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 高考語文復習專題之 主講:冰 山 古 詩 詞 鑒 賞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 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 吹草低見牛羊。 高 考 語 文 復 習 專 題 之 古 詩 詞 鑒 賞 2002年采用主觀題的方式,只考古代詩歌的鑒賞。古代詩 歌的考查主要包括對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進行初步的 鑒賞,對作品的思想內容進行評價。所謂初步鑒賞指的是對作 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作概要的賞析,無需引經(jīng)據(jù)典,也 不需要拿試卷以外的作品進行比較,只需對作品本身的特點進 行鑒賞。當然,如果詩句中用到的典故是我們在課文中學過的, 我們應該知道并能結合所學的知識進行分析。鑒賞文學作品的 形象、語言和表
2、達技巧在命題上可以是綜合要求,也可以就某 一方面提出設問, 也可能和評價作品的思想內容結合起來考察。 (國家考試中心命題組長 張偉民) 一、 2002高考命題展望 高 考 語 文 復 習 專 題 之 古 詩 詞 鑒 賞 一)形象:詩歌與小說、戲劇一樣也塑造形象。詩歌所塑 造的形象有其特點,既指敘事詩中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詩 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是詩歌中所描繪的景或物。 二)語言:詩歌語言總的特點是:精煉、濃縮、富有跳躍 性、音樂性和節(jié)奏感。由于各人的創(chuàng)作風格不同,也就形成 了各自不同的語言風格: (1)清新、明快 (2)自然、質樸 (3)含蓄、深沉 (4)絢麗、明艷 (5)激越、豪放 (6)
3、冷峻、奇峭 (7)沉郁、頓挫 二、鑒賞古典詩詞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 和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 高 考 語 文 復 習 專 題 之 古 詩 詞 鑒 賞 (1)分析作品的主旨、形象及其社會意義。 (2)評價作品的思想感情、<a name=baidusnap0></a><B 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ffff66'>人生</B>觀。 (3)評價作品的社會價值。 如何去評價: (1)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寫作背景。 (2)善于抓“題眼”“詩眼”及其關鍵語句。 (3)抓住詩中抒情、議論性的語句。
4、 (4)整體把握意境。 三)評價詩歌的思想內容: 高 考 語 文 復 習 專 題 之 古 詩 詞 鑒 賞 任何一首詩,它都是詩人內心的感受,<B 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ffff66'>人生</B>經(jīng)歷和時代變化的形象的反映,我們在分析時,只有較全面了解詩人的經(jīng)歷以及時代的變化,方能準確把握全篇的感情基調。 第一步:對有影響的詩人要盡量全面了解其生活經(jīng)歷及思想感情的變化,把握其總的特點。 第二步:在此基礎上盡可能地了解其思想感情的各個階段的特點及與時代變化的關系。 如:杜甫與安史之亂、辛棄疾與北伐、陸游與
5、抗金、李煜與亡國、蘇軾與被貶、李清照與亡國破家等,李白與政治失意,每個人的思想都經(jīng)歷了不同程度的變化,但都與時代的變遷緊密相連。我們可以從時代這個大背景中去把握詩人的思想感情的特點。即使是不熟悉的作家,也可以借助注解和詩詞本身的語言信息來了解。 高 考 語 文 復 習 專 題 之 古 詩 詞 鑒 賞 如陸游的卜算子*詠梅中的“香如故”,訴衷情中“關河夢斷何處”,書憤中的“塞上長城空自許”,王安石的船泊瓜洲中“明月何時照我還”, 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后雨中“淡妝濃抹總相宜”, 賀鑄的青玉案中“試問閑愁都幾許”,李煜的虞美人中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李商隱的無題中的“相見時難別亦難”,杜甫的八陣圖中的
6、“遺恨失吞吳”, 辛棄疾的破陣子中的“了卻君王天下事,可憐白發(fā)生”,柳永的蝶戀花中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李清照的永遇樂中的“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等。 古詩詞中的“詩眼”、“關鍵句”舉偶 高 考 語 文 復 習 專 題 之 古 詩 詞 鑒 賞 如:“<B 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ffff66'>人生</B>入夢,一樽還酹江月”, “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州”,“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fā)生”,“感時花漸淚,恨別鳥驚心”,“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塞上長城
7、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不管煙波與風雨,載得離恨過江南”,“草木本有心,何求美人折”,“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此去經(jīng)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當時共我賞花人,點檢如今無一半”,“誰同賞,通宵無眠,斜月低回”,“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等。 古詩詞中抒情、議論性語句舉偶 高 考 語 文 復 習 專 題 之 古 詩 詞 鑒 賞 古 詩 詞 意 境 舉 偶 意境是意中之境,境中之意。如“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意境清新、高遠,充滿生機?!翱?山不見人,但聞人語聲”意境悠遠、空靈?!爸辉诖?山中,云深不知處”
8、意境平淡中見深沉,生機無限。 如:蘇軾的詩詞豪邁開闊的意境,給人一種積極向 上的力量。 在他的豪邁中又流露出功業(yè)未成的傷感。 辛棄疾詩詞中的意境顯得慷慨悲涼。而李清照詩詞 的意境則是哀婉纏綿。柳永詩詞的意境則是纏綿情 切。 高 考 語 文 復 習 專 題 之 古 詩 詞 鑒 賞 四)表達技巧(表現(xiàn)手法): 1 、托物言志(詠物詩) 2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寫景詩) 3、 借古寓今(詠史詩) 4、即事感懷(即事詩) 5 、襯托、虛實、動靜 6、 運用比喻、擬人、對偶、夸張、對比等各種修辭手法。 高 考 語 文 復 習 專 題 之 古 詩 詞 鑒 賞 首先要描寫出所詠之物的形態(tài)、色澤、特征,追
9、求貼切逼真, 形神兼?zhèn)洹F浯我w會詩人在景物中所寄托的感情。如陶淵 明詠菊,抒寫自己悠然閑適、不慕富貴的心境;陸游詠梅, 表明自己不媚俗,堅守正義的氣節(jié)。由于詩人的經(jīng)歷、情趣 以至對事物觀察的角度、認識的深淺不同,即使寫同一事物, 他們也往往會有不同的感受,表達不同的感情。唐代三位詩 人都寫過詠蟬的詩歌,被人誣陷的駱賓王,發(fā)出的是“露重飛 難進,風多響易沉”的“患難人”的心聲;仕途蹇滯的李商隱, 慨嘆是“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的“牢騷人”的遭際;而身 居高位、一生平庸的文學寵臣虞世南,表達的卻是“居高聲自 遠,端不藉秋風”的“清華人”的志得意滿。他們都抓住了蟬鳴 高遠的特點,卻揉進了自己的不
10、同感受,是詠物詩的佳作。 托 物 言 志 詩 歌(詠 物 詩) 的 特 點 高 考 語 文 復 習 專 題 之 古 詩 詞 鑒 賞 鑒 賞 托 物 言 志 詩 歌(詠 物 詩) 的 技 巧 分析詠物詩的寫作技巧 托物言志 從整體構思上看,或用擬人(上述詠蟬詩)、或用比喻(賀 知章的詠柳)。作者自我形象不明顯的事物,往往采用 比喻的手法,作者形象并不融入描寫對象中。 從具體描寫方法看,對于所詠之物除了正面描寫之外,還常 常運用側面烘托的手法。 如白蓮“素花多蒙別欺艷,此花端合在瑤池,無情有恨何 人見,月曉風清欲墮時”就是用“月曉風清”作背景,寫出白蓮 的獨特的氣質、神韻來。 在獄詠蟬(駱賓王)
11、蟬(李商隱)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病牛(李剛) 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筋疲誰復傷。 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 寒菊(鄭思肖) 花開不并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高 考 語 文 復 習 專 題 之 古 詩 詞 鑒 賞 托 物 言 志 詩 歌(詠 物 詩) 舉 偶 高 考 語 文 復 習 專 題 之 古 詩 詞 鑒 賞 托 物 言 志 詩 歌(詠 物 詩) 舉 偶 卜算子
12、詠梅(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霜天曉角 梅(范成大) 晚晴風歇,一夜春威折。脈脈花疏天淡,云來去,數(shù)株雪。勝絕,愁亦絕,此情誰共說?惟有兩行低雁,知人依,畫樓月。 高 考 語 文 復 習 專 題 之 古 詩 詞 鑒 賞 托 物 言 志 詩 歌(詠 物 詩) 舉 偶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詠柳 曾鞏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 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
13、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高 考 語 文 復 習 專 題 之 古 詩 詞 鑒 賞 鑒 賞 寫 景 抒 情 詩 歌 的 技 巧 第一,要體味詩歌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融情入景”、“借景 抒情”、“寓情入景”等都指出了古詩詞的最常用的藝術手法 是通過描寫景物來抒發(fā)感情。自然景物自然會帶上詩人的感 情色彩?!肮嗜宋鬓o黃鶴樓”就是一首融情入景、景中含情的 好詩。煙花含愁,孤帆載恨,天際碧水帶走詩人的無盡思念, 詩人的惜別之情,從每一幅畫面中滲透出來。 第二,要領會詩人寫景所表現(xiàn)的情感?!皟蓚€黃鸝鳴翠柳”豐 富的色彩,活潑的詩情,飛動的意象,除了體會到作者對山 河的熱愛之外,如果了解到是寫于
14、安史之亂平定之后,那么 更容易體會到這首即景之作,還包含了一種萬象更新的期盼 和買舟東下的歡悅。 高 考 語 文 復 習 專 題 之 古 詩 詞 鑒 賞 鑒 賞 寫 景 抒 情 詩 歌 的 技 巧 第三,分析詩歌的寫作技巧和語言特色。要留意作者觀察景物和描寫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萬山紅遍,層林盡染);要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寫景物的方法,如繪形、繪聲、繪色(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要理解描寫景物的技巧,如動靜結合(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明暗對比(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等。此外,詩歌中傳統(tǒng)的的比興手法等也要注意。 語言運用要注意詩歌語言的總特點。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15、(雄渾壯麗)、“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細膩清新)等。 高 考 語 文 復 習 專 題 之 古 詩 詞 鑒 賞 寫 景 抒 情 詩 歌 舉 偶 念奴嬌 過洞庭 張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 應念嶺表經(jīng)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短發(fā)蕭騷襟袖冷,穩(wěn)泛滄溟空闊。盡挹西江,細斟北斗,萬象為賓客??巯溪殗[,不知今夕何夕。 書湖陰先生壁 王安石 茅檐長掃靜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高 考 語 文 復 習 專 題 之 古 詩 詞 鑒 賞 寫 景 抒 情 詩 歌 舉 偶 渡荊門送別 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春 興 武元衡 楊柳陰陰細雨晴,殘花落盡見流鶯。 春風一夜吹鄉(xiāng)夢,又逐春風到洛城。 鷓鴣天 游鵝湖 醉書酒家壁 辛棄疾 春入平原薺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鴉。多情白發(fā)春無奈,晚日青簾酒易賒。 閑意態(tài),細生涯,牛攔西畔有桑麻。青 裙縞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3七年級數(shù)學上冊 第1章 有理數(shù)1.2 數(shù)軸、相反數(shù)和絕對值第2課時 相反數(shù)教學設計 (新版)滬科版
- 九年級歷史下冊 第四單元 經(jīng)濟大危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 第13課 羅斯福新政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Unit 1 what's the matter Section A 1a-1c 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人教版八年級英語下冊
- 10喜鵲飛來報吉祥(教案)三年級上冊信息技術華師大版
- 臉蛋表情美術課件
- 2024-2025學年八年級物理下冊 第七章 運動和力 7.1 怎樣描述運動教學設計 (新版)粵教滬版
- 腦積水觀察及護理
- 2024-2025學年高中物理 第三章 傳感器 1 傳感器教學設計1 教科版選修3-2
- Unit 1 Reading for writing 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外研版(2024)七年級英語上冊
- 九年級化學上冊 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學設計2 新人教版
- 陜西省西安市高新一中2024-2025學年九年級3月份學業(yè)水平考試模擬歷史試題(含答案)
- GB/T 44115.3-2025信息技術虛擬現(xiàn)實內容表達第3部分:音頻
- 《商務溝通與談判》全套教學課件
- 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qū)2025年九年級中考一模數(shù)學試卷(原卷版+解析版)
- 校長在清明祭掃活動上講話緬懷先烈不是一種簡單的儀式而是一種深刻的情感表達和精神傳承
- 儲能行業(yè)項目風險評估報告
- 廣東省2025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模擬測試(一)地理及答案
- 2025年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重慶分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海上浮架用抗老化高密度聚乙烯(HDPE)踏板》
- 2025年山西運城農(nóng)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技能考試題庫含答案
- 2025年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qū)中考一模英語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