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章 緒論填空題:1、分離技術的特性表現(xiàn)為其( 重要性 )、( 復雜性 )和(多樣性 )。2、分離過程是(混合過程)的逆過程,因此需加入(分離劑)來達到分離 目的。3 、分離過程分為(機械分離)和( 傳質(zhì)分離 )兩大類4、分離劑可以是( 能量 )或( 物質(zhì) ),有時也可兩種同時應用。5、若分離過程使組分 i 及 j 之間并沒有被分離,則( asij = 1)。6 、可利用分離因子與 1 的偏離程度,確定不同分離過程分離的( 難易程 度 )。7、平衡分離的分離基礎是利用兩相平衡 (組成不相等) 的原理,常采用( 平 衡級 )作為處理手段,并把其它影響歸納于( 級效率 )中。8 、傳質(zhì)分離過程分
2、為(平衡分離)和(速率分離 )兩類。9、速率分離的機理是利用溶液中不同組分在某種(推動力 )作用下經(jīng)過某種介質(zhì)時的(傳質(zhì)速率 )差異而實現(xiàn)分離。10、分離過程是將一混合物轉(zhuǎn)變?yōu)榻M成( 互不相等 )的兩種或幾種產(chǎn)品 的哪些操作。11、工業(yè)上常用(分離因子)表示特定物系的分離程度,汽液相物系的最大分離程度又稱為(固有分離因子 )。12、速率分離的機理是利用傳質(zhì)速率差異,其傳質(zhì)速率的形式為(透過率 )、(遷移率 )和( 遷移速率 )。13 、綠色分離工程是指分離過程( 綠色化的工程 )實現(xiàn)。14、常用于分離過程的開發(fā)方法有( 逐級經(jīng)驗放大法 )、(數(shù)學模型法 )選擇題:1、分離過程是一個( A )a
3、. 熵減少的過程; b. 熵增加的過程 ; c. 熵不變化的過程; d. 自發(fā)過 程2、組分 i 、 j 之間不能分離的條件是 (C ) a.分離因子大于1; b.分離因子小于1; c.分離因子等于13、平衡分離的分離基礎是利用兩相平衡時(A )實現(xiàn)分離。a.組成不等;b.速率不等;c.溫度不等4、當分離因子(C )表示組分i及j之間能實現(xiàn)一定程度的分離。a. a ij = 1 b. a sj = 1 c.a j 15、下述操作中,不屬于平衡傳質(zhì)分離過程的是( C)a.結晶;b.吸收;c.加熱;d.浸取。6、 下列分離過程中屬機械分離過程的是(D):a.蒸餾;b.吸收;c.膜分離;d.離心分離
4、。7、當分離過程規(guī)模比較大,且可以利用熱能時,通常在以下條件選擇精 餾法(B):a. 相對揮發(fā)度1.05 ; b.相對揮發(fā)度1.05 ; c.相對揮發(fā)度1.5 ; d.相對揮發(fā)度1.5。&以下分離方法中技術成熟度和應用成熟度最高的是( C):a.超臨界萃?。籦.吸收;c.精餾;d.結晶。9、工業(yè)上為提高分離或反應效果,常把不同的過程進行組合,以下不屬 于反應過程與分離過程的耦合的是(C):a.化學吸收;b.在精餾塔里進行的由甲醇和醋酸制備醋酸甲酯的過 程;c.分離沸點相近的混合物的萃取結晶過程;d.催化精餾過程。第二章多組分分離基礎填空題:1、分離過程涉及的變量數(shù)減去描述該過程的方程數(shù)即為該過
5、程的(設計變量數(shù))。2、 設計變量是指在計算前,必須由設計者(制定)的變量。3、一個含有4個組分的相平衡物流獨立變量數(shù)有(6)個。4、 一個裝置的設計變量的確定是將裝置分解為若干進行(簡單過程 的單元),由(單元的設計變量數(shù) )計算出裝置的設計變量數(shù)。5、 常用的汽液相平衡關系為p ?V yj = p ?L xi6、相對揮發(fā)度的定義為兩組分的(氣液組成)之比,它又稱為(分配 系數(shù) )。7、活度系數(shù)方程中A可用來判別實際溶液與理想溶液的(偏離程度8用于泡點計算的調(diào)整公式為( K gM(-9、一定壓力下加熱液體混合物,當液體混合物開始汽化產(chǎn)生第一個汽泡 時的溫度叫(泡點溫度)。10、一定溫度下壓縮
6、氣體混合物,當開始冷凝產(chǎn)生第一個液滴時的壓力叫(露點壓力)。11、計算泡點溫度時,若,溫度應調(diào)( 低再試差計算 )。12、平衡常數(shù)與組成有關的露點計算,需迭代露點溫度或壓力外,還需對 (活度系數(shù))進行試差。13、 在分離流程中常遇到的部分汽化和冷凝過程屬(等溫閃蒸 )。14、 單級分離是指兩相經(jīng)(一次緊密接觸達到平衡)后隨即引離的過 程。15、 等溫閃蒸計算目標函數(shù)對收斂速度和穩(wěn)定性有很大影響,采用Newton-Raphson法時,較好的目標函數(shù)為(F(v) = E( yi-Xi) =0 )16、若組成為zi的物系,刀Kizi v 1時其相態(tài)為( 過冷液體 )。17、在進行閃蒸計算時,需判斷混
7、合物在指定溫度和壓力下是否處于(兩相區(qū))。18、 閃蒸按體系與環(huán)境有無熱量交換分為(等溫閃蒸)和(絕熱閃蒸)兩類。19、 絕熱閃蒸與等溫閃蒸計算不同點是需要考慮(焓平衡)。選擇題:1、約束變量關系數(shù)就是(d )a.過程所涉及的變量的數(shù)目;b.固定設計變量的數(shù)目;c.獨立變量數(shù)與設計變量數(shù)的和;d.變量之間可以建立的方程數(shù)和給定的條件。2、每一單股進料均有(c )個設計變量a. c ; b. c +1 ; c. c +2 ; d. c +33、一般吸收過程,可調(diào)設計變量數(shù)為(c ):a. 5 個;b.4 個;c. 1 個;d. 2 個4、絕熱操作的簡單平衡級設計變量數(shù)為(d):a. 2c +3
8、個;b. 2 c +4 個;c. c +5 個;d. 2 c +5 個。5、 多組分精餾裝置的可調(diào)設計變量數(shù)與進料中組分數(shù)的關系為(c):a.隨進料中組分數(shù)的增加而增加;b.隨進料中組分數(shù)的增加而減少;c.與進料中組分數(shù)無關;d.以上三種關系都不成立。6、 平衡常數(shù)計算式 Kj二p0/p在(a )條件下成立。a.氣相是理想氣體,液相是理想溶液;b.氣相是理想氣體,液相是非 理想溶液;c.氣相是理想溶液,液相是理想溶液;d.氣相是理想溶液,液相是非理想溶液7、汽液相平衡K值越大,說明該組分越(a)a.易揮發(fā);b.難揮發(fā);c.沸點高;d.蒸汽壓小8當汽相為理想氣體混合物,液相為非理想溶液時,其汽液
9、相平衡關系為(c )0. V. 00a. py廠 Pi xp.j py 二 j p xc.py = i Pi0 x d.P ?y廠 p?x9、 關于溶液的蒸氣壓大小說法正確的是(a):a.只與溫度有關;b.不僅與溫度有關,還與各組分的濃度有關;c.不僅與溫度和各組分的濃度有關,還與溶液的數(shù)量有關;d.與上述因素均無關10、當把一個氣體溶液冷凝時,開始產(chǎn)生液滴的點叫作( a)a. 露點;b.臨界點;c.泡點;d.熔點11、 計算溶液泡點時,若為NX -10,則說明(c)i 1a.溫度偏低;b.正好泡點;c.溫度偏高;d.正好露點12、在一定溫度和壓力下,由物料組成計算出的V KjXj 一 1 0
10、,i =1且V Zi / Ki -0,該進料狀態(tài)為(b )i 二a.過冷液體;b.過熱氣體;c.汽液混合物;d.飽和液體13、進行等溫閃蒸時,對滿足(c )條件時系統(tǒng)處于兩相區(qū)a. TbT; c. T dTTB; d. T b=T14、系統(tǒng)溫度小于泡點時,體系處于(b)a.飽和液相;b.過冷液體;c.飽和汽相;d.汽液兩相15、 閃蒸是單級蒸餾過程,所能達到的分離程度(b)a.很高;b.較低;c.只是冷凝過程,無分離作用;d.只是氣化過程, 無分離作用16、下列哪一個過程不是閃蒸過程(d )a.部分汽化;b.部分冷凝;c.等焓節(jié)流;d.純組分的蒸發(fā)17、等焓節(jié)流之后(c )a.溫度提高;b.壓
11、力提高;c.壓力降低,溫度也降低;d.有氣化現(xiàn) 象發(fā)生,壓力提高18、下列分離過程可看為等焓過程的是(d)a.精餾;b.吸收;c.等溫閃蒸;d.絕熱閃蒸。第三章精餾填空題:1、多組分精餾根據(jù)指定設計變量不同可分為 (設計)型計算和(操作)型計算。2、在塔頂和塔釜同時出現(xiàn)的組分為( 分配組分 )。3、 非清晰分割法假設各組分在塔內(nèi)的分布與在(全回流)時分布一致。4、精餾塔計算中每個級由于(組成)改變而引起的溫度變化,可用(泡 露點方程)確定。5、 萃取精餾塔在萃取劑加入口以上需設(萃取劑回收段 )。&采用液相進料的萃取精餾時,要使萃取劑的濃度在全塔內(nèi)為一恒定值, 所以在(進料時補加一定量的萃取劑
12、)。稀釋)作7、當原溶液為非理想型較強的物系,則加入萃取劑主要起(8、要提高萃取劑的選擇性,可( 增大)萃取劑的濃度。9、最低恒沸物,壓力降低使恒沸組成中汽化潛熱(小 )的組分增加。10、 在一定溫度和組成下,A,B混合液形成最低沸點恒沸物的條件為(p pA pB)。11、 不加恒沸劑可完成恒沸物分離的方法有(變壓蒸餾)和(非均相恒 沸物的精餾)兩種。12、 由耳波和馬多克思關聯(lián)圖求理論級數(shù)時要求進料狀態(tài)必須是(泡點進 料)。13、分配組分是指在餾出液和釜液( 均出現(xiàn)的組分 );非分配組分是指僅在(餾出液或者釜液)出現(xiàn)的組分。14、 多組分精餾中,關鍵組分是指(由設計者指定濃度或提出分離要求)
13、 的組分。cp15、 回收率hK,W是釜液W中(重關鍵組分HK的流率)與進料中HK的 流率之比,回收率LKD是餾出液D中(輕關鍵組分LK的流率 ) 與進料中LK的流率之比。16、清晰分割是指餾出液中除了( 重關鍵組分 )外,沒有其他重組分, 釜液中除了(輕關鍵組分)外,沒有其他輕組分。17、精餾塔中,溫度分布主要反映物流的(組成 ),而總的級間流量分布 則主要反映(熱量衡算)的限制。18、 若加入的新組分和被分離系統(tǒng)的一個或幾個組分形成最低恒沸物從(塔頂)蒸出。這種特殊精餾叫恒沸精餾。加入的新組分叫(恒沸劑)。19、 若加入的新組分不與原系統(tǒng)中任一組分形成恒沸物,而其沸點又較原系統(tǒng)任一組分高,
14、從釜液離開精餾塔。這類特殊精餾叫(萃取精餾),所加入的新組分叫作(萃取劑)。20、在萃取精餾中所選的萃取劑希望與塔頂餾出組分形成具有(正 )偏差 的非理想溶液。21、在萃取精餾中所選的萃取劑希望而與塔釜組分形成具有( 負)偏差 的非理想溶液。22、在萃取精餾中所選的萃取劑使 As值越大,溶劑的選擇性(越好 )。23、萃取精餾塔中,萃取劑是從塔( 釜 )出來。24、 恒沸劑與組分形成最高沸點的恒沸物時,恒沸劑從塔(釜)出來。25、均相恒沸物在低壓下其活度系數(shù)之比 丫 1/ 丫 2應等于(P2 )與(P0i ) 之比。26、 精餾過程的關鍵組分是指由設計者(指定濃度或者提出分離要求)的 那兩個組分
15、。27、特殊精餾是既加入( 能量分離媒介( EsA) ),又加入( 質(zhì)量分離媒 介( MsA) )的精餾過程。28、 加鹽萃取精餾是綜合了(普通萃取精餾)和( 溶鹽精餾 )的優(yōu)點, 把鹽加入溶劑而形成的新的萃取精餾方法。選擇題:1、A (輕組分)、B兩組分的相對揮發(fā)度a ab越小(c )a. A 、 B 兩組分越容易分離; b. 原料中含輕組分越多,所需的理論級 數(shù)越少;c. A 、B兩組分越難分離;d.與A、B兩組分的分離難易程度無關;2、多組分精餾裝置的可調(diào)設計變量數(shù)與進料中組分數(shù)的關系為(c )a. 隨進料中組分數(shù)的增加而增加; b. 隨進料中組分數(shù)的增加而減 少;c. 與進料中組分數(shù)無
16、關; d. 以上三種關系都不成立。3、 當普通精餾塔的產(chǎn)品不合格時,可以考慮(d )a. 提高進料量; b. 降低回流比;c. 提高塔壓; d. 提高回流比。4、多組分精餾過程,當進料中的非分配組分只有重組分而無輕組分時, 恒濃區(qū)出現(xiàn)于( a )a. 上恒濃區(qū)出現(xiàn)于精餾段中部,下恒濃區(qū)出現(xiàn)于進料級下;b. 恒濃區(qū)出現(xiàn)于進料級上下;c 上恒濃區(qū)在進料級上,下恒濃區(qū)出現(xiàn)于提餾段中部;d. 上、下恒濃區(qū)分別出現(xiàn)于精餾段和提餾段的中部。5、吉利蘭關聯(lián)圖,關聯(lián)了四個物理量之間的關系,下列哪個不是其中之 一( c )a. 最小理論級數(shù); b. 最小回流比;c. 壓力; d. 理論級數(shù)。6、下列關于簡捷法的
17、描述那一個不正確(d )a. 計算簡便; b. 可為精確計算提供初值;c. 所需物性數(shù)據(jù)少; d. 計算結果準確。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a. 多組分精餾中, 回流比小于最小回流比時滿足分離要求將需要無窮 多的理論級;b. 多組分精餾中, 回流比小于最小回流比時無論多少理論級都不能滿 足分離要求;c. 回流比 R 的值趨于零時的回流比叫最小回流比;d. 多組分精餾中,回流比小于最小回流比時整個精餾塔將無分離作 用。8、全回流操作不能用于( a )a. 正常生產(chǎn)穩(wěn)定過程; b. 開車時;c. 當產(chǎn)品不合格時進行調(diào)節(jié); d. 實驗室研究傳質(zhì)過程。9、用芬斯克公式求全塔理論級數(shù)時,式中相對揮發(fā)
18、度應為(d )a.塔頂處的相對揮發(fā)度; b. 進料處的相對揮發(fā)度;c.塔底處的相對揮發(fā)度; d. 全塔相對揮發(fā)度的平均值。10、 全回流操作時,精餾塔進料 F、餾出液D和釜液W的流率應為(a )a. W = 0 , D = 0 , F = 0 ;b. W = 0 , D = 0 , F 工 0 ;c. W 工 0 , D 工 0 , Fm 0 ;d. W = 0,D 工 0,F(xiàn) 工 0。11、如果二元物系,A120 , A210,則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a ) a. 正偏差溶液; b. 理想溶液;c. 負偏差溶液;d.不確定。12、 如果二元物系,1, 1,則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
19、是(a )a. 正偏差溶液;b.理想溶液;c. 負偏差溶液;d.不確定。13、 如果二元物系,=1, =1,則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b )a.正偏差溶液;b.理想溶液;c.負偏差溶液;d.不確定。? 14、關于萃取精餾塔的下列描述中,那一個不正確(b )a.氣液負荷不均,液相負荷大;b.回流比提高,產(chǎn)品純度提高;c.恒摩爾流不太適合;d.是蒸餾過程。? 15、如果二元物系有最低壓力恒沸物存在,則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c )a. 正偏差溶液;b.理想溶液;c.負偏差溶液;d.不一定16、萃取精餾過程選擇的萃取劑最好應與沸點低的組分形成( a)a. 正偏差溶液;b.理想溶液;c.
20、負偏差溶液;d.不一定。? 17、萃取精餾時若飽和液體進料,萃取劑應該從(c):a.精餾段上部;b.進料級;c. 精餾段上部和進料級;d.精餾段下部。 I占J 0? 18、“”是加入溶劑在任何脫溶劑濃度(為任何值)時均能增加原溶液的相對揮發(fā)度(提高選擇性)的(a )a. 充分條件;b.必要條件;c.充要條件;d.以上三項都不是。? 19、在萃取精餾中,當進料為飽和液體進料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 )a. 全塔范圍內(nèi)液相中溶劑濃度可近似看為不變;b. 精餾段液相中溶劑濃度可近似看為不變;c. 塔釜和塔底第一個級上液相中溶劑濃度可近似看為不變;d. 溶劑回收段液相中溶劑濃度可近似看為不變。20、
21、當萃取塔塔頂產(chǎn)品不合格時,可采用(b )方法來調(diào)節(jié)a.加大回流比;b.加大萃取劑用量;c.增加進料量;d.減少進料量。21、 在一定溫度和組成下,A B混合液的總蒸汽壓力為p,若p pA, 且P pB則該溶液(a )a.形成最低沸點恒沸物;b.形成最高恒沸物;c.不形成恒沸物;d.理想溶液。22、對于最高沸點恒沸物,壓力增加使恒沸組成中汽化潛熱小的組分(a )a. 增加;b.不變;c.減小。23、 最有可能形成三元最低共沸物的三元物系是(a )a. 物系中三個組分可兩兩形成三個二元最低共沸物;b. 物系中三個組分可兩兩形成三個二元最高共沸物;c. 物系中三個組分可兩兩形成兩個二元最低共沸物,一
22、個最高共沸物;d. 物系中三個組分可兩兩形成一個二元最低共沸物,兩個最高共沸物。24、在下列單元操作中屬于雙向傳質(zhì)過程的是(c )a.吸收過程;b.蒸出過程;c.精餾過程;d.以上三種操作過程。25、關于恒沸精餾塔的下列描述中,不正確的是( c )a. 恒沸劑用量不能隨意調(diào)整;b. 恒沸劑為塔項產(chǎn)品;c. 恒沸劑可能是塔頂產(chǎn)品,也可能是塔底產(chǎn)品d. 恒沸精餾可用于間歇操作過程。26、對一個恒沸精餾過程,從塔內(nèi)分出的最低溫度的恒沸物,則有較純組分的產(chǎn)品應從(a)a.塔釜得到;b.塔頂?shù)玫?;c. 可能是塔項得到,也可能是塔底得到;d. 視具體情況而變。27、對形成恒沸物的體系,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23、 d )a. 在恒沸點其氣相組成必等于液相組成; b. 經(jīng)過恒沸點輕重組分互 換;c. 在恒沸點,其露點溫度和泡點溫度相等; d. 其恒沸組成將隨著氣 化率的大小而變。28、對形成恒沸物的某體系,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 )a. 當壓力確定后,其恒沸溫度和恒沸組成確定;b. 二元恒沸物的壓力確定后,則恒沸溫度和恒沸組成確定,而三元恒 沸物則不然;c. 除恒沸點外,在其余組成下,精餾仍具有分離作用;d. 體系在恒沸點的自由度數(shù)目與恒沸物的組分數(shù)無關。29、對某一恒沸體系,隨著外壓增大,其恒沸組成變化趨勢為(d )a. 摩爾汽化潛熱大的組分的濃度增大;b. 摩爾汽化潛熱小的組分的濃度增大;c. 對
24、最高恒沸物,摩爾汽化潛熱大的組分的濃度增大;對最低恒沸物, 摩爾汽化潛熱小的組分的濃度增大;d. 對最低恒沸物, 摩爾汽化潛熱大的組分的濃度增大; 對最高恒沸物, 摩爾汽化潛熱小的組分的濃度增大。30、容易形成恒沸物的為( d )a. 各組分的化學結構相似,其沸點差較大b. 各組分的化學結構相似,其沸點差較??;c. 各組分的化學結構不相似,其沸點差較大;d. 各組分的化學結構不相似,其沸點差較小31、在下列單元操作中, 氣液兩相近似看成恒摩爾流而誤差較小的是 ( c )a. 吸收過程; b. 蒸出過程;c. 精餾過程; d. 以上三種操作過程。32、分離同一混合物采用萃取精餾與采用普通精餾相比
25、有(b )a. 汽液比更大些;b. 級效率更低些;c. 級效率更高些;d. 精餾溫度更低些第四章 氣體吸收填空題:1、用于吸收的相平衡表達式為 ( l=Av ),當( 溫度 )降低,(壓力 ) 升高時有利于吸收。2、應用平均吸收因子法進行計算時,假設各平衡級的( 吸收因子 ) 相等。3、通常多組分精餾有( 2 )個關鍵組分,多組分吸收有( 1 )個關 鍵組分。4、 吸收過程在塔頂?shù)南薅葹椋▂i,i =KiXi,o ),它決定了尾氣中(該組分的最低濃度 )。5、吸收操作中,最小液氣比下,關鍵組分的吸收因子和關鍵組分的吸收率在數(shù)值上( 相等 )。6多組分吸收過程液氣比一般取最小液氣比的(1.2 )
26、( 2.0 )倍。7、吸收操作中, 最小液氣比是指在無窮多塔級下, 達到規(guī)定分離要求時, 1kmol 進料氣所需要( 吸收劑 )的 kmol 數(shù)。8、吸收過程主要由(塔頂釜兩個級)完成的。9、蒸出因子定義式為( S=( KV) /L ),其值可反映蒸出過程( 分離的難易程度 )。10、 相對吸收率與吸收率相等的條件是(吸收劑中不含溶質(zhì))。11、 吸收劑的再生常采用的是(用蒸汽或惰性氣體的蒸出塔) , (用 再沸器的蒸出塔 )( 用再沸器的精餾塔 )。12、 吸收過程中通常氣體為( 過熱蒸汽 ),液體為(過冷液體)。13、 化學吸收的增強因子就是與相同條件下化學吸收與物理吸收的( 傳質(zhì)系數(shù) )之
27、比,其定義式為( E=(KL)/ (KL0) )。14、化學吸收按反應類型又分為為 (可逆反應 )和( 不可逆反應 )兩類。選擇題:1、平均吸收因子法的適用范圍是(c )a. 單組分吸收; b. 恒摩爾流; c. 貧氣吸收; d. 富氣吸收。2、吸收作用發(fā)生的條件為( b )a. pipi* ;c. y iyi* ;d. p i=pi*。3、吸收由于是單向傳質(zhì), 吸收塔每個級的溫度的變化主要由 ( a )起。 a. 熱量變化; b. 組成改變; c. 流率變化; d. 其他原因。4、吸收操作中,若要提高關鍵組分的相對吸收率應采用最有效措施是 ( a )a. 提高壓力; b. 升高溫度; c.
28、增加液汽比; d. 增加塔級數(shù)。5、多組分吸收過程采用圖解梯級法的依據(jù)是(c )a. 恒溫操作; b. 恒摩爾流; c. 貧氣吸收; d. 富氣吸收。6、吸收過程各組分的吸收量主要發(fā)生在(b )a. 每個級均勻吸收; b. 主要在塔頂一級和塔釜一個理論級;c. 主要在塔釜; d. 塔中部。7、 當體系的yi=yi*時(d )a. 發(fā)生解吸過程; b. 發(fā)生吸收過程; c. 發(fā)生精餾過程; d. 沒有物 質(zhì)的凈轉(zhuǎn)移。8、 關于吸收的描述下列哪一個不正確(d )a. 根據(jù)溶解度的差異分離混合物; b. 適合處理大量氣體的分離;c. 效率比精餾低; d. 能得到高純度的氣體。9、 通常對物理吸收操作
29、最有利的操作條件是(b )a. 高溫高壓; b. 低溫高壓; c. 低溫低壓; d. 高溫低壓。10、在多組分吸收中,吸收主要發(fā)生于塔頂附近幾個級的組分是a.易溶組分;b.難溶組分;c.關鍵組分;d.所有組分。11、 在多組分吸收中,吸收發(fā)生于全塔所有塔級的組分是(c )a.易溶組分;b.難溶組分;c.關鍵組分;d.所有組分。12、吸收塔的氣、液相最大負荷處應在(a )a.塔的底部;b.塔的中部;c.塔的頂部;d.不確定。13、 在板式塔的吸收中,原料中的平衡常數(shù)小的組分主要在(b ) 被吸收a.塔上部少數(shù)幾塊板;b.塔下部少數(shù)幾塊板;c.塔中部少數(shù)幾塊 板;d.全塔所有板。14、 在板式塔的
30、吸收中,原料中關鍵組分組分主要在( d )被吸收 a.塔上部少數(shù)幾塊板;b.塔下部少數(shù)幾塊板;c.塔中部少數(shù)幾塊板;d.全塔所有板。15、當關鍵組分的相對吸收率大于其吸收因子 A時,應有結論(a )a. 吸收塔無論有多少個理論級也完不成給定的分離任務;b. 吸收塔需有無窮多個理論級才能完成給定分離任務;c. 吸收塔有限多個理論級即可完成給定的分離任務;d. 上述結論均成立。16、一般吸收過程,可調(diào)設計變量數(shù)為( c )a. 5 個;b. 4 個;c. 1 個;d. 2 個。17、 在吸收操作過程中,任一組分的吸收因子Ai與其吸收率在數(shù)值 上相應是(c )a A 申 j ; b.人=篤;c. A
31、 八 i ;d. 以上三種情況均有可能。18、下列吸收的有利條件的是(c)a.提高溫度;b.提高原料氣流率量;c.提高壓力;d.減少吸收劑 流率。19、 平衡常數(shù)較小的組分是(d )a.難吸收的組分;b.最較輕組分;c.揮發(fā)能力大的組分;d.吸收劑中的溶解度大的組分。20、難吸收組分主要在塔的( a )被吸收a. 塔頂級; b. 進料級; c. 塔釜級; d. 全塔平均吸收。第五章 多組分多級分離的嚴格運算填空題:1、僅有一股進料且無側線出料和中間換熱設備的塔型稱為(常規(guī)塔或者簡單塔 )。2、 描述多級分離過程的數(shù)學模型為(MESH方程)。3、對窄沸程的精餾過程, 其各級的溫度變化由( 組成
32、)決定,故可由( ES 方程 )計算各級的溫度。4、用精餾或吸收的方法分離含有 c 個組分的混合物,描述一個平衡級的 M 方程有(NC )個,E方程有(Nc )個,S方程有(2N )個,H方程有(N ) 個。5、三對角矩陣法沿塔流率分布和溫度的初值分別假定為(恒摩爾流和線性 分布 )。6、 三對角矩陣法在求得Xj后,由(ES方程)求Tj,由(H方程) 求 Vj 。7、 三對角矩陣法在用S方程計算新的溫度分布,在未收斂前Xji,則采用(硬 性歸一 )的方法。8、 逐級計算起點選擇應從組成(精確 )的一端算起。9、 逐級計算合適的進料位置定義為達到規(guī)定分離要求所需(理論級數(shù)最 少 )的進料位置。1
33、0、 逐級計算法求平衡級數(shù)中交替使用(相平衡)關系和(物料平衡 ) 關系。11、 逐級計算法從上到下采用(露點溫度)計算多組分精餾的各級溫度。12、CMB巨陣法用物料衡算來校正圓整后的液相組成,使之(滿足 S方程, 和盡量滿足M方程和 )。13、松弛法的開發(fā)是仿照精餾過程由不穩(wěn)態(tài)趨向穩(wěn)態(tài)的進程來求解,故其中 間計算結果可模擬精餾過程的( 開車 )。選擇題:1、下面哪種塔型不是復雜精餾塔(c )a.設有中間再沸換熱設備的精餾分離裝置;b.有多股進料的精餾分離裝置;c. 僅有一股進料且無側線出料和中間換熱設備的精餾分離裝置;d. 設有中間冷凝換熱設備的精餾分離裝置。2、下面哪個關系或方程不屬于 M
34、ESH方程組(b )a.物料平衡關系;b.化學平衡關系;c.相平衡關系;d.熱量平衡方程3、流量加和露點法選擇的迭代變量為(d )a. x i,j ; b. y i,j ; c. 1 i,j ; d. Vi,j4、當兩個易揮發(fā)組分為關鍵組分時,則以何處為起點逐級計算( b)a.塔頂往下b.塔釜往上c.兩端同時算起5、當采用逐級計算法從上到下計算多組分精餾的理論級數(shù)時,第j級為適宜進料位置應滿足下條件(a )7、流量加和法在求得 xij 后由什么方程來求各級的溫度( a )a. 熱量平衡方程; b. 相平衡方程; c. 物料平衡方程; d. 摩爾分率加和式8、同時校正法在求得 xij 后由什么方
35、程來求各級的溫度( a )a. 熱量平衡方程; b. 相平衡方程; c. 物料平衡方程; d. 熱量平衡方程和 摩爾分率加和式同時求解9、三對角矩陣法在求得xj后,若刀Xj工1則(b )a. 直接用 S 方程計算溫度;b. 硬性歸一后用 S 方程計算溫度;c. 組分物料衡算校正后用 S 方程計算溫度10、 矩陣求逆法與三對角矩陣法不同之處在于(c )a. 迭代變量不同; b. 迭代變量的組織方法不同;c 解三對角矩陣求xij的方法不同;d. Xj的歸一方法不同11、三對角矩陣法在求得 xij 后由什么方程來求各級的流率( a )a. 熱量平衡方程; b. 相平衡方程; c. 物料平衡方程; d
36、. 摩爾分率加和式12、 采用三對角線矩陣法對多組分多級分離進行嚴格計算,適用于(c)a. 操作計算; b. 設計計算; c. 設計計算和操作計算13、CMB巨陣法在求得xij后,若刀Xj豐1 ,貝U ( c ):a. 直接用 S 方程計算溫度;b. 硬性歸一后用 S 方程計算溫度;c. 組分物料衡算校正后用 S 方程計算溫度第六章 分離過程設備及效率與節(jié)能綜合 填空題:填空題)、( 壓1、影響氣液傳質(zhì)設備的處理能力的因素有 ( 液泛 )、(霧沫夾帶力降 )和( 液體在降液管的停留時間;) 。2、 精餾中液體在降液管內(nèi)停留時間一般玄(3-5 )秒。3、 氣液傳質(zhì)設備可分為(板式塔)和( 填料塔
37、 )兩大類4、板式氣液分離設備常見的表示方法有 (全塔效率)、(默弗利板效率)、(點效率 )。5、當板上液體達到完全混合時,點效率(等于)氣相默弗里板效率。6、可用(彼克來( Peclet ); )準數(shù)表示板上液體的混合情況,當板上完 全不混合時,則該準數(shù)(Pe=)。7、 霧沫夾帶是氣液兩相在傳質(zhì)后分離(氣速較高時 )引起的。8、 實際板上液相為(完全不混合 ),板上液相各點濃度(不相等)。9、一般精餾過程的效率高于吸收過程,主要是因為精餾過程的(溫度比吸收 過程更高 )。10、等溫最小分離功與被分離組成的相對揮發(fā)度(無關)。11、分離最小功表示(分離過程耗能的最低限),最小分離功的大小標志著
38、(物質(zhì)分離的難易程度; )。12、等溫分離低壓液體混合物,除溫度外最小功僅決定于(物料組成及性 質(zhì) )。13、若分離過程的產(chǎn)品溫度與原料溫度不同時,分離過程所需的最小功用該 過程的(有效能變化 )變化來表示。14、分離過程消耗的凈功與環(huán)境溫度有關,一般夏天的同一分離過程消耗的 最小功(更大 )。15、要提高分離過程的熱力學效率,應通過減少分離過程的(不可逆性)來 實現(xiàn)。16、 精餾過程的不可逆性主要表現(xiàn)在(流體流動)、(傳熱 )、(傳質(zhì))方面。17、 多效精餾過程將高壓塔(塔頂蒸汽;)作為低壓塔(塔釜再沸器; ) 的加熱介質(zhì),使能耗下降。18、熱泵精餾是將溫度較低的塔頂蒸汽(經(jīng)壓縮升溫)后作為
39、塔底再沸器的熱源。19、采用簡單精餾塔將 c 個組分所組成的溶液分離成 c 個產(chǎn)品需要( c1 ) 個塔。20、含有質(zhì)量分離劑的分離方法不作為首選的方法,是因為該法需(須增設質(zhì)量分離劑的回收設備 )21、對多組分物系的分離, (易分離 )的組分和(易揮發(fā) )的組分要先分 離。22、從節(jié)能的角度分析最難分離的組分應放在(最后)分離;分離要求高的組分應放在(最后 )分離;進料中含量高的組分應(優(yōu)先 )分離。選擇題:1、下面有關塔板效率的說法中哪些是正確的( c )?a. 全塔效率可大于 1;b. 點效率不必小于 1;c. Murphere 板效率可大于 1; d. 板效率必小于點效率2、當板上液體
40、達到完全混合時,則( a ):a. Pe = 0 ;b. Pe =;c. 0 Pe ;d. Pe EOG b. EMV=EOG c. EMVEOG4、從液體粘度對流體狀態(tài)的和液相傳質(zhì)阻力的影響來看,精餾過程的效率比 吸收過程的效率( a )a. 更大; b. 相等; c. 更小5、與板式塔相比,填料塔常具有的特點是( d ):a. 塔效率較高且穩(wěn)定; b. 液氣比適應范圍較大; c. 用于大直徑塔較適d. 壓降小6、與填料塔相比,不屬于板式塔的特點的是( d ):a.塔效率較高且穩(wěn)定;b.安裝檢修較困難;c.較適用于處理含有固體懸浮物 的物系; d. 壓降小。7、適合于選用填料塔的情況為( a
41、 ):a. 物料具有腐蝕性時; b. 要求具有較大操作彈性時; c. 有多個進料口和 側線采出的精餾塔; d. 需要從塔的分離段移入或移出較多熱量時8、適合于選用填料塔的情況為( a ):a. 欲分離物料為易發(fā)泡物系; b. 要求具有較大操作彈性時; c. 有多個進料口和側線采出的精餾塔; d. 需要從塔的分離段移入或移出較多熱量時。9、不適合于選用填料塔的情況為( b ):a. 物料具有腐蝕性時; b. 要求具有較大操作彈性時; c. 間歇操作,塔持 液量較小時; d. 欲分離物料為易發(fā)泡物系。10、汽液接觸板式塔中,液泛隨( c )而增大:a. L/ V 減小和板間距減?。?b. L/ V
42、 減小和板間距增大; c. L/ V 增大和 板間距減小; d. L/ V 增大和板間距增大11、塔板上液層越厚,氣泡越分散,表面湍動程度越高,則點效率(a )。a. 越高; b. 越低; c. 無必然聯(lián)系; d. 不變12、等溫下將同組成的二元混合物分離分離成兩個純組分,分離最小功最小 的情況是( d ):a. 分離理想溶液; b. 分離具有正偏差的非理想溶液; c. 分離具有負偏差 的非理想溶液; d. 分離完全不互溶的液體。13、分離最小功是指下面的過程中所消耗的功( c )a. 實際過程; b. 可逆過程; c. 完全可逆過程; d. 不可逆過程14、在相同的組成下, 分離成純組分時所
43、需的功與分離成兩非純組分時所需 的功( a )a. 更大; b. 相等; c. 更小15、分離過程消耗的凈功與環(huán)境溫度有關, 一般冬天的同一分離過程消耗的 最小功比夏天消耗的最小功( b )a. 更大; b. 更??; c. 相等16、要提高分離過程的熱力學效率,應通過下列方法來實現(xiàn)(d ):a. 加大回流比; b. 減少分離過程的不可逆性; c. 增大關鍵組分間的相對 揮發(fā)度17、熱泵精餾是將溫度較低的塔頂蒸汽經(jīng)下面的過程后作為塔底再沸器的 熱源( a )a. 壓縮升溫; b. 節(jié)流降溫 a. 壓縮降溫; b. 節(jié)流升溫18、采用簡單精餾塔將 c 個組分所組成的溶液分離成 c 個產(chǎn)品需要幾個塔
44、( a ):a. c1;b. c ; c. c + 119、對多組分物系的分離,應將分離要求高的組分( c ):a. 最先分離; b. 中間分離; c. 最后分離; d. 與順序無關20、在多組分物系的分離中,若有腐蝕的組分存在應將該組分( a ):a. 最先分離; b. 中間分離; c. 最后分離; d. 與順序無關21、一般來說,下列分離過程中效率最低的是( c )a. 只靠外加能量的過程; b. 同時具有能量分離劑和質(zhì)量分離劑的過程;c. 速率控制的分離過程;第七章 新型分離方法填空題:1、在吸附攪拌槽中,操作溫度應(越高越好,使其達到沸騰狀態(tài))。2、吸附分離是利用吸附劑(選擇吸附)某組
45、分的方法實現(xiàn)氣體 ( 或液體 )混合物的分離。3、透過曲線是以( 時間 )為橫坐標繪制而成。4、吸附分離機理分別為(位阻差異)、(動力學差異 )和(平衡差異 )。5、固定床吸附器中,若吸附的透過曲線越陡,說明吸附劑性能(越好)。6 5A分子篩的結構式為(0.7CaO 0.3Na2O Al 2Q 2SiQ 4.5H2O )。7、對于室溫下低濃度水溶液,其離子交換的選擇性與離子的價數(shù),原子序數(shù)的關系為(隨離子價數(shù)的增加而增加;隨原子序數(shù)的增加而增加;)8、 根據(jù)物理結構,離子交換樹脂可分為(凝膠型)和(大孔型 )兩大類。9、萃取中的分配系數(shù) m = yi/xi ,其中 yi 為組分 i (在溶劑或
46、萃取相中的摩爾 分數(shù) )。10、 超臨界萃取的原理是依據(jù)超臨界流體對溶質(zhì)的(溶質(zhì)的溶解度)會隨操 作條件的改變而改變。11、 超臨界流體可以通過改變體系的溫度和壓力來調(diào)節(jié)(組分溶解度)。12、 電滲析中主要傳遞過程是(反離子遷移 )。13、 多孔膜的分離機理是(微孔擴散 )作用,致密膜的分離機理是(溶解 -擴 散; )作用。14、 表征超濾膜性能的參數(shù)是(滲透速率 )和(截留性能 )。15、 反應精餾是(化學反應)和(精餾 )相耦合的化工過程。16、 反應精餾中,若反應為 LC,該反應屬可逆反應,其中產(chǎn)物C比反應物A 更易揮發(fā),進料位置應盡量靠近塔的(底部 )。17、根據(jù)催化劑的形態(tài), 反應精餾可以分為(均相反應精餾 )和(催化精餾 )。18、塔內(nèi)裝催化劑的催化精餾塔中,催化劑填充段應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企業(yè)年度發(fā)展報告-1
- 《筆算加法》(共2課時)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人教版
- 2024秋高中化學 主題1 呵護生存環(huán)境 課題2 獲取安全的飲用水教學設計 魯科版選修1
- 2023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 三 快樂農(nóng)場-運算律 信息窗1 加法運算定律第1課時教學設計 青島版六三制
- 一年級體育下冊 鉆山洞教學設計
- 《吹豎笛》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湘藝版(2012)音樂三年級上冊
- 調(diào)查旅游意向課件
- Unit 1 Starting out 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外研版英語七年級上冊
- 9《烏鴉喝水》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一年級上冊
- Unit 7 Lesson 1 Listening and Speaking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仁愛科普版(2024)七年級英語下冊
- 2025貴州黔南州都勻供銷產(chǎn)業(yè)發(fā)展(集團)有限公司招聘4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北京市豐臺區(qū)2025屆高三下學期綜合練習(一模)思想政治試卷(含答案)
- 2025年第三屆天揚杯建筑業(yè)財稅知識競賽題庫附答案(101-200題)
- 2024年河南鄭州航空港區(qū)國際教育集團招聘筆試真題
- 2025年重慶聯(lián)合產(chǎn)權交易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美麗中國第六屆全國國家版圖知識競賽測試題庫(中小學組)
- 2020年湖北省生物競賽初賽試卷試題含答案
- 第四單元第九課第一框題 日益完善的法律體系 同步練習(無答案)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
- 2025年上海市各區(qū)中考語文一模卷【綜合運用題】匯集練附答案解析
- 一年級下冊《讀讀童謠和兒歌》試題及答案共10套
- 空冷島施工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