)。血不養(yǎng)心、痰蒙心竅、痰火擾神,神明失主,呆證遂生。另外,心腎不交亦是老年期癡呆重要發(fā)病因素之一。陳士鐸云:人之聰明,非生于心腎,而生于心腎之交也。夫心腎交則智慧生,心腎離則智慧失。;清代醫(yī)家汪昂則在醫(yī)方集解中闡明:腎精不足則志氣衰,不能上通于心,故迷惑善忘也。;(3)脾。思出于心,而脾應之;。再者,脾胃為后天之本;,其所化生的水谷精微及精氣是神所依仗的物質基礎。老年人脾胃功能衰退,臟腑形體失于濡養(yǎng),精、氣、血

5、化生不足,神失所依、化生乏源則可發(fā)為癡呆。此外,脾主運化水液,年高臟腑功能衰退,脾運失司,可致水濕內停,聚而為痰。痰濁所留踞之處,則影響其臟腑官竅功能而發(fā)病,如痰蒙心竅、上犯腦髓俱可致呆。(4)肝。肝主疏泄,調暢全身氣機。若肝失疏泄,肝氣郁結,一易化火擾神,二易氣滯血凝、痹阻腦絡,皆可發(fā)為癡呆。肝火盛者,情志不遂,動輒易怒;氣血凝滯腦氣,與臟腑氣不接,如同做夢一樣(;醫(yī)林改錯·癲狂夢醒湯)。另外,肝主藏血,血是神志活動的物質基礎,肝血不足,腦竅失榮,必然思維、情感、語言、意識功能減退。年四十則陰氣自半;,肝腎陰虧,水不涵木,風陽上擾清竅亦可致呆。(5)肺。肺主氣,氣為神之母,氣充

6、則神明,氣衰則神衰,肺所主一身之氣的生成關系著神的盛衰,故年老肺氣虛衰或肺為邪所傷者神亦失持。如靈樞·天年所云:八十歲,肺氣衰,魄離,故言善誤。;肺主一身之氣的運行,體現(xiàn)于對全身氣機的調節(jié),氣機不暢,可致氣郁、血瘀、痰濁等,皆為癡呆病因。另有濁毒致呆說,認為年高腸腑功能減退,糟粕久留腸腑而生濁毒,上擾清竅致呆。而肺與大腸相表里,肺失宣降、肺氣虛大腸傳導無力、肺陰虛腸道失于濡潤,均可致腸腑傳導失司,糟粕留滯。2.2從病理產物論痰濁、瘀血是臟腑功能失調的病理產物,亦可成為老年期癡呆的致病因素,導致或加劇老年期癡呆的進程。參與水液代謝諸臟腑功能衰退,情志不遂、肝失疏泄,飲食不節(jié)、脾運失

7、健等等,俱可致痰瘀。痰瘀蒙閉清竅、氣血精微不能上榮于腦,清竅失靈,則生癡呆。陳士鐸辨證錄·呆病門云:痰積于胸中,盤踞于心外,使神明不清,而成呆病矣。;進而又在石室秘錄中指出:痰氣最盛,呆氣最深;。關于瘀血,傷寒論有云: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必有久瘀血;,首次明確將瘀血與健忘等神志異常聯(lián)系到一起。孫思邈亦云:下焦虛寒損,腑中瘀血,令人善忘。;唐容川血證論云:又凡心有瘀血,亦令健忘,血在上則濁蔽而不明矣。凡失血家猝得健忘者,每有瘀血。;類證治裁亦云:若血瘀于內,而善忘如狂。;隨著現(xiàn)代人飲食結構、活動量等的變化,痰瘀致呆所占比例逐漸上升?;鸩荒車栏袼闶遣±懋a物,但亦可由臟腑功

8、能失調而內生。如陰虛火旺,痰郁、氣郁化火,火擾心神;內毒瘀積、熱傷腦絡,均可致癡呆,癥以癲狂、躁擾不寧為主,老年期癡呆亦可見到。2.3從氣機論由于老年期癡呆的發(fā)病涉及多個臟腑及多種病理產物,常非單一臟腑功能失常引起,所以有人從氣化角度闡述老年期癡呆的病因病機。如:韓景獻認為老年期癡呆是由于正常衰老導致三焦氣化失常,進而導致多臟腑功能失常或產生多種病理產物所致。2.4從七情論另外還可從情志角度討論老年期癡呆的病因病機。老年期癡呆有急躁易怒、焦慮、多疑、淡漠、易悲等情志癥狀,亦可歸屬于情志病范疇。老年人形氣雖衰,心亦自壯,但不能隨時人事逐其所欲;,易情志不遂,七情內傷致病特點之一即為多發(fā)為情志病癥

9、。另外,七情太過或不及,可傷及相應臟腑,引起臟腑功能失調,最終引起神;的失常,而發(fā)為癡呆。2.5從虛實陰陽論虛實陰陽是對疾病辨證總的概括,亦可用來總結老年期癡呆的病因病機規(guī)律。歸納以上各角度病因病機闡述,老年期癡呆有虛亦有實,但總以本虛為主,邪實為標。于本虛中,有陰虛亦有陽虛,當隨證辨之。3 防治方法3.1預防上工治未病;,對疾病的預防和人及社會的意義遠勝于對疾病的治療。筆者認為對老年期癡呆的預防主要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1)飲食。飲食有補亦要有節(jié)。老年人臟腑功能衰退、氣血不足,可于飲食中適當加入補養(yǎng)臟腑氣血陰陽之食物,但需注意飲食節(jié)制,勿過食肥甘厚膩之食,以免助生痰濕、痰火,勿過食下氣辛散之

10、食,以免傷及臟腑氣血。(2)運動。黃帝內經·宣明五氣篇指出久臥傷氣;,適度運動可使氣充神明,臟腑功能減退延緩,但運動亦需適度,否則久立傷骨,久行傷筋;則勢得其反。(3)情志。步入老齡需調暢自身情志,正確面對老年期身體機能衰退現(xiàn)實,寄情身外,勿使七情太過。子女及社會亦需對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多加關注。3.2治療明確病因病機即可相應辨證施治,針對以上病因病機,目前對老年期癡呆的治療,亦可概括為虛實兩個方面,從臟腑、氣血、氣機、病理產物等分論之。3.2.1虛以補為主以補為主,主要為補五臟、補氣血。補腎填精益髓:補腎填精益髓是老年期癡呆治療中的基礎大法,清代陳士鐸有云:不去填腎中之精,則血雖

11、驟生,而乃長涸,但能救一時之善忘,而不能冀長年之不忘也;。早在神農本草經所載的健腦益智藥物中,補腎藥就占第一位,其后如孔圣枕中丹、育神丸、圣惠益智丸等,俱以補腎健腦為法。現(xiàn)代亦多補腎健腦治療老年癡呆獲效報道。其現(xiàn)代生物學基礎是促進神經元細胞的能量代謝和利用,激活內源性神經營養(yǎng)因子,抑制神經毒素的生成,從而減少神經元的死亡,促進神經元的存活與再生。對于心腎不交之癡呆,補腎同時亦需調心,源于韓氏醫(yī)通之心腎不交名方交泰丸,即常用于治療健忘、驚悸、怔忡等癥?,F(xiàn)代郭振球則分別以補腎陰為主,稍佐陽藥,補心氣血為主,酌加滋腎陰之品治療心腎不交型癡呆。補益心脾氣血:濟生方中有云:蓋脾主意與思,心亦主思,思慮過

12、度,意舍不精,神官不職,使人健忘。治之之法,當理心脾,使神意清寧,思則得之矣。歸脾湯治思慮過度,勞傷心脾,健忘怔忡。;明確指出治療心脾兩虛之健忘當以調理補益心脾為法。醫(yī)學傳心錄亦云:健忘之病,因憂思過度,損傷心包,以致神舍不清,故令人轉眼遺忘,宜歸脾湯、八物定志丸。;醫(yī)學入門中怔忡久則健忘,皆心脾血少,神虧清氣不足,證屬濁氣上攻,引神歸舍丹主之;亦有所稟,陰魂不瞳,善忘者,當大補氣血及定志丸;如老年神衰者,加減固本丸;也提出了對于癡呆補益心脾氣血的治療方法。3.2.2實以通為主以通為主,主要為化痰祛瘀、疏肝理氣、瀉火解毒、通腑降濁?;奠铕隼須猓簩τ谔叼鲩]阻、清竅失靈的癡呆,治當化痰袪瘀醒神。

13、明代方隅認為:若癡若愚,健忘而不知事體者,宜以開導其痰,用之芩連二陳湯。;清代陳士鐸則明確指出治呆無奇法,治痰即治呆;,并認為呆病之成,起于肝氣之郁,終于胃氣之衰,治當開郁理氣、健胃逐痰,方用洗心湯、轉呆丹等,于祛痰時不忘疏肝理氣、顧護胃氣。關于瘀血致呆,血證論闡明其病機為血在上則濁蔽而不明;,并舉方血府逐瘀湯加郁金、菖蒲,或朱砂安神丸加桃仁、郁金、遠志;,以活血祛瘀、開竅醒神為法。瀉火解毒泄?jié)幔簩τ谛母位鹜屠夏臧V呆,陳國華等認為黃連解毒湯可有效改善患者智力和生活能力,其機制可能與抗自由基有關。另有研究表明,黃連解毒湯在治療癡呆方面,有抗腦缺血、腦缺氧、抗氧化、促智等作用。而對于腑氣不通、濁

14、毒上擾清竅所致癡呆,則可以通腑降濁法治之。如田金洲等通過臨床實驗研究證明,復方大黃制劑對改善老年人記憶功能有一定療效。4 結 語中醫(yī)學對老年期癡呆的認識散見于癡呆;健忘;郁證;癲狂;等多種疾病,其病因病機可從臟腑、病理產物、氣機、情志等多角度歸納闡述,總屬本虛標實,以臟腑、氣血虛衰為本,痰、瘀、火、郁為標。其各角度之間密切聯(lián)系、互為因果,無論從何處入手,其本質是一致的,臨癥施治,當針對具體病患分清標本虛實孰輕孰重,何者為主,謹遵素問·至真要大論謹守病機,各司其屬,有者求之,無者求之,盛者責之,虛者責之,必先五勝,疏其血氣,令其調達,而致和平;的原則,融會貫通、辨證治之,參考方證,

15、但切勿需拘泥于方證。望能夠更好的利用中醫(yī)學自身優(yōu)勢,為老年期癡呆的理論與臨床認識添磚加瓦,為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質量貢獻綿薄之力。參考文獻 1 王贊舜.老年人便秘和大便失禁 J .國外醫(yī)學·消化分冊,1995 ( 4 ):216. 2 田金洲,杜懷棠,楊惠民,等.復方大黃制劑改善老年人記憶功能的臨床研究 J .中醫(yī)雜志,1995,36 ( 9 ):545-547. 3 韓景獻.三焦氣化失常-衰老;相關論 J .中醫(yī)雜志,2008,49 ( 3 ):200-202. 4 李林,魏海峰,張?zhí)m,等.中醫(yī)腎生髓,腦為髓海;現(xiàn)代生物學基礎探討 J .中國中藥雜志,2006,31 ( 17 ):1397-1400,1417. 5 郭振球.老年癡呆證治學研究 J .中醫(yī)藥研究,1997 ( 1 ):16. 6 陳國華,單萍,邱昕.黃連解毒湯治療老年性癡呆(心肝火旺型)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