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考試《小學綜合素質(zhì)》考試真題卷_第1頁
教師資格證考試《小學綜合素質(zhì)》考試真題卷_第2頁
教師資格證考試《小學綜合素質(zhì)》考試真題卷_第3頁
教師資格證考試《小學綜合素質(zhì)》考試真題卷_第4頁
教師資格證考試《小學綜合素質(zhì)》考試真題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 頁 教師資格證考試小學綜合素質(zhì)考試真題卷1標志著批判現(xiàn)實主義文學誕生的作品是( )。 A.浮士德 B.魯濱遜飄流記C.紅與黑 D.人間喜劇 2在Word編輯狀態(tài)下,格式刷可以復制( )。 A.段落的格式和內(nèi)容B.段落和文字的格式和內(nèi)容C.文字的格式和內(nèi)容D.段落和文字的格式3某班級有學生做好事不留名。甲、乙、丙、丁等4位老師對班上的4位學生表達了他們的看法。甲說:“這件事如果不是張三做的,肯定就是趙六做的。”乙說:“這件事如果是張三做的,那么李四或王五也會做?!北f:“這件事如果李四不做,則王五也不做;趙六也不會是做這件事的人?!倍≌f:“這件事肯定是張三做的,而李四與王五都不會做?!笔潞蟮?/p>

2、知,四位教師的看法中只有一種是對的。據(jù)此,可以推出做好事的學生是( )。A.李四B.張三C.王五D.趙六4有人說:“所有的哺乳動物都是胎生的。”最能駁斥上述判斷的選項是()。 A.可能有的哺乳動物不是胎生的B.沒有見到過非胎生的哺乳動物C.非胎生的動物不大可能是哺乳動物D.鴨嘴獸是哺乳動物,但不是胎生的5“兼聽則明,偏信則暗”這句格言出自( )。 A.資治通鑒B.論語C.荀子D.史記6中國戲曲史上成就最突出的劇作家是( ) A.關漢卿B.王實甫C.白樸D.馬致遠7明末,把西方科技介紹到中國來的是( )。 A.徐光啟、顧炎武B.黃宗羲、顧炎武C.徐光啟、利瑪竇D.宋應星、利瑪竇8某小學根據(jù)學生的

3、學習成績給他們發(fā)不同顏色的校服。年級前60名學生穿紅色校服,其他學生穿藍色校服。該校的做法( )。 A.正確,便于分層教學B.正確,利于激勵學生C.不正確,不能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D.不正確,不能平等對待所有學生9(2022上半年真題)思涵受不了繼母的虐待,找到班主任劉老師求助。劉老師當即向王校長匯報。王校長卻說:“清官難斷家務事,這種事我們還是別管了。”王校長的做法( )。 A.錯誤,學校應依法履行監(jiān)護責任,保護兒童人身安全B.錯誤,學校應依法履行保護義務,積極采取救助措施C.正確,學校沒有執(zhí)法權限,光憑勸說無濟于事D.正確,學校不是行政機關,無權干預家庭事務 10由美國發(fā)明家亞歷山大*格雷厄姆

4、*貝爾發(fā)明的是( )A、天文望遠鏡B、互聯(lián)網(wǎng)C、電子計算機D、電話 11只要一個國家的決策者,真心希望發(fā)展市場經(jīng)濟,愿意按照資本創(chuàng)造與流動的規(guī)律辦事,能夠尊重多數(shù)國民基于現(xiàn)實的財產(chǎn)占有與處置權利,就可以讓多數(shù)所有權變得合法,從而創(chuàng)造出讓合法財產(chǎn)靈活流動的環(huán)境。這正如將彼此孤立的湖泊,串連成一片巨大的水域,避免零星的湖水,消失在一塊塊貧瘠的沙地里。一旦資本流動起來,財富創(chuàng)造與經(jīng)濟效率,就會在市場中野蠻生長。對這段文字的主旨理解最準確的是()。 A、國家需要尊重多數(shù)國民的財產(chǎn)占有與處置權利 B、沒有法律保護的所有權,是效率偏低、缺乏活力的所有權C、市場經(jīng)濟的發(fā)展程度與一國決策者的水平密切相關D、所

5、有權合法化,是市場經(jīng)濟正常發(fā)展的關鍵 12“學校下半年生源銳減,教師嚴重超編,不愿意上早晚自修和補課的同志可以去其他學校另謀高就!”這種說法違反了我國()A、學校管理條例B、教師法C、義務教育法D、未成年人保護法 13閱讀下面文段,回答問題。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大學【注釋】大學:就是治國安邦的學問。道:就是方法、途徑、訣竅等。明:第1個“明”作動詞,為彰顯、提倡、推廣、發(fā)揚、張揚之意。明:第2個“明”為正大光明、公正開明之意。德:就是德行和德政、社會風尚。親:親近、體察、尊重;止于至善:以至善為奮斗目標。下列選項中對上文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治理好國家的必要條件是有良

6、好的社會風氣B、做治國安邦這種大學問的方法在于棄舊圖新C、治國安邦的方法在于提倡和發(fā)揚正大光明的德行和德政,廣泛地親近民眾和尊重民意以至善至美為奮斗目標D、只要實施德政就能治國安邦 14研究證明,吸煙所產(chǎn)生煙霧中的主要成分丙烯醛,是眼睛健康的“慢性殺手”,而橄欖油提取物羥基酪醇,能有效減緩這個“慢性殺手”給眼睛帶來的傷害。由此得出結(jié)論,常吃橄欖油能夠讓吸煙者眼睛遠離傷害。以下哪個選項如果為真,最能支持上述論證的是()。 A.羥基酪醇易于被人體吸收B.橄欖油含有其他有益于人體的物質(zhì)C.常吃橄欖油的人視力優(yōu)于不經(jīng)常吃的人D.煙霧中還含有其他對視力有傷害的物質(zhì)15中國古代十分重視數(shù)學研究和應用,并取

7、得了很高的成就。有一部著作記載了十進位值制計數(shù)法,匯集了許多算數(shù)命題,它的問世標志著中國古代以計算為中心的數(shù)學形成了完整的體系。這一數(shù)學著作應該是()周髀算經(jīng)九章算術綴術齊民要術 16繪畫藝術包括多個畫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巴塔謝娃是素描,自畫像是油畫B.自畫像是版畫,墨葡萄圖是中國畫C.到前線去是素描,墨葡萄圖是版畫D.巴塔謝娃是版畫,墨葡萄圖是中國畫17對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教學建議理解錯誤的是( ) A.重視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B.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C.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指導者,語文教學應在教師的組織下進行D

8、.教學中努力體現(xiàn)語文課程的實踐性和綜合性 18教師資格考試科目、標準和考試大綱由( )審定。 A.國務院B.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C.全國人民代表大會D.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 19納米是一種()。 A.水稻的一種B.長度單位C.粒子D.時間單位 20下列關于多媒體的敘述,錯誤的是()A.媒體是指信息表示和傳播的栽體,它向人們傳遞各種信息B.多媒體計算機系統(tǒng)就是有聲卡的計算機系統(tǒng)C.多媒體技術是指計算機技術把多媒體綜合一體化,并進行加工處理的技術D.多媒體技術要求各種媒體都必須數(shù)字化 2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未來十年國家教育發(fā)展的強大動力是()A.育人

9、為本B.提高質(zhì)量C.促進公平D.改革創(chuàng)新 22下列哪項不屬于第三產(chǎn)業(yè)?( )A.教育 B.社會福利C.郵電通信 D.航天 23中國畫最強調(diào)用( )造型。A.色彩 B.線條C.明暗 D.透視原理 24通俗、生動、幽默、風趣是指教師語言要( )。A.活 B.精 C.美 D.準 25刑警隊需要充實緝毒組的力量,關于隊中有哪些人來參加該組,已商定有以下意見:(1)如果甲參加,則乙也參加;(2)如果丙不參加,則丁參加;(3)如果甲不參加而丙參加,則隊長戊參加;(4)隊長戊和副隊長己不能都參加;(5)上級決定副隊長己參加。根據(jù)以上意見,下列推理完全正確的是( )。 A.甲、丙、己參加B.丙、丁、己參加C.

10、甲、丁、己參加D.甲、乙、丁、己參加 26以下做法小學語文課程不倡導的是( ) A.自主合作B.生動活潑C.單一講授D.豐富的實踐活動2719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上半葉的俄國巡回展覽畫派主張( )的創(chuàng)作道路。 A.現(xiàn)實主義B.浪漫主義C.古典主義D.印象主義 28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發(fā)展,提高學生成績,六年級三班的班主任梁老師根據(jù)全班學生的不同水平和接受能力,嘗試分層教學,該老師的做法()。A.正確,教師享有教育教學權B.正確,教師享有學術研究權C.錯誤,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D.錯誤,沒有做到因材施教 29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是() A.楚辭 B.詩經(jīng) C.九歌 D.聲無哀樂論 1閱讀下面材料,回

11、答問題。開學不久,陳老師發(fā)現(xiàn)王平同學有許多毛病。陳老師心想,像王平這樣的同學缺少的不是批評而是肯定和鼓勵。一次,陳老師找他談話說:“你有缺點。但你也有不少優(yōu)點,可能你自己還沒有發(fā)現(xiàn)。這樣吧,我限你在兩天內(nèi)找到自己的一些長處,不然我可要批評你了。”第三天,王平很不好意思地找到陳老師,滿臉通紅地說:“我心腸好,力氣大,畢業(yè)后想當兵?!标惱蠋熉犃苏f:“這就是了不起的長處。心腸好,樂于助人,到哪里都需要這種人。你力氣大,想當兵,保家衛(wèi)國,是很光榮的事,你的理想很實在。不過當兵同樣需要科學文化知識,需要有真才實學?!甭犃死蠋煹脑挘鹾醺吲d極了,臉上露出了微笑。問題:結(jié)合新的教師觀,談談你對陳老師的看法。

12、 2南柯子王炎山冥去陰重,天寒雨意濃。數(shù)枝幽艷濕啼紅。莫為惜花惆張,對東風。蓑笠朝朝出,溝塍處處通。人間辛苦是三農(nóng)。要得一犁水足,望年豐?!咀ⅰ咳r(nóng):指春耕、夏耘、秋收?!締栴}】試分析下闋的內(nèi)容以及作者在詞中所抒發(fā)的思想感情。 3年,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州的天閣露瑪(Tangalooma),人們開始將魚投入水中供野生海豚食用。1998 年,海豚開始回報人類,它們將魚扔上碼頭。在喂養(yǎng)動物的過程中,人們獲得了一絲樂趣。但動物是怎么想的呢?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認為動物和人類的智力只是程度上而非本質(zhì)上的區(qū)別。他晚年的著作人和動物的感情表達(The Expression of Em

13、otions in Man and Animals)研究了鳥類、家畜、靈長類動物以及不同人的喜悅、愛和悲傷。達爾文對待動物的態(tài)度,盡管很容易被那些每天接觸狗、馬或老鼠的人所認同,但卻違背了當時歐洲根深蒂固的理念一一動物完全沒有思想。這種古老的理念源于 17 世紀偉大哲學家勒內(nèi)?笛卡爾(Rene Descartes)的學說:人是理智的生靈,與上帝的思想相連而動物只是肉體機器。他的追隨者之一尼古拉?馬勒伯朗士(Nicolas Malebranche,法國著名的神學家和哲學家,十七世紀笛卡爾學派的代表人物)這樣描述動物:“不因食物而快樂,不因痛苦而哭泣,成長而不自知;它們無欲無求,無所畏懼,一無所知

14、?!倍兰o的大部分時間里,生物學界更忠于笛卡爾而非達爾文的學說,動物行為學的學生并沒有排除動物具有思想的可能性,但是思考這個問題幾乎無關緊要,因為它無法回答。人們可以研究動物的輸入(如食物和環(huán)境)或輸出行為。但動物本身仍然是一個黑盒子: 情緒或思想等不可觀察的東西超越了客觀調(diào)查的范圍。一位“行為主義者”(behaviourist) 曾在 1992 年寫到:“在任何試圖了解動物行為的嘗試中都應當極力避免認為動物具有意識思維,因為這是無法檢測且空洞的然而,這些關于動物的狹隘想法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反對。1976 年,紐約洛克菲勒大學的教授唐納德?格里芬(Donald Griffen)不畏阻礙,出版

15、了動物的覺知問題The Question of Animal Awareness一書。他認為動物確實能夠思考,而且這種能力應該受到適當?shù)目茖W研究。在過去 40 年間,野外和實驗室的大量研究工作,推動了遠離行為主義、接近達爾文觀點的共識。然而研究進展仍然艱難而緩慢,正如行為主義者所警告過的,這兩種研究類型的證據(jù)都可能具有誤導性。雖然實驗室中進行的實驗是嚴謹?shù)模珓游镌趯嶒炇抑械谋憩F(xiàn)難免異于野外。野外觀察則可能被認為是奇聞異事而不被接受。雖然有的野外觀察持續(xù)數(shù)年甚至幾十年之久, 并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了缺乏嚴謹性的問題,但這樣的研究并不多見。盡管如此,現(xiàn)在大多數(shù)科學家認為他們可以滿懷信心地說:有些動物

16、確實以有意識的精神體驗方式處理信息和表達感 情。他們一致認為大鼠、小鼠、鸚鵡和座頭鯨等動物有著復雜的思維能力;一些物種具有曾被認為只屬于人類的特性,例如為物品命名和使用工具的能力。還有少數(shù)動物,如靈長類動物、鴉科(烏鴉家族)和鯨類(鯨魚和海豚)具有一些人類眼中接近于文化的東西,藉此它們形成了通過模仿和示范向后代傳遞信息和能力的獨特行為方式。沒有任何動物能夠單獨擁有所有的人類心智特性,但是幾乎所有單一的人類心智特性都存在于某種動物身上。摘編自動物有思想嗎翻譯黃森問題:1、人們對動物是否有思想這一問題的認識,經(jīng)歷了哪些階段性的認識,請結(jié)合文本,簡要概括。(4 分)2、文章認為現(xiàn)階段應如何推進動物心

17、智的研究,請結(jié)合文本,簡要分析。(10 分)(2022上半年真題)就中國古人對詩、禮、樂的理解看,我們很難分清它到底是屬于美學還是倫理學的問題。比如,詩或詩經(jīng)作為文學形式,它的基本價值在于審美和情感表達,是美學的,但自孔子時代始,其道德、政治喻義被歷代經(jīng)學家進行了無限發(fā)揮,詩經(jīng) 因此幾乎成為社會風教和政教讀本。與此一致,禮主要涉及道德倫理問題,但由其昭示的人的行為的雅化和群體活動的儀式化,則是審美的:樂是中國社會早期對詩、樂、舞等藝術形式的統(tǒng)稱,其審美和藝術特性自不待言,但它預示的心性、社會乃至天地人神的整體和諧,卻指向倫理性的至善理想。也就是說,雖然按照現(xiàn)代學科劃分,美與善或者美學與道德之間

18、存在分界,但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價值論述中,兩者卻是混融的,其一體性要遠遠大于分離性。但是,在中國文化傳統(tǒng)中,美與善或美與德之間仍然存在差異。比如在論語八佾中,孔子評價上古樂舞武“盡美矣,未盡善也,韶 則“盡美矣,又盡善也。這一方面說明美與善不可相互取代,即美的未必就是善的,另一方面則說明善必然是從美出發(fā)的善,美對于道德之善而言具有奠基性和先發(fā)性。正是因此,自孔子以降,中國儒家向來主張以審美教育涵養(yǎng)道德教育,即以美儲善。像在論語泰伯中,孔子將人的成長分為三個階段,即“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其中,一個人在幼年時代之所以要讀詩,根本原因在于詩描繪的是人間的美好事物,詩的吟誦和學習能夠興發(fā)人性中美好

19、的側(cè)面,而這種人性的美好就是善。此后對于禮樂的修習,則同樣是將道德行為與心性和諧置于美的浸潤和環(huán)繞之中。據(jù)此,所謂以美儲善,就是通過美對善的滲透和包容,使美成為道德的容器和存在的境域。中國傳統(tǒng)儒家強調(diào)美對善的生成和涵養(yǎng)作用,同時也強調(diào)善向美的二次生成。人們相信,人的內(nèi)在道德品質(zhì)與外在形貌具有一體關系,良善的本性總會以美的形象向外顯現(xiàn)。孟子曾講,觀察一個人,最好的辦法就是看他的眼睛,因為眼睛作為心靈的窗口,既不能掩飾其內(nèi)在的人性之忍,也不能抑制他的道德之善。一個有德的人,只要“仁義禮智根于心”,就會“見于面,盎于背,施于四體”,使人的形貌成為道德的表象形式。基于這種看法,孟子認為涵養(yǎng)內(nèi)在的“浩然

20、之氣”是培有君子之德的要務,被這種道德化的浩然之氣充盈的狀態(tài)就是美的狀態(tài),由此顯現(xiàn)的形象的光輝就是崇高。據(jù)此可以看到,對于中國傳統(tǒng)儒家來講,美不僅在源發(fā)意義上成為人性向善生成的內(nèi)部動因,而且也是道德外化的形式。在中國古代, 美一方面涵養(yǎng)道德,另一方面引領道德;它在個體層面涉及“以美立人”問題,在國家層面涉及“以美立國”問題。一種美德共濟、美善相樂的雅化國風正是借此得以形成。在美與德的關系上,中國傳統(tǒng)思想者之所以以美和藝術作為國家道德建設的重要手段,原因無非在于美深化了道德的人性基礎。如禮記.樂記講:“德者,性之端也:樂者,德之華也:金石絲竹,樂之器也。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

21、三者本于心, 然后樂器從之。是故情深而文明,氣盛而化神,和順積中而英華發(fā)外,唯樂不可以為偽。也就是說,人生在世,天然地追求快樂,詩、歌、樂、舞是快樂的表現(xiàn)形式,由此引發(fā)的道德必然是有深邃人性根基的道德。在中國歷史上,儒家思想者之所以持之以恒地對其人民進行詩教和樂教,根本原因在于看到了美和藝術對人性之善的發(fā)蒙、滋養(yǎng)和化育作用。這是一種以“情深”為基礎的“文明”,是由“和順積中”而自然達成的“英華外發(fā)”。這種由美向德的自然生成,可以有效避免諸多道德教育弊端的出現(xiàn)。比如,美的內(nèi)在充盈可以防止道德教育的空洞化和教條化,人對美的順向接受可以緩解道德對人性的壓力,美與德的貫通則可以解決因道德植入而使人性撕

22、裂或異化的風險。從中國歷史看,由儒家確立的社會道德原則和倫理秩序之所以具有縱貫數(shù)千年的生命力,關鍵在于它借助美和藝術深化了道德的人性基礎,活化了社會倫理秩序,軟化了諸多人倫規(guī)則的機械和僵硬,使其更合乎人性和人情。或者說,種審美化和藝術化的道德,必然是人性化、人情化的道德,也必然是人更樂于認同并能夠恒久持守的道德。認清這一點, 有助于更深刻地體認美育之于中國當代學校乃至國民教育的重要性,同時也有助于為國家道德建設開啟出一條更趨行穩(wěn)致遠的道路。(摘編自劉成紀中國古典美學中的“美”與“德”)問題:(I)在傳統(tǒng)儒家看來,“美” 與“德”的一體性體現(xiàn)在哪?根據(jù)文章簡要概括。(2)以美有德的方式有何特點和

23、效果?概括文章。 1早 【參考答案】1:C解析:【解析】法國作家司湯達1830年出版的紅與黑,標志著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誕生。 2:D解析:格式刷按鈕可以方便地將現(xiàn)有字符或段落的格式復制到別的字符或段落。 3:C解析:乙和丁說的話矛盾,故一真一假:那么甲和丙都是假的,得到不是趙六做的,丙本身是一個聯(lián)言判斷,由于趙六不做,要是丙假,只能是前面的聯(lián)言肢假,要使“這件事如果李四不做,則王五也不做”為假,故王五做。故選C。 4:D解析:哺乳動物都是胎生的,但是鴨嘴獸是哺乳動物,卻不是胎生的,舉出了特例,駁斥了題干中的論斷,D項正確。 5:A解析:“兼聽則明,偏信則暗”這句格言出自資治通鑒,資治通鑒的寫作目的

24、在于給封建統(tǒng)治者提供警示教育,書中多名言警句。 6:A7:C解析:顧炎武和黃宗羲是明末清初的民主思想啟蒙學家。宋應星是我國明末科學家,代表著作是天工開物,主要記載了明朝中葉以前中國古代的各項技術,但沒有將西方科技介紹到中國。利瑪竇,是明末清初來中國傳教的意大利傳教士,為當時大批的西方科技傳入我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徐光啟,明末科學家,第一個把歐洲先進的科學知識,特別是天文學知識介紹到中國,可謂我國近代科學的先驅(qū)者。徐光啟在數(shù)學、天文、歷法、軍事、測量、農(nóng)業(yè)和水利等方面都有重要貢獻。 8:D解析:該小學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成績發(fā)放不同顏色的校服,按成績對學生進行區(qū)別對待,沒有平等對待所有學生。違背了教育

25、要面向全體學生的公平性原則。 9:B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十一條規(guī)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發(fā)現(xiàn)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或者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情形,都有權勸阻、制止或者向公安、民政、教育等有關部門提出檢舉、控告。題干中王校長知道思涵遭受繼母虐待的事情后,認為不需要管理,此做法是錯誤的,應該向有關部門進行報告。故本題選B。 10:D11:D解析:文段主要介紹了如何發(fā)展市場經(jīng)濟的問題,B項與文段主要內(nèi)容無關,故首先排除。文段意思是滿足“真心希望發(fā)展市場經(jīng)濟”,“愿意按照資本創(chuàng)造與流動的規(guī)律辦事”,“能夠尊重多數(shù)國民基于現(xiàn)實的財產(chǎn)占有與處置權利”這三個條件,就能達到所有權合法化,從而創(chuàng)造出

26、讓合法財產(chǎn)靈活流動的環(huán)境,最終實現(xiàn)市場經(jīng)濟的發(fā)展,也就是說所有權合法化,是市場經(jīng)濟發(fā)展的重要因素,故選D。 12:B解析:題干的說法違反了我國教師法。 13:C解析:“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整體的理解就是做治國安邦這種大學問的方法在于,提倡和發(fā)揚正大光明的德行和德政,廣泛地親近民眾和尊重民意,以至善至美為奮斗目標。所以C項的理解最為完善。A、B、D項都有失偏頗。 14:C解析:在橄欖油中,有一種叫羥基酪醇的天然物質(zhì),可誘導細胞內(nèi)具有解毒作用的二相酶體系。從而,對長期吸煙造成的丙烯醛對視網(wǎng)膜色素上皮細胞的氧化損傷和線粒體功能失調(diào),起到一定緩解作用。 15:B16:A解析:巴塔

27、謝娃是素描;自畫像是油畫;到前線去是黑白木刻;墨葡萄圖是紙本水墨畫。 17:C解析:【解析】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教學建議中提出應“充分發(fā)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 18:B解析:【解析】教師資格考試科目、標準和考試大綱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審定。 19:B解析:【解析】納米是長度單位,1nm為10-9m。常用于表示光的波長以及描述納米技術。 20:B解析:多媒體計算機系統(tǒng)由多媒體硬件系統(tǒng)和多媒體軟件系統(tǒng)組成,因此B項錯誤。 21:D解析:A項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B項是教

28、育改革發(fā)展的核心任務;C項是國家基本教育政策。因此,本題答案為D項。 22:D解析:第三產(chǎn)業(yè)是指不生產(chǎn)物質(zhì)產(chǎn)品的行業(yè),即服務業(yè)。A、B、C三項都是第三產(chǎn)業(yè),D項是第二產(chǎn)業(yè)。 23:B解析:中國両簡稱“國畫”,它是用毛筆、墨和中國畫顏料在特制的宣紙或絹上作畫,題材主要有人物、山水、花鳥,技法可分工筆和寫意兩種,富于傳統(tǒng)特色。中國畫最強調(diào)用線條造型。 24:A解析:在教學中,對教師的語言有諸多要求,例如,教師的表達要流暢,有條理等,其中,通俗、生動、幽默、風趣是指教師語言要活,即教師的語言要能夠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還要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25:D解析:解析:考查復言命題的推理。條件(1)、(2)、(

29、3)都是充分條件假言命題,其有效的推理規(guī)則是:肯定前件則肯定后件,否定后件則否定前件。由條件(5)可知已參加;根據(jù)條件(4),可推出戊不參加;再結(jié)合條件(3),否定后件則否定前件,可得“甲參加或丙不參加”。若甲不參加,則丙不參加,可排除B項;再根據(jù)條件(1)若甲參加,那么乙肯定參加,可排除A項和C項;根據(jù)條件(2)若丙不參加,則丁參加,D項符合條件。故答案選D。 26:C27:A解析:解析:“巡回畫派”畫家提倡創(chuàng)作要面對生活,繪畫藝術應該參加改造現(xiàn)實生活的斗爭,主張現(xiàn)實主義的創(chuàng)作道路。 28:A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七條第一款規(guī)定,教師有“進行教育教學活動,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和實驗”的權利

30、。 29:B解析: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是詩經(jīng),楚辭是我國第二部詩歌總集,九歌是楚辭中的作品,聲無哀樂論是嵇康所著的音樂美學著作。 1(1)教的職責在于幫助:幫助學生檢視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學習什么和獲得什么,確立能夠達成的目標;幫助學生尋找、搜集和利用學習資源;幫助學生沒計恰當?shù)膶W習活動和形成有效的學習方式;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他們所學東西的個人意義和社會價值;幫助學生營造和維持學習過程中積極的心理氛圍;幫助學生對學習過程和結(jié)果進行評價,并促進評價的內(nèi)在化;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潛能和性向。(2)教的本質(zhì)在于引導,引導的特點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開而不達,引而不發(fā);引導的內(nèi)容不僅包括方法和思維,同時也包

31、括價值和做人。引導可以表現(xiàn)為一種啟迪:當學生迷路的時候,教師不是輕易告訴方向,而是引導他怎樣去辨明方向;引導可以表現(xiàn)為一種激勵:當學生登山畏懼了的時候,教師不是拖著他走,而是喚起他內(nèi)在的精神動力,鼓勵他不斷向上攀登。 2【答案要點】(步驟一)描寫了農(nóng)民不避風雨、辛勤勞作的生,,發(fā)出了“人間辛苦是三農(nóng)”的感嘆,(因為沒有什么特別的表達技巧,所以步驟二跳過)(步驟三)表達了農(nóng)民盼望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的心情。 3(1) 詩或詩經(jīng)作為文學形式,它的基本價值在于審美和情感表達,是美學的,但自孔子時代始,其道德、政治喻義被歷代經(jīng)學家進行了無限發(fā)揮禮主要涉及道德倫理問題,但由共昭示的人的行為的雅化和群體活動

32、的儀式化,則是審美的。樂是中國社會早期對詩、樂、舞等藝術形式的統(tǒng)稱,但它預示的心性、社會乃至天地人神的整體和,指向倫理性的至善理想。(2) 特點:美和藝術對人性之善有發(fā)蒙、滋養(yǎng)和化有作用。美和藝術深化了道德的人性基礎,活化了社會倫理秩序,軟化了諸多人倫規(guī)則的機械和僵硬,使其更合乎人性和人情。效果:以美育德是以“情深”為基礎的“文明,是由“和順積中”而自然達成的“英華外發(fā)”。這種由美向德的自然生成,可以有效避免諸多道德教育弊端的出現(xiàn)。美的內(nèi)在充盈可以防止道德教育的空洞化和教條化,人對美的順向接受可以緩解道德對人性的壓力,美與德的貫通則可以解決因道德植入而使人性撕裂或異化的風險。有助于更深刻地體認美育之于中國當代學校乃至國民教育的重要性,同時也有助于為國家道德建設開啟出一條更趨行穩(wěn)致遠的道路。 1早張愛玲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