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復習提綱第1講聲現(xiàn)象_第1頁
初中物理復習提綱第1講聲現(xiàn)象_第2頁
初中物理復習提綱第1講聲現(xiàn)象_第3頁
初中物理復習提綱第1講聲現(xiàn)象_第4頁
初中物理復習提綱第1講聲現(xiàn)象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1講聲現(xiàn)象考點自主梳理與熱身反饋考點1 聲現(xiàn)象的實驗探究 1探究一:聲音的傳播 (1)實驗裝置:如圖11所示。(2)實驗現(xiàn)象:把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逐漸抽出罩內的空氣,聲音會越來越 小 。(3)得出結論:聲音的傳播需要 介質 。(4)實驗拓展:抽干罩內空氣后,我們聽不到鬧鈴聲,但卻能看到表針走動,說明 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光可以在真空中傳播。(5)補充說明聲音是由物體 振動 產生的。一切正在發(fā)聲的物體都在 振動 ,振動停止,發(fā)聲停止。聲音可以在固體、液體、氣體中傳播。聲音的傳播速度與 介質種類 和 溫度 有關,一般情況下,v氣體 < v液體 < v固體,聲音在空氣中(1

2、5)的傳播速度是 340 m/s。2探究二:音調與什么因素有關(1)實驗裝置:如圖12所示。(2)實驗現(xiàn)象: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撥動鋼尺,觀察到鋼尺伸出桌邊越短,振動越 快 ,音調越 高 。(3)實驗結論:音調由發(fā)聲體振動的 頻率 決定,頻率 越高,音調越 高 。(4)實驗拓展:如果利用該器材探究響度與振幅的關系,可以控制鋼尺 伸出桌邊的長度 不變,改變 撥動鋼尺的力度 。(5)實驗方法:該實驗用到的探究方法是 控制變量法。(6)補充說明:物體振動的快慢用 頻率 來表示,單位是 赫茲 。人能感受到的聲音頻率有一定的范圍,多數(shù)人的聽覺范圍是2020000 Hz,低于 20 Hz

3、的次聲波、高于 20000 Hz的超聲波,人耳都不能聽見。3探究三:響度與什么因素有關(1)實驗裝置:如圖13所示。(2)實驗現(xiàn)象: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擊音叉,使音叉發(fā)出不同響度的聲音,觀察到與音叉輕觸的乒乓球被彈開,響度越大,乒乓球被彈開的幅度越 大 。(3)實驗結論:響度與發(fā)聲體振動的 幅度 有關, 振幅 越大,響度越 大 。(4)實驗方法:實驗中通過觀察乒乓球被彈開的 幅度 來顯示音叉振動幅度的大小,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稱為 轉換法 。(5)補充說明:聲音的響度不但與物體的振幅有關,還與 距離發(fā)聲體的遠近 有關。 考點2 音調、響度與音色的比較 特性定義決定因素音調 聲音的 高低 ,俗稱聲音的

4、“粗”“細” 頻率 越高,音調越高響度聲音的 強弱 ,俗稱音量的“大”“小” 振幅 越大,響度越大音色聲音的 品質 ,用于區(qū)分發(fā)聲體的依據與發(fā)聲體的材料、結構等有關考點3 噪聲的防治和聲的利用 1認識噪聲從物理學角度看,噪聲是指發(fā)聲體做 無規(guī)則 (選填“有規(guī)則”或“無規(guī)則”)振動時發(fā)出的聲音。從環(huán)保角度看,凡是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產生干擾的聲音,都屬于噪聲。2噪聲的來源(1)交通運輸噪聲:如交通工具的喇叭聲、汽笛聲、剎車聲、機械運轉聲等。(2)工業(yè)噪聲:如紡織廠、印刷廠、機械車間的噪聲。(3)施工噪聲:如筑樓、打樁的聲音等。(4)社會生活噪聲:如娛樂場所、商

5、店、集貿市場里的喧嘩聲。3聲音等級的劃分人們以 分貝 為單位來表示聲音強弱的等級,其符號是dB 。3040 dB是較為理想的安靜環(huán)境;長期生活在90 dB以上的噪聲環(huán)境中,聽力會受到嚴重影響并產生神經衰弱、頭痛、高血壓等疾病。4噪聲減弱的途徑在 聲源 處防止噪聲產生,如排氣管上加消聲器;在 傳播 過程中阻斷噪聲傳播,如加隔音設備以及設立屏障或植樹造林;在 人耳 處防止噪聲進入耳朵,如戴耳塞。5回聲的利用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 反射 回來形成回聲?;芈暤闹匾獞檬菧y距和定位,其原理是svt。聲吶是回聲定位的具體應用,同時也說明聲音能夠傳遞 信息 。6噪聲的利用利用噪聲可以除塵、除草、克敵等

6、,同時也說明聲音可以傳遞 能量 。7超聲波與次聲波的利用(1)超聲波:通常把高于 20000 Hz的聲稱為超聲波。超聲波可以傳遞信息,如:B超和聲吶;超聲波可以傳遞能量,可以用來除去污垢、打碎結石等。(2)次聲波:低于 20 Hz的聲稱為次聲波。次聲波可以傳遞信息,如預報破壞性較大的地震、海嘯、臺風等。1用大頭針在兩個塑料杯底部各扎一個小洞,把細線插進杯中并打結,制成一個土電話。對其通話過程合理的說法是(C) A聲音只在固體中傳播 B聲音只在氣體中傳播 C聲音既在氣體中傳播,也在固體中傳播 D通話過程主要說明聲音可以反射2如圖14所示,將鼓輕敲一下,然后再重敲一下,兩次敲擊發(fā)出的聲音相比,發(fā)生

7、變化的是(B) A音調 B響度 C音色 D頻率3小紅同學喜歡利用復讀機進行英語聽力訓練。在音量不變的情況下,如果讓復讀機先正常播放一段錄音,然后再快速播放同一段錄音,則發(fā)出的聲音(C) A響度增大,音調不變 B響度減小,音調不變 C響度不變,音調升高 D響度不變,音調降低4下列現(xiàn)象說明聲能夠傳遞能量的是(B) A利用聲吶探測魚群 B醫(yī)生利用超聲波振動除去人體內的結石 C醫(yī)生通過“B超”檢查胎兒的發(fā)育情況 D蝙蝠靠超聲波探測飛行中的障礙物和發(fā)現(xiàn)昆蟲5伴隨現(xiàn)代社會的高速發(fā)展,噪聲已嚴重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如圖15所示事例不屬于直接控制噪聲措施的是(D) 6. 圖16是探究聲音產生及其特性的小

8、實驗。(1)用手撥動塑料尺,塑料尺會發(fā)出聲音,說明聲音是由物體的 振動 而產生的。 (2)若增大塑料尺振動的幅度,則聲音的 響度 增大。 (3)改變塑料尺伸出桌邊的長度,會使聲音的 音調 發(fā)生改變。考向互動探究與方法歸納例1如圖17所示,在甲、乙兩個完全相同的高腳玻璃杯內裝有相同深度的水,當用筷子輕輕敲擊杯子時,兩個杯子就會發(fā)出相同的聲音。那么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B) A用筷子敲擊甲杯,讓其發(fā)聲,發(fā)聲后用手捏住杯邊,此時乙杯不能發(fā)出聲音 B用筷子敲擊甲杯,讓其發(fā)聲,發(fā)聲后用手捏住杯邊,此時乙杯能發(fā)出聲音,產生了共鳴 C當用筷子敲擊杯子時,甲杯的音調較低 D當用筷子敲擊杯子時,乙杯的音調較低【解

9、析】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用筷子敲擊甲杯,甲杯振動發(fā)聲,聲波在空氣中傳播,使得與甲杯完全相同的乙杯振動而發(fā)聲;由于甲、乙兩杯完全相同,故發(fā)出聲音的音調相同;用手捏住發(fā)聲的杯邊,該杯的振動停止,發(fā)聲停止,而另一杯子繼續(xù)發(fā)聲。 物體振動發(fā)聲,振動停止則發(fā)聲停止。例2下列各圖描述的實驗中,用來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的是(D)【解析】A中正在發(fā)聲的音叉接觸水面時會激起水花,這個現(xiàn)象表明發(fā)聲體在振動。B中乒乓球被彈開得越遠,說明音叉的振幅越大,即聲音的響度和振幅有關。C中鋼尺振動越快聽到聲音的音調越高,說明音調和振動的快慢即頻率有關。D中當把玻璃罩內的空氣逐漸抽出時,傳聲介質越來越少,所以傳聲效果越

10、來越差,實驗過程中聽到的聲音越來越小,設想空氣全部抽凈時,就聽不到聲音了,證明了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故選D。常見實驗方法 轉換法:物理學中對于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現(xiàn)象或不易直接測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觀的現(xiàn)象去認識或用易測量的物理量間接測量,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叫轉換法。題中的A、B均應用了轉換法。 控制變量法:物理學中對于多變量(因素)的問題,常常采用控制變量(因素)的方法,把多因素問題變成多個單因素的問題。每次只改變其中的某個因素,而控制其余幾個因素不變,從而研究被改變的這個因素對事物的影響,對多個因素分別加以研究,最后再綜合解決,這種方法叫控制變量法。題中的C應用了控制變量法。 實驗

11、推理法:有一些物理現(xiàn)象,由于受實驗條件所限,無法直接驗證,需要先進行實驗,再進行合理推理得出正確結論,稱為實驗推理法。題中的D應用了實驗推理法。例3雅安地震時,解放軍及時趕到災區(qū)進行救援。被埋者也要積極采取措施配合,方法之一是不斷敲擊周圍的堅硬物體,其目的是(C) A將周圍物體砸開 B利用聲傳遞能量 C利用聲傳遞信息 D消除寂寞 【解析】 被埋者不斷敲擊周圍的堅硬物體,營救者就知道有生還者在下面,便于及時營救。聲音能夠傳遞信息,是利用聲音來判斷物體的特征、性質、位置等因素,即通過聲音獲取某些信息,對物體的結構、形狀、運動狀態(tài)等沒有影響;聲音能夠傳遞能量,使物體發(fā)生了機械運動或產生了破碎、重組等

12、作用,即利用聲波達到某一目的,表現(xiàn)為運動狀態(tài)的改變或形狀、結構的改變等??碱}自主訓練與名師預測一、選擇題1.如圖19所示是常見的交通標志牌,其中與聲現(xiàn)象有關的是(C)2手掌按住正在發(fā)聲的鼓面,鼓聲消失了,原因是手(D)A不能傳播聲音 B吸收了聲波 C把聲音反射回去了 D使鼓面停止了振動3小強在使用小提琴前,常常旋動琴弦軸調節(jié)琴弦的松緊,這樣做主要是為了改變聲音的(B)A響度B音調 C音色 D速度4同窗三年,同學們互相非常熟悉了,甚至可以“聞其聲,知其人”。通過聲音識別同學的主要依據是(C) A音調 B響度 C音色 D聲速5如圖110所示,用懸掛著的乒乓球接觸正在發(fā)聲的音叉,乒乓球多次被彈開。這

13、個實驗是用來探究(B)A聲音能否在真空中傳播B聲音產生的原因C音調是否與頻率有關D聲音的傳播是否需要時間6拿一張硬紙片,讓它在木梳齒上劃過,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是為了研究(A) A音調 B響度 C音色 D聲音的大小7人能感受的聲音頻率有一定的范圍,大多數(shù)人能聽到的聲音的頻率范圍是2020000 Hz。大象交流的“聲音”是一種次聲波,人類聽不到大象的“聲音”,是因為(D) A大象發(fā)出的聲音太小 B次聲波無法傳入人耳 C次聲波的頻率大于20000 Hz D次聲波的頻率小于20 Hz8在公共場所“輕聲”說話是文明的表現(xiàn),在課堂上“大聲”回答問題才能讓老師和同學都能聽清楚。這里的“輕聲”和“大聲”是指

14、聲音的(B) A音調 B響度 C音色 D頻率 9與聲音傳播速度有關的是(D) A聲音的音調B聲音的響度 C聲音的頻率D傳播聲音的物質10一種聲波從水里傳到空氣中,它的傳播速度將(B) A變大 B變小 C不變 D不能確定11. 為了不影響小紅學習,媽媽看電視時把聲音調小,這改變了聲音的(B) A音調 B響度 C音色 D頻率12(多選)下列實驗中,用到了轉換法的是(BC) A探究聲音的音調與頻率的關系 B探究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和受力面積的關系 C探究聲音的產生原因 D牛頓第一定律的得出13.控制噪聲污染應從防止噪聲產生、阻斷噪聲傳播和防止噪聲進入人耳三個方面著手。下列事例中屬于阻斷噪聲傳播的是(B

15、) A中考期間考場周邊工地停止施工 B飛機場附近居民采用雙層真空窗 C工人工作時戴防噪聲耳罩 D汽車駛入市區(qū)禁止鳴喇叭14我們都有這樣的親身經歷:大雪過后,大地披上厚厚的銀裝,這時你會發(fā)現(xiàn)周圍特別寧靜,這是因為雪地里的微孔能吸收聲音。根據這一描述,你認為大會堂、劇院的墻壁做成凹凸不平的形狀,或采用蜂窩狀的材料,這主要是為了(A) A減小聲波的反射B增強聲波的反射 C增大聲音的響度D裝飾美觀些15關于聲現(xiàn)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 A聲音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B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C聲音傳播的速度與溫度無關 D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108 m/s16小何自制了一個哨子,如圖11

16、1所示,在筷子上纏一些棉花,做成一個活塞,用水蘸濕棉花后插入兩端開口的塑料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發(fā)出悅耳的哨聲。關于哨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A哨聲是由于空氣柱振動而發(fā)出的聲音B在月球上也能聽到該哨聲C吹哨時,上下推拉活塞的目的是改變哨聲的響度D活塞不動,用更大的力吹哨子,哨聲音調會更高17下列實例中,利用聲傳遞能量的是(C) A利用B超檢查身體 B利用聲吶探測海洋深度 C利用超聲波除去人體內的結石 D醫(yī)生用聽診器診斷疾病二、填空題18成語“萬籟俱寂”常用來形容夜晚的寧靜,從聲音特性分析,這主要是指夜晚聲音的 響度 很小。19汽車上的電子防盜報警裝置,在汽車被撬開時能發(fā)出報警聲,提醒人們

17、車輛被盜,這是利用了聲音可以傳遞 信息 。20某種昆蟲靠翅膀振動發(fā)聲,如果這種昆蟲的翅膀在10 s內振動3500次,則它振動的頻率是 350 Hz,人類 能 (選填“能”或“不能”)聽到這種聲音。21溫度一定時,聲波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是 不同 (選填“相同”或“不同”)的。圖112中蒙住雙眼的小王能辨別周圍同學的聲音,這是因為不同人聲音的 音色 不同,同時還可以根據聲音的 響度 來大致判斷周圍同學離他的遠近。(以上兩空選填“響度”“音調”或“音色”) 22如圖113所示,敲響右邊的音叉,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也會發(fā)聲,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彈起。該實驗能說明哪些問題?請你寫出一個: 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或空氣可以傳播聲音) 。23用一組相同的瓶子盛上不等量的水就可以組成一個“樂器”,通過敲擊瓶子就可以演奏出優(yōu)美動聽的樂曲。被敲擊的瓶子發(fā)出的音符與瓶中空氣柱長度的對應關系如圖114所示。(1)由圖可知,音調的高低與空氣柱長度的關系是 空氣柱的長度越短,音調越高(或空氣柱的長度越長,音調越低)。(2)往熱水瓶或杯子里倒水,有經驗的人不用看,就可以根據聲音判斷水是否快倒?jié)M了,這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